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作者大津秀一,撼動人心的最新力作。
思考的死亡,就明白那些事,不能等。
★商業周刊1270期書摘介紹★
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你將如何看待走過的人生?
當最親愛的家人將不久於世,你是否已準備好失去他們?
陪伴1000名患者走過人生最後一程的安寧緩和醫療專家,
帶你深入探討死亡,還原死亡最真實的樣貌。
對於「死亡」你了解多少?當死神來敲門時,你會神態自若地張開雙臂迎接,還是恐懼緊張、慌張失措?死亡的那一刻到來時,真如詩人泰戈爾所言「麗如秋葉」,還是晦澀黑暗、盼望盡失?
患者在臨終,會感到痛苦嗎?人在最後一刻時,還有知覺嗎?天堂或地獄真的存在嗎?急救是不放棄最後一線希望,還是自欺欺人的殘酷仁慈?進入安寧病房,真的就是在等死嗎?「健康」是人生最大的保障,還是愚昧的自我安慰? ……
這些問題,你曾認真思考過嗎?安寧緩和醫療專家大津秀一醫師,至今已陪伴無數末期患者走過人生的最後旅程,長期接觸的安寧療護的他要告訴你:「死亡」並不可怕,我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從未認真面對它。
大津醫生以理性的態度深入剖析,解答你對生死的疑惑,針對下列五點,深入淺出探討死亡議題,企圖擴大讀者的視野,撼動讀者的生死觀念:
1.人死之前,會痛苦嗎?----臨終患者在身體及情緒上,會有什麼變化呢?
以癌末患者為例,當死亡越靠近時,患者的身體與情緒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清晰的意識能堅持到何時?透過臨床觀察,告訴你最真實的死亡真相。
2.很健康就不會死?----「健康」對死亡的意義
即便身體健康,我們仍舊不能避免死亡。每個人需要的健康程度不同,勿迷信偏方,只要在有限範圍內,維持「適度」健康就好。
3.死,讓我們看清人性?----為什麼要討論「死亡」?死亡的重要性是什麼?
利用小故事或案例說明人性的善與惡,了解生死與人性間的關係。也告訴我們,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能夠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4.信仰宗教對死亡有幫助嗎?----宗教對死亡的意義
以客觀角度深入剖析宗教,進一步探討宗教對死亡的意義。另外,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能坦然無懼面對生死嗎?這些發人深省的疑問,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何謂死亡。
5.「怕死」是人類的天性嗎?----人看如何看待死亡?過去和現在的態度不一樣?
在人類歷史早期,死亡其實是很普遍的事,人們不畏死亡,也不避談生死,「恐懼死亡」不過是社會演變的產物,然而究竟何時開始,死亡成為一大禁忌?讓大津醫師告訴你事實真相。
唯有坦然無懼地與死亡面對面,我們才能深刻體悟「活著」的美好;唯有隨時準備好失去生命,當下才會變得更加真實,讓我們能更積極地把握當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曾說:「生命是向死而生」,人生不過是走向死亡的進程,我們每往前走一步,就離自己的死亡更靠近。
只有真實面對死亡,生命的有限及短暫才能提醒我們,積極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作者簡介:
【日本安寧緩和醫療專家】 大津秀一
1976年生,日本茨城縣人。畢業於岐阜大學醫學院,為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日本消化器官病學會專科醫師、日本內科學會認證內科醫師、日本尊嚴死協會生前遺矚(LW)合作醫師,2006年度笹川醫學醫療研究財團安寧緩和醫療醫師培訓課程結業。
在完成內科專科醫師的訓練後,以當時全日本最年輕的緩和醫療醫師身分,在京都市左京區日本浸信會醫院的安寧療護中心服務。2008年起,服務於東京都世田谷區松原都會診所,以住院、居家兩種方式,從事安寧療護工作。2010年6月起,服務於東邦大學醫療中心大森醫院緩和療護中心,負責緩和療護團隊的經營工作。
目前除了負責終末期病患的診療工作,也透過著作、演講活動,持續促進一般大眾對緩和醫療及生死觀問題的廣泛認識。
主要著作:《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讓人感動的12位往生者的故事》(致知出版社)、《死時不會後悔的醫療》(小學館)、《生命只剩下最後半年──如何為人生畫下圓滿的句點》(Softbank Creative)、《世上最簡單的緩和醫療書籍》(綜合醫學社)等。
譯者簡介:
黃瓊仙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喜歡挑戰各種類型的譯著。譯作有《德利特醫生的馬車》《不可思議的樹果》《龍臥亭幻想》《媒體小舖-不可思議的英文單字》《掌握亞洲大錢潮》《前進中國,掌握未來》《刺激消費,我是主角》《最新國際金融基本架構入門》《行動經濟學》《圖解0~6歲教養百科》《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週刊系列》《拉肚子、便秘不是小毛病!:原來「生病」、「變胖」、「免疫力下降」都跟「腸子」有關!》等。
e-meil:sun88@ms15.hinet.net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專業人士強力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家同(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邱泰源(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周希誠(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胡志強(台中市市長)
.許禮安(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
.陳榮基(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
.單國璽(天主教樞機主教)
.張嘉芳(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執行長)
.楊聰財(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趙可式(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
.賴其萬(教育部醫教會執行祕書)
名人推薦:◎各界專業人士強力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家同(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邱泰源(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周希誠(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胡志強(台中市市長)
.許禮安(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
.陳榮基(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
.單國璽(天主教樞機主教)
.張嘉芳(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執行長)
.楊聰財(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趙可式(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
.賴其萬(教育部醫教會執行祕書)
章節試閱
•預先告知死期,這樣好嗎?
那一天,40來歲的池上太太與世長辭。罹患大腸癌的她與病魔抗戰至今數年,終於擺脫病魔,迎向極樂世界。
記得那天半夜,池上太太突然血壓下降,叫她也不見反應,接著出現下顎呼吸現象,抬起下巴呼吸。
我請池上先生到另一間房間,告訴他池上太太的生命可能只剩數小時。當時池上先生非常冷靜,只是默默地點點頭。癌末患者的特徵就是在最後一、二週急速惡化,在這之前,我們也曾發過好幾次病危通知,但是池上先生的反應總是相當冷靜。雖然聽到消息的瞬間,池上先生的臉隱約浮上一絲的哀愁,但那個表情就像水面上的漣漪,馬上就消失了。
池上太太剛轉院時,她與池上先生都沒想過病情會惡化得如此迅速。那時的池上先生總是神情緊張地對我說:「我希望她能再撐10年」,池上太太第一次惡化時,我告訴池上先生病情並不樂觀,他很吃驚地說:「情況真的這麼糟糕嗎?」
對於池上太太,有件事令我相當擔憂,那也是池上先生希望再撐10年的理由。
在池上太太的床邊,總會看到兩個小小的身影。他們是池上太太唸國中與小學的兩個兒子。
在池上太太狀況穩定的時候,每次我去看她,她都會這麼說:「我不能死。我一定要看到孩子們長大成人,所以我想再多活10年。」
池上太太那麼說,並不是在向我尋求答案,我覺得她是在說給自己聽。當池上太太體力衰退,聲音變得微弱沙啞時,她那堅毅的眼神,以及使盡全身氣力勉強自己喊出聲音的那股意志力,讓人印象深刻。
當她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時,我告訴她:「好好珍惜現在,多跟家人相處。」我也告知池上先生相同的話。問題是,我該如何告訴兩個孩子實情呢?
池上先生也因為不曉得該如何向孩子開口而苦惱。終末期患者的家屬,尤其是負責照顧病人的那位家屬,他所承受的痛苦超乎你我所能想像。身為父親,實在很難有勇氣親口告訴孩子,他們的母親就快死了。這時候雖然可以請醫護人員代為轉告,但池上先生似乎想親口告訴孩子,因此我們只好在一旁靜靜守候。
其實池上太太除了丈夫這邊的家人,還有一個親弟弟。我們不斷與池上先生溝通,建議他倘若無法親口告訴孩子,不妨請孩子的舅舅代為告知。無奈池上先生工作繁忙,沒有餘力轉告,結果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有次我在病房遇見池上太太的兩個兒子。大兒子的體格並不嬌小,但是臉龐仍帶著些許稚氣,他雙手交握站在床前,靜靜地望著母親。小兒子坐在椅子上,身材瘦小,一臉天真無邪的模樣,面帶笑容,好奇地四處張望。
頓時,我發覺自己可以體會池上先生的心情,畢竟向這樣的孩子們說出事實的真相,何等殘酷。可能要等到池上太太的生命僅剩數小時,孩子們才會從父親口中得知母親即將撒手人寰的殘酷消息。我覺得他們一時之間應該難以接受這樣的生離死別,這就是終末期看護的難題。
讓家屬接受患者已死的事實,並非易事。
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主張的「臨終五階段」,其實也能套用在患者家屬身上。家屬面對患者的死亡,首先會否認,接著是憤怒、討價還價(祈求患者不死)、沮喪,最後選擇接受。不過,要走到最後階段接受事實,並不是件輕鬆的事,通常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
告知患者死期時,家屬通常會出現「預期性悲傷」。這種現象與患者死後的悲傷反應相同,在患者生前,家屬就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反應。不過,這是正常的現象,可以幫助家屬在患者死後更坦然地接受事實。「預先告知死期」可以幫助患者把握僅存的時間,完成未竟之事,也讓家屬有時間重新審視、建構患者離開後的家庭生活。
話說回來,無法預知患者死期的家屬其實最為辛苦。比起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人,患者毫無預警死亡帶給家屬的衝擊更大,要讓他們接受家人已死的事實,必須花費更長的時間。為什麼呢?我想這或許就是人之常情吧!
得知患者將死時出現的「預期性悲傷」,與為了預防高山症而慢慢登高的情況極為相似。就人類的生理或精神狀況而言,只要慢慢地適應,即使面臨巨大的環境變化,也能因應自如。例如,慢性貧血症患者,因為病情漸進式的惡化,即使血液濃度較常人稀薄兩倍,仍然可以正常生活。如果是一般出血,血液濃度突然稀釋到僅剩一半時,人會完全休克,處於命危狀態。
精神層面也是如此,只要讓家屬慢慢接受患者將死的事實,最後都能適應良好。人類的心靈不像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只要時間充足,心中的傷口必會自己痊癒。
有時被認定將不久於人世的患者,仍會努力讓自己活得比預期時間還長。剛開始他的家人可能會說:「醫生,家父還想努力看看,請您無論如何要讓他活下去!」隨著心態漸漸改變,他們會改口道:「醫生,家父真的很努力,只要他能夠安詳地走完人生,我也不再有任何遺憾了。」
這時候,身為醫護人員的我們是這麼想的:「這是患者在為家人創造心理調適的緩衝時間。」在我多年的終末期照護經驗中,當我看到患者為了讓自己活得更久不斷努力著,這個念頭就會浮現腦海:「這位患者一定還有未完成的心願,讓他心甘情願忍受病痛煎熬,也要努力活下去。」
其實,他們都在等待,可能是等待遠在美國的女兒;或是清晨才會抵達的兒子。
倘若患者突然死亡,家屬沒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做好心理調適,這時候,即使理性認知死亡,感性上也絕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且這樣的感覺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很遺憾地,池上太太的家人也面臨相同的困境,她的孩子無法接受媽媽即將死亡的事實。池上太太非常堅強,從不喊苦示弱,也從未告訴孩子們自己的狀況有多糟。池上先生更遲遲不敢對孩子說出真相,直到昨天,才鼓足勇氣告訴他們實情。沒有心理準備的孩子當然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因此,當我到病房探望池上太太時,氣氛顯得相當凝重。
•陪伴家屬,直到他們能接受「病人已死」
家屬間想法與態度的不同是氣氛凝重的主要原因。通常照顧者較能完全接受患者將死的事實,因為與患者相處的時間較長,較能體會對方的痛苦,即使親眼目賭患者臨終,情緒也不會過度起伏。另一方面,突然接到病危通知,有一段時間未與患者見面的家屬或親戚,因為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自然難以接受患者即將死亡。因此,宣告患者死亡之際,這些家屬會特別悲傷或憤怒。
經常陪在患者身旁,已做好心理準備的家屬看著這些情緒激動的親人,心裡的感受絕對是五味雜陳。他們會這麼想:「如果常來探望患者,一定可以平靜地接受死亡的事實吧!」身為醫護人員,當首次出現在病榻前的家屬怒不可遏或悲傷不已時,我們不會阻止他們發洩情緒,只會在一旁默默等候,直到他們接受患者已死,但同時我們也會注意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家屬。當家屬們的接受度出現明顯落差時,宣告死亡的時間點更需要仔細拿捏。
隨著池上太太的呼吸次數愈來愈少,她的家人排排站在床側屏息以待。我則站在家屬身後,跟平常一樣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池上太太在吐出最後一口氣後,停止了呼吸,緊張的氣息籠罩全室。突然,耳邊傳來憤怒的呼叫聲:「喂,妳別鬧了!」
池上太太的大兒子瞪著她的遺體,一動也不動地站在病床旁,他的側臉還帶著一絲稚氣,臉上的表情卻充滿了怒意。
「妳不是說不會死嗎?我們不是約定好了嗎?妳不是說跟朋友重修舊好了?現在的妳到底在搞什麼!」
四周隱約傳來啜泣的聲音。我想大家都能體會他的喪母之痛吧!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喂!妳真的以為這樣死掉就算了嗎?我們該怎麼辦?妳別鬧了!」
他看起來非常生氣,而且是怒不可遏。他直挺挺地站著,瞪大眼睛望著已經沒有回應的母親,不斷大聲哀嚎著。
「大輔,你媽媽已經盡力了,不是嗎?」
說話的人是池上太太的母親,孩子們的外婆。那一瞬間,大兒子停止吼叫。可是,他還是無法抑制內心憤怒的情緒。這次他緊握雙手,使盡全力地大叫:「妳到底在搞什麼?想要破壞約定嗎?」
這時候外婆也崩潰了,開始嚎啕大哭。我望了一眼池上先生,他的表情異常平靜,完全不見憤怒或悲傷,只是靜靜地望著池上太太。
大兒子好像要將想對母親說的話一次發洩完畢似的,就這樣持續吼叫了20分鐘。他的聲調憤怒中隱約夾雜著悲傷,家人也感同身受,各個淚流滿面。
「妳到底想怎樣?真的要拋下我們嗎?別鬧了!」
我怔住了。但是在這個時候,我應該說點話,因為我有義務代替池上太太向家屬傳達她的想法與心意。
「池上太太她……」
我靜靜地開口說話,但是聲音卻是顫抖的。雖然不確定這時候插嘴發言是否適當,但我真的很想讓他們知道池上太太的想法。
「你們的媽媽說,為了你們,她要再努力十年。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地活麼久才行。」
大兒子盯著母親,一動也不動地站著。我看著他,繼續說道:「你們的媽媽,為了達成這個心願,可是非常努力呢!」
「沒錯,姊姊她啊,凡事都只為你們著想,為了你們,她真的很努力……,你們應該懂得她的苦心吧?」
隔著病床,池上太太的弟弟與外甥剛好面對面站著,這時候他也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忍住不哭的關係,聲音非常沙啞,還微微地顫抖著。
大兒子低著頭,沉默了一陣子後,又開始大叫:「別鬧了!妳跟朋友的約定該怎麼辦?妳不是說病已經好了,變得生龍活虎了嗎?」
大家哭得更厲害了,啜泣聲越來越大,我依舊等待著。池上太太應該已經停止心跳了吧?應該宣告死亡了。可是大兒子還不能接受母親已死的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逕自宣告死亡。
每位家屬都接受死亡事實時,才是真正的死亡時刻。我的老師說:「就算要耗上一、二個小時,也要耐心等候。」宣告死亡時刻是醫生的職責所在,我親眼看過老師就是等了這麼久,才宣告死亡。
就在那時候,我的身旁傳來微弱的聲音。聲音雖小,卻響遍室內。「哥,別再說了。」我看見身高大約120公分的小兒子往前走去,來到母親的遺體旁。
外婆對他說:「你也要出聲喊媽媽啊!」於是小兒子頻頻呼喚母親。大兒子雖然仍是一臉憤怒,但有時候也會靠過去喊著「媽媽」。突然小兒子往前跨步,盯著哥哥看,又說了一次:「哥,夠了!別鬧了。」
弟弟突然這麼說,哥哥嚇到了,他看了弟弟一眼,然後低頭不語。
雖然再度陷入沉默,但是現場氣氛有了些微改變。我心想,或許現在就是宣告死亡的最佳時刻。這時,始終保持沉默的池上先生開口說話了:「醫生,拜託您了。」
我往前走,來到池上太太的身邊,做了死亡確認:「上午5點43分,患者辭世。」
當我說完,身後傳來高分貝的說話聲:「妳真的很努力。真的……真的,非常勇敢……。」
忍到現在才發言的池上先生撫摸著尚有餘溫的遺體放聲大哭。一直以來總是故作堅強,未曾掉過一滴淚的他,終於淚水潰堤……
「妳啊,很辛苦吧?妳真的很勇敢!聽得到我的話嗎?妳好勇敢,謝謝妳,老婆……」
他抽泣著,肩膀不斷抖動。小兒子緩緩地伸出小小的手,拍拍父親的背。
「爸爸,不要哭……」
大兒子原本充滿怒意的眼神消失了。其實一直忍著傷痛,最想大叫的人應該是爸爸才對,聰明的他應該終於明白了吧?
他緩緩地抬起頭,看著母親。「媽……」淚水靜靜地滑落他的臉頰。還差一步,他就可以接受母親已死的事實,現在的他正在門前徘徊。
「你們要互相扶持,好好地活下去。絕不能忘記媽媽的那份心意啊!」外婆以顫抖的聲音說著。小兒子輕輕地點頭,看到他的模樣,大家又是熱淚盈眶。
目送池上太太遺體離開時,大兒子雖然表情僵硬,但是他真誠地向大家鞠躬,說了一句「謝謝大家」。那一刻我覺得,剛剛長達30分鐘的等待實在太值得了。能夠讓大兒子宣洩情緒,把想說的話全部說出來,這對他往後的人生將有重大意義。我相信池上太太的家人們日後一定會相互扶持,好好地活下去。
鄰近病房的患者們也給予莫大協助,包容大兒子的大吼大叫。
「池上太太過世了嗎?這樣啊……。不,我沒關係,孩子們真是可憐啊!」
罹患絕症的患者們不擔心自身狀況,反而更關心剛剛大吼大叫的大兒子。我祈禱大兒子總有一天可以明白,在他身邊原來有那麼多人默默地守護著。他不是孤單一人,往生的母親、父親、弟弟、外婆、舅舅,甚至不認識的陌生人,都會守護著他。
■ 只要注意健康,就不會死?很遺憾,沒有這回事!
對於一味追求民俗療法的人而言,最可悲與遺憾的事情就是無法體驗「接受死亡」的滋味,等於人生最重要的精神糧食被剝奪了。人總有一天會死,治療後病情仍不見起色時,正是頓悟死期不遠的重要契機。仰賴民俗療法,抱持假希望的人,會在沒有經歷這段重要時期的情況下,直接迎向死亡。死者無法為自己的人生劃下句點,也無法好好地向親愛的家人道別,只能抱著許多遺憾離開人世。
千葉敦子《好死就是好活》
•就算身體健康,還是難逃一死
深信不疑是非常可怕的事,人們總會不由自主地相信「感召的力量」,卻也老是因此遭到背叛。就像獨裁者們常因為群眾的支持而坐擁強權,但往往卻在錯誤的事情上濫用權力,辜負民意。能夠營造美好視覺感受,讓五官舒適的東西,不見得都是好的東西,有時候往往內容空洞乏善,甚至暗藏毒害。
血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儘管我們知道「血型分析」缺乏科學實證,卻還是會透過自我暗示,讓自己的個性與分析結果相似,或是讓言行舉止符合血型分析的特色。這種盲目的相信會遮蔽真實,最後讓假象變成某個族群完全相信的事實。然而,當團體開始盲信某個理論時,便可能引發危機。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口約2千6百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5千3百萬人。當中,在收容所裡因虐殺、疾病、飢餓而死的人不計其數。比起戰敗而死,信奉某個主義最終被獨裁者虐殺的人數反而更多。希特勒所率領的納粹黨中,犧牲人數多達約2千5百萬人,至於戰後共產主義政權下的犧牲者,更是不計其數。
當瘋狂程度超越尺度時,就必須提高警覺,因為其中必有人為操控。這些人為了自己的財富、權力及權益,就像獨裁者般,操控著人們的信念。最近的流行語「食效盲從主義」(Food Faddism)就是最佳例子。
活得健康長久,永保年輕是人類亙古不變的願望;如何增進及維持健康更是現今先進國家關心的議題。因為人們錯以為「只要維持健康,便能遠離死亡」,並且深信不疑,營養食品的市佔率越來越高。在美國,健康食品的市場營收已達2兆日圓(約7千億台幣),第二名的中國市場與美國差距甚微,緊追在後的是日本市場,規模也有6千億日圓(約2千1百億台幣)左右。
然而,健康不代表不會生病,維持健康並不能避免死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的文明病,只要多運動,注意飲食,多半能預防惡化或延緩病症進行,但癌症就無可避免了。即使適度運動,注意飲食生活,也無法保證不會罹患癌症。事實上,身體健康、毫無病徵卻患上癌症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我就看過不少對自己健康相當有自信的人,一被宣布罹患癌症後,整個人便意志消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明明身體虛弱,卻仍然能活長久的人。有的人抽菸、喝酒,卻安享天年;有的人從不暴飲暴食,卻罹患糖尿病,不抽煙卻罹患肺癌,這樣弔詭的案例確實地發生在我們周圍。
其實,身體的健康或虛弱,未必直接影響壽命的長短。一個人罹病與否,「環境」不是唯一的因素,先天體質影響更鉅。因此,希望大家都能有所覺悟,人必然遭遇病痛,死亡也終會降臨,即使保持健康,也無法阻止疾病與死亡的到來。
不過,我並不是要大家忽略身體的健康,保持健康絕對有其必要性,只是即便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人也終究難逃一死,因此,注意健康只要「適度」即可。
一九四八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做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消除疾病或羸弱,而是在體格、精神與社會各方面處於完全良好的狀態。」為了反抗一味偏重生理方面的西方醫學,一九九九年,以阿拉伯各國為首的國家,補充定義為:「健康不僅是消除疾病或羸弱,而是在體格、精神、靈性與社會各方面處於完全良好的狀態。」
就我而言,兩者並無太大差異,都相當接近理想的健康形態。然而,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能如此健康?如果說未及上述標準就不算健康,那麼這世界上恐怕沒有健康的人了。或者,為了達到理想的健康標準,激烈的運動或節食,甚至因此承受莫大的精神壓力,最後還稱得上「健康」嗎?
「健康是指日常生活中,身體、精神、社會各層面都處於『無大礙』的狀態,在可以被允許的範圍內,偶發的身心不適並不影響整體健康。」──這樣的定義才符合實際吧?我想對大家而言,能夠輕鬆維持的健康,才是最佳狀態,勉強訂立標準,只會讓人活得更辛苦。因此,我認為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就是「擁有維持現況的能力」,人只要「大概健康」就可以了。
•用錢堆出來的「健康」,絕非真實的健康
我一再提及,即使盡最大努力,讓「身體、精神與社會維持在完全良好的狀態」,人還是會生病;相反的,不注意健康或生活不規律,仍然不生病的還是大有人在。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有人為了維持健康,承受莫大壓力;也有人因為自己的生活或飲食習慣不佳而感到憂心。
在日本,一年內大概只有一週的氣候像地中海那樣的藍天白雲,令人心曠神怡。但日本人與地中海居民的健康狀況卻非常相似。身體健康,感到非常快樂的日子雖然不多;不過,身體狀況差,令人鬱鬱寡歡的日子應該也不多,我相信這一點舉世皆然。
每個人情況各異,我曾與眾多病患交談過,對於在健康狀態上的差異也甚感震驚。經過觀察,我得到一個結論──每個人的基本狀態不盡相同,健康標準也應有所不同。對於一整年都感到身體不適的人而言,沒有生大病就算是身體健康了。身體健壯的人或許很難體會箇中滋味吧?這就像千杯不醉的人,無法體會不能喝酒卻非喝不可時的痛苦。
平時身強體壯的人,要一整年都活得舒適健康應該不難,然而,若是身體狀況不佳,要達到這個標準便很困難了。經常賣命工作的人,應該多少都會覺得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像這樣的人,如果要他換個生活方式,讓日子過得輕鬆一點,恐怕不容易吧!
當醫療環境、衛生、營養狀態獲得改善,朝高齡化社會邁進時,「活得健康」的欲望便出現了,這是時代趨勢演變的必然現象。因此,大家開始致力尋求更好方法來維持健康,甚至不惜支付大筆金額。
不過,人們所追求的健康方法是否真有其價值?這點仍有許多不明之處。必須將實踐健康法與未實踐的人清楚分類,查驗效果才行。然而,這樣的實驗意義不大,我敢斷言兩者必不會有明顯差距。
執筆至此,或許從事健康事業的人會不置可否,要我提出數據證明這個結論。不過,請大家想想看,假設有個可以讓九成民眾遠離特定疾病的飲食方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這樣的情報應該會馬上傳播開來,甚至被列為世界標準。事實上,入口網站的新聞中常刊登「已經證實○○可以預防癌症」的報導,這類訊息多數是假的,因為科學調查會受到各種偏差因素的影響。
提到「偏差因素」,大家可能會一頭霧水,在此舉個例子加以說明:一九○年,美國報社進行總統選舉預測調查。當時的候選人是蘭登(AlfredMossman Landon)與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讀者文摘》預測蘭登勝選,《蓋洛普》預測羅斯福會贏得選舉。當時《讀者文摘》調查了近2百38萬人,《蓋洛普》只調查3千人,結果羅斯福勝選,蓋洛普預測正確。
為何只訪問3千人會比2百38萬人的預測調查準確呢?事實上,《讀者文摘》所訪問的2百38萬人來自汽車顧客名單。在一九二○年代,有車階級多屬於富裕的白人,《讀者文摘》因此誤將黑人、女性同胞、貧民階級排除在外,漏估了這些族群的支持率。《蓋洛普》雖然只訪問3千人,但是針對美國各個人種與社會階級進行平衡訪問,誤差較小,所以說,《讀者文摘》的調查有偏差因素存在。
類似的例子,其實不勝枚舉,相對地,如果無法看出端倪,便容易將錯誤當成事實。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情報洪流水淹及胸,為了不讓整個頭都沉沒進去必須培養判斷能力,對於任何訊息都抱持批判的態度。
電視節目的黑心食品、食物中毒事件等就是最佳的負面例子,這種鬧劇之所以不斷上演,多半與人們希望健康長壽的願望有關,這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對金錢與健康都是極大損害。
總之,我的立場是─即使勉強地維持健康,人的生命仍有盡頭;即使從未感到身體不適,也可能因為運氣不好而早死。換言之,別過度相信健康,一味追求不合實際的健康標準更是危險的行為。
鼓勵大家接受現況,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設定標準,不必過度苛求。因為人終究要面對死亡,「維持健康」不過是擁有良好人生的一種手段罷了,如果以「長生不老」為人生目的,最後終將事與願違。
•預先告知死期,這樣好嗎?那一天,40來歲的池上太太與世長辭。罹患大腸癌的她與病魔抗戰至今數年,終於擺脫病魔,迎向極樂世界。記得那天半夜,池上太太突然血壓下降,叫她也不見反應,接著出現下顎呼吸現象,抬起下巴呼吸。我請池上先生到另一間房間,告訴他池上太太的生命可能只剩數小時。當時池上先生非常冷靜,只是默默地點點頭。癌末患者的特徵就是在最後一、二週急速惡化,在這之前,我們也曾發過好幾次病危通知,但是池上先生的反應總是相當冷靜。雖然聽到消息的瞬間,池上先生的臉隱約浮上一絲的哀愁,但那個表情就像水面上的漣...
目錄
台灣出版序-揭開「死亡」的面紗,邁向美好人生
序章-來自緩和醫療醫師的人生處方籤
第1課 談論死亡的你,是害怕?還是坦然? ──臨終前,你就是那樣的人
人將死時,才能證明「我還活著」
誰都會死,「死亡」不該被忽視
唯有了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第2課 臨死前,人會痛苦嗎?──面對死亡,人們該有的態度
人皆難逃一死,應該早點知道「死前的樣子」
面對死亡時,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
▓當生命只剩數週
▓當生命只剩數天
▓當生命只剩數小時
臨死前,人會痛苦嗎?
家屬接受事實後,才能宣布「死亡時間」
就算不能接受,也要告知事實
陪伴家屬直到他們能接受「病人已死」
當病患的孩子還小時,該如何告訴他呢?
請告訴孩子,「我會死,絕對不是你們的錯!」
別用謊言掩飾,孩子也該理解死亡
第3課 人要死去時,是什麼姿態呢? ──雖然迷惘但仍要接受
「Not doing, but being」
人將死時,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探病不是約會,要耐心聽他說話
第4課 「死亡」是禁忌的話題嗎? ──越不敢談,就越害怕!
思考「死亡」,才會珍惜生命
大方談論死亡,才能無所畏懼
死亡不該是禁忌話題
第5課 只要注意健康,就不會死? ──很遺憾,沒有這回事!
就算身體健康,也還是要迎接死亡
用錢堆出來的「健康」,絕非真實的健康
第6課 為什麼要坦然面對死亡? ──因為人總是過度樂觀!
唯有認同死亡,人生才能更精彩
看起來越樂天派的人,越無法接受死亡
電影看看就好,認清事實最重要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讓自己活得更好
第7課 真的有天堂或地獄嗎?──不論是否存在,這一生都該過得精彩,活得漂亮
真的會有下輩子嗎?活出生命的意義最重要
「宗教」或許能看清死亡,但不能改變死亡
宗教有時比人類更能看清生命
求神拜佛是信仰,也是心靈的寄託
第8課 孤獨死去,真的不幸嗎?──未必,只要別留下遺憾就好!
一個人平靜死去,也是一種福氣
生病的人本來就較虛弱,不想說話很正常
只要最後算人生總帳時,「收支平衡」就夠了
在家往生是幸福的
第9課 不死,真的幸福嗎?──再有錢,也難逃一死
死亡是件不幸的事?你只能懷著怨恨結束人生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容易被負面力量影響,是人之常情
去除內心欲望,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先改變想法,方能置生死於度外
破除成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在人生末期,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第10課 能操控生死,很厲害嗎?──那又如何,只是更顯露愚蠢罷了
「幫人治病」的醫生,是人不是神
做好情緒管理,別成為情感的奴隸
人不可能,從頭到尾順著自己的意思而活
認為人生無意義,還是能繼續活著嗎?
生命只剩幾小時,也會發生奇蹟
兒子與女兒互相對罵,臨死母親撐著等待圓滿
後記-在那之前,請多保重
台灣出版序-揭開「死亡」的面紗,邁向美好人生
序章-來自緩和醫療醫師的人生處方籤
第1課 談論死亡的你,是害怕?還是坦然? ──臨終前,你就是那樣的人
人將死時,才能證明「我還活著」
誰都會死,「死亡」不該被忽視
唯有了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第2課 臨死前,人會痛苦嗎?──面對死亡,人們該有的態度
人皆難逃一死,應該早點知道「死前的樣子」
面對死亡時,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
▓當生命只剩數週
▓當生命只剩數天
▓當生命只剩數小時
臨死前,人會痛苦嗎?
家屬接受事實後,才能宣布「死亡時間」
就算不能接受...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