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城目學陳澄波節稅法高能量溝通池上彰納瓦爾寶典多巴胺長女病季暢銷5折起新聞自由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恩田陸吳明益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11月號/2021 第240期:藻礁 何去何從?

評價
1收藏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224 NT$ 249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絕版商品,即時庫存=1

買了這本雜誌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P10 星之子】攝影師瑞佛爾.克勞雷有一天用Google 搜尋關鍵字「玻利維亞」。搜尋出的圖片一如預期,都是對他祖國的既定印象:駱馬、高山、身穿傳統服飾的人。克勞雷說,這些照片通常是外國人所拍攝,使安地斯文化充滿異國風情,好像定格在時光中。事實上,當地文化也隨著變化萬千的世界而演化茁壯。後來,克勞雷在閱讀《小王子》英文版時,進一步思考那些照片怎樣影響他對自己和家鄉的看法。然後他開始設想:如果這本廣為流傳的童書是以安地斯山脈為背景會怎麼樣?如果主角不是金髮的王子,而是深色頭髮的安地斯孩子呢?……

【P17 大計畫】佛奇博士:他的生活與工作。安東尼. 佛奇接受國家地理團隊專訪, 暢談他的個人經歷、職業生涯,以及他在愛滋病到COVID-19的公衛危機中扮演的角色。訪談內容已集結成書( 本文為摘錄) , 銷售所得將用於保育工作和拍攝紀錄片。我們務必要準備好進入未知領域、預期意外的發生,盡可能抓住機會。以下摘錄自國家地理即將出版的新書《佛奇──預期意外:關於真相、服務和前進之路的十堂課》(暫譯,原文書名為Fauci—Expect the Unexpected: Ten Lessons on Truth,Service, and the Way Forward)。……。紀錄片《佛奇》探索了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的人生和職業生涯。國家地理紀錄片出品,現正於美國Disney+頻道播映中。

【P35 動物上太空】
美國98次任務(1947年至今)1947年,美國的果蠅成為第一種進入太空的動物。從那時起,NASA已支援了對超過30個物種的研究。早期的對象為靈長類,現在最常見的則是齧齒類。美國和其他國家經常與SPACEX等私人企業簽約,將動物送上國際太空站。
蘇聯/俄羅斯
69次任務(1951-2014)蘇聯/俄羅斯是執行第二多動物太空任務的國家(僅次於美國)。由於跟其他動物相比,狗被認為能維持靜止不動較長時間,因此是早期太空之旅的寵兒。在1975年至1996年期間,蘇俄政府允許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其生物宇宙衛星任務上進行實驗。

【P36 巴黎失落的河流】比耶夫爾河是維克多.雨果寫過的河流。如今這條歷史悠久的水道某些區段在修復下,再次展露在世人眼前。

【P64 封面故事 藻礁 何去何從?】巨大的海岸沙丘下方,大潭藻礁在潮水的漲退中時隱時現。臺灣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藻礁就位於桃園海岸,總長27公里,最大厚度超過6公尺;大潭藻礁是其中一段。地質鑽探結果顯示,古石門溪沖積而成的礫石灘提供了穩定基底,大約在7600年前,石珊瑚開始附著造礁,使礁體開始發育,經過大約3000年的時間,也就是大約在4500年前時,可能是海水濁度變高,珊瑚生長不易,為珊瑚藻創造優勢的環境,於是殼狀珊瑚藻逐漸取代珊瑚,成為主要造礁生物。從長時間的發育來看,藻礁記錄了地質、水文、氣候與海岸變遷的軌跡,是演化研究上的重要證據。
走下沙丘,來到凹凸不平的礁臺,劉少倫帶我在不同潮位間觀察礁石上一片片淡粉、紫色、深紅色的殼狀珊瑚藻,並解釋:「殼狀珊瑚藻的形態都長得差不多,但顏色不一樣,種類就不一樣。」包含他在內的幾位學者,近年來藉由DNA分析,在桃園藻礁發現了比早期以形態方式調查多達數十種的殼狀珊瑚藻,其中還有多個新種,顯示仍有未知藻種尚待發掘。行進間,腳邊一陣騷動。藻礁常見的兇猛酋婦蟹、少刺短槳蟹,迅速從一處孔隙躲進另一孔隙;一隻臭肚魚在疏散過程中不慎卡在鞋子與礁石中間拚命掙扎;……能源與礁爭地,使大潭藻礁的命運蒙上一層隱憂。……

【P82 自相殘殺的戰爭】衣索比亞北部被圍困的提格雷州唯一開放的幾條道路,通往的是無止盡的黑暗故事。沿著提格雷中部阿比阿迪外圍的一條小徑,阿阿亞.蓋比特克勒講著他的故事,簡單得充滿悲劇色彩。他有六個兒子。有一天他叫其中五個到家裡的田地去採收小米,有四個從此沒有回來。衣索比亞士兵在2月抵達村莊時,「我的兒子都沒有逃走,」阿阿亞說:「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收成的時候被殺。」士兵把武器瞄準他的兒子,然後一名女兵下令開槍。
「斃了他們,斃了他們。」她說。這些兄弟向士兵求饒。「我們只是農夫而已。」他們哀求地說:「請留下我們一個兄弟來收成作物,還有照料牲畜。」士兵饒過了最年輕的15歲弟弟,然後殺死了其他人,把他們的屍體留在他們倒下的地方。三個月後,「我太太還待在家裡,一直哭。」阿阿亞說:「我直到今天才出門,每天晚上都會夢到他們。」他擦了擦眼睛。「我有六個兒子。我原本叫老大也一起去,幸好他拒絕了。」(本文中的衣索比亞人皆
以名顯示。)
位於該州首府麥開列的艾德轉診醫院,凱桑妮.蓋比米凱爾在護士為她換繃帶及清理焦黑皮膚上的傷口時哀號著。這名13歲的女孩在提格雷中部的阿芙隆村煮飯時,她家的泥草屋被迫擊砲擊中。「我們家被砲火摧毀了,」她母親蓋內特.艾斯梅拉許說:「我的孩子那時在屋裡。」這名原本就營養不良的女孩全身面積超過40%被燒傷。在麥開列的一間婦女庇護所,一名33歲的婦女憶起兩度遭到士兵強暴的場景,一次發生在她位於厄達加哈穆斯的家裡,當時她想要帶著12歲的兒子逃到麥開列。第二次的時候,她從一輛迷你巴士被拖出去、下藥、帶到軍營,然後綁在樹上,在接下來十天裡反覆遭到性侵。疼痛、疲憊、創傷,……

【P100 冰凍世界的融化危機】在白雪皚皚的岸邊停靠著一艘充氣船,內科港的巴布亞企鵝將近一年來第一次見到了人類。當時是2021年1月,下船的不是一群遊客(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而缺席),而是牛津大學企鵝生物學家湯姆.哈特與其他幾位重返南極半島的科學家。一隻身高75公分的巴布亞企鵝搖搖擺擺地經過他們面前,尋找自己的巢,鳴叫聲在這個約由2000隻巴布亞企鵝組成的群體中迴盪著。哈特朝著縮時監控相機走去,企鵝們絲毫不理會。他從相機的防水外殼中取出記憶卡。
從四個月前企鵝們來到築巢地產卵育幼以來,這臺相機便從黎明到黃昏每小時拍攝一張照片,持續記錄著這群企鵝。在過去十年間,研究人員在長1340公里、寬70公里的南極半島上設置了近百臺相機,持續追蹤三種企鵝的繁殖地。南極半島上的巴布亞企鵝數量迅速增加,在過去30年間,許多地方的數量增加為原本的三倍多,而且這些鳥兒的勢力正在向南擴展,運用靈活的覓食與繁殖策略,進入原本對牠們來說過於寒冷的地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牠們的姊妹種,即體型較小的南極企鵝與身體圓滑、頭部呈黑色的阿德利企鵝,在許多巴布亞企鵝繁盛發展的棲息地,這兩種企鵝數量下降達75%以上。「大體來說,」哈特表示:「你失去一隻阿德利企鵝和一隻南極企鵝,得到一隻巴布亞企鵝。」企鵝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而且倚賴多產的海洋中豐饒的獵物維生。科學家並不擔心南極企鵝和阿德利企鵝會從地球上消失,因為在南極半島以外,有些群體看來很穩定,甚至有增加的趨勢。……

【P120 旅程教會我們的事】沒有人確切知道,為何在非洲居住了大約 24萬年之後,生理結構上的現代人類決心走出母大陸,征服世界。這個問題占據我的腦海,因為將近九年來,為了講述一則故事,我沿著人類祖先在石器時代出走非洲的路線徒步長征。我已經到達東南亞。計畫最終要跋涉到南美洲的尖端,也就是智人走到陸地盡頭的地方。我的目標一直都很簡單:為我的人生踩剎車,放慢我的思緒、我的工作、我的時間。很遺憾地,這個世界跟我的想法不同。災難性的氣候危機。大範圍的滅絕。人類被迫遷徙。民粹反撲。致命的冠狀病毒。三千多個早晨裡,我總是穿上靴子,一步步測量著似乎在腳下不斷加速、顫抖,朝著歷史總結的一天前進的地球。但是直到抵達緬甸之前,我從未走入過一場政變。在仰光,某天早晨我在隔離飯店醒來,急忙在浴缸裡注滿鐵鏽色的飲用水。那天是2月1日。一名穿著軍服的兇手在電視上宣布,翁山蘇姬領導的民選政府成員剛剛被逮捕。軍人與警察在街上遊走。很快地,他們開始射擊抗議者――男人、女人、小孩――而且朝頭部開槍。後來,他們宣告詩人為顛覆分子,將他們逮捕、殺害。我翻找垃圾桶,尋找昨天剩下的米飯。迷你冰箱要怎麼用?用來堵住門口?還是往樓下丟,砸在侵略者的頭上?(我在九樓。)對於人類會從非洲四散的原因,有為數眾多的假說。有些研究人員主張,我們已經把故鄉的熱帶草原吃出了一個個窟窿。其他專家則說是「綠色阿拉伯」,亦即蒼翠版的中東,引誘了我們活動範圍較大的祖先進入新的獵場。還有人宣稱,人類展開了海灘之旅,沿著因海平面下降而露出來的新海岸線,逐漸遠離了非洲舒適圈(沿海遷徙理論)。關於人類為何開始移動的假說中,我最喜歡的一個與記憶的角色有關。這個理論是這樣的:……

作者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
國家地理原文版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每期都包含了多樣的主題如動物、自然、科學、科技、文化、歷史、旅遊、冒險、探索和地理,而其中許多珍貴的照片,皆為攝影師冒險得來的精心傑作,您千萬不可錯過。

各界推薦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