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性格教育遠比學歷更重要,
而良善的性格就要從幼年時期開始打好基礎。
擁有軟實力的孩子,就擁有終生的競爭力。
每個人生來都帶有一種應當受到重視的特質,它,值得你我細心呵護。
--詹姆士‧希爾曼(James Hillman)
作者簡介:
陳怡平
在小學教書超過三十年,擅長教導與帶領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尤其重視幼童的人格教養。她認為:「性格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性格教育遠比學歷更重要,而良善的性格就要從幼年時期開始打好基礎。」
章節試閱
流行文化正在侵食教養工作
在這個資訊爆炸、氾濫,大眾媒體普及,電腦網路幾乎已到了無孔不入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確保孩子在這麼混亂的世代,仍然可以保有良善的特質,同時還擁有求生存的本事呢?這是所有父母都深感關切的共同問題。
在現今這個世界,這件事確實不容易辦到。
面對商業行為、傳播媒體與網際網路的氾濫,以及權威受到社會風氣挑戰,日漸式微,已無法對孩子具有約束力,以致家中有年幼子女的父母,不禁開始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教養孩子,他們急著尋找有效的教養良方,好讓他們在這個情色氾濫、暴力四起的現在社會,能夠保護和增強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最成為善良的公民。」
家長當然有權力維護自己對孩子的權威,也有義務確保和加強自己的教養技巧,但是相較於以往,現今的世界的確存在著更多不確定的因素,使得教養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不如以往只是家庭教養問題那般單純。媒體普及與網際網路的無孔不入,讓孩子很輕易的便能接觸到商業行為,雖然我們不能全盤否認商業行為的結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在學走路的嬰幼兒,他們的人格也逐漸被商業世界左右,甚至因此改變了對父母的態度。
傳媒與網際網路型式的商業行為,正以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量襲捲家庭和教育界。這股來自家庭以外的鉅大影響力,我們稱為第二影響力(The second influence ),它正以無形的力量,銳不可擋的氣勢,影響著我們和孩子的生活。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而且幾乎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更令人驚訝的,它影響的對象並非只有青少年,早在孩子學語、學步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受到影響了。這股力量便開始一點一滴的侵蝕孩子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
․一個二歲大的孩子在看到麥當勞門前的麥當勞叔叔時,便大聲吵著,「我要吃麥當勞!」。
․一個五歲大的小女孩吵著要媽媽幫她買名牌鞋,卻遭到媽媽拒絕,她便脫口而出的說,「你都不愛我!」
․一位媽媽感到困惑不解,為何不日乖順的三歲的兒子會脫口說出,「爸媽,你們真的很不公平。」
․七歲大的孩子竟然不高興的對父親大叫,「閉嘴啦!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父親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應,心想,這不是青春期的孩子才有的反應嗎?現代的孩子居然敢用這麼口氣對長輩講話?
․才八歲大的女孩,就急著想要成為同學們目光的焦點,而且很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酷,無法獲得同學們的認同與崇拜。
孩子的年紀越長,受到第二影響力的侵蝕就越深,諸如上述的情況發生的頻率越高,而這也是現代父母揮之不去的夢魘。很多父母眼睜睜地看著這股影響力正一步一步左右孩子的價值觀,看著自己的權威正在喪失。他們知道不能等到孩子青春期時再來擔心會為時太晚,應該要未雨綢繆,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便開始細心呵護,強化他的良善本性,以免第二影響力有坐大的機會。
然而,家長雖然警覺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卻苦惱於不知該如何應對。他們感到自責,同時也不停的告誡、訓斥孩子。的確,現代的父母常常因工作過於忙碌,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教養孩子,或者就算有時間,也無法貫徹一致的生活規範。在努力的檢討之餘,許多父母仍然無法體察到流行文化正悄悄破壞親子關係;而那些確實體察到第二影響力的嚴重性的家長,卻又因不知道該如何因應而感到苦惱不已。
身處在這樣一個以商業文化為主流的社會,家長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的防患於未然呢?該怎麼做,才能教養出善良又獨特本質的孩子呢?該怎麼做,才能讓培養他們足夠的能力以抵擋第二影響力的腐化呢?
因應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我們必須認同孩子的善良且獨特的本質,而且從孩子出生開始,便下定決心要保護並強化這些特質。
陶冶孩子美好本質
想要教養出擁有良善且獨特本質的孩子,最生活的是協助孩子認同、保護並陶養那些特質。當然,現代的父母都深刻的感受到,教養孩子並不似原先想像的那般美好。的確,我很認同這樣的看法,我也認為孩子不會依照我們的理想成長,但這並不表示教養毫無用處,所以應該放棄它。一旦放棄了教養,親子關係與家庭都將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培養孩子順利成長並成為一個良善的人,懂得遵守道德規範、愛惜自己的髮膚,且有能力保護自己美好人格特質,是為人父母刻不容緩的責任。一旦孩子具備了這些能力,他們自己就能夠對抗第二影響力的污染。
專家調查顯示,孩子最關心的兩件事情是:希望父母能夠瞭解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同時也渴望父母能保護自己。只可惜,一般父母都不容易察覺並做到這兩件事,如果他們的做到了,相信他們的孩子將來會活得更加璀璨。
心理學家詹姆士‧希爾曼,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存在著不可抹煞的本性,這些本性就是他生存的力量,也是他「內心的呼喚」。不過,如果我們忽略了本性,或者不懂得善加呵護與陶養,它們就會一點一滴地凋零,而它們所蘊涵的潛力也將漸漸喪失發揮的空間。
你已經挖掘出你的孩子的良善本質了嗎?如果沒有,那麼花幾分鐘時間仔細回想一下。還記得孩子剛出生那段日子,他有多麼著迷且好奇於周遭的人事物嗎?這股急於認識世界的熱情源自於本性。接著,當孩子到了二歲和五歲之間時,是最令人感到窩心的階段,相信你一定無法忘記他學說話時的可愛模樣,只須三、兩個字,就能生動的表達自己的心情,這些也是源自於本性。
然後,你想像你的孩子即將遭入青少年的畫面。他開始走進家庭以外的世界,朋友佔據了他大半的時間;他那叛逆的態度,對自己身體變化的關心與焦慮,或者在田徑場上瘋狂奔跑的迷人姿態。這些仍舊是源自於本性。
這些都是孩子美好本性的一部分,如果這些美好本性能夠得到保護與鼓勵,孩子終其一生都會樂於學習、探索,成長的過程當然就不會出現脫軌的現象,未來一定能在社會上找到適於自己生存的空間。
父母應該發挖出孩子良善的本質,然後小心保護、細心陶養,使它不受外在文化干擾或侵犯。本書所提供的教養技巧,不但能協助父母們了解孩子的本質,同時也讓知道外在因素對孩子的本質所可能造成的危害。第二影響力的存在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也無法消滅它,不過,父母一旦明確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時,就有辦法保護並強化孩子的良善本質。就算無法達到強化的效果,至少不會讓孩子的本質受到負面影響。
教養須因時制宜
現代的社會環境與以往已大不相同,幾十年前深受好評的教養技巧已不適用於現代,現在該是父母們調整教養技巧的時候了。
七○、八○年代,大多數的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是「單一化」,用一套方式教養家中每個孩子,不會依孩子的不同興趣、本質而因材施教,並希望孩子依照自己的期待成長,但卻不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近十幾年來,心理學界與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孩童心理健康,極力主張採取開放式教育與愛的教育,並且會特別去保護與強化孩子的自尊、自信與創造力等。
幾年前,人們開始質疑這種開放式教育與愛的教育會不會過度放縱孩子,於是又開提倡傳統的教養技巧,紛紛鼓吹重新將道德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並設計出一套可以陶養孩子道德感與判斷力的學習課程。不論傳統教養方式或開放式教養方法,各有其不可抹滅的價值,但也都是缺角的圓,無法完整照顧到孩子各個方面的需求。
單一化教養方式為何失敗?原因在於每一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各自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因此,若想要教養出良善本質的好孩子,就必須依照孩子的人格特質來調整教養技巧,換句話說,就是要量身訂做、因材施教。
孩子之所以狀況百出,其實是因為他們無法循著人格本質過生活,這個論點越來越得到心理學界與教育界的肯定。家中有年幼孩子的家長,最感到憂心的是,孩子的脾氣暴躁、不聽話、學習困難或與同儕的關係不佳;當孩子處於青春期前期或青春期時,家長擔心的問題是,孩子的飲食不規律、染上吸毒惡習、偷竊、或未成年性行為。其實,導致這些問題的最主要的關鍵,是孩子因為無法依著良善本質過生活,心理感到挫折與空虛,以致表現出來的行為不討好,或完全沈迷在流行文化中。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再執著於過去「單一化」的教養或過度開放的教養。父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同時也要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教養技巧。更清楚的說,也就是父母必須非常清楚每個孩子的獨等性,才能知道該採取什麼教養方式。
孩子並不是可以憑由父母捏塑的黏土。研究證實,即使出生沒幾天的嬰兒,也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天生性情,這代表著父母看待孩子的心態必須要調整,也得重新檢討教養技巧的適當性。由於網際網路無孔不入的商業行為崛起,現代正邁入教養的另一個新世代。為了不讓孩子在年幼時期便受到流行文化的污染,最能夠防微杜漸並保護孩子良善本質的方法,就是採取以孩子本質為基調的教養技巧,而不是向流行妥協。
以孩子本質為基調的教養技巧,就是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得把他視為擁有獨特本質的個體,發掘他的良善本質,引導他循著本質成長,並且努力保護並陶養他的美好本質。在父母的協助下,孩子能夠自行鍛鍊自我觀念,讓自己的本質不受威脅,而且得以完全發揮潛能。這是對孩子本質的認同與尊重應有的態度。
心理學家詹姆士‧希爾曼說,「我們早已被剝奪了真實的自己……,現在只好向專業的心理治療人員求助,看看能不能再次看見自己、找回自己。」現今,有這麼多成人想挖掘並深入瞭解自己的精神層面,其背後的原因絕非巧合所能解釋的,簡言之,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急於想要依循著自己的本質生活。正因此,父母更要及早調整對孩子的教養技巧。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1:尊敬長輩
教養的關鍵技巧:鼓勵孩子聆聽值得信賴的長輩,並與長輩勤互動
你的孩子懂得尊敬長輩嗎?
艾娃‧席格勒博士(Ava Seigler)曾經在美國《孩子》(Children)雜誌上發表一篇名為<何謂好小孩>的文章,文中她引用一項統計數據:「只有十二%受訪的長輩覺得時下的孩子懂得尊敬他人。他們對時下孩子的評語多半是『無禮』、『不負責』、和『缺乏紀律』。」很明顯的,現代的父母確實對孩子缺乏信心。想當然,他們也不敢奢望孩子會尊敬自己。
另有一項調查也指出,只有三七%的長輩相信現在的孩子可以讓美國的未來更好。相對的,孩子對長輩的誤解,也正逐漸延伸到年紀較小的孩子身上。從這項調查就不難得知,孩子不再喜歡親近、不信任,也不再覺得須要尊敬長輩。
錯誤的教養觀念,經常會誤導家長,使得家長反而變成助長孩子不尊敬長輩的推手。仔細回想或觀察你的孩子與長輩的互動情形,如果出現以下這些現象,那麼身為家長的你就必須要提高警覺了,因為你的孩子顯然不懂得尊敬長輩,而你所使用的教養技巧也必須檢討。
․只要能夠讓孩子宣洩心中的怒氣,你不會介意他對你惡言相向。
․孩子在家裡經常對你說話態度粗魯,但你卻毫無感覺,直到有人對你指出 問題時,你才開始覺得它的確是個問題。
․孩子在鬧脾氣時常常會對你又打又踢,但你卻因為害怕背上虐待孩童的罪名,而不立即阻止孩子的粗暴行為。
․你的孩子會以蠻橫的口氣對服務人員(例如餐廳服務生、賣場收銀員)說話,而你卻完全不在乎,甚至覺得他的表現聰明又可愛。
․你覺得小孩子對長輩的態度不尊敬並不須要大驚小怪,時下哪個小孩不是這樣呢?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上述的行為,或者身為家長的你有上述的反應,那麼你就要警覺到你的教養技巧可能出了問題。這種凡事以孩子為重的教養觀念,會逐漸瓦解長輩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感與倫理價值,漸漸的,導致孩子不再尊敬長輩。
令人憂心的潮流文化
數天前,與朋友相約在某大賣場前見面,站在賣場的大門前等候之際,看著熙攘往來的人群進出賣場,有些是父母與小孩一家人,有些是單身一人,還有一群孩子集結一起興奮的聊天。那些孩子看起來並非全是青少年,有的看起來有六、七歲,有的十一、二歲。他們的打扮完全是流行文化下的產物,一個看起來約七歲的孩子剪了一個非常新潮的髮型,而兩個看起來十一、二歲都穿著一身鬆鬆垮垮的衣服,任由鞋帶鬆拖在地上,耳朵上戴著MP3耳機。
有趣的是,儘管他們的父母已經往前走了一段距離,但是幾個孩子依然故我的聊個不停,還對父母親的頻頻催促露出不耐煩的臉色。我在一旁靜靜的觀察那幾個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情形。
「好啦,你很煩耶,你已經喊了很多次了,不要再叫了好不好,我不是說我馬就來嗎?」一個小男孩轉頭對他已經走在前方一大段距離的母親大聲回嘴,然後回頭低聲對同伴說:「我媽真的很囉唆!」
另一個女孩露出一副桀驁不馴的神情說,「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又嘮叨又愛管我們。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想要玩得很高興的話,就絕對不可以讓你們的爸爸媽媽知道。」
另外,在香港,有個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在百貨公司的門口,雙手插腰的大罵她的媽媽十幾分鐘。
上述的對話與事件並不令我感到驚訝,這是主流文化所造成的結果。孩子時常把長輩視為敵人,覺得長輩總是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對的,這種情況似乎普遍存在。如果硬要孩子真心尊敬長輩,實在是強人所難,因為這樣的要求有違青少年的流行文化。如果你還停留在過去的教養觀念裡,覺得上述的對話只會從青春期孩子的口中說出來,那你就錯了,因為那幾個只是六~十二歲的孩子。而他們已經開始覺得父母親不關心他們,也不相信父母親。
我認識的許多夫妻都是和善待人、通情達理,而且非常關心教養技巧的好父母,但仍得傷心的忍受孩子如此粗魯無禮的對待!怎麼會這樣呢?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就以上述幾個孩子為例,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正是時下的文化潮流與趨勢,就連他們的父母也都深受流行文化影響而不自知。現代的孩子不再視長輩為親密好友,也不認為長輩值得被尊敬,甚至潛意識裡把長輩視為敵人。有趣的是,父母面對年幼孩子的無禮態度時,卻以為孩子很可愛,有時還會沾沾自喜的覺得孩子很聰明、有個性,絲毫不覺得孩子已經受到主流文化的污染。
這些父母顯然都忽略了,教導孩子「尊敬長輩」是他們的教養責任之一,這也使得現代的孩子叛逆的年齡不停的降低中。父母若再不覺醒,及時採取方法扭轉現今這種日益嚴重惡化的局勢,坐視這股主流文化殘害孩子,那就是為人父母者的失職。
如果你家中也有十二歲以下的孩子,那麼請你仔細想想,你是不是經常不在家裡和家人共進晚餐?是不是看電視的時間比陪孩子的時間長?就算有時間陪伴孩子,你的態度是不是敷衍、不用心?導致孩子對長輩態度不恭不敬的原因有許多,但父母的教養態度影響孩子最主要的力量。
不尊敬長輩變成一種風潮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粗言相向時,不但不生氣,反而覺得孩子表達能力佳,值得高興與驕傲,他們認為孩子的自我表達比尊敬長輩來得重要。正因為父母的心態如此,導致時下經常看到孩子對父母大聲小叫,而我們似乎對這種現象早已司空見慣,甚至默許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自己在公眾場所遭孩子高聲謾罵時,才恍然大悟孩子的行為已經偏差了。
越來越多的父母默許孩子不再懂得尊敬長輩,也不在意他們口出粗語,只希望孩子繼續保持他的聰明自我。然而,這樣的期望反而教壞了孩子,長年之後,只會養成孩子不斷地反抗長輩,完全不在乎長輩的智慧、建議和感受。當父母容許孩子以如此粗鄙的態度對待自己時,其實就是在助長他們以相同的態度對待家庭以外的長輩。
許多父母都有一種錯覺,覺得只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就代表著或感覺到有對孩子盡到教養的職責,這種想法完全錯得離譜。在現今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裡,父母和孩子每天各自有忙不完的事,使得兩代之間無法有時間深入相處,即使當全部家人都了回家,仍舊各忙各的事情,漸漸地,原本是一家人團聚的時間,卻毫無交集可言。
根據調查發現,當年幼的孩子必須在「看電視」和「與父母交談」選擇一項時,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寧願沉迷在電視機前也不願無父母交談。我們同時也發現,雖然大部分的父母都認為,他們已經盡量花時間和孩子相處,但是相處的內容卻顯得貧乏,大都是陪孩子一起看電視、電影、盯孩子的功課等。其實,與孩子彼此關心、談心才是親子間有意義的相處,否則即使坐在一起也毫無意義。
現代的父母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總是擔心孩子會覺得無聊,但卻很少注意該如何與孩子適應彼此、深入相處。因為關愛孩子,除了希望孩子能夠活得快樂,也希望可以消除孩子的無聊感,於是,不辭辛苦地尋找適合孩子嬉戲的場所,藉由各種嬉戲場所來填補孩子空虛的心靈。然而,他們忽略了,其實,真正能夠充實孩子心靈的方法,是親子之間的深刻相處關係。
近年來的社會文化發展,更清楚的突顯以孩童為重的趨勢。例如,企業越來越懂得專門為孩子籌劃的活動;同時國際連鎖的型速食餐廳,在促銷活動上也極高比例是以孩童為對象,推出許多兒童大餐,精心規劃兒童遊樂設施,讓孩子在可以自由且安全的玩耍,而長輩可以安靜的吃飯、聊天,但仔細想想,這不正是剝奪了一家人相聚的時間嗎?從這些現象,就足以證明時代真的不一樣了。這些商業一味偏重孩子的活動,無異於助長孩子和長輩分屬不同世界,讓父母們落得輕鬆,不必付出時間和孩子深入相處。
不論是流行文化或電視節目,根本無法提供家長教養孩子的良策,甚至防礙或誤導家長的教養觀念。還記得「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這句電視廣告詞嗎?這類令人覺得溫馨的廣告詞,幾乎無時無刻在誘惑家長與孩子,然而這其中卻潛藏著無數的危機與噩運。面對現實吧,你、我清楚得很,真實世界裡是不可能如此的,不過不懂世事的孩子卻會信以為真。
流行文化正在侵食教養工作
在這個資訊爆炸、氾濫,大眾媒體普及,電腦網路幾乎已到了無孔不入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確保孩子在這麼混亂的世代,仍然可以保有良善的特質,同時還擁有求生存的本事呢?這是所有父母都深感關切的共同問題。
在現今這個世界,這件事確實不容易辦到。
面對商業行為、傳播媒體與網際網路的氾濫,以及權威受到社會風氣挑戰,日漸式微,已無法對孩子具有約束力,以致家中有年幼子女的父母,不禁開始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教養孩子,他們急著尋找有效的教養良方,好讓他們在這個情色氾濫、暴...
作者序
良善本質就是軟實力
孩子的諸多問題,多半是由於社會主流文化與風氣所導致,而家長因為也置身在這個主流文化中,往往無法察覺它們的存在,反而認為那是普世價值,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年幼的男孩浮躁不安,無法靜下心來完成某項遊戲,父母需要為此擔心嗎?其他同年齡的男孩子不也都是如此嗎?
主流文化無聲無息的入侵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價值觀,而且影響的年齡層正迅速的往下蔓延,甚至連學步期的孩童都逃不過它的左右。這股力量最令人感到可怕之處,是它正一點一滴的奪走了年幼孩子的良善本質,使得孩子變得過於自我且自私。
本書提供父母們強化年幼孩子良善、獨特的本質,更幫助父母們對第二影響力有深入的瞭解與掌握,找到與它對抗的方法。讓父母們不必毫無方向的埋頭摸索,也不必陷於孤軍奮戰中而驚惶失措,最後還是落得被氾濫的負面文化給擊潰的下場。
本書中所強調的孩子必學的五項技巧,方法簡明扼要,不論對學步期的幼兒或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都極具效果。這五個必學的技巧,將協助孩子成功地面對自己與這個世界,更難能可貴的是,每一個技巧都沒有偏離孩子的本質。此五項孩子必學的技巧分別為:尊敬長輩、表達自我、熱愛生命、真誠待人與樂於分享。
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會不斷的引導、鼓勵父母們,依據孩子獨特的本質選擇適當的教養技巧。此外,書中還提供了許多簡單易記的口訣,幫助平日忙碌於工作與家庭的父母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聯想到書中教養孩子的技巧,而不必每到要使用時就必須翻遍整本書。相信這些新技巧將有助於你成為稱職的父母,當然,受益最大的是你的孩子。
良善本質就是軟實力
孩子的諸多問題,多半是由於社會主流文化與風氣所導致,而家長因為也置身在這個主流文化中,往往無法察覺它們的存在,反而認為那是普世價值,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年幼的男孩浮躁不安,無法靜下心來完成某項遊戲,父母需要為此擔心嗎?其他同年齡的男孩子不也都是如此嗎?
主流文化無聲無息的入侵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價值觀,而且影響的年齡層正迅速的往下蔓延,甚至連學步期的孩童都逃不過它的左右。這股力量最令人感到可怕之處,是它正一點一滴的奪走了年幼孩子的良善本質,使得孩子變得過於自我且自私。
本...
目錄
前言 良善本質就是軟實力
簡介 教養新時代的孩子
流行文化正在侵食教養工作
陶冶孩子美好本質
教養須因時制宜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1:尊敬長輩
你的孩子懂得尊敬長輩嗎?
令人憂心的潮流文化
不尊敬長輩變成一種風潮
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態度
拿回父母對孩子的權威
在孩子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
培養孩子的交談技巧
不再害怕和長輩交談
與值得信賴的長輩密切互動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2:自我表達
自我表達的重要性
孩子學習自我表達的阻礙
誘發不同型態孩子的溝通潛能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3:熱愛生命
熱情是一切學習的源頭
熱情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就
培養孩子對生命的熱情
認同孩子的興趣
陶養孩子對生命的熱情
別在一開始就期待過高
過多的才藝課只會壓垮孩子
學會適當地稱讚
為孩子樹立熱情榜樣
幫助孩子維持熱情
認同自己的情緒
勇敢接受殘酷的現實
懂得向長輩求救
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4:懂得與人相處
孩子需要學習「同儕相處技巧」
「同儕相處技巧」不易教
啟發孩子的交友智慧
瞭解孩子與同儕的互動風格
如何加強孩子的交友智慧
孩子朋友的爸媽,是你瞭解孩子的好夥伴
佈置一個廣受孩子歡迎的家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5:團體生活的智慧
「我」和「我們」的戰爭:不偏頗的協調
「團體生活的智慧」不可不學
培養孩子「團體生活的智慧」
你和孩子能夠期待什麼
運用「聽、說、做、忍」訣竅
孩子非學不可的技巧:如何面對團體學習的各種問題
不放棄,大膽向前衝
果斷地為自己說話──既不強迫他人,也不被欺負
為自己和小組製造機會
成為優秀的競爭者,以及凡事盡力而為
接納自己的缺點,並容忍他人異樣的眼光
前言 良善本質就是軟實力
簡介 教養新時代的孩子
流行文化正在侵食教養工作
陶冶孩子美好本質
教養須因時制宜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1:尊敬長輩
你的孩子懂得尊敬長輩嗎?
令人憂心的潮流文化
不尊敬長輩變成一種風潮
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態度
拿回父母對孩子的權威
在孩子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
培養孩子的交談技巧
不再害怕和長輩交談
與值得信賴的長輩密切互動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2:自我表達
自我表達的重要性
孩子學習自我表達的阻礙
誘發不同型態孩子的溝通潛能
孩子必學的軟實力3:熱愛生命
熱情是一切學習...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