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內容簡明易讀、涵義深遠,是流傳民間最普遍而深入的一部佛經。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也是「諸部般若」的精髓。
東初老和尚治學嚴謹,從無我觀、人生觀、世界觀等角度,深加剖析《般若心經》在佛教中的地位、組織結構、思想發展的過程;並以教理為經、佛教史為緯,重新賦予《般若心經》的時代新意。
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教史、教義,有更宏觀的視野和認識。
本書特色
《心經》的表現法,是消極的、否定的、破壞的,
但是在其言語裡頭卻是積極的、肯定的、努力的建設。
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教史、教義,
有更宏觀的視野和認識。
作者簡介:
東初老和尚
1907年,出生於江蘇泰縣曲塘鎮。十三歲時,由泰縣姜堰鎮觀音庵的靜禪老和尚披剃出家,誦習教法。自幼勤讀強記,自律甚嚴,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智慧超邁,對於經史百家之學也頗多涉獵,許為弘揚佛法的龍象。
1928年,到鎮江竹林寺的佛學院求學;1929年,到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隨即又到福建廈門,進入太虛大師所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繼續深造,先後期的同學有印順、竺摩、戒德、默如、慈航、雨曇、覺民等法師,都是一時的俊秀。孺慕在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中,對日後的治學和研究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東初老和尚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在擔任鎮江焦山定慧寺監院及方丈期間,創辦了佛學院及佛學期刊。1949年來台之後,創辦了《人生》雜誌;1955年,倡導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社會各界政要賢達百餘人發起響應,重興佛教文化;1965年,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1967年,中華學術院聘請為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從此少問外務,專事佛教著作。晚年,老和尚深感護教弘法必須以歷史為基礎,盡力精心完成了《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三部鉅著。
他的一生對佛教的文化教育,抱有深切的使命感,以及崇高的宗教情操,於此可見一斑。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竺摩長老序
《般若心經》自梵土迻譯我國,千年以來,深入民間,流行之盛,諸經無匹。不特學佛者能知能誦,雖老嫗竪子亦能知能誦;不特佛學家能註能解,非學佛者的外道旁門,亦多東剽西竊,能註能解;其見地雖有正邪之別,是非之分,其誠信與愛好此經,還如同出一轍。為何本經的流行會有如此弘盛呢?本書的作者究其原因凡三:一以簡明切要;二以適合口誦;三以涵義深遠。有此三因,故本經在我國,能透過各宗派教徒的學習與傳播,使之深入社會各階層,如洪水氾濫般流行在民間了。
從時代的眼光來看,《心經》雖是印度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典法籍,但其不論在形式的體裁或理論的方式,都是很合乎現代化的辯證性或革命性的理論與形式的。辯證法上所講的正、反、合的理論方式,在《心經》中亦可以找出來:《心經》文中第一段從「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起,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正面的理論;第二段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至「無智亦無得」,是反面的理論;第三段從「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及般若心經思想史「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經過正反而合的理論。這與《金剛般若經》中所說的「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般若波羅蜜者,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有同等的意義,和同等的理論方式。
至於革命性的理論方式,是由消極的破壞,到積極的建設的,這在《般若心經》文裡,又是發揮得恰到好處;因《般若心經》的思想與理論,是全憑般若空慧的理智來破壞、掃蕩了一切雜染的垃圾,而重新建立起一切真淨妙麗的勝德。故本書說:「在般若的理智中有消極的破壞與積極的建設二大作用。」所以本經在消極的破壞方面,要說「五蘊皆空」,即從觀自在菩薩體驗甚深的般若智中,否定了自我的存在,達到諸法緣生性空的無我觀。再進一步的破壞,則不但「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而且還要「無智亦無得」,更否定了一切法相的存在,要破壞、掃蕩到渣滓不留,才顯出絕相泯智的真空中道是什麼一回事。可見在這大掃蕩的破壞性中,已含有建設性的意味,故接著說「度一切苦厄」,及「以無所得故」而「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在本書中,以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是解脫道與救濟道的運行,即從大掃蕩和大破壞中解脫了自己的苦厄,同時也能救濟了一切眾生的苦厄,則佛法中所講的一切大悲無我的真凈勝德,都從這掃蕩、破壞裡面重新地建設了起來。若依此理推廣言之,這不獨《般若心經》為然,一切佛法的大悲無我的真淨勝德,都是從般若空慧的理智中經過一番蕩垢滌污的消毒作用,始能把它重新建設起來的。如佛法中所說的空、無常、無我、無法、無相、無願、無作,都是在破壞方面的掃蕩工作;如說常、樂、我、淨、菩提,這些又都是在建設方面的完成。這樣看來,佛法的思想理論,正是一種富於涅槃革命性的思想理論。而現在這部《般若心經思想史》,正是揭發這種深微而偉大的思想理論;且從有組織、有條理中作具體的表現,使人讀了,對佛教哲理的幽深微妙,不禁發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驚歎聲!
《心經》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字,而言約義豐,文質理詣,不但為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亦是諸部般若的精髓結晶。古今講解極盛,註疏無慮數百家之多;但求其組織新型,思想入化,描畫精細,文字善巧如此書者,真是渺不可得。此書作者東初學長,與我一別二十年,學德內充,願力外溢,法化之弘,拜佩莫名!近禁足關房,潛心大藏,讀《大般若經》文,發現其與《心經》原文相同者頗多,乃參酌日人保阪玉泉依《心經》而寫的《佛教概論》,著成此書,對於《心經》在全部佛教中的地位、史要、組織、使命、思想發展的過程,與融攝佛法的精義,作深密明晰的闡述,頗能言所未言,發所未發。《般若心經》的思想,得此探討與觀察,可謂登峰造極,堪歎觀止了。
癸巳六月竺摩序於香港沙田南圃別業無盡燈社之篆香畫室
名人推薦:竺摩長老序
《般若心經》自梵土迻譯我國,千年以來,深入民間,流行之盛,諸經無匹。不特學佛者能知能誦,雖老嫗竪子亦能知能誦;不特佛學家能註能解,非學佛者的外道旁門,亦多東剽西竊,能註能解;其見地雖有正邪之別,是非之分,其誠信與愛好此經,還如同出一轍。為何本經的流行會有如此弘盛呢?本書的作者究其原因凡三:一以簡明切要;二以適合口誦;三以涵義深遠。有此三因,故本經在我國,能透過各宗派教徒的學習與傳播,使之深入社會各階層,如洪水氾濫般流行在民間了。
從時代的眼光來看,《心經》雖是印度二千五百年...
章節試閱
二、般若經發達的史要
原始佛教代表的經典,就是《阿含》與《般若》,也就是實有與空觀的兩大思想。佛滅後六、七百年,中天竺進步派的大眾部龍樹、提婆出世,倡導實相大乘教。佛滅後八、九百年,北天竺保守派的上座部無著、世親出世,倡導緣起大乘教。兩系大乘教在時間上只相隔一、二百年的前後,兩系的不同,實受保守與進步思想的影響。中天竺的大眾部空觀思想大乘化後,即中天竺大乘中觀派。北天竺的上座部實有思想大乘化後,即北天竺大乘瑜伽派,這是印度佛教兩大學派。前者以龍樹《中觀論》為中心,在空間上分攝宇宙萬有實相為目的。但大眾部的空觀思想,只是般若實相價值的一面,或為通達實相的初步,故應以中道實相為正觀。此實相論系,若三論、天台、禪等都屬於這一系統。後者以彌勒《瑜伽論》為中心,在時間上以探求宇宙萬有的根源,以究明萬有生滅緣起的真相為目的,這是緣起論系,是繼承北天竺實有的思想。例如《俱舍論》、《唯識論》、《大乘起信論》,都為緣起論系的代表。《俱舍論》遠承《阿含》小乘有部經典。《唯識論》、《起信論》、《解深密經》、《華嚴經》、《楞伽經》、《勝鬘獅子吼經》等,為繼承彌勒的《瑜伽論》,及無著的《攝大乘論》等。故要了知中、北二天的大、小乘系統,在思想內容上可分為:空宗中觀派實相論系與有宗瑜伽派緣起論系兩大系統。《般若心經》無疑地屬於前者實相論系。
漢譯諸品般若,總共七百四十七卷,以玄奘法師所譯六百卷《大般若》為最鉅。般若系的經典傳入中國,始自漢靈帝時代,竺佛朔、支婁迦讖譯出《道行經》為始,即所謂《小品般若》。曹魏朱士行繼起於西域于闐抄得般若正品梵書九十章,著人送回中土,由無羅叉、竺叔蘭等譯出《放光般若》,即所謂《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文殊般若》等先後傳譯,這都屬般若系的別譯。至唐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年),玄奘法師從印度回國,始傳譯全部般若,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略稱《大般若經》。《大般若經》表面上看似一部經典,實際是編纂各種般若的集大成。將以前的舊譯諸部般若再為新譯。玄奘法師的六百卷《大般若經》,以四處十六會分類而組成。以往的舊譯諸部般若,僅有《仁王般若》及《般若心經》二部不在其中,其餘各種般若都攝於十六會《大般若》中。般若諸部原本的大部分,現仍存於印度、尼泊爾,梵本《十萬頌般若》、《八千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等可為其代表。《十萬頌般若》相當《大般若》第一會(從第一卷至四百卷)。《八千頌般若》相當《大般若》第四會(從第五三八卷至第五五五卷共十八卷),分《小品般若》、《道行經》等十二譯。《二萬五千頌般若》,即《大般若》第二會(第四○一卷至第四七八卷共七十八卷),分譯為《放光般若》、《大品般若》等。故新譯《大般若經》與舊譯諸部的代表,以及現存原本大體都經譯出,這可供般若史家做為研究的資料。
前面說過,《般若經》屬於中天佛教系統代表的經典,依其內容,作前後比較的研究,其發達過程,顯然易見。《般若經》屬進步的大眾部系統的空宗,中觀派屬實相論系統大乘,於此可發現般若次第發達的經過。《般若經》原本有數部,都經別譯。《大般若經》分四處十六會,但其前後思想不同。各部各會並非一時成立的,傳有「二十二年般若談」之說,所以《般若經》的思想發展,有「原始般若」、「小乘般若」、「大乘般若」,以及「密教般若」等次第分別。要而言之,以歷史觀點考察各種般若成立的前後,《大般若》第一會為最原始的,次為第四會,即《小品般若》,有原始的面貌。然後是第二會,即《大品般若》,故說《大品般若》為《小品般若》註解的敷演,應為《小品》之後所成立。其餘諸會即《文殊般若》等都為《大品》以後成立者。第四會《小品般若》,為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即具壽善現所說。
八、般若心經的人間觀──本論
前面說過《心經》富有理智哲學的、宗教的特徵,所以《心經》是佛教理智的結晶。其本論(正宗分)的前半屬哲學的方面,在哲學的分量上與宗教實踐相等。加之,前為哲學部門,這在本經上應大為注意。依觀想說,宗教為哲學的根本;依論理說,則哲學為宗教的初門。這部《心經》是以理智為本質,是般若哲學空觀於佛教全盛時代的產物。
一般哲學所討論的問題,包括宇宙自然的問題、認識的問題,及人生的問題。
佛教哲學的問題也不例外,不過在分類方面稍有不同。這於《心經》的哲學理論門,把人間觀當為認識論,把世界觀當為自然哲學,並且包括人生觀在內。眾生造業,流轉三界,果報不同,分為正報與依報。這個現實,是過去的業力所招感。譬如我們今生為人,是謂正報;自己所依處的自然界與人群社會等,則為客體的果報,稱之為依報。自然界以及人群社會等,乃是眾生共同業力招感所得的共同果報。而個人自身乃為自己一人的業力招感,依業受果報;即三乘、四果也是依人生觀為起點,故把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三乘教法列為人生觀,這是根據有情世間的分類。所以,現象中若把自己及宇宙分為正副、主客、親疏的區別,自己為正報,則宇宙天地可說為副報或客報,依處所顯其果報的意義,即為依報。
要說明自己即是人間觀的正報論及宇宙觀的依報論,當以佛教哲學最為圓滿。而且《心經》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一段經文,正是人間觀的正報論,此中聽者舍利子的人格,及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前章已有說明,茲不再述。今以發揮空的意義及五蘊與空的關係為主要的論題。
觀察萬物,有兩個方面:一是橫的,屬空間的方面,即觀察萬物存在的價值;一是縱的,屬時間的方面,要說明生成變化的過程。佛教對於前者的價值觀,屬於哲學,說為實相觀或實相論;後者的生成觀,或其哲學,說為緣起觀或緣起論。所謂實相,即是如實相或真相的意思。所謂緣起,即因緣生起意,凡一切事物必由一定的因果關係而得生成。此中緣起觀,包含於人生觀中,這段經文正為實相觀的說明。
觀察事物的價值,有多方面的觀點,大而言之,凡闡說善惡的價值者,為倫理的價值觀;評論美醜者,為藝術的價值觀;辨析真偽者,為論理的、科學的、哲學的價值觀,關懷苦樂或生死的問題者,為心理的、宗教的價值觀。此四種,總攝所有的價值觀。佛教以種種形式說明這四種價值觀,但在這裡不作詳細說明。
一、心經有空觀
依《心經》思想的價值觀,涉及到有、空二大概念,「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謂色者,即指一切物質的現象,可名之為「有」,所以「有不異空,空不異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不偏於有,不偏於空,為中道思想,是佛教正當的見解。《心經》調和了有、空的二大概念,並且以非有非空中道的思想為主體,於此實可看出《心經》於佛教思想史上重要的地位。
但有空的概念是怎樣的呢?有空的價值觀,分為現象的有空觀與本體的有空觀。前者為一時暫有的存在,即就現象界的諸法生起、滅盡、離散、集合上判斷有空的價值;後者於宇宙本體的如實相上判斷有空。《心經》中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兩句,為現象的有空的價值觀,其中前者說明空,後者說明有,顯示有空的不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兩句,這是為本體的有空的價值觀。前句同為說明空,後句說明有。現象的有空觀與本體的有空觀兩觀和合,即是畢竟有空觀。今分別說明現象與本體的有空觀:
第一、說明現象的有空觀:要說明現象的有空,可分為生成的、化學的、心理的三方面。
(一)生成的說明:一切事物的生成,必有其因緣。譬如說草木生起,必先有做為因的種子與做為助緣的陽光、雨露、土壤的和合,然後才有草木生起,這個說明一切事物皆因緣所生。這樣生起的東西,分明不能永恆存在。因為一切和合的條件各隨因緣遷流變化,潛移密化中漸漸失去事物的原貌,當因緣力盡時,事物即告毀壞而終歸於空,這是依因緣說為滅。人間的色蘊,即是肉體,當然也不能例外,必受因果律支配,由於因緣和合故有生滅的不定,由於依因緣而滅,故說色為無、為空,這即是「色不異空」,這是依肉體說為空。反之,肉體依因緣生,故說為有,這即是「空不異色」,這是依肉體說為有。畢竟生成的有空觀,都是依因緣和合與否為有無之論。
(二)化學的說明:前生成的說明,乃依縱的時間相,就物的生滅所得的有空觀。這裡所謂化學的說明,乃依橫的空間相,就物的分析上所得的有空觀念。依近代科學的觀點,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集合成為分子,由分子集合成為物體,我們佛教也說物體是由極微(原子)的集合所成立。反之,個體的破壞消滅,乃因分子或極微的離散所致,畢竟物的有無乃由元素的集合或分散為標準。所以吾人依化學的實驗,將個體分為二分、四分、八分乃至無數分,到不可再分的地步,其結果殆近於空,這個空的觀念,佛教說為鄰虛空。把物體一經分析,即失去各個物的形體,其結果所得便是空,這樣的理解,佛教說為析空觀。這是低級程度的空觀,一切物體都依元素的集散,或有或空。色蘊即肉體,也是依於原子、分子、細胞的集散所構成的生滅。因為肉體或空或有,才可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三)心理的說明:這也是依空間的認識上,說明有空的觀念。在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境物相對時,因有物的存在,吾人的心識才能發生認識的作用。試睜眼一看,就有色彩的世界,若側耳一聽,則有音聲的世界,乃至意識所緣的一切世界;反之,閉眼乃至遮蔽感覺,以及斷滅意識,則色彩的世界,一切感覺的世界,乃至意識的世界,都歸於空無。這個不僅以個人的心識為中心的處所,所有人間的心識生滅都依客觀的外界,或存在為有,或消滅為空無,都是同樣的事實。這是主觀的心理認識而觀萬物有空的價值,即是唯心的有空觀。今色蘊即肉體的有空,乃依於心識的有無,所以可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無論是化學的有空觀、心理的有空觀及生成的有空觀,同為有空,必受因果律的支配,可以想像的。前者依於元素的集散,即依因緣因果律,後者是依心識與對境,亦即依於因果的關係或有或空。故三種的有空觀,畢竟都屬於因果律,這在佛經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也就是依於因緣生,故為有;依於因緣滅,故為空。
第二、說明本體的有空觀:前說的現象的有空觀,是於差別現象界,就各個物體一一的價值觀。今所謂本體有空觀,總賅森羅萬象,為全體宇宙的價值觀。佛教的本體觀,是超絕的本體與相即的本體觀,所以在本體的有空也有此兩種分別:
(一)超絕的有空觀:這個宇宙的本體,是超越差別現象界,不同於現象,是實在的、平等的、絕對的、唯一的、真理的、純善的、完美的;反之,現象界,是差別的、相對的、複雜的、虛偽的、罪惡的、醜陋的,所以宇宙的本體與現象界,是迥然不同。差別的現象世界,在人間相對的意識感覺前,是假無假有的世界。然這些意識感完全停止作用的時候,純粹的理智顯現,這個理智即能直觀完美宇宙的本體真如。現象界為差別的假有,本體界為空去一切差別的智覺作用,所表顯的都是平等平等,凡是超絕差別的相,就是空。故宇宙的全體,一面觀之為有,一面觀之為空,這即是超絕現象觀的有空觀,也就是法相宗、三論宗等的本體觀。
(二)相即的有空觀:本體與現象已如前說,是超絕的或各別的觀察,不是真實相觀。吾人於思惟的形式上雖然有分別的觀想,其實本體與現象是不能分離的。換句話說,現象中有本體的存在,本體與現象是相即融通無礙的,一色一香,莫非中道。這樣的觀察最切合宇宙的實相,這就是相即的有空觀。於因緣、因果的關係而現起如幻生滅的差別的世界,其本體是不生不滅、恆久普遍地存在。即生滅為假有的世界,即生滅為空無的世界,這即是華嚴宗、天台宗等的本體觀。
一般宗教哲學的思想,都是偏於一方,不是唯神論,就是唯物論。而偏於一方的思想,都不能契合於正道,只能看見片面的事理,不能實證諸法的實相。依佛法:對偏於常住實有的,說為常見;對偏於斷滅空寂的,說為斷見。這兩種偏見都為謬見的迷執,故同予排斥。而真正從證悟中得來的正觀,不偏於常,也不偏於空,乃貫徹現象與本體,真俗二諦圓融無礙的。故無論於現象的有空觀,或本體的有空觀,一面要滌除一切情見及相對的概念,一面要徹見一切現象的本質,安住在不偏於有,不落於空,真俗二諦無礙的中道觀。這種觀想,不獨融貫了現象與本體,也貫徹於宗教與哲學及倫理學價值觀。故《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前兩句,乃依現象的有空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後兩句,乃依本體的有空觀。五蘊第一為色蘊,即依此而表達不偏於有,不偏於空的非有非空的中道正觀。第二受蘊,「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一一如前說,其理相同,總結地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吾人的身體,即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要素的結合體,這一一的要素,都以不偏於有,不落於空,故用「不異」、「即是」來說明色與空的關係。不僅否定了相對的有空,進一步超越有空相待,而實證非有非空的中道觀,冥契畢竟絕待的空性,悟入佛教本質的思想─無我觀,基於無我觀而實行佛教救世的正道。這一段經文的解說,乃前說「五蘊皆空」的敷演細釋。
二、諸家中道觀
諸法的價值觀,即在探求諸法的實在性。無論說有說空,或實有論、皆空論,都是歸於正、反對立。而宇宙的如實相,本來唯一、絕對、平等,不落於有空的相對觀,若強以相對的觀察,即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實有論、皆空論,僅不過為如實相的片面觀,執有執空,都是偏頗。
今者不偏有空,以如實相觀想,詮表中道觀的妙義。中道觀,就是不偏頗於一方,或落於淺深,即在佛教思想史上也不得止於一邊。法相宗的唯識中道論,是以折衷有、空二大思想,為論理的顯現如實相。三論宗的八不中道觀,是超絕相對,依絕對的認識,直觀如實相。天台宗的三諦圓融中道觀,是即現象全體肯定本體,即於現象內在如實相的中道。
唯識法相宗的祖師無著、世親兄弟,都屬於有部的末派,大眾部化的化地部,及經量部,繼承現在有體、過去未來無體說。一方繼承《解深密經》、瑜伽部等唯識思想,說有體的現在法的根本,即是阿賴耶識,或說為心識,依此心識成立唯識中道論。即依三自性顯一切非有非空的存在,故不斷定為有為空,畢竟唯識所現為有,非是空,非識所現的為空,非是有。即依心識成立非有非空的中道觀,統一前面所說的有、空二大思想。
三論宗的八不中道的典據,即《中觀論》的卷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的四句四對。凡夫的迷執雖多,但總括不出此「生、滅、一、異、斷、常、來、出」的八計,這個說為八迷或八計。凡夫因有如此的八迷,故不能悟達佛所說的中道真理,故破此八迷,說八不中道,顯第一義。諸法的本體即菩提涅槃的真理,然凡夫依於情執而起八迷,若否定此八迷,則中道當即顯現。因此,《般若心經》中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六不與《中觀論》的八不,其中不生不滅是共通的,所以除去這二不,合為十二不。八不中道觀與十二不中道觀相同。
三論宗的中道觀,超越相對的差別現象,然只是偏於非空非有消極抽象的中道觀,故未能顯出空有相即、積極性的中道義,不能評價事實世界的真相,所以不能契合宇宙的如實相,與大乘佛教的真義─現象即實相,本體即現象,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真理也未相應。而立於「內在」積極的中道觀,即是三諦圓融觀的天台宗。對《中觀論》的八不說與空假中三諦說,即於《中觀論》超絕的中道觀而有﹁內在﹂的中道觀,特別顯示空假中三諦相即圓融的中道義。所謂三諦,即空、假、中的三諦,其典出於《中觀論》卷四的〈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所謂空者,即無差別相的平等性;所謂假名,即假現象的差別相;宇宙間無論從全體觀之,或從部分觀之,沒有一點的偏頗,並且是調和的,於空平等性中有差別相,這些空假全體即為中道,空假中三者圓融為一體,故萬物完全成立。若依三諦圓融中道實相觀,非是空假以外別有中道,而是一即三,三即一的如實相觀。唯識多明有義,故於三自性,擴大依他起性,一切依他如幻。三論多辯非有非空義,故於三自性擴大遍計執性,一法不立,有無皆遣,只顯空而未能顯不空的真理。按《起信論》說:只能顯如實空而未能顯出如實不空。天台宗的三諦雖帶有禪定的色彩,然皆不及《心經》的絕待空性,所以般若中普遍地運用「不異」、「即是」來說明色與空的關係,用來彰顯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義。以般若的空觀彰顯非有非空的中道義,詳說於次章。
二、般若經發達的史要
原始佛教代表的經典,就是《阿含》與《般若》,也就是實有與空觀的兩大思想。佛滅後六、七百年,中天竺進步派的大眾部龍樹、提婆出世,倡導實相大乘教。佛滅後八、九百年,北天竺保守派的上座部無著、世親出世,倡導緣起大乘教。兩系大乘教在時間上只相隔一、二百年的前後,兩系的不同,實受保守與進步思想的影響。中天竺的大眾部空觀思想大乘化後,即中天竺大乘中觀派。北天竺的上座部實有思想大乘化後,即北天竺大乘瑜伽派,這是印度佛教兩大學派。前者以龍樹《中觀論》為中心,在空間上分攝宇宙萬有實相為目的。...
目錄
竺摩長老序
自序
東初老人略傳
一、般若心經於教史上的地位
二、般若經發達的史要
三、般若心經與般若經的關係
四、般若心經說法主的問題
五、般若心經傳譯的史要
六、般若心經的組織
七、般若心經的使命──序論
一、救世的人格
二、解脫救世主義
三、心經的無我觀
八、般若心經的人間觀──本論
一、心經有空觀
二、諸家中道觀
九、般若心經的世界觀
一、諸法空觀
二、三科空觀
十、般若心經的人生觀
一、現實與理想
二、緣起與輪迴
三、無智亦無得
十一、般若心經的解脫道
一、修養法
二、理想境
十二、結論
一、般若禮讚
二、般若護持
〔附錄〕般若弘傳史要
編後語
竺摩長老序
自序
東初老人略傳
一、般若心經於教史上的地位
二、般若經發達的史要
三、般若心經與般若經的關係
四、般若心經說法主的問題
五、般若心經傳譯的史要
六、般若心經的組織
七、般若心經的使命──序論
一、救世的人格
二、解脫救世主義
三、心經的無我觀
八、般若心經的人間觀──本論
一、心經有空觀
二、諸家中道觀
九、般若心經的世界觀
一、諸法空觀
二、三科空觀
十、般若心經的人生觀
一、現實與理想
二、緣起與輪迴
三、無智亦無得
十一、般若心經的解脫道
一、修養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