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人】(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作家、詩人 吳 晟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台大大氣科學教授、前環評委員 徐光蓉
掌生穀粒糧商號創辦人 程昀儀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賴青松
人類文明的發展模式,藉由進步的科技與極致而有效的管理技術,已改變了地球的面貌,也將我們這個文明推向瀕危的關鍵點。本書作者提出具體而有效的解決之道,值得每個地球人深思並採取行動。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科技文明已經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的極限,至少至少已經到達臨界點。如果不趕緊想辦法,而且全民身體力行,等到大自然反撲就來不及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決反對國光石化最根本的核心價值。
作家、詩人 吳晟
不是決策者的你我該怎麼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是作者提出的可能解決方案; 如果政治人物不願處理,民眾必須群策群力尋求與環境永續的可能。從草根開始凝聚力量、造成風潮,才可能改變。
台大大氣科學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徐光蓉
【國外推薦人】
「比爾.麥奇本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環保記者了……《地球‧地殏》與其他環保書籍最大的差別,在於麥奇本在這本書中開出未來人類生存的處方。」
《時代雜誌》(Time)
「麥奇本的觀點非常新穎,讓讀者不安地面對氣候變遷這個現實。根據麥奇本的觀點,地球已經不存在,變成了地殏。地殏現在是我們的家。」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
「自從1989年第一本書《自然的終結》預言環境崩會後,麥奇本在度發出警鐘。在新作《地球‧地殏》中,告訴讀者一個結論,孕育我們的地球即將毀滅。他說:即使昨天我們阻止廢氣排放,這世紀全球仍然會繼續變暖,風暴、乾旱以及不穩定的災難持續發生。關係的不只是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現在住在氣候改變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運用創造力讓自己生存下去。忠言總是逆耳,與其讓一本書充滿黯淡的環境報告,作者用他的智慧和樂觀主義來掩埋絕望。」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 Review)
「人類的文明讓當前的地球已經失去穩定的氣候,……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對這個被我們破壞的『新地殏』採取維護、並以『當地並非全球市場』的理念,要大家別對生活掉以輕心,應該對地球抱持著『玻璃杯半滿』的態度,繼續保護著它……。並告訴我們不該放棄希望,也由衷希望未來地球可以復原。」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關於這本書,我想談的只有一點:請各位認真地把它看完。不管你原來安排什麼工作,沒有其它事比看完這本書更要緊。」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Animal, Vegetable, Miracle)作者
「比爾.麥奇本透過簡潔的文字,流暢的筆調,極具深度的內容,以及字裏行間對地球與人類更深層的情感,引領讀者探索全新的未知地帶。這本或許是作者最引人入勝的巨著,能重建你對未來與人類永續的信心。」
艾倫.魏斯曼(Alan Weisman),
《沒有我們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作者
「本書令人震撼的開場白,如同半世紀前的科幻老電影和傳奇故事一樣,先把讀者-其實是六十億的人們-丟入一座恐怖、難以預料的星球。氣候變遷已經在四周發生了,但是比爾.麥奇本並沒有就此打住。他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讓我們明白答案同時存在;而且,他提出具體、科學的解決之道,帶給我們更好、更豐富、更民主的市民社會與日常生活的圖像。《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讓你沮喪,也提供希望,是一本重要性無法言喻的著作。」
雷貝嘉.索尼爾(Rebecca Solnit),
《地獄中的天堂.黑暗中的希望》(A Paradise Built in Hell and Hope in the Dark)作者
「比爾 .麥奇本很早就預見『自然的終結』;藉著這本新書裏,他在保存自然珍寶的路途上,為我們刻下了前進的記號。」
傑姆斯.韓森(James E. Hansen),
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院(NASA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
「比爾 .麥奇本是這一代鬥志最高昂的環保運動家。想要為世界盡一份心力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東西。」
提姆.傅那利(Tim Flannery),
《天氣製造者》(The Weather Makers)與《永遠的邊境》(The Eternal Frontier)作者
【推薦序】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想法是:臺灣人看這本會不會覺得跟我們(臺灣)沒太多有關係吧?很多不錯環境、社會、經濟、代間正義相關議題的書籍和影片所反應出來的真相,往往都是顯現全球最嚴重違背正義原則的國家──美國──的立場。本書也不例外。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美國人熟悉而臺灣人不見得能了解其脈絡的例子。所以看完了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何時會有臺灣的版本?」。
既然如此,本書的中文版也應該會給臺灣關心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的人一些啟發。
本書描述的是我們所面對的氣候變遷問題,其導致的地球環境變動,以及之後我們該怎麼因應。前半部「天災人禍」的說明很有說服力。事情蠻嚴重,該趕快採取行動。而最優先採取的行動是針對產業政策,國際(包含中國)貿易政策來作全盤重新評估。本書的結論則是:未來我們的社會與經濟就是一個徹底「在地化」的社會經濟。這些「在地化」的建言臺灣社運團體早已向政府呼籲,或許從外國人的口中講出來,政府比較聽得下去吧!
前面所講的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生活環境衝擊大家都知道──或許只有美國人與美國眾議員財不這麼想。近期美國的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美國人不認為氣候變遷是個事實,或是不相信氣候變遷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現象。更誇張的是,在四月初,美國眾議院有60%的議員支持修法,限制美國環保署管制溫室氣體。立法理由是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原因「沒有共識」,這個法案就命名為「預防徵能源稅法」(Energy Tax Prevention Act)。
深受美國影響的臺灣「學者內閣」,以及深受財團影響的「金牛立委」會不會跟?
這本書後半段所提出「在地化」遠景則也深受美國鄉間簡樸生活的影響,令人懷疑是否適用於臺灣。不過如果讀者可以把本書提供的改進「方案」擺在一旁,而是針對作者提出改進的「方向」發揮想像力,應該可以對於改變目前台灣的政策、經濟與社會有所幫助;當代問題不是創造改進方案的人和組織,而是處處往錯誤方向的人和組織。
作者比爾.麥奇本在四月的演講中提到:「我們永遠不會像石油公司有這麼多錢,因此我們要運用不同的『貨幣』,例如人力、創意、靈感....」
在臺灣,「石油公司」可以替換成馬英九、蔡英文、中油、台塑、能源局、環保署、台灣大學……等所有擁有資源與勢力的組織和個人;而「錢」也不只是代表錢,而是代表足以動員民眾的任何誘因或動機,例如「GDP」、「台灣的競爭力」、「環保救國」、「消費至上」、「創造就業機會」等等口號和迷思。
要以人力、創意、靈感來應對眼前到處出沒的政客和企業很不容易。不過,我們有選擇嗎?
最近針對國、民兩黨曾經支持的國光石化工業區巨大投資案,因為台灣民眾的壓力,讓政府與大政黨不得不改變主意。這應該就是麥奇本所說,以「人力、創意、靈感」的社會運動,來對抗企業、政府、學界、政客背後的無窮資源。或許從國光案我們可以看到一點曙光,而那曙光或許就是要推倒國、民兩黨徹底學習麥奇本所描述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所學的真理:「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之後的兩百年間,人們不分黨派,都認為擁有愈多一定愈好,而且解決所有問題的答案,就是不斷地擴張再擴張。」
我認為本書很有參考價值,原因是麥奇本進幾年所推動的350.org組織的經驗。觀察地球這4、50年來積極採取或推動所謂全球化的運動,主要的是為了跨國企業或國家執政者的利益或政績,而比較少看到社群團體有效地利用那些「國際接軌」的工具和做法來增加影響力。這本書給我們最有價值的啟發就是麥奇本描述的350.org組織運作過程中所看到的政治「在地化」:就是「分散式的政治力量」。
【推薦序】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徐光蓉
多數現代人的生活與自然隔絕,活在人創造的環境中:上網、開車、購物、看電視、聽音樂……。春夏秋冬差別只有是否需要開空調,只要能負擔水、電、糧食都不會有問題……。似乎人可以一直這樣「為所欲為」地生活。近兩百年人類科技的進展讓我們誤以為只要努力,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當全球不及10億人時,或許可能;但在近70億人口的今天,地球的資源是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過如同美國人的生活。許多人開始懷疑現況能夠維持多久,本書作者麥奇本就是其中之一。
如同許多「悲觀」的環境保護人士,作者以相當多的篇幅敘述為何氣候開始改變, 哪些地方開始引發問題,這些問題擴大後可能帶來的全球災難……。因為無止境的浪費、破壞,我們生活的地球已經不再是我們認識的星球,朝向大規模毀滅邁進。人類破壞環境並非在工業革命後才開始,只是過去環境惡劣到人難以生存時,人可以向外求援或移居他地;其中也曾發生幾起無處可去的慘烈結果:南太平洋的復活島、維京人移民格陵蘭等。問題是我們破壞地球環境,而我們無處可去。
當然,也有案例顯示,若及時改變破壞生存環境的惡劣行為,人還是得以延續。不過前提是同處於此環境的人應該有「改變」的共識。氣候變遷是全球性議題,唯有國際社會能達成共識,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目前多數國家的共識是希望能控制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兩度,對應大氣中所有溫室效應氣體濃度相當於450ppm,2011年的今天,總溫室效應氣體濃度已然約440ppm,而且還在持續上升中。如果想要穩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450ppm,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在2015年以前達到最高點, 之後就必須迅速減少。然而,美國韓森博士根據古氣候資料認為450ppm還是過高,應該回到350ppm;這說法四、五年前還被認為不切實際,現在卻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可,350.org就是基於此目標成立。
不僅改變已發生,更令人氣餒的是既有利益團體不斷阻撓,加上「不做不錯」的短視政治人物互相推諉攻擊,讓可以改變的關鍵時機迅速流逝:近幾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都在枝微末節打轉,實質減量談判毫無結果,數個高污染排放國蠻橫地無視極易受害國的減量要求,逕自研擬無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接不接受,隨你!
不是決策者的你我該怎麼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是作者提出的可能解決方案; 如果政治人物不願處理,民眾必須群策群力尋求與環境永續的可能。從草根開始凝聚力量、造成風潮,才可能改變。唯有當每一個社區、每個城鎮、每個國家改變,氣候變遷才可能減緩,人類的永續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