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萬銀世代盤中飧是美味還是無味?「無管人生」是奢求嗎? 08
銀髮食代大餅看得到卻不好啃?
銀髮飲食商機是泡影嗎?500億市場喊很大 468萬長者餐桌卻還是空的! 10
【政策框架】銀髮友善食品市場還未打開 先被國產食材前提綁架 13
【市場推廣】標誌辨識度、消費者認知皆不足!連銀髮族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吃? 15
【供需不平衡】商機看得到但難觸及!投入技術和成本高 廠商觀望者多 17
【超高齡真相】揭開銀髮台灣真實數據!台灣比你想的還要老且老很快 19
【產業現況】跟不上超高齡社會成長速度!台灣銀髮友善食品產業還在起步中 22
【社群聲量|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投入龐大研發資源、社群討論度仍低?滿足銀髮飲食需求已不是品牌唯一著重點 25
【飲食產業觀察家|劉人豪】當「銀髮友善」成為品牌禁忌:解構標誌失靈背後的消費心理戰 28
銀世代的隱性需求被看見了嗎?
65歲以上銀髮族不可避免的生理衰退 一不注意就可能因此喪失進食慾望 31
【吞嚥障礙】牙口不好、舌頭也萎縮!咀嚼與吞嚥障礙削弱享受美食的能力 32
【美味無感】嗅覺與味覺改變!食物不再好吃了 34
【食慾不振】沒有進食慾望、吃不下的飽腹感 造成衰老厭食症 36
【肌力流失】每3人超過1人有肌少症!易跌倒失能的老年「微肌」 38
85歲金馬影后陳淑芳的人生告白:母親臨終前一席話 我才學會好好吃飯愛自己 40
迎接銀髮食代從身心照護開始
吃對食物、讓時間慢下來!掌握營養關鍵延緩老化 42
心理影響生理!老年憂鬱症比失智更常見、這樣吃降低風險 44
學到老才能吃到老!銀世代的飲食教育如何推廣? 46
【飲食文化觀察家|蘇楓雅】銀髮美食的黑船啟航!藉由飲食社交重拾尊嚴與歡樂 打造健康老後生活 49
【台日餐飲流通專家|商社男的外食迷宮】不只送餐更送上安心!日本和民的宅配便當如何攻下銀髮宅食市場? 52
讓每一口都吃得下吃得好
到最後一口都要用吃的!銀髮飲食開發核心:讓以口進食不再是奢求! 55
讓熟齡族群吃得更好更健康 享受美味從質地開始! 57
食物質地如何滿足熟齡需求?易咀嚼、好吞嚥的餐食這樣做 60
食品所如何以技術引領趨勢、成為台灣銀髮食品產業的軍火庫? 63
美味體驗不受限!質地調整的銀養料理也能成為餐飲業新亮點 67
從食品包裝到餐廚設計 打造真正的銀髮友善環境 69
【食品產業專家|韋恩的食農生活】介護食品怎麼讓高齡者吃得更好?甚至成為日本醫療與外銷政策? 71
揭竿銀髮餐桌革命
佳格600支產品線為健康老後奠基!從全人健康打造「狀態很好的自己」 75
44歲開始面臨「斷崖式衰老」?桂冠從一碗湯開始介入關鍵回復期提前抗老 78
從魚鱗到魚骨都不浪費!安永用CAS技術鎖鮮鎖營養讓跨世代都好吸收 81
嫩到用叉子側面就能切斷!超秦以嫩化技術達到無添加嫩雞肉、為全齡補給優質蛋白 84
吃得健康也要吃得開心!奇美食品以千種組合的軟質餐與果凍點心豐富銀髮餐桌 87
擺脫管灌飲食的剝奪感!調理包大廠聯夏開發軟心肉排餐 讓無牙長者也能輕鬆吃 90
讓吞嚥功能強化而非退化!百仕可用飲食介入長者日常照護 93
高密度營養全吸收!格林全食物以液化技術開創質地新革命 96
睡得好更要身心健康!睡眠市場先行者三得利健益 領百位長者加入樂齡應援 99
|foodLIFE|BAWAN肉圓 103
作者簡介:
【食力 foodNEXT】
【食事求實 與食俱進!最具產業權威的飲食傳媒】
2015年10月1日,食力正式開台,我們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媒體,與任何企業、組織無涉,目的只有一個,因為飲食,深度連結每個人的一天,甚至是一生,它具有無可匹配的社會影響力,所以我們想從此,探究飲食與知識、文化、商業、科技以及教育的種種牽動力,因此我們決定自己出手,或許,我們不是一個最好的媒體,但期許我們是最勇敢的媒體,因為我們的每一步,都在探索未知的可能~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468萬銀世代盤中飧是美味還是無味?
「無管人生」是奢求嗎?
2025年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估算屆時65歲以上國人將有約468萬人。有關「超高齡社會」之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或21%,均有國家與國際機構於官方資料中使用,本刊參照國家發展委員會所使用之定義,以占比達20%為界。
現代人的壽命不斷延長,卻不表示活得更健康。2022年我國平均餘命為79.8歲、健康平均餘命為72.4歲,也就是不健康餘命為7.4年(年輕時受傷、中年生病及老年臥病失能等不健康時期的合計)。談到「健康老化」的願景,許多人經常會舉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為例,女王在老後的飲食均衡、皆正常以口進食,臨終前僅臥床1天,可說是健康有尊嚴老化的代表。
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度全台灣鼻胃管插管人數約21萬人,其中65歲以上有13.5萬人、比例約64%。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2025年1月曾表示,長照系統脫離鼻胃管,是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大挑戰,應儘速擬定機構拔除鼻胃管計畫。但是對於拔除鼻胃管後的飲食照護該怎麼做,台灣飲食產業是否有能力銜接、協助提供輔助訓練飲食?
退一步說,即使飲食產業沒辦法一下子跨領域進入醫療照護體系,根據國民健康署發布國內研究發現,有21.8%的65歲以上國人每週至少會有3次進食嗆到、顯示吞嚥功能開始弱化,更不說各性別肌少症盛行率高達34.1%,飲食產業又是否開始考量開發營養飲食,及適合咀嚼或吞嚥障礙者的質地調整飲食,讓銀世代可以繼續享用餐食的美味營養,不讓功能退化到需要食之無味又痛苦的管灌飲食。
在準備這個題目的時候,讓我的內心比起以往更加焦急,因為了解越多,我才知道原來家中長者的飲食需求竟被我自然而然地以「老化」兩字帶過而忽略了,喝水嗆到、食慾不好、開始少吃簡單吃、改吃軟質流質食物,都是隱性訊號。而在訪談的過程中,部分已投入開發全齡與樂齡友善食品的業者也私下跟我分享,自己家中的長輩就是因為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而去世,這樣的案例不只一兩個,肺炎已成為65歲以上長者三大死因之一。
這是我們每個人老後都會遇到的困境,但目前市售通路,除了沒有多元化合適的食物讓長者能吃且吃得下、補足營養,甚至對於容易嗆咳的餐桌危機也沒有完整的應對解方。飲食產業業者們,我們不該趕緊做些什麼嗎?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468萬銀世代盤中飧是美味還是無味?
「無管人生」是奢求嗎?
2025年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估算屆時65歲以上國人將有約468萬人。有關「超高齡社會」之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或21%,均有國家與國際機構於官方資料中使用,本刊參照國家發展委員會所使用之定義,以占比達20%為界。
現代人的壽命不斷延長,卻不表示活得更健康。2022年我國平均餘命為79.8歲、健康平均餘命為72.4歲,也就是不健康餘命為7.4年(年輕時受傷、中年生病及老年臥病失能等不健康時期的合計)。談到「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