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之中,策展之上
聲音藝術及其策展的座標與方位
「中國聲音藝術大展」與「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大概是近兩年來中文藝術世界最受注目的聲音藝術∕聲響文化的策展。姑且不論兩者在類型與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它們的實踐,多少標誌「聲音」的命題,進入展覽製作(策展)的對話與藝術表意系統。展覽製作,或說策展,一直以來可說幾乎為視覺藝術所盤踞與主導; 對現代與當代藝術的體制來說,聲音藝術總像是一個比較晚出生的藝術門類,不過,聲音的「遲到」,並不代表對聲音命題的探索與相關研究必然被動,相反的,聲音藝術的遲到,有沒有可能,一併將視覺藝術已經體現的文化政治僵局,以「後」見之明的方式,加以超越呢?
今年5月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University of London)的聲音藝術研討會(Sound Art Curating Conference)──「聲音藝術策展歷史、理論、以及實踐」(Historie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Sound Art Curating)中,香港聲音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邀集「中國聲音大展」策展人姚大鈞、史文華、以及筆者於研討會中展開「超越原真性:『中國聲音大展』的案例研究」(Beyond Authenticity: The Case of“Sound Art”In China)的小組討論;這個以「中國聲音大展」為起點的討論,翻轉交疊出聲音藝術與策展內外幾個重要的命題:一、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塑造與侷限及其身分政治意涵;二、純粹聆聽岌岌可危嗎?三、全球聲音場景外,田野中的聲響實踐為何?四、聲音進入策展過程中,其地緣特質的面貌是什麼?本專題由筆者重新邀集兩位參與者將討論命題文字化,並延伸來自「造音翻土」參展藝術家黃大旺有關台灣體制外音樂的文章,藉此可望將聲音與策展的文化政治討論前沿,稍稍往外再推出一點。
2000年左右,隨著科技藝術研究所的成立,聲音實踐進入台灣學院教育系統,伴隨著新媒體藝術理論的支持、官方獎項與補助的挹注,聲音藝術獲得應有被「聆聽」的機會,但也因此安全地被分配在新媒體藝術的學門之中。然而,架構在新媒體藝術論述之下的「聲音」,要不是被看作是一個中性的媒介、電子聲響處理的對象,就是因著藝術整體環境的感知分配效應,被看成是視覺之外的另一種感官──做為視覺藝術的「他者」,「見」其所未「聞」,或強調其奇觀表演性。如此,與其簡單地將聲音藝術看作一個已經完備的學科,不如首先進一步探視聲音藝術相關的文化政治視野,重新考掘其邊界。而策展,這個當代文化中的偶像破壞者(The Curator as Iconoclast),在兼具偶像崇拜者和偶像破壞者的同時,有沒有可能在這操作的合理矛盾中,做為一種方法,既同時保存聆聽,又同時重新塑造一種給未來的新的聆聽關係?透過三位作者的論述,希望藉此開啟對聲音藝術及其策展實踐進一步的提問。(專題策畫∕郭昭蘭)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橫濱的創意城市策略
文│高子衿
耗時兩年多,前期投入近四億元,台北市為了爭取申辦由國際工業設計協會(LCSID)發起的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卯足了全勁,而去年在宣布北市獲選、成為繼義大利杜林、韓國首爾、芬蘭赫爾辛基、南非開普敦,成為全球第五座設計之都之後,一方面北市府勾勒出一個極為理想的藍圖,預估屆時將促進北市觀光人數成長百分之五,帶動觀光消費約96億元的收入;但因初始雖有多城表達投標興趣,最後僅有北市參加申請,而申請成功後,未來預計還要再投入50多億經費,當中,預算用於如公車候車亭更換新裝、公廁改造、建立垃圾車抵達APP與統一里長服裝與識別符號等,但端詳如清潔人員裝備提昇,不但造價更貴、設備重量增加但裝載的容量卻減少,特別是對於有一定比例的肢體殘障弱勢員工,造成其工作上極為不便的情況,故而也遭市議員批評市府亂花錢、廠商靠專利規格賺大錢,實際使用者的意見卻無人過問。究竟,世界設計之都之名聲是否真能留給這個城市什麼?會是城市生活地景與空間面貌的真實變革?還是又是一次華而不實的喧囂慶典與政治人物的政績宣傳?
過往國家之間的競爭已經進一步演變為城市之間的競逐,從12年前前橫濱市長中田宏(Hiroshi Nakada)推動創意城市發展開始,橫濱便成為亞洲幾個主要國家與城市中,當談及創意與社會創新時不能忽視的一個案例。自150 ?前開港以?,橫濱即成為日本重要的國際商業交?都市,目前城市的空間中亦保?許多?史性建築,呈現多元文化交織的面貌,然而,緊鄰一線城市的影響,即是多數市民皆通勤至東京工作,成為附屬的衛星城市角色,對此,中田宏認為若要創造自己的光環,必須有?同思維,於是在上任時提出以「橫濱-藝術與文化的創意城市」計畫來活化整個城市,選擇完整保存歷史建築與產業遺產,除?市政府進行組織改革之外,還串連地方歷史資源、都市計劃、社區參與等各層面的協調整合,更積極採納市民意見與NPO團體的創意,與社區居民面對面溝通,因而獲取市民的認同與支持。找對自己的獨特優勢,自政策面帶領產業與民間活力同步提升,打造出不同於東京以及能與一線城市媲美的競爭力。
當中值得參考的是,其藉用藝術文化獨具的創造性以打造城市新價值的創意城市策略,對於藝術創作的看待態度。他們認為當代藝術並不只是舉辦展覽或呈現一個完成的產品(展覽) 讓民眾來觀賞而已(或是授權做為文創商品),更重要的是能讓許多藝術家來到橫濱,並提供足夠的後備支援以發揮他們的創造力,而展覽相關推廣課程與工作坊的開設,又或是許多年輕的義工實際參與藝術家作品的創造過程,這些途徑皆能讓日本民眾獲得對於當代藝術的接觸與認識,一個更為深入、更有活力的體驗,與台灣強調經濟成長方向的創意城市競爭策略,著眼的核心截然不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橫濱的創意城市策略
文│高子衿
耗時兩年多,前期投入近四億元,台北市為了爭取申辦由國際工業設計協會(LCSID)發起的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卯足了全勁,而去年在宣布北市獲選、成為繼義大利杜林、韓國首爾、芬蘭赫爾辛基、南非開普敦,成為全球第五座設計之都之後,一方面北市府勾勒出一個極為理想的藍圖,預估屆時將促進北市觀光人數成長百分之五,帶動觀光消費約96億元的收入;但因初始雖有多城表達投標興趣,最後僅有北市參加申請,而申請成功後,未來預計還要再投入50多億經費,當中,預算用於如公車候車亭...
目錄
EDITORIAL編輯手記
66 橫濱的創意城市策略∣高子衿
COLUMN 今專欄
68 典型在夙昔──追憶高居翰先生(四)│王嘉驥
70 稱讚的藝術|馮光遠
72 伊斯坦堡雙年展和都市更新│吳金桃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74 ArtReview│李怡詩
NEWS焦點新聞
76 國際.中國.台灣
FEATURE專題企畫
90 聲音之中,策展之上──聲音藝術及其策展的座標與方位│郭昭蘭
92 聲音藝術(不)在中國:中國聲音藝術的深層策展理念│姚大鈞
96 用體制外觀點看台灣體制外音樂│黃大旺
100 現狀與糾葛:聲音藝術、聲音藝術策展與文化政治|楊嘉輝
REVIEW深度評論
104 角色扮演、實境秀,以及一場轉入影像文體的機制批判│王聖閎
107 從「廢墟」中出走──關於李綱作品《廢墟》的解讀│王璜生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110 烏有鄉之家:徐冰《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羅德.孟加姆Rod Mengam
ART TALK相談室
114 「我對2014年台北雙年展下的賭注是,專注於藝術和作品!」:專訪尼可拉.布希歐│(採訪整理)余小蕙
118 島與陸──兩岸青年藝術的對話│高子衿
SPOTLIGHT藝壇注目
122 第五屆橫濱三年展──華氏451之藝術:在世界的中心有忘卻之海│岩切澪
126 面對「忘卻之海」∕面對日本「內在的亞洲」──專訪橫濱三年展藝術總監森村泰昌│(採訪整理)岩切澪
128 亞洲創作者,相遇在橫濱──黃金町Bazzar 2014、BankART Life IV、橫濱創造都市中心│高子衿
130 費歐娜.譚:從無安頓的意識│高子衿
132 秩序與想像──談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美術館「抵抗的物件」展│賴駿杰
136 生命體徵的洞──封塔那回顧展│王馨梨
138 撬動能量的槓桿點──蔡國強:九級浪│林怡秀
OBSERVATION藝點觀察
142 改革者之壤:馬來亞、末羅瑜、馬來西亞,還有所有其他│許芳慈
143 「馬來亞夢」以及歷史的漏斗│魏月萍
145 伴著檔案的班頓策展──專訪哈辛紀念展策展人黃海昌│(採訪整理)許芳慈
148 刻舟求劍──巫島上的龐大焦慮│張敏華
150 從「河口灣」到「南特之旅」:一個以當代藝術來進行城市更新、發展觀光的成功實例│余小蕙
154 春之當代夜──亞洲當代藝術的身體性│吳樹安
CROSSOVER跨界視野
156 攝影集,不需要「語言」的介入──町口覺的「M」感美學│羅苓寧
158 關乎慾望,不同於攝影的攝影集製作──專訪町口覺│(採訪整理)張玉音
160 《郊遊》:動靜之間的感性銀幕│孫松榮
164 供在地使用的星雲棋盤與工具箱──評《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黃海鳴
168 另一種肖像──陳明聰「晤對會面所」│林怡秀
170 溫古以知新:膠卷電影的五四三│謝一麟
172 如何看見搖滾樂(二十五)│顏峻
SNG展覽直擊
174 國際.中國.台灣
ART SCENES展覽選介
200 象徵與表達:洪耀「彈線」系列作品解讀│孫振華
202 亞洲當代藝術展10月開跑│亞洲當代藝術有限公司
CALENDAR展覽快訊
203 展覽月報∣編輯部
EDITORIAL編輯手記
66 橫濱的創意城市策略∣高子衿
COLUMN 今專欄
68 典型在夙昔──追憶高居翰先生(四)│王嘉驥
70 稱讚的藝術|馮光遠
72 伊斯坦堡雙年展和都市更新│吳金桃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74 ArtReview│李怡詩
NEWS焦點新聞
76 國際.中國.台灣
FEATURE專題企畫
90 聲音之中,策展之上──聲音藝術及其策展的座標與方位│郭昭蘭
92 聲音藝術(不)在中國:中國聲音藝術的深層策展理念│姚大鈞
96 用體制外觀點看台灣體制外音樂│黃大旺
100 現狀與糾葛:聲音藝術、聲音藝術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