專題Special Report
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中國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700?1900)」
編者按:即日起於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舉辦的「中國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700?1900)」,展出來自中國、日本、歐洲、美國重量級公私收藏中的80件代表性作品,以中國繪畫的製作生成為主題,探索超過1200年中國繪畫在藝術關懷與美學上的演變,以及這些傑出作品如何被創造出來,在當時及後世如何受到欣賞,藉由展示其使用材料與創造技巧,從較寬廣的人文角度檢視並證明中國繪畫與材質轉向的關聯。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手記
再冷,也要來一場展覽
文∕廖堯震
寒冬已至,古美術圈依舊熱力不減。而此間最令人期待的大事,自是老前輩張光賓即將於明年(2014)屆滿百歲!說起這位集書法家、水墨畫家、藝術史學者於一身的老大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為台北故宮策劃的「元四大家」展;此項展覽至今仍為學術性策展和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典範。除了在元代書畫史研究卓然有成,當他晚年卸下公職後,不僅於書藝創作上持續耕耘草、隸、篆三體,還將傳統筆墨熔鑄為極富現代感的「焦墨點皴」,令人驚嘆其豐沛的創作能量。作為祝壽之暖身,近幾個月來,先是為他舉辦的書畫展覽陸續展開,緊接著台北故宮也將在本月下旬為他舉辦學術研討會。為此本刊亦特別推出「張光賓的書畫世界」特輯,回顧他一生的精彩閱歷及學術生涯,以此向這位「一生與書畫為伍」的國寶大師致敬。
而遠在太平洋的另一岸,由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簡稱V&A)推出的「中國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特展,無疑也是藝文圈的一大盛事。此展由於匯集來自歐、美、日、中等地80件中國古代書畫精品,涵蓋自唐代敦煌絹畫至宋元宮廷、文人、禪僧墨蹟,再到明清大家之代表作,因而被譽為是從1935年故宮博物院赴倫敦舉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之後,歐洲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國古畫展覽。有趣的是,若將本次V&A特展(2013)與前述故宮赴英展(1935)、張光賓「元四大家」展(1975)三者並列,從中還能清楚看到中國書畫展於近百年來變化的軌跡,亦即由早期以博覽會方式單純陳列展品,到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主題性策展,再發展至今日將風格、圖像、材質、功能、贊助等不同視角相互整合,嘗試連結古遠中國書畫和現代生活的新趨勢。在本期「橫越1200年的中國古畫大賞」專題中,即特別邀請主要策展人張弘星,從「中國繪畫的製作生成」的獨特視角,一探中國繪畫與材質轉向的關聯,並搭配以八大單元、超過30餘件精品導讀,邀您一同深入中國繪畫風格和時代的變遷,及當中蘊涵的深厚人文情感。
年底重要的展覽,尚有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萬青屴於香港藝術館展出的師友交遊饋贈之書畫印珍藏,訴說那個時代的藝文風貌;有關此一展覽的策展內容、緣起和諸多動人故事,將由策展人王雅君在「展覽」單元說分明。同一單元尚可見到現正於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的一場跨越中西、超越古今的別開生面展覽,藉17世紀中國畫家張宏與當代新加坡籍華人藝術家李鴻輝之「園林」創作互為對話,呈現兩人對於「文件∕紀錄性」以及藝術「新」表現的共同追求。此外,針對蘇州博物館繼去年「石田大穰」沈周特展之後推出的「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特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素描」單元亦有來自現場的第一手報導,從中可看到展覽之梗概和展出精品,以及與會學者腦力激盪、機智交鋒的精采實況。又今年適逢溥心畬逝世50週年,「特寫」單元亦透過獨家專訪溥心畬弟子諶德容,藉口述歷史與珍貴照片懷想一代宗師,並為明年將於台北歷史博物館擴大舉辦的溥心畬展覽提前暖身。在一年將盡的此刻,除了各式展覽,仍有許多精采萬分的藝文或拍賣活動正在發生。翻開《典藏.古美術》,邀您與我們一同感受歷久彌新的人文溫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手記
再冷,也要來一場展覽
文∕廖堯震
寒冬已至,古美術圈依舊熱力不減。而此間最令人期待的大事,自是老前輩張光賓即將於明年(2014)屆滿百歲!說起這位集書法家、水墨畫家、藝術史學者於一身的老大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為台北故宮策劃的「元四大家」展;此項展覽至今仍為學術性策展和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典範。除了在元代書畫史研究卓然有成,當他晚年卸下公職後,不僅於書藝創作上持續耕耘草、隸、篆三體,還將傳統筆墨熔鑄為極富現代感的「焦墨點皴」,令人驚嘆其豐沛的創作能量。作為祝壽之暖身,近...
目錄
編輯手記Editorial
再冷,也要來一場展覽 廖堯震|100
新聞News
傅申學藝展,北京國博隆重開幕 王怡文|106
黃天才《張大千的後半生》新書發表會 藍玉琦|108
台北史博館.鴻遠閣藏索振海內繪鼻煙壺展 王怡文|110
鹿野苑裡的珍藏.日本正倉院第65回年度特展 朱貽安|112
藝文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114
專題Special Report
英倫V&A Museum 中國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橫越1200年的中國古畫大賞 編輯部|120
揭開中國繪畫生成的祕密──倫敦V&A博物館「中國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特展 張弘星|122
700?950,誕生於信仰的藝術 蘇玲怡|130
950?1250,再現自然與人文的風景 廖堯震|132
擁抱1250?1400,繪畫不孤獨 鄭婷婷|136
悅樂的追尋,1400?1600 林逸欣|140
挑戰過去,1600?1700 林逸欣|144
1600?1900,當東方畫筆遇上西方畫法 王怡文|148
V&A古畫大展,新視界 林逸欣|152
筆記Essay
〈嘉語錄〉從藝術裡尋找真正的財富 鄭又嘉|156
特輯Highlight
張光賓的書畫世界 藍玉琦|158
一世紀的光老,據德遊藝──張光賓藝壇成就導覽 藍玉琦|159
故宮行走.路遙知馬力──張光賓的元代書畫史研究 廖堯震|162
「點」出名堂來──張光賓,焦墨點皴成畫業 鄭婷婷|168
提起筆,為張光賓寫一個讚!──光老書法.傳承文化樂人生 藍玉琦|172
展覽Exhibition
雙青書屋內,藝往事──「存念─萬青屴珍藏師友饋贈書畫印展覽」的誕生 王雅君|176
中西園林,古與今──微觀世界:張宏與Michael Lee(李鴻輝)的對話 王靜靈|182
特寫Close-up
追憶溥心畬,紀念仙逝50年──獨家專訪寒玉堂弟子諶德容 藍玉琦|186
素描Sketch
吳門巨擘文徵明,展覽、學術合璧──蘇州博物館「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明特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盧素芬|194
鑑賞Connoisseurship
京華曠世,溥儀御用──瀋陽故宮珍藏末代皇帝的貼身用錶 劉曉晨|202
發掘隱沒400年的綠曉齋主人──關於卜舜年生卒年的考證 吳旭江|210
收藏Collection
名家書法寶:倖存的智慧經典──趙孟頫小楷〈妙法蓮華經〉的流傳 馬成名|216
論壇Forum
文獻、考古學、科技,解謎鈞窯年代──北京故宮鈞窯展暨研討會紀實 劉靜|220
動態Events
緣遇之後-陳宏勉2013作品展 藍玉琦|222
2013年倫敦亞洲藝術週現場目擊 林逸欣|224
閩臺三傑-余承堯、沈耀初、鄭善禧書畫展 梁悅詩|226
右老「書道樂無邊」,北投梅庭迎知己 劉淞|227
福州三坊七巷田黃館開業 梁悅詩|228
保利香港.日本藏中國古代書畫及近現代名人墨跡展 梁悅詩|229
台北富博斯入選全球250最佳拍賣公司 梁悅詩|255
拍賣Auction
中國嘉德、北京誠軒書畫專場報導 鄭婷婷|230
中國嘉德、北京誠軒器物專場報導 王怡文|234
倫敦秋拍表現穩健,維持近兩年走勢 游智淵|238
北京榮寶|240
中貿盛佳|241
北京長風 |242
北京傳是|244
北京文博苑|246
北京美三山 |247
北京東正|248
上海朵雲軒|249
上海新華 |250
上海道明|252
上海嘉泰|253
上海明軒 |254
台北富博斯|256
台灣富德|258
台北正德|260
考古Archaeology
考古紀事 劉榕峻|262
展訊Calendar
本月展訊 編輯部|268
編輯手記Editorial
再冷,也要來一場展覽 廖堯震|100
新聞News
傅申學藝展,北京國博隆重開幕 王怡文|106
黃天才《張大千的後半生》新書發表會 藍玉琦|108
台北史博館.鴻遠閣藏索振海內繪鼻煙壺展 王怡文|110
鹿野苑裡的珍藏.日本正倉院第65回年度特展 朱貽安|112
藝文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114
專題Special Report
英倫V&A Museum 中國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橫越1200年的中國古畫大賞 編輯部|120
揭開中國繪畫生成的祕密──倫敦V&A博物館「中國古代繪畫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