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黃健敏建築師介紹2015年開幕的洛杉磯布洛德美術館,縷述其選址的過程及指名競圖時美國建築師狄榮‧史考費迪歐‧倫夫(Diller Scofidio+Renfao,簡稱DS+R)唯一非普立茲克獎建築師竟打敗另五位普立茲克獎建築師掄元。其「面紗+庫房(Veil and Vault)看似平凡的方盒子,卻從入口、動線、庫房、大廳等都顛覆一般想像。
庫氏夫婦自貧微發跡,多年來贊助藝術發展不遺餘力,且收藏現代藝術頗豐。文中著墨贊歷來助對象及豐富的展示作品。
上期筆者刊出〈臺灣建築該有的覺醒⸺檢視日本近代建築 昂揚奮發的學習時期I〉一文介紹日本明治維新時迎來歐洲的樣式建築學習熱潮,不意1/4世紀後卻又面對新藝術、新建築的挑戰,本期以〈臺灣建築的覺醒⸺日本騰出左手應戰新建築II〉整理這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轉變時期,日本如何也站上浪頭,迎戰始末。
建築人魏廷羽把目光轉向臺灣東部,介紹戰後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師呂阿玉先生在東臺灣留下的公、私作品。戰後美援引進空心磚材料,成就呂阿玉先生以雙層牆系統對抗台東炎熱及多風沙氣候,形塑極具特色的地域建築風貌,這段史實在建構臺灣建築史頁極其重要,值得再深入探掘與作品調查。
魚夫本期繼續介紹新竹市系列介紹〈新竹市鎮市之寶—新竹州廳〉,講述日籍建築師小野木孝治於1895年來臺規劃各地方政府官廳舍,雖有無數作品不敵時過境遷,但遺存的新竹州廳氣勢磅礡之磚造建築,如今成了新竹的鎮市之寶,更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臺灣的混質多元環境風貌,到處可見。北海岸白沙灣海水浴場自日治時期已聞名遐邇,但百多年來由放任使用結合私人商業模式到政府部門以辦公機關模式與聚落、廟宇形成互動,再到國民旅遊風興起,建築師整合地景與新舊建築成具自明特色的建築群落,不論是發展歷程、設計概念或情境、氛圍都值得探究。此案也鏡射專技建築師的命題方向、模式,與93年東海岸旅遊中心、98年建築設計作為一種善意的公共行動(混質紋理的整合)、106年高考社區風貌館有密切關聯,值得考生關注。
本期案例解析〈虹韻文創中心——虹橋傳道會〉,與上期東京教會都會都在空間組織及空間系列上有精彩的安排,非常值得詳讀。
總編輯 陳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