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甜大罷免王浩一碳水循環人生五種財富MOOK特價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猶太商法東京日日讀冊選讀大塊文化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銀鹽熱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傳興

評價
20收藏
71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194 NT$ 2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5 165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5 165
其他二手價
4 89元起
圖書館借閱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當人們開始使用數位相機,也就是拋棄了底片、暗房等主導傳統攝影的銀鹽系統。這時候其實有一個巨大的認識論斷裂在背後產生。對本書作者來說,傳統相機的光學暗房腹腔被取消,數位相機作得輕薄短小,這過程如同失去子宮,如同聖母瑪麗亞般的無孕生子;但弔詭地是,生產過程從我們眼前消失,竟然反而是讓圖像的神聖性消逝。

在這個轉換變遷的時刻,四週滿佈銀鹽的焦慮。作者要轉身面對這些焦慮,追溯影像在台灣歷史中所呈現出來的意義,更要深究銀鹽系統的深度意涵。因為,雖然銀鹽系統支配了攝影歷史近百年,但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攝影史,專門討論底片的關鍵意義。底片一直都頂多是屬於攝影科技史的細節,無法對影像思維或攝影美學有任何影響。

作者這幾年的努力便是挖出這些攝影的深度面向。不單是純粹符號學的解讀,而是將攝影機具、底片發展與歷史、政治與經濟放在一起討論,除了找出底片造成的認識論斷裂,更利用豐富精彩的台灣攝影資料,將之擴展成台灣主體的全面問題。

於是在本書中可以看到民政廳長楊肇嘉當年登新高山(今玉山)的攝影相片、相簿,以及他使用的各種高級攝影相機,也能看到美麗島事件期間,藏匿在X光片盤中的各式珍貴底片。從這些細節的分析,讓我們一睹曾未見過的台灣歷史面貌。

本書作者曾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負責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不但讓該書持續再版,也在中國大陸發行,引起熱烈迴響。在其上一本著作《憂鬱文件》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理解羅蘭?巴特的經典文獻。 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年出版的攝影評論,延續跨越美學、社會史的書寫風格,為台灣讀者帶來最震撼的影像思考。

章節試閱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