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掌控人體七成免疫細胞,神經系統複雜度僅次於大腦,好壞菌的激烈戰場;
益生菌,胃酸膽鹽也殺不死,擁有強大戰力迅速改變腸道菌相,一舉提升免疫力。
臺灣擁有世界級的益生菌研發競爭力及產業成熟度,可惜大家對益生菌始終一知半解。許多常見的、綜合死亡率更甚癌症的代謝性疾病,如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肝病、腎病……等,其實都是益生菌的拿手領域。
你知道嗎?
‧用益生菌來緩解大腸激躁症,已經是一般專科醫師的常識。
‧七成的醫生會建議,即使無病無痛也可使用益生菌提升整體健康。
‧七成的人處於小病多多的亞健康狀態,因此仍需補充益生菌。
‧服用抗生素時補充益生菌,可大幅降低身體負擔。
‧嗜脂菌的減肥功效只是場美麗的誤會。
‧產前產後補充益生菌,能有效控制媽媽生產後和寶寶出生後的體重。
‧嬰兒期的腸道菌群品質,影響一輩子的免疫平衡發育。
‧一九三○年就已有學者證實益生菌對皮膚保養的功效。
‧發酵乳有所有牛奶的營養,乳糖卻只有牛奶的一半,是最好的牛奶替代品。
腸道專家二十年心血、世界各國益生菌研究與發展現況全解析,打破錯誤迷思、化解無謂擔憂,讓你選對產品、吃對食物,輕鬆成為保健專家!
作者簡介:
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學教授,中華本草芳香保健協會理事長,臺灣乳酸菌協會常務理事,以及養樂多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教育部生技教育資源中心主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
創設臺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參與創設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籌辦主持第二屆 (臺北,2003年)、第四屆 (上海,2007年) 及第五屆 (新加坡,2009年) 亞洲乳酸菌大會。發起並主持「腸道健康公益宣導活動」(2004 ~ 2006年),2009年與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及中國蒙牛公司發起「腸道關愛公益活動」,擔任形象代言人。
其他著作:
《你不能沒腸識:頑固教授的24個腸道保健祕訣》(如何出版,2006)
《腸道內經:便便博士的順暢哲學》(中國友誼,2009,簡體書)
《腸命百歲:腸道權威最新長齡保健大典》(時報出版,2010)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體想了解得多一些,想活得健康快樂,又不想依賴藥物,建議你閱讀這本不可多得的書。──李元昆
充分發揮科學家的本色,無論是講腸道菌的重要性及其保健機能,均堅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原則,讓讀者自然接受他所傳達的知識。──邱文達
融合乳酸菌與腸道之基本概念與最新科學研究,深入淺出,道出您必須知道的最新科技進展與您健康的關係。──廖啟成
對於一般民眾甚至醫學相關的專業人士,本書都是了解益生菌的必備入門。──盧俊良
名主持人 于美人
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會長/國立新加坡大學微生物系教授 李元昆
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
臺灣乳酸菌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廖啟成
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盧俊良
健康推薦!(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體想了解得多一些,想活得健康快樂,又不想依賴藥物,建議你閱讀這本不可多得的書。──李元昆
充分發揮科學家的本色,無論是講腸道菌的重要性及其保健機能,均堅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原則,讓讀者自然接受他所傳達的知識。──邱文達
融合乳酸菌與腸道之基本概念與最新科學研究,深入淺出,道出您必須知道的最新科技進展與您健康的關係。──廖啟成
對於一般民眾甚至醫學相關的專業人士,本書都是了解益生菌的必備入門。──盧俊良
名主持人 于美人
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會長/國立新加坡大學微...
章節試閱
第一章:益生菌真的有效嗎?
Q2: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最近讀到一本《破解養生的迷思:國際級學術研究中的保健品真相》(凡識書屋,二○一○),作者對五十九種常見保健食品,分別引用國際期刊研究論文,逐一針砭評價。
書中將益生菌等級列為「考慮服用,對健康好處有限」的兩顆星級。如何評價是作者自由,讀者必須由各個客觀因素,自行判斷作者的專業度及可信度。即使如此,我還是要針對書中對益生菌的主要觀點,提出我的看法。
書中論述:「服用益生菌對健康成人的好處不多,比較有需要的是嬰幼兒和老年人,但是這類人的免疫力較低,單位活菌含量高的保健食品可能帶來感染的危險。」
不錯,真正健康的人,例如總是能夠飲食均衡,膳食纖維充分攝取,排便順暢,天天運動,壓力隨時紓解,這種真正健康的人腸道菌健壯平衡,哪裡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
但有多少比例的現代人,腸道健康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現代人七成是處於「亞健康」狀態(指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所以才需要適當的補充健康食品,加強自己特定的健康問題,才需要補充益生菌,為腸道益菌加油。
不錯,當免疫力降低時,容易被感染,一些平常無害的腸道中性菌,在免疫力極度降低時,也會侵入血液,引發感染。問題是,當你免疫力降低時,入侵腸道的病菌,以及原本就潛伏在腸道的壞菌,不是更容易入侵血液嗎?
依據天擇演化原理,這些病菌、壞菌入侵宿主的能力,在演化過程中不斷被加強,不強就會被淘汰。這些病菌、壞菌只要入侵極少量,就可以引發嚴重千百倍的健康問題。
補充益生菌,一方面是要提升免疫力、加強免疫防禦力,一方面就是要直接抑制這些始終蠢蠢欲動的壞菌軍團,降低感染率。少數因為益生菌感染的案例,都發生在免疫力已經極端下降的重病病患身上。
所以,我認為上述意見完全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
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我們在開發益生菌時,還是非常重視菌株安全性,非常強調益生菌的體內轉移性,必須仔仔細細的探討,只要有絲毫體內轉移的可能性,這株菌就必須馬上淘汰。抗生素抗性及基因轉移性也是安全性測試的重要關卡,因為萬一發生體內轉移,必須能夠用抗生素控制。
正解:真正健康的人少之又少!
真正健康的人腸道菌健壯平衡,不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但現代人七成處於「亞健康」狀態,正需要適當補充益生菌,為腸道益菌加油。
Q3:益生菌會被腸道免疫系統及胃酸膽鹽殺滅,無法在腸道發揮功效?
「腸道內的好菌與壞菌自然會平衡,不需要從外補充益生菌,違反自然律,而且當腸道菌發展穩定後,外來益生菌很難定植腸道,很難改變原生菌相,吃了也是白吃。所以,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由日常飲食中,多攝取好菌的食物,像是膳食纖維、蜂蜜等,可以幫助腸內原生好菌繁殖。」
上段敘述有對有錯,似是而非。
前面提過,七成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因此需要補充益生菌。此外,我再三強調益生菌進入腸道會活化腸道免疫系統,益生菌的主要功能就是改善腸道菌相與賦活免疫。
可是,益生菌對人體而言,畢竟還是外來物體,為什麼不會被腸道免疫系統消滅?腸道免疫系統如何分辨好菌與壞菌?
腸道免疫系統的構造精密,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精巧到具有分辨不同菌群的能力。不同的菌群,如格蘭氏陰性菌(壞菌)與陽性菌(好菌)有別,會認識免疫細胞表面的不同受體,引發細胞內的不同訊息傳導,細胞因此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或發動攻擊或接受調控,抑或並肩作戰。
胃酸膽鹽是身體防衛外來細菌入侵的手段,很多乳酸菌,包括常用於製造優酪乳的嗜熱鏈球菌及保加利亞乳桿菌,都無法通過胃酸膽鹽防線,但是,對很多益生菌而言,耐酸耐膽鹽特性幾乎都是必要條件。以我們研究室開發益生菌為例,首先就是要測菌株的耐酸耐膽鹽程度,無法通過的就淘汰。再加上益生菌發酵生產時,還會運用特殊包埋技術,更加強其安定性。
我們在做臨床實驗時,「Wash out」(洗出)時間大約是一到兩週,亦即,停止吃益生菌後,大約一到兩週,糞便中就無法測到該株益生菌。這表示吃下去的益生菌確實可以在腸道中定植,至少一週時間,已經足夠讓它們在腸道增殖,而且發揮功效了。
正解:益生菌對胃酸膽鹽抗性極強,且只要定植腸道一週即可發揮功效
耐酸耐膽鹽是製造益生菌時的必要條件,且實驗證明,益生菌確實可以在腸道中定植,至少一週時間,已足夠它們發揮功效。
Q8:歐洲食品安全署說益生菌無效,是真的嗎?
歐洲食品安全署(EFSA)最近否決掉一六四項益生菌的健康宣稱申請案,裁定這些產品所宣稱的各種腸道保健、免疫調節功能,不是太籠統,就是無從證實。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歐洲不是最重視益生菌的嗎?益生菌研究水準最高、概念最普及、民眾接受度最高、人均消費額最高,為什麼會做出如此負面的裁示呢?
媒體甚至拿來渲染成:「益生菌不具任何健康效果」,還做出如「業者因而能以比巧克力牛奶貴幾倍的價格販售益生菌發酵乳品」等頗具殺傷力的批評。
歐洲對健康食品並沒有如日本的「特定保健食品法」般明確的管理法規,歐盟由二○○七年才開始實施「營養健康宣稱規範」,希望有效規範食品廣告宣傳用語及內容,而歐洲食品安全署就是負責審查把關的單位。過去兩年,不只是益生菌,還有九成以上的申請案被否決掉。
其實歐洲食品安全署與益生菌相關產學界間的論戰交鋒為時已久,例如大老級的英國瑞汀大學食品系主任雷斯特(B. Rastall)教授就公開批評它的裁定是「偏頗的,不具生物科學公正性的」;歐洲食品飼料菌種學會建議食品安全署應該網羅幾位真正懂腸道及免疫的專家,意思是批判它不懂裝懂;達能公司則批評它傷害了眾多科學期刊的學術權威,益生菌研究在有專家審查制度的期刊中,發表了那麼多論文,食品安全署怎麼有資格全盤否決;歐洲養樂多公司則比較溫和的呼籲「Let’s talk」,希望歐洲食品安全署好好地坐下來談談。
我們要如何理解這項論爭呢?你要選擇相信歐洲食品安全署的負面裁定,或相信多數科學論文的正面研究結論呢?
二○一○年七月,荷蘭免疫學家里吉格(G. Rijkers)教授發起連署,向歐盟以及各國政府呼籲,支持他們向歐洲食品安全署抗議的行動。里吉格教授說:「歐洲食品安全署的審查委員怎麼可以一竿子否定由二○○二年到現在,在醫學期刊所發表的、超過五七○○篇論文呢?」美國的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學會(ISAPP)也在同年七月的英國營養期刊上發表公開信,質問為什麼有如此扎實研究數據的申請案,也被核駁,審查的原則是什麼,審查需要透明,需要審查前溝通,學術界需要有清楚的「地圖」指引,研究才做得下去等等。
雖然掀起廣泛激烈的批判,那些同樣也是科學家的食品安全署委員們,老神在在,照樣繼續否決,繼續核駁。
這一場戰爭,我霧裡看花,去年以為食品安全署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有其苦衷,而且已經準備召開一系列的審查原則討論會。
二○一一年,討論會都開完了,論爭反而節節升高,食品安全署態度愈發強硬。里吉格教授說:「這場混戰,傷了歐洲食品安全署,誰會相信一個否決一切的審查機構;傷了民眾,大家無所適從,不知要聽誰的;傷了企業,發展了百年的產業,突然被連根拔起,當然也傷了益生菌的學術研究。」
去年,我曾經擔心風波會燃燒到亞洲來,結果可能因為它在亞洲沒有影響力,也可能因為它實在有些離譜,亞洲各國基本上冷眼旁觀。
不過歐洲畢竟是益生菌大本營,衷心希望食品安全署的委員們,別再鬧了,盡快拋棄本位主義,和占絕對多數的學者們好好討論,好好理出頭緒。
正解:益生菌研究禁得起考驗
審查需要透明,需要審查前溝通,歐洲食品安全署的審查無法一竿子否定從二○○二年到二○一一年,在醫學期刊所發表的、超過五七○○篇論文。
第一章:益生菌真的有效嗎?
Q2: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最近讀到一本《破解養生的迷思:國際級學術研究中的保健品真相》(凡識書屋,二○一○),作者對五十九種常見保健食品,分別引用國際期刊研究論文,逐一針砭評價。
書中將益生菌等級列為「考慮服用,對健康好處有限」的兩顆星級。如何評價是作者自由,讀者必須由各個客觀因素,自行判斷作者的專業度及可信度。即使如此,我還是要針對書中對益生菌的主要觀點,提出我的看法。
書中論述:「服用益生菌對健康成人的好處不多,比較有需要的是嬰幼兒和老年人,但是這類人的...
目錄
推薦序
整頓腸道菌,擺脫藥物依賴/李元昆
腸道保健,不要再掉以輕心/邱文達
腸道與益生菌的共鳴曲/廖啟成
開啟腸道菌與益生菌的新時代/盧俊良
自序
乳酸菌愛好者的心語
序章:三個腸道菌的驚人新觀念!
一、腸道是臟腑經脈的根本
二、腸道菌是身心健康的「驅動程式」
三、腸道菌能直接與中樞神經相互影響
第一章:破解九大益生菌迷思
Q1:吃益生菌會變胖?
Q2: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Q3:益生菌會被腸道免疫系統及胃酸膽鹽殺滅,無法在腸道發揮功效?
Q4:益生菌食品都是死菌,無法糾正腸道菌群失衡?
Q5:市售益生菌產品的菌種壽命都很短?
Q6:益生菌產品吃太多會過量?
Q7:DIY優酪乳不含糖分、最健康,是攝取益生菌的最佳選擇?
Q8:歐洲食品安全署說益生菌無效,是真的嗎?
Q9:重症病患不適合吃益生菌?
第二章:益生菌真的治百病?讓專家告訴你!
一、腸道問題:益生菌最拿手的領域!
二、過敏進行曲:舒緩過敏,調節免疫力
三、病菌感染:防禦黏膜免疫系統,流感也不怕
四、癌症預防:特定癌症效果顯著
五、代謝症候群:正確服用才能吃出效果
六、精神官能症:益生菌的新潛力領域
七、口腔保健:益生菌是優先選項
八、皮膚保養:一九三○年就被發現的益生菌功效
九、結語:益生菌好處多,但不是萬靈丹!
第三章 你也可以是專家!徹底搞懂益生菌
一、乳酸菌、益生菌、腸道菌,傻傻分不清
二、益生菌為什麼有效?加強腸道三大屏障!
三、好菌的活力食物──益生元
第四章:琳瑯滿目的益生菌產品,怎麼挑?
一、選購、飲用發酵乳教戰守則
二、選購、食用益生菌粉產品教戰守則
三、誰在替益生菌的安全把關?
結語
健康生活型態是益生菌保健的基礎
附錄
一:醫生們如何看益生菌?
二:乳酸菌達人測驗
推薦序
整頓腸道菌,擺脫藥物依賴/李元昆
腸道保健,不要再掉以輕心/邱文達
腸道與益生菌的共鳴曲/廖啟成
開啟腸道菌與益生菌的新時代/盧俊良
自序
乳酸菌愛好者的心語
序章:三個腸道菌的驚人新觀念!
一、腸道是臟腑經脈的根本
二、腸道菌是身心健康的「驅動程式」
三、腸道菌能直接與中樞神經相互影響
第一章:破解九大益生菌迷思
Q1:吃益生菌會變胖?
Q2: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Q3:益生菌會被腸道免疫系統及胃酸膽鹽殺滅,無法在腸道發揮功效?
Q4:益生菌食品都是死菌,無法糾正腸道菌群失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