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榮獲2014年金鼎獎「學習類優良出版品」,輕鬆坐擁科學、歷史、自然知識的饗宴,跟著BBC專業作者一探科學及生物多樣性的奧秘,循著深入淺出的報導重返世界文明和歷史的當下。「眾」量級的內容、「輕」量級的閱讀負擔,滿足每一顆好奇的心靈。
知識性 專業作者群前進自然科學研究最前線,帶給讀者最新、最重要的自然科學新知。
藝術性 國際級攝影師踏遍險境與特殊角落,用敏銳心思擷抓難得一見、令人驚歎的精彩鏡頭。
趣味性 條理分明地闡述重要科學原理與新近發展,從特殊角度一探歷史事件與人物,以及五花八門、超乎想像的生物奇觀。
現代性 掌握科學界最新脈動,持續關注、報導環境變遷、生物多樣性、醫學新知、科技發展、文明進展等當代重大問題。
最權威知識普及雜誌
英國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傳播集團,以其獨立、嚴謹的新聞品質享譽全球,旗下BBC News曾擊敗美國CNN、華盛頓郵報及華爾街日報等重量級的國際媒體,獲頒被譽為「網絡奧斯卡」的威比獎全球最佳網站之殊榮,2010年更由全球的網路使用者公認票選為「人民之聲獎」。除了電視與廣播,BBC還延伸經營書籍出版、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網際網路新聞服務;出版超過50本涵蓋不同領域的雜誌,而旗下BBC Knowledge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資訊類電視頻道,製作許多歷史、人物、自然、科學與科技發展等領域紀實節目,以其高品質內容屢獲肯定。
深入淺出 滿足每一顆好奇的心靈
《BBC Knowledge》為BBC FOCUS、BBC HISTORY、BBC WILDLIFE三本雜誌的精華本,傾其科學、歷史、自然與攝影等多方面專才匯編的內容,以及精緻壯觀的照片、層次分明的圖表,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本內容權威、親近性高的知識普及雜誌,讓你輕鬆閱讀科學的前沿脈動、歷史的重要發現,及令人驚歎的自然奇觀。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轉眼又來到農曆新年,回想去年這個時候,全台都為新冠病毒人心惶惶,接著疫情在全球大肆蔓延,雖然我們有幸維持正常生活,病毒威脅仍揮之不去。不過,生活還是要繼續。讓我們暫時拋開確診、隔離、疫苗等數字,關注一下近來值得留意的科學新進展。
例如,天文學家對宇宙的解釋還是有說不通的地方,究竟是測量有誤,還是理論根本就有錯?(P32)對醫生來說,抗生素抗藥性已是迫在眉睫的大麻煩,現在有人想起早在百年前就被用來對付細菌的噬菌體。(P46)除了電玩遊戲和展覽情境體驗,虛擬實境技術也正走進心理治療領域,它可以創造出安全的環境,讓患者學習應對現實生活中會讓他們感到焦慮的情境。(P54)過去,古生物學家靠著DNA來瞭解祖先的世界,然而DNA極易隨著時間遺失,幸好現在研究人員得以透過存活時間較久的蛋白質,探索古老表親的生活。(P62)桃莉羊已問世25年,儘管爭議不斷,人類仍在持續複製動物,隨著商機日趨龐大,這項技術將會走向何方?(P68)
希望本期內容能陪伴各位度過愉快的假期!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者的話~
轉眼又來到農曆新年,回想去年這個時候,全台都為新冠病毒人心惶惶,接著疫情在全球大肆蔓延,雖然我們有幸維持正常生活,病毒威脅仍揮之不去。不過,生活還是要繼續。讓我們暫時拋開確診、隔離、疫苗等數字,關注一下近來值得留意的科學新進展。
例如,天文學家對宇宙的解釋還是有說不通的地方,究竟是測量有誤,還是理論根本就有錯?(P32)對醫生來說,抗生素抗藥性已是迫在眉睫的大麻煩,現在有人想起早在百年前就被用來對付細菌的噬菌體。(P46)除了電玩遊戲和展覽情境體驗,虛擬實境技術也正走...
目錄
Snapshot
●暢飲蜜酒
●抗體工廠
Discoveries
●狐猴的果香求偶祕方
●成本不到一杯咖啡的新助聽器!
●快時尚,慢下來
Comment
麥可・莫斯里
「在虛擬實境面對恐懼」
亞力克斯・克魯托斯基
「學習經驗大轉彎」
新聞背後的科學真相
●回顧:疫苗疑慮
●評論:公共紀念物/懷舊情誼
〈宇宙學裡有破綻?〉
為了解釋最終極的宇宙,
我們建立出大霹靂理論和冷暗物質模型。
然而觀測結果指出,事情可能沒那麼單純…
〈群集的智慧〉
立方衛星體積小,成本低廉,易於製造。
若適當部署這些迷你科技,或許能改變我們保衛地球的方式。
〈被遺忘的噬菌體〉
面對抗生素也束手無策的感染性疾病,
噬菌體製劑是否真的有效?
〈攻心為上〉
憂鬱和焦慮已成為現代人一大問題,
心理學者和醫師共同研發虛擬實境療法,
輔助治療恐懼和記憶創傷。
〈深究人類起源〉
由分子生物學和考古學交織而成,
古蛋白質體學不僅助人類學家解密遠古遺骸,
更撼動了人類歷史。
〈複製動物崛起〉
為著各式各樣目的,人類持續對動物進行複製。
從寵物、家畜、工作犬到滅絕物種,
技術衍生爭議的速度,就和解決問題一樣快。
〈野化拯救氣候變遷?〉
人類開發環境,已將大自然推向臨界邊緣。
但它或有能力自我復原,只要我們願意退後一步,讓自然得以發揮。
Q&A
獅子會像貓一樣呼嚕嗎?
「統計顯著」是什麼意思?
為何新聞總是從壞消息開始報導?
我們為什麼喜歡看別人打架?
身體不舒服時,為什麼只有一邊鼻孔會塞住?
四葉苜蓿為什麼這麼少見?
海龜怎麼記得自己出生在哪個海灘上?
人為什麼要睡覺?
3D列印機在太空中能正常運作嗎?
Snapshot
●暢飲蜜酒
●抗體工廠
Discoveries
●狐猴的果香求偶祕方
●成本不到一杯咖啡的新助聽器!
●快時尚,慢下來
Comment
麥可・莫斯里
「在虛擬實境面對恐懼」
亞力克斯・克魯托斯基
「學習經驗大轉彎」
新聞背後的科學真相
●回顧:疫苗疑慮
●評論:公共紀念物/懷舊情誼
〈宇宙學裡有破綻?〉
為了解釋最終極的宇宙,
我們建立出大霹靂理論和冷暗物質模型。
然而觀測結果指出,事情可能沒那麼單純…
〈群集的智慧〉
立方衛星體積小,成本低廉,易於製造。
若適當部署這些迷你科技,或許能改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