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之眼》作者麥可.弗里曼 實用隨身手冊推出!
◎ 袖珍開本,可塞進相機包,方便隨身攜帶、隨時參考!
◎ 小而美的攝影知識錦囊,蒐羅各種外拍題材及主題,一一指導
◎ 大師三十多年攝影實戰匯整,從規畫、裝備、尋找題材,到測光拍照、克服困難,一本上手
如果說旅遊能增廣見聞,那麼數位相機就能豐富旅遊攝影。
不論是週末出遊,或到國外度假,這本由全球首屈一指專業旅遊攝影師麥可.弗里曼所寫的隨身手冊,不但能提供你外拍的所有必要資訊、技術,更以一連串提醒,激發你對旅遊攝影的想法和創意。
全書共分六大章節:
事先準備:該怎麼為自己規劃旅程、打包裝備,才不會多到綁手綁腳,或少到措手不及?
上路:除了導覽書上的景點,如何找出適合入鏡的人事物?景物被遮住,該怎麼辦?以及數位攝影的重點:在拍照時就預留後製調整的空間。
認識光線:各種光線該怎麼拍?光的特質對攝影的品質影響相當大:熱帶的光線強烈、海洋氣候區的光線難以預測、高海拔區有大量紫外線;正午陽光的動態範圍非常大、斜射光能拍出立體效果、日出日落的光線具戲劇性、微光充滿驚奇;順光、逆光、輪廓光、室內日光、城市燈光、閃光燈打光……你會很慶幸在旅途中有機會嘗試各種光線。
各類題材:登山、散步、潛水、騎自行車……我們幾乎都是跟家人或朋友一起旅行,很難自顧自埋頭拍照,所以重點是兼顧「旅行」和「拍攝機會」,讓花在相機上的所有時間都能得到最佳成果。
各類主題:當世界越來越平,世界各地變得越來越像時,旅遊攝影的挑戰就不只是成功拍下眼前的景物,而是要多點不同視角和觀察,透過相機後的眼睛挖掘主題,讓整趟行程更有意義,也更有你的個人色彩。
參考資料:照片的著作權問題、網路資源、如何通過海關等。
作者簡介:
麥可.弗里曼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已達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到影像特效。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許多作品。
此外,他還應出版社之邀出版了許多攝影書籍。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攝影師之眼》(The Photographer's Eye)堪稱集大成之著作,在全球各主要語種均創下銷售佳績。之後他推出兩本系列續作:The Photographer's Field Guide(即本書)、The Photographer's Mind(暫譯:攝影師之心)。
譯者簡介:
甘錫安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
曾任Discovery頻道、旅遊生活頻道、PC Magazine與Tom's硬體指南網站特約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雜誌翻譯。書籍譯作有《愛因斯坦1905》、《樂觀是一種選擇》等。
在吸收新知和翻譯之外,最愛的休閒活動是旅行、攝影和吃。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基隆,正朝「多功能譯人」的目標邁進中。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麥可.弗里曼精通他所傳授的所有原理,他是數位攝影領域中貨真價實的領袖。」──《數位攝影雜誌》
「在攝影及數位技術的應用上,麥可.弗里曼是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數位雜誌》
媒體推薦:「麥可.弗里曼精通他所傳授的所有原理,他是數位攝影領域中貨真價實的領袖。」──《數位攝影雜誌》
「在攝影及數位技術的應用上,麥可.弗里曼是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數位雜誌》
章節試閱
緒論
旅遊攝影是我的工作。我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四處旅遊拍照。的確,我太太常說我是「職業遊客」。但實際上我出外旅遊是為了拍照,情況不太一樣,因為每趟行程都有一些工作要做,每一次都有明確的目的。這本書有一部份是為我自己而寫,同時也為像我這樣經常四處旅遊的攝影者整理出各種必備資訊。
廣義的旅遊與相機之間的關係既久遠又密切。19世紀中葉,攝影已經相當通行,不過以目前的標準看來仍然十分耗時費力。但沉重的裝備、在拍攝地點準備及處理銀版的困難和不確定性,都阻擋不住許多攝影家探索世界的腳步。他們的動機很實際:這種新媒材發明之時,西方世界正迫切地想了解這個世界的面貌,包括各地的歷史遺跡、風景和文化等等。旅遊攝影的目的就是滿足這個需求,而且這個需求永遠不會止息。現在與以往最主要的差別,就是現在從事旅遊攝影的人,已有數百萬之眾。
數位攝影為旅遊攝影帶入了新元素。有些人帶著數位相機和周邊裝備出門旅遊時或許會有點不安:相機出問題該怎麼辦?連線不相容又該怎麼處理?在曼谷找得到我需要的東西嗎?那奧克拉荷馬州的突沙市呢?答案其實簡單得出乎意料,總歸一句話就是做好準備。其中的訣竅在於了解自己可以規劃哪些事項,以及上路之後最佳的應付之道。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你打算拍攝的主題,以及可能使用的裝備。就技術上說來,數位攝影或許會比底片攝影稍微複雜一點,但這其實是因為我們更有機會捕捉各種狀況下的影像,也更有機會確保影像的色彩、對比和清晰度符合我們的期望。如果說旅遊可以增廣見聞,那麼數位相機就能豐富旅遊攝影。
風景與取景點
每趟旅程中,一看到新的景點,我們就會覺得一定要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也就是能捕捉地方感的那一張風景照。風景攝影者一直在這麼做,而且通常不會限制自己只用一張相片囊括一切。這種照片有賴攝影者的詮釋,還有機會,而且可能要花上一兩天四處觀察,才能了解是什麼東西令該地景色如此突出。亞利桑那州北部乾旱的遠方矗立著砂岩台地和孤峰、法國北部灌木叢密布的田園風景,以及瑞士部分地區連綿的阿爾卑斯山脈和山丘等,無數類似的例子都是特定風景的主題。
旅遊時捕捉眼前的一瞥並在腦中組合成畫面是一回事,將這個畫面變成照片又是另一回事。奇特的是,無論我們是坐車、坐船或坐火車旅行,眼睛和心靈「看到」的景象其實是由許多短暫的印象所構成。這種狀況比較像是看電影,電影停格時(也就是車輛停下時),清楚的現場景象反而會分解成一團混亂。尤其是前景干擾還會突然出現,而且通常有種致命缺陷,破壞了攝影者在心中畫出的理想畫面。
問題就在這裡,不過解決方案也就在此。期待自己能拍到完全沒有干擾的畫面,只會讓自己失望,不過這樣也會激勵你下更大的工夫。眺望的全景不是唯一的相機位置,但最容易拍成畫面。取景點當然是構成或破壞風景照的關鍵,但徹底思考風景的本質通常會更有收穫。如果一片森林太過茂密,沒辦法拍攝全景,那就試著呈現這樣的茂密。沙漠、大草原和平原通常都是連綿不絕的平地,但與其尋找較高的取景點來突破這一點,何不以完全寫實的極簡影像來強調清楚簡單的水平線?
緒論
旅遊攝影是我的工作。我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四處旅遊拍照。的確,我太太常說我是「職業遊客」。但實際上我出外旅遊是為了拍照,情況不太一樣,因為每趟行程都有一些工作要做,每一次都有明確的目的。這本書有一部份是為我自己而寫,同時也為像我這樣經常四處旅遊的攝影者整理出各種必備資訊。
廣義的旅遊與相機之間的關係既久遠又密切。19世紀中葉,攝影已經相當通行,不過以目前的標準看來仍然十分耗時費力。但沉重的裝備、在拍攝地點準備及處理銀版的困難和不確定性,都阻擋不住許多攝影家探索世界的腳步。他們的動機很實際...
目錄
緒論
準備工作
地點、地點,還是地點
設定目標
選擇相機
數位單眼相機旅遊裝備
相機配件
保護相機
上路之後
預測天氣
為照片增添變化
為特殊事件預作計畫
拍攝特殊活動
拍攝預先安排的活動
對付遮蔽物
數位攝影的事前規劃
跳進黑白世界
環景
文化限制
編輯相片
注記和圖說
認識光線
氣候與光線
熱帶光線
乾燥氣候的光線
中緯度光線
北極圈和山區光線
正午
上午和下午
日出和日落
微光
雨和風暴
側光
順光
逆光
輪廓光
柔光
室內日光
凸顯紋理
城市燈光
燈光秀
使用閃光燈
各類題材
野生動物
鳥類
冬季景色與運動
城市光影
登山
散步
潛水
沙漠
騎自行車
海灘
水上風光
各類主題
尋找主題
旅途
旅行
街景
全景
市場
敬拜
人
古蹟與博物館
風景與取景點
風景和光線
田園生活
森林
細節
日常生活
意料之外
推陳出新
參考資料
電源
交流電資料對照表
相片儲存裝置
通過海關
旅遊安全
法律限制
網路資源
名詞解釋
緒論
準備工作
地點、地點,還是地點
設定目標
選擇相機
數位單眼相機旅遊裝備
相機配件
保護相機
上路之後
預測天氣
為照片增添變化
為特殊事件預作計畫
拍攝特殊活動
拍攝預先安排的活動
對付遮蔽物
數位攝影的事前規劃
跳進黑白世界
環景
文化限制
編輯相片
注記和圖說
認識光線
氣候與光線
熱帶光線
乾燥氣候的光線
中緯度光線
北極圈和山區光線
正午
上午和下午
日出和日落
微光
雨和風暴
側光
順光
逆光
輪廓光
柔光
室內日光
凸顯紋理
城市燈光
燈光秀
使用閃光燈
各類題材
野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