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作術獨裁者聯盟玫瑰的名字宛如阿修羅手機成癮銀髮川柳楊双子悲傷是一頭大象最透明的故事時報66折起TeamTaiwan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 首頁 > 
  • 中文書 > 
  • 旅遊 > 
  • 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精緻書盒版)

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精緻書盒版)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瞿筱葳

3評價
50收藏
17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17 NT$ 360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 252
其他二手價
13 45元起
圖書館借閱
限量贈品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作者記得,且寫下了關於家的一切
文/Anderson

該怎麼說《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這本書呢?它是一本流浪之書,是一本味蕾之書,是思念之書,是不同世代交換地感受彼此時空的魔幻又現實之書。

作者說,某一天清晨,她醒來,「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出現在早晨的夢霧中。……前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無論那路途是什麼,就去走老人走過的路吧!」

像是很戲劇化、很煽情,但並不是如此。起因似乎是思念,又有點像是針對某些懸著未知的覺得必須知道、必須去走。但原來是、從來是,關於與奶奶相處的歲歲年年,關於血濃於水,許多事早在感性理性辨識得出區別之前,都已經註寫完成。就等著親眼看見。

作者瞿筱葳,將自己化身成1939年、年方21歲的上海姑娘徐留雲,也就是她的奶奶。那一年,這姑娘的未婚夫已撤退到重慶,因上海危在旦夕,她便飄洋過海、渡船搭車,從越南經雲南到四川找未婚夫。《留味行》寫的、走的、品嚐的,就是這段路。七十幾年後,奶奶已經不在了,但時代還是那麼大,人還是那麼小,而人之於時代的對壘卻依然那麼並非全無勝算。

《留味行》跳脫我們可能作出的任何預設,你可以立即想到很多類別、很多似乎相仿的書,但每一本都沒辦法像《留味行》一樣。這書含括了太多題目,但卻那麼直接、真實地來自一份素樸又強大的「非寫不可」。一趟近乎用直覺完成的旅程,一本近乎以直覺寫完的書。

篇章區隔以不同空間舞台來,去哪裡,都有滿滿的故事。奶奶的,或自己的故事。《留味行》擁有極特殊的氣質,或許因為,瞿筱葳或徐留雲,都非常純真,卻不得不非常世故。書裡有時代動亂,有地理崎嶇,有家族裡細細碎碎的叨絮,奇妙地編織出既公共又私密的奇異風景。書包裝得很文雅,很精緻,但不管流浪或家族記憶,它其實是勇敢又有個性的。

一定有讀者是嗅著了家鄉味而來的。那麼你也絕對不會失望。這種善於追究細微心思,並還原或編織出故事的書寫,也延伸(或說回歸)到一道又一道奶奶的家鄉菜。像是洞察了讀者的入戲,作者豪氣地列出「奶奶的十一道菜」。

但你讀了就知道,當作者說「雪菜肉絲煨麵」,食譜並不真是羅列著的「(1) 清洗雪裡紅,擰乾切細末。肉絲加鹽醃。(2) 筍子與薑切絲備用。 (3) 起油鍋小火爆香薑絲,下筍絲炒香後,再放雪裡紅、肉絲,再加一點辣椒末,炒透。…….」。

而是,「從小到大過生日奶奶必定會準備一大碗雪菜肉絲煨麵,跟爸媽買的蛋糕有奇妙的抗衡。那煨麵不是平時吃剩的雪菜肉絲煮成的回鍋麵,而是新鮮雪菜與麵條煨出的新鮮麵,一大碗擱在桌邊,大家都要吃一點才算過生日。」。

這是《留味行》的色香味俱全,因為,作者記得,且寫下了關於家的一切。

=======================================================

如果我在奶奶身上學到些什麼
文/midoori

在家族中把自己聲音埋沒的奶奶
離開我們是她總算為自己任性一次
我們予取予求的向她撒嬌
從沒聽到她拒絕不耐並回以靦腆的微笑
逢年過節,廚房熱滾滾的鍋爐聲與彌漫的菜餚香
在團圓桌坐定前,蒸煮煲炒讓奶奶忙和得整臉紅通通
齒頰留韻的蔥爆紅燒魚.廣搜乾貨的年糕湯.煨進每分肉絲的五花肉.酸甜不具名的飯後湯品
從故鄉流轉到台灣這個家鄉的奶奶
不徐不急地面對生命中不斷發生的困頓
溫柔優雅地守護她關愛的子孫
如果我向奶奶學了些道理
那絕不會是複雜浮誇的
用簡單真誠待人接物是她信守一生的作法
如果奶奶想給我些道理
她在尋常生活中已給我太多太多...






精緻書盒,收藏雙層感動:
一書《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 一冊特別編集《留味行:奶奶的十一道菜》
=橫跨70年的台、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
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
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

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溫柔的。
*******************************************
有一天早晨瞿筱葳醒來,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出現在早晨的夢霧中。

前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
無論那路途是什麼,就去走老人走過的路吧!


想要離開這裡,去遠方,沒那麼多理由。你得去走一趟。去找答案,去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或者,其實是去找到正確的提問,叩問自己心中真正的思念。但只有一張地圖和一本口述歷史,就要上路了嗎?

死亡帶走記憶,這還不止,連吃了三十餘年的熟悉味道也一起帶走了……

一九三九年,瞿筱葳的奶奶徐留雲只是個21歲的上海姑娘,未婚夫已撤退到重慶,此時上海已經危在旦夕,因此她與另一個女孩飄洋過海、渡船搭車,從越南經雲南到四川找未婚夫……七十幾年後,瞿筱葳想要將祖母當年逃難的路線,重新走一遍,重新嚐一遍祖母的家鄉菜,那或許是每年自己生日時,奶奶必定要做的雪菜肉絲煨麵,也或許是家常的醃黃瓜。

出發前,瞿筱葳是紀錄片導演,出發時,她知道即將要進入另一場大規模的剪接後製期:這是關於奶奶的故事、家族的來歷、以及對逝者的追尋。這場剪接的素材不是影帶、檔案,卻是記憶、歷史與味道。於是她告訴自己,上路去吧,去找到更多故事放進腦中的剪接軟體,期待自己有一天有能力表達出這份情感。

作者簡介:

瞿筱葳
出生台北,倫敦大學 Queen Mary College 知識文化史碩士。曾任職環保團體、媒體,現為影像工作者,參與多部國際頻道紀錄片製作,包括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林懷民》《台灣人物誌II:黃海岱》等。

二○○九年以「重返祖母逃難之路」主題獲得雲門流浪者計畫補助,進行為期九十天的旅行。
Blog:ipaway.org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