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
一位影評人的電影家計簿──
台灣電影二十年困頓的軌跡
北藝大戲劇系教授 黃建業
藝術評論工作(包括電影評論)是文化漬澱過程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如果莎士比亞欠缺了班‧强生,宋詞沒有王國維,梅蘭芳失去了齊如山,希區考克少了《電影筆記》的死忠熱血影評人,或許依然無損藝術上的重大價值,但人類文化對於這些重大價值的瞭解和珍惜,可能延擱更久,甚至帶來更多優秀作品的毀損及不公平的對待。簡單地說,每個國族的文化,都可能出現摧毀梵谷的悲劇。1999年完成的《七月天》,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有印象,另一部2000年的《兩個夏天》,記得的人也恐怕不多;前者是魏德聖導演根據他1994 年得到新聞局優良劇本的《賣冰的兒子》拍攝而成,後者則是後來以黑白片《不能沒有你》衝擊金馬獎、戴立忍的早期電影。縱然歷史能夠翻轉,時光再次倒流,它們在那個年代或許依然無法引起多少波瀾。這兩部前作,如今再推出的話,卻可能會引起不錯的社會關注。
對於藝術的消化、沉澱,本來就是緩慢的。正因如此,評論對作品的細味和淘洗,越發變得重要,而這兩部作品,早在聞天祥老師的年度回顧文章中,得到相當肯定的評介。似乎就像驗證命理師是否神準一樣,多年後的事實印證,才顯見真章。事實上在本書中,對於蔡明亮、張作驥、陳玉勳、王小棣、賴聲川、陳國富、鴻鴻等早期作品的評價,都出現了相當周延和細心體會的努力,也見證了他們日後的創作潛力發展。他曾經對新作品這樣寫道:
不約而同在處女作中展現他們對八○年代台灣新電影人文傳統的反芻,更跨出一步表達了新人類入世卻無政治道德束縛、更準確卻不拘泥傳統的特色。
現在看來是相當清晰而準確的見解。
聞天祥老師說,這本書一共寫了二十年。即從1992年的回顧開始,一直寫到去年。本書緣起於1993年初,電影資料館出版的《電影欣賞》雜誌主編林文珮邀請,後來刊登在《1993年中華民國電影年鑑》上,也開啟了他每年對國片作年度檢討的評論工作。這的確是一頂相當需要持續力的工作。除了大量觀影外,他
更需要衡度時代現實的局限。很多人或者還未意識到,這段時間正是台灣電影艱辛的二十年。八○年代新電影的餘風流韻,恰似碩大的偶像陰影,另闢蹊徑,談何容易,就像法國新浪潮後,不易開拓另一揮灑的空間。再加上不景氣時代,國際藝術電影市場緊縮,老將新銳如困淺灘,徒嘆奈何。另外,這二十年間,也沒有一九七○年代的產業榮景,在《海角七號》之前的艱困,有目共睹。亞洲板塊中,南韓、大陸拔地而起,印度、泰國、新加坡等產業生猛有力,自成格局。這些國家電影產業的躍升,把台灣電影遠遠地拋離了跑道。對台灣電影創作而言,商業、藝術目標真可謂不能承受之重。對於評論者而言,在現實艱困中要求更公允的評量判斷,正是左右為難。依序拜讀本書,最特別的感觸,竟是它背後堅定地紀錄了台灣電影二十年來,跌跌撞撞的軌跡。才華乍現的新作,一再在社會眾聲喧嘩的雜音中,渺無蹤跡地遭掩蓋。
聞天祥老師一向以他溫厚的個性和周延見稱,但在他謙和的筆調背後,卻從未傾側那判定的天平,有些時候,還見到他的無力感。在他回顧1998 年電影時,他寫道﹕
看到蔡明亮和《洞》所受到的冷落抵制;侯孝賢的《海上花》被當成考古玩具粗暴地解讀;王小棣的《魔法阿媽》被栽上「提倡迷信」這種莫須有的罪名;陳玉勳的《愛情來了》即使幽默動人但依舊陣亡在台灣本地;《徵婚啟事》、《惡女列傳》上映的遙遙無期;我懷疑自己有沒有焦雄屏當年那種睥睨環境現實無情、擁抱傑出電影的豪情。但是面對許多電影人對1998 年台灣電影的消極觀感及低落評價,我卻忍不住地想抱不平,至少在我主觀的認識裡,這是繼1994 年之後(那一年台灣電影出現了《愛情萬歲》、《獨立時代》、《飲食男女》、《多桑》……),台灣電影創作丰姿最多采的一年。
評論者看著優秀作品受到冷漠對待,難以迴天的感慨,真是躍然紙上。一位影評人對電影的感情,在這困頓的時刻裡,特別顯得珍貴。或許就像聞老師自己所說的:
大部分人還是習慣把台灣電影的功過,簡單歸諸到極少數的影片和影人身上。里程碑必定是有的,但我不以為然的是總會迸出一些過於輕率的結論,譬如2011年台灣電影票房明顯攀升,今「是」昨「非」的論調就甚囂塵上。不但把電影的價值判斷過度簡化(票房成了唯一評斷的標準),更污衊了那些在不景氣時期依然堅持下去,為台灣電影綻放光亮的人。
閱讀本書,有如細味一段艱困電影歲月中,深厚的電影感情獨白,在眾多社會雜音下的清醒和耐心細味,字裡行間,讓人動容。近年,聞老師一直努力於歷史整理工作,透過金馬獎、台北電影節及各大小型活動的規劃,都對歷史脈絡的掌握,著力猶深。或許這本書除了是一家之言的影評集外,更是一本對台灣電影充滿感情的歷史梳理之作,仿佛深怕在那二十年歲月中,遺漏了對某一部作品的些微貢獻,而有失公允。這本書有如一位影評人的電影家計簿、二十年間錙銖必較的帳冊,自然匯合成客觀的歷史,我想這正是本書真正價值所在。
得獎與推薦記錄
從前,我們以推薦青年才俊聞天祥為榮;
現在,我們追不上一代宗師聞天祥的才華與貢獻;
將來,他的燦爛直到永遠。
──李幼鸚鵡鵪鶉
侯孝賢、蔡明亮、張作驥、鈕承澤
陳玉勳、魏德聖、楊雅喆、林書宇
黃建業、李幼鸚鵡鵪鶉、陳儒修、林文淇
共同推薦
閱讀本書,有如細味一段艱困電影歲月中,深厚的電影感情獨白,字裡行間,讓人動容。
──黃建業(北藝大戲劇系教授)
從前,我們以推薦青年才俊聞天祥為榮;
現在,我們追不上一代宗師聞天祥的才華與貢獻;
將來,他的燦爛直到永遠。
── 李幼鸚鵡鵪鶉(資深影評人)
要知道台灣電影如何從《海角七號》走到《賽德克‧巴萊》,就請看這本書。
──陳儒修(政大廣電系教授)
只有聞天祥有這樣宏廣的觀影視野與驚人的毅力,能以二十年時間為九○年代以後的台灣電影作史,寫出《過影》這本意義重大且觀察深刻的編年影評
──林文淇(中央英文系教授)
媒體推薦:
評寫20年台灣電影 聞天祥出書過影 2012-04-09
記者趙靜瑜/專訪
1999年的《七月天》、2000年的《兩個夏天》,記得的恐怕不多,前者是導演魏德聖根據新聞局優良劇本《賣冰的兒子》拍攝而成,後者則是戴立忍在《不能沒有你》之前的早期電影。當年似乎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但彷彿預示了電影的價值,影評人聞天祥當年在年度回顧文章中,早已有肯定評介。
從小就喜愛電影,大學創辦了電影社,受邀報紙發表影評,後來寫《電影欣賞》跟《電影年鑑》,全面爬梳台灣電影,聞天祥說,「沒有人關注的電影,更要去理解是甚麼原因讓它們沒有被關注。」出版新書《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將這20年來台灣電影起落逐年陳述,紀錄了台灣電影跌撞的軌跡。
「至今大部分人還是習慣把台灣電影的功過,簡單歸諸到極少數的影片和影人身上。里程碑當然有,但這樣的結論過於輕率。」聞天祥說,去年台灣電影票房明顯攀升,今「是」昨「非」論調甚囂塵上,「這樣不但將電影的價值判斷過度簡化,更污衊了那些在不景氣時期依然堅持下去為台灣電影綻放光亮的人。」
聞天祥說,當以史觀羅列每一年台灣電影從整體產量興衰到個別作品優劣時,可以全面理解電影環境的變遷,也可以給作品之於時代的超然定位,「這些叨叨絮絮,都是這20年的不可或缺。」
2002至2006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2009年受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侯孝賢延攬,擔任執行長至今,並在台藝大、銘傳任教,角色多元。聞天祥說,以前很抗拒有人叫他「影評人」,「剛開始寫這些文字,正是因為不滿意某些之前的觀點。」不過,「這是一個虛擬的課程,就像跟老師討論問題,只是我是透過寫作跟閱讀。」聞天祥說,「影評變成一個工作,也就意味著我等著被別人推翻,但這是好的循環。」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以編年的方式,綜合評述、分析1992至2011年間的台灣電影
呈現二十年來台片的發展,讀者可藉此了解台灣電影在這段期間的全貌
附錄1992至2011年金馬獎及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供讀者參考、查閱
可做為國內外研究與認識台灣電影發展的參考書,也極適合做為影視相關科系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