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壞、大蕭條……都可以避免!
從錯中學,全球經濟就能再一次輝煌。
喬治.索羅斯讚言:「此書在手,全球經濟的未來必將了然於胸。」
金融時報譽為「全英頂尖之財經記者」帶給人們嶄新見解、不同觀點。
入圍2011英國非小說類文學獎的一本佳作,想了解資本主義的人不可錯過!
中外政壇學界 重量級推薦
前英國首相 戈登.布朗
前倫敦政經學院院長 霍華.戴維斯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羅伯特.史紀德斯基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林建甫
知名文化評論工作者 南方朔
台灣經濟研究院 院長 洪德生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 梁國源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 楊家彥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劉孟奇
◎ 關於未來,我們有不少疑惑、好多擔憂……
美元、歐元會不會消失?對全球又有什麼影響?
繼希臘之後,還有什麼國家可能破產?台灣有沒有危機?
我們這一代積欠的國債會壓垮下一代的子孫們嗎?
金融管制不只是管市場失靈,那還要管什麼?
「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是好是壞?
醫療健保制度應該改革?怎麼改?
政府應該減少支出、增加稅收?或增加支出、減少稅收?
中國的成長模式會持續下去嗎?未來是大中國的世界嗎?
這兩年,每天翻開報紙財經版,都像在坐雲霄飛車,心情一高一低地起伏。
大家都希望政府出來做點什麼,卻又擔心政府的作為會不會讓情況更糟。
甚至有人將矛頭直指經濟世界的主流意識型態——資本主義。
難道都是資本主義惹的禍嗎?推倒資本主義是否就能解決問題?
◎ 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終將自我毀滅。」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秩序亂成一團,人人都對未來都有不同解讀,甚至有人以為馬克思的預言即將成真,資本主義就要面臨危急存亡之際。
如今,前英國《泰晤士報》副主編卡列茨基跳出來大膽預言:
「資本主義不死!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4.0的時代!」
他何以如此斷言?資本主義又何來4.0之說?
本書將帶領我們回顧資本主義演進史,了解過去才能展望未來!
1. 資本主義1.0~1.3時代
從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可謂第一代資本主義的開端,一直持續到一九三二年的經濟大蕭條爆發為止。這個時期的經濟思想分成兩大派,一派主張將市場和政府截然分開,不到萬不得已,政府不得干預企業活動;另一派則是諸如共產主義等的悲觀思潮,認為自由市場會造成貧窮、不公等現象,最終將導致資本主義的全面解體。
2. 資本主義2.0~2.3時代
為擺脫經濟大蕭條,羅斯福依據凱因斯理論,推出了「新政」措施。這個時期的經濟學家和政治領袖轉而相信市場力量經常是錯誤的,必須以適度的政府干預來矯正自由市場的運作失敗。他們成功締造了戰後的「黃金時代」,直到七○年代的石油危機,全球發生嚴重的停滯性通貨膨脹,才結束了第二代資本主義。
3. 資本主義3.0~3.3時代
這個時期始於「貨幣主義」的興起。與前一代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的是,人們反過頭來堅信市場具有內在自動穩定機制,經濟波動往往源自於政府的錯誤干預和低下效率。此階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總統雷根,他曾說過:「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而他的自由放任政策也的確開創了美國在之後二十年的「大穩健」時代。
然而,一切榮景在二○○七年開始碎裂……
◎ 資本主義的下一步 = 4.0 ?
一場由次級房貸引發的流動性危機,帶來的是持續達三年之久的金融海嘯。直到今日,全球經濟仍未見復甦。資本主義的下一步將何去何從呢? 卡列茨基透過歷史來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從來不是一個遵循固定規則的靜態體系;反之,資本主義是一種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演化的適應性體系。因此,不必擔心它會崩解。事實上,我們正處在全球大轉型的轉角,下一步要面臨的就是資本主義4.0時代;然而,資本主義4.0有什麼特點呢?
【經濟面】
1. 政府赤字必須被控制,不可為了刺激成長而無限擴張;
2. 雖然小國會破產,但美國和英國永遠不可能破產;
3. 我們這一代借的錢,不會造成下一代的負擔……等
【政治面】
1. 更大的政府,同時也是更小的政府;
2. 減少支出、增加稅收,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3. 醫療改革需要更大的政府,也需要更大的市場……等
【金融面】
1. 政府幾乎必須出手援助所有問題銀行;
2. 逐日盯市會計準則一定要廢除;
3. 信評機構無法做好信用評等工作……等
◎ 政府VS. 市場,是零和競爭?是脣齒相依?
總合的說,先前三個世代的資本主義演進有一場很重要的角力戰,即政治VS. 經濟、政府VS. 市場;從兩者互不相干,到政府凌駕市場,再到市場宰治世界。在過程中,我們彷彿察覺了政府的能與不能,也見識到市場的正面像天使、背面變惡魔的雙面矛盾。在這一次大轉型中,政府和市場不再只是單純的競逐,它們也必須建立一種休戚與共的關係,而這將取決於我們如何形成下一波新思維。
此外,在我們繼續與歐美各國貿易往來的同時,那裡到底還潛藏著哪些危機?臺灣要想恢復經濟力道,是該傾向大政府或大市場?躍升世界強權的中國真能持續現在的成長步伐嗎?其有別於民主政體和市場導向的發展模式將會面臨什麼挑戰?
一場政府VS.市場、東方VS.西方、發達經濟體VS.開發中經濟體的大混戰已然開打,我們難以置身事外,想了解全球轉型的大未來?且看卡萊茨基怎麼說!
作者簡介:
阿納托萊.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
現居倫敦,《泰晤士報》自由撰稿人,曾先後任該報編輯及副主編等職。卡列茨基最初為《經濟學人》撰寫一些商業和金融方面的文章,由此開始了新聞寫作生涯。他曾經為《金融時報》工作過十二年,先後擔任該報紐約分社的主管、駐華盛頓地區特派記者、國際經濟編輯以及駐莫斯科特派記者等職。卡列茨基後與他人合夥建立了Gavekal投資咨詢公司,總部設在香港,他本人同時也是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該如何管理全球經濟的下一階段?本書提供了開創性的洞見。」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 前英國首相
「在最近一場會議中,憂心忡忡的銀行家們問我,政界對於大企業的敵意是否意謂著一次顯著的『權力轉移』即將發生……如果當時我讀過本書,就能給出更好的答案了。」
——霍華.戴維斯(Howard Davies), 前倫敦政經學院校長
「幾乎沒有人試圖以一個更富希望的新經濟學進程來討論未來的可能。其中一位……是令人尊敬的英國財經記者卡萊茨基。在本書中,他提出了一套周延但溫和的建議;這些想法大多都立基於,他深信資本主義作為一個適應性機制所具備的創造力。卡萊茨基的建議通常都不無道理。」
——傑夫.麥德瑞克(Jeff Madrick),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暨學者
「卡列茨基有時候彷彿經濟學界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他將當代大多數的經濟學智慧都平展開來……以聰穎、清晰和最重要的---自信,他達到了專家學者們未曾抵達的境地。你知道你面對的是一名大師。」
——彼得.普瑞頓(Peter Preston), 英國資深記者
「卡萊茨基以其特殊的才華發光著,他開墾了一塊肥沃的田地,讓人們得以思考政治經濟的未來。對於傳統經濟學,他毫不客氣地提出刻薄批評。」
——羅伯特.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名人推薦:該如何管理全球經濟的下一階段?本書提供了開創性的洞見。」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 前英國首相
「在最近一場會議中,憂心忡忡的銀行家們問我,政界對於大企業的敵意是否意謂著一次顯著的『權力轉移』即將發生……如果當時我讀過本書,就能給出更好的答案了。」
——霍華.戴維斯(Howard Davies), 前倫敦政經學院校長
「幾乎沒有人試圖以一個更富希望的新經濟學進程來討論未來的可能。其中一位……是令人尊敬的英國財經記者卡萊茨基。在本書中,他提出了一套周延但溫和的建議;這些想法大多都立基於,他深信...
章節試閱
世界末日並未到來。儘管二○○七到二○○九年的金融危機中,充斥著這樣那樣的災難預言,我們還是平安無事地度過了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全球最富聲望的經濟學家們所預言的那些暴動、救濟施粥,以及破產等現象並未出現—在危機發生一年後,無論人們對於「資本主義」這個詞的看法為何,已不再有人預期看到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崩潰。
然而,資本主義體系的倖存並不意味著人們能夠重拾危機前的信心。二○○八年九月十五日發生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使人們再也無法相信金融市場的智慧,無法相信自由企業的效率。直到二○一○年中期,經濟成長和金融環境才有可能恢復到稍微像樣的程度,但這種恢復是否意味著政治家、經濟學家和金融家能像從前一樣各就各位呢?全球化仍將持續,很多國家會逐漸恢復到危機前的繁榮狀態,但人們不會輕易忘卻二○○七到二○○九年這場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創傷。危機的經濟代價是幾十年也還不清的債務,這些債務給納稅人和政府預算造成財政困難,使那些失業者難以維持生計,打碎了房產擁有者和全球投資者的美夢。
二○○八年九月十五日那一天所崩潰的,絕不僅是一家銀行或者一個金融體系。那一天崩潰的,是一種政治哲學和經濟體系,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拿什麼來取代那土崩瓦解的全球資本主義。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全球資本主義只會被全球資本主義取代;這次金融風暴既不會破壞、也不會削弱人類的根本慾望—雄心壯志、創新精神、個人主義以及競爭精神。人類與生俱來的這些特質一直推動著資本主義體系的發展,而今這些特質將被重新利用,注入新的活力,進而創造一種新型的資本主義。此一新型的資本主義將會比它所置換的原有體系更加成功,更具創造性。
本書作者的寫作意圖就是分析整個金融重建的過程,點出復興資本主義體系之中最重要的一些特點。此一體系的轉變要歷時許多年才能完成,但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到轉變所帶來的一些重要結果了。
過去一年的經歷告訴我們,這些結果與兩股相反的政治勢力在危機高峰時所作的虛無預言有明顯差異。反對資本主義的左派陣營似乎堅信幾個星期的金融混亂足以瓦解一種政治經濟體系,且這個體系在兩百年來經歷了多場革命、經濟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後,都未曾消亡;支持自由市場的右派陣營則堅持認為,政府採取的干預措施會毀掉私人企業,但很顯然地,這些措施是拯救這一體系的必要舉措。隨著危機落幕,很多人開始聲稱,如果當初各國政府允許金融機構解體,這場危機可能會得到更好的解決。要重新對這場危機作出平衡的評估,就必須對左派的歇斯底里和右派的狂妄自大提出挑戰。
本書沒有將全球金融體系的崩解歸咎於貪婪的銀行家、不稱職的監管者、容易受騙的屋主或是愚蠢的官僚,而是從歷史和意識型態的角度來展示這次金融危機。本書從經濟改革和地緣政治動盪的角度重新解析了這場危機,自十八世紀末以來,上述兩種因素就一再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最近的一次是一九七九至八九年間的柴契爾—雷根革命(Thatcher-Reagan revolution)。
本書的中心論點是:資本主義從來不是一個遵循固定規則的靜態體系,政府和私人企業之間的責任劃分也沒有永遠的分野。與現代經濟理論的各種學說相反,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可控制資本主義經濟行為的永恆定律。事實上,資本主義是一種適應性體系,它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和發展,當它受到系統性危機的嚴重威脅時,便會演變為一種更適應新環境的新形式,以替代原有的形式。
資本主義不是由一組靜態機制所組成,而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體系,它會透過各種危機為自身注入新的活力;一旦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二○○七至○九年間發生的事件。這些事件都是資本主義發生第四次系統性轉變的催化劑,正如一九七○年代的危機促成了第三次資本主義轉變,一九三○年代的危機催生了第二次資本主義轉變,而一八○三至一五年的拿破崙戰爭則是第一次資本主義轉變的基礎。因此,本書原文書名《資本主義4.0》,即第四代資本主義。
上述幾個重大變革中的第一個時期—美國和法國的政治革命及英國的工業革命引起的社會及經濟動盪時期—開創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這一時期接近一百年,從一八一五年英國擊敗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取得英法戰爭的勝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這段期間整體相對穩定,處於蒸蒸日上的繁榮階段;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及美國的經濟大蕭條等一系列事件發生後,這個局面才被打破。幾場在政治和經濟上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破壞了十九世紀傳統的自由資本主義,創造出一種新的資本主義體系,其意識型態體現在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的「新政」(New Deal)、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以及英國和歐洲的福利國家等新作為上。之後,在經濟大蕭條爆發四十年後,另一場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一九六○晚期至一九七○年代的全球性通貨膨脹—推動了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首相和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宣揚的自由市場革命(編按:兩者皆支持完全的自由放任政策,並極力打壓工會、削減社會福利支出),開創了第三代資本主義,這一新體系與前兩種資本主義體系截然不同。直至一九六○年代末期的通貨膨脹發生四十年後,也就是二○○七至○九年間,又一場全面爆發的危機襲擊了全球經濟。本書認為,此次危機將開創資本主義體系的第四種形式。這個新的經濟形式不同於雷根總統與柴契爾首相所設計的藍圖,也會與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大相逕庭。所以,本書的原文副書名「一個新經濟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ew economy)遂應運而生。
......
在重新解讀過去與現在的基礎上,本書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驗證了第四代資本主義在危機後十年會如何演化。這個新體系的主要特點有什麼呢?
如果說二○○八年秋,全球經濟遭遇的諸多問題有一個共同主題,那就是將完美市場視為一種類宗教信條,並且篤信效率政府和自由市場在這個世界上無法共存、勢不兩立。在提供各國銀行緊急援助和美國政府接管通用汽車公司之後,那種認為政府干預對私人企業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信念便不攻自破了。更自由的市場和更小的政府也不再是資本主義體系面臨各種挑戰時的可靠解答。
有一個具有象徵性的事件足以說明一切:身為典型的自由市場思想家艾茵.蘭德(Ayn Rand,編按:俄裔美國哲學家、小說家。作品中充滿了濃厚的利己主義和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思維。)的忠實門徒,艾倫.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在二○○九年八月作了一場著名的國會證詞。對於嚴肅的政策制定者而言,此次事件意謂著政府與市場基本教義派之間的親密關係走到了盡頭。在被問及他對自由市場的信仰是否已證實存在極大的缺陷時,葛林斯班答道:「是的,我發現了一個缺陷。我還不清楚這個缺陷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但是我對這個事實深感沮喪……是的,我的確發現缺陷。這也正是我感到震驚的原因。因為在我的四十年生涯中,也許是更長的時間裡,有非常多的證據顯示自由市場的運行異常順利……對於我們這些一直期待私人企業的利己精神能促進資本主義體系發展的人來說,這個結果令人感到震驚與不可置信,尤其是我本人。」
艾茵.蘭德也在一篇文章中對這個缺陷的本質作了恰如其分的界定。這篇文章是關於客觀主義哲學的,這種哲學鼓舞著葛林斯班和美國其他的保守主義者,影響了整整兩代人。她寫道:「理想的政經體系就是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一個完全資本主義的體系應當實現政府與經濟的徹底分離(但歷史上從未實現過),就如同政府與教會分離的方式與理由。」
然而,大多數的政治哲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史學家早就發現事實恰好相反。任何一個單純靠市場誘因發展的社會,無論在經濟或政治層面都會慘遭挫敗。當今世界最自由、最為誘因導向的市場經濟其實不在美國或香港,也不在開曼群島這樣的避稅天堂,而是在索馬利亞、剛果和阿富汗這般被視為失敗的國家。在為資本主義打造成功的環境時,政治制度的關鍵作用在很多社會學術研究著作中都有論述,比如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以及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新教徒倫理學與資本主義精神》(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等。但是,在一九八○年代的柴契爾—雷根革命以後,如艾茵.蘭德這樣的自由市場基本教義派所提出的假設雖然過度簡化,仍被許多企業領袖、學究型經濟學家以及保守派政治家擁護,他們因而忽視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所提出的歷史事實。其結果便是在政治和經濟之間形成了一種類宗教二元論的局勢,最終並在雷曼兄弟危機中變得不堪一擊。
無論是金融市場、消防工作還是公共場所的急救設備,政府安全網無所不在,儼然成為社會現實中自然的必要特徵,這是那些被迫以公共資金援助私人銀行的政治家們無法否認之事。而已經瀕臨失敗邊緣的各家銀行也承認,它們對風險的漠視和「論功行賞」的分紅文化已經不只是其股東、董事和員工之間的私事了。那些因為依賴金融市場的效率和理性而慘敗的投資者也無法再自欺欺人地說,市場導向的金融法規與會計原則要比政治和立法管制更可靠。以上種種因素導致的結果便是,市場基本教義派看待政府及私人企業之間的對立觀點已不再被接受。
目前出現的這一新型資本主義將會從根本上扭轉艾茵.蘭德的客觀主義理想。第四代資本主義不是將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截然分開,而是進一步拉近兩者之間的關係。如果市場和政府都無法作為實現社會目標的完美機制,那麼足以同時反應個人誘因、政治決策的審查與平衡機制便顯得突出了,其成效通常優於市場或公共機制。第四代資本主義將會體認到,各級政府和各類市場之所以會犯錯,並不僅是因為政治家腐敗、銀行家貪婪、企業家無能、選民糊塗,還因為這個世界太複雜、太不可預期,因為任何一種決策機制—不管是建立於經濟誘因或政治誘因之上—都無法自始至終地保持正確無誤。因此,實驗方法與實用主義就必須成為公共政策、經濟領域和企業戰略的指導思想,即便這種思想意味著一致性與連貫性的喪失。
市場機制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藉由試錯法來運作,可以在錯誤造成太大的社會危害之前加以糾正。未來幾年內,我們必須在政治決策和政府與企業間關係等領域推行這種類似的實用主義。政界及企業界領袖們似乎已經投入這一學習過程之中。以奇異照明(General Electric)首席執行長傑佛瑞.伊梅特(Jeffrey Immelt)為例,他號召自己的經理們「成為善於應付混亂情況的系統思考者」。歐巴馬也宣導「一種更加務實的新做法,其關注的不是政府的大小,而是它是否英明高效」。但是,當這些政治和企業領袖逐漸體認到我們正由一個可預知的理性世界變為模糊不清的、不可預知的、邏輯混亂的世界,經濟學家們卻在為危機前的理性預期和效率市場理論進行辯解。經濟理論與商業實務之間的鴻溝不斷加寬。
危機前的主流經濟學理論認為競爭市場會自動朝著均衡的方向發展,金融循環對長期經濟運行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一個以私人企業為主體的經濟體,在正常運作的情況下,總會保持充分就業的狀態,只有一項重要任務留給政府的總體經濟政策,即控制通貨膨脹;這次危機卻駁斥了這些市場基本教義派者的所有假設。現在我們必須體認到,金融循環、不定時的信貸危機以及自我強化的經濟蕭條是任何市場體系都具備的自然特徵,而且會不斷反覆發生。反過來說,這就意味著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必須對經濟成長、就業、維護金融穩定和控制通貨膨脹承擔更大的責任。這些新的重大責任或許意味著政府規模會無限擴大,而付出的代價是納稅人和私人企業的錢;但是,第四代資本主義的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即使其責任和影響擴大了,政府規模仍會開始縮水。有一部分原因單純在於,在很多國家,金融危機和反對增稅的政治阻力所產生的赤字規模已經逼近公眾接受的極限。第四代資本主義中,公部門的規模縮水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即大政府官僚僵化,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從全民醫療保險和能源自給自足問題,到穩定無虞的抵押貸款和提高工資的問題,所有這些複雜的需求唯有透過競爭下的資本主義市場,在利潤動機的作用下才能滿足。無論如何,為了達到滿足政治利益的目標,政府在管理這些市場和為追求利潤的企業創造動機時,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在改變中。
很顯然地,金融監管會被強化,但是第四代資本主義也意味著市場和國家之間的界線將發生許多變革和移轉;政府與企業間原本涇渭分明的責任分界線將會變為灰色地帶。不同國家的政府和市場會被迫朝不同的方向發展,所以情況就更加複雜了。例如,美國政府將必須搬出更多的法規以控制暴漲的醫療費用;而在英國,醫療保健需要更市場導向,以更多的民間部門融資和市場競爭,最終才能完成相同的成本控制目標。抵押貸款在英國必須有更多的法規管制;而在美國,它則需要較少的政府干預和補貼。在任一個發達國家(可能有點諷刺的是,瑞典和丹麥這兩個應該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卻是例外,它們的私立學校教育十分普遍),教育可能會變得更加市場導向;而在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等發展中國家,由政府提供的免費教育仍然有待拓展。
上述有些矛盾之處,例如醫療保險向公私混合模式靠攏的趨勢,也許暗示了一條介於美國的市場體系與瑞典的社會民主制度之間的「第三條路線」,但事實並非如此。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有些國家或部門可能需要較多的市場機制和較少的政府干預;與此同時,其他國家或部門則需要較少的市場機制和較多的政府干預,這種想法就像一個廚房裡同時需要冰箱和瓦斯爐,一點也不矛盾。
第四代資本主義的公共政策將面臨一項重大挑戰,即是為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制定恰當的準則。例如,在可接受的效率之內,補貼替代能源的使用;調控貿易但不訴諸完全的貿易保護主義;對醫療保險和教育進行管制,但不否認自由選擇。隨著一個不同的資本主義模式在東方崛起,若是西方民主政體想要克服考驗,就不得不面對公私利益重新平衡的問題,縱使通往解答的道路將困難重重。
在應付二○○七至○九年的金融危機時,中國的宏觀調控經濟模式大獲成功,為其帶來了卓越的經濟成長。這個情況使得人們對於資本主義和民主政體一定總是互相支持的理論產生了懷疑;柴契爾—雷根時期喊出的「自由市場創造自由人民」此一樂觀口號不再被視為理所當然,中國的資本主義模式朝西方的資本主義模式靠攏的希望也顯得越來越虛幻。在這次危機之後,無論從企業經營、經濟政策、政治權力還是地緣政治利益來看,中國和西方國家都漸行漸遠了。也許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間不會發生嚴重的衝突,但是事實證明這兩種政治經濟發展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極不相容。
在商業實務上,中國的法規和產業策略愈來愈加惠於國內產業的發展;至於經濟政策,在為美國和歐洲消費者提供廉價產品的同時,中國決意維持巨大的貿易順差和被低估的匯率,此舉意味著中國的國際債務會不斷攀升,半技術性製造業的工作則會持續減少。中國在經濟上的自信使其愈發固執地拒絕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對人權的尊重。最後一點,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對於獨裁主義和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愈來愈有信心,將無可避免地發生與西方地緣政治利益之間的衝突,並且為其他新興國家提供一個有別於民主市場發展的替代方案。
因此,西方世界多了一個選擇。其一是尊重地承認,在過去五千年歷史的大多數時期,中國社會比起西歐或美國社會來得更有凝聚力,更能持久發展,也更加成功。從此一觀點看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只不過是為其文化價值和民族利益重新樹立起全球領導者的地位。或者,另一個比較不那麼持著失敗主義的觀點,就是本書的建議:我們可以以行動證明,西方的民主資本主義比中國的極權主義版本具有更強的適應力,也更能持久。然而,為了達成此一目標,西方世界必須承認,對於極權主義充滿自信的中國已經對西方人的整個世界觀帶來了挑戰;並且要體認到,在二○○七至○九年的危機之後,西方的社會政治模式必須重建。
......
究竟哪種形式的資本主義會脫穎而出呢?在二次大戰後最深沉的經濟震盪餘波猶存之際,沒有人敢肯定地回答。二○一一年初,歐巴馬政府的早期樂觀態度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上的寸步難行。在美國,新的政治方向幾近黯淡;在歐洲,單一貨幣區看來處於崩潰邊緣;英國的政治前景比從前更加變幻無常,日本則如夢遊一般地進入了第三個迷失的十年。在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唯有中國在此次危機中異軍突起,比過去更有自信、更加強大。在這種狀況下,要相信新型資本主義會贏得最終勝利需要極大的信心。
凡事皆非命中注定,經濟領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過去四十年間,曾有幾十次相對較小的事件幾乎就要改變歷史的進程,使得全球的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想像一下,如果鄧小平在文化大革命時,與他的心靈導師劉少奇一起喪命的話,情況會是如何?如果戈巴契夫(Gorbachev)沒有取得蘇聯的領導權會怎樣?如果約翰.欣克利(John Hinckley)瞄準隆納.雷根胸膛的那顆子彈稍微高個一英寸會發生什麼事?如果阿根廷沒有出兵福克蘭群島,因而拯救了柴契爾政府的話,結果會變成怎樣?或者,如果佛羅里達州的「懸空票」沒有落在小布希身上,而是落在艾爾.高爾(Al Gore)身上又會怎樣?
誠然,上述任何一個事件都有可能影響改變的步伐,但它們能讓歷史的發展方向轉彎嗎?沒有人可以斷言。但是有一個邏輯是不可改變的:資本主義和民主思想都傾向於自我完善,而非自我毀滅。這個邏輯意味著,在本質上,經濟進步、政治統一和全面發展的可能性要比經濟崩潰、混亂和解體的可能性大得多。一次威脅生存的危機不會摧毀人類進步的所有夢想,反而更有可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正是這樣為求生存的創造性邏輯在驅使著世界經濟朝向資本主義4.0的發展邁進。
世界末日並未到來。儘管二○○七到二○○九年的金融危機中,充斥著這樣那樣的災難預言,我們還是平安無事地度過了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全球最富聲望的經濟學家們所預言的那些暴動、救濟施粥,以及破產等現象並未出現—在危機發生一年後,無論人們對於「資本主義」這個詞的看法為何,已不再有人預期看到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崩潰。
然而,資本主義體系的倖存並不意味著人們能夠重拾危機前的信心。二○○八年九月十五日發生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使人們再也無法相信金融市場的智慧,無法相信自由企業的效率。直到二○一○年中期,經濟成長...
目錄
第一部分
資本主義及其演變進程
第一章
政府和市場,誰是對的
第二章
資本主義終將崩潰?
第三章
資本主義的四個時代
第二部分
箭與環: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奇蹟年:那些改變世界的力量
第五章
全球四大發展趨勢
第六章
大穩健:全球化的新變化
第七章
房地產:金融發展趨勢
第八章
金融之環
第九章
永遠的興衰
第三部分
市場神話的破滅
第十章
金融危機的真正元兇
第十一章
市場也不是萬能的
第十二章
向新經濟學進軍
第四部分
偉大的轉變
第十三章
自我調整混合經濟
第十四章
借債還債:無休止的瘋狂
第十五章
加息、通貨膨脹、美元崩潰
第五部分
世界大趨勢:資本主義4.0時代
第十六章
4.0時代的經濟趨勢
第十七章
4.0時代的政治趨勢
第十八章
4.0時代的金融趨勢
第十九章
一個4.0的世界
後記
致謝
第一部分
資本主義及其演變進程
第一章
政府和市場,誰是對的
第二章
資本主義終將崩潰?
第三章
資本主義的四個時代
第二部分
箭與環: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奇蹟年:那些改變世界的力量
第五章
全球四大發展趨勢
第六章
大穩健:全球化的新變化
第七章
房地產:金融發展趨勢
第八章
金融之環
第九章
永遠的興衰
第三部分
市場神話的破滅
第十章
金融危機的真正元兇
第十一章
市場也不是萬能的
第十二章
向新經濟學進軍
第四部分
偉大的轉變
第十三章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