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漫畫大師 劉興欽 百年鉅獻
★老師沒教的台灣生活史,重現珍貴古早味!
★台灣百年來最珍貴、最完整的庶民生活記實
★原稿典藏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您現在就可擁有!國寶級畫家劉興欽的畫作堪稱臺灣文化重要資產,近年來他一改創作阿三哥、大嬸婆、丁老師、機器人、小聰明等人物造型和漫畫故事,採以宣紙水墨畫風繪製民俗畫作,用畫作描繪出記憶中的過去,忠實呈現時空的景像,為昔日臺灣社會生活的縮影,原稿寄藏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劉老師的畫作極具獨創性,想像豐富、畫風大膽,都經過考證並具有時代性,內容包含臺灣早期的生活影像、民俗風情、童年記憶等,忠實呈現時空的景像,搭配林少雯細膩的文字,穿越時空背景串起不同的時代不同人的共鳴。
稻草做刀、養蠶、看漫畫、做福菜、酬神廟會等等,大讀者看了感同身受,往事成為記憶中的美麗風景。而小朋友看民俗畫和故事,能感到新鮮有趣,從中了解到上一代的生活,原來是這樣子過的,令人回味無窮。
大拜拜,迎神、廟會整個庄仔內熱鬧滾滾;
養雞鴨,水塘、稻埕四處跑,六畜興旺福氣好……
鄉村地方,生活怡然自得。
劉興欽大師以水墨畫記錄台灣早年農村生活的圖像,搭配精采的文字敘述,過往時代的風土民情,栩栩如生地迎面走來,讓年長者回味少年時,也讓年輕人認識阿公、阿嬤的青春少年時
客家人人做福菜,菜香四溢人人愛。
半乾酸菜瓶裡塞,陳放三年不會壞。
糞便黃金搶著要,運到菜園當肥料。
要想貨源不流失,年節禮數要做到。
作者簡介:
圖/劉興欽
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人,台北師專畢業,美國聯合大學榮譽藝術博士
從一個窮鄉僻壤的放牛小孩,到家喻戶曉的漫畫家,這位讓人記憶深刻的傳奇人物,他異於常人的行事風格、細膩敏銳的觀察力,造就出他富有親和力與前衛的創作能力,是台灣最富盛名的漫畫家、發明家和點子大王。
﹡漫畫著作包括膾炙人口的《阿三哥》、《大嬸婆》、《機器人》、《丁老師》、《阿欽的故事》等兩百多冊。
﹡發明品項包括自來免削鉛筆、丁字形冷熱水龍頭等生活用品,以及音樂演奏鞋、語言自學機等教育用品,總計有一百多項國內外專利。
﹡曾榮獲文藝獎、全國優良連環圖畫榮譽獎、金頭腦獎、紐約世界發明博覽會優等獎、紐倫堡世界發明展金牌獎、十大傑出發明人獎等。
﹡二○○二年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劇情漫畫獎」的「終身成就獎」。二○一○年行政院新聞局舉辦首屆「金漫獎」,劉興欽再度獲得「終身成就獎」殊榮。
文/林少雯
廣東省蕉嶺縣人,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持續關注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等議題,文壇譽為「綠化天使」和「環保天使」。
﹡著作有《綠滿人間》、《森林之歌》、《大地之愛》、《那一夜我們聽天籟》、《溫柔的對待》等,以及兒童文學《森林夏令營》、《親愛的小耳朵》、《大頑童劉興欽的故事》等五十多冊。
﹡曾榮獲中山文藝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國文藝散文獎章、聯合報環保文學獎、台灣省文學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獎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本書獲選 台灣出版TOP1-2011代表性圖書
新北市101年度國民中學推動閱讀推薦優良圖書
101年第62 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名人推薦:
「親切浪漫的劉興欽老師,畫如其人,充滿台灣鄉土感情與天真童趣,可以考證民俗,更令人會心一笑。」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呂理政
「吾友劉興欽老師,他以漫畫滿足了五○年代的孩子與家長們,用愛、用正確的教導,填補了當時生活之不足,也矯正了許多錯誤的觀念。現今的台灣物質過剩,精神生活更加空虛,現新書上市,盼能激起些許正面的價值觀,並讓當年的讀者藉此重溫舊夢!」
――終身義工 孫越
各界推薦
新竹縣長/邱鏡淳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
台北市客委員主委/劉智雄
文獻專家/莊永明
知名作家/廖輝英
得獎紀錄:本書獲選 台灣出版TOP1-2011代表性圖書
新北市101年度國民中學推動閱讀推薦優良圖書
101年第62 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名人推薦:「親切浪漫的劉興欽老師,畫如其人,充滿台灣鄉土感情與天真童趣,可以考證民俗,更令人會心一笑。」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呂理政
「吾友劉興欽老師,他以漫畫滿足了五○年代的孩子與家長們,用愛、用正確的教導,填補了當時生活之不足,也矯正了許多錯誤的觀念。現今的台灣物質過剩,精神生活更加空虛,現新書上市,盼能激起些許正面的價值觀,並讓當年的讀者藉此重溫...
章節試閱
黃金滿車推著走
糞便黃金搶著要,運到菜園當肥料。
要想貨源不流失,年節禮數要做到。
從前人們使用蹲式廁所,穢物直接排進「糞坑」。後來衛生設備改進了,住在城裡的人家,廁所內有高高掛起的水箱,一拉繩子會自動沖洗,但仍是沖入糞坑,因此當時廁所都「很有味道」。隔一段時間必須清理糞坑,才不會讓穢物滿溢出來。
清糞坑不必自己動手,會有人上門來免費服務。糞坑裡的穢物當時被稱為「水肥」,是農家用來澆菜的有機肥料,在沒有化學肥料的時代,「水肥」在農民眼中是很珍貴的。
收水肥的車子是有兩個大輪子的手推車,車上有加蓋的大木桶,蓋子上開了一個圓孔,圓孔上有個蓋子,水肥就由這個圓孔倒入。
水肥車都是天還沒亮就出門工作,收水肥不會打擾到主人家,因為當時家家戶戶的糞坑都在廁所牆外的地上,糞坑上有個圓圓的水泥蓋,只要將蓋子掀開就可以清理了。
收水肥很辛苦,看圖中的伯伯用一根長柄的勺子,伸進糞坑中,一勺一勺挖起水肥,放進小的木桶裡,小木桶裝滿了,就倒進水肥車。工作時,除了臭氣沖天之外,糞坑內的蛆萬頭鑽動,景象嚇人,不過這對他們來說,可是見怪不怪的。
收完一家水肥,伯伯又往另一家去收,直到水肥車裝滿了,才慢慢地將車子推回去。農家都會在菜園邊挖一個坑,專門用來儲存水肥。水肥收回來後不直接使用,先倒進坑中,等發酵後再拿來當肥料。
從前人們都吃澆水肥的有機蔬菜,雖然沒有化肥的危害,但是蔬菜上難以清洗的蟲卵也一併吃下肚,因此肚子裡有蛔蟲寄生的人相當多,美援時期美國人支援了許多打蟲藥,讓台灣人將肚子裡的蛔蟲清除掉。想到水肥,自然也難忘美國老大哥的恩惠了!
農家為了能有固定的人家讓他們長期收水肥,逢年過節時禮數也不能少,總會送點小禮物聯絡感情,以免水肥被別人家搶走。劉興欽為這種奇特的現象寫了一首打油詩:「糞便黃金搶著要,運到菜園當肥料。要想貨源不流失,年節禮數要做到。」
牆上的藥包
牆上掛滿成藥包,需要哪種任你挑。
孩子拿來當零食,一般糖漿最暢銷。
藥包就是裝著各種藥物的袋子。從前鄉下沒有醫院,家中有人生病了,要長途跋涉到城裡去看病,路途遙遠,對病人來說,是件苦差事,因此家家戶戶都備有藥包應急,一般小病,藥包裡的藥足以應付。藥包掛在客廳或飯廳的牆上,取用很方便。為了怕小孩誤食,一般家庭都會將藥包掛得高高的,讓小孩子拿不到。
藥包裡面通常都有治療肚子痛、瀉肚、退燒、感冒、喉嚨痛、咳嗽等藥物。藥包是藥廠的業務員挨家挨戶寄放的,裡面的每種藥物數量,都有詳細的記錄。業務員隔月會來查看一次,清點一下這家人使用了多少藥物,然後向主人家收取藥錢。臨走時,還會將藥物補齊,供顧客繼續使用。這種服務對顧客來說,提供了不少方便。
每一家牆上都掛著好幾袋各家藥廠提供的藥包,小孩生病都害怕吃藥,但有種藥卻很受歡迎,就是感冒或咳嗽糖漿,喝起來甜甜的,小孩子嘴饞時,就會假裝生病,要求喝糖漿。
若沒病,當然騙不到糖漿喝。嘴饞的小孩子被糖漿的滋味吸引到受不了,就會趁大人出門工作不在家時,拉過長凳子,站在凳子上,偷取藥包裡的糖漿喝。若個子太小了手搆不到,兄弟倆還會合作疊羅漢,想辦法將藥包偷到手。經常糖漿被小孩偷吃光了,大人還不曉得,等到真的生病需要服用糖漿時,才發現藥包裡的糖漿早就沒有了。
「牆上掛滿成藥包,需要哪種任你挑。孩子拿來當零食,一般糖漿最暢銷。」這首打油詩寫得可真傳神!
劉興欽回憶當年掛在牆上的藥包,有家藥廠叫「博士」,相當知名,這家廠牌的藥包裡有種叫「熊膽」的藥,是用筍殼包裝的,打開包裝,裡面是一塊黑黑小小的、不知是什麼動物的膽,當然絕對不會是熊膽。這味藥是治療發燒的,味道非常苦,是小孩子最討厭的一種藥,若阿欽不幸高燒不退,大嬸婆拿出這藥強餵,他就會哇哇大哭,奮力抵抗。但是大嬸婆是出名的大力士,劉興欽當然不是媽媽的對手,最後只好強忍眼淚乖乖吃藥。
黃金滿車推著走
糞便黃金搶著要,運到菜園當肥料。
要想貨源不流失,年節禮數要做到。
從前人們使用蹲式廁所,穢物直接排進「糞坑」。後來衛生設備改進了,住在城裡的人家,廁所內有高高掛起的水箱,一拉繩子會自動沖洗,但仍是沖入糞坑,因此當時廁所都「很有味道」。隔一段時間必須清理糞坑,才不會讓穢物滿溢出來。
清糞坑不必自己動手,會有人上門來免費服務。糞坑裡的穢物當時被稱為「水肥」,是農家用來澆菜的有機肥料,在沒有化學肥料的時代,「水肥」在農民眼中是很珍貴的。
收水肥的車子是有兩個大輪子的手推車,車上有加蓋...
作者序
重現消失的台灣文化(摘錄)/林少雯
民俗,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灣在經濟起飛聲中早已走向現代化,古早的民俗逐漸消失,先民所使用的生活用品也破舊而被丟棄,並被人淡忘;便利的生活和先進的科技產品取代了原始而自然的古早味。
漫畫家和發明大王劉興欽老師在多年前,一改創作阿三哥、大嬸婆、丁老師、機器人、小聰明等憨厚、正直、勇敢、淳樸、頑皮、機智等有趣人物造型和漫畫故事,而改以彩色水墨畫的形式,將他印象中先民的生活和民俗以及古老的生活場景和用具,巨細靡遺地加以描繪。劉老師辛苦地畫了一百七十張圖畫,由我配以文字,一張張一篇篇在台灣各大報章雜誌刊載(包括中國時報、中華日報、人間福報、自由時報、基督教論壇報、台灣月刊電子報、明道文藝、源雜誌、鄉間小路月刊、豐年月刊、文學人雜誌等 ),呈現給讀者。
那一張張的民俗畫,大讀者看了感同身受,回想起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期間、台灣光復、國民政府來台……等日子,一家大小是怎麼度過這些艱苦的歲月,尤其是日本人是如何欺壓台灣同胞,多少辛酸淚,在回憶中付與笑談。許多大人會剪存報紙和雜誌,讓往事成為記憶中的一張風景。而小朋友看民俗畫和故事,感到新鮮有趣,他們從中了解到祖先們的生活,原來是這樣子過的。
劉老師與我,將這系列畫集,獻給關心那個時代的所有朋友們。
重現消失的台灣文化(摘錄)/林少雯
民俗,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灣在經濟起飛聲中早已走向現代化,古早的民俗逐漸消失,先民所使用的生活用品也破舊而被丟棄,並被人淡忘;便利的生活和先進的科技產品取代了原始而自然的古早味。
漫畫家和發明大王劉興欽老師在多年前,一改創作阿三哥、大嬸婆、丁老師、機器人、小聰明等憨厚、正直、勇敢、淳樸、頑皮、機智等有趣人物造型和漫畫故事,而改以彩色水墨畫的形式,將他印象中先民的生活和民俗以及古老的生活場景和用具,巨細靡遺地加以描繪。劉老師辛苦地畫了一百七十張...
目錄
層層梯田疊滿山
蓋土角厝
門前的大水塘
大山背那幢三合院
漫天晚霞牽牛歸
墾田開路
秋收之後忙打柴
中元節前開路忙
挨家挨戶賣花布
防颱
番薯味美營養高
舂米
六畜興旺
搬運妙趣多
大嬸婆養鵝
挑水
木匠到家做衣櫃
烈日當空似火燒
蓁仔火
炎炎夏日火燒天
牆上的藥包
養鴨人家
陳年菜脯比人參
終生奉獻的牛老大
客家人人做福菜
撒網捕魚
酬神廟會賽大雞
山澗水清魚蝦多
熱鬧拜拜比人氣
傍晚溪底放蝦籠
田頭田尾土地公
大群溪哥搶上鉤
迎神
退潮海灘遍地寶
子弟班
洪水帶來漂流木
講古
石礁養魚
拉風的腳踏車
離地七尺才下鋸
阿哥偷閒唱山歌
番薯救了台灣人
老來無事愛種瓜
黃金滿車推著走
竹編器具
層層梯田疊滿山
蓋土角厝
門前的大水塘
大山背那幢三合院
漫天晚霞牽牛歸
墾田開路
秋收之後忙打柴
中元節前開路忙
挨家挨戶賣花布
防颱
番薯味美營養高
舂米
六畜興旺
搬運妙趣多
大嬸婆養鵝
挑水
木匠到家做衣櫃
烈日當空似火燒
蓁仔火
炎炎夏日火燒天
牆上的藥包
養鴨人家
陳年菜脯比人參
終生奉獻的牛老大
客家人人做福菜
撒網捕魚
酬神廟會賽大雞
山澗水清魚蝦多
熱鬧拜拜比人氣
傍晚溪底放蝦籠
田頭田尾...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