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180
優惠價: 9 折, NT$ 162
本商品已絕版
叛逃的欲力
日本1960年代前衛藝術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東京等日本核心城市遭逢美軍的地毯式轟炸,幾成一片廢墟,然而,許多重要的變革也在戰後時期迅速開展。原應隨著戰爭結束而撤出日本的美軍,考量到日本的戰略地位對於此時美國尤顯重要(包括冷戰與韓戰),同時,日本為了走出戰敗的陰影,選擇加入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因而於1951年簽署「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允許美國軍隊進駐日本,成為阻止東北亞共產勢力擴張的主要戰略點。
「安保條約」令舉國譁然,更引起了日本民眾大規模的示威抗爭,甚至包圍國會要求首相下台,然而最終仍無法阻止條約的簽訂。美國的介入,一方面促使了日本戰後經濟的快速復甦,另一方面卻也傾銷了一波現代化浪潮,自經濟消費到大眾流行文化,滲入日本人民生活的每一個尋常角落,在在伏筆下一段令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必然情緒高漲、力圖有所作為的年代∕事件背景。因而,公共空間不僅是政治示威的場所,也是做為游擊式藝術行動的發生地,藝術家以愈加奔放的自我表達方式,並時常使用自己的身體進行創作、與周邊環境進行互動,如同引領具體派(Gutai)的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曾說:「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此時期的藝術家不但勇於跨越既有領域的藩籬,在抒發反動意識之餘,亦嘗試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實驗。
自1994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所策畫的「1945年以後的日本藝術:向天空吶喊」(Japanese Art After 1945: Scream Against The Sky)、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主展區展出具體派作品,到了近兩年更見密集的相關展覽紛呈,例如日本國立新美術館的「具體—日本前衛18年的軌跡」(Gutai, The Spirit of an Era)、紐約現代美術館「東京1955-1970:新前衛」(Tokyo 1955-1970: A New Avant-Garde)、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具體派:燦爛的樂園」(Gutai: Splendid Playground)與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等,海外重要藝文機構的展覽促進了人們對於此一時期的認識,並重新評估其歷史價值,主要藝術家的作品亦出現在各大當代藝術晚間拍場。但是享譽國際舞台的日本前衛藝術,在亞洲卻尚未成為研究焦點,如同具體派專家Ming Tiampo所指出,「現代主義的歷史幾乎一直聚焦於20世紀歐美的歐洲中心主義大敘事。出現在這些地區的大城之外的發展,都會被解讀為對中心內部的重覆或模仿。」而此時期的日本前衛藝術家恰巧能為位處「邊陲」不一定便會發生延遲性,在各自語境下所產生的在地反應,反倒提出許多先於中心而生的創新概念,進而重新衡量文化遇合的多重面向,做出極佳的佐證。
策畫│高子衿
*除本專輯所邀請之作者群,在專輯製作過程中,也要感謝謝伊琳、張世倫和陳韋晴所提供的諸多建議與協助,特此一併致謝。
優惠價: 9 折, NT$ 162 NT$ 180
本商品已絕版
叛逃的欲力
日本1960年代前衛藝術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東京等日本核心城市遭逢美軍的地毯式轟炸,幾成一片廢墟,然而,許多重要的變革也在戰後時期迅速開展。原應隨著戰爭結束而撤出日本的美軍,考量到日本的戰略地位對於此時美國尤顯重要(包括冷戰與韓戰),同時,日本為了走出戰敗的陰影,選擇加入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因而於1951年簽署「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允許美國軍隊進駐日本,成為阻止東北亞共產勢力擴張的主要戰略點。
「安保條約」令舉國譁然,更引起了日本民眾大規模的示威抗爭,甚至包圍國會要求首相下台,然而最終仍無法阻止條約的簽訂。美國的介入,一方面促使了日本戰後經濟的快速復甦,另一方面卻也傾銷了一波現代化浪潮,自經濟消費到大眾流行文化,滲入日本人民生活的每一個尋常角落,在在伏筆下一段令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必然情緒高漲、力圖有所作為的年代∕事件背景。因而,公共空間不僅是政治示威的場所,也是做為游擊式藝術行動的發生地,藝術家以愈加奔放的自我表達方式,並時常使用自己的身體進行創作、與周邊環境進行互動,如同引領具體派(Gutai)的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曾說:「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此時期的藝術家不但勇於跨越既有領域的藩籬,在抒發反動意識之餘,亦嘗試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實驗。
自1994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所策畫的「1945年以後的日本藝術:向天空吶喊」(Japanese Art After 1945: Scream Against The Sky)、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主展區展出具體派作品,到了近兩年更見密集的相關展覽紛呈,例如日本國立新美術館的「具體—日本前衛18年的軌跡」(Gutai, The Spirit of an Era)、紐約現代美術館「東京1955-1970:新前衛」(Tokyo 1955-1970: A New Avant-Garde)、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具體派:燦爛的樂園」(Gutai: Splendid Playground)與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等,海外重要藝文機構的展覽促進了人們對於此一時期的認識,並重新評估其歷史價值,主要藝術家的作品亦出現在各大當代藝術晚間拍場。但是享譽國際舞台的日本前衛藝術,在亞洲卻尚未成為研究焦點,如同具體派專家Ming Tiampo所指出,「現代主義的歷史幾乎一直聚焦於20世紀歐美的歐洲中心主義大敘事。出現在這些地區的大城之外的發展,都會被解讀為對中心內部的重覆或模仿。」而此時期的日本前衛藝術家恰巧能為位處「邊陲」不一定便會發生延遲性,在各自語境下所產生的在地反應,反倒提出許多先於中心而生的創新概念,進而重新衡量文化遇合的多重面向,做出極佳的佐證。
策畫│高子衿
*除本專輯所邀請之作者群,在專輯製作過程中,也要感謝謝伊琳、張世倫和陳韋晴所提供的諸多建議與協助,特此一併致謝。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