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家Artist 2023年 秋 第19期
編者的話
2023 秋季號
一百二十年前,四位立志賡續中華文脈的青年才俊在浙江美麗的西子湖畔、孤山南麓悄然結社,造就了如今名揚天下的西泠印社。本刊今期特別專輯了系列文章,向西泠印社雙甲子周年致賀。
本期的專題文章,是《美術家》對西泠印社的學術掌門人、當代書法家、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先生的特約專訪。在這篇專訪中,陳先生以簡約的回答系列闡述他對西泠印社的結社源起、成社精神以及在他眼中歷代西泠中人孜孜以求的發展方向、願景目標和西泠印社將會走向一個甚麼樣的未來;我們也特別邀請到西泠印社現任理事梁章凱先生撰寫專文,向廣大讀者講述丁仁、王褆、葉銘、吳隱四位謙謙君子爲天地立命而結社的心路歷程。
以印授信,金石爲開。西泠印社於成立之初雖然只是一個以研究金石印學爲出發點的民間社團,但它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史上卻折射出中國知識分子的百年精神訴求!一百餘年的西泠印社湧現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傑出人才,本期我們特別推介了兩位西泠印社社員以饗讀者。他們其中一位是獨創了熔銅藝術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先生,他突破傳統技藝,創立山水銅印,成爲西泠印社建社百餘年用銅治印第一人;而另一位則是巾幗不讓鬚眉,獲得「蘭亭之子」美譽的青年書法家、篆刻家李硯。透過她的作品,我們彷彿看到穿越於方寸之間靈動的千年文字之魂。世人常說,西泠印社是名人之社、博雅之社,僅觀此兩人便可足證。
風雨雙甲子,初心一脈承。在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名滿天下的西泠印社只有起點沒有終程。2017年,在其第七任社長饒宗頤先生的搭橋牽緣之下,百年西泠和剛及甲子之年的香港藝術機構集古齋聯手創立香港「西泠學堂」這一專門面向海外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教育培訓機構,在今期的「藝見」欄目,我們特邀了金敏華先生撰寫專文,系統地歸納和闡釋這家從西泠文化走出來的專業藝術教育機構的初衷與雄心。在已經跨過一個多世紀風雨歷程的西泠印社面前,西泠學堂更像一個走向未來的年輕象徵,標誌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中,西泠印社是如何地賡續文脈、守正出新,在以書畫篆爲載體的藝研基礎上,面向世界譜寫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新篇章。
本期文章除「西泠」專題之外,我們也十分有幸邀得故宮博物院郭玉海研究館員賜稿,他所撰寫的「全形拓源流述論」高屋建瓴,言簡意賅地描寫出金石傳拓的源流與本質;而在「環球博物」欄目中,許曉東副館長則爲讀者諸君全方位展示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收藏與研究,值得深讀細研。
優惠價: 9 折, NT$ 315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市面難尋商品,即時庫存=1
美術家Artist 2023年 秋 第19期
編者的話
2023 秋季號
一百二十年前,四位立志賡續中華文脈的青年才俊在浙江美麗的西子湖畔、孤山南麓悄然結社,造就了如今名揚天下的西泠印社。本刊今期特別專輯了系列文章,向西泠印社雙甲子周年致賀。
本期的專題文章,是《美術家》對西泠印社的學術掌門人、當代書法家、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先生的特約專訪。在這篇專訪中,陳先生以簡約的回答系列闡述他對西泠印社的結社源起、成社精神以及在他眼中歷代西泠中人孜孜以求的發展方向、願景目標和西泠印社將會走向一個甚麼樣的未來;我們也特別邀請到西泠印社現任理事梁章凱先生撰寫專文,向廣大讀者講述丁仁、王褆、葉銘、吳隱四位謙謙君子爲天地立命而結社的心路歷程。
以印授信,金石爲開。西泠印社於成立之初雖然只是一個以研究金石印學爲出發點的民間社團,但它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史上卻折射出中國知識分子的百年精神訴求!一百餘年的西泠印社湧現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傑出人才,本期我們特別推介了兩位西泠印社社員以饗讀者。他們其中一位是獨創了熔銅藝術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先生,他突破傳統技藝,創立山水銅印,成爲西泠印社建社百餘年用銅治印第一人;而另一位則是巾幗不讓鬚眉,獲得「蘭亭之子」美譽的青年書法家、篆刻家李硯。透過她的作品,我們彷彿看到穿越於方寸之間靈動的千年文字之魂。世人常說,西泠印社是名人之社、博雅之社,僅觀此兩人便可足證。
風雨雙甲子,初心一脈承。在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名滿天下的西泠印社只有起點沒有終程。2017年,在其第七任社長饒宗頤先生的搭橋牽緣之下,百年西泠和剛及甲子之年的香港藝術機構集古齋聯手創立香港「西泠學堂」這一專門面向海外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教育培訓機構,在今期的「藝見」欄目,我們特邀了金敏華先生撰寫專文,系統地歸納和闡釋這家從西泠文化走出來的專業藝術教育機構的初衷與雄心。在已經跨過一個多世紀風雨歷程的西泠印社面前,西泠學堂更像一個走向未來的年輕象徵,標誌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中,西泠印社是如何地賡續文脈、守正出新,在以書畫篆爲載體的藝研基礎上,面向世界譜寫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新篇章。
本期文章除「西泠」專題之外,我們也十分有幸邀得故宮博物院郭玉海研究館員賜稿,他所撰寫的「全形拓源流述論」高屋建瓴,言簡意賅地描寫出金石傳拓的源流與本質;而在「環球博物」欄目中,許曉東副館長則爲讀者諸君全方位展示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收藏與研究,值得深讀細研。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