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所繫之處、以指印拓出思想的行跡.張羽、莊普:捨我其誰的浪漫與倔強
【內容大綱】(編者的話)
恐懼,然後創傷,又然後…?
許多年前,我到巴黎旅行,堅持朋友一定要陪我去一個地方:位於19區的名人墓園,拉雪茲神父墓園(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為的就是要去探訪我當時頗為喜愛的義大利藝術家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最終安息之地。19世紀初設立的拉雪茲神父墓園非常大,是巴黎市區內最大也最有名的墓園,安葬於此的名人頗多,像是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王爾德(Oscar Wilde)、秀拉(Georges Pierre Seurat)、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莫里哀(Jean-Baptiste Moliere)、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等等。除了特地找了莫迪里亞尼的墓碑外,模糊的印象中只記得了那天9月的陽光溫煦怡人,我們做地鐵到那,在偌大的園區內走了一兩個小時,而我們也還「巧遇」了其他一些名人。至今印象最深的,就是拉雪茲神父墓園裡非常安靜(這好像是應該的),並且優雅地像個森林公園。我沿著高高低低的墓間小徑找著看著那些墓碑們並不感覺害怕;相反地,那些斑駁的墓碑與十字架、天使雕像等等,其實都散發著令人愉悅的歷史古老氣味。
一個墓園到了現在可以成為全世界觀光朝聖的人氣景點,一種「文化古蹟」,而在古代的歐洲,墓園其實是歐洲人生活的重心,在舊時的村莊聚落內,墓園經常是與人們生活交易往來的中心並置。如今我們或許很難想像這件事,因為人們不是應該會朝向建立一個生活美好的世界,並且出自生物恐懼本能因而極力地想要躲避或者遮蔽死亡的氣味與痕跡嗎?如果我們回溯當時歐洲人的生活面貌裡去看,便會明白為何墓園會成為古代歐洲人們生活圍繞的中心之一。理由其實很簡單,正是由於人們的生命隨時都可能被上帝帶走,生活周遭到處都是死亡,因而死亡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受到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縈繞,但卻又接受死亡因而內化成為某種集體性格、進而習以為常,除了說明古代歐洲人對於死亡無可奈何的心態外,或者,這其實也是某種積極轉化恐懼的表現。古代歐洲人這樣的作法從這個角度來想其實也頗為合理,畢竟人對於自身無法抗拒的事物(人終將一死)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可能採取包容接納它的方式,讓自己經由習慣的方式把內心焦慮與恐懼感降到最低。
許多關於二次大戰的回憶錄也正是如此,戰爭之下,無論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都逃避不了戰亂給予的身心創傷,許多人就選擇說出來,寫成回憶錄,即便那再痛苦再恐懼也還是這麼做,其中甚至有納粹德國士兵針對了自己的回憶的真實性做了批判。那麼藝術呢?當藝術家處理戰爭或國族歷史的集體創傷問題時,他們面對的方式又(會)是如何?江凌青在我們這次關於創傷的專輯討論中,所觀察到的一個問題點就讓我覺得頗有收穫,她就指出,在我們這個(動態)影像總是被認為是「證詞」的數位時代中,如何超越「直接見證/指認過去」的影像操作方式,以虛實混雜的敘事方式處理,便是藝術家得以打開敘事實驗格局與重新想像療癒恐懼與創傷的契機。這聽來頗為迷人,如果我們無法真正「親臨」參與那些恐懼與創傷的現場,那換個方式說或許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藝術選項。
吳嘉瑄
作者簡介:
《藝外─ARTITUDE》是一本以關注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為主軸的當代藝術雜誌,同時也包含國際藝術相關活動與動態的報導。編輯群網羅台灣資深藝文記者以及長期居留海外各大主要城市的文字工作者,期許能藉此提供讀者廣度與深度兼具的全面性第一手消息。內容設定除強調學術與市場的有效結合,期許能將藝術收藏的觀念正面而持續的擴大;另一方面,也將提供一個全新的平台,讓具有潛力的新銳藝術家、藝評人與策展人等,擁有一個發表的空間,進而打造並延續整體文化氛圍,使藝術能夠真正跟生活產生連結,不再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
創傷所繫之處、以指印拓出思想的行跡.張羽、莊普:捨我其誰的浪漫與倔強
【內容大綱】(編者的話)
恐懼,然後創傷,又然後…?
許多年前,我到巴黎旅行,堅持朋友一定要陪我去一個地方:位於19區的名人墓園,拉雪茲神父墓園(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為的就是要去探訪我當時頗為喜愛的義大利藝術家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最終安息之地。19世紀初設立的拉雪茲神父墓園非常大,是巴黎市區內最大也最有名的墓園,安葬於此的名人頗多,像是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王爾德(Oscar Wilde)、秀拉(Georges Pierre Seurat)、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莫里哀(Jean-Baptiste Moliere)、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等等。除了特地找了莫迪里亞尼的墓碑外,模糊的印象中只記得了那天9月的陽光溫煦怡人,我們做地鐵到那,在偌大的園區內走了一兩個小時,而我們也還「巧遇」了其他一些名人。至今印象最深的,就是拉雪茲神父墓園裡非常安靜(這好像是應該的),並且優雅地像個森林公園。我沿著高高低低的墓間小徑找著看著那些墓碑們並不感覺害怕;相反地,那些斑駁的墓碑與十字架、天使雕像等等,其實都散發著令人愉悅的歷史古老氣味。
一個墓園到了現在可以成為全世界觀光朝聖的人氣景點,一種「文化古蹟」,而在古代的歐洲,墓園其實是歐洲人生活的重心,在舊時的村莊聚落內,墓園經常是與人們生活交易往來的中心並置。如今我們或許很難想像這件事,因為人們不是應該會朝向建立一個生活美好的世界,並且出自生物恐懼本能因而極力地想要躲避或者遮蔽死亡的氣味與痕跡嗎?如果我們回溯當時歐洲人的生活面貌裡去看,便會明白為何墓園會成為古代歐洲人們生活圍繞的中心之一。理由其實很簡單,正是由於人們的生命隨時都可能被上帝帶走,生活周遭到處都是死亡,因而死亡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受到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縈繞,但卻又接受死亡因而內化成為某種集體性格、進而習以為常,除了說明古代歐洲人對於死亡無可奈何的心態外,或者,這其實也是某種積極轉化恐懼的表現。古代歐洲人這樣的作法從這個角度來想其實也頗為合理,畢竟人對於自身無法抗拒的事物(人終將一死)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可能採取包容接納它的方式,讓自己經由習慣的方式把內心焦慮與恐懼感降到最低。
許多關於二次大戰的回憶錄也正是如此,戰爭之下,無論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都逃避不了戰亂給予的身心創傷,許多人就選擇說出來,寫成回憶錄,即便那再痛苦再恐懼也還是這麼做,其中甚至有納粹德國士兵針對了自己的回憶的真實性做了批判。那麼藝術呢?當藝術家處理戰爭或國族歷史的集體創傷問題時,他們面對的方式又(會)是如何?江凌青在我們這次關於創傷的專輯討論中,所觀察到的一個問題點就讓我覺得頗有收穫,她就指出,在我們這個(動態)影像總是被認為是「證詞」的數位時代中,如何超越「直接見證/指認過去」的影像操作方式,以虛實混雜的敘事方式處理,便是藝術家得以打開敘事實驗格局與重新想像療癒恐懼與創傷的契機。這聽來頗為迷人,如果我們無法真正「親臨」參與那些恐懼與創傷的現場,那換個方式說或許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藝術選項。
吳嘉瑄
作者簡介:
《藝外─ARTITUDE》是一本以關注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為主軸的當代藝術雜誌,同時也包含國際藝術相關活動與動態的報導。編輯群網羅台灣資深藝文記者以及長期居留海外各大主要城市的文字工作者,期許能藉此提供讀者廣度與深度兼具的全面性第一手消息。內容設定除強調學術與市場的有效結合,期許能將藝術收藏的觀念正面而持續的擴大;另一方面,也將提供一個全新的平台,讓具有潛力的新銳藝術家、藝評人與策展人等,擁有一個發表的空間,進而打造並延續整體文化氛圍,使藝術能夠真正跟生活產生連結,不再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