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回顧台灣建築發展,「住宅」幾乎可說是不敗的投資商品,也是社會大眾認識建築的起點,此次藉訪談趙
力行老師,回顧80至90年代,台中東海幫怎麼在房地產衝出一波清新的浪潮,最後又怎麼歸於平淡,以及在當
前房地產市場的亂象中,建築人應有的自我追求。與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房地產不同,古蹟修復再利用是試
著藉建築保存精神,但《文化資產保存法》雖已頒布實施超過四十年,真正發揮作用卻是在2002年修法之後,
其實是一個新的建築業務,許伯元建築師以自身的三件修復工作「四四南村」、「華山紅磚區」以及「鐵道部
博物館」,來回顧這段時期相關程序的演變,以及文資價值的多元化發展。
小結:接續作為往下研究的線索
「試圖勾勒出我們理解臺灣建築自身豐富而多元發展的初步脈絡。」是這次《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策展
序的最後一句話,而我也試以本期《建築》作為延續此議題,往下研究的線索,讓讀者更為認識解嚴世代及1990
至2024年此刻間,建築人在台灣各個不同領域及議題上的參與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