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特價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季暢銷5折起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呂赫若集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呂赫若

評價
4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82 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誠如葉石濤所說:「呂赫若擅長於描寫形形色色的農村家庭結構的變遷、人際關係所醞釀的故事,結果他輕而易舉地剖了日據時代整個社會結構的不合理與缺陷。」閱讀呂赫若的小說所感到的正是如此。他的文學,由於受到俄法寫實主義及自然主義的影響,特別興味於瑣細的敘述手法與客觀的形式控制,對於剖析農業經濟過渡到工商經濟中個人和家庭的困境,特別是當時農村家庭結構,以及台灣婦女在封建桎梏下的悲劇命運,尤為他關注的主題。

《呂赫若集》中蒐錄的九篇力作:〈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萍蹤小記〉、〈女人心〉、〈逃匿者〉、〈鄰居〉、〈玉蘭花〉、〈山川草木〉、〈風頭水尾〉,皆為國度首度迻譯發表的中譯文,實可謂是當今研究呂赫若作品的最新資料,最有價值的小說結集。

作者簡介: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1914年生於豐原潭子。1934年台中師範畢業。處女作〈牛車〉曾經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介紹到中國,為日據時代台灣小說傳至中國之始。1939年赴東京學習聲樂,並曾參加劇團演出。1942年返台加入《台灣文學》,任《興南新聞》記者。次年與友人籌組「厚生演劇研究會」;並以〈財子壽〉獲得第二回「台灣文學賞」。次年,小說集《清秋》由台北清水書店出版,為戰前台灣作家唯一出版的小說結集。戰後,任《人民導報》記者,並陸續有中文小說發表。1948年受陳文彬影響,思想左傾。1950-51年因參與「鹿窟武裝基地事件」死難於台北縣石碇附近的鹿窟,享年僅三十八。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