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議題性舞蹈在台灣
微塵.起舞
用身體 逼視時代容顏—雲門舞集創作中的社會關懷
不能迴避的微塵人間—訪林懷民談新作
夜空之中 薄薄的明亮—在雲門八里排練場看《白水》、《微塵》
他們用舞力 激盪我們的思考—台灣議題性舞蹈創作的多元面貌
【焦點專題】愛琴海上的悲喜劇
《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
要嚴肅,還是要喜鬧?—歌劇史上的「莊嚴歌劇」與「喜歌劇」論戰
戲說從頭—後台千折百轉 悲劇也能變喜劇
為愛背叛 因愛被棄—阿麗雅德妮的美麗與哀愁
音樂巧思—悲喜激盪的人聲饗宴 編制簡約的壯麗聲響
歌劇「穿越」大驚奇—北市交《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
作者簡介:
PAR表演藝術
《PAR表演藝術》華人世界唯一一本表演藝術雜誌。創刊於民國81年,兩廳院發行,是品質與影響力的保證。內容涵蓋音樂、戲劇、舞蹈、戲曲、文學、電影等藝文話題。並透過名家專欄、特別企畫、藝術家生命旅程、跨界名人對談、全球表演推薦,帶您走入台前幕後,看見創作者的力量、靈感、生活與故事。讓您體會用另一種方式,發掘感官之外更深層的悸動。
網站:http://par.ntch.edu.tw/front/
章節試閱
《PAR表演藝術》 第263期 / 2014年1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劇場、影視編導徐譽庭 練習過「失去」 才懂得「擁有」
文字 劉祥伶
曾六度提名,終於以《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下金鐘獎編劇獎殊榮的徐譽庭,對於「擁有」與「失去」有深刻的體悟。卅歲那年首度執導屏風表演班製作《黑夜白賊》頗獲好評,卻在此關頭與恩師李國修失和離開劇團;一直想得獎同時上台向恩師致謝,卻槓龜多次……這一切都是人生的練習,「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十二月編導搬演新作《聖誕快樂》,徐譽庭想讓大家知道:練習過失去,會懂擁有;練習過不快樂,會懂真正快樂;練習過不敢,會讓你變勇敢。
「親愛的劇團」去年演出《收信快樂》,演員萬芳有句台詞「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這句話迴盪在沒有過多裝置的舞台上後,攀附在那一棵用白色信紙組成的聖誕樹上。純淨的情感纏繞蒼白的節慶,叫人心痛。劇團藝術總監徐譽庭覺得自己有義務打開這個結,下個月推出的小劇場新作品就叫《聖誕快樂》。
理當快樂日子無心過
說起來,真正促動徐譽庭落筆寫下《聖誕快樂》的那個引擎,是緣於在北京工作的外甥。外甥打算把婚期訂在女友生日當天,想說生日就是結婚日,特別有意思吧。沒想到女友投下反對票。「小姨,這樣我不就少了一個節日?而且萬一離婚,那以後還怎麼過生日?」女孩跟著徐譽庭外甥喊她「小姨」,在電話那頭這麼說。
這句年輕人脫口而出的玩笑話,穿過千里雲端,重重打在徐譽庭心坎上。「是啊,我們覺得理當快樂的日子,也許很多人因為某些事情跟這節慶無緣。」
一個人無心過節,總是可能發生過什麼不好不幸不想的事情吧。尤其是人到一個年紀,經歷一些聚合離散後,更讓很多人頭上都有孫悟空的緊箍咒,想付出追求得到,卻是,怕失去失敗失落。徐譽庭說,切勿畏懼。練習過失去,會懂擁有;練習過不快樂,會懂真正快樂;練習過不敢,會讓你變勇敢。
《聖誕快樂》就是彼此存在著各種不同關係的六個朋友,聚在一個小客廳裡,一起渡過聖誕夜,各個經歷了不願經歷、自以為釋然卻根本不然,以及自以為的熟悉原來不是真的熟悉、自以為理解根本是個誤解。從此這個節日對他們的意義,改變了。
《收信快樂》劇中人陳淑芬沒有辦法接受擁有青春,其實已經開始在失去青春;擁有婚姻,其實已經開始失去婚姻;就算養一隻狗也一樣。徐譽庭認為,「每個人都要練習接受一些不好不幸不想的哀傷,只有真正接受後才能快樂,否則不知珍惜。」人的一生其實都在練習,只是不自覺,而這個練習的最大課題叫做「愛」。
「我們以為愛與生俱來,但是我從撿來的第一隻流浪狗身上發現,我們根本不懂愛。我出去旅行三天,不用特別告訴牠我要出去,不用每天打電話給牠噓寒問暖,但三天後我回來,牠看到我照樣興奮跳躍,跳到腿要斷掉似的,但是我們對人卻要求很多。」徐譽庭說,她一直跟狗學習全然的、沒有一絲一毫質疑的愛。
學著練習跟自己和好
戲未登場前,徐譽庭出功課給觀眾,「練習跟自己和好」。「我們跟親人聊天,跟朋友聊天,在臉書上跟大家聊天,我們以為寫出來是我們的聲音,但如果只能用當下直覺回答問題,也許發現,人很多時候違背真實的自己。」
「我們什麼時候跟自己聊天?從來沒問自己為什麼生氣?真因為表面吵架事件不開心?還是另有原因?」徐譽庭卅歲那年,曾經躲到山上四個月,問自己是誰,為什麼那麼生氣。那一年,她離開屏風表演班。簡單說,就是一個員工不爽老闆(李國修老師)於是提出辭呈。
她在山上做一件事,畫畫。她畫自己的手的鼻的眼,發現她根本不知道她的手長怎樣,鼻長怎樣,眼睛長怎樣,不知道為什麼那麼生氣離開屏風,離開國修老師。她無法接受自己。長這樣高大,卻有一顆敏感的心。她討厭自己。她不喜歡自己跟老師鬧彆扭。
那次跟李國修鬧彆扭,導火線是劇作家紀蔚然當時有個劇本叫《黑夜白賊》。李國修問她,要不要來導導看。當然好啊,豈有不好的可能性?當時她已在屏風做藝術行政學編導六年,六年來等的不就是這一刻?徐譽庭既欣然也忐忑地接下導演棒。
徐譽庭首導的《黑夜白賊》佳評如潮,可惜票房只有七成。演畢,屏風開會。李國修說,屏風要經營要養很多人,未來五年的戲,還是由他來編導。
這個決定,像強烈颱風掃過。暴風圈在徐譽庭靈敏的心形成,「竟然不讓我導?難道要我永遠當藝術行政?」於是她丟出辭職信。這封辭職信還不是敬敬畏畏地親自呈給老師,而是丟到人事室辦公桌上去。
小女生本來暗藏的心態,是希望能被老師強力挽留。可是一個禮拜過去,無聲無息。不知有意或無意,雙方都無交集。有一天,師徒在屏風窄窄的長廊相遇,可惜兩人內心的百般心思,萬般言語,太難承接太難消化,過不去環繞四面八方的外圍環流。兩人交會錯身,李國修說話,「你的辭職信我看到了,我非常生氣。」徐譽庭負氣回了一句,「那我也沒辦法」。
任性,就是這麼任性。強固的師徒關係陷入虛弱。
李國修訓練舉一反八
徐譽庭就是為了學編導,才離開高雄到屏風的啊。她從小愛講故事,小學三年級作文題目「我的願望」寫的就是當導演。長大工作後,「我的願望」被一張張室內設計圖覆蓋在心深層處。直到屏風在高雄招考學員,同學幫她報名,才喚醒她曾有過的編劇夢想。最後她入選了。
她記得,每次下課總是騎著摩托車載老師去夜市買下酒菜回住處喝,後來陪老師喝兩小杯,「像個酒家女」,徐譽庭說起這段往事,總是很興奮快樂地這麼形容那段上屏風表演課的自己。後來她上台北,雖然白天在設計公司的工作很忙碌,晚上還是去屏風當義工。有一天,李國修看她愈來愈瘦,問她要不要來屏風,白天做藝術行政,晚上進排演場學習。在屏風六年,她有兩年時間住老師家,受老師照顧,也更有機會近身觀察學習老師戲劇表演的一切。
「老師的訓練很有趣。」徐譽庭說,李國修從來不會說「我現在教你」,就是在潛移默化中點撥心思。比如李國修很喜歡觀察。他很喜歡朋友,也喜歡朋友的朋友,更喜歡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大家坐一大桌吃飯談天。事後,他會興之所致地模仿起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說話啦,某個動作什麼的,維妙維肖地讓大家笑得東倒西歪。
受李國修影響,徐譽庭也很愛觀察。不論是遛狗或騎車,看到人事物,腦海立刻轉起來分析研判他們關係的可能性:是初見面的網友,重逢的朋友,或是談判的情侶。她習慣性地拿這些尋常小事編演好幾種可能性,搞到朋友受不了。
又如,當某個新聞事件發生,李國修會問徐譽庭有什麼想法。「他不要我重述別人的觀點,不要把新聞呈現的感受作為我的感受,他要我從此一事件感受其他的狀態。」就是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舉一反八。
受李國修訓練,徐譽庭受用至今。現在的她一直努力掙脫別人賦予她的思維,可能從喜劇看到悲劇的態度,也可能從悲劇看到喜劇的結果。好比這次《聖誕快樂》的演員、導演,都有過小插曲。本來的演員,鎖定萬芳與夏靖庭。有一天萬芳說,她最近正在整理表演,而辭演;夏靖庭因為經紀人錯估劇場排演時間,以致無法配合演出。本來談好由李小平負責導演此戲,卻因國光劇團年底在中國新增巡演計畫,只好捨去。
此時,劇團行政團隊慌張了。身為劇團大家長的徐譽庭告訴同仁,不要擔憂,有一個名字跳進她腦海。萬芳。
「萬芳不是在整理表演?」同事問。
「導演位置與演員位置不同,這就是整理表演最好的契機。」徐譽庭有把握萬芳會同意。只等老天爺給一個可以打電話的「契機」。所謂的「契機」就是某種「剛好」,要等,等多久,沒人知道。有一天,她在剪接室剪片,突然覺得當下是個好時機,跑出去打電話給萬芳經紀人。事後萬芳回電,開口第一句話:「你讓我心動」,「來吧,剛好你有需求用不同角度去檢視表演,老天爺聽到了,剛好就有這個機會。」
徐譽庭很幸運,很快等到萬芳的信任同意。但是她為了等一個跟老師不要冷淡的契機,等了快廿年。
練習下次跟老師重逢
卅歲在山上大哭一場後,徐譽庭開始學會跟自己對話。她每天睡覺前跟自己聊五分鐘。練習如下:徐譽庭說,「我今天真的不開心」;住在內心的另一個她問:「你要不要說說看,你真的是因為誰說了什麼而不開心?」透過這樣的練習,漸漸挖到埋在內心裡最根本不開心的原因,「也許你真正不開心的是自己的小心眼,以致回嗆朋友。」一旦找到心中那個哏,她會起床寫信給朋友道歉,然後一晚好好睡。「如果練習夠誠實,每天都會得到真正對一件事情釋然的能量。」
十幾年過去,現在她懂了當年老師要扛一個劇團的巨大壓力有多大,就在她有了自己的劇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後。「我希望成就你的夢想,但有那麼多人的夢想,我該怎麼辦?」說白了,就是大家的生計問題。屏風要活下去,要靠票房。不過廿年前,票房還沒站在徐譽庭這邊。
現在,徐譽庭製作的戲叫好又叫座。編劇作品如《大醫院小醫師》、《流氓教授》、《光陰的故事》皆得到電視金鐘獎連續劇編劇獎提名,但是得獎契機遲遲未降臨。她六次入圍,六次擬好謝詞稿,希望上台拿獎對老師說感激恩德。但是,回回失望。後來她面對一雙雙綻放寄望光芒的眼神才忍不住說,她真的沒得過金鐘獎,真的很期待得金鐘獎,真的好想站在舞台上,向老師道謝。也許念力被老天爺聽見。她在二○一二年以「我可能不會愛上你」拿下金鐘編劇,上台時感謝她人生經歷過的人事物,給了她最豐富創作養分的李國修老師。「老師縱然再生我的氣還是關心我的作品,老師傳訊息給我,說他以我為榮。」
這是徐譽庭人生最棒最棒最棒的禮物。只不過為何才重逢老師就生病?為何要任性這麼多年傷老師的心?幸好來得及,老天爺安排她在最後時刻拿到金鐘,若沒拿到金鐘,也許老師都走了,還不能向他說對不起吧。
十月中,《聖誕快樂》首次排練,編導演員們一邊讀劇本一邊掏心掏肺掏故事,中間排了一小段舞,身心酣暢。徐譽庭說,不再重逢的人遲早會再重逢,現在就在練習下次跟國修老師重逢。重逢時能一起做什麼?所有的對不起,所有十幾年沒說的話,一定要好好說個過癮。
人物小檔案
◎ 電視、電影、劇場編劇,曾任屏風表演班與台北故事劇場劇團經理。現任親愛的劇團藝術總監。
◎劇場導演作品:《黑夜白賊》、《大家安靜》、《露露聽我說》、《假期愉快》、《花季未了》。
◎影視編劇作品:《大醫院小醫師》、《光陰的故事》、《我可能不會愛你》、《罪美麗》、《妹妹》等。
◎六度入圍金鐘獎,以《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下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PAR表演藝術》 第263期 / 2014年1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劇場、影視編導徐譽庭 練習過「失去」 才懂得「擁有」
文字 劉祥伶
曾六度提名,終於以《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下金鐘獎編劇獎殊榮的徐譽庭,對於「擁有」與「失去」有深刻的體悟。卅歲那年首度執導屏風表演班製作《黑夜白賊》頗獲好評,卻在此關頭與恩師李國修失和離開劇團;一直想得獎同時上台向恩師致謝,卻槓龜多次……這一切都是人生的練習,「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十二月編導搬演新作《聖誕快樂》,徐譽庭想讓大家知道:練習過失去,會懂擁有;練習過不快樂,會懂真正...
目錄
本期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舞蹈作為行動的可能 / 文字 黎家齊 / 2
專欄 Columns
演員的庫藏記憶
長篇(一) / 文字 李立群 / 12
講古—舞思舞想
芋頭理論及其他 / 文字 古名伸 / 13
藝饗天開
用音樂說「再見」 / 文字 范德騰 / 14
一字一劇場
未 / 文字 王嘉明 / 15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
藝術表演帶動發展 布魯克林窮區大翻身 / 文字 謝朝宗 / 16
柏林
侵犯同志隱私?行動劇場藝術? 柏林HAU劇場新作惹爭議 / 文字 陳思宏 / 17
倫敦
尋找新秀英才 BBC將辦舞蹈大賽 / 文字 魏君穎 / 18
巴黎
柏林劇團與陽光劇團演出 見證世界戲劇交流史 / 文字 羅仕龍 / 19
上海
舞蹈家變身脫口秀藝人 金星《一笑值千金》熱翻上海灘 / 文字 李翠芝 / 20
香港
「占中」運動更勝表演 藝文界發表支持聲明 / 文字 陳國慧 / 22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音樂
完美與頂尖的最高等級! 齊瑪曼助陣 楊頌斯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再訪 / 文字 李秋玫 / 24
戲劇
寓言承載沉重議題 輕盈啟動思維革命 三缺一劇團《土地計劃首部曲》 / 文字 廖俊逞 / 26
戲曲
政治,說穿了就是人性 《康熙與鰲拜》 演盡男人心機 / 文字 廖俊逞 / 28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帶頭的首席,也是背後的靠山 李宜錦╳姜智譯╳薛志璋 / 主持、記錄整理 李秋玫 / 30
藝號人物 People
劇場、影視編導徐譽庭 練習過「失去」 才懂得「擁有」 / 文字 劉祥伶 / 36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微塵.起舞──議題性舞蹈在台灣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42
用身體 逼視時代容顏 雲門舞集創作中的社會關懷 / 文字 周伶芝 / 44
不能迴避的微塵人間 訪林懷民談新作《白水》、《微塵》 / 文字 李時雍 / 46
夜空之中 薄薄的明亮 在雲門八里排練場看《白水》、《微塵》 / 文字 李時雍 / 50
他們用舞力 激盪我們的思考 台灣議題性舞蹈創作的多元面貌 / 文字 許雁婷 / 54
企畫特輯
以庸俗反對當下 讓笑聲減輕痛苦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製作《大家安靜》 / 文字 黃鼎云 / 58
即將上場 Preview
舞蹈
劉鳳學交棒盧怡全 新古典舞團推新作 《客風.漂鳥之歌》 舞動逆風而行的客家精神 / 文字 張慧慧 / 60
舞蹈
跨領域創作展演《誓.逝》 誓言或逝言? 辯證無常人生與永恆執念 / 文字 張慧慧 / 61
戲劇
改編法國劇作家賈里《烏布王》 《ㄞ國party》 回應台灣當下政治亂象 / 文字 廖俊逞 / 62
戲劇
梯子肢體實驗室再度訪台 《女僕》 搬演人性慾望的扭曲與變形 / 文字 廖俊逞 / 63
戲劇
香港導演何應豐來台執導 《吾鄉.種籽》 回溯身體與原鄉 / 文字 陶維均 / 64
音樂
「跨樂新視界」與「畫韻」音樂會 東西樂團碰撞 當代藝術的視聽盛會 / 文字 李育慈 / 65
音樂
NSO「布拉赫的貝多芬」 小提琴家布拉赫 一人兼三角的絕技挑戰 / 文字 賴家鑫 / 66
音樂
國臺交台灣首演布瑞頓歌劇 《碧廬冤孽》 不達目的絕不停止的愛情悲劇 / 文字 林中光 / 67
音樂
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跟隨樂響走上絲路 探索嶄新音樂地圖 / 文字 蔡育昇 / 68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要嚴肅,還是要喜鬧? 這是個問題! 歌劇史上的「莊嚴歌劇」與「喜歌劇」論戰 / 文字 林慈音 女高音 / 70
戲說從頭 後台千折百轉 悲劇也能變喜劇 / 文字 林伯杰 金革唱片音樂總監 / 72
為愛背叛 因愛被棄 阿麗雅德妮的美麗與哀愁 / 文字 邱秀穎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碩士 / 74
音樂巧思 悲喜激盪的人聲饗宴 編制簡約的壯麗聲響 / 文字 羅俊穎 男低音 / 76
從古希臘到中國唐朝 歌劇「穿越」大驚奇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 / 文字 李秋玫 / 78
演出評論 Review
音樂
實力就是硬道理,有時更得靠運氣 / 文字 李永忻 / 80
音樂
寫意聲響之內外 / 文字 蔡永凱 / 81
舞蹈
實體劇院中的「無實無虛」 / 文字 李海燕 / 82
舞蹈
眼裡的洞 / 文字 鄒之牧 / 84
企畫特輯
ARTalks
身體串起的流轉 / 文字 趙綺芳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副教授、原舞者藝術基金會董事 / 86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錢井」擊垮「前景」 大小樂團何去從? 世界各地音樂團體的危機與未來 / 文字 林采韻 資深媒體工作者 / 88
從親民起步 打造國際未來 側記「2014衛武營玩藝節」 / 文字 張慧慧 / 92
如何為孩子的未來點亮藝術的燈? 「兒童表演藝術創作的現在與未來」座談摘要 / 記錄整理 林立雄 / 94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舞台設計暨劇場導演何采柔 營造「曖昧」 戲玩空間 / 文字 莊偉慈 / 102
縱橫演奏與作曲的音樂天才周善祥 在超齡的睿智中 流露赤子心 / 文字 桑慧芬 / 104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神話不再 落入塵凡 在2014拜羅伊特樂劇節看離經叛道的《指環系列》 / 文字 楊世彭 資深舞台導演及戲劇學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戲劇舞蹈系榮休教授 / 106
獨立公投氛圍中的藝術盛景 2014愛丁堡藝術節與藝穗節 / 文字 魏君穎 / 110
在你的墳上起舞 看布魯克林BEAT藝術節的環境舞作《越界》 / 文字 鴻鴻 詩人、劇場暨電影導演 / 114
從形式到內容 從不停歇的前衛腳步 洛杉磯蓋提藝術中心「依凡.瑞娜舞蹈與電影回顧展」 / 文字 張懿文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文化與表演博士候選人 / 116
藝視窗 News
台灣10位劇場設計師作品入選《世界劇場設計年鑑1990-2005》 / 文字 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 118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藝文人生
台灣為什麼沒有國際新聞? / 文字 陳玉慧 / 120
劇場快門
《殘酷日誌》排練與彩排 / 文字 許斌 / 122
這樣過日子
馬照琪 小丑醫生上學記 / 文字 李玉玲 / 124
幕後群像
讓劇場空間不斷改變 使「抽象」更清楚 跨足舞台設計的視覺藝術家吳季璁 / 文字 詹傑 / 128
企畫特輯
雙十周年 力晶佳映 專訪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 / 文字 安可 / 132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藝@展覽
實驗不輟 繼續「革毛筆的命」 / 文字 吳垠慧 / 134
藝@電影
舞台藝術的電影饗宴 / 文字 田國平 貧窮男部落格格主 / 135
藝@書
一把銳利的解剖刀是怎麼製成的? / 文字 鄒欣寧 / 136
藝@CD
廿世紀的權威 詮釋廿世紀的經典 / 文字 吳孟珊 / 137
節目掃描
舞蹈新訊
《攣.城》 舞出城市最黑暗的靈魂與渴求 / 文字 張慧慧 / 138
舞蹈新訊
「明日的昨日」 時間與記憶的生死之舞 / 文字 張慧慧 / 139
戲劇新訊
「孕期限定」獨角戲 王世緯懷胎七月 產出《蜆精》 / 文字 廖俊逞 / 140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卡拉曼達拉許朱舞劇團《印度蝴蝶夫人幻想舞蹈劇》 阿姆斯特丹劇團《奧塞羅》 / 文字 施如芳 編劇 / 140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楊頌斯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文字 莊東杰 指揮 / 142
音樂新訊
俄國鋼琴大師 魯比莫夫首度訪台 / 文字 李秋玫 / 144
音樂新訊
八十歲鋼琴演奏會 傅聰 永遠的東方鋼琴詩人 / 文字 李秋玫 / 145
本期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舞蹈作為行動的可能 / 文字 黎家齊 / 2
專欄 Columns
演員的庫藏記憶
長篇(一) / 文字 李立群 / 12
講古—舞思舞想
芋頭理論及其他 / 文字 古名伸 / 13
藝饗天開
用音樂說「再見」 / 文字 范德騰 / 14
一字一劇場
未 / 文字 王嘉明 / 15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
藝術表演帶動發展 布魯克林窮區大翻身 / 文字 謝朝宗 / 16
柏林
侵犯同志隱私?行動劇場藝術? 柏林HAU劇場新作惹爭議 / 文字 陳思宏 / 17
倫敦
尋找新秀英才 BBC將辦舞蹈大賽 / 文字 魏君穎 / 18
巴黎
柏林劇團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