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學習以慈悲相待,
彼此更有相連的意識,對共同的人性有更深刻的瞭解,
更重要的是以此教育我們的孩子,
這必然能減少當今世界的許多衝突與問題,
我們也能創造更幸福的個人、
更美好的社會和更和平的世界。 ——達賴喇嘛
人並非生活在真空中──我們生活在社會裡,
而當今有許多社會缺乏社群意識,疏離冷漠日增,信任受到侵蝕;
也不時有各種偏見、歧視、暴力、衝突和災難等負面事件發生。
當世界如此紛擾多變,似乎變成一個越來越不快樂的地方,
我們還有希望追求真正的幸福快樂和生命意義嗎?
如果這些社會問題會破壞個人的快樂,我們該怎麼因應?
要促進社會的改變,個人又有什麼樣的責任、能做出多少貢獻?
達賴喇嘛一生歷經磨難轉折,但他總是微笑以對,自在沉著的智慧風範令人景仰。
繼全球暢銷書《快樂》、《工作更快樂》之後,達賴喇嘛再度回應卡特勒博士直接深入的提問,
探究當前世界各種紛擾的根源,有許多是由於人們缺乏深入的聯結與接觸,而形成偏見與誤解的鴻溝,
並進一步指引我們轉化固著的觀點、體認共有的人性,
基於我們的相似而非差異之處,在人與人之間建立深切的情感聯結,
以務實的認識和包容的態度,培養樂觀、韌性、信任和其他正面情緒,
以慈悲與同理心作為根本的策略,並採取有效實際的行動,
持續追求恆久的個人快樂,同時創造長遠的社會幸福。
最後,我們會發現達賴的訊息是希望,是植基於人性本善的絕對信念,
以及知道有明確道路可以通往快樂的平和心境。
【達賴語錄】
● 人能關心自己的福利、擁有自我,也同時能把自我認同和關注的範圍擴及到其他人──不是忘掉我們的歧異,而是記住我們的相似處,並給予同樣的注意和重視。
● 學習欣賞多元化,真正思考它的價值,研究它的益處。你越能學著欣賞多元化,就會越容易尊重那些不同的人。
● 個人的基本看法和動機,一定會影響他如何去因應生活中的逆境、威脅或危險。舉例來說,友善和慈悲的態度能帶來自信感,這是一種內在的力量,而這就能減少恐懼。
● 一旦我們的基本生存需求獲得滿足,快樂就取決於我們的心境,而非外在的環境、情況或事件。我們可以訓練自己的心靈,重塑看法和態度,採取長遠的眼光、彈性的思考,刻意地培養快樂。
● 只要放寬視野,就會有更大的希望。你要保持追求崇高目標的希望和決心,在遭遇困難時,只要提醒自己這個目標的價值,就可以讓你懷抱希望和勇氣。
● 快樂的人不僅更樂意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幫助你自己最好的方式,是促進你自己快樂最好的辦法。獲益的是你,是你自己。
● 如果你想要別人快樂,必須慈悲;如果你想要自己快樂,也必須慈悲。
● 樂觀並不表示你無視於實際的情況,而是你一直保持積極的態度,使你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尋求解決方法;不僅從負面的觀點來看,也能找出潛在的益處,尋找其中潛存的正面結果。
● 群聚在一起,形成社群聯結分工合作,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我們瞭解彼此必須合作,自然會去留意他人的福祉。這能讓我們創建穩定、幸福,也更為和平的社會,結果是人人同享福利。
● 缺乏接觸或隔離,就會導致對其他群體的無知,而這種無知會造成刻板印象,也讓我們更加懷疑對方。與其他群體成員友好相處是重要的,不要只把他們視為團體的代表,而要把他們視為個人。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一九三五年七月六日出生於西藏東北部的貧窮農家,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為西藏政教合一領袖,六歲時開始接受佛教僧侶的終身訓練。一九五九年,藏民反抗中國入侵,起義失敗後,達賴喇嘛逃離西藏,流亡到印度的達蘭薩拉。他對於人權、世界和平、人類基本價值觀的不懈努力,在國際間聲譽卓著,曾獲頒多項榮譽和獎項,包括一九八九年諾貝爾和平獎及美國國會金質獎章。
達賴喇嘛被問及他在生活中的角色,總說自己是「普通的佛教僧侶」。許多人則認為他是當代最重要的精神領袖,世界頂尖的佛教學者與導師。他終年四處旅行奔波,熱切鼓吹他人生中的三個主要承諾:第一,致力於促進基本的人類價值,或是他所謂的「世俗道德」;第二,致力於促進世界主要宗教傳統的和諧與瞭解;第三,致力於「西藏問題」,在藏人爭取人權、自治和自由的過程中,為他們發聲謀求福祉。無論達賴喇嘛走訪何處,始終真誠呼籲他的聽眾要更仁愛、慈悲、寬容,並承擔普世責任。
想瞭解達賴喇嘛的最新資訊和動態,請參見:www.dalailama.com
霍華德‧卡特勒博士(Howard C. Cutler, M.D.)
心理學者、暢銷作家和演說家。他與達賴喇嘛合著的《快樂》(The Art of Happiness : A Handbook for Living)、《工作更快樂》(The Art of Happiness at Work)系列叢書,同時由達賴喇嘛的東方佛教觀點和他所代表的西方科學觀點,來探究人類快樂的差異面,已被譯成五十種語言,成為全球暢銷書,獲得熱烈迴響與讚揚。卡特勒博士是研究人類幸福科學的專家,也是正向心理學領域的先驅,經常在全美和世界各地,進行演講、主持研討會及課程,以幫助人們追求更大的快樂、滿足和成功為畢生職志。
想瞭解更多《快樂》系列叢書的相關訊息和活動,請參見:www.theartofhappiness.com
章節試閱
【第一章>我對我們】
我對我們
我想這是我頭一次與你們大多數人見面。但無論你我是舊識抑或新知,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我始終相信我們是相同的:我們都只是人。──法王達賴喇嘛對千萬群眾的演說
光陰似箭,世界也有了不少變化。但這許多年以來,我陸陸續續隨達賴喇嘛四處旅行巡迴演講,已經習慣了不變的一點——他面對著廣大群眾演說時,總是如此開場:「我們都是一樣的……」他似乎在聽眾中創造出一種感覺,讓他們不僅與他聯結,而且也互相聯結,建立了人類基本的關係。
那是個週一清晨,我剛回達蘭薩拉,即將見到達賴喇嘛,開始我們另一系列討論的第一次會談。我早早結束早餐,由於從我住的旅館到達賴喇嘛的居所只需沿山路步行五分鐘,因此我帶著咖啡回到交誼廳,審閱筆記,為會談稍做準備。雖然交誼廳空盪盪的,但先前已經有人把電視頻道轉到世界新聞。我專心讀筆記,並沒有十分注意新聞,有幾分鐘,這世界的災難只不過是背景噪音。
但沒有多久,我碰巧抬起頭來,注意到一則報導。一名巴勒斯坦自殺炸彈客在台拉維夫的迪斯可舞廳,蓄意對以色列的少年男女引爆了炸藥。共有將近二十四名青少年遇害。但光是殺戮,顯然還不能讓這名恐怖分子滿足,他還刻意在炸彈裡填裝了生鏽的鐵釘和螺絲釘,讓沒有被殺死的人殘廢或毀容。
我還來不及體會這樣的行為有多麼殘酷,其他的新聞又接踵而至,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暴行……尼泊爾王儲屠殺了他全家……古吉拉特(Gujarat,印度西北)大地震還在搜救倖存者。
才剛隨達賴喇嘛訪問回來的我,看到這些觸目驚心、天降橫禍的報導,耳中不由得響起他的話語:「我們都是一樣的。」然後我意識到,在我聽見這些災難報導時,受害者是模糊而沒有面目的抽象物體,而不是「和我一樣」的一群個人。似乎當我與受害者越有距離感,他們就越不真實,越不像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但如今,就在這個片刻,我試著想像自己是地震災民,前一刻還在從事日常生活的雜務,七十五秒之後卻喪失了家人、住所或財產,變得身無分文、孑然一身。
「我們都是一樣的。」這是個有力的原則,也是我相信可以改變世界的原則。
※※※
「法王,」我開口說道,「今天上午我想和你談談『我們都是一樣的』這個想法。在當今的世界上,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孤立和疏遠的感覺,這是一種隔離感,甚至會造成懷疑、猜忌。如果我們能培養與他人的聯繫感,一種更深入、更真實的聯結感,建立共通的情感與關係,就能徹底改變社會,消除當今世界面臨的許多問題。因此,今天上午我想談談『我們都是一樣的』這個原則……」
「我們都是一樣的?」達賴喇嘛重複道。
「是的,而……」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他問。
「嗯?」
「是誰讓你有這種想法的?」
「你……你說的。」我結結巴巴地說,有點困惑。
「霍華德,」他直接了當地說道:「我們並不一樣。我們是不同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
「是的,當然,」我趕快修正,「我們每個人表面上都不同,但我的意思是……」
「我們的不同未必是表面上的,」他繼續說,「比如我認識一位拉達克(譯註:Ladakh,位於印度西北部喜馬拉雅高原)的高級喇嘛,我雖然和他很熟,但同時也知道他是拉達克人。無論我和他多麼親近,他永遠都不會變成西藏人,永遠都是拉達克人。」
多年來我常常聽到達賴在演講時以「我們都是一樣的」作為開場白,因此他這麼說,不由得使我大吃一驚。
「但多年來你四處巡迴奔波,每一次對群眾演講,你總是說:『我們都是一樣的。』甚至連最近這一次也不例外。在你公開談話時,這似乎是非常有力的主題。比如你說,一般人往往會強調彼此的差異,但我們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欲望卻都是相同的。而且……」
「哦,是的,沒錯,」他承認,「此外,我們也有同樣的人類潛能。是的,我通常會以這些內容作為開場白,這是因為來見我的人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現在我是佛教僧侶、是個西藏人,其他人的背景也許和我不同。如果我們沒有共同的基礎、共同的特質,我的談話就沒有著力點,無法和他人分享我的看法。但事實上,我們全都是人。這是我與他們分享個人經驗的基本依據。」
「這就是我要談的─『我們都是人』的想法。」我解釋道,同時也因為我們終於達成共識而鬆了口氣。「我認為,如果大家都能真心誠意地覺得,人人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和其他人一樣,就能徹底改變社會─我指的是真正的改變。因此,我希望可以更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達賴答道:「要真正瞭解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研究,為什麼我們認為自己是獨立、分離或單一的,而我們又是如何視別人為不同或分離,然後看看能否有更深入的認知。但我們不能單單只是憑著嘴巴說我們都一樣,而否認我們之間的歧異。」
「這就是我的意思。我想我們可以同意,如果人們像對待夥伴或同胞那樣對待彼此,如果每個人由基本的人性層面出發,像你這樣與他人建立關係,就像你常說的有如兄弟姐妹,世界就會美好得多。我們就不必談我想和你討論的問題,你我就可以談論足球或電影了!
「所以我不明白,」我接著說,「但你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的方法,似乎是以提醒他們身為人類所共有的特點為基礎。這是你向群眾發言時所使用的方法。」
「是的。」他點了點頭。
「我不明白……」我再次說道,「這是十分重要的課題,雖然想法如此簡單,在現實中卻又是那麼難以執行。我只是納悶,在當今問題紛呈的世界,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助長這個過程,例如加快它的進行、或者鼓勵大家由這個角度來看事情?」
「其他的方法……」他放慢速度說話,慎重思考了片刻。正當我熱切期待他的見解和智慧時,他突然笑了起來,有如頓悟般喊道:「是啊!如果現在有火星人來到地球,造成某種威脅,我想你就會看到所有的地球人馬上團結起來!他們會聯合起來說:『我們是地球的人類!』」他笑個不停。
我抗拒不了他愉快的笑聲,也笑了起來。「是的,我想是這樣,」我同意,「而且我會看看該怎麼向星際安理會報告。但在我們等待星際母艦抵達的期間,有沒有其他的建議?」
※※※
於是,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對話,陸陸續續進行了好幾年。這些討論都是由那天早上我不經意提出「我們都是一樣的」議題而展開,我就像提出了某個汽水廣告的宣傳標語,要用它來團結世界。達賴喇嘛以他特有的風格回應我,不願把重要的問題縮減為簡單的公式。這些都是相當關鍵的人類問題:我們該如何與他人建立深層的情感聯結、建立真正的人類關係,即使是與我們十分不同的人?有沒有可能把你的敵人視為像你一般的人?有沒有可能真正把所有人視為自己的兄弟姐妹?抑或這只是烏托邦式的夢想?
我們的討論很快擴及個人與社會關係的根本議題。有許多嚴肅的問題需要探討:當社會問題影響到個人的快樂時,我們還可能真正快樂嗎?在追尋快樂時,我們選擇的道路是內在的發展、還是社會的變革?
【沒有社群意識,就沒有依靠】
我繼續和達賴討論:「法王,這些年來我們討論的主題一直都和人類的快樂幸福相關。過去我們是由個人的角度、由內在發展的角度去探索,但現在我們要從社會的層面,來討論可能影響人類快樂的因素。當然,我知道你有機會多次赴世界各地旅行、訪問不同的國家,體驗許多文化與形形色色的人們,和眾多領域的專家見面。」
「是的。」
「所以,我想知道──在你旅行的過程中,是否注意到現代社會有任何獨特的面向,會是充分實現人類快樂的重大障礙?當然,當今世界有許多特定的問題,如暴力、種族迫害、恐怖主義、貧富懸殊和環保等。但我想知道在你的心目中,是否有比這些現代社會特徵更為突出的問題,讓你覺得特別嚴重?」
達賴喇嘛回答:「是的。我注意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認為它可能是『缺乏社群感』最好的表徵。西藏人聽到這種現象,總覺得匪夷所思,現代社會的人們雖然住在一起比鄰而居,他們做你的鄰居可能已有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但你和他們卻幾乎沒有任何接觸!見面時,你只是和他們打打招呼,但其實你並不認識他們,沒有真正的聯繫、沒有社群感。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總覺得很奇怪,因為在傳統的西藏社會裡,社群感非常強烈。」
不論在實際上或象徵上,達賴喇嘛的評論都正中我的要害。我有點尷尬地想,我連鄰居的名字都不知道,多年來一直都是如此。
當然,我可不想當著達賴喇嘛的面承認這些。「是的,」我答道,「這情況很常見。」
達賴喇嘛接著解釋:「在當今的世界裡,你有時會發現有些社群或社會沒有合作精神,成員之間沒有聯結感,於是就看見寂寞盛行。我覺得社群感十分重要。即使你很富有,但如果沒有人類同伴或朋友分享你的愛,最後你可能只好與寵物、動物來分享它,聊勝於無。然而,即使你置身貧窮的社群,窮人仍然擁有彼此,因此你可以真實地感覺到你有一種依靠,情感的依靠。反之,如果缺乏這種社群意識,當你覺得寂寞、感到痛苦時,也沒有真正可以傾訴、分擔的對象。我覺得這種寂寞可能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問題,而且必然會影響個人的日常快樂。」
「現在,我們談到寂寞時,」他補充說,「一定要注意我們所指的意思。在這裡,寂寞未必只意味著思念某人,想找個朋友談談,或諸如此類的事。因為你可能有個關係密切的家庭,所以並沒有很嚴重的個人寂寞感,但你還是可能覺得疏離了廣大的社會。因此我所謂的寂寞,是一種更廣義的孤立,或者是與人或團體之間的疏離感。」
過去十年來,社群意識的式微已成為大家討論的主題,部分原因是有哈佛大學政治學者羅伯·普特南所著的《一個人打保齡球》等作品推波助瀾。普特南認為我們的社群意識和公民責任在過去三十年急劇惡化,街坊鄰里的情誼顯著地日漸淡漠,晚餐聚會、群體討論、會員俱樂部、教會團契、政治參與,以及所有一切維持民主運作的基本活動,都越來越少。亞利桑那大學社會學者米勒·麥佛遜和馬修·布萊許爾,以及杜克大學的林·史密斯─羅文指出,這二十年來,表示自己沒有任何對象可談論要事的人,數量成長了近三倍。芝加哥大學「綜合社會調查」則顯示,沒有任何親密朋友或知己的美國人,竟達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五,這個數字教人吃驚。
究人員發現,過去二十年來,不但個人的社會關係減少,社會關係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依賴家庭成員作為與社會聯繫的主要管道。最近的研究顯示,現代人工作和通勤的時間都較長,更沒有時間與社群互動。這種工作時間和家庭地域分布的變化,促成的是範圍更廣、深度卻更淺的人際關係,而非滿足人類情感所需要的密切聯繫。
孤單地看電視、獨自使用電腦的人數也在增加,這同樣會造成社會的孤立。網際網路成為日益風行的人際交流工具,在這方面也可能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網際網路可以讓我們聯結朋友、家人和鄰居,但它也會削弱讓我們實際看到彼此、建立更密切聯繫的需要。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透過網際網路或簡訊等通信工具,確實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但在建立社會聯結方面,這種類型的聯繫卻不如親自溝通。在表達和溝通情感上,文字有時候是較差的工具;人類有許多的溝通,都是透過微妙的視覺線索,必須在面對面的情況下,才能更敏銳地加以觀察。
不論原因如何,社群意識式微和社會日益孤立,在各個層面─個人、社群、社會和全世界,都有著深遠影響。達賴喇嘛以他特有的智慧和洞察力,一語道破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個人層面或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對人類福祉的作用。
【建構社群聯結:最初的起點】
就如同達賴喇嘛即將揭示的,若要尋求有效的方法來治療我們社會的痼疾——與人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繫、培養更廣泛的社群意識,可能是很好的起點。
一旦確定了削弱社會聯繫是重要的問題,我們的重點就轉為該怎麼因應這個趨勢。
「法王,你曾提到,缺乏社群意識在現代社會中是很嚴重的問題。關於如何提高社群意識,加強人與人的聯結,你有什麼看法?」
「有的,」達賴回答,「我認為這個方法必須先由培養認識開始……」
「哪方面的認識?」我問道。
「當然,首先你得認識問題本身的嚴重性,瞭解它的破壞力。然後你必須對我們基於和他人共有的特點所建立的聯結方式,有更清楚的認識。最後,你要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動。我想這是重點。這意味著必須念茲在茲,增加個人與社群中各不同成員之間的聯繫。這就是提升你的聯結感,促進你和社群關係的方法!」
「你能否更進一步地談談每一個步驟或策略,把它們界定得更清楚?」
「好的,沒問題。」他欣然同意。「首先要談的是培養更清楚的認識。無論你正在處理什麼問題,都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改變現狀—問題不會自行解決。人要有堅定的決心,才能改變問題。這決心來自你的信念:相信問題的重要性,並相信它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而要創造這種信念,要先瞭解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運用你的常識和推理。這是我所謂『認識』的意思。過去我們曾經討論這種普遍的做法,但在這裡,我們談的不僅是缺乏社群和普遍寂寞所造成的破壞性結果,也要談談具有強烈社群意識的正面益處。」
「益處,比如……?」
「如我所提到的——在情感上,有可依靠的支柱,能夠和你分擔問題的其他人等。」
「哦,我想到的是像減少犯罪,或是依附更廣大社群而來的健保福利等事物……」
「霍華德,我不懂這些事。這方面你應該諮詢專家,看看有什麼樣的證據,科學證據。我在這些方面不是專家。但是即使不看研究報告,我也認為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調查,張開眼睛,反省並加以思考。
「例如,即使在同一個城市或社群,你也可能看到兩種不同的鄰里。比方說,其中一個鄰里的人相處得並不好,鄰居互不溝通,也沒有人在乎這個群體。而另一個社群則不同,成員相互往來,建立友誼和社群意識,因此一旦有事情發生,無論是好是壞,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分享。比較這兩者,你一定會發現,生活在較有社群意識的鄰里會更加快樂,而且大家都會有更踏實、更安全的感覺。這只不過是常識。」
「那麼,法王,既然和社群建立聯結關係有顯而易見的益處,你能不能解釋一下你所提到的下一個步驟——對我們與他人聯繫的方式,有更清楚的認識?」
達賴喇嘛思考了一會兒說:「好的。現在,當我們談起社群意識,基本上指的是和他人的聯結感,一種在自我之外認同更廣大群體的感覺,讓你有一種歸屬感。因此,霍華德,如果我們要建立社群意識、加強社群關係,就需要找出和別人建立關係的方法,建立聯結。這裡的重點是,你要意識到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基礎上和別人建立關係,找出你可以建立聯結或關係的各種方法。仔細觀察、分析,問問你自己,你和別人有什麼不同的特性?又有什麼共同的聯結?」
「所以,」我想要釐清一下:「你現在談的是,西藏社群的成員如何在共同的文化和精神基礎上建立關係,而這些共同點又如何創造出強烈的社群聯結?」
「是的。但要記住,共同的文化、精神背景或傳統,並不是這些強力社群聯結、社群意識僅有的基礎。這只是其中一個層面。人們也可以在其他層面建立關係,比如同屬一個家庭,或生活在同一個鄰里與地區。或者,你也可能找到與自己有同樣興趣或嗜好的人,這些都可視為不同種類的『社群』。那種隸屬於更廣大群體的基本感受,才是重點。」
「因此,這引領我們走到最後一步,」我說,「或者它實際上是第一步:採取行動,努力與社群中的其他人建立個人的聯繫,不論你如何定義或構想你的『社群』。」
「是的。」
「法王,我在想,有許多原因會使我們的社群意識式微,而其中大多數無疑都與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有關。比如在西方社會,可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之一是流動性。人們往往會由一個城市或州移往另一個地方,以便在某些方面提升自己,尋找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改善自己的生活。實際上,我們的社會也在助長這種為追求更好機會而離鄉背井的想法。」
「是的,」達賴同意道,「這種流動性可能會有些影響。舉例來說,如果你和那些一起長大、上學的人們共同生活,你對他們一定會有真正的認同感,也有更強烈的社群意識。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遷徙,未必能有這種境遇。」
「所以這是問題的成因之一。」我做出結論,「但我的意思是,在人們由於……『噢,那邊的工作更好』等因素而不斷遷徙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建立社群意識?」
「霍華德,我認為遷徙未必就會使人失去社群意識,」他滿懷信心地回答,「即使你初到一個新的地方,依舊可以努力去認識同屬這個鄰里的人。即使你遷徙到新地區,仍然可以在那裡創造一個社群。社群意識的基礎,是來自於個人和家庭努力去認識及瞭解彼此。你隨時可以用心去認識生活在你週遭的人,參與地方性的組織和社區活動等。
「因此,這往往只是意願的問題。而我們該如何提高這樣的意願?同樣也是透過加深認識,去瞭解社群意識真正的重要性,瞭解這可能直接影響你自己的快樂和家庭的幸福。
「其實,無論你去到哪裡,都無法自絕於社會,不是嗎?正是如此。除非你刻意孤立自己,保持冷漠,不願付出。這完全取決於你。」
※※※
所以,我們開始以幾個基本前提來檢視人類社會和快樂。首先,無庸置疑的是,社會因素會影響個人的快樂。其次,在尋找能影響人類快樂的特定因素時,與他人的聯結感和更廣泛的社群意識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第三,就現代社會的趨勢來看,一如達賴喇嘛所指出,我們的社群意識逐漸式微,社會疏離日益嚴重,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缺乏深入的情感聯結。
我越反省這個重要的課題,就越覺得在這背後是整個現代文明在創造它、刺激它、推動它──而且引領我們走向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甚至是潛在的災難。侵蝕這種社群聯結基礎的,是複雜的社會力量,例如現代科技,或甚至是社會的基本價值觀這些巨大的力量。在步調越來越快的社會,這似乎創造了一股潮流,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向前,隨波逐流。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減緩這帶領我們航向更大苦難甚或毀滅的浩瀚水流?
幸好達賴喇嘛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辦法,讓我們重新建立社群的聯結……
第一步:瞭解聯結的益處
如果有個神秘的陌生人悄悄走到你身旁,低聲對你說,「我可以提供秘方,讓你減少一半在明年內死亡的機率,而且你不必戒煙,也不必放棄大麥克漢堡或啤酒,更不需要做任何伏地挺身或運動!」對於飽受現代社會孤立和疏離所苦的人而言,這樣的方法確實存在。「聯結真的很重要,」普特南有一次在白宮的會議上解釋,「許多研究藉著控制血液成分、年齡、性別,以及是否慢跑、吸煙等變數,顯示只要你加入一個群體,在未來一年內死亡的機率就減為一半。如果加入兩個群體,死亡的機率則減為四分之一。」
達賴喇嘛提及要如何培養更強烈的社群歸屬感時,建議我們要先瞭解和更廣大群體建立關係的益處。根據許多研究,親密關係與社會聯繫,不論對身心或情緒健康都是多所助益——死亡率減低,生病時更迅速復元,精神更健康,免疫功能更好……這僅僅是幾個例子。這些科學證據源自各處,從成千上萬人的大規模調查,到小型的實驗室研究—例如卡內基美隆大學曾做過一個教人有點不安的研究:把感冒病毒樣本直接噴入一些勇敢受測對象的鼻孔,結果發現:社會關係豐富的人,生病的機會要比其他人低四倍!
除了密切聯結對個人健康有益,還有其他證據顯示,在個人的親朋好友圈之外,若能累積對於更廣大社群的歸屬感,在許多方面也有相當好處。正如普特南指出,「社會網路更緊密的社群,犯罪率和死亡率較低,政府較不會腐敗,也更有效率,逃漏稅的人民亦較少。」
第二步:認識聯結的方法
達賴喇嘛表示,要建立更深刻的社群意識,就要對我們與他人聯結的方式有更深入的認識,而這種認識可以藉著思索我們與他人共有的特點,我們共有的利益、背景和經驗來發展。
例如,達賴喇嘛指出,西藏人民無論流亡到印度或其他國家,都因為共同的文化和精神傳統而建立起密切關係,這些共同的聯結深深紮根,其精神傳統可以追溯到西元七世紀佛教開始在西藏傳播之時,文化傳統則更悠久。如果說共同傳承的根源越深,認同感或社群意識就越強,這是合理的假設;但達賴喇嘛也提醒我們,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也能建立聯結感,如果我們仔細檢視,總會找出與他人共有的某些特質或經驗,一些共同的聯結。在我繼續與達賴喇嘛談話之時,他將會指引方法,在更基本的層面上形成共同的聯結。
第三步:採取行動,加強個人接觸
最後一步:採取行動。顯然達賴喇嘛培養社群意識的前兩個步驟,都關乎於提高認識,但除非轉為實際行動,否則毫無意義。多年後我回顧當時談話的記錄,看見他論及現代人不認識自己鄰居的那一段,雖然在談話當時我很深刻地體認到,這些人也包括我在內,但事後我卻馬上忘得一乾二淨。幾年之後,老實說,我發現自己仍然沒有費心去認識鄰居。
我讀到記錄手稿中達賴喇嘛的話:「這只是意願的問題。」並想起我們當時的談話,不由得突然從電腦前站了起來。「遲做總比不做好。」我想道。於是我走出屋外,決心至少要見到一位鄰居。結果我正好看見一位汽車發生故障的鄰居,於是走上前去協助。我們互相自我介紹,有了一段相當有趣的談話。我走回房間,回到電腦前,重新開始工作。僅僅只是跨出這一小步,和鄰居建立關係這麼簡單的行為,卻讓我的心情、精力,甚至頭腦的清醒,都突然大幅提升,讓我恢復精神和熱情而重新開始工作,就像剛過完週末假期,而不僅僅只是和鄰居簡短地談話。
如果仔細思索社群意識的惡化、社會的日益疏離,以及導致它們的社會破壞力量,這些原本似乎無解的問題,如今可能都有望解決了。達賴喇嘛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複雜問題,他的回答非常基本,解除了所有的疑惑。如果你搬到一個新的地方該怎麼做?只需加入一個團體。如果你覺得欠缺動機該怎麼解決?瞭解社群更多的益處。如果你感到孤獨、疏離,無法與任何社群建立關係該怎麼辦?衡量你自己的利益,和其他有類似利益的人建立關係。
他為我們指明方向,讓我們建立新的社群意識,一種歸屬感。他明白地點出真理:一切取決於我們自己。他把責任明明白白地放在我們自己手裡,而非勢不可擋的社會力量手裡。我們不必為創造更強烈的社群意識而回頭走老路,不必恢復到農業社會、不必改變現代社會的道路。我們只需要採取行動,每次只需要一個人,與其他有類似利益的人建立聯結。
【第一章>我對我們】
我對我們
我想這是我頭一次與你們大多數人見面。但無論你我是舊識抑或新知,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我始終相信我們是相同的:我們都只是人。──法王達賴喇嘛對千萬群眾的演說
光陰似箭,世界也有了不少變化。但這許多年以來,我陸陸續續隨達賴喇嘛四處旅行巡迴演講,已經習慣了不變的一點——他面對著廣大群眾演說時,總是如此開場:「我們都是一樣的……」他似乎在聽眾中創造出一種感覺,讓他們不僅與他聯結,而且也互相聯結,建立了人類基本的關係。
那是個週一清晨,我剛回達蘭薩拉,即將見到達賴喇嘛,開始...
作者序
【前言】亂世中的快樂之道
霍華德•卡特勒
前陣子,我應邀到澳洲參加以人類快樂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這場盛事共邀請了世界各地五十位知名專家來談論快樂,甚至連達賴喇嘛也在第二天現身擔任主講人。這麼多的專業同僚齊聚一堂,針對廣泛的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中午休息時,我聽到幾位同僚談到正向心理學界正在辯論的話題。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又稱積極心理學、幸福心理學)是心理學的新分支,常被稱為「人類幸福的科學」,而大家辯論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促進人類的幸福,重點應該放在個人內在的發展還是社會幸福──哪一種才是較好的方法?換言之,我們應該致力開發增進個人快樂的技巧,還是應該側重改善社會現況,讓社會成員成長茁壯,因而獲取更大的幸福?
這樣的辯論似乎時有爭議。主張應該促進社會幸福的人,認為以促進個人快樂為職志的正向心理學,只不過是另一種自我中心的通俗心理學時尚,只顧追求個人的滿足。正向心理學的陣營當然提出了有力的論據來反駁。他們並不否認快樂的先決條件是要先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且還指出,由於快樂是一種主觀的狀態,涉及個人的態度、認知、情感等,因此要求快樂的提升,必定要著眼於個人的內在狀態。此外,針對追求個人快樂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說法,他們指出,研究顯示:提升個人的快樂,會使人更加慈悲為懷,更願意付出,更願意接觸與幫助別人;而不快樂的人才更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
其實這樣的爭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歸結為人們基本取向的問題:是「我」,還是「我們」?其實達賴喇嘛和我在討論個人、社會和人類幸福之間的關係時,也談過相似的問題,諸如:社會對於個人快樂的影響是什麼?如果社會問題會破壞我們的快樂,我們該怎麼做?要促進社會的改變,個人有什麼責任?究竟可以做出多少貢獻?
這些討論也包括了本書記載的一些談話,是達賴喇嘛與我從一九九三年起針對人類快樂展開對話的一部分,我們的討論也仍在進行中。為了讓這些談話呈現適切的脈絡,我想先回顧《快樂》系列叢書的歷史,以及科學界和社會大眾對快樂的認知產生的劇烈變化。
《快樂》系列作品的歷史
一九九○年代初,我開始構思要與達賴喇嘛合寫一本談論快樂的書。那時我已經認識達賴喇嘛近十年,充分瞭解他有極大的智慧,不但能為佛教徒開示,對非佛教徒也同樣有所助益。所以我開始設想要為一般西方讀者寫本書,萃取出讓達賴喇嘛獲得快樂的基本原則。這本書的重點聚焦於能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達賴喇嘛的想法,並在西方科學和心理學的背景下描構他的觀點,我希望最終能結合東西方的精華,來找出獲得快樂的有效方法。達賴喇嘛欣然同意我的建議,我們於是在一九九三年,開始進行這項計畫。一九九八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The Art of Happiness:A Handbook for Living)終於發行,我們抱著謙虛的期望,初版只印了少量的冊數。教我們大感驚喜的是,讀者對這本書的反應非常積極,它似乎在許多渴望更美好生活的人內心深處引起共鳴,很快就打進世界各地的暢銷書排行榜,被譯為五十種文字,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
我們收到了許多精彩而感人的信件,其中一些列舉出我們未談到的主題,請求我們出版續集。例如,我專注於發展個人的內在,以作為追求快樂的路徑,因此書中討論了追求快樂的內心障礙,卻迴避了社會問題,雖然不論在我們的私下討論或公開談話中,達賴喇嘛都經常提到這些問題。但現在是面對現實的時候了。人並非生活在真空中──我們生活在社會裡,這個社會有很多問題會影響我們的快樂。為了與達賴喇嘛更深入探討這些有關社會和全球的問題,我提出與達賴喇嘛寫作續集的想法,以尋求根本的解答:我們如何才能在這紛擾的亂世中找到快樂?而他同意了。
我原本打算在《快樂》之後的續集解決這浩瀚的問題,但我們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範圍太廣,所以我們把不同主題規劃成一系列叢書。本系列的第二本書《工作更快樂》(The Art of Happiness at Work)發表於二○○三年,把「快樂之道」的原則運用於大多數人成年後清醒時耗費了大量時光的地方──職場之上。而在現今這本書中,我們終於轉向那些破壞人類快樂的更廣泛社會議題。達賴喇嘛在一開始就指出,當今許多社會缺乏社群意識,而且信任受到侵蝕;隨著討論進行,我們將談到偏見、種族主義、恐怖主義、暴力和恐懼的問題。
快樂革命
達賴喇嘛認為快樂是可以實現的目標,可以透過練習和努力培養,這是佛教徒對於快樂的基本觀點。巧合的是,《快樂》出版後不久,同樣的思想也由另一個方向在社會中紮根──這種「新的」科學發現導致許多人對快樂的看法發生根本的轉變。越來越多人開始否定快樂只是外在情境的副產品,而認為快樂可以有系統、有方法地培養。這種變化是全球「快樂革命」的一部分,科學社群和社會大眾突然都對「人類快樂」的主題爆發無比興趣。
導致「快樂革命」蓬勃發展的分水嶺,似乎是在某個心理學新派別正式成立之時,這個新派別著重於研究人類正面的情感、優點和繁盛。影響力深遠的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博士,不遺餘力地推動這種他稱為「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與另一位傑出的研究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博士合力奠定了這個新領域的基礎。當我們寫作《快樂》之時,可供參考的人類快樂和正面情緒的研究還很少,但是在正向心理學派別成立後,人類史上第一次,快樂成為科學研究的領域,過去十年間的相關研究呈倍數增長。而對我來說,尤為可喜的是看見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達賴喇嘛的看法,讓我們發現佛法在許多方面都和西方科學有所銜接。
助長快樂革命的主要因素,是一些令人驚訝的研究揭示了快樂的益處,遠遠超出僅只是「感覺良好」的範圍。孕育更多的快樂,被視為就像是「一次購足所要的東西」,可以進而追求生活中每個主要領域的更大成功:快樂能提升追求伴侶成功的機會,帶來更美好的婚姻,促進更牢固的關係,培養更完善的身心健康,造成更長的壽命(最多可多活十年!)。它能促進創造力、認知能力和彈性。快樂的人在工作上更成功、收入更高;擁有快樂員工的公司組織也會更成功、創造更多利潤。
儘管培養更大的快樂對個人助益良多,但這些研究更重要的是指出:培養更大的快樂不僅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個人的家庭、群體和整個社會。事實上,這正是《快樂》系列叢書強調的基本原則之一。先前我提到,要追求快樂,究竟發展內在抑或變革社會才是較「有效」方法的爭論──也就是該朝個人快樂還是社會幸福來努力?在澳洲研討會中並沒有人來請教達賴喇嘛的意見,但他在我們的談話中提出了回應。他對這項爭論的答案是什麼?沒有爭論!最佳的方法呢?兩者皆是!這不是只能二選一的情況,我們並不需要非此即彼的選擇。達賴喇嘛認為,我們能夠、而且應該同時,朝著個人快樂和社會幸福的方向一起努力。
個人快樂與社會幸福的交會
關於如何培養個人的快樂,達賴喇嘛提供了幾種方法。例如在本書第三部,他揭示了實際可用的途徑,來解決現今世界的問題——培養希望、樂觀、信任和其他正面心態。正面的情緒和心態對於增加我們的整體幸福有直接影響,終將指引我們在紛擾亂世中找到快樂。至於增加「社會幸福」,當然個人可以採取各種行動,以幫助建設更美好的世界──而個人所選擇的行動,一般是取決於個人利益、資源、能力和情境等。
不過在本書中,我們會先提出一個關鍵的論點,一個強力而根本的辦法,同時培養個人內在的快樂,並解決社會的問題:一般正面的情緒,尤其是最崇高的「正面情緒」——慈悲與同理心,就位於內在快樂和外在幸福之間的交會點,同時能引發個人的快樂,也可以為當今紛擾社會的諸多問題提供解決之道(至少是克服這些社會問題的第一步)。
我們提出直接的科學證據,以證明培養慈悲為什麼是提升個人快樂的有效技巧。我們也將說明同理心與慈悲如何導致大腦功能特定的變化,改變我們對他人的觀感知覺,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使我們認為他人和自己更相似。這些變化使我們以他人和我們的相似而非相異之處為基礎,與他人建立關係,消除「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壁壘。這也使我們產生特別的思考和行事方式,是為我們稍後要探討的社會問題「量身設計」的解毒劑,甚至是迄今仍被認為不可能防範,我們對那些看來和自己不同之人出於本能感受到的「自動且無意識」的偏見,也能加以克服。最後,我們將解釋這種克服社會問題的方法,拜正面情緒和快樂的感染天性所賜,要比一般傳統方法具有更多獨特的優勢。
在本書的結尾,我們將說明:任何人未必天生就要有同情心或「熱心」,也可以練習特定的技巧,有意識地培養更深刻的同理心和慈悲。任何人都可以運用這些技巧,提高日常生活的快樂水平。但是,如果要藉此消除普遍的社會問題,大部分的人都要練習這些技巧,比如我們可以在公立學校提供教育和訓練,同時經由媒體報導,宣導這些技巧的好處等。
但在這一切實現之前,必須要有更多人贊同達賴喇嘛的慈悲觀點:慈悲是個人幸福的泉源,是真正對你,而非對「其他人」有益。這需要將慈悲視為真正具有實用價值和重要性的事物,有真正具體的好處,而不只是一個「溫暖而模糊」的抽象哲學概念,或是「軟調」的宗教、精神或道德的主題。我們甚至應該視它為必需品,對我們的生存至關緊要,而非只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在星期日上教堂、或帶著數百萬美元到佛羅里達退休時才實行。
要以廣泛的教育在全球施行這些技巧的訓練,可能會是緩慢的過程。同時,當今世界的問題是多元、複雜的,沒有秘方或靈丹妙藥能突然消除個人和全球所有的人類問題,但至少我們有了可以開始的地方。我們有實際的步驟,以面對紛擾的世界;我們有可用的策略,能真正維持日常的快樂,又能為更廣泛的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最終,我們會發現達賴的訊息是希望,是植基於人性本善的絕對信念,以及知道有明確道路通往快樂的平和感受。
【前言】亂世中的快樂之道
霍華德•卡特勒
前陣子,我應邀到澳洲參加以人類快樂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這場盛事共邀請了世界各地五十位知名專家來談論快樂,甚至連達賴喇嘛也在第二天現身擔任主講人。這麼多的專業同僚齊聚一堂,針對廣泛的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中午休息時,我聽到幾位同僚談到正向心理學界正在辯論的話題。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又稱積極心理學、幸福心理學)是心理學的新分支,常被稱為「人類幸福的科學」,而大家辯論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促進人類的幸福,重點應該放在個人內在的發展還是社會幸福─...
目錄
前言 亂世中的快樂之道 霍華德•卡特勒
【第一部】我,我們,和他們
第1章我對我們
第2章我和我們
第3章我們對抗他們
第4章克服偏見
第5章極端民族主義
【第二部】從暴力到對話
第6章重省人性
第7章暴力的起因
第8章暴力的情緒根源
第9章處理恐懼
【第三部】在亂世中追求快樂
第10章面對亂世
第11章希望、樂觀和韌性
第12章信任與幸福的交會點
第13章用正面情緒建立新世界
第14章發現共同的人性
第15章同理心與慈悲
前言 亂世中的快樂之道 霍華德•卡特勒
【第一部】我,我們,和他們
第1章我對我們
第2章我和我們
第3章我們對抗他們
第4章克服偏見
第5章極端民族主義
【第二部】從暴力到對話
第6章重省人性
第7章暴力的起因
第8章暴力的情緒根源
第9章處理恐懼
【第三部】在亂世中追求快樂
第10章面對亂世
第11章希望、樂觀和韌性
第12章信任與幸福的交會點
第13章用正面情緒建立新世界
第14章發現共同的人性
第15章同理心與慈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