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安住在圓滿的覺性中(推薦序)
陳琴富
台灣學佛的因緣很好,南傳、漢傳、藏傳佛法的精髓都匯集在台灣。儘管很多人學佛,講起佛理頭頭是道,經典咒語也都十分嫻熟,但是往往不堪一個小小境界的考驗,粗重的貪瞋習氣立刻現形。之所以如此,根本的問題在於見地不清楚,修行功夫不扎實。論見地,以藏傳佛教最廣大深奧;論功夫,以南傳最扎實穩固。如果能夠匯通三者,就很容易上路了。
南傳的修行方法是持守戒律,修行四念處,達到滅苦的境地。漢傳佛教是根據六度萬行,修大乘菩薩道。藏傳佛教則是依據五道十地,臻於究竟佛果。其中大手印和大圓滿,可以說是藏傳最深奧的教法,與漢傳的禪有匯通之處。說起禪,如今學子大多有不知從何下手之憾,連漢傳的法師也泰半不知從何教起。
而大手印和大圓滿仍然有清楚的傳承和教法,學子可以依照上師的教導,直接了悟心性。大手印主要是噶舉傳承的教法,是帝洛巴大師直接從金剛總持處傳承而來,下傳給那洛巴、瑪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到杜松虔巴(第一世大寶法王),之後,大寶法王的世系直到如今的第十七世,大手印的傳承從未間斷。岡波巴另外也承襲了阿底峽的衣缽,大手印傳承至此,結合了經典與密續的傳統,分為三種方式傳授:經部大手印、密續部大手印和心髓大手印。
大手印、大圓滿與禪宗一樣,都是直指心性的教法,是最直接、最猛利的方法,最簡單,也最深奧。說它簡單,因為只要安住在心的實相即可,無須修行無須整治;說它深奧,因為無法體會心的本質,因此不知該將心安住在何處。禪宗二祖慧可向達摩祖師求安心之法,達摩說:「將心來,吾與汝安。」慧可遍尋心卻找不著,只好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吾為汝安心竟。」這一段禪宗傳法公案,可以說是漢地的大手印傳承。
心的本質是空性的,所以遍尋不著;心的本質是光明的,所以能夠像陽光一樣遍照;心的本質是無礙的覺性,所以虛空不能容其大、芥子不能藏其小。能知能覺的是心,所知所覺的也是心。快樂是從心中生起,痛苦也是從心中生起,人之所以會有種種憂悲苦惱就是因為分別執著。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是從清淨的自心中生起,好的壞的都有如鏡中影、水中月,也就沒什麼可以揀擇計較的了。
大手印的道理雖然簡單,但是沒有深厚的根底,是無法提供捷徑的。以噶舉傳承的教法而言,它的修行,也是生圓次第分明的。首先,是修加行,包括四共加行、四不共加行、四特殊加行;其次,正行部分,則是修止觀;最後,是結行,包括增勝、除障和道行,而道行四瑜伽,就是著名的:專一、離戲、一味、無修,直到無修果位,能淨除煩惱、所知二障及一切習氣,之後能令自利法身不動搖,利他色身不假造作,即能行利生事業,任運成就。
大手印可以說是當世最殊勝的法門,在噶舉傳承中,有黃金口訣之號稱,能有緣見、聞、思、觸,都種下未來成佛的因。這部恆河大手印金剛二十八頌,是帝洛巴在恆河畔向其弟子那洛巴開示十二苦行究竟之意,也正是大手印的要訣,詳述大手印的見、修、行、果。帝洛巴留下這首金剛偈頌之後,後代都有不少解說,尤以第三世大寶法王的《心髓教法》和第九世大寶法王的《了義海》最著名。
噶千仁波切是一位有德有道的行者,以他親身的修為,開示帝洛巴祖師的大手印金剛偈頌,可以說是台灣佛弟子的殊勝法緣。他在開示中多次引述《佛子行三十七頌》的內容,說明了修行基礎的重要性,尤其強調菩提心與慈悲心。他說:「痛苦的根源在我執,快樂的根源在慈悲。」這是佛法的精義,也是大手印的根本。
蓮花生大士在《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中開示:「本覺的要點有三:清除過去之念,不留纖毫痕跡;向未來之念開展,不受他境所染;安住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如此無思無念的關照自心。」他說:「外境本身並無過錯,因為執著才成障礙;你若了知那執著外相的念頭,就是自性,此念當下解脫。」因此,無思無念、不修不整地安住在圓滿的覺性,就能當下解脫,就是大手印。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陳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