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由中國時報開卷周報企畫的【啟蒙假期】,邀請各個不同行業人士,為讀者推薦最佳的暑期課外讀物;其中知名藝人侯湘婷給國中生的推薦書,就是小知堂文化代表作之一——【惡童三部曲】!
★2004年【最愛100小說】入選作品!
★網路上廣受討論的變色小說,發行逾20國。
★入選開卷年度十大好書,長距暢銷書排行榜十餘年。
★張大春專文推薦
【內容簡介】
一座被外軍佔領的「大城市」,日子變得艱難困苦並且受到糧食短缺的威脅。一位年輕婦女因此帶著孿生兒子投靠她的鄉下母親──被同鄉稱為老巫婆的瘋子──也就是孩子們的外婆。這位可怕的外婆不僅不識字、骯髒、吝嗇、兇惡,甚至是一名兇手。她帶著這對雙胞胎一起過活。這兩兄弟彼此從不打架,只是學習生存法則、學習寫作,以及學習殘忍。他們被遺棄在一個遭受戰爭破壞的國家裡──是個既沒有仁慈,也缺乏道德的地方。他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仔細記載在一本大筆記裡……。
在一幕接著一幕駭人的短篇情節裡,這本「日記」真真實實地、赤裸裸地以一種尖銳的寓言手法將戰爭與極權統治下,種種不幸的情景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齣充滿野蠻、怪異、殘酷的夢魘式寓言故事。
作者簡介: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1935年出生於匈牙利科澤格市,1956年因為匈牙利發生反俄暴動,於是隨夫婿避難至瑞士的納沙泰爾市(Neuchatel)定居至今。
飽受烽火洗劫,嚐盡思鄉之苦的流亡生涯,孕育出雅歌塔作品裡一種冷酷逼真,發人深省的難能特質。1986年處女作《惡童日記》在法國出版即震驚文壇,書肆隨即搶購一空,1988年,1991年相繼發表《二人證據》、《第三謊言》而成《惡童三部曲》,並由二十多國取得其翻譯版權,自此奠定了雅歌塔身為一位具影響力的變色文學作家地位。
1993年,《惡童日記》中譯本在台灣出版後,引起了廣大衝擊,並榮獲「中國時報十大開卷好書」。1995年,新作《昨日》甫一問世,便立即受出十三國版權,譯成十四國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通。
雅歌塔的作品充滿了獨創性、諷刺性與人性,可讀性極高,是一位極具代表性的當代女作家。
譯者簡介:
簡伊玲,生於1968年,中國文化大學法文系畢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戰火中的啟蒙-對《惡童日記》的一點想法 張大春
一對孿生兄弟被母親從大城市送回鄉間交付外婆照顧,以躲避城裡的戰火,離家的孩子沒有了父母的保護從此開始了一段「冒險之旅」;這對兄弟(也就是敘事者)一方面學習種種超齡的人類行為,學習殘酷、偷竊、勒索,藉以存活,一方面又以真誠無畏的態度筆記下生活經歷。
《惡童日記》是匈牙利小說家也是劇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以其祖國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所寫的三部曲首部。小說有一個典型童話故事的開端,作者巧妙地運用童話的元素揉合令成年人難以逼視的貧病飢苦、人獸交媾等情節,試圖將童話敘事模式裡荒怪的冒險世界(通常就是為主人翁製造夢魘並提供啟悟的場所)前所未有地與真實的戰爭經驗結合,並藉此還原了童話裡的典型人物在現實爭戰世界裡的存在:童話裡莫名所以燉熬毒湯、施咒害人的巫婆在《惡童日記》裡成了下毒藥以確保自己生存的外婆(她因為擔心已到手的珠寶被索回而企圖毒害寄居的女孩);而美麗善良的少女形象在《惡童日記》中則在年輕教區女僕與長相畸醜的小兔子身上分裂為二,美麗的女僕以性為交換工具,而渴望被愛的鄰居少女小兔子則因無法分辨性愛的不同致死。不過這幾個例子還不足以說明雅歌塔在《惡童日記》裡藉戰爭摧毀童話存在的強悍姿態。
《惡童日記》這本書裡最聳人毛髮的角色實屬那對受過兩年半基礎教育的雙生子;也就是讀者手中這本所謂筆記(Notebook英文書原名)的記錄者。這對孿生兄弟被母親暫寄外婆家獨力謀生的遭遇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格林童話中的《漢森與葛莉特》。(順帶一提的是,格林兄弟整理的童話故事素以因保留故事流傳的原貌而使童話沾染殘惡的現實痕跡聞名,這一點使雅歌塔在書中讓兩兄弟的書寫強調不加油添醋之語頗有指涉之趣。)故事裡漢森與葛莉特的父親與後母因為生活艱難而企圖將兩兄妹遺棄森林,任其自生自滅;漢森雖然急中生智在離家路上沿途灑麵包屑,卻不料被鳥兒叼食一空,兩兄妹在陌生的森林裡迷了路之後意外地看到糖果屋(裡面當然住著巫婆),為了填肚子兄妹二人闖入了巫婆的陷阱,童話的後半段則細述這對兄妹如何求生自保逃出巫婆的屠害、並終於回到懊悔的父親身邊。《惡童日記》裡的雙生子所闖入的當然不只是吃小孩的巫婆所設計的糖果屋,在雅歌塔的筆下戰爭現實的殘酷不只在於人類陷入邪惡環伺的恐怖,而是所有人類面臨必須將自己邪惡化才得以生存的處境,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整部《惡童日記》的發展主線正是所有人一步步卸下天真、變得邪惡以求自保的學習,而一雙主人翁則是該學習歷程裡的翹楚。
少年學習或啟蒙的小說內容可以遠溯盧梭的《愛彌兒》,這本書被視為「教育小說」的先驅,曾使哲學家康德忘卻日常例行不更的散步,作者盧梭藉由虛構的少年愛彌兒投射其個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揭示成人應對少年負起教養的規劃責任。世故的讀者一定不難發現以法文寫作的匈牙利女作家雅歌塔相當嫻熟西方小說各種類型的操作,這在三部曲的第二部《二人證據》、第三部《第三謊言》中將有更精采演繹,在此不另贅述。雅歌塔筆下的主人翁一如愛彌兒般被送往鄉間以接受較好的教養(相較於城裡的戰火紛亂),但是小說接下來的發展就狠狠地譏諷了亂世所能提供的教養啟蒙:練習忍受皮肉之痛、練習心靈之痛、練習行乞、練習殘酷……等篇章,以及在「學校又開學了」一篇中,兩兄弟更以「什麼都學不到,外婆,絕對學不到什麼的。」回答外婆對他們上學的詢問。這些無不使得教養理想在搬入戰火現實中有了全然的逆轉,畢竟像愛彌兒那樣素樸完善的人格「寬宏大量、坦白謙虛、聰敏易於接受任何事物……」對周旋在自私的外婆、虛偽的神父、茍活的小兔子等這群荒謬難解的戰火倖存者之間的雙胞胎而言,並不能解救自己或任何人。
工作、讀書、練習是雙胞胎為自己生活所作的安排,這對形影不分的兄弟以將生理心理欲望減至最低、並儘可能不依靠別人的方式求取生存,戰爭提供給世人的是一個靠自私、暴力、冷漠運作的世界,活下來的人無不得要遵循這樣的法則,雙胞胎在冷酷理性的同時也經常流露對弱者的悲憫:教小兔子種菜及自衛的方式、對欺侮飢弱同胞的教區女僕施以懲處;正當我們因為認同主角的閱讀習慣而同情起「惡童」時,作者在最後一章「別離」讓孩子的父親為了逃離政治監控在中午時偷偷越境,兩個孩子等著父親一被地雷轟成屍體,其中一人便踩著父親留下的足印越過邊界防守,前往另一個國度。這才是戰火能給我們的殘酷啟蒙。
而且,這個結局只是更大的殘酷的開始而已。
名人推薦:戰火中的啟蒙-對《惡童日記》的一點想法 張大春
一對孿生兄弟被母親從大城市送回鄉間交付外婆照顧,以躲避城裡的戰火,離家的孩子沒有了父母的保護從此開始了一段「冒險之旅」;這對兄弟(也就是敘事者)一方面學習種種超齡的人類行為,學習殘酷、偷竊、勒索,藉以存活,一方面又以真誠無畏的態度筆記下生活經歷。
《惡童日記》是匈牙利小說家也是劇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以其祖國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所寫的三部曲首部。小說有一個典型童話故事的開端,作者巧妙地運用童話的元素揉合令成年人難以逼視的貧...
章節試閱
■練習忍受皮肉之痛
外婆常打我們。有時她會掄起枯瘦的拳頭打我們,有時用掃帚或濕抹布。她總是揪著我們的耳朵,不然就是抓著我們的頭髮打罵。
別人也是如此待我們,不是打我們耳光就是踢我們,我們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這些拳打腳踢的待遇常常讓我們痛得流淚。
其實,遭受摔傷、擦傷、割傷、苦役、寒冷、炎熱的痛苦與這種疼痛是相同程度的。
經過這般思索後,我們決定讓自己更強壯而能夠不掉一滴眼淚的忍受這番折磨。
於是,我們從互打對方耳光的練習做起,然後就是練習彼此互毆。看到我們這副鼻青臉腫的模樣,外婆就問道:「誰把你們打成這樣?」
「我們自己。」
「你們自己?為什麼?」
「沒什麼。外婆,別擔心,這只是一種訓練而已。」
「一種訓練?你們瘋啦?好吧!如果你們喜歡的話……」
在後來的訓練當中,我們打赤膊,拿著皮帶互相鞭打,每抽打一下就說:
「不痛!不痛!」
兩個人就這樣愈來愈用力的鞭打對方。
另外,我們還讓手心從火堆邊擦過,故意讓自己被燒傷;我們也拿刀子割自己的大腿、手臂和胸膛,再將酒精灑在傷口上。每灑一次酒精,我們就說:「不痛!不痛!」
過了一些時候,說實話,我們的確不再覺得痛了,如同是別人的疼痛、別人被燒傷、割傷、別人在忍受痛苦般地事不關己。
我們不再流過淚。
當外婆生氣得大聲吼叫時,我們就對她說:「外婆,別再叫了,不如打我們吧!」
當外婆打我們時,我們就說:「再打!外婆,我們的另一個臉頰還等著妳打呢!就如聖經上所寫的,再打我們的另一個臉頰吧!」
這時,外婆會生氣的大叫:「去死吧!我看你們就帶著聖經和另一個臉頰來領打吧!」
■練習心靈之痛
外婆平時叫我們:「狗養的!」
而大夥兒都叫我們:「老巫婆的孫子!婊子養的!」
還有些人喊我們:「智障兒!小流氓!渾小子!笨蛋!髒孩子!髒鬼!下流!卑鄙!小無賴!該死的傢伙!殺人胚子!」
聽到這些字眼,我們滿臉漲紅,耳朵一陣一陣嗡嗡響,雙眼直盯著地上,膝蓋不停的顫抖著。
我們真的不願再因此而臉紅、顫抖,只希望能快快適應這些辱罵和傷人的字眼。
於是兩個人面對面坐在餐桌前直視對方,然後互相辱罵,我們用的字眼一句比一句更殘忍。我們其中一個先說:「你是混蛋!你是傻瓜!」
另一個就說:「你是笨蛋!你是壞蛋。」
我們就這麼不斷練習,直到自己對這些辱罵不再在乎,不再感到剌耳為止。
每天大約半小時的練習之後,我們就到外頭轉一圈。我們故意讓別人羞辱我們,直到我們注意到我們已到達不再在乎別人辱罵的地步為止。
然而,在我們心裡仍舊有一些令人難忘的話語,母親以前常喚我們:「親愛的!我的愛!我的寶貝!親愛的小寶寶!」
每次我們想起這些字眼時,不免熱淚盈眶。
這些溫柔的話語是該忘記的,因為現在不再有人這麼喚我們了,而且回憶是這般沈重的負荷,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於是我們用另一種練習讓自己忘卻。我們說:「親愛的!我的愛!我愛你們……我絕不離開你們身邊……我只喜歡你們……永遠……你們是我的所有……」
不斷地重覆這些話,讓這些字眼逐漸喪失它們的意義,這同時也減輕了我們的痛苦。
■練習行乞
這一天,我們穿上又破又髒的衣服,還有那雙破鞋子,然後帶著刻意弄髒的臉和手來到大街上。我們在街上一個地方停下來,就在那兒等候路人經過。
一有外國軍官經過,我們就把右手向前伸直向他敬禮,然後伸出左手來乞討。最常見的情況是,經過我們面前的軍官沒停下,或是沒看見我們,或是看也不看我們一眼。
終於,有個軍官停在我們面前。他說了一些話,但我們聽不懂他的語言。他問我們一些問題,我們沒回答,只是一動也不動擺著乞討的動作。他在口袋裡摸索了一會兒,掏出一枚硬幣和一塊巧克力放在我們的手掌心上,然後搖搖頭走開。
我們又繼續等候。
這時一位婦人經過,我們向她伸出手,她說:「可憐的孩子,我沒什麼可給你們。」
說完後,她摸摸我們的頭,我們說:「謝謝。」
之後,另一個婦人給我們兩顆蘋果,還有一個給我們餅乾。
又一個婦人經過,我們同樣向她伸手乞討。她停下來說:「在這裡行乞,你們難道不覺得丟臉嗎?到我家吧!有些蠻輕鬆的工作很適合你們。例如劈柴、擦陽台,你們夠高夠壯,做起來不吃力的。假如你們做得很好,我會給你們濃湯和麵包吃。」
我們回答她:「女士,我們不想替妳工作,我們既不想喝妳的濃湯,也不想吃妳的麵包,我們不餓。」
她問:「那麼你們為何行乞?」
「我們只是為了想要知道這麼做的後果,以及觀察一些人的反應。」
她一聽,一邊走開一邊大叫:「齷齪的小無賴,太放肆了!」
回家的路上,我們將行乞來的蘋果、餅乾、巧克力和硬幣全都丟到草叢裡。而我們頭上曾被施捨的撫摸,是扔也扔不掉的。
■瞎子與聾子的練習
我們其中一個當瞎子;另一個當聾子。訓練一開始,當瞎子的拿了外婆的頭巾遮住眼睛,而當聾子的則拿草將耳朵堵住。外婆的頭巾上還留有她的臭味。
一切就緒後,我們手牽手出去散步。此時正是警報期間,所有人都躲到地窖裡,因此街道相當冷清。
當聾子的就敘述他所看到的情景:「這條街道又直又長,街道兩側盡是矮房子,都是平房。房子的顏色有白色、灰色、粉紅色、黃色和藍色。過了街道後,就可看見一座公園,裡面種了很多樹,還有一座噴水池。天空很藍,還飄著幾朵雲。哇!看到飛機了,五架轟炸機,它們飛得很低。」
扮瞎子的慢慢說,好讓扮聾子的能讀唇語,他說:「我們聽見飛機的聲音,它們發出斷斷續續卻很巨大的聲響,它的馬力很夠,載負炸彈。現在它們全都飛走了。我又聽到鳥兒的叫聲。除了這些,一切都很寂靜。」
聾子讀了瞎子的唇語之後回答:「是的,整條街道空蕩蕩的。」
瞎子又說:「我聽見左側街道有腳步聲靠近。」
聾子回道:「你說對了,來了一個男人。」
瞎子問:「他長得如何?」
聾子回答:「像鎮上一般的男人一樣,又窮又老。」
瞎子說:「我知道,聽得出來是老人的腳步聲。我也聽得出來他是赤腳,所以他很窮。」
聾子說:「他禿頭,穿了一件破舊的軍用短上衣和一條過短的長褲,而且他的腳很髒。」
「他的眼睛呢?」
「我看不到,因為他正在看地上。」
「他的嘴巴呢?」
「他的雙唇緊閉,應該是沒牙齒。」
「他的手呢?」
「插在口袋裡,他的口袋很大,而且似乎裝了一些東西,也許是地上的蘋果,也許是核桃吧!所以他的口袋才會鼓鼓的。啊!他抬起頭了,他看見我們了,但是我分辨不出他眼珠子的顏色。」
「除了這些,你還看到什麼嗎?」
「皺紋,紋路深得像一道道的疤痕烙印在他臉上。」
瞎子說:「我聽到警報器的聲響,警報解除了,回家吧!」
由於先前的經歷,後來我們不再需要拿頭巾遮住眼睛,也不需要拿草堵住耳朵。扮瞎子的人因為眼睛被遮住而能將眼光導入心靈深處;扮聾子的人也因為耳朵被堵住而能拒絕所有的噪音。
以上摘自本書若干章節
■練習忍受皮肉之痛
外婆常打我們。有時她會掄起枯瘦的拳頭打我們,有時用掃帚或濕抹布。她總是揪著我們的耳朵,不然就是抓著我們的頭髮打罵。
別人也是如此待我們,不是打我們耳光就是踢我們,我們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這些拳打腳踢的待遇常常讓我們痛得流淚。
其實,遭受摔傷、擦傷、割傷、苦役、寒冷、炎熱的痛苦與這種疼痛是相同程度的。
經過這般思索後,我們決定讓自己更強壯而能夠不掉一滴眼淚的忍受這番折磨。
於是,我們從互打對方耳光的練習做起,然後就是練習彼此互毆。看到我們這副鼻青臉腫的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