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 林懷民 金士傑 賴聲川 一致推薦
◆影響一世紀的劇場大師之作
◆中英對照典藏版首度出版
◆中文版新增由譯者王世信導讀的「現代人的延伸思考」
◆放諸領域皆準的藝術通則,領略藝術、學習創作的最佳啟蒙
◆劇場設計師 王世信翻譯
◆聶光炎(劇場設計大師) 審定
他是極富心靈洞察力的設計家
──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 美國舞蹈大師
一位召喚性靈的高僧
一位美的追尋者
──約翰˙梅森˙布朗(John Mason Brown) 美國知名戲劇評論家
藝術……教我們用簡單的符號表達廣闊的意念。──愛默生
這是一本影響劇場界的經典之作,其中的精神影響了現代劇場設計觀念將近一世紀之久。作者羅勃•愛德蒙•瓊斯 (Robert Edmond Jones,1887-1954),是美國當代劇場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製作人、導演及教育家,瑪莎˙葛蘭姆譽他為「極富心靈洞察力的設計家」,他以簡約卻切合戲劇的現實性的舞台設計,加上充滿想像力的大膽燈光用色,為劇場設計開創了一種新思維與表演形式。
當他在「社群劇院」教課時,總是這麼跟學生開始第一堂課;他慢慢地,靜默地看著每一個,每一個學生,來回地看,幾乎是以籠子裡那隻獅子的步調及韻律來看。然後,突然之間,他會向學生喊說:「我非常仔細地研究你們每一個人。因為,我知道,這間教室裡只有一些人,極少數的人……對成為藝術家有著天生不可救藥的狂熱。」藝術家從來不「選擇」他的命運,而是天生註定要對藝術狂熱的。
本書是他畢生最重要的代表作,更是少數可以隨著時間流逝而得以流傳成為雋永的經典之作。書中對於劇場設計與藝術創作的超凡體會,啟發了無數年輕後進。他在書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示著我們,做為一個劇場工作者如何從內在──人的內在、角色的內在、文本的內在、時代的內在、來探討設計。他所傳達的意念,早已超出劇場的範疇,而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藝術通則了。劇場設計大師聶光炎,認為這是一本每位年輕藝術家、劇場愛好者、設計師、創作人必讀的經典之作。
本書由現任臺灣技術劇場協會理事長,也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世信翻譯。王世信,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第一屆畢業生,主修舞臺設計。隨後赴美於紐約州立大學普契斯分校修讀藝術碩士,返國後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從修讀舞台設計的戲劇系學生,然後事舞台、燈光服裝設計工作,到擔任劇場設計學系之教職,這一路劇場工作生涯的感觸與教學經驗,使他對於羅勃˙愛德蒙˙瓊斯的文章感觸甚深,他也希望透過中文翻譯工作,將此書與更多劇場工作者以及學子共享。為了幫助讀者可以深入領會,中文版特別增訂「現代人的思考延伸」,拉近讀者與原著的距離。
作者簡介:
羅勃•愛德蒙•瓊斯 (Robert Edmond Jones,1887-1954)
˙美國20世紀的劇場設計師。191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曾赴歐洲學習劇場一年。
˙他最為人所知的是為美國戲劇融入了新的舞台設計。將舞台、燈光設計與戲劇演出融為一體,,為劇場設計開創了一種新思維與表演形式。
˙戴伯特•烏拉(Delbert Unruh)──美國肯薩斯大學影劇系教授(《劇場名朝》作者),在1992年編寫了《新劇場之興起,羅勃•愛德蒙•瓊斯的演講》(Toward a New Theatre, the Lecture of Robert Edmond Jones)一書,由此可見他對當今劇場界的影響。
˙曾發表了許多關於劇場工作價值與反思的文章與著作,包括:Drawings for the Theatre (1925),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 (1941), Continental Stagecraft (1922),其言論與對劇場的反思,直至今日仍具有崇高的價值。
羅勃•愛德蒙•瓊斯劇場大事記
˙1915年《家有笨妻》一劇,瓊斯大膽使用簡約的概念來表現,舞台與服裝設計以黑、白、灰為主色調,
與當時百老匯的戲劇製作大相逕庭,建立起羅勃.愛德蒙.瓊斯的設計創作風格,也為當時美國的舞台
設計帶來新的革命。
˙1916 年,為了慶祝莎士比亞300周年誕辰紀念,瓊斯與 Joseph Urban 合作Caliban by the Yellow Sands,這
齣戲因為涵蓋了大量室外燈光的設計及運用、超過三千件的服裝設計,被公認為具有歷史紀念價值,更
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高峰。
˙1930 年《青青草原》(The Green Pastures),堪稱瓊斯歷年來最成功的商業作品,並於1951年又再度
加演,共計演出了1642 場―這一次的演出也是他最後一齣製作了。而《魯特琴之歌》更被視為他一生
最後的代表作。
˙1941年寫下《戲劇性的想像力》本書自出版以來,在劇場界始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闡述的設
計理念更是歷久彌新,直到今日都顯見其真知灼見已遠遠走在時代的前端。
譯者簡介:
王世信
˙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第一屆畢業生,主修舞臺設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普契斯分校藝術碩士。現任臺灣技術劇場協會理事長,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系主任。
˙曾受邀為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屏風表演班、蘭陵劇坊、市立交響樂團、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唐美雲歌仔戲團、綠光劇團、越界舞團等表演團體,擔任舞臺、服裝及燈光設計。
˙2003年擔任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Q’03)臺灣區學生展策展人及臺灣展區文宣品策劃及文字編輯。2007年擔任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Q’07)臺灣國家館策展人,榮獲國家館最佳技術運用金獎。
˙面對劇場工作的感觸與教學經驗,使他對羅勃˙愛德蒙˙瓊斯的文章感觸甚深,希望透過中文翻譯工作的引介,將此書與更多劇場人以及學子共享。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譯者序】
初讀Robert Edmond Jones 的文字,是大三那年在聶光炎老師的舞台設計課堂上所印給我們的一篇講義---To A Young Designer。當年懵懂根本沒力氣(也沒那英文能力)把它讀完。一直到大五畢業前,再次從聶老師口中聽到Robert Edmond Jones 的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 這本書,糊裡糊塗地讀完了,只覺得文字寫的好美,但是……還是看不懂。這本粉紅色封皮的影印書(好在當年沒有著作權法),不知怎地就跟著我飄洋過海的去到了芝加哥和紐約。一直到我在紐約做完畢業製作後,突然閑到發慌不知所從時才又再一次從書堆中;把這本書翻出來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許是成熟了;許是英文進步了;一篇又一篇的文字看的我熱淚盈眶,尤其是當我一句一句用聲音讀出來時,更感覺到文字的熱情;一把把撫慰著我、召喚著我,一如慈父的諄諄教誨。如果說聶光炎老師是我設計的啟蒙師,那Robert Edmond Jones就是我心靈的啟蒙師。
剛回台灣的頭幾年被設計案追著跑;也被工作壓的喘不過氣來,經常有一種 ”我在幹什麼?” 的念頭。是這本The Dramatic Imagination 一次又一次讓我回到清明的神思和朗朗的天地。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感動,每每在對劇場沮喪失望的時刻,讓我重新燃起對自己工作的熱情。的確;這是一本老書,也是一本小書,通篇文字沒有一張圖片,和現下坊間、網路上;精美絕倫的彩色印刷或流動頁面的呈現比較起來實在是謙卑又低調。但也正是這純文字的力量,勾起了腦海中的無數美麗風景。文章中有許多的用語和例證在今天看來是有點脫節的,但是其中主要的精神卻足足影響了現代劇場設計觀念將近一個世紀。這些精神在今天看起來依然像清晨綻放的花朵般清新宜人。 Robert Edmond Jones一而再;再而三的提示著我們,做為一個劇場工作者如何從內在---人的內在、角色的內在、文本的內在、時代的內在、來探討設計。一個由內而外的設計作品才能夠擺脫形式超越阻隔,呈現出它當有的風貌;應有的氣息而渾然天成。
由於希望想和所有設計朋友們分享這本令人心曠神怡的書(我實在覺得他所傳達的意念,早已超出劇場的範疇而是一種藝術的通則了),因此野人獻曝的試著揣摩Robert Edmond Jones 如韻如詩的語氣;時而激昂時而低迴的聲調,把這本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的書譯成了中文。但也怕自己的譯文失去原文韻味,因此更大膽的把英文並列其旁,讓想一品原作芳香的朋友們能即時享用。又擔心年輕的朋友因年代的隔閡無法得窺堂奧,因此斗膽的在每篇之後;加上了我這個”現代人”的思考延伸,來拉近讀者與原著的距離。我想這本書如果能有所成;應該是作者的心念透過我來感動這一個世代的人,如果有所敗;也應當是我這續貂的狗尾吧!
過程中感謝佳慧對於所有行政支援的努力,更感謝綉茵不厭其煩地幫我校正我譯文中語法的錯誤;指導我文學的典故;釐清注釋中摸不著頭緒之處。也要在這裡謝謝所有扶持著我成長的師長們,和一起在劇場中甘苦奮鬥的工作朋友們。有劇場真好!有你們更好!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譯者序】
初讀Robert Edmond Jones 的文字,是大三那年在聶光炎老師的舞台設計課堂上所印給我們的一篇講義---To A Young Designer。當年懵懂根本沒力氣(也沒那英文能力)把它讀完。一直到大五畢業前,再次從聶老師口中聽到Robert Edmond Jones 的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 這本書,糊裡糊塗地讀完了,只覺得文字寫的好美,但是……還是看不懂。這本粉紅色封皮的影印書(好在當年沒有著作權法),不知怎地就跟著我飄洋過海的去到了芝加哥和紐約。一直到我在紐約做完畢業製作後,突然閑到發慌不知所從時才又再一次...
章節試閱
II劇場藝術
藝術……教我們用簡單的符號
表達廣闊的意念。
—愛默生
當今之世似乎對劇場的本質充滿了歧義,有人說它像殿堂、有人說它是妓院、也有人說它是實驗室或工作坊,更或者有人質疑它是一種藝術型態、還是玩物或者是企業。不論劇場的真意是什麼,其中只有一件事實,那就是到處充斥著不適當的東西,而精緻的技藝太少,劇場需要它的從業人員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職分。不論在劇場裡或生命中我們都不能停止學習和鑽研,而劇場就如同一座學校,先得極盡所能從各自的侷限中自我釋放,接著才能開始學習這一門高貴又奇幻的藝術,然後我們才能開始有夢。
大幕升起的那一刻,佈景是通往戲劇的關鍵之鑰。舞台佈景並不是單純的背景,而是一種情境,表演者是在佈景中演出,而不是在佈景面前表演(in a setting, not against it)。當舞台上的表演者還沒開始動作或說話之前,觀眾一看到設計
師的作品呈現時,我們會希望觀眾想著:「啊!原來會是這樣!我知道了!」不管我們是看伊麗莎(Eliza)穿越冰雪寫實演出的場景,或是葉慈(Yeats)極具象徵性的劇作《為舞者寫的劇本》(Plays for Dancers)其中一景也好,這個期望都將是不變的事實。當我走進劇場,我希望能大飽眼福,這又有何不可?我不想看所謂的「暗示性」舞台設計,企圖用一根哥德式柱子來表現一座大教堂應有的恢宏,這讓我覺得像是受邀去參加一場重要的典禮,偏偏座位被安排在柱子後面一樣。我再也不想看到所謂「概說式」的舞台,就是那種拿一些建築元素來結合和重組,企圖用來製造劇中所有不同的場景,因為我發現在半個小時後我已經完全找不到戲劇的思路了,而開始入迷的猜想第一幕裡的城堡大門,會不會在第二幕變成修道院的餐桌?還是最後一幕會變成少女的嫁妝箱?我不喜歡看到這樣為了省錢而不適當的奇計淫巧。我也不想看到佈景設計只是賣弄時髦或新潮的流行,這樣只讓設計者像個時裝採購員,空運了一大堆當季的流行佈景回來。
我希望我的想像被舞台上的景象激發,可是當我一旦感覺到匠心、感覺到造作,我的想像不但沒有被激發反而死去了,我認為這樣一齣戲已經完了,因為我走進劇場是為了看一齣戲,而不是來看這齣戲被作成怎樣。
好的舞台設計不應該像一幅畫而是一種意象,它更不該像一般人認為是室內設計的一種分支。舞台上的一個房間絕不該是另一個房間的重製,有如扮演拿破崙的演員絕不會是拿破崙,或者在古老的道德劇中扮演死神的絕不會是死人一樣。一切的真實必經歷過一種奇妙的羽化過程,像是一種劇變。在舞台設計中有一種奇妙的涵義,我想你應該記得《哈姆雷特》(Hamlet)中的對白:
哈姆雷特:我的父親!我彷彿看到我的父親!
霍拉旭:在哪?殿下!
哈姆雷特:在我心靈的眼中!霍拉旭。
舞台設計應該和心靈的眼睛對話。我們用外在的眼睛觀察,同時用內在的眼睛閱讀。一個舞台不應該只有看到的表象,它應該是而且必須是,如此的強而有力、如此的有表現性、如此的具戲劇性,以致於幕起之後,演員只能在它已經傳達的主題當中去潤飾、變化而已。一個設計者永遠要小心不要表現的太過明顯。我再重複一次,一個好的舞台絕不會是一幅畫,它不只是被看到;同時也能主動傳達情感、喚醒記憶。柏拉圖曾經說過:我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美好的事物!我說的正是這個意思,舞台不僅是美的東西或是美好物件的蒐藏,它是一種儀態、一種情緒、一股煽動戲劇燃燒的暖風,它引起共鳴、強化力量、賦予生命,它更是一種期待、一種預兆、一種張力。它一句話都沒說,但它呈現了所有的一切(It says nothing, but it gives everything)!
千萬不要以為我建議設計師們不要在舞台上放實際的物件,椅子就是椅子,從來沒有所謂象徵性的椅子,而是椅子安排的方式創造出劇場中的魔術。葛登.克雷格(Gordon Craig)曾指出:莫理哀(Molière)知道如何安排他舞台上的椅子,以致於他的椅子似乎會說話。《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中的樓台會一景中,一定要有個露台,也一定要有月光,但並不一定要像照耀在維洛那的月光,如同朱麗葉所形容的這樣:噢!不要對著月亮起誓,那多變的月亮……那只會讓你的誓言像她一樣多變。
重點並不是義大利北方的月光所透露出的氛圍,而是對莎士比亞崇高的詞句所具有特色的回應。
舞台設計創造了一個引發崇高情緒的情境之後,他就隱退,演員隨之登場。如果它的設計夠好,在此同時作品本身將從我們的意識裡消失,我們再也不會去注意它,它已然停止存在,因為演員已經佔領了舞台,而設計者所得到的獎賞是觀眾給予演員們的讚美。
好啦!現在幕已升起,戲已開演。
當我走進劇場觀賞一個演出,我期待舞台上的表演者能引起我的興趣。作為一個觀眾我有權利要求台上的表演者是有生命的,我想要尊敬這些演員們,仰望他們,憐惜並且愛他們。我希望他們能好好的說話、好好的行動,從而散發出他們的能量、活力以及渴望。我不願意看到那種在生理上不自在、心理上不健全、精神上受侵害的演員在台上遊走,這些人讓我想到巴納姆(Barnum)對「一般人不適合被展示」的殘酷評論。我期待看到能讓我相信的演員―一種「全然存在」的高尚人種。每一齣戲都是一個夢,是你的也是我的夢―但這個夢絕不能夠模糊或者晦暗,在其中的每一個演員必須清晰透亮。他們不是用來被展示的,他們的工作是來展現。
展現。一齣戲劇崇高的精髓,經由演員的運轉展現出來,而戲劇因此散發光芒。沒有一種藝術型式比表演更高貴了,但是又有多少演員實踐了這樣的可能性!有時候有些演員讓我覺得他們在內心深處就不以自己的工作為傲,這樣的態度令人反感,正確的態度應該像一些卓越的古代英國演員一樣,當被邀請去扮演一個角色的時候,習慣告訴人家:「先生!我的酬金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看成和倫敦一流醫生住宅區哈雷街(Harley Street)上的專科醫生一樣崇高。這也就很容易理解到,為什麼現在已經沒有幾個好演員存在在舞台上了。這個行業太嚴苛了,它需要極度的謙遜,需要全心全意奉獻自己一切的能量和精力。最後,當我們看到一個演員被不可思議的自在和冷靜所完全佔據時,我們才能被撼動,唯有如此,這樣的劇場才能撼動我們。
II劇場藝術藝術……教我們用簡單的符號表達廣闊的意念。—愛默生 當今之世似乎對劇場的本質充滿了歧義,有人說它像殿堂、有人說它是妓院、也有人說它是實驗室或工作坊,更或者有人質疑它是一種藝術型態、還是玩物或者是企業。不論劇場的真意是什麼,其中只有一件事實,那就是到處充斥著不適當的東西,而精緻的技藝太少,劇場需要它的從業人員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職分。不論在劇場裡或生命中我們都不能停止學習和鑽研,而劇場就如同一座學校,先得極盡所能從各自的侷限中自我釋放,接著才能開始學習這一門高貴又奇幻的藝術,然後我們才能開...
推薦序
序言
約翰‧梅森‧布朗( John Mason Brown)【註1】
包比‧瓊斯(Bobby Jones)【註2】所堅信和創造的劇場觀,從不以晦暗不明姿態出現,卻又從不曾失去其中的神妙。它像是生命的延伸而非仿製,更是生命的擴大而非重製。相對於劇場的現況,包比在所有的言論和文章中提出了他對於未來的願景,不論在他的論述中或者在他的設計作品裡,在在都顯示他是一位召喚性靈的高僧,沒有人能夠質疑他的貢獻,更沒有人會質疑他的才華,稱他為美的追尋者毫不為過,但更重要的是:他所創造的美是無人能夠超越的。
「作為一個藝術家應該提供的是精神和它所帶來的壯闊,而應當省略細節和它所帶來的乏味本質。」這是包比在這本書裡的主張,而他也身體力行。「精神和它所帶來的壯闊」以及「一種悸動、一種罕見的高貴氣質、一種雍容大度的理念」,是他畢生的夢想,也是他終生的實踐。
劇場對他而言永遠是一個「特殊的場域」,這也是他之所以討厭演出的台詞像筆錄般的無趣,或是主題單調乏味,更或者是視覺上未經仔細篩檢的貧乏和平庸。在本書當中他曾以插句的方式說:「也許要讓《安娜‧克麗絲蒂》(Anna Christie)【註3】一劇當中的河畔沙龍場景看起來閃耀動人,似乎有點不太可能。」隨後又說:「但也不盡然!」但是,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好不確定的,就像米達斯(Midas)【註4】能將所有碰觸過的東西變成黃金一般,凡是到了包比手上的東西都能立即煥發光彩。
現實中最醜陋的場景,到了他的手上都能幻化成令人讚嘆的美景。絕非單調或喧鬧的美,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掌握著一種張力、一種基調、散發出一種光輝、一種令觀者即刻體悟到戲劇被提升為劇場,而劇場被昇華為藝術。「隱隱生輝」正是包比在1921年時創作的河畔沙龍,甚至在25年以後的《賣冰人來了》(The Iceman Cometh)【註5】當中,哈利‧霍普(Harry Hope)的酒吧和背景上,他把這「隱隱生輝」的意義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他一生所追求的「隱隱生輝」屬性,使得他的作品有了傑出的特質,也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超越了所有人。
我必須從一個比較個人的觀點來談論包比和他的工作,不然的話我就必須稱他為「瓊斯先生」,然後假裝並非和他相知熟識多年。縱使在某些工作場合裡,我們的意見不盡相同,但是對我而言他就是「包比」,一個我追隨多年的人。事實上,我為報紙所寫的第一篇報導,就是有關於他。那是在1919年冬天的「路易斯維爾信使報」上,文章題目是〈羅勃‧愛德蒙‧瓊斯的工藝〉,當年我還只是一個哈佛的新鮮人,在前一年才經由「瓊斯先生」為《救贖》(Redemption)【註6】和《笑柄》(The Jest)【註7】所做的設計,引領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第一次看到羅勃‧愛德蒙‧瓊斯是我在哈佛的第二年,對我們這群著迷於舞台的人來說,他的來到無疑地引起相當騷動。這個以A開頭的字「藝術(Art)」,在當年的劇場空氣中瀰漫著,而這個叫瓊斯的人也是眾多的信仰者和實踐家當中的佼佼者。我們這群在乎戲劇的大學部學生並非徒然研讀肯尼士‧麥克歐文(Kenneth Macgowan)【註8】,我們浸淫在葛登‧克雷格(Gordon Craig)【註9】的《劇場中的藝術》(On the Art of the Theatre)和《進步中的劇場》(The Theatre Advancing);海瑞姆‧馬德威爾(Hiram Motherwell)【註10】的《今日劇場》(The Theatre of Today);還有雪爾登‧錢尼(Sheldon Cheney)【註11】的《劇場新趨勢》(The New Movement in the Theatre)和《藝術劇場》(The Art Theatre);以及愛薩克(Isaacs)女士【註12】主編的《劇場藝術雜誌》(Theatre Arts Magazine)。
包比踏上了音樂館裡粉紅與白色相間的台子,他的面容比月光還要蒼白,身上隆重的禮服似乎困擾著他的心神。他看起來很年輕,不可思議的年輕。一頭濃密的黑髮,除了跟了他一輩子的小鬍子之外,當年他還蓄著落腮鬍,與其說看起來有點「左岸」,不如說有點猥褻。
他看起來有點害羞,更實際一點說看起來有點受驚嚇,但是這個聖人卻並沒有隱藏他的某些特質。這些質地對他來說是那麼的自然,而我們這群大二生也就這樣理所當然地接納了他。整個演講雖然有點遲疑感,但無遺地卻是相當的宏亮,當時說了些什麼我大都已不復記憶,但是我還能聽到他豐厚的聲音,還記得被他視覺文字化的魔力所深深懾服。
在演講將結束時,他向我們表明所企望(他眼中似乎正看到這想望一般),有那麼一天可以讓想像力在劇場中釋放且奔馳,揚棄不再所需的寫實主義。
就在這演講的同一季,包比為亞瑟‧霍普金斯(Arthur Hopkins)所製作,里歐奈‧巴瑞摩爾(Lionel Barrymore)、茱莉亞‧亞瑟(Julia Arthur)所主演的《馬克白》(Macbeth)設計了值得頌揚的舞台。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嘗試,卻是一個徹底的失敗,其中一個原因是:兩位主角極度寫實的表演方式,似乎整晚上都在和包比象徵式的抽象舞台戰鬥。但是話說回來,就在《馬克白》首演的前一個星期天,霍普金斯先生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雖然至今已泛黃殘破,但依然還貼在我經典演出的剪貼簿上,至今我依然珍惜文章中所提出的大膽企圖,尤其是在文章起始處:「在我們的《馬克白》演出中,是期望從傳統的窼臼中釋放莎士比亞的光芒。」當我畢業以後,在愛薩克女士的劇場藝術月刊工作時認識了包比以後,我深深的了解到他所要釋放的不只是莎士比亞光芒而已,而是所有他所碰觸過的「傳統窼臼」。
從事劇場有兩種極端的態度,一種是神聖的;一種是商業的,縱然包比在百老匯的商業場域中獲得極高的評價,但是他的態度無庸置疑地絕對屬於前者。可是如果要把他看成像是某種中世紀的殉道者一般悲情的話,那是絕對的錯誤與不公平。他熱愛生命與歡笑,他的笑聲是世上最令人愉悅的樂音。他已經準備好迎接薇拉斯卡•史拉特(Valeska Suratt) 【註13】, 伊娃•譚桂(Eva Tanguay) 【註14】, 奧佳•佩卓瓦( Olga Petrova) 【註15】, 法塔里尼三兄弟小丑組 (the Fratellinis)【註16】, 比爾•羅賓森 (Bill Robinson)【註17】, 芙羅倫絲•米爾 ( Florence Mills)【註18】, 或者像是馬克斯兄弟(or the Marx Brothers)【註19】等劇場新秀的劇場藝術表演新型式,就如同當初接受薩拉•柏恩哈特(Sarah Bernhardt)【註20】, 杜絲(Duse)【註21】, 夏里亞賓(Chaliapin)【註22】, 尼金斯基 (Nijinsky)【註23】, 約翰•巴萊摩爾 (John Barrymore)【註24】或者是朗特( or the Lunts)【註25】這些人在劇場躍起時。姑不論舞台的型式或優劣,他所關心的是在他眼中所看到的,應該不等同於一般生活,相反的應該更充滿動能;在形式上更富含生命力,是那種一眼即可辨識的「劇場」感。
曾當過他助理的喬•麥哲納(Jo Mielziner)說過,包比是一個「最務實的夢想家」,他告訴我不論包比的設計圖看起來有多漂亮,但是包比從來不是為了美麗而設計,他圖面上沒有一條線是不能在舞台上被實際執行的。在《笑柄》一劇當中充滿文藝復興光華的背景;在《理查三世》(Richard Ⅲ)【註26】當中,倫敦塔令人毛骨悚然的輪廓,主宰著整齣戲的進行;在約翰‧巴瑞摩爾的《哈姆雷特》中,長長階梯頂端的宏偉拱門;在《榆樹下的慾望》(Desire Under the Elm Tree)【註27】中籠罩著禁慾氣息的新英格蘭農莊;在《為愛而愛》(Love for Love)裡鏡面的背景,一如返照著康格里夫(Congreve)【註28】的機巧;在《青青草原》【註29】(The Green Pastures)中,無知於背後密謀的美麗主日學堂;在《哀悼伊蕾克特拉》(Mourning Becomes Electra)【註30】中,巧妙的將復古希臘式房舍與阿嘉曼儂的宅第結合;在《綠灣樹》(The Green Bay Tree)【註31】中,將客廳賦予微妙的頹蔽暗示;在《魯特琴之歌》(Lute Song)【註32】當中大膽迸發的中國紅;在《賣冰人來了》裡,有著喬治‧拜羅斯(George Bellows)【註33】式的深度與光影的酒吧―在在都證明了包比能夠完整地將他的夢想化為實踐,在此同時,這些設計作品成為劇中另一個未曾發言的角色。
他始終寄望著能為劇場帶來榮光、尊嚴與激盪,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不斷呈現在作品中來實踐如此的願望。唯願當今能有更多人敢於和包比一般作出論述,那是因為他們和他享有共同的意志與才份,為這個幾乎已經無夢的劇場找回它原有的夢想。
註解:
1. 1900-1969,美國著名的戲劇評論家與作者。早年於New York Evening Post工作,知名的評論專欄〈Seeing Things〉在The Saturday Reviews刊載了25年之久。
2. 熟識者都暱稱Robert Edmond Jones為Bobby Jones。
3. 詳見第六章〈光與影〉,註15。
4. 希臘神話中 Phrygia 國王,能點物成金。
5. 作者為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1888-1953),這是他被公認為最好的作品之一,是一個以死亡為主題的作品。
6. 作者為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約1900年的戲劇作品,在他死後才得以出版。
7. 出自義大利詩人及劇作家Sem Benelli(1877-1949)的成名作品La Cena Delle Beffe,該劇在美國的演出即以《笑柄》為劇名。
8. 1888-1963,美國劇場評論家,現代劇場作品有The Theatre of Tomorrow(1921)與Continental Stagecraft(1922)。
9. 詳見第二章〈劇場藝術〉,註5。
10. 1888-1945,美國記者及評論家。
11. 1886-1980,美國作家,創辦《劇場藝術雜誌》。
12. 1878-1956,美國作家及評論家,1918年起為《劇場藝術雜誌》編輯至1946年,達28年之久。
13. 1882-1962,美國知名舞台劇、默劇演員,首度於The Kiss Waltz登台即大放異彩。
14. 1879-1947,加拿大歌手,演員。
15. 884-1977,英國出生的她,是知名好萊塢及百老匯演員。
16. 義大利小丑家族,在十九世紀初,第一次大戰後大受歡迎。
17. 1878-1949,非裔美籍舞者及演員。
18. 1895-1927,非裔美籍歌手,知名百老匯演員。
19. 五名紐約出生的兄弟,皆為知名百老匯喜劇演員。
20. 詳見第七章〈新的企望〉,註10。
21. 詳見第三章〈劇場古今〉,註2。
22. 詳見第二章〈劇場藝術〉,註10。
23. 1890-1953,烏克蘭出生的芭蕾舞者。
24. 1882-1942,美國劇場演員。
25. 1892-1980,美國演員及導演,1922年與英國女演員Lynn Fontanne結婚,之後35年間以兩人為名的Lunt-Fontanne Theatre為美國劇場界重要團體之一。
26. 詳見第七章新的企望〉,註14。
27. 作者為尤金•歐尼爾。
28. 詳見第三章〈劇場古今〉,註12。
29. 詳見第七章〈新的企望〉,註2。
30. 作者為尤金•歐尼爾
31. 作者為Mordaunt Shairp(1887-1939),為30年代少數以同志議題為主的重要劇作之一。
32. 百老匯音愛情音樂劇,劇作者為Sidney Howard及Will Irwin,故事內容即源自中國的「琵琶記」。
33. 1882-1925,美國畫家及版畫家,作品大膽描繪紐約都市生活。
序言
約翰‧梅森‧布朗( John Mason Brown)【註1】
包比‧瓊斯(Bobby Jones)【註2】所堅信和創造的劇場觀,從不以晦暗不明姿態出現,卻又從不曾失去其中的神妙。它像是生命的延伸而非仿製,更是生命的擴大而非重製。相對於劇場的現況,包比在所有的言論和文章中提出了他對於未來的願景,不論在他的論述中或者在他的設計作品裡,在在都顯示他是一位召喚性靈的高僧,沒有人能夠質疑他的貢獻,更沒有人會質疑他的才華,稱他為美的追尋者毫不為過,但更重要的是:他所創造的美是無人能夠超越的。
「作為一個藝術家應該提供的...
作者序
作者序
羅勃•艾德蒙•瓊斯(Robert Edmond Jones)
我在這裡寫下的一些反饋和思考,是25年來在美國劇場中幾乎不間斷的工作下的果實。在這一段時間裡,我有幸和當代一流的藝術工作者一起創作。這些想法的生成是來自我在排練中、彩排時,以及到遙遠城外試演的路途上,還有來自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群人,像是和我長期合作的編劇家、劇團經理、演員、後台工作人員,其中包括了服裝師、電工、假髮師、鞋匠等等。從這些多樣的接觸經驗中,我感覺到一個新的劇場形式逐漸成形―一個不是經由人工刻意製造出來的劇場。我企盼著這樣一個理想劇場的來到,也努力的朝它邁進。
作者序
羅勃•艾德蒙•瓊斯(Robert Edmond Jones)
我在這裡寫下的一些反饋和思考,是25年來在美國劇場中幾乎不間斷的工作下的果實。在這一段時間裡,我有幸和當代一流的藝術工作者一起創作。這些想法的生成是來自我在排練中、彩排時,以及到遙遠城外試演的路途上,還有來自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群人,像是和我長期合作的編劇家、劇團經理、演員、後台工作人員,其中包括了服裝師、電工、假髮師、鞋匠等等。從這些多樣的接觸經驗中,我感覺到一個新的劇場形式逐漸成形―一個不是經由人工刻意製造出來的劇場。我企盼著這樣一個理想劇場的來...
目錄
作者簡介
譯者序
序言 by John Mason Brown
作者序 by Robert Edmond Jones
I 新的戲劇 A New Kind Of Drama
II 劇場藝術 Art In The Theatre
III 劇場古今 The Theatre As It Was And It
IV 給設計新鮮人 To A Young Designer
V 關於劇場服裝的思維 Some Thought On Stage Costume
VI 光與影 Light and Shadow In The Theatre
VII 新的企望 Toward A New Stage
VIII 幕落之後 Behind the Scenes
作者簡介
譯者序
序言 by John Mason Brown
作者序 by Robert Edmond Jones
I 新的戲劇 A New Kind Of Drama
II 劇場藝術 Art In The Theatre
III 劇場古今 The Theatre As It Was And It
IV 給設計新鮮人 To A Young Designer
V 關於劇場服裝的思維 Some Thought On Stage Costume
VI 光與影 Light and Shadow In The Theatre
VII 新的企望 Toward A New Stage
VIII 幕落之後 Behind the Scenes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