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前,因了寬敞,一些賣小吃的,到門前休息便成了例了。日裡是不消說,還有那類在一把無大不大的「遮陽傘王」(那是老九所取的)下頭炸油條糯米糍的。到夜間呢,還是可以時時刻刻聽得一個什麼擔子過路停下的知會,鑼呢,梆梆呢,單是口號呢;少有休息。這類聲音,在我們聽來是難受極了。每一種聲音下都附有一個足以使我們流涎的食物,且在習慣中我們從各樣不同的知會中又分出食物的種類了,聽到這類聲音,我們覺得難受,不聽到又感到寂寞。──〈爐邊〉
溫暖復悲涼,含蓄亦率真,
宛如河水淙淙,清澈映照質樸人性的抒情經典
三十一篇、二十六萬餘字的沈從文短篇小說,如晶瑩豐饒的長河般流淌過作者故鄉湘西大地,流入二○~四○年代劇變時代與城市間,不僅代表性地呈現了小說家對於湘楚風俗文化的考據與引用薰染、意境的實驗、人物心理機轉的關注、文體革新等藝術成就,和里程碑般的獨特開創價值;更令人驚異的是於今重看,竟未離新世紀讀者們的心靈太過遙遠。
這些彷彿與我們閱讀經驗中的契訶夫或果戈里興高采烈隔空對話著的精采短篇小說,或者說是比起許多小說都更為粗樸卻情感飽滿的故事:它們幽默地揶揄著生活與欲望的苦悶、荒謬,更深情地邀請讀者進入如今彷彿僅留存在童年少年回憶裡的自然田園理想鄉──並得以在感受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品嘗飽含中國醇美鄉土風味和生命力的故事興味之餘,省思時代變遷之際置身於冷漠現實的處境,感受小說家所以憂慮、哀感的理由和格局,並重新發現一直以來被自己遺忘的純真、夢想和期待。
沈從文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歷史文化研究家。其文學創作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說與散文方面,他的作品先後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四十多個國家出版,並被美、日、韓、英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生前更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沈先生一生創作結集八十多,最為著名的正是中篇小說《邊城》。創作生涯中,尤以短篇小說見長。本書由著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家劉中樹教授負責統籌,並考量時空條件變遷以及普及化需求,對選入本書的三十一篇作品(以作品發表時間先後為序排列)進行了全新校對以及詳盡的注釋(範圍包括風俗習慣、天文、地理、人事知識、人名、地名、器物、生僻詞語、方言土語、成語典故、外文等。既包括一般性註釋,也包括特殊性註釋即今典。)和題解(簡介所選作品的寫作、發表或出版時間、刊物、作者署名及歷史沿革情況;並對該作主題、藝術特色等進行評析)。
作者簡介:
沈從文( 1902.12.28 ~ 1988.5.10 )
原名沈岳煥,乳名茂林,字崇文,後改名從文。曾使用筆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甲辰等。湖南省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
小學畢業後隨軍隊到沅水流域各地,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約二十歲到北京,曾於北京大學旁聽,及後結識郁達夫、徐志摩、胡也頻和丁玲等人,於《晨報副刊》及《現代評論》等刊物發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編輯《中央日報》副刊「紅黑」及《紅黑》月刊、《人間》等雜誌。
1929年任教於中國公學,1930年起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任教。1934年起編輯北平和天津的《大公報》副刊「文藝」。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任北京大學教授,編輯《大公報》、《益世報》等文學副刊。1948年受到猛烈批判,1949年自殺而及時獲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職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88年於北京病逝。
創作生涯共結集八十餘部,著名作品有中篇小說《邊城》、《山鬼》;短篇小說集《蜜柑》、《龍朱》;長篇小說《阿麗思中國遊記》、《長河》;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文論集《沫沫集》、《燭虛》;文物研究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戰國漆器》等。
章節試閱
附件
導讀(節錄)
文/劉中樹 等
沈從文(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原名沈嶽煥,筆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
一九一七年八月至二二年入伍當兵,浪跡於湘川黔邊境地區,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並開始接觸中外文學作品,為他日後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基礎。一九二三年,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沈從文隻身來到北京以寫作謀生並自學。一九二八年至四九年,先後在上海中國公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其中,一九二八年至三○年在上海公學任教期間,兼任《大公報》、《益世報》等文藝副刊主編。一九三四年至三九年在北京主編全國中小學國文教科書。沈從文的文學創作主要集中在一九四九年以前。從二四年,他第一次以「休芸芸」為筆名在《晨報副刊》第三○六期發表〈一封未曾付郵的信〉開始,一生創作結集八十多部,是中國現代多產作家之一。
一九四九年後,主要從事文物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九五○年至七八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一九七八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任研究員;一九八八年病逝於北京。著有歷史學、考古學著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等,特別是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空白。
隨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掀起的現代作家重新評價潮,和世紀末這一特殊歷史時刻的合力,催生了一個獨特的學術現象:作家排座次。一九九四年,王一川主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文庫》以「文學大師」標目,沈從文位列現代小說家排名第二,僅次於魯迅。
一九九六年六月,《亞洲周刊》推出的由海內外著名學者和作家參與投票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强排行榜」,魯迅以小說集《吶喊》位列排行榜第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單篇小說計,《邊城》則屬第一。早在三十年代中期,沈從文就頗為自信地寫道:「說句公道話,我實在是比某些時下所謂作家高一籌的。我的工作行將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會比這些人的作品更傳得久,播得遠。我沒有方法拒絕。」(《從文家書.湘行書簡》)六十多年後,沈從文的預言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認可,當然,這一評說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認識並不一致。
一、沈從文的文學創作
沈從文文學創作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說和散文方面。從一九二六年出版第一本創作集《鴨子》開始,至四十年代刊行的沈從文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集《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駿圖》,中篇小說《一個母親》、《邊城》,長篇小說《舊夢》、《長河》,散文集《記胡也頻》、《記丁玲》、《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沈從文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中國國內外都產生過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美、英、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日、韓、英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沈從文的故鄉鳳凰縣處於湘西沅水流域,是土家、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地域偏遠,文化落後,豐富的鄉下經驗,熟悉的湘西風土人情,這些邊地生活和民間文化構成了他創作的最重要的源泉,特別是故鄉的河流沅水及其支流辰河,在沈從文的創作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成名後的沈從文常自稱是「鄉下人」。「鄉下人」不僅是沈從文對自己身分的自謙性的體認,同時更凸顯了他的經驗背景、文化視野、美感趣味和文學理想。
自沈從文踏入北京城的那天起,就決定了他不可能是個原生態的鄉下人。進入都市後,他已經成為一個擁有鄉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識分子,五四的啓蒙思想和西方文明的洗禮已經使他深切領悟了宗法制農村自然經濟在近代解體的歷史過程。沈從文對都市一直沒有太多的好感,他認為都市文化是一種扭曲人性的、虛偽的、做作的畸形文化,有悖於人性的正常發展,與湘西自然純樸的民風正形成鮮明的對比。
以「鄉下人」的情感選擇,以都市人的理性認知來審視當時社會的城鄉狀況,批判現代文明在進入湘西宗法制社會初始階段的過程中所顯露出的醜陋,對鄉村生命形式美麗的讚美及與它的對照物——都市生命形式批判的合成,顯示了沈從文全部作品的張力。情感同理智的矛盾與衝突使他成為中國鄉村傳統宗法制社會的歌哭者和中國現代城市文明的批判者。
沈從文的作品取材廣泛,描寫了從鄉村到都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層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以湘西社會為基石,精心構築理想的人生形式和生命形式,是沈從文創作的鮮明傾向。弘揚人性的真善美,表現為對理想的嚮往;揭示人生的扭曲和墮落,表現為對現實的執着,這兩個方面是沈從文文學創作的重要內容。他文學創作的全部理想就在於表現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在小說創作中,沈從文首先在其湘西小說中通過建構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展示現實的人生形式來描繪一個「鄉下人」的夢想。
沈從文理想人生形式的構建方式,一是基於民間傳說的理想人生形式建構。(本書中所收)〈山鬼》〈龍朱〉等小說在浪漫主義的格調中迴盪着歷史的悠長餘音,塗上了理想化色彩,寄託了作者對具有悠久歷史和風俗傳統的苗族人民的摯愛以及對原始生命形式的禮讚。二是基於湘西世界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出於對現實人生形式的不滿與厭倦,沈從文在回憶中建構着牧歌式的「邊城」世界。〈夜漁〉、〈瑞龍〉、〈我的小學教育〉、〈爐邊〉、〈在私塾〉、〈卒伍〉及〈爹爹〉等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寄寓着沈從文「美」與「愛」的人生理想,是表現人性美較為突出的作品。
沈從文的湘西現實的人生形式體現為對湘西自在無為人生形式的表現,和在城鄉衝突中湘西兒女的價值固守。他以冷靜客觀的筆法表現了湘西底層人民古樸和諧、樂天安命的自在無為的人生形式。〈更夫阿韓〉、〈草繩〉、〈屠夫〉等,傾注了對湘西勞動人民窮苦命運的同情;〈雨後〉、〈媚金.豹子.與那羊〉、〈蕭蕭〉等,則以青年男女的性愛作為切入點,表達完美人性的理想。其性格共通之處是湘西山民的純樸善良與蠻悍粗野。作者關注的不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完整與豐滿,而是變與不變中普通人堅忍頑强的「求生」努力和他們世代相承的命運與人生形式。莊嚴與悲涼,「野蠻與優美」交織在一起,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悲涼與惆悵。城鄉衝突中湘西兒女的價值固守也是沈從文面對戰亂中的湘西的人生形式所做的思考。〈七個野人和最後一個迎春節〉中都市文明戰勝了鄉村愚昧,「野人」最終被殺、迎春節儀式也被取消,真實地反映了都市文明入侵下,湘西生活的變動。
在沈從文的湘西小說中,雖然更多的是讚歎理想的湘西「人性美、人情美」的歌聲,但也不乏作者面對現實的湘西而發出的酸楚的嗚咽。無論是在〈巧秀和冬生〉中通過母親因愛情被按古老的族規沉潭而死,女兒則被迫出逃,進而對殘酷、野蠻而虛偽的封建族權制度的批判,還是〈傳奇不奇〉中對鄉村社會腐化現象和倫理道德轉變的揭示。在這些人生現象裡,作者不僅感受到了湘西社會生活乃至人類生活表層的悲慘與淒涼,更越過這表層的血與淚,體驗到了湘西人民被迫接受攤派到自己那一份命運時,在日月交替中各盡生命之理的人生莊嚴。
其次,沈從文在他的都市題材小說中通過都市現實的人生形式,在與鄉下現實人生的互襯中來表達一個城市知識分子對人性的拷問。「鄉下人」的現實人生與都市現實人生構成了鮮明的對照,作者在欣賞和讚美湘西山民純樸善良的品格的同時,也揭露了遠離「邊城」的都市人的道德墮落和人性淪喪。有對都市上流社會及家庭無聊甚至糜爛的生活的鞭撻(〈晨〉);對「紳士淑女」們精神的空虛與愛情虛偽的揭露(〈有學問的人〉);更有對高級知識分子作家、學者、教授們的虛偽、怯懦與自私的嘲諷(〈八駿圖〉)。上述作品撕下了城裡人的道德面紗,力圖從人性道德的角度切入都市人生,反映上流社會人的本質的失落與人性的扭曲,揭示出都市人生的荒唐與可笑……
(未完,全文請詳見本書)
附件二(部分內容試閱,小說一篇,含題解、注釋)
棉鞋
我一提起我腳下這一雙破棉鞋,就自己可憐起自己來。有個時候,還摩撫着那半磨沒的皮底,脫了組織的毛線,前前後後的縫綴處,滴三兩顆自吊眼淚。
但往時還只是見棉鞋而憐自己,新來為這棉鞋受了些不合理的侮辱,使我可憐自己外,還十分為它傷心!
棉鞋是去年十二月村弟弟為我買的。那時快到送灶的日子了,我住公寓,無所措其手足。村弟弟見我腳凍得不成樣子了,行慷慨挾一套秋季夾洋服,走到平則門西肇恒去,在胖伙計的蔑視下接了三塊錢,才跑到大柵欄什麼舖去換得一雙這麼樣深灰絨線為面單皮為底的尖頭棉鞋。當他左脇下挾了一隻,右脇下挾了一隻,高高興興撞進我窄而霉齋房門時,我正因冷風吹打我臉,吹打我胸,吹打我的一切切無可奈何了,逃進破被中去蜷臥着,是摩挲我為風欺侮而紅腫的雙腳。
「好了好了,起來看看吧,試一試,——我費了許多神才為你把這暖腳的找來!」村弟弟以為我睡了,大聲大氣。我第一次用手去與那毛絨面接觸時,眼就紅潤。
村弟知道我的意思。「怎麼,不行嗎?」故意說笑,「這東西可不能像女人談什麼自由戀愛與戀愛自由了,但你有錢,仍可以任你意去揀選認朋友,不過這時且將就吧……有錢有勢的人,找個吧女人算啥事?就是中等人家,做小生意過活的那些人,花個三百兩百,娶一門黃花親,也容易多了!然而我們這雙鞋,卻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不願再聽他那些話了,把頭藏到被裡。
他似乎在做文章似的,不問我聽不聽,仍然說了一大篇,才訕訕答答轉他的農科大學。
這兩隻棉鞋,第一夜就貼在我的枕頭邊,我記不清我曾用手去摩撫過若干次!
正月,二月,三月,以至到如今,我不曾與它有一日分離。就是那次私逃出關到錦州 時,它也同在身邊,參預那次無恥的旅行。
雖說是乘到村弟弟第二次大氅進肇恒時,我又磕得一雙單呢鞋。然這只能出門穿穿,至於一進窄而霉齋,我便仍然彳彳亍亍蹋起那個老朋友來。誰一個來見到,問說怎麼怎麼,這幾天還有什麼捨不得你腳下那老棉鞋?就忙說地下潮濕,怕足疾,是以用它。這對答是再好沒有了,又冠冕,又真實,所以第二第三以至於任何人問到,或進房對我腳下注意時,我必老起臉來把這足疾的道理溫習一番。
「怎麼哪,棉——」我便接過口來:「不知道吧,可知地下濕咧!」
然而我住處的確也太濕了,也許是命裡所招吧,我把房子換來換去,換到最後房子,磚地上還是滑齏齏的,綠色浸潤於四角,常如南方雨後的迴廊。半年來幸而不聽到腳腫腳疼,地上濕氣竟爬不上腳杆者,棉鞋之力實多。
磨來磨去,底子與鞋面分家了,用四個子叫聲夥計。終年對我爛起臉做出不耐煩樣子的夥計,於是把兩個手指拈着鞋後跟,出去了,不到半點鐘,就可以看見他把鞋從門罅裡摔進來。這時我便又可彳亍彳亍,到櫃房去接電話,上厠屋去小解,不怕再於人面前,無恥地露出大拇指了。
以先,是左邊那隻開的端。不久,右邊那隻沿起例來;又不久,左邊一隻又從別一個地方生出毛病……直到我出公寓為止;綜計起來,左邊一隻,補鞋匠得了我十二個子,右邊也得了我八枚;夥計被我麻煩,算來一總已是五次了,他那爛嘴爛臉的神氣,這時我還可以從鞋面上去尋捉。
右邊一隻,我大前天又自己借得個針縫了兩針。
如今的住地,腳下踹得是光生生紅漆板,似乎是不必對足疾生害怕了,但我有什麼法術去找一雙候補者呢?村弟弟去年他的洋服還不能贖出來,秋風又在吹了。此地冷落成了鄉里,鄉里來來往往,終不過幾個現熟人!若是像以前住到城中,每日裡還可到馬路上去逡巡,邀幸可拾得一個小皮夾,只要夾裡有一張五元鈔票,同時秋天的襪子也就有了。在這鄉里,誰個能無意中掉一個皮夾來讓我拾呢?真可憐!希望也無從希望。
但幾日來天氣還好,遊山之人還多,我的希望還沒有死盡,我要在半山亭,或閬風亭,或見心齋,或……不拘那一處:找到我的需要。為使這希望能在日光下證實,我是以每天這裡那裡滿山亂竄。
彳亍彳亍,我拖起我的棉鞋出了住房。先生學生,都為這特異聲音注了意,同時眼睛放光,有奇異色,弟兄們哪,這是不雅的事吧?不要笑我,不要批評,我本來不是雅人,假使我出去捉到了我的運氣,轉身就可以像你們了!
我彳亍彳亍到了圖書館。這是一個拿來遂人參觀的大圖書館。一座白色德國式的房子,放了上千本的老版本古書,單看外面,就令人高興!房子建築出眾,外面又有油漆染紅的木欄干。
「想來借幾本書。」
「好吧好吧。」管事先生口上說着,眼睛第一下就盯在我腳上。
哈哈,你眼力不錯,看到我腳上東西了嗎——我心裡想起好笑。
我有點恨眼睛,就故意索性把底子擦到樓板上,使它發出些足以使管事不舒暢,打飽喉,發噁心的聲氣來。他他他,不但臉上露出難看的憎嫌意思,甚至於身也拘攣起來了。……你們幫他想想:看除了趕緊為我把書檢出外,有什麼能力驅逐我趕快出圖書館嗎?
見心齋泉水澈清極了,流動的玻璃,只是流動。我希望是不在「見心」的,故水聲在我聽來,只像個鄉下老婆子半夜絮語嘮叨。也許是我耳朵太不行了,許多人又說這泉聲是音樂。
泉聲雖無味,但不討人嫌惡;比起我住房隔壁那些先生們每夜談文論藝,似乎這老婆子嘮叨又還徹底一點。因此我在證明皮夾無望以後仍然坐下來。 我把右腿蹺起,敲動我的膝蓋骨,搖搖搖搖,唸剛借來的《白氏長慶集》。
……蠢蠢水族中,無用者蝦蟆:形穢肌肉腥,出沒於泥沙。六月七月交,時雨正滂沱,蝦蟆得其志,快樂無以加!地既蕃其生,使之族類多;天又與其聲,得以相喧嘩……
白翁這首和張十六蝦蟆詩,摘記下來,如今還有很多用處。想不到那個時候,就有這麼許多討人厭煩咶人耳朵的小東西了!
如今的北京城,大致是六月雨吧,蝦蟆也真不少!必是愛聽鼓吹雨部的人太多,而許多詩人又自己混進了蝦蟆隊裡,所以就不見到誰一個再來和蝦蟆詩了。
來了兩個遊客,到泉邊來見他自己的心。一老一少;少的有二十多歲,老的有兩個二十多歲。雖然我全身在我自己估價,簡直是比腳下一隻棉鞋還不如;但無意思的驕矜使我偉大起來,而且老的面孔竟如一個熟桃子般和氣可愛,故當他近身時,我把臉弄成和柔樣子,表示一個親善的微笑。
「喔,這裡看書是好極了!」
老者誤會我了,我那裡是來看書呢,心裡好笑,然而我不能打哈哈。
他又說:「《長慶集》,這四部叢刊本吧?」是四川人口氣。
「對了。」
「版本很好。」他左脇的文明杖移到右手,左手挪出空來翻看我的書。
「也不很好;有些還可以,有些極糟。」這時我可用得着上湖南腔了。
於是,他坐下,我坐下,扳談起來。天上地下,我的語似乎略略引起了站在旁邊少年的詫異。不幸的是我腳大大方方蹺起時,兩隻大棉鞋同時入到老少兩人的眼裡。富有詩意瀟灑少年,很小心的走到池的那旁去問老者,老者也太老實了,便亂為我估價!我若當時只說是個遊山領導人,想少年對於我棉鞋就不會看出什麼文章了。並且也許那麼充一次領導人,一雙新鞋會到少年衣袋中躍出來。
我有點悔恨,竟眼看到他們慢步踱出門去。
到了夜裡,日頭剛沉過山後去,天上罩了些灰色雲。遠山還亮着,又沒有風,總不會有雨吧!
我追趕我的命運,無聊無賴地又從旅館這面大路一歪一拐上到半山亭。路上只碰到三個短衣漢子,肩扛鋤頭,腰懸煙袋,口上哼哼唧唧唱些不知名的歌曲;這是歸家休息去的工人,非賞西山晚景的先生。其無意於天上的雲,遠村的煙,同我一樣。
到了,不差三丈遠近。在那邊,門洞旁,有件東西,使我腳步停頓。這是兩個約略相等的影子,像貼攏去樣子並行着。這不是鬼,分明有唧噥聲音。然而我有點怕。半為夜神吞噬的朦朧下,陰陰沉沉的門洞前,兩枝有熱無光的火炬在燃燒;在混和,我平生怕着的東西,也沒有比這為更可怕的了!
那一個,稀微可以從草帽的白輪廓看出是男的那一個,頭更逼近了另一個。「呵哈,你們親起嘴來了呀!」我鞋底在腳下響起來。
畢竟是姑娘家耳朵好,當第二次戴白草帽那個下頦送過去時,她忙拒開,且回過頭來。這時那個嫩臉會紅到成適才落掉的霞樣,那是無疑的事。但她也過於小心了,其實近視眼所見到的,亦不過如斯而已。
落到我眼中的東西,如像砂子,蒺藜,癢在眼裡,痛在心裡。我不久就明瞭了我的義務,是應當立刻退開。
——一對有福的人啊!放心吧,再不會有人來攪動你們了。前些是他的不經意,衝撞了你們,請不要多心!今天月亮是不會即出來的,除了星光就只是螢火。在這樣溫柔靜寂的地方,儘管摟抱,任其量親你們的嘴,到磨盡你們的熱為止;儘管摟抱,做你們最後所應做的事;任其量撼動你們的身軀,到磨盡你們的熱為止。 他悄悄的逃下來了。
棉鞋還未脫去的人,當然不應去羨慕別人。
天是更黑下來了。眼睛昏瞀 ' 的我,五步外,分不出對面來人屬誰。看看挨身了,暫時都不走動。
「唔哈,沈,你怎麼?」是我們的上司,教育股股長先生。
他用他手上那枝小打狗棒敲打我的鞋子,我以為他是問我這夜裡到山上怎麼。或是臉上顏色怎麼。但接着他又打了我鞋子一下:
「怎麼,鞋子——」意思是怎麼不扯上,不雅觀,我領會了。
「爛通底了,」我只好涎臉說話。「莫有買鞋的能力,所以——」
他不讓我說完,笑了笑,就先走了。至於我為什麼要把這些話說給上司聽呢?過後我自己也思想不出第二個較好的結論,只是,因為對上司不能說別種俏皮話,而且也開不得玩笑,所以才——大致是天做的戲謔吧,太黑暗了,分不出我腳上是什麼一種鞋,使我上司但從鞋的彳亍彳亍怪聲音上斷定我的罪過,不但不原諒我的鞋底苦衷,臨行給我那個微笑,竟以為我有意不雅觀。不雅是對的。但是,上司!你要我怎麼個雅法呢?我樣子固然還年青,很能充斯文,搖搖擺擺來走路:然而我是個不中用的人,沒有多錢的父親;把錢來使我受教育。不讀過書的人,要想象其他先生們那麼文明儒雅,怎麼做得到呢?
上司黑影消失在煙霧裡,只剩下橐橐靴聲氣,我就為我棉鞋傷起心來。……怎麼如今還要上司拿打狗棒來嚇你打你呢?把你拋頭露面,出非其時,讓昨天女校門口那兩個年青姑娘眼睛底褒貶,我心裡就難受極了!昨日閬風亭上那女人,不是見到你就跑去!若不屑為伍的忙走開了?上司的打狗棒,若當作文明杖用,能代表他自己的文明就夠了;若當作教鞭用,那麼挨打的只是那些不安分於圈牢裡的公母綿羊;若是防狗咬,也只能於啃他腳杆以後那匹狗得幾下報酬……無論何種用法,你都不該受他那兩三次無端敲擊!呵呵,我的可憐的鞋子啊!你命運也太差了!為什當日陳列大而發光的玻璃櫥櫃時,幾多人揀選,卻不把你買去,獨跑到我這窮人身邊來,教你受許多不應受的辛苦,吃幾多不應吃的泥漿,盡女人們無端侮辱,還要被別人屢次來敲打呢?呵呵,可憐的鞋子啊!我的同命運的鞋子啊!
……
九月五日於西山靜宜園四樓
●題 解 本篇作於一九二五年九月五日,發表於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一日《晨報副刊》第一二七六號,署名沈從文。初收入一九八二年廣州花城、香港三聯出版社出版的《沈從文文集》第八卷,新編集名《福生》。二零零二年收入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沈從文全集》第一卷,新編集名《公寓中》。
本篇取材於一九二五年作者在北京香山慈幼院的生活經歷。當時香山慈幼院的教務長為湖南新化縣人,為人勢利,對上極盡巴結之能事,對下則頤指氣使、作威作福,沈從文對其不滿,曾寫小說〈第二個狒狒〉為其畫像,諷刺其種種行為,文章發表後,立刻得罪此人。後來因沈從文生活窘迫,在八月還穿着一雙舊棉鞋,遭到他當面諷刺。沈從文隨即寫下本篇記敍事情經過,發表後兩人矛盾進一步激化,沈從文終在一九二五年的秋天離開了香山慈幼院。
小說圍繞那雙破舊棉鞋,描寫自己的窮困在各色場所各色人前的遭遇,主題集中又具有彈性的輻射力,結構簡潔緊湊,是一部極具特色的作品。
●註:(各註於本書中將隨文標記)
1 自吊:自我憑弔,自我安慰。
2 村弟弟:即表弟黃村生。
3 送灶:中國舊曆民間習俗,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送灶日,俗稱「小年」。傳說灶神要在每年的這一天上天向玉帝彙報工作,因此人們在這天要舉行送灶神的祀典。
4 無所措其手足:語見《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錯,通「措」。意思是手腳無處安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才好。
5 行:表示進行某項活動。
6 夾:兩層的(衣被等)。
7 平則門:今北京市阜成門。
8 大柵欄: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
9 窄而霉齋:書齋號。沈從文在北京的寓所十分簡陋,是一間僅十平方米的小屋,既作會客室,又兼作工作室。房間陰冷潮濕容易發霉,沈從文故以「窄而霉齋」戲稱自己的書室。
10 黃花:指女子未婚且未曾有過性行為。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沾上用薄紙片、乾花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黏貼於額頭、酒窩、嘴角和鬢邊等處,也有用黃色的飾粉直接在額頭或臉頰兩側畫上各種花紋。
11 九牛二虎之力:語見元.鄭德輝《三戰呂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以此來比喻很大的氣力或很大的力量。
12 訕訕答答:形容不好意思、難為情的樣子。
13 錦州:地名,位於遼寧省。
14 大氅:大衣。
15 彳彳亍亍:慢步走,走走停停。
16 冠冕:體面。
17 滑齏齏:物體着水後很滑。
18 迴廊:曲折環繞的走廊。
19 罅:縫隙。
20 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前進。
21 半山亭、閬風亭、見心齋:均是北京香山景觀。
22 不拘:不管,不論。
23 遂人:讓人。
24 管事:舊時稱在企業單位或有錢人家裏管總務的人。
25 拘攣:攣,蜷曲不能伸直。肌肉收縮,不能伸展自如。
26 《白氏長慶集》:白居易的作品集名,此書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集出版,故而得名。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為唐代著名詩人。
27 蝦蟆:即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統稱。
28 咶:通「聒」,指聲音嘈雜、吵鬧。
29 驕矜:驕傲自大,傲慢。
30 四部叢刊: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的叢書。所謂「四部」,即按我國傳統分類法,將所有書本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門類,「叢刊」即今天通常所說的叢書。它大量收入了古籍中的必讀書、必備書,前後有三編,共三千多冊,是規模相當龐大的一套叢書。
31 扳談:扳,同「攀」。拉扯閒談。
32 踱:慢慢地走。
33 吞噬:吞食,吞併。
34 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皮有尖刺。
35 昏瞀:目眩,眼花。
36 股長:管理部門低級別的管理幹部。
37 涎臉:做出涎皮賴臉的樣子。
38 戲謔:用有趣的引人發笑的話開玩笑。
39 橐橐:象聲詞。
附件
導讀(節錄)
文/劉中樹 等
沈從文(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原名沈嶽煥,筆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
一九一七年八月至二二年入伍當兵,浪跡於湘川黔邊境地區,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並開始接觸中外文學作品,為他日後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基礎。一九二三年,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沈從文隻身來到北京以寫作謀生並自學。一九二八年至四九年,先後在上海中國公學、昆明西南聯合大...
目錄
●編選說明
●導讀
●棉鞋
●夜漁
●更夫阿韓
●瑞龍
●爐邊
●我的小學教育
●入伍後
●晨
●草繩
●山鬼
●老實人
●在私塾
●爹爹
●卒伍
●煥乎先生
●雨後
●有學問的人
●屠夫
●第一次作男人的那個人
●龍朱
●媚金.豹子.與那羊
●七個野人與最後一個迎春節
●元宵
●蕭蕭
●八駿圖
●大小阮
●鄉城
●赤魘
●雪晴
●巧秀和冬生
●傳奇不奇
●沈從文年表
●編選說明
●導讀
●棉鞋
●夜漁
●更夫阿韓
●瑞龍
●爐邊
●我的小學教育
●入伍後
●晨
●草繩
●山鬼
●老實人
●在私塾
●爹爹
●卒伍
●煥乎先生
●雨後
●有學問的人
●屠夫
●第一次作男人的那個人
●龍朱
●媚金.豹子.與那羊
●七個野人與最後一個迎春節
●元宵
●蕭蕭
●八駿圖
●大小阮
●鄉城
●赤魘
●雪晴
●巧秀和冬生
●傳奇不奇
●沈從文年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