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三言社出版《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新版書!
◆中文世界第一本安迪•沃荷自傳式語錄,現代藝術經典之作!
◆最原汁原味的普普精神,最驚世駭俗的大師語錄!
◆一代藝術大師對性、愛、美、藝術、成功的種種奇想!
◆美國作家楚門•卡波提(Truman Capote)重量推薦!
◆包益民、阮慶岳、梅丁衍、張照堂、辜振豐、馮光遠、黃心健、蔡康永、顏忠賢,藝文人士一致好評推薦!
從愛到性,從名到利,從可口可樂到瑪麗蓮•夢露,
普普教主最玩世不恭、奇想驚世的前衛人生!
他是評論家口中「空無一物的本體」,
是朋友眼中「灰姑娘與吸血鬼的綜合體」,
是媒體報導「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之一」。
他是紐約社交圈的派對之王,
是藝術界的普普教皇,
是二十世紀的藝術巨星。
他是安迪•沃荷。
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暢談他對愛、性、工作、金錢、成功、紐約、可口可樂……等事物的種種看法。書中談及他的童年、赴紐約發展的歷程、六○年代藝術工廠的大張旗鼓、震驚社會的槍擊事件,以及周旋於時尚名人的派對生活。
字裡行間充滿玩世不恭的嬉笑怒罵,不按牌理出牌,非關藝術,卻流露最純正的普普精神。本書於1975年出版,被視為安迪•沃荷的非正式自傳,透過這本現代藝術的經典之作,讀者得以窺見一代奇才躍升美國當代傳奇的背後原因。他前衛獨特的觀點,帶給我們無比的娛樂性和啟發。
【安迪.沃荷語錄】
◎愛
羅曼史難,但性更難。
◎性
最刺激的事情就是「不去做」。
◎工作
生下來就像被綁架一樣。然後被賣去當奴隸,不停地工作。
◎藝術
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成功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
◎美國人
美國人對賣東西興致缺缺――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買人,買錢,買國家。
◎可口可樂
所有的可口可樂都很好喝。伊麗莎白•泰勒知道,總統知道,流浪漢知道,你也知道。
作者簡介: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美國普普藝術的代表人物。出身捷克移民家庭,患有風濕性舞蹈症,從小體弱多病,主張人到四十再開始男歡女愛。
――二十一歲赴紐約發展,二十四歲嶄露頭角,跨足插畫、設計、藝術創作、實驗電影和音樂經紀等領域。他將濃湯罐頭與可樂瓶變成藝術,宣稱人人都可以是超級巨星。
――創辦「工廠」為名的工作室,採取門戶開放政策,讓年輕人自由進出,成為紐約地下文化的震央。發掘多位在一般人眼中難以界定才華的超級巨星,如艾迪•薩琪維克(Edie Sedgwick)、布莉姬•柏林(Brigid Berlin)及非法利益合唱團(Velvet Underground)。
――最喜歡的食物:糖果;最好的伴侶:錄音機;最感興趣的特質:風趣健談;最喜歡的風格:簡潔普通;最棒的藝術:賺錢的商業;最想雇用的人:老闆;最崇尚的事:整形手術與昏暗的燈光;最不合時宜的事:懷孕;最忌妒的人:設計牛仔褲的李維與史特勞斯;最好的愛情故事:同關在一個籠裡的兩隻相思鳥;最美麗的三樣東西:不會夾腳的舊鞋、臥室及美國海關。
――朋友眼中的好總統,因為依照他的習性與癖好,他會在電視上播出自己的脫口秀,鉅細靡遺報告自己每天的行程,出示購物的收據、寫給政要的書信影印等等,並根據自己的治國理念,撰寫一本《我如何不費吹灰之力治理國家》。
――獲得的評價包括:藝術界的普普教皇,評論家口中「空無一物的本體」,朋友眼中「灰姑娘與吸血鬼的綜合體」,媒體報導「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之一」。
譯者簡介:
盧慈穎
政治大學英國語文文學系學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電影製作藝術碩士。從事電影創作與自由撰稿翻譯,主要關注為性別議題與大眾文化題材。譯有《失戀排行榜》(麥田出版)、《THE BLUES—藍調百年之旅》(大塊文化)、《怒女》(商周出版)、《搖籃曲》(麥田出版)。
章節試閱
藝術
A:你拿一些巧克力..然後拿兩片麵包..再你把糖果放在中間做成一個三明治。這就能當作是蛋糕。
我們住在蒙地卡羅米哈波飯店( Hotel Mirabeau )裡一間由朋友出借的套房,因為B忘了事先延長我們在盛大的錦標大賽( Grand Prix )週末之後的訂房,使得我們被要求自鄰近的巴黎飯店( Hotel de Paris )退房。我的房間俯瞰一段賽車車道馬蹄形的彎道。我可以看見─也絕對可以聽見─所有錦標大賽的預賽,他們每天從清晨五點半一直持續一整天。
當 B與黛米安敲門看我是否準備好去吃午餐時,我正在整理一些手稿。他們早到了。黛米安身穿一襲海軍藍的迪奧( Dior )看起來很漂亮。你約她出去時,你永遠無法在事前知道她會看起來像個千金小姐還是個升斗小民。而她決定她外貌打扮的方式與你們要去的地方毫不相干─她可能會穿一襲范倫鐵諾( Valentino )去搖滾演唱會,穿牛仔褲去霍斯頓( Roy Halston Frowick )的派對。事實上,這大概正是她會穿去這兩種場合的服裝。
黛米安與B 聽見外面的噪音時,他們兩人摀住耳朵。 B說:「我正想到這場賽車比賽。」二十輛有大引擎的小車呼嘯而過。「這些車隨時都可能跌落萬丈深淵。」
「我想比賽只是為了看誰能發出最大聲的噪音。」我說。
「你們覺得那些駕駛想找死嗎?」
我說:「我覺得他們只想掀起『大浪』( Big Splash )。就像『鞭子』安德麗雅.費爾曼( Andrea 'Whips' Feldman )跳樓時一樣,她說她要「出人頭地( Big Time ) :上天堂」。我不認為他們想死─而是想著出人頭地的念頭。」
「那何不想辦法當電影明星呢?」
「那麼做可是等而下之的選擇。」我解釋道:「因為所有的電影明星都想當賽車選手。何況,所有新的電影明星都是運動員─他們確實個個外貌姣好,令人血脈
賁張─而且他們賺最多錢。」
隨著賽車急速駛向鎮上另一端,喧天呼嘯聲逐漸退去。現在它聽起來像是架七O七客機而非阿波羅號太空梭發射。我試著享受這片刻相對的安寧,因為下一分鐘它們又將回過頭來─開一趟賽程只要這麼短的時間。B想起一通該打的電話,便走回他的房間去打,因為那裡比較安靜。
現在我一個人與黛米安在房裡,假如不是我老婆也在的話,我早就開始恐慌。以前每當我單獨與別人相處時─我是說,沒有一個B 在身邊─我總是感到恐慌,
直到我有了我老婆。
黛米安走到窗邊向外眺望。「我猜想,要在任何一個領域成名都必須承擔許多風險。」她說道,然後轉身看著我,加了一句:「比方說,成為一名藝術家。」
她這麼正經八百,以至於簡直就像置身一部爛片一樣。我最愛爛片。我開始記起自己為何向來喜歡黛米安的原因。
我比了比伸出泛美航空旅行袋的義式臘腸包裝禮盒說:「每當你切一片義式臘腸,
你就冒一次險。」
「不是的,我是指就藝術家來說─」
「藝術家!」我打斷她:「你是指什麼,『藝術家』?藝術家也可以去切義式臘腸
!人們為什麼認為藝術家很特別?那不過是份工作而已。」
黛米安不肯讓我消滅她的幻覺。有些人患有根深蒂固、經年累月的藝術幻想。我記得幾年前一個冷的要命的冬夜,經過一晚非常浮泛的社交派對之後,我在凌晨兩點半送她回家,而她逼著我帶她到時報廣場找還在營業的唱片行去買《Blonde on Blonde》,好讓她可以重新和「現實人生」找回互動。有些人患有根深蒂固、經年累月的藝術綺想,而且他們緊緊抓住不放。
「但要成為知名的藝術家,你必須做『異於常人』的事。而如果事情有『異於常人』之處,那就表示你有風險要承擔,因為藝評人有可能叫壞而非叫好。」
「第一,」我說:「他們通常確實是叫壞。第二,假如你說藝術家必須承擔『風險』的話,那是侮辱了那些在諾曼地登陸日打前鋒的士兵、那些特技人員、保母、艾佛.克尼沃( Evel Knievel)、繼女、礦工、還有搭便車旅行的人,因為這些人才真正知道何謂『風險』。」她甚至沒在聽我說,她還在想著藝術家要承擔哪些華麗的「風險」。
「他們總會有段時間說新的藝術不好,那就是風險─那就是你為了建立名聲必須
吃的苦。」
我問她怎麼能說「新藝術」這種話。「你怎麼知道那是不是新的?新的藝術一旦完成就絕不可能是新的。」
「噢,那還是新的。它有種你的雙眼一開始還不能適應的新面貌。」
我等著賽車再次自我的窗下呼嘯駛過馬蹄形彎道。這棟建物輕微地搖晃。我疑惑著B 怎麼去了這麼久。
「不對。」我說:「那不是新的藝術。你不知道那是新的。你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它要等到差不多十年後才會成為新的,因為到時候它才顯得新。」
「那麼現在有什麼是新的?」她問我。我想不到任何東西,所以我說我不想表態。
「十年前發生的東西現在是新的嗎?」
這招非常聰明。我說:「也─許─。」
「這是午餐時那個女同志說的話。她說就連非常有知識、對一切文化性活動感興趣的法國人,也不知道美國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名字。他們現在才開始知悉賈斯柏.瓊斯和羅森伯格。但我想知道的是:當人們說你的電影和藝術有多糟糕的時候,會影響你嗎?打開報紙讀到自己的作品有多爛,會讓你難過嗎?」
「不會。」
「有藝評人說你根本不會畫畫時,不會讓你困擾?」
「我從來不讀報紙。」我說。發射時間又到了。
「才不是這樣。」她大叫,奇蹟似地讓她的聲量高過噪音。「我看到你一天到晚看報紙。」她環顧房間四周堆積如山的報紙與雜誌。「你『買的』夠多了。」
「我只看圖片而已。」
「少來這套。我聽過你在讀了與你有關的評論之後發表意見。」
嗯,我以前從不讀報紙,特別是我自己作品的評論。但現在我非常仔細地閱讀每一篇與我所製作的每一部作品相關的評論─也就是,所有上面署名我的名字的一
切。
我向黛米安解釋:「從前我為自己創作的時候,我從來不讀任何評論或者任何有關我自己的宣傳文章。但是後來我可以說是停止『創作』作品,開始『製作』作品,我的確想知道大家對它們有什麼看法,因為那與我個人全然無涉。我開始閱讀有關我所製作作品的評論是一項商業上的決定,因為身為一家公司的老闆,我覺得我必須替其他人著想。所以我不斷思考把相同內容提供給訪問者的新方法,這是如今我閱讀評論的另一個原因─我透過它們查看是否有人對我們說了什麼話或有關我們的話,我們可以加以利用。比方今天有一家法國報紙的記者用一個很棒的名字稱呼我的錄音機─『磁帶錄音機』( magnetophone )。」
我走到小山般的報紙堆找出我說的那篇文章。「在報紙上看起來是不是很棒?不一樣。同樣的東西有了新的字眼。」……
內褲功力
購買比思考來得美國化許多,而我和那些人沒有兩樣。在歐洲與東方,人們喜歡交易─買與賣,買與賣─他們基本上是商人。美國人對賣東西興致缺缺─ 事
實上,他們寧可直接扔掉而不是賣掉。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買─ 買人,買錢
,買國家。
週六是美國的大肆採買日─或稱「購物」日─而我對這一天與其他人同樣引
頸期盼。
我最喜歡買的東西是內褲。我認為買內褲是個人所能做的最私密的事,假如你看一個人買內褲,你可以真正認識他們。我是說,我寧願看一個人買內褲,勝過於閱讀這個人所寫的書。我認為最奇怪的人,是那些派其他人去幫他們買內褲的人。我也不明白那些不買內褲的人。我能理解不穿內褲,但是連買都不買?
總而言之,有個週六早晨,我打電話給一個和我很熟的B,問他想不想跟我到梅西百貨公司買內褲。
「梅西?」他嘟噥了一聲。我猜我把他吵醒了,不過你想想他損失的那些採買時間。「為什麼要去梅西?」
「因為我在那裡買內褲。」我告訴他。我從前是去伍爾沃斯超市,但現在我負擔得起去梅西百貨。
每隔一陣子,我會走進布魯克兄弟( Brooks Brothers )的店去看看他們精美的老式四角褲,但我就是沒辦法要自己放棄子彈內褲( Jockey )。
「我不介意買幾件內褲。」B 說:「不過我都在布魯明岱爾百貨公司買。他們有純棉的。祕魯棉( Pima cotton )。」這個 B 就是這樣。他找到他喜歡的東西,比方說祕魯棉,就表現得好像這個東西是他發明的。變得對它徹底依戀,別的東西一概不買。他有一種極端侷限的品味。我認為這點不好,因為這限制了他的購買功力。
「不,我們去梅西百貨。」
「薩克斯( Saks )百貨公司也不錯。」他低聲發著牢騷。
「梅西百貨。」我堅持。「我過一小時去接你。」
我需要大約一小時的時間把我自己黏合,但是當我跟別人約的時候,我老是忘了中間電話的干擾,所以我總是遲了點才出現,而且也有點黏不牢。B在他家轉角等著我。
「你遲到十五分鐘。」他一面說,一面爬進計程車裡。
「哈洛廣場。」我告訴計程車司機。
B說:「那裡碰上星期六就跟地獄一樣。」
「我接了好幾個電話。」我說:「保羅.莫里賽打電話來。超級巨星英格麗,打電話來。賈姬.寇蒂斯打電話來。法朗哥.羅塞里尼打電話來。噢,你看,那是誰? 是不是我們認識的人?」一個四呎二吋的老太太正穿過公園大道與第六十五街的路口。她有一頭毛絨絨的紅髮,戴著一雙黑色手套,穿著粉紅色毛衣、黑色洋裝、紅鞋子,手裡拿著一只紅皮包。她還有駝背。我不知道為什麼,她看起來像是我們會認識的人。但是B認不出她是誰,所以我也懶得搖下車窗和她招手。
我乾脆爽快問了B會不會買內褲,他說不會,不在梅西百貨買,因為他只喜歡布魯明岱爾的秘魯棉或者薩克斯第五大道的自有品牌。這個B真是冥頑不靈。
「你想霍華.休斯( Howard Hughes )有穿內褲嗎?」我問B。「你想他會洗內褲呢還是穿過一次就扔了?」他大概連新西裝都扔。我一直非常希望我能發明紙內褲,雖說我知道當市面上真正出現紙內褲時,這個主意還是不受歡迎。我仍舊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我不明白人們為何要抗拒它,特別是當他們接受了紙巾紙盤紙窗簾還有紙毛巾─不必洗內褲比不必洗毛巾要合理多了。
B說他或許會考慮買幾雙襪子,因為「襪子老是會不見」。他不自己洗襪子,當然了,他把它們送到非常高級的上東區法式乾洗店去洗,但送回來還是少了一隻。這真的是條鐵律─襪子的縮減歸還率。
我痛恨一般內褲─還有襪子─的原因,就是假如你拿二十件四角褲和二十雙
襪子到洗衣店去洗,你必定只拿回十九套。就算我自己動手洗也一樣,我只拿回十九套。我愈是去想這件事,我愈是不敢相信襪子的縮減歸還率。真是教人難以置信。我自己動手洗結果我還是只拿回十九套!
我自己動手洗,自己把它們放進去,然後自己把它們拿出來,自己把它們放進烘乾機,然後我把手伸進烘乾機裡四處摸遍各處凹洞與隆起找不見的襪子,以為它掉了,但我從來沒能找到!這就像是物理定律一樣……
藝術
A:你拿一些巧克力..然後拿兩片麵包..再你把糖果放在中間做成一個三明治。這就能當作是蛋糕。
我們住在蒙地卡羅米哈波飯店( Hotel Mirabeau )裡一間由朋友出借的套房,因為B忘了事先延長我們在盛大的錦標大賽( Grand Prix )週末之後的訂房,使得我們被要求自鄰近的巴黎飯店( Hotel de Paris )退房。我的房間俯瞰一段賽車車道馬蹄形的彎道。我可以看見─也絕對可以聽見─所有錦標大賽的預賽,他們每天從清晨五點半一直持續一整天。
當 B與黛米安敲門看我是否準備好去吃午餐時,我正在整理一些手稿。他們早到了。黛米安身...
推薦序
序
後安迪.沃荷的世界
黃心健
如果說到二十世紀的媒體天才,我想,橫跨藝術,電影,音樂等的超級巨星:安迪.沃荷絕對是當之無愧。而這本自述,則是直觀他內心想法的詳盡記錄。雖然安迪.沃荷已經過世十九年,但是,這本自述,在今天的台灣出版,卻是有它必讀的價值。
我所說的,並非是以追星族,或是崇拜偉大師匠的熱情來閱讀。我想,在這麼多年以後,除了少數藝術系的學生,安迪.沃荷的名字,早已被排除在大部分人的字典之外。然而,在網路興起後,這世界正在快速地被各種大小眾媒體所淹沒。從《蘋果日報》,《壹週刊》,網路上的Dodolook熱潮,彎彎的MSN 頭像..完全如安迪.沃荷所說: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
事物的表象與名聲,在商業與傳播媒體的操縱下,已逐漸與其本質脫離。最近一個消息,讓我驚詫不已:號稱知識建構者的Google,其搜尋排序,事實上是廠商網路出價競標的結果。所以,我們以為的知識,網路眾生所拚命搜尋的資訊,其實,只是廣告廠商的排名。
藝術先知的預言
在這個媒體取代本質的時代,大眾傳播工具,已經被小眾傳播工具逐漸代替,個人部落格的光芒,有時比巨星的百萬製作還要閃亮( 想像Dodolook 在短短幾週內的五十六萬瀏覽人次)。一個人的名字,在他的專業領域裡,必須要以品牌經營的方式去操作;而隨著拍賣網站的興起,人們逐漸改變對於身邊事物的根本看法。
我們所擁有的,不管是實體或者是虛擬的,都可以貼上一個價格標籤( 還記得之前雅虎拍賣『一根用過的靈氣牙籤』嗎?)一個男孩的童貞,可能是在eBay 上的有價商品,並由本人親自主持拍賣問答。而最近有個網路遊戲已經宣稱「玩家免費」,所有收益,完全來自販賣遊戲中的虛擬寶物(是的,您花錢買的是一個只存在網路上的盔甲!);而在多年前,安迪.沃荷就已經談到,有家公司想要購買他的「氛圍」(aura )。
我也曾像是觀看股市行情一般,每天盯著我自己的網站流量表,當參訪人數破萬時,我的心情,也跟股市衝破萬點一樣的興奮。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處於一個「後安迪.沃荷」的世界裡。
媒體侵蝕症候群
而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珍貴的經驗之談,由媒體操作之神安迪.沃荷親筆所寫。但是,這本書並非是「如何操作媒體」的教戰守則,而是:身處於一個媒體與商業世界,如何保有自我,如何躲避媒體與商業的侵蝕。
如果讓其他人來寫這個議題,我想,絕對會變成一本厚重的論文型書籍。如同愛因斯坦所說,如果你要打倒權威,你必須先成為一個權威。然而,每當任何一個憤世嫉俗的天才嘗試挑戰商業與媒體文化,如果成功了,他將會迅速竄紅,然後變成另一個媒體名流,他的論點將會成為這個媒體文化的一部分,成為大家暫時討論的焦點,然後迅速地被這個媒體腐蝕殆盡。而且,任何邏輯論述都無法讓患者從『媒體侵蝕症候群』裡痊癒;因為,沈迷的,不是理智,而是人心。
那麼,到底要如何與媒體和商業文化相處?多年來我一直迷惑於兩極之間,既不能對我在其中獲得的名聲太過認真,但也不能直接承認,自己竭盡心力所從事的,只是一種可笑荒繆的空泛結果。而這本書讓我著迷的地方是,安迪˙沃荷是以流暢的生活性敘述,一個個輕鬆透明的調皮步驟,將煩惱我多年的媒體與社會制約的魔咒,如同手塚治蟲筆下怪醫黑傑克的手術刀一般,轉眼間切割殆盡。於是,我瞭解: 最沈重的束縛,往往只能用最輕盈的態度來化解。
自成一格的不朽傳奇
綜觀安迪.沃荷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他的真實生命就如同一件最精彩的創作,印證他的立論思考。例如,在他被槍擊的第二天,因為羅勃.甘迺迪也被刺殺,安迪.沃荷的光芒,就這樣被『蓋台』了。當他被槍擊時,一切事情發生得太快,安迪.沃荷躺在醫院裡,從報紙上逐漸瞭解自己被槍擊的來龍去脈。
在病床上,安迪努力地活了下來。他並沒有像約翰˙藍濃那樣,以死成為一個流行文化的傳奇。我想,他是以「活著」這個行為,將自己的生命與流行文化切離,並保有自己的私有人生。
我最近發現一家經紀公司,專門經紀已死影星與名流,瑪麗蓮.夢露、詹姆士.狄
恩等都是他們的「客戶」。據稱,夢露一年的肖像權就有兩百萬美金的收益。在這些人死後多年,他們還是繼續被「經營」( agent ) 與「維護」(maintain ) ..
我很高興,安迪並不是這家公司的「客戶」( 不過,美國黑人政治家馬爾康.X卻是)。
當然,這本書裡,還有其他許多非常有趣的論述與經驗談,但是,都以安迪式的
無所謂與漫不經心寫出。安迪.沃荷無疑是奠定美國文化巨擘中的一位。然而,
當我讀到他認為三件永遠美麗的事物,其中一項是歸國時的美國海關時,不禁有
些傷感。以前入境美國,海關官員是歡迎而友善的,但自從九一一以後,美國海
關變成了一個高傲而有敵意的關卡。當年安迪所扶持之非法利益合唱團的主唱,
我的朋友路.瑞德(Lou Reed ),他也抗議美國侵略伊拉克的行為。
也許,沒有任何的美是經得起時間的侵蝕吧?就像書中安迪.沃荷最後的問句:
「永恆的什麼?」
序
後安迪.沃荷的世界
黃心健
如果說到二十世紀的媒體天才,我想,橫跨藝術,電影,音樂等的超級巨星:安迪.沃荷絕對是當之無愧。而這本自述,則是直觀他內心想法的詳盡記錄。雖然安迪.沃荷已經過世十九年,但是,這本自述,在今天的台灣出版,卻是有它必讀的價值。
我所說的,並非是以追星族,或是崇拜偉大師匠的熱情來閱讀。我想,在這麼多年以後,除了少數藝術系的學生,安迪.沃荷的名字,早已被排除在大部分人的字典之外。然而,在網路興起後,這世界正在快速地被各種大小眾媒體所淹沒。從《蘋果日報》,《壹週刊》,網路上...
目錄
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_目次
安迪?沃荷
年表╱作品╱紐約導覽
譯者序??明日狂歡派對…》盧慈穎
又見普普之王…》梅丁衍
後安迪?沃荷的世界…》黃心健
B與我 = B and I??安迪如何穿上他的沃荷
你不能與你的剪貼簿爭辯。
1.愛(青春期)= Love (Puberty)
在捷克斯洛伐克長大。暑期打工。覺得被摒棄在外。分擔疑難雜症。感染疑難雜症。我自己的疑難雜症。室友。從沒回電的精神科醫師。我的第一台電視機。我的第一個社交圈。我的第一位超級巨星。我的第一卷錄音帶。
2.愛(壯年期)= Love (Prime)
六○年代我最喜愛的女孩之起落。
3.愛(衰老期)= Love (Senility)
四十歲才學會男歡女愛。我理想中的妻子。我的電話夢中情人。嫉妒。昏暗燈
光與幻像鏡。性愛與懷舊。變裝皇后。羅曼史難,但性更難。正經八百。
4.美= Beauty
我的自畫像。長久的美容問題。暫時的美容問題:該怎麼對付他們。乾淨之美。
好的平凡長相。保持你的樣貌。美麗的單調。
5.名氣= Fame
我的氛圍。電視魔術。不對的人演對的角色。影迷與狂熱份子。伊麗莎白.泰勒。
6.工作= Work
藝術商業vs.商業藝術。我早期的電影。我為何喜愛剩餘物。生活即工作。性
愛即工作。如何雙眼直視傭人。一屋子的糖果。
7.時間= Time
手上的時間。時代之間的時代。排隊等待。街頭時間。飛行時間。不足的化學
成分。我為何試著變得這麼難看。遵守約會。伊麗莎白.泰勒。
8.死亡= Death
一切種種。
9.經濟= Economics
羅斯柴爾的故事。全天候藥局。收買朋友。桌上型支票簿。一分錢、一分錢、
一分錢。吉娜.露露布麗姬妲。
10.氛圍= Atmosphere
留白的空間。把藝術當垃圾。畢卡索的四千張傑作。我的著色技巧。我的藝術
之死。我的藝術之重生。香氣空間。鄉間的美好生活以及我為何無法承受。一
棵試圖在曼哈頓生長的樹。一間樸實無華的美國快餐店。安迪一族。
11.成功= Success
階梯上的明星。為何人人都需要至少一位髮型師。小餅乾。烏蘇拉.安德絲。
伊麗莎白.泰勒。
12.藝術= Art
錦標大賽。新的藝術。切一片義大利臘腸。華麗的風險。「別拉住我」。冷掉
的魚。
13.頭銜= Titles
跨洲際的婚姻。女官。是誰騷擾誰。香檳下巴與啤酒肚。
14.刺刺的感覺= The Tingle
如何打掃:美國風格。
15.內褲功力= Underwear Power
週六當我的普普哲學乾涸之際所做的事情。
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_目次
安迪?沃荷
年表╱作品╱紐約導覽
譯者序??明日狂歡派對…》盧慈穎
又見普普之王…》梅丁衍
後安迪?沃荷的世界…》黃心健
B與我 = B and I??安迪如何穿上他的沃荷
你不能與你的剪貼簿爭辯。
1.愛(青春期)= Love (Puberty)
在捷克斯洛伐克長大。暑期打工。覺得被摒棄在外。分擔疑難雜症。感染疑難雜症。我自己的疑難雜症。室友。從沒回電的精神科醫師。我的第一台電視機。我的第一個社交圈。我的第一位超級巨星。我的第一卷錄音帶。
2.愛(壯年期)= Love (Prime)
六○年代我最喜愛的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