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文書寫閱讀力暢銷作家──凌性傑,
幫助你輕鬆擁有寫作力,寫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
即便世界再怎麼單調無聊,只要對真理與愛仍有企望,
我們還是有機會寫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寫出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凌性傑「時局越是紛亂,經典的力量更顯得彌足珍貴。
我始終覺得,這時代噪音太多,熱情與理智太少。何其幸運,我在教學與創作之中,找到所有美好的可能。
重複講授課本裡的範文,我從來沒有厭倦過,因為每一次講授都有新的體悟。而所有閱讀、寫作活動的目的,理當都是為了追求美好的理解,而不是為了產生誤解。文字藝術正是如此,在生活中提煉出思想與情感,發現美。
閱讀與書寫,改變了我的命運。在詮釋古文、詩詞、新詩的同時,自己的生命也被那些經典重新安置了。
每一篇古文背後,都有作者的靈魂寄託,也都有屬於某個時代的特殊氛圍。親近與理解的同時,我的眼界不再狹隘,從而對自己生存的世界懷有更多美好想像。在這一系列書寫中,對於經典文本的解釋,或多或少也暗藏著自我的理解。在我的閱讀過程中,傳統與現代從來就不是對立的兩端,不需要貴古薄今,也不需要棄古揚今。古人的經典篇章帶來許多觸發,也改變我對當下生活情境的看法。」
──凌性傑一直深受中學師生讀者喜愛的凌性傑,不僅是文學獎的常勝軍,近年更為了幫助中學生找到閱讀文學的樂趣,從生活體驗出發,寫出了暢銷書《找一個解釋》、《更好的生活》,深受讀者的喜愛,現在凌性傑將繼續文學入門的閱讀推廣,規畫推出一系列從古今文學出發,選讀詮釋,引導學子們進入文學的美麗殿堂,幫助他們更精進的觀察、體驗與書寫,找到自己的看法,獲得更美好的生活。
這個系列的第一本《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精選17篇古典散文,由凌性傑導讀賞析,上友古人,理解什麼是人之常情,同時向古代名家學習寫作,對照自己的生活感受、閱讀體驗,與年輕的生命分享。全書分成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偏重敘事能力的介紹,從傳記類作品談起,透過〈寒花葬志〉、〈方山子傳〉、〈讀孟嘗君傳〉、〈五柳先生傳〉看看古人敘說的魅力。
第二單元引述〈記承天夜遊〉、〈與宋元思書〉、〈嚴先生祠堂記〉、〈三峽〉、〈西湖七月半〉,試圖分析名家描寫景物的功力,更希望串連起外在物象與思想情感的關連。
第三單元介紹說喻散文:〈愛蓮說〉、〈名二子說〉、〈馬說〉、〈騾說〉,探究說明的技巧。
第四單元則藉由〈弈喻〉、〈朋黨論〉、〈辨姦論〉、〈賈誼論〉,發現理性思辨的可能。
全書內容精闢分析作品中的寫作技巧,歷史意涵;古今對照,層次分明;文筆優美,每一篇的分析都是一則優美的散文,開創了古文今讀的賞析新風格。
作者簡介:
凌性傑
生於高雄市。天蠍座。師大國文系、中正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台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相信所有美好的事物,熱愛詩意的生活。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著有《有信仰的人》、《有故事的人》、《愛抵達》、《2008╱凌性傑》、《燦爛時光》、《找一個解釋》、《更好的生活》等書。個人部落格:blog.yam.com/lschjet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朱天衣、張曼娟、琹涵、楊翠、廖玉蕙、鍾怡雯
教師推薦/
金門縣金門高中 何智文
花蓮市花蓮高中 江錦珏 李依蓉 林翠華 林慧菁 徐素珍 陳淑萍
劉韻蘋 鄭美慧
宜蘭市宜蘭高中 林承遠 黃國修設備組長
宜蘭市蘭陽女中 陳幼君
宜蘭縣羅東高中 彭泰榕
南投縣竹山高中 石學翰 謝依樺
屏東市大同高中 林慧玲 廖怡鳯
屏東市屏東女中 林心暉 游淑如
屏東市屏東高中 蔡佩真 謝怡婷
屏東縣潮州高中 李伯恩
苖栗縣烏眉國中 劉怡辰
桃園市桃園高中 闕世榴
桃園市陽明高中 孔佳薇 呂雪芳 洪美雀 賴秀琴
桃園市中興國中 宋珀源 蔡燕麗
桃園縣內壢高中 方淑美
桃園縣平鎮高中 錢如意
桃園縣永安國中 陳麗捐校長
桃園縣幸福國中 陳淑娟
桃園縣武陵高中 王鐿容 李宜芳
桃園縣桃園國中 陳金蘭
桃園縣壽山高中 邱乙珊 陳明緻 盧冠燕
高雄市左營國中 黃信銘 劉曉燕 蔡雅惠 謝秀吟
高雄市師大附中 李金鴦校長
高雄市高雄女中 陳雋弘 楊子霈
高雄市高雄中學 林心欣 蔡受勳
高雄市新莊高中 賴怡璇
高雄市鳳山高中 陳子梅
高雄市高雄高商 廖俞雲主任
基隆市安樂高中 李啟嘉
基隆市明德國中 陳瓔霓
基隆市基隆女中 林森仁 張震威 張憶慈 盧秀琴
雲林縣斗南高中 劉定泰
新北市三和國中 車婉娟
新北市中和高中 蔣錦繡
新北市石碇高中 吳靜宜
新北市光榮國中 侯雅玲
新北市汐止國中 李國健 李萍瑤 林欣穎 張佳方 莊坤簊 陳姍姍
陳思穎 陳昱先 黃易進學務主任 溫元廷 閻秀慧 鍾鳯枝輔導主任
魏莉
新北市明德高中 薛好薰
新北市板橋高中 官廷森 陳盈宏
新北市金山高中 陳映伶
新北市金陵女中 李雅玲 唐月圓
新北市新埔國中 柯雅華
新北市義學國中 林信坊
新竹市世界高中 徐浩祥 劉沛宣
新竹市竹科實中 陳秋雯
新竹市成德高中 李慧玲
新竹市香山高中 紀孝儒
新竹市新竹女中 王智忠
新竹市新竹高中 林柏宜 林銘亮 吳佩蓉
新竹縣竹東高中 李榮哲
嘉義市玉山國中 劉昭志校長
嘉義市嘉義女中 李恆源
嘉義縣新港藝術高中 蔡志偉教務主任 蕭雅文
彰化市精誠中學 邱小雨 施翔程 胡寶雲 陳銀桂 曾依達 楊火金
臺中市文華高中 林美麗
臺中市向上國中 施志雄
臺中市明道高中 徐文濤 陳明群 黃繼瑩 魯青雯
臺中市惠文高中 張小琪 陳亭云 黃琬瑜 劉曉芳 鍾綺芳
臺中市臺中一中 林燕媚 陳幸信
臺中市臺中二中 廖悅琳 鄭芳郁訓育組長 蘇佳韻
臺中市臺中女中 王嘉瑢 黃惠香
臺中市臺中家商 張哲愿 陳俊富 楊千妮
臺中明道文藝雜誌社總編輯 方秋停
臺中家商附設進修學校註冊組長 江啟綸
臺北市大安高工 徐敏芳
臺北市士林高商 陳薏安
臺北市大理國中 李宛馨
臺北市中山女中 段心儀
臺北市中正高中 曾祥瑞 黃姚菱
臺北市中正高中:林豐藝
臺北市內湖高工 朱天
臺北市內湖高中 林貞均
臺北市北一女中 田威寧 易理玉 林琬茹 徐千惠 徐秋玲 陳碧霞
陳麗明 鄭元傑 駱靜如
臺北市成功高中 李錦華 徐淑慧 許奎文 謝素菁
臺北市明倫高中 王文珠校長 黃維智
臺北市松山高中 劉桂光
臺北市建國中學 文蜀陵 王曼莉 朱伊雯 朱賜麟 吳岱穎 吳昌政 吳瓊玫 沈容伊 周杏芬 陳怡樺 陳美儒 章瓈文 楊玉玲 楊德威 趙湘娥
劉岱珉 盧宜安 蕭新玉 羅安琪
臺北市政大附中 范金蘭 楊曉菁
臺北市南港高工 游芷薇
臺北市師大附中 黃麗禎教學組長 顧蕙倩
臺北市復興高中 沈思潔
臺北市景美女中 林聆慈 張淑惠 陳嘉英 黃郁博
臺北市萬芳高中 吳慧貞 林子弘 林德惠
臺北市龍山國中 姜文怡
臺北市麗山高中 王怡芬 徐茂瑋 郭書毓 黃士蔚 劉作英
臺東市臺東女中 李松富 黃菁瑩 楊嘉萍 魏晏彤
臺南市北門高中 馮華君
臺南市安平國中 吳舒靜
臺南市佳里國中 王榆棻
臺南市和順國中 鐘茂瑞
臺南市慈幼高商 彭筠蓁
臺南市新營高工 余定中 沈俐君 黃慧如
臺南市臺南一中 梁佳雯
臺南市臺南二中 楊惠椀
臺南市臺南女中 張珮娟
臺南市臺南高商 李斐雯
臺東市臺東高中 陳榮興
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重返經典的殿堂。回歸文學的本質,以更細緻的眼光、更善解的胸懷來理解世界,自我觀照。──吳佩蓉(新竹市新竹高中教師)
認識了性傑,從性傑眼中再一次認識了文中熟悉的古人。──吳舒靜(台南市安平國中教師)
將古文融入於生活中,拉近了讀者與古文的距離。凌老師做到了這一點,也讓大家多了一份閱讀的喜悅。──李國健(新北市汐止國中教師)
穿越歷史的洪流,經典必有其不朽之處。──車婉娟(新北市三和國中教師)
開啟古老文本的封印,使教學者得以共享一種新的視野、新的可能。──林貞均(台北市內湖高中教師)
此書有狀人志行描景記遊之妙作,有託物興懷敘事寫理之佳章,相信對學生多所裨益。──林慧玲(屏東大同高中教師)
古典的語言簡靜雅致,凝鑄文字的意義和永恆;經典的內涵豐瞻深邃,直探生命的真相與本源。摘擷古人智慧,創自己的回答,寫自己的看法。──施翔程(彰化市精誠中學教師)
為我們燃一盞心燈,法古人之精神、氣韻,照見幽暗的靈魂,作為安頓生命的資糧。──范金蘭(臺北市政大附中教師)
學生長久以來的問題──閱讀古文有什麼用?終於可在這本書上獲得解答。──張哲愿(臺中市臺中家商教師)
生命的悲喜是不分古今,凌老師帶著我們傾聽內在的共鳴。──陳盈宏(新北市板橋高中教師)
在這個紛亂的年代,還能有人以如此妙悟之筆,轉化經典力量為溫暖可親的燭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著實是安頓不安靈魂的一帖幸福祕方。──游淑如(屏東市屏東女中教師)
凌老師替許多國文老師做了想做卻做不來的事,本書不但豐富了經典文學的生命,也重新定位古文教學的方向,對青年學子而言,把古老的心靈裝填至他們年輕的胸膛,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一件事。──黃士蔚(臺北市麗山高中教師)
本書猶如指揮棒,揮舞出這些經典古文的不朽的思想與內蘊,讓我們陶醉其中。──黃信銘(高雄市左營國中教師)
沁入生活感受,讓知識進入生命成為永恆的力量;剖析文章作法,為中學生寫作提供良好的南鍼。──楊子霈(高雄市高雄女中教師)
很難能可貴的一本書,引領大家欣賞古文的美好,再從古文之中汲取生命智慧,豐富我們的人生。──劉定泰(雲林縣斗南高中教師)
在古老的文字長郎中,探得韻味無窮的幽香。──蔡受勳(高雄市高雄中學教師)
凌性傑總能將古文幽微的情意剖析出來,在古典與現代中連結共鳴,無論教師教學或學生自學上,提供探索方向與閱讀樂趣。──鄭元傑(臺北市北一女中教師)
經典的魅力在凌老師的筆下活得更年輕。內容我很喜歡,更喜歡以古觀今這一段,因為指引學生寫作的方向,讓我作文教學可以更輕省。──鄭芳郁(臺中市臺中二中教師)
很高興有這麼理性又熱血的文書,可以陪伴這些青春年少再次被融於生命之後的經典,而沉澱而飛揚。──魯青雯(臺中市明道高中教師)
性傑如駕一葉輕舟,航行於文學長河,每次一停泊,,便指點出一處盛景。──薛好薰(新北市明德高中教師)
名人推薦:知名作家/朱天衣、張曼娟、琹涵、楊翠、廖玉蕙、鍾怡雯
教師推薦/
金門縣金門高中 何智文
花蓮市花蓮高中 江錦珏 李依蓉 林翠華 林慧菁 徐素珍 陳淑萍
劉韻蘋 鄭美慧
宜蘭市宜蘭高中 林承遠 黃國修設備組長
宜蘭市蘭陽女中 陳幼君
宜蘭縣羅東高中 彭泰榕
南投縣竹山高中 石學翰 謝依樺
屏東市大同高中 林慧玲 廖怡鳯
屏東市屏東女中 林心暉 游淑如
屏東市屏東高中 蔡佩真 謝怡婷
屏東縣潮州高中 李伯恩
苖栗縣烏眉國中 劉怡辰
桃園市桃園高中 闕世榴
桃園市陽明高中 孔佳薇 呂雪芳 洪美雀 賴秀...
章節試閱
一個有故事的人——〈方山子傳〉(節選).宋.蘇軾
才氣縱橫的蘇東坡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文章詩詞書畫皆所擅長,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考中進士。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神宗時,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為杭州通判,又改任密州等地。元豐二年(一○七九),御史臺以「訕謗朝政」罪名將他逮捕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之後死裡逃生,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後,他擔任翰林學士、充任侍讀。哲宗紹聖元年(一○九四),蘇軾以譏刺先朝罪被貶英州,未至貶所又貶居惠州(今廣東惠陽),後來更遠謫到儋州(海南島)。徽宗繼位,他才遇赦北還,於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常州)。
他認為作文的藝術境界是:「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方山子傳(節選)
獨念方山子1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2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勳閥3,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汙4,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5見之歟?
【註釋】
1‧方山子:姓陳,名慥,字季常,宋眉州青神(四川省今縣)人,自號龍丘居士。晚年棄第宅,庵居蔬食,戴方形高冠,人稱方山子。
2‧怒馬:快馬。
3‧勳閥:勳,功勳;閥,功績、功勞。舊時有功勳的臣子,皆書有功狀,榜於門左,故稱「勳閥」。引申為名門望族。
4‧佯狂垢污:假裝癲狂不潔之人。佯,假裝。
5‧儻:或者、倘若。
【語譯】
回想起方山子年少的時候,縱情任性地喝酒弄劍,揮霍無度,視金錢如糞土。十九年前,我在岐山,曾見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的隨從,挾藏兩副弓箭,在西山遊獵。見到前方有鵲鳥飛起,方山子便命令隨從追趕射擊,然而未能射中。方山子於是快馬加鞭,獨自向前,一箭便射中。意氣昂揚的他騎在馬上,與我談論用兵之道以及古今成敗的事理,自認為是一代的豪傑。至今不過短短的時日,那股英氣精悍的神色,依舊顯現於眉宇之間,我疑惑著,他哪裡會是一位蟄居山中的隱士呢?
方山子出身於功勳世家,循例應可做官。假如他投身官場,現在早就顯達有名望了。他家在洛陽,園林宅第富麗,與公侯之家不相上下。在河北也有田產,每年可得千匹絲綢收入,這也足以使得生活富樂了。然而他拋開這些,獨自來到窮山荒野中,這難道是因為心中無所領悟才這樣嗎?
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頗多奇人,常常佯裝瘋癲、外表髒汙,但是無法遇見。方山子或許才能夠遇見他們這樣的人吧。
〈方山子傳〉全文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遯於光黃間,曰歧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勳閥,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我讀我思
透過事件強調個性
傳,是古代文體之一,用來記載人物事蹟。我們如今多把此類作品統稱為傳記。〈方山子傳〉是一篇佈局奇特的人物傳記,長僅四百多字。透過這裡節錄的兩百餘字可以看出方山子的形象,也可以隱約揣測蘇東坡為何要如此描寫一個好朋友。蘇東坡寫這篇〈方山子傳〉,重點不在詳細交代身形外貌,而是要揭示一種生命態度。這篇文章精彩的地方,是透過事件來強調個性。我們看見了方山子的精彩,其實也就看見了蘇東坡這個書寫者的價值判斷。
從裝扮形塑個人風格
在篇章的開頭,蘇東坡不作尋常起筆。一般人物傳記裡慣有的家世、籍貫、姓名,這裡全都略去不談,反倒是告訴我們這個主角人物的綽號,以及他崇拜的對象,進一步說明綽號從何而來。方山子少年時或許血氣方剛,想要行俠仗義,特別嚮往朱家、郭解的為人。他的這兩個偶像,是漢朝著名的俠客,喜歡挺身而出為人解憂。方山子稍長才折節讀書,希望實現政治抱負。然而他一直未受賞識,無法馳騁才華。年紀老大了,便隱居光州、黃州,往來山中。因為總戴著一頂方山冠(方形古帽),就被稱為方山子了。
從裝扮可以看出個性,從裝扮也可以形塑個人風格。在古代社會,男生的帽子標誌著年紀或身份,年滿二十歲叫做弱冠,因著身份官位不同,帽子的樣式也有差異。這種方山冠,原本是漢代宗廟祭祀時樂舞者所戴的,到了唐宋兩代仍有一些隱士喜歡做這種裝扮。於是,帽子便成為了象徵。
短句簡潔順暢,俐落而昂揚
次段,記述蘇東坡因為被貶黃州,才在岐亭巧遇方山子。透過蘇東坡的對答,順勢點出方山子姓甚名誰。對於這不期然的相見,東坡說:「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季常)啊,怎麼會在這裡呢?」方山子也驚訝地問東坡為何會到此地。知道了原因後,方山子先是低頭不語,接著仰天大笑,邀請東坡到家中作客。方山子家裡環堵蕭然,一貧如洗,即便如此,妻兒奴僕卻都怡然自樂。(妻子奴僕尚且如此,方山子想必也能自樂的。)這時,蘇東坡對這樣的景象感到驚奇了。久別重逢之際互問遭遇,陳季常低頭不語然後仰天大笑,這動作本身就饒富意味。我們或可推敲:低頭不語是若有所思的感傷?仰天而笑是在自嘲彼此都不遇於世?於是只能在這場合裡交換困頓的消息?
交代了重逢景況,文章接著就是蘇東坡印象中,幾件足以代表方山子氣質神采的事件了。蘇東坡筆鋒一轉,將場景迅速切換到十九年前。初見陳慥的狀況,考驗著蘇東坡的敘事功力。他究竟要怎樣將畫面鮮明的帶出來呢?人際交往,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從第一印象,我們辨識對方是否值得交遊往來,思量言語交談的深度。從第一印象,決定了彼此往後的關連或不關連。
蘇軾三言兩語,就召喚出十九年前的記憶。短句簡潔順暢,俐落而昂揚。先寫當下之重逢再寫過去的初見,情境的跳接毫不生澀,方山子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正好與當下的隱遁貧窶形成強烈對比。身為讀者當然好奇,這中間究竟發生什麼事?蘇東坡沒有明說。沒有明說的部份,或許也就是他自己的遭遇。
從異於常人之處寫起
方山子這個人物的形象,蘇東坡只用四百多字便勾畫得清晰深刻,讀來如在眼前。蘇東坡從他異於常人之處寫起,那些看似怪異的行為,一下子就吸引住讀者的目光。少年飛揚跋扈、一身俠義,「怒馬獨出」就能彎弓射鵲,可說是武功高強了。他與蘇東坡談論兵法,分析古今成敗,想必是氣度恢弘,展現了無比的自信,自認為是豪士。俗語說物以類聚,年輕的陳季常如此自負,蘇東坡怕也不遑多讓吧。初見任俠不羈的青年陳季常,言語投機才能結為好友。陳季常家世顯赫,在洛陽擁有豪宅,在河北的田產收入頗為豐厚。憑他的家世與才華,想要出仕做官應當不是難事。然而他捨棄一切,隱居在荒僻的鄉野。這樣的作為,更顯出方山子的特別。背後的原因,也更加引人尋思。
凸顯對方,對照自我
這位帽子先生,曾經扮演過「俠」與「士」,最後選擇的卻是「隱」。這是衷心嚮往還是不得不然?其中有許多思考的空間。「俠」、「士」、「隱」三種人格特質,在陳季常身上顯現,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風采。人在面對環境的時候,自己的態度可能改變環境,也可能被環境所改變。想要馳騁當世的人,「不遇」(沒有出路、無法施展)或許才是做出人生抉擇的關鍵。選擇隱居的陳季常,與捲入政治紛爭而遭受貶謫的蘇東坡相遇了。這樣的「遇」,更加深刻的對映出各自的「不遇」。宋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李定、舒亶等人誣陷蘇東坡詩文訕謗朝廷,下獄治罪,史稱「烏臺詩案」。蘇東坡死裡逃生,被貶黃州團練副史。已經年過四十的蘇東坡遭此挫折,內心當然有深切的感觸。寫陳季常的時候,不斷凸顯對方,其實也正在不斷的對照自我。他對陳季常的理解,往往也是自我理解的一部份。
最後一段裡,蘇東坡說光州、黃州間多「異人」,這些特異份子往往佯狂垢汙,氣質張狂非理性,美化一點的說法或許是不修邊幅的瀟灑。蘇東坡說他們不可得而見,於是要問問方山子或許見過了吧。「佯狂垢汙」的「光、黃異人」是誰?不正是方山子嗎?不正是中年被貶謫的蘇東坡自己嗎?寫他人的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的心境,蘇東坡確實高明啊。
順帶一提,陳季常的軼聞奇事不只這一樁。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中寫著:「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陳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蘇東坡寫詩將陳妻比為河東獅,形象亦極為鮮明。〈方山子傳〉裡陳季常的英雄形象,在另一篇作品中竟成了怕老婆俱樂部的會員了。「河東獅吼」、「季常之癖」後來變成成語典故,蘇東坡摹狀人物的功力可見一斑。
【以古觀今】
傳記作品的書寫重點:寫人物必須從經驗出發
傳記類型的作品,往往要介紹人物的姓氏籍貫、生卒年月、生平行事,以平鋪直敘為主。這樣的寫法固然平易翔實,但卻容易讓人讀了覺得千人一面。就像許多小學生寫自己的爸媽,和別人的爸媽沒什麼不一樣,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人物描寫若是淪於這種境地,或許是因為書寫者本身感官的遲鈍、思想情感的貧乏。
經驗的單調與貧乏,是我們現代生活中最可怕的現象。不管是求學或就業,每一個現代社會體制下的心靈,往往欠缺了創造的勇氣與能力。在人與我何其相像的世界裡,我們不免懷疑,自己的生命還有故事好說嗎?自己的面目,真的和他人不一樣嗎?張愛玲說過:「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借助於人為的戲劇,因此在生活與生活的戲劇化之間很難劃界。」欠缺生活體驗,沒有故事好說的人生,我以為是不值得活的。
蘇東坡〈方山子傳〉提醒我們,寫人物必須從經驗出發。擺開俗套,另闢蹊徑。試圖挖掘故事,才能把人物寫得奕奕有神。有時自己的心事說不出口,那麼不妨說說他人的故事。
一個有故事的人——〈方山子傳〉(節選).宋.蘇軾
才氣縱橫的蘇東坡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文章詩詞書畫皆所擅長,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考中進士。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神宗時,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為杭州通判,又改任密州等地。元豐二年(一○七九),御史臺以「訕謗朝政」罪名將他逮捕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之後死裡逃生,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後,他擔任翰林學士、充任侍讀。哲宗紹...
作者序
推薦序一/
大洋之濱,靠岸航行/范宜如(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這一次,性傑寫出了凌老師的閱讀與書寫之美學。
在教育部主辦的文藝營識得性傑。年輕作家擁有的才氣,融謙遜與狂狷一體的性情,對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珍視與戀慕……在他十七歲時,我與這獨特的生命型態相遇。
十七歲,微溫。手邊還留著他大學時代的手稿,這篇文字記取了青春的光影,映照著與時間和解的軌跡。
那時,阿性還不具備土星氣質,如烽火似流星。你看見他在師範規訓中不容自已的創作力,你看見他流動的感性,像春天蔓生的牽牛花,堅持某種紫色;當然,你也看見他以書寫來抵擋國文資優保送生的魔咒。你有些困惑,紅樓的晃遊者,他「在」哪裡呢?或說,哪裡才會是他最舒服最自在的位置?
少年凌性傑,終於也踏進了成人的世界。成長的轉折,離家與返家的思索,生活地景的變動,講台生涯的體悟,都藏納在他的文字之間。透過部落格與書頁,他如此誠懇地敘說生活中遭逢的種種,每本書名都是一種召喚,都是他對自身的提問:如何是個「有故事的人」?甚麼是「更好的生活」?能不能為生活「找一個解釋」?
我從學姐成了讀者,也不斷反思他所提出的種種問號。我們都有閱卷經驗,都看得出學生如何「虛擬」他們認為閱卷者會喜歡的故事與想法,當然,評分的當下,也意味著你握有某種權力,是不能以「大人」的眼光輕視他們認真書寫期盼得高分的想望。然而,批改試場作文往往成就了內在的虛耗與匱乏,每每在閱卷場都會想:為什麼學生無法真誠地表達?為什麼學生「以為」這樣寫會得高分?我們能怎麼做?如何去抵抗虛矯的情感敘事?如何讓學生學習傳述與情意的點染、義理的思辨?如何回應現實,再現心靈的真實?不同於前三書的抒情筆觸,這次,凌老師是有意識地回應學生在閱讀與書寫中可以開發的幾個面向。
以古文為例,並非一種想當然耳的「古典崇拜」;藉由現代心靈的重構,古典文本可以與當代社會對話,此時,古典文字之「隔」,在「細讀」中反而創造更多想像的可能。譬如〈寒花葬志〉,銳敏的性傑,即從飲食、衣著、人物互動等情境讀出許多值得思索玩味的生命情節。然而,凌老師筆鋒一轉,就以此文回應「作文」的本質,關於情感經驗的真誠表述。
以本篇文章為此書之首,我以為是有深意的。一如楊牧在《搜索者》所言:「所謂抒懷和敘事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在這種抒寫和描述之中,更滲和著物象的描寫和知識思想的解析。」與文本詮釋有關的性傑三書(與岱穎合著者有兩部),已然展示了性傑的敘事美學,結合個人的生活物事、記憶軌跡,開展自己生活的卷軸,告訴讀者,我如何與這些文本對話;《自己的看法》則是出入於文本之間,一者以其創作者之神思,重新展演文本的肌理;另一面,他又擷取文本的核心意念,以教學的視域,提鍊寫作的丹藥。敘寫的自身,也有其理性思辨的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性傑已然有了哀樂中年的情懷。與其說他關切的是「人對世界的感覺」、「自己的生命情調」,不若說他關切的在這樣的時代「人」的位置;與其說他關注的是「感官的體驗」,不若說他關注的是「思想的高度」,他會對教育提出質疑:「沒有對過去的理解,沒有對未來的想像,沒有對現實的洞見」,這是屬於凌老師的「否定的美學」;他會說「珍惜自己的差異」,這是長期在教學現場有感而發的音聲。我不認為這只是一本談古文今讀(或如何寫作)的書,這是一樁關於教學與寫作的美學行動。
為什麼凌老師可以讀出這些古文的況味?難道只因為他寫詩?得過數個文學獎?羅洛梅(Rolly May)在《創造的勇氣》這樣說:「一首詩或一幅畫偉大的地方並不是它表現了藝術家所觀察或經驗到的事物。而是它能表現藝術家或詩人與實體交會時的洞察力。」性傑具備一種感受力,「讓他有一種極端伶俐、纖細的敏銳力,才能使自我成為洞察力浮現」的載體。身為教學者,我們更應該覺察自己的感受力是否一點一滴的消融於考題與不斷變動的體制之間。一如波蘭詩人辛波絲卡(WislawaSzymborska)在〈詩人與世界〉所述:「靈感總會去造訪某一群人--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工作的人。這或許包括醫生,老師,園丁--還可以列舉出上百項行業。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終止的冒險。」這也是凌老師自言從來不曾對重複講授課本裡的範文感到厭倦的原因:當你以愛與想像力去抵擋世間的醜惡,當你相信這世上還是有單純而美好的想望,當你認為每一天站上講台都是一種冒險,當你會說「我不知道」……
山風海雨的阿性已然穿越大洋之濱,成為北城「男孩路」的凌老師。容我以約翰∙厄普岱克之語作個譬喻:「置身大海中,四周是一片美麗的渺茫,冷風凜冽,偶爾可見海豚閃爍發光的背脊,或成群的銀魚同時躍出水面;靠岸航行,我們隨時可以因風轉向,再以一個十拿九穩的引文更曳近陸地。」我私以為大洋之濱是創作的阿性,靠岸航行則隱喻著教學的凌老師。依違於自由與紀律之間,二者互文,為教學的航道繪製一幅幅文學的地圖,一種「涉事」的生活美學。
張照堂曾說:「好的攝影家要如『象』,牠龐大、安靜、沉著、隨心、誠摯且不功利……」好的老師也如「象」,而這已是凌老師所建構的圖像。從十七歲的燦爛時光到今日的和煦春風,這樣的溫度,安適靜好。祝福性傑。
推薦序二
彷彿有誰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在現代的校園,一名國文教師,手持課本經卷登上講壇,面對桌椅排列的矩陣空間,招引先人的魂魄,透過發光的字,讓那古老的嘆聲出現,讓那意韻風神飄然迴盪,或暫停,或久留,有時清亮地對上水樣的眼瞳,有時卻灰敗地掃過一臉漠然,畢竟,啊,青春!那些篇章,已是百載千年的守候,緘默,神秘,曖曖含光。
想像一名仍奔放著青春靈魂的講者,如何口授心傳,以他涉事的理解、生命的體悟,配合現代的肢體、現代的語言,上窮碧落下黃泉,施展凝固的幻術,讓教室中,「彷彿有誰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看他如何連結時間,從這點走到那點;連結空間,從此端拖曳到彼端,他的胸懷以及視野,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神,如何透露關於文字的信仰與價值,這是一種現代「說書人」的挑戰。
如何認識年輕的「說書人性傑」呢,在一次談天中,他以為我們相識的起點,是2006年國文科輔導團所舉辦的一場文學旅行——從北投溫泉博物館至光點台北之家,他應邀擔任最後一站的教學分享者。資料上寫著: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著有詩集《所有事物的房間》、《解釋學的春天》、散文集《關起來的時間》。迷信山風海雨,寂靜的冥契與感動……當天見到的,是一張洋溢著信仰,對聲韻、文字、美,聚精會神的詩人的臉。談詩之前,先談詩意的棲息,那談起古文呢,就先談古文家的情感、抱負了!
其實在這之前,2003年時報新詩獎首獎〈螢火蟲之夢〉刊載出來,得獎者「凌性傑」陌生的三個字就已鑽進我腦海裡了。詩作中那小小的螢火蟲,在無光的黑暗與短暫的生命中,飛翔覓食繁衍生育下一代,以優美的音韻,豐饒的意象,藉著聲音文字召喚意義,滌浄情感,令人心生嚮往。除了詩作驚人外,更有詩神楊牧的推薦辭,因此好奇地搜尋網頁,他的部落格「大洋之濱」就成為我暗中潛入的海域。在遙遠的東岸一名年輕的高中老師,如何以海浪的湧動,陽光的晴亮,展現他噴薄的生命,庶幾不教而明的詩意,燦爛美好。
如今這明亮的海洋男孩教師,已遷徙於植物青鬱的台北園區,在詩作之餘,完成一本又一本的文學書冊,善寫且善讀,能作亦能述,在廣大的中學師生之間,已成傳誦的優質課外讀物了。而這本《自己的看法》一書中,性傑再度透過十七則精緻玲瓏的篇什,或原版篇幅,或裁切細割,從感性的筆端出發,再繼之以理性的錘鍊,庶幾完成語文訓練及文化培育的基本教養,著眼於有形的字詞深究,復加之以無形的聲音氣息,只圖在少少的筆意中,看到厚厚的精神底蘊,將閱讀的青少年塑造成有經典涵養的現代文化人。
身為一名創作者,性傑長期認真看待文字,揣測其中透露的諸多可能,並以寬容的心境、敏銳的洞察、理性的思考,再轉化成一種眼光的分享與傳授的熱情,進而建造一座秘密的靈台,透過書寫傳佈,讓學生閱讀,共同走進舊學與新知的煉鑄中,加深了解的層次,使學生的閱讀經緯更加細密。
而本書內容洋洋大觀,從敘事能力、描寫景物,到說明技巧、理性思辨,皆分段打造,是一種固基深柢的文章家法。例如寫〈寒花葬志〉,充分定義了謙抑虛靜的美感,在字數極少的情況下,技巧筆觸細節髮式衣服紋理,達到美學的豐富飽滿,且情感的強度絲毫未減。性傑強調的是色澤畫面、衣著質料、身分年齡,場景光度與溫度,全然以鏡頭帶位。他身兼古代評點家,強調用字,寒花的笑目冉冉動,「她的眼波流轉,眼神將會聚焦在誰身上?寒花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這樣提問卻未回答,似乎更能挑動閱讀者的興味,原來我們身邊也可能有這樣的雙眸,閃動著她的情感世界。
一篇文學作品,彷彿前人的一幅畫,後人在其中解密,層層豐富它的精神背景。於是在實詞指涉之外,性傑亦不放過虛詞氣音,甚至於無字處尋聲,在時間的遞嬗中,追憶似水年華。他對於人物永遠有興趣,關懷一種活著的樣子、生命的氣質、人生的態度,除了歸有光與孺人及寒花,還有蘇軾與方山子,關係千萬種,兼寫的雙面手法,透過特殊的微光,映照人物的面容、肌理,以及性格、運命,增加思索的深度。性傑善於透過視點的移動,將人物婉約蘊藉、疏朗恢宏的氣質,超然脫出。有宏觀有細節,有動態亦有靜態,運用視覺及聽覺,讓文中的「我」字浮現出來,由一雙透視的眼睛及聰敏的耳朵。
性傑非常強調「自己的看法」,由一字一句拆解動作中,放緩閱讀的速度,避免思考的怠惰,讓自己的理知及感性無限穿透,達到創作者靈魂的高度。他強調異樣的價值觀及生命情調,著重文字個性、生活態度,他認為「思想貧乏、人云亦云」,只是一味地重複別人的觀點,將如何看出立意之深、想法之奇,是一種必要的訓練,關於邏輯與推論,是青少年急需培養的能力。
此外,藉由古文的閱讀,性傑重視人格的彰顯,氣韻的流動,多方美學的視角,在在顯示一種精神意境的嚮往。書中所提人物,如:嚴子陵、五柳先生、吳均、蘇軾、方山子、張懷民等,飄逸灑脫、正雅端方,各個都是他靈魂相契、樂於相偕的文化知友,只要讀者用心真純,就足以跨越時間的屏障,讓「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的靈魂,能有降落人間的啟發。
二零年代,以夏丏尊、李叔同為首的「白馬湖作家群」,他們將少年名士的習氣收斂淨盡,一心想要在教育上創立人本理想的「立達學園」,不但強調經典教育的深厚價值,並共同以藝文創作活出一種文人生活的情致與風範。而「開明書店」 的出版讀物,更發揮了自修進學的啟蒙力量,《文心》一書成為語文的經典,歷久不衰,甚至跨海來台,成為一代又一代重要的課外讀物。孩子到底該受什麼樣的教育,性傑說:「沒有對過去的理解,沒走對未來的想像,也沒有對現實的洞見」,他擔心,「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嗎?」
關心美學與品味,關心思考與見地,關心人才與未來,這是一股深沈蘊藉、博雅寬宏的「新文心」精神。性傑說:「我還要有一種思想,乾淨的/一種信仰,在炮火覆蓋的此城/成為一種力量。」相信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人,不,是另一群人,與他懷抱著相同的思想,信仰,與力量。能在不同的校園,與性傑的精神同行,以小小的螢火蟲之光,在憂傷、黑暗中,擁有更多的快樂與透亮,因為我們相信,彷彿有誰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
*本文標題採用的是凌性傑〈螢火蟲之夢〉詩中的一個句子。
推薦序一/
大洋之濱,靠岸航行/范宜如(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這一次,性傑寫出了凌老師的閱讀與書寫之美學。
在教育部主辦的文藝營識得性傑。年輕作家擁有的才氣,融謙遜與狂狷一體的性情,對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珍視與戀慕……在他十七歲時,我與這獨特的生命型態相遇。
十七歲,微溫。手邊還留著他大學時代的手稿,這篇文字記取了青春的光影,映照著與時間和解的軌跡。
那時,阿性還不具備土星氣質,如烽火似流星。你看見他在師範規訓中不容自已的創作力,你看見他流動的感性,像春天蔓生的牽牛花,堅持某種紫色;當然,你也看...
目錄
推薦序一 大洋之濱,靠岸航行/范宜如(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推薦序二 彷彿有誰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自序 經典的力量
【卷一】
簡潔的抒情:寒花葬志/【明】歸有光
一個有故事的人:方山子傳(節選)/【宋】蘇軾
自己的看法:讀孟嘗君傳/【宋】王安石
更好的生活:五柳先生傳/【東晉】陶淵明
【卷二】
那一晚的月光:記承天夜遊/【宋】蘇軾
自然山水與生命情懷:與宋元思書/【南朝•梁】吳均
人格的彰顯 精神的流動:嚴先生祠堂記/【宋】范仲淹
無與倫比的美麗:三峽/【北魏】酈道元
書寫回憶的藝術:西湖七月半(節選)/【明】張岱
【卷三】
人格的象徵:愛蓮說/【宋】周敦頤
名字的意義:名二子說/【宋】蘇洵
遇與不遇的關鍵:馬說/【唐】韓愈
對人才的看法:〈騾說〉/【清】劉大櫆
【卷四】
從下棋看人生:〈弈喻〉/ 【清】錢大昕
明辨與判斷:〈朋黨論〉(節選)/【宋】歐陽脩
善用歷史知識,提出精確批判:〈辨姦論〉(節選)/【宋】蘇洵
評價人物,立意新奇:〈賈誼論〉(節選)/【宋】蘇軾
附錄/古文全原文
中國古典散文簡史(拉頁圖表)
推薦序一 大洋之濱,靠岸航行/范宜如(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推薦序二 彷彿有誰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自序 經典的力量
【卷一】
簡潔的抒情:寒花葬志/【明】歸有光
一個有故事的人:方山子傳(節選)/【宋】蘇軾
自己的看法:讀孟嘗君傳/【宋】王安石
更好的生活:五柳先生傳/【東晉】陶淵明
【卷二】
那一晚的月光:記承天夜遊/【宋】蘇軾
自然山水與生命情懷:與宋元思書/【南朝•梁】吳均
人格的彰顯 精神的流動:嚴先生祠堂記/【宋】范仲淹
無與倫比的美麗:三峽/【北魏】酈道元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