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水路》
4條大河,流域探索
自從水龍頭打開有水開始,就注定了人類生活與河川的距離越來越遠,
夏天到溪邊抓魚蝦,媽媽們水圳旁洗衣談天的景致不在,
但大河還是靜靜流過,孕育了上游的生態、中游的文化、下游的產業,
人與河看似疏離,卻又水脈相連。
如果說陸路是人走出來的,那麼水路就是老天爺的賜予。
早年美濃反水庫運動、溪州護水運動,
到近期引發討論的麻豆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人們關注溪河的角度更加立體,看流水如何接住沿岸聚落、共同理念的人們,
侵蝕、搬運、堆積出擁有地方識別、獨特的流域性格。
且讓我們格放河川的關鍵切片,為旅人建立起流域印象,
用「河」的視角,重新旅行。
➤封面故事
新店溪|踏查水源地電業文化路徑
高屏溪|俯瞰第三大河的民間傳說
花蓮溪|捕魚、賞螢、石頭屋 從海口濕地走起
特別企劃|鱉溪米:對土地的承諾 守住麻荖漏山下那條溪
宜蘭傳藝新攻略:善美的大河生活
懶人包|採集水系建築
➤ 微笑小鎮:彰化溪州
➤ 不能消失的味道 鮮奶、乳酪與奶油 自己的酪農自己救
➤ 微笑的人 離島出版 開啟世界島嶼航線
➤ 島嶼新聲 金曲歌王謝銘祐 台南沿路行
➤ 地方通信 穀笠合作社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以河,為貴
這一期談流域旅行,對編輯團隊是很大的挑戰和學習,什麼是水文?流域和水系有什麼差別?這條河和那條河之間有沒有關係?我們彼此面面相覷,現代人與河的距離遙遠是講真的。
但走訪鄉鎮時,還是能夠感受到地方與水相依為命的歲月。
台江地區流傳一句俗諺:「庭前一口窟,卡贏桌頂一仙佛。」以前家家戶戶門前要挖一個水池,作為日常儲水用,還可以順便養魚蝦。
桃園新屋和楊梅一帶,則保有非常特殊的水利文化祭儀,源自280年前先民曾坤茂開鑿三七圳,引社子溪水灌溉溪北、溪南,後人為感謝他的奉獻,每年農曆八月舉行祭祀,八個區域、每區一本名冊,記錄爐主、信徒名單以及收支帳目,這也是「八本簿」的由來。
自從水龍頭打開就有水之後,注定了人類生活與河川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大河還是靜靜流過,孕育了上中下游的生態、文化與產業。人與河看似疏離,其實水脈相連。
也許有人會問,這期為什麼選定新店溪、高屏溪、花蓮溪、鱉溪、冬山河、濁水溪這幾條流域?它們或許不是最知名、最秀麗,但你會看到這些流域建立起在地共好的生態系,民間有意識的守護、公部門之間聯手,這是地方能否永續發展相當關鍵的一步。
除此之外,流域的面向多元,若只從單一角度來理解就太可惜了,從水力發電、部落考古、水源地灌溉的茶產區,到族群的飲食文化與請水祭儀,這趟水路之行不必定義,而是打開自己,讓河走進來。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在受訪時回憶2021年的百年大旱,當年梅雨不如預期、連颱風都不來,水庫蓄水率持續下探,當時和各相關部會的同仁做了所有的努力,不只省水,還要想方設法找水、靈活調度用水。286天,每天都在等下雨,「氣象預報說會降雨的那天,我一直盯著天空看,雨下下來那刻心情真的很激動,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人類做再多,也比不上老天爺給的。」極端氣候既是提醒也是契機,讓人類適時自省修正,更謙卑地面對天地萬物。
詩人曾貴海、同時也是保護高屏溪綠色聯盟召集人曾說:「河流常常反映當地人的心靈。」不要等到危機發生時才來關注身邊的「母親之河」。
如果說陸路是人走出來的,那麼水路就是老天爺的賜予。且讓我們格放流域的關鍵切片,用「河」的視角,重新旅行。
文.微笑台灣總監 李佩書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者的話
以河,為貴
這一期談流域旅行,對編輯團隊是很大的挑戰和學習,什麼是水文?流域和水系有什麼差別?這條河和那條河之間有沒有關係?我們彼此面面相覷,現代人與河的距離遙遠是講真的。
但走訪鄉鎮時,還是能夠感受到地方與水相依為命的歲月。
台江地區流傳一句俗諺:「庭前一口窟,卡贏桌頂一仙佛。」以前家家戶戶門前要挖一個水池,作為日常儲水用,還可以順便養魚蝦。
桃園新屋和楊梅一帶,則保有非常特殊的水利文化祭儀,源自280年前先民曾坤茂開鑿三七圳,引社子溪水灌溉溪北、溪南,後人為感謝...
目錄
2024 SPRING 033 微笑季刊
6 編者的話│以河,為貴
專欄 column
10 地方創生│從數據治理 解讀台灣地方創生政策
12 產地直擊│古法慢醬 科技人的天然甘醇味
14 風景走過我│三貂嶺小站 入古道別有洞天
20 微笑寫真館│水下攝影師李景白 發現海洋深處的鋼鐵巨人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6 行水路
34 走讀•台灣流域之最
流域探索
36 新店溪│踏查水源地 電業文化路徑
46 高屏溪│俯瞰第二長河的民間傳說
60 花蓮溪│捕魚、賞螢、考古 從濕地走起
水系行動
70 流域的米│鱉溪米 茁壯中 守住麻荖漏山下那條溪
76 流域的體驗│解鎖新傳藝 善美的大河生活
82 流域的共好平台│成為水系公民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84 長知識了! 拜見隱藏版6處水系景點
誠食 Tasting
88 台南 中西│台灣冰王的斜槓夢想 為台派麵包爭口氣!
92 高雄 左營│會移動的人情味 美味家常蘿蔔粄
島嶼新聲 VOICE
96 金曲歌王謝銘祐 行出台南甘甜味
微笑的人 PEOPLE
102 全台│離島代言人 用出版航向世界
不能消失的味道 LASTING FLAVOR
106 當進口鮮乳零關稅 台灣酪農業的下一步?
地方通信 Local media
112 農社群相放伴 成就水之鄉
微笑小鎮 Hometown
114 彰化 溪州│大河、黑泥、濁水米 尚水的農鄉
120 大圳屋、阿畝│水圳旁老屋的第二人生
122 拖拖拉拉牛耕隊│和牛隊友一起去耕田
124 旺來院子│昔日酒家轉生鄉村美術館
126 番茄方舟│科技種番茄 客製化闖天下
128 City Bear 生態農場│小小生態樂園 老校長的田園夢
2024 SPRING 033 微笑季刊
6 編者的話│以河,為貴
專欄 column
10 地方創生│從數據治理 解讀台灣地方創生政策
12 產地直擊│古法慢醬 科技人的天然甘醇味
14 風景走過我│三貂嶺小站 入古道別有洞天
20 微笑寫真館│水下攝影師李景白 發現海洋深處的鋼鐵巨人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6 行水路
34 走讀•台灣流域之最
流域探索
36 新店溪│踏查水源地 電業文化路徑
46 高屏溪│俯瞰第二長河的民間傳說
60 花蓮溪│捕魚、賞螢、考古 從濕地走起
水系行動
70 流域的米│鱉溪米 茁壯中 守住麻荖漏山下那條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