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佳士得香港
FEATURE:藝術CSI
封面:水谷宗弘 / 「藝術王船慶典」/ 董承濂 / 法國新一代藝術家的解殖與反抗策略
書脊:陳其寬 / 伊麗莎白.佩頓 / 當代藝術女性圖像的試描
在辨真鑑偽之外,藝術品科學鑑識的真意
Beyond Authenticity:
The True Purpose of Scientific Analysis in Art Authentication
我不相信人,他們總是傾向說謊,但證據從不說謊。
我們的本質從未改變,但我們的身分卻從未停止改變。
吉爾.葛瑞森(Gil Grissom),《CSI犯罪現場第一季》
近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倜儻筆墨」因展出作品真偽問題而掀起波瀾,主辦方「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以展出作品均經該單位「文物鑑定流程進行辨識,確認所有展品均為真品。且本次所採用之鑑定方法曾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案號。」等主張,進而按鈴申告「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查證,發表不實言論」,提出妨害名譽與毀謗之訴求。暫且不論其鑑定方法是否具備專利之可能,即便是正確的方法在錯誤的使用與詮釋下都有可能導引出錯誤的結果。藝術品的辨真鑑偽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也有可能發生「看走眼」的時候。而當爭議成為對簿公堂的攻防時,如何在法律上有效證明真偽,更成為另一道難題。也因此,在本期《典藏.今藝術&投資》與接下來典藏.ARTouch線上專題中,我們以藝術品的科學檢測與鑑定出發,試圖從環繞著藝術品偽造、檢測與鑒定的諸多案例與相關議題,投射今日我們面對的問題,以及建構健全藝術品科學鑑識與觀念的重要性。
在英語中「forensic」(鑑識) 源自拉丁語「forēnsis」,其本意即有公開在法庭辯論的意思,要言之,鑑識科學,即是應用科學原理和方法來支援法律審判的判決。然而,看待藝術品與文物的科學鑑識,或許其更具價值的部分遠超越法庭上的攻防,而是深入體會作品獨特故事的全新路徑。「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衣衫襤褸的照片也許表徵了顛沛流離的苦難,然而,顯露出各種骨折、結痂、穿孔的X光片,卻更讓人體會到那難以言喻的痛苦。也因此,討論文物與藝術品的「科學鑑識」時,其不應僅呆板地局限於辨真與鑑偽,畢竟,有些問題是可以向科學提出,但卻無法單獨依靠科學就能得到解答。鑑識可以顯露繪畫的顏料與畫布的材質,但顏料與畫布訴說的卻可能是藝術家捉襟見肘的蹙踖生活,又或者是昭顯了時代的獨有製造技術。科學鑑識真正的意義在於能協助我們更細緻地去品味作品中那獨特條件中才能綻放的芳華。也因此,藝術品科學鑑識的重要性在於,其真正地守護了作品與文化的未來。一方面阻絕了仿造與偽作的猖獗,另一方面,加深了認識作品與藝術家那些過往未曾被認識的面向。
科學不會改變我們對藝術本質的認識,改變的是如何認識藝術的可能路徑。一如犯罪現場調查中藉由不同的跡證、環境特性、目擊者說詞、犯罪模式、行為特徵等多樣線索重建勾勒犯罪的過程與可能動機,我們看到的,從來不只是單純的報告,而是某種生命的樣貌。而藝術作品的「CSI」在真偽之外能帶給我們對藝術品什麼樣的洞察與認識?或許一如美國科學史家奧勒斯克斯(Naomi Oreskes)曾說的:「科學的精髓在於能夠隨著新證據的出現而調整自己的觀點。」我們藉此擴展對藝術認識的面向,也從形形色色的造假方式與行為中,看到各種人性的慾望。
(企畫/朱貽安)
作者簡介:
《典藏.今藝術&投資》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以及藝術品投資動態……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與藝術市場的生態發展為我們的關注的面向,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沉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藝術的集體潛意識與(再)創造
文 ︳嚴瀟瀟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在舞台上,將從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電影中挑選出的戲服,逐一從包裝紙中取出、凝視、撫觸、展示或披著上身,甚至向它們低語、與它們共舞,半即興的表演充滿儀式感。這是史雲頓與時尚界重要策展人、創作者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兩年前共同創作的表演作品《親愛的帕索里尼》,八月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完成在臺灣、甚至是亞洲的首演。
這齣優雅而富含觀念性的舞台作品,英文「Embodying Pasolini」或許更貼切地描述了史雲頓在其中的表演本質。著名設計師達尼羅.多納蒂(Danilo Donati)為帕索里尼電影專門打造的這些戲服本身也是經典藝術品,同時也凝聚著帕索里尼電影所塑造的角色及他們的境遇與精神時空,用薩亞的話來說,也充滿了「密碼」。表演中的史雲頓如容器般吸納了這些;而本身作為創作者,她也透過自己在即興中的自由,轉化了它們、為之賦予新的生命、打開新的精神領域。
牛頓曾言,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所以得以看得更遠。科學界誠然如此,其實創作領域也異曲同工,所有偉大而真摯的創作,無論形式或影響是宏大還是幽微,都會長久留存於人類社會的集體意識與集體潛意識中,與每個時代所磨礪出的美學與精神,彼此裹挾著共同前進。具體在創作者身上,總是可見他們與前人、與同儕以創造性互相啟發、互相砥礪,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也得以將藝術創作、甚至人類的審美意識推進到新的境地。
創作者運用前人作品中的各種元素,若得當,有機會在無損既有創作的前提下、達至觀念美學上的高度,而那條紅線該拉在何處,始終也存在爭議。創作元素乃至觀念的「再利用」並非禁區,考驗的是一代代創作者足以「看得更遠」的能力。
生成式AI崛起時代,藝術的(再)創造問題也有了更多分支。一方面,複雜專業的法律認定(以及法律本身持續進化的需求),已從人類複製其他人類的作品,延伸至機器(在複雜學習後)對於挪用人類創作元素的領域,未來或許還會涉及機器複製機器之「創造」的爭議。另一方面,隨著新的生成式AI時代到來,對於機器和人類之區隔的本質辯論始終存在,也將因應而激化和細化。一幅圖像、一件「作品」,是否可被公認為具有藝術性,其中的關鍵,是從觀念中的創新和崇高,到製作/執行中的技藝和審美品位,是否達到通及感官與精神的境界,而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重新整合。而這些,既是機器幾乎難以透過任何大數據式學習可企及的領域,也是藝術創作者最為深刻的造詣難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藝術的集體潛意識與(再)創造
文 ︳嚴瀟瀟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在舞台上,將從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電影中挑選出的戲服,逐一從包裝紙中取出、凝視、撫觸、展示或披著上身,甚至向它們低語、與它們共舞,半即興的表演充滿儀式感。這是史雲頓與時尚界重要策展人、創作者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兩年前共同創作的表演作品《親愛的帕索里尼》,八月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完成在臺灣、甚至是亞洲的首演。
這齣優雅而富含觀念性的舞台作品,英文「Embodying Pasolini」或許更貼...
目錄
EDITORIAL
34 藝術的集體潛意識與(再)創造|嚴瀟瀟
COLUMN
36 造假有罪——以美國奧蘭多美術館的巴斯奇亞偽作展為例|王嘉驥
38 由文化資產角度探討文物再製的問題|蕭文杰
40 臺灣文化傳教士――林衡哲醫師(下)| 洪三雄
42 旅行課|姚謙
44 疊床架屋!?|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46 從南洋歸來之後:水谷宗弘與其筆下的帛琉風景|劉錡豫
ARTIST
48 伊麗莎白.佩頓的繪畫,不朽創造力的流變之歌|嚴瀟瀟
SPECIAL REPORT
52 為了藝術而拜拜,不如跟藝術說掰掰—看藝術宮的「藝術王船慶典」|陳晞
COVER STORY
54 2024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精萃 亞太總部啟用首拍,續寫新篇章|佳士得香港
FEATURE
64 在辨真鑑偽之外,藝術品科學鑑識的真意|朱貽安
66 鑑定制度的建立與挑戰:當代藝術市場中的盲區探索|黃心蓉
70 Q&A大解密!破解古董書畫贗品作弊/幣技巧|藍玉琦、朱佑霖
74 偽造上癮──平庸「藝術家」的復仇 |李京樺
78 在哪挖到的?有多古老?這可以賣多少錢?那些關於考古造假的故事|章郡榕
82 面對偽作,猶如一齣無可奈何的嘲諷劇|朱貽安
OBSERVATION
86 當代藝術女性圖像的試描:「開箱—願原力與你同在」斷代藝術史的陰性剖面|沈伯丞
90 超越對抗:關於「陳其寬:雙曲.交響」|沈裕昌
94 ""如果我們都是「外星人」,那誰來「解」殖?從威尼斯的法國藝術家個展看新一代年輕藝術家的解殖、反抗策略|詹育杰
98 希拉.希克斯,當代藝術的織手|Artprice.com
SPOTLIGHT
100 廖家明:姿態與崇拜|袁嘉駿
102 以物理、科技串成的因陀羅網:董承濂的精神宇宙 |朱貽安
ART SCENE
106 夢迴巴黎,追憶張義雄的熱眼彩筆|楊椀茹
108 如水隨形:謝宏達創作的巨視與微觀 |白適銘
110 品味美感,就從逛展開始 |黃中宇
EDITORIAL
34 藝術的集體潛意識與(再)創造|嚴瀟瀟
COLUMN
36 造假有罪——以美國奧蘭多美術館的巴斯奇亞偽作展為例|王嘉驥
38 由文化資產角度探討文物再製的問題|蕭文杰
40 臺灣文化傳教士――林衡哲醫師(下)| 洪三雄
42 旅行課|姚謙
44 疊床架屋!?|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46 從南洋歸來之後:水谷宗弘與其筆下的帛琉風景|劉錡豫
ARTIST
48 伊麗莎白.佩頓的繪畫,不朽創造力的流變之歌|嚴瀟瀟
SPECIAL REPORT
52 為了藝術而拜拜,不如跟藝術說掰掰—看藝術宮的「藝術王船慶典」|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