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拖延情緒蔣勳二手書現折5%民主世代扁平時代楊双子楊定一人生貓教練吉竹伸介哥吉拉52種走路方式
暫存清單
可購買時通知我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The Filter Bubble: 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伊萊‧帕理澤

評價
27收藏
128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46 NT$ 280

已售完,補貨中

其他二手價
19 52元起
圖書館借閱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你被「鎖」在Google,還是Facebook?
文/Anderson

關於《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或許你可以先從作者伊萊.帕理澤為這本著作所作的演講開始瞭解:[ted id=1091 lang=zh-tw]

從這個最容易理解,但也最驚悚的提問開始吧!伊萊.帕理澤就像我們許多人,曾經在初迎接網路時代到來時,樂觀看到一個更民主的世界即將降臨。但當時間來到Web 2.0的新時代,等待、淹沒我們的卻是什麼?真是我們曾經期待的美麗新世界嗎?還是一個資料流動形式改變,個人與公眾界線變得傾斜且逐漸危險的新現實?

網路,是在哪一個關鍵點上,偏離了我們的想像,且將我們捲入駭異的漩渦?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是一本關於科技與網路反思的綜合性論述,我們注意到有越來越多書討論各種關於網路時代的重新研究與思考,關於Facebook, Google, Apple,關於個人隱私、關於網路公共性、關於社群意義的重寫、關於新揭發的人性形構…..,但假如你才剛開始研究、剛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推薦你從這一本開始。

「網路時代」,儼然成為與人間等規模的平行宇宙,最艱難的在於,這個宇宙開始滲透、影響我們原先安居的現實。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題目,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下手,《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是一本拳拳到肉的小書。

如同作者在書中說,「未來科技應該還算稱職,卻談不上完美。未來科技再進步,也少不了弊端,一定會有錯置的限向,會有惹人嫌的地方。在未來,大當機的機會一定有,到時候人類將反省,當初實施這整套系統是不是弊多於利。而我們也將承擔一種風險:設定來幫助人類的系統可能會被用來對付人類—就像嬰兒監視器原本可用來照顧寶寶,若被駭客入侵,影響到鏡頭的視訊,就會對這家人構成威脅,我們對個人環境的權力越大,這份權力一旦被人奪走,我們受人宰制的機會也越多。」

人類是否有自創世界的權利呢?我們出於某種需求所創造出來的利器,會不會在某個點上折返回,成為吞噬我們的大怪物?

書中再三提醒讀者「鎖住效應」所帶給社會的影響。什麼是「鎖住效應」(lock-in)?以伊萊.帕理澤的話說,指的是當使用者對某種科技投入太多時間或心血,即使競爭對手提出更好用的服務,使用者也認為不值得換新。最現成的例子就是近日的Google大佈局,它用Gmail, Gchat, Google Voice電話, Google文件以及眾多其他產品,將使用者鎖進特定一個世界。

關於科技與網路時代反省最棒的一本書是Jaron Lanier的《別讓科技統治你》。而Jaron Lanier的影響力也讓《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引以為對話對象,延續著邀請我們一同討論,當今這些科技效勞的對象是誰?如果科技越來越懂得左右人的注意力,科技會把人的注意力轉向哪裡去?

台灣部落格之父/林克寰(Jedi)推薦

Google新版隱私權條款上路
Facebook動態時報公測中
你,是否準備好迎接訊息全面個人化的時代?

和非洲死了一群人的新聞比較起來﹐你家門前死了一隻松鼠的消息更能引起你當下的注意。
——馬克﹒札克伯格﹐臉書創辦人

我們曾經以為「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但現在網站不但知道你是狗,
知道你最愛吃哪一牌狗食,
還知道怎樣的廣告最能撩撥你的心。

我們曾經以為Web2.0終於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不同的想法,
但是網站紛紛使用精心設計的演算法將訊息個人化,
你可能點閱許多文章,但卻全是同一個主題,
永遠只能聽到自己的回音。

  我們的網路經驗正在劇烈改變,我們造訪的網站愈來愈積極調查你的個人喜好,並且利用這些喜好來調整網站餵給你的訊息,好讓你對網站愛不釋手,把裡面的文章一篇接一篇點下去。

  許多人天天都會利用免費的超大容量的電子郵件、跟朋友保持連繫的社交網站,然而要使用這些方便的服務,就得交出你的個人資訊。其中也不少人非但不介意,還十分以此為樂,凡走過哪個景點,必留下打卡的痕跡。

  而如果不找一個朋友坐在身邊上網,你很難察覺原來你螢幕上的Google或Yahoo新聞和別人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個人化消蝕了共同討論的基礎,把這個問題搬上檯面來談,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作者簡介:

伊萊‧帕理澤
網路民運組織MoveOn.org的前執行長﹐現任理事長﹐會員五百萬人﹐是網路政治的先鋒。他目前是羅斯福伉儷學會的資深研究員﹐也與人合創Avaaz.org﹐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公民社團之一。他執筆的評論曾刊登在《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的民意論壇版。他為本書所作的演講可見於TED talk網站。

譯者簡介:

宋瑛堂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新聞所碩士,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譯作包括《賴瑞金傳奇》、《馭電人》、《大騙局》、《數位密碼》、《斷背山》、《人魔崛起》、《冷月》、《藍色駭客》、《永遠的園丁》、《蘭花賊》、《野獸花園》等書。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