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壯登月的一九六九年,人類的第一個電腦網路也正準備破繭而出。美國公共電視名製作人從冷戰年代追溯到微軟帝國的霸業,揭開這群在電腦前徹夜不休的鬼才,如何靜悄悄地完成連接世界的聯網革命……
作者簡介:
席格拉(Stephen Segaller)
電視製作人及作家,並在電視台擔任新聞總監職務。他曾為美國的公共電視台(PBS)及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製作過許多新聞及時事節目;較知名的著作則有《看不見的軍隊:進入 1990年代的恐怖主義》 (Invisible Armies: Terrorism into 1990s )以及和妻子伯格(Merrill Berger)合著的《夢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Deram: the world of C.G. Jung)。
譯者簡介:
劉孟華
湖南安化,政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廣告碩士,曾在伊登廣告公司擔任業及媒體購買等職務,現為Discovery頻道特約譯者。譯作有《品牌大贏家、《亞馬遜 AMAZON.COM》、《行銷企劃 Setp By Step》、《別再鬼叫了》、《圈套.搜密.駭客》、《他的的數位化經營策略》(皆為遠流出版)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中國時報‧開卷》每周書評2004.04.122004科管百大好書Top10「科技環境與政策類」
得獎紀錄:《中國時報‧開卷》每周書評2004.04.122004科管百大好書Top10「科技環境與政策類」
推薦序
導讀
尋找仙那度/陳豐偉
閱讀《鬼才2.0.1》,我彷彿又回到四年前,趁著新年假期拼貼各種從網路蒐集來的資訊,撰寫「網路不斷革命論」的過程。五十九年前布希提出的Memex,四十三年前尼爾森構思hypertext(超文本),里克萊德發表「人與電腦共生理論」,四十年前巴蘭發表封包理論,三十二年前湯霖森發明電子郵件,三十一年前瑟夫構思連接Internet的網路協定……在個人電腦尚未出現,電子計算機還是機構專屬的巨無霸的年代,就有這麼多卓越的人才,為二十世紀末才深入大眾的網際網路,一步接著一步打下基礎。
這些網路英雄的故事中,最容易被遺忘,但也最美麗的,是尼爾森的「仙那度計畫」(Xanadu Project)。「仙那度」是呼必烈汗莊嚴的宮殿,有十六英里寬,旗幟飄揚,野獸追逐,豪華的宮殿遠遠相對,透過馬可波羅的介紹,成為擁有豐富文化意涵的美麗字眼。遙遠的一九六五年,尼爾森借用仙那度「記憶永遠不會被遺忘的神秘地方」的內涵,為他的超文本計畫命名。
在沒有個人電腦、沒有大螢幕、沒有滑鼠、甚至輸入程式必須用紙卡片的年代,擁有豐富想像力的尼爾森,就構思著未來的超文本世界,所有的資訊被儲存在網路上,所有的資訊都能被自由引用,每一次引用都為創作者帶來微薄的收入,讓創作的動力能夠維持。尼爾森的藍圖太巨太,他的「先知」超越時代太多,以他的能力根本沒有實現的機會。在他構思超文本的二十八年後,伯納李開始營造新的超文本概念,最後演變成今日俗稱的「網頁」。尼爾森的仙那度計畫只剩下網路上幾處零星的網站做最後的憑弔。
當網路如此普及、幾乎已經無法從我們生活中抽離時,我們常只注意到因為網路成為富豪的幾個人。但,網際網路的誕生,其實是藉由美國強大的國家力量,加上一群若在今日可稱為「駭客」的天才玩家,在漫長的構思、研究、試煉、除錯中,一步步將人類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一九七五年時,網路的基礎架構已經完備,然後經過二十年的等待,等電晶體、記憶體越來越小、越來越便宜、速度越來越快,然後有一天,網路開始十倍速成長。
透過如《鬼才2.0.1》這些書籍的敘述,我們看到真正的網路英雄,是懷抱著對未來世界想像的學者或電腦怪才。他們從學會使用一台電腦開始,設想如何讓不同的電腦對話,接著要克服地理上的距離,然後一台又一台電腦加入連線,最後創造出人類獨一無二、難以切斷、難以毀壞的網際網路。他們多數沒有成為富豪,也沒有享有普遍的名聲,但從一九六五到一九七五的黃金十年,他們奠定了今日全球化網路時代的規模。如果這一群人的運作出了差錯,人類文明的進展就會跟著順延。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美國線上、亞瑪遜書店、雅虎網站不過是一種必然,這些商業網站不過是一場競爭的勝利者,沒有他們,還會有其他人出頭。
撰寫這篇序文,其實只是在重複我四年前便已嘮嘮叨叨講過好幾遍的話。《鬼才2.0.1》的內容,對我來說也只是重新喚醒塵封的記憶,與這本書類似的內容,中文世界並不難找到。但,在網路史為眾人熟知之前,這些故事仍值得一再重述、不斷重新整理。當「P2P可找到色情圖片」也能成為國會議員作秀的話題時,我們需要一次又一次讓讀者從網路史中瞭解網路的本質。
四年前我曾提出「網路的失語震撼」,強調網路迅速移植到台灣後,掌握論述權力者對網路誤解或疏離產生的遺憾。今日網路已普及,但我們仍須呼籲自認對大眾擁有些影響力的人,都仔仔細細地讀這本書──至少要熟讀前半冊的網路開發史。先不要管什麼政治經濟論述,請先對網路的基本原理有個想像,才能釐清,現在的網路還面臨怎樣難解的挑戰。
網路英雄已老,跨國企業已徹底入侵網路,我們還有努力的空間嗎?史托曼的烏托邦永遠值得追尋:「在那世界裡沒有人需要為了生計而辛勤地工作,在每個星期花了固定的十小時做些必要的工作,如立法、家庭會議、修理機器人和探索小行星後,大家會有時間從事些有趣的活動,例如寫程式......」網際網路促發的全球化,讓人類的生產力大增、效率大增,結果造成龐大的失業人口與貧富差距。為什麼我們不能透過網路進行重分配,讓每個人只需短暫的工作,就能享有基本的生活需求?二十世紀末的三十五年,網路從無到有,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或許我們需要另外的三百五十年,讓網路徹底發揮改變人類社會的潛力。這是下一代網路英雄的目標,也是我們永遠追尋的仙那度。
(陳豐偉,現任花蓮玉里醫院主治醫師,著名的網路人文通訊媒體《南方電子報》創辦人,著有評論《網路不斷革命論》及散文《南方醫院小醫師》、《愛情是虛幻的客體穩定性》等)
導讀
尋找仙那度/陳豐偉
閱讀《鬼才2.0.1》,我彷彿又回到四年前,趁著新年假期拼貼各種從網路蒐集來的資訊,撰寫「網路不斷革命論」的過程。五十九年前布希提出的Memex,四十三年前尼爾森構思hypertext(超文本),里克萊德發表「人與電腦共生理論」,四十年前巴蘭發表封包理論,三十二年前湯霖森發明電子郵件,三十一年前瑟夫構思連接Internet的網路協定……在個人電腦尚未出現,電子計算機還是機構專屬的巨無霸的年代,就有這麼多卓越的人才,為二十世紀末才深入大眾的網際網路,一步接著一步打下基礎。
這些網路英雄的故事中...
作者序
前言
長路漫漫
亞馬遜網路書店透過網際網路交易實體商品,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對他這門生意有一番獨到的評論:「我們正在用『位元』販賣『原子』。這聽起來既矛盾又古怪,不過它卻行得通,而且效率極高,人們也已經意識到這件事的價值。」
貝佐斯的這句話裡有三種成分:科技氣息、新鮮感及展望未來,企圖獲利的想望;他也一語道出這個歷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產業特色何在。
也正是這種既古怪又前衛的實用主義,才能讓電腦學家在實驗室裡運用的科技,有機會轉換成能夠即時溝通以及商務應用的全球化媒體。如果說個人電腦的發明和普及是「電腦書呆子的勝利」,那麼連線世界的發展就堪稱為「網路書呆子的榮耀」。至於它是怎麼進展到此種境界,這就是本書的主題 。
看好未來的榮光
只要問問貝佐斯就知道:在不用管理實體書店、不用常常花錢印製最新目錄的情況下,亞馬遜在一九九八年出清累贅的老舊設備就賣了七千八百萬美元。亞馬遜一九九七年淨虧損超過九百萬美元,比前一年還多虧損六百萬,華爾街卻視這樣的成績為勝利,以上揚的股價向它致敬。
市場價值不在於它的收益,而在於它的成長率以及潛在的影響。一九九六年,亞馬遜的銷售額不到一千六百萬美元。翌年,銷售額上揚將近十倍,高達一億四千八百萬美元。在第四季財務報表上,亞馬遜的顧客帳戶人數成長五○%,高達兩百二十六萬人。不過,以網路經濟而言,一個月一五%的成長根本不值得一提。
根據美國商務部一九九八年發表的〈數位經濟嶄露頭角〉報告中指出:「人們接受網際網路的速度,讓以往所有的科技都黯然失色。收音機在發明三十八年後才有五千萬聽眾;電視也花了十三年才到達同樣的指標。第一部個人電腦裝置問世十六年後,才有五千萬人擁有個人電腦。然而,網際網路僅在開放給普羅大眾後的四年內,就超越此數。」
網際網路這三十年來的發展,就像是個情節節緊湊的開端,目前它還在加速。正如頂尖的矽谷創投家道爾(John Doerr)的觀察:「(網際網路的發展)只不過像是大霹靂(Big Bang)後的數個毫秒而已。我們才剛剛辨認出基本的自然定律──有效的商業模式。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這和個人電腦不一樣,……網際網路遠比基本文書處理和報表工作有更強大的力量。」
一向保守的美國商務部將網際網路的成長統計做了以下整理:
◆一九九六年,全世界上網的人數不到四千萬人。一年之後,這項數字成長一倍有餘,人數到達一億人次。
◆同年,網路上已註冊的網域名稱(domain name)從六十二萬七千個增加到一百五十萬個。
◆路由器(routers,網際網基礎結構的主要組件)製造大廠思科一九九六年在網路上的銷售額是一億美元。到一九九七年,這個數字已經高達三十二億美元。
◆一九九八年,網際網路的流量在一百天之內就增加一倍。
自從全球資訊網於一九九四年問世後,坊間出現一大堆主張大膽、但又味如嚼蠟的書籍,那些時時、日日、週週報導這個產業的人,為了描述這一天工作二十小時、競爭激烈、報酬豐碩的工作環境,大量運用隱喻及誇張的言辭,卻早已是江郎才盡。以這類人的看法,網際網路短期成長率令人震驚,長期而言卻無法持久。一九五○ 年代,有人曾經預測,長途電話的使用量若是以相同速率持續增加二十年,則所有美國公民都將成為電話接線生(結果呢?)。然而,產業的短期與長期發展間,自然造就許多資本市場,並且衍生出無限的發展潛力與壓力。
除了在科學課堂裡的孩子,或是想要從事軟體開發工作的人之外,學習網際網路如何運作也許並無任何特別的價值。對網路的使用而言,使用是重點,技術細節並不重要。有少數人會很想弄清楚以下的過程:文字轉換為數位;數位訊號濃縮成封包(packet);貼上標籤;利用電流脈衝沿著銅線、同軸電纜、光纖電纜或無線電波傳遞抵達終點;由介面訊息處理器(IMP,最早的網路轉換器)及節點(node)重組成有次序的數位串流,由集線器及伺服器將數位重新譯成文字,變成出現在螢幕上的像素(pixel)。對在乎這方面資訊的人而言,他們也許會覺得本書內容不夠充實,因此不想閱讀。其他人,包括我在內,也許就單純接受網路的運作效果罷了。
我不是科技或科學專家,我的身分是新聞從業人員。我曾經在也是心理學家的妻子協助下,製作過一系列有關榮格(C.G. Jung)一生及其著述的電視節目。一位著名的榮格學派心理分析師在看過這系列影片後,做出了「製作影片和人類學相似」的結論。他說,這樣的工作等於是進入一個封閉的團體,在那裡人們說著自己的語言,看到的是自成一格的習俗及儀式,享受並保有神祕的一方天地,共享一套異於世俗的信念及祕密。製片家在取得他們的信任後,就捕捉他們的世界觀;然後回到外面的世界,將報導傳達給更寬廣的世界。這種形式的電視紀錄片的確有點像人類學;而外界人士對「網路書呆子」和電腦玩家自我封閉的世界,正如同對分析心理學般感到同樣的不解,或許還更困惑些。
話說鬼才
就像在《電腦英雄傳》(The Trumph of the Nerds(斜體))和《鬼才2.0.1》系列電視節目中擔任的工作一樣,我的任務在於描述一個緊湊連貫、具啟發性的文化故事,而它也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在這個故事中,科技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真正要強調的是完成這些大業的人,他們追求的理想、分享的抱負,並且回顧在當時這對他們的意義何在。西方工業國家,現在正用www.和dotcom語法,以驚人的速度、更深入地在全球鞏固其地位。
因為製作《鬼才2.0.1》系列節目,我們有幸得以接近所有創造網際網路和連線世界的先驅者、發明家及發起人,包括習慣於穿著白色實驗服、被忽略的研究人員,以及經常出現在全球報章雜誌封面的企業大亨、企業主管。因此,故事中大部分的內容是網際網路開路先鋒的談話,以及他們改變這個世界的過程。
像是首先將電腦聯結成網路的原始發展小組經理哈特(Frank Heart)所說的:「那感覺真棒。我想那是種無與倫比的興奮感。以前鄰居看我在搞網路,根本連電腦是個什麼玩意都不了解,現在卻發現他們突然全都成了使用網路的專家,我想那感覺真的蠻好。」
依據我們電視系列節目做過的七十多個人物的專訪,本書將從網路出現開始重述歷史及演進,直到最近。整個故事約持續四十年,本書將以十年為一個階段,分為四篇。
最早的緣起來自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探索未知的渴望不斷驅使美國科技前進,多年來人們一直想要超越長距離的限制,使人與人之間的通訊更為容易。因此,摩斯(Samuel Morse)被認為是現代網路的始祖,以他為名的符號碼是由電流脈衝所組成。他選擇透過電線傳送,以「傳送」與「不傳送」脈衝的方式傳輸符號:也就是利用開或關的道理。今日與以往不同之處,僅在於傳送速度快上數十億倍。
一八四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摩斯在巴爾的摩將他著名的訊息「上帝做過什麼?」傳送給三十七哩遠的接收者。他將專利權讓渡給磁訊(Magnetic Telegraph)公司,讓該公司取得正式執照。到一八五一年,共有五十家電訊公司相互競爭,其中西方聯合公司(Western Union)則是由十二家公司合併組成。一九六六年,西方聯合公司以大約每兩天就開一家新據點的速度,開設了超過四千個分點,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通訊業巨人;如是的成長速度,與今日網路的同化力相當接近。
回顧以往,電腦革命顯然是直接源自於二十世紀中期的戰爭,當時大部分的科技都用來擴充軍事實力。二次世界大戰催生了雷達、密碼機、戰地通訊方法以及調整軍事行動的步調等等,共同造就了日後的電腦科學。解決問題、通訊、自動化以及遙控式的指揮暨控制流程,全都源自於戰時需要。在網路世界最早的先驅中,布西(Vannevar Bush)博士所遺留的產物仍能清楚地加以追溯。布西在羅斯福及杜魯門兩任政府中擔任科學研發局的戰時指揮官,曾密切地參與「曼哈頓計畫」,並於一九五○ 年被指派為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首任執行長。他於一九四五年七月在《大西洋月刊》中發表的文章〈正如我們所料〉中,提到一種稱為memex的裝置--也就是今天我們可能稱為筆記型或掌上型電腦的東西。memex啟發了戰後第一代的電腦學家(當然,那時尚無「電腦學家」這個名稱)進行各種實驗,利用電腦的力量來增加效率。
由戰爭催生的革命
若不是因為冷戰,所有的研究將只停留在學術思考及實驗室,冷戰提供了偉大歷史進程的驅動力。史潑尼克衛星(Sputnik)於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發射,讓每個人開始關切國防科技的重要。太空戰備競賽成為美蘇冷戰苦鬥中最受矚目、甚至最迷人的象徵,而科技本身不但是冷戰對抗的一種武器,也是電腦網路萌芽的種子;這兩者並同時交織在一起,而太空探險及網路計畫兩者都在一九六九年達到它們最初的目標。
網際網路以誇張的速度成長,也代表了該是有一部網路簡史的時候了。因為網路使用率每一百天就增加一倍,隨著網路面貌愈來愈豐富、操作程序圖像化,在它變成極易上手的媒體之後,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開始上網。其中有許多人驚訝於網路竟然已經發展了三十年,前十五年就像所有五角大廈贊助的研究一樣隱晦不明。最早的先驅者大都還在這個領域工作,也有人因為年紀大了而選擇退休。
在閱讀資料及訪問早期參與者後,我們實在很難想像最早期網路發展的金主竟然是美國國防部,更難想像許多人認為「聯網」曾是某個時代很重要的意識形態。誰能想像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七日(尼克森總統競選連任後的一個月)的《滾石雜誌》會把國防部描述為「開明的」?一直被認為是一九六○及七○年代社會思潮的嬉痞,卻大致都能轉換成駭客文化,一股對電腦網路發展及使用有重大影響的思潮。當時,電腦科學是一個很酷的工作領域,雖然沒什麼歷史可考,卻有一個重要的數據||大部分的電腦科學只需一年全神貫注即可精通。在七○年代,網路代表速成的時髦。
歷史趨勢和里程碑皆以十年為一個階段。一九五○年代的史潑尼克衛星促使了網路實驗的啟航;而於六○年代發展的先進防禦研究計畫局網路(ARPA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則是在政府與學院之間構築起第一個電腦網路的初生之犢。六○年代的社會思潮更加速了網路福音的宣揚及流傳。七○年代末期及八○年代早期,因為個人電腦的發明,奠定了下一階段網路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某些方面來說,網際網路的歷史並不能歸功於個人電腦,因為網路實驗至少比任何純PC型式的發明早了十年。然而,若沒有PC,網路可能還受限於電腦學系、政府贊助的研究經費及少數的大型創投企業。但是在八○年代,PC並未增加網路的價值和普及;ΡC反而成為一種商業機器,它的使用是在聯網及連接資料的願望成真時才成倍數增加。
IBM的個人電腦於一九八一年推出,昇陽的工作站電腦在八二年問世,蘋果麥金塔電腦於八四年上市;一九八三年,美國和歐洲解除金融服務管制,康柏也推出與IBM相容的電腦。尤其是當這十年間可以聯網進而分享並交換資訊時,功能愈來愈強的桌上型電腦就成為金融業的重要工具,聯網於八○年代成為一種專業。
大約是在一九七八年,隨著第一部幾乎是人人買得起也會操作的個人電腦Apple II問世,開啟了電腦世代。所以,任何出生於七○年後,家中有能力並認為有必要配備一部蘋果或是同時代的「天帝」、「艦隊司令」、「奧斯朋」等品牌的電腦,那你就是屬於個人電腦世代的一員。到八○年代末期及九○年代早期,這些孩子進入大學,電腦成為他們終身的夥伴。一直待在家中的族群則完全將電腦當工具和玩具,一種只有電腦可以「存取」(access)的全新媒體開始出現。
到一九九○年代,電腦科學不再是只需專心花上一年時間即可學會的科目。有人因製造電腦而突然一夜致富。儘管許多在這行花了心血的人自稱為「電腦書呆子」,說著他人聽不懂的語言,但是電腦科學的成果開始廣受注意。九○年代的兩個里程碑則描繪出網路的發展一半屬於意外、一半是可預期的。
第一個里程碑是全球資訊網,由一位傑出的英國資訊科技顧問,伯納李(Tim Berners Lee),在歐洲一個核子實驗室中所創造。第二個里程碑則是魔賽克(Mosaic)瀏覽器由一群個人電腦世代的大學生在偏遠校園中開發出來的,這個校園正好隸屬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超級電腦網路骨幹的一環。這兩個案例不但推翻了「電腦書呆子遇事不順就極度沒有耐心」的刻板印象,同時也意味著他們敏銳的腦袋比其他人都容易適應新事物。
無遠弗屆的九○年代
一九九二年,美國政府解除網路不得做為商業用途的限制,使網路不再只是個資訊媒體,也成為一種商業媒體。(雖然網路並不是美國專有,但事實上,網路技術大都是在美國發展出來的。所有國際性的網站地址,最後都要加上兩個代表國家命名的字母,像uk或fr,而以美國為基地的網站卻沒有這樣的字尾。)原本只屬於內行人的媒體,突然,有錢的大老闆(廣告主)及販賣商品的商人(從A到Z的每個人)都想促銷這個媒體。可預見的結果是,網路的知名度愈來愈響亮,以及隨之而來無可避免的數位垃圾浪潮。不過,在商業更新及這個媒體活絡了股票市場兩方面,大抵上是利多於弊。商業有助於使用的普遍性,但不會有任何人被迫參與商業活動。有人可能仍因為網路的社會性、資訊性及藝術性的內容而上網。在九○年代,網路成為一種大規模、無遠弗屆的現象。
因此在這個故事中,政府扮演著正面的角色。網路一開始是美國政府的一項實驗,二十四年後因為美國國會的一項法案,網路成為(或被濫用成)商業化的大眾媒體。在故事中,政府依其本能理應會想要管束網路的發展,事實上卻不曾如此去做,而負責或是對此感興趣的政府官員所採取的不干涉態度,更促使網路呈等比級數成長。
雖然基於軍事以及外交的需要(即史潑尼克衛星的發射)促成ARPA網成立,但這項實驗的大型主機網路卻提供了所有後續電腦網路的根基,它的「通訊協定」一直存在大眾的領域中,它的活動未被列為機密,而它的設計群若非意外、就是基於學院派的思想,都認為電腦可以用來幫助人們改善他們的生活。三十年後,網路造成各種結果,包括資訊科技迅速發展造成商業局所聲稱的「美國通貨膨脹率為負一%」,以及咸認網路促使緬甸、蘇俄、中國大陸等地在社會及政治上的解放(儘管無法測量)。
這個故事幾乎是一個圓滿的循環:因為冷戰的對立促使美國進行一項國防計畫,然後演變成一個通訊媒體,而這個媒體協助推翻專制政府或是至少讓專制政府的活動公開化。今天的專制政府想要限制或控制電腦網路,幾乎已經是不可能。
網路歷史中最吸引人的主題之一是:事實上,每一項新的突破都是因為更仔細的檢視、周而復始、不斷地以新方法解決類似的問題。在定義上,讓電腦互相溝通的核心問題就在於相容性。當網路規模愈來愈大,不相容的問題就必須克服。當個別的網路有可能相互連接時,相容性的困難度愈來愈高。而要將所有資料來源串連在一起,讓它們能夠到處存取的壓力也愈來愈大,科技上的主要障礙點就是不相容性。聯網電腦的價值以及便利性,都取決於速度、記憶體、頻寬以及使用介面的設計,這些事項都不能沒有一個相容的硬體平台與軟體。
因此,本書敘述的故事都有些類似:ARPA網如何克服挑戰,將不同廠商製造的不同規格電腦連接起來;「史丹福大學網路」和思科公司兩者如何將位於不同部門或地點的硬體連接起來;第一個魔賽克瀏覽器與全球資訊網兩者如何提供軟體上的解決之道,讓來自各地的資料能將各種的文字、影像及地址「轉譯」成一種共同的語言。
逐漸地,因網路而起的富豪世代開始大鳴大放。我們採訪這些創辦企業的人物,他們籌集創投資金,將他們的基業公開上市,並乘著資訊科技的浪潮登上投資人投資的熱潮,促使道瓊和那斯達克兩大股市的交易指數上揚,在在顯示出網路導向的商業有著驚人的活力及利潤。卡內基(Carnegies)、美隆(Mellons)和洛克斐勒(Rockefeller),一定從未像亞馬遜、奮強(Excite)、昇陽、思科或是3Com等公司的創辦人那般輕易、公開而且直接地獲取利潤。他們在產品及科技上的革命的確是這個世界創造財富的引擎,然而,這次的革命非常不同之處就在於:進入市場的門檻很低。
一個世紀以前,要使國家工業化需要大規模的實體基礎結構,進口或煉取大量的原料、龐大的資本以創立及建設工業,在生產力及獲利回收前,還得花上數十年的時間分期攤還這些成本。在資訊經濟中,基礎結構的成本持續下滑,以往會妨礙或提高進口成本的地理、實體障礙,大抵上都已無關緊要了;不論人民或政府都可以上線投資,也沒有令人心焦,必須急起直追的經濟障礙了。
今天,新的網路使用者初上網的狀況,和一九六九年使用初試啼聲的ARPA網專家們狀況一樣。以往要累積網路運作的知識很困難,現在就算不知道以往的知識也沒關係。這對高科技在聘用人才的模式和資歷方向的考量有種奇怪的影響。有二十年的資歷可能反而弊多於利,因為那會讓人聯想到已過時的科技。
在一九七○年代,嬉痞不是抗議越戰,就是擔憂多國企業和「文化帝國主義」,擔憂英裔的白種美國人文化和英語將泛濫全世界,進而損害到其他地方的種族地位和少數民族的特性。網路的確印證了那樣的預測。
英語是網路上所使用的語言,也是電腦及軟體產業的主要語言。網路加速擴張只會讓這個事實影響範圍更深廣。這也造成一種有趣的結果:那些英語系國家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最著名的是印度、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發現自己成為矽谷、波士頓、奧斯汀及西雅圖極力爭取的人才。然而,只有矽谷才有一支真正成功的板球聯盟,由來自南亞的程式設計師擔任擊球員和投球員。這種趨勢也許會繼續成長,導致美國國會暫緩放寬專業人員移民。另一個也在加速的趨勢是:網際網路的運用使得進口程式設計師的作品(而不須引進程式設計師本人)變成可能。網路產業大都將此稱之為「工作委外」。許多美國公司在印度建立起合約關係或與設立規模完全的子公司,尤其是在邦加羅爾(Bangalore),因為那裡人們說著英語,工程學方面的教育水準高,加上網路連接使得遠距工作和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得以實現。
給未來一些提示
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八日,以美國司法部長雷諾(Janet Reno)為首,對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的策略,提出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訴訟,這等於是給予網際網路在正當性及成熟性上終極的讚美。事實上,這項訴訟並不是因為微軟壟斷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市場,而是它免費贈送網路瀏覽器,而引起聯邦司法官員的注意。在五年以前,司法部門中可有任何人聽過「瀏覽器」這個名詞?
從無到有,這本簡史確認了一路走來的趨勢和里程碑,並介紹先驅的洞見及觀點,目的只有一個:希望顯現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及其過程,並藉此給予未來一些提示。
本書是本口述歷史,其中融合掌故、材料選擇以及主觀的風格,試圖以緊湊而連貫、按照年代次序地敘述一個長達四十年的歷史。因為本書首要是依據訪問,再來則是已出版的資料,因此若有讀者對故事中的任何一段有興趣,都可以找到更詳盡及更技術性的書籍參考,例如單講ARPA網的書,探討冷戰對美國科學的影響的書,以及全錄帕羅奧圖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的興衰等等。
我們自一九九四年開始採訪個人電腦產業及網路產業中的諸先驅。從一百二十多次的採訪中,我們試著彙整成兩個具有連貫性的電視系列節目,以及一本有用的書籍。
前言
長路漫漫
亞馬遜網路書店透過網際網路交易實體商品,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對他這門生意有一番獨到的評論:「我們正在用『位元』販賣『原子』。這聽起來既矛盾又古怪,不過它卻行得通,而且效率極高,人們也已經意識到這件事的價值。」
貝佐斯的這句話裡有三種成分:科技氣息、新鮮感及展望未來,企圖獲利的想望;他也一語道出這個歷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產業特色何在。
也正是這種既古怪又前衛的實用主義,才能讓電腦學家在實驗室裡運用的科技,有機會轉換成能夠即時溝通以及商務應用的全球化媒體。如果說個人電腦的...
目錄
【目錄】 鬼才2.0.1 改變世界的網路書呆子
導讀 漫漫長路
第一部 一九六○年代:輪子是怎麼發明的?
第一章 準備改變世界
第二章 魅力大放送
第三章 初試啼聲
第二部 一九七○年代:網路書呆子上線
第四章 乍見曙光
第五章 紳士、嬉痞與駭客
第六章 擁抱大眾
第七章 影印機大頭
第三部 一九八○年代:為上班族服務
第八章 買電腦吧,老闆
第九章 向矽谷靠攏
第十章 地動天搖
第十一章 老闆捲鋪蓋
第十二章 來偷我的軟體吧
第四部 一九九○年代:全球連線
第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
第十四章 商機無限
第十五章 巨人打瞌睡
第十六章 好小子
第十七章 極速狂野
後記 絕非流行
□ 附錄:網際網路簡史
【目錄】 鬼才2.0.1 改變世界的網路書呆子
導讀 漫漫長路
第一部 一九六○年代:輪子是怎麼發明的?
第一章 準備改變世界
第二章 魅力大放送
第三章 初試啼聲
第二部 一九七○年代:網路書呆子上線
第四章 乍見曙光
第五章 紳士、嬉痞與駭客
第六章 擁抱大眾
第七章 影印機大頭
第三部 一九八○年代:為上班族服務
第八章 買電腦吧,老闆
第九章 向矽谷靠攏
第十章 地動天搖
第十一章 老闆捲鋪蓋
第十二章 來偷我的軟體吧
第四部 一九九○年代:全球連線
第十三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