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現代儒家三聖──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其學為主軸,聚焦於三聖對宋明儒學的關注,並略及三者對釋道的闡釋。梁、熊、馬嘎然獨具的學術造詣,除來自於生命的特殊體歷及不斷精進外,亦緣於時代的衝擊撞擊,及歷史的反芻與汲攝。當代新儒學可謂為現代版的宋明儒學,既接引宋明儒學的道德心性之學,亦汲納宋明儒學內聖外王的思維模式,或以新程朱的風貌,或以新陸王的樣態呈現,而其內涵實多為宋明儒學的具現。梁、熊、馬既上有所承,則其對宋明學術的關注焦點有何殊異?其續承於宋明儒學的實質內容與模式為何?宋明儒學與當代新儒學所臨對的議題為何?三者對宋明學術如何進行現代發皇、改造、轉化乃至納歸己用?又三者對當代新儒家或當代儒學的裨益、開展與影響又如何?三聖其人其學雖路線迥異,然卻屢有交會及碰撞,透過比較分析,得以釐清三者在現代學術史上的角色與定位,亦可通觀民初儒學的典型暨風貌。
本書共分五章:
第一章索探梁漱溟對宋明理學的關照面向與現代發皇,了解梁漱溟對宋明學術的整體評價、如何汲攝朱王、泰州學派及相關各家,如何發揮其直覺說、理性觀,終與宇宙生命通合為一。
第二章論述熊十力對宋明理學的思考向度與現代回應,亦即如何綜評宋明學術、如何疏決朱王、推闡船山、評騭各家,如何發揮心學思想、提出體用哲學。
第三章續探馬一浮對宋明學術的圓融思維與續承課題,藉觀馬一浮如何評價宋明學術,如何和會朱王、汲納諸儒、勘破今古對立、漢宋執著、圓融儒釋道三教,並續承宋明課題,提出其本體論、心性論、工夫論等。
第四章由三聖續承宋明對儒釋道三教的關注、汲攝及批判出發,以比觀三者持論之異同。
第五章則回顧前列各章要義,綜結三聖之學的特色外,並略索三聖的學術迴響。
本書聚焦於三者對宋明儒學的關注。
作者簡介:
王汝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現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易經》及當代新儒家哲學。著有《尋繹當代儒哲熊十力》、《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十力齋論學集》、《易學索玩》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梁漱溟對宋明儒學的關照面向與現代發皇
民初西學東漸日盛,面對西方文化凌厲的衝激與撞擊,使繫於葦苕之勢的中國文化更趨雪上加霜,如何取捨因應,成為考驗當代知識份子的首要課題。其時有主張棄守舊有、全盤更新,以《新青年》為主要發聲利器,陣營龐大、迴響熱烈的激進派,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等屬之;有守護固有、捍衛傳統,以《東方雜誌》為主要表意媒介的保守派,如杜亞泉、辜鴻銘、林琴南、劉師培、黃侃等屬之,東西文化論戰於焉開打,唇槍舌戰沸騰一時。面對此等歷史背景與文化氛圍,梁漱溟自難置身其外,值處進退維谷的中國文化究應連根拔除或趁勢翻轉?如何由整體上比較各民族文化的特質異采,掘發其根本精神,進而替東西文化「於總關係中求個位置所在」,便成為梁漱溟的首務。透過《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理論建設》《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重要著作,梁漱溟提出中西印三大文化路向說、以認識及解決鄉村問題為未來重要方向、闡述中國文化的十四大特徵以見中國文化之早熟、由心理學角度以論述儒家思想,……究其目的均在為頓失方向的中國尋求出路。鑑察中西特色,梁漱溟認為西方文化特長, 一是科學的方法,一是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中國則崇尚藝術精神,缺乏對外在自然世界征服的意識與激情,而以安分自足、隨遇而安為特色。就思維方法言,西方見長於理智,以外在世界為認識對象,側重思考分析、綜合的過程,目的在求真;中國善用直覺,以吾人的道德本性與事物美感為認識對象,目的在求善求美。就價值取向言,西方趨向功利主義;中國傾向不計較利害得失的生活態度。至於就未來發展走向言,以意欲自為調和折衷為根本精神的中國,將取代以意欲向前要求為根本精神的西方。他一面主張全盤接受西方的科學和民主,一面重新提出儒家態度,欲期藉「老根上發新芽」,以闢拓中國文化的新出路,而宋明理學正是其重建儒學的重要根柢。本章將通過梁漱溟對宋明儒學的整體性掌握與評價,對宋明諸子的評騭、比較、思想融攝與回應,及對宋明心性之學的現代詮釋與發揮等三大面向,統觀宋明儒學發展至現代新儒家初期的實有風貌與相關內涵。
第一節 宋明儒學的整體評價
欲索探梁漱溟對宋明儒學的評價,當先洞窺其對歷代學術的發議;而欲窺知梁漱溟的歷代學術觀,則應先體認梁漱溟係以標舉孔子,做為檢驗各代學術良窳的標竿。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伴隨西學的強勢入侵,素為維繫傳統精神、代表固有核心價值的孔家思想,亦面臨更為嚴峻的檢視與考驗,而釋孔模式亦相對趨向殊異且多元,或採宗教模式釋孔:倡導最力者為康有為,在袁世凱為後盾下推動尊孔,成立孔教會,力圖使傳統儒學宗教化,以「昌明孔教 救濟社會」為宗旨,展開各項尊孔活動,其後更提升孔教為國教,聲稱一切典章制度、政治法律,均以孔子的經義為根據,其極力尊孔的背後目的則在配合保皇、復辟等政治主張。或採批判模式釋孔:代表者多為主張全盤西化者,如陳獨秀批判孔子三綱說為擁護君主統治的巨大繩索;吳虞批判以孔為主的儒家思想,其流毒不減於洪水猛獸;胡適認為二千年來吃人禮教都懸掛孔子招牌,應將之撞碎、燒去;李大釗認為孔子已是數千年前的殘骸枯骨,卻又成為歷代帝王專制的護符等。或採整理國故方式釋孔:代表者如國粹派之劉師培、鄭實、黃節等,此間劉師培即主張孔子所立六經,均為周史所藏舊典,具體以言,《易》為哲學講義、《詩》《書》為國文教科書、《春秋》為近世史課本,《樂》為歌唱教本等,將孔學視為歷史上已然僵死的材料,而孔子儒學在當時亦不過九流之列耳!至於梁漱溟、張君勱、熊十力等第一代新儒家代表人,則在辛亥、五四以來的中國現實和學術土壤上,強調以孔孟、程朱、陸王作為中國的根本精神,吸收改造西方精神以謀求出路。
以續承孔學自期的梁漱溟,1917年其應蔡元培之邀赴北大教授印度哲學時即表示:「我此來除替釋迦孔子去發揮外更不做旁的事」;1918年接踵成立「孔子哲學研究會」;1924年赴武昌師大講〈孔子人生哲學大要〉,……及至1973年批林批孔運動登場,梁漱溟仍透過〈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來詮釋孔孟思想與一己見地。倘專就其作品觀之,1921年《東方文化及其哲學》出版,書中強調中國文化的核心,在於孔家的形而上學—《周易》,並闡揚「生生」之理,以及孔家的不認定、一任直覺、仁、性善、不計較利害、生活之樂等人生態度。其後在1923-1924年出版的《孔家思想史》中提出「仁」、「樂」、「訥言敏行」、「看自己」、「看當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罰」、「禮樂」、「孝悌」、「不遷怒 不貳過」、「天命」等十三種孔子人生態度。1949年則透過《中國文化要義》的出版,除申言「兩千餘年來中國之風教文化,孔子實為其中心」外,亦強調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具有「以道德代宗教」的特色,闡揚人類的特徵在於「理性」,凡此亦均扣緊孔學而發。
1975年專為闡揚孔孟心理學的《人心與人生》完成,而其心跡透過如下表白更得以昭然:
孔孟之學,現在晦塞不明,或許有人能明白其旨趣,卻無人能深見其係基於人類生命的認識而來,並為之先建立他的心理學而後乃闡明其倫理思想。此事唯我能做,又必於人類生命有認識,乃有眼光可以判明中國文化在人類文化史上的位置,而指證其得失。此除我外,當世亦無人能做。前人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
在這看似狂肆的發語中,卻流溢深沉的憂患意識與道德使命。鑑於當時「西學有人提倡,佛學有人提倡,只有談到孔子羞澀不能出口。」因此梁漱溟乃挺身倡導過孔家生活,以周孔教化為慰勉人生、安頓人心的方帖。亦由於其對現代孔學不遺餘力的提倡,而被封稱為「新孔學」的代言人,然當知之者,梁漱溟所謂新孔學,主要係通過宋明儒學,藉以抉發、闡揚孔子思想的精髓。而融合宋明理學的新孔學內涵,亦成為梁漱溟檢視歷代學術、評估學術良窳的不二量尺。
以發皇新孔學為畢生職志的梁漱溟,其對歷代學術與學者的評價,即是以孔學為標竿,切近者為佳,疏離者則差。孔子言「仁」,為儒家心性論提供一基本的思維模式與發展方向,而梁漱溟則以「仁是一種柔嫩篤厚之情」、「仁是人原來的心」、「仁就是從本心裡面流露出來的直覺」等具體說明之。其後孟荀各有所承,孟子提出心性合一的道德主體論,為儒家的心性論奠立理論基礎,並開展其後之「道德心」一脈,影響宋明諸儒,至陽明則達至高峰;荀子則順承孔子外王一脈,彰顯禮義傳統,開展「認知心」一脈,伊川、朱子乃此間大家。梁漱溟對歷代學術的關注與評騭雖屬有限,然著力點顯然偏向孟子一脈,在《孔家思想史》中曾專談孟子,申說性、命、義及自己對人類心理的觀察,突出孟子的「良知良能」、「仁義行」、「踐形盡性」、「盡心」等概念,肯定孟子對孔子仁學的推闡。至於荀子重性惡,梁漱溟於《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指出其:「得於外面者多,得於內心者少。他之說性惡,於儒家為獨異,此固由孔子不談性與天道,……但實由其未得孔子根本意思,而其所傳在禮―外面―所致也」;而「漢人傳荀卿之經,孔子人生思想之不發達固宜;而所謂通經者所得悉糟粕而已」;再往下至「三國魏晉,愈看見其時人思想之淺薄而無著落」;「此魏晉迄南北朝都可以說是孔子思想不但不實現,並且將其形式沖破了的時代」;「到唐時佛家甚盛,禪宗遍天下。以佛家態度與孔子如彼其異,而不見生一種抵抗,可見孔家思想,凘滅殆絕」;「五代亂世更無可說」;「元代似只宋人之遺,無甚特色」;「到清代實只有講經的一派,這未始於孔學無好處,然孔家的人生無人講究,則不能否認」;「此後講經家中有所謂今文家者出,到康長素、梁任公益呈特彩。……而假借孔經,將孔子精神喪失乾淨,歡迎了反乎孔子的人生態度思想進來。……中國人數千年來成了人生態度混亂的時代。」梁漱溟透過對歷朝各代學術的簡要評述,慨歎數千年來鮮能採用孔子意思、發揚孔學真諦,致所遺多為呆板訓條或貧乏糟粕,而其選擇以新孔學的闡揚者自居,欲圖重新啟動儒學的生命能量,重為復活僵死的傳統文化,實即立足於此歷史的痛心反省與時代的深沉憂患而發。除上述《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外,梁於〈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一文中,復對歷代學術發出如下簡議:
中國文化之精英,第一是周公禮樂,其次乃是孔子道理。……漢代去古未遠,收拾餘燼,僅存糟粕,仍可支持,至魏晉而衰竭,不復能維持矣!印度文化之佛教由是以入;唐代佛教盛行,中國人生於此呈一變例,由此異化之刺激而使固有路子稍得尋回,則宋人是矣;然內容雖見活氣,外面缺憾實多;明代繼有發明,而其味轉漓;有清三百年雖有顏李不世英豪,惜與墨子同為缺乏中國人的聰明者,自不足以繼往開來;而大體上中國的人生遠從兩千年(漢)近從八百年(宋)遞演至此,外面已僵化成一硬殼,內容腐壞發酵臭味;自歐化東來予一新穎而劇烈之刺激,近數十年乃一面為硬殼之破裂崩壞,一面為腐臭之宣播揚達;茍非殘生將次斷命,便是脫胎換骨之候。
「茍非殘生斷命,即是脫胎換骨」,梁漱溟深切體悟值處在危機四伏、亦是關鍵轉圜的時代,因此他選擇透過假孔的揚棄、真孔的表彰,並在已然質變的歷代學術中披沙揀金,欲圖煉鐵成鋼,作為抗衡西學的支拄。
對各代學術多發出訾議。唯一例外、尚能勉為合格者,即為宋明學術,梁曰:「宋明學家算是能把孔子的人生重新提出來的,大體上沒有十分的不對」、「宋人對於孔家的人生確是想法去尋的,所尋得者且不論他是與不是,即此想法去尋,也已經是千年未有的創舉了」、「從漢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過是經學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會孔門之學」、「漢學家所為經籍訓詁之學、古文物制度考據之學大都為學術所不可少的輔助工作。卻與孔子所說的仁,曾未及體認之,豈不明白?宋明儒者於此,自是勝於漢唐解經之儒,以其志於孔子所志之學,切己反求,力行不怠,便在自家生命上有所體認而不虛也。」凡此均可看出宋明儒學所致力耕耘的心性內涵尚能引發其共鳴,而宋明儒學亦最能志承孔子、延續聖脈。雖然如此,在其眼中的宋明學術仍不免有其缺陷疏失,是以梁漱溟仍對其發出若干批判:「他們把一個道理認成天經地義,像孔子那無可無不可的話不敢出口」、「孔家不走單的路,而走雙的路,……宋明大儒似均不分清此雙條的路,而尤忽於照看外邊,於是種種流弊毛病,遂由此生」、「其失似在忽於照看外邊而專從事於內裡生活」,前條批評宋明儒缺乏孔子不認定、不表示,唯變所適的調和精神與人生態度,因此易走入極端;後兩條承前說明孔學所重在由乎內而兼顧外,一任直覺而兼用理智,而宋明儒家深入心性之學的結果,則造成偏內而遺外之失。雖然疏失難免,然而梁漱溟仍明確自表:「要了解孔家的真意義,不能不講宋明人的東西。」而宋明學術亦由是成為其釋孔詮孔、彰顯孔學的入路。
第一章 梁漱溟對宋明儒學的關照面向與現代發皇
民初西學東漸日盛,面對西方文化凌厲的衝激與撞擊,使繫於葦苕之勢的中國文化更趨雪上加霜,如何取捨因應,成為考驗當代知識份子的首要課題。其時有主張棄守舊有、全盤更新,以《新青年》為主要發聲利器,陣營龐大、迴響熱烈的激進派,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等屬之;有守護固有、捍衛傳統,以《東方雜誌》為主要表意媒介的保守派,如杜亞泉、辜鴻銘、林琴南、劉師培、黃侃等屬之,東西文化論戰於焉開打,唇槍舌戰沸騰一時。面對此等歷史背景與文...
作者序
導言
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打,連帶震出東與西、舊與新、傳統與現代、保守與激進、釋孔與批孔的另一場激戰,一方是迅雷般猛地竄起的反儒批孔勢力:太平天國的鞭撻孔學,革命民主思潮的排孔無聖,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儒學革命、排孔浪潮等接踵而興;一方則力圖透過儒學的護衛與改造,重新穩立儒學價值體系:維新變法下的孔子改鑄、守舊復辟下的尊孔與讀經、國故派、學衡派、東方文化派、乃至現代新儒家的返本開新等,相繼蠭起。在劇烈震盪、此消彼長的競逐中,開展出另一個思想史上的春秋戰國。而梁、熊、馬三者,作為民初學術界重振儒學的三名大將:梁漱溟執持「新孔學」的旗幟,以「行動的儒者」封號,發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提出「文化三路向」之說,為當代新儒學的發展首闢徯徑。而熊十力則以《新唯識論》一鳴驚人,右手護衛孔子,左手批判歷代小儒,而獨樹一幟的体用理論與心學立場,成為當代新儒學的陣前先鋒。至於深具隱士性格的馬一浮,既被譽為「一代儒宗」、「傳統文化僅存的碩果」,而其致力發皇六藝內涵、調停各家之說,亦成為現代儒學的先驅。
何謂「當代新儒家」?其定義與特徵向來多端,如李澤厚認為「在辛亥、五四以來的二十世紀的中國現實和學術土壤上,強調繼承、發揚孔孟程朱陸王,以之為中國哲學或中國思想的根本精神,並以它為主體來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和西方哲學以尋求當代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現實出路」者;如方克立:「現代新儒家是產生於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以接續儒家「道統」、復興儒學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學(特別是儒家心性之學)為主要特徵,力圖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為本位,來吸納、融合、會通西學,以尋求中國現代化道路的一個思想流派,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思潮。」二說均強調當代新儒家對先秦與宋明儒學的繼承、服膺與發揚,並傾向內聖為體、外王為用的思想格局,以及對西學的會通。另如顏炳罡則強調當代新儒家其外在價值的兩項創新,一是具備一種自我批判意識,二是明確區分學術的儒學與制度的儒學;以及內在義理的四點創新,一是重新調整儒家文化內聖外王的義理結構,融攝西方的民主與科學,實現道統、政統、學統的三統並建;二是在思維方式上,由原儒家的「圓而神」,融攝西方「方以智」的智慧,重新達到新的「圓而神」;三是強調道德的形上學、道德宗教;四是主張開出「見聞之知」的獨立型態。前二說與後說分別呈現出早期與近期在定義取向上的若干殊別。至於哪些人得躋列當代新儒家之林?如大陸學者方克立臚列梁漱溟、熊十力、張君勱、馮友蘭、賀麟、錢穆、馬一浮、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余英時、杜維明、劉述先、成中英等十五名;至於劉述先則提出「三代四群」的架構:第一代第一群為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張君勱;第一代第二群為馮友蘭、賀麟、錢穆、方東美;第二代第三群為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第三代第四群為余英時、劉述先、成中英、杜維明等;另黃克剛編《當代新儒學八大家集》則選列梁漱溟、熊十力、張君勱、馮友蘭、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及方東美。雖然諸說不一,然梁、熊躋身當代新儒家之列則眾口歸一,至於馬一浮是否堪列其間,則仍有歧見,端依各家對當代新儒家的定義與衡定標準的寬泛與狹隘而定,因此如方克立、劉述先、樓達人、唐亦男等即將之擇納其間,而黃克剛、顏炳罡、劉樂恆等即將之排除在外。就本書言,則採行寬泛定義:凡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能上接孔子的生命與智慧,而其本身亦是一真生命真智慧的真儒;並具豐富強烈的文化意識,能在儒學的現代轉進過程中做出個人獨特貢獻者均屬之,是以本書將梁、熊、馬等均納列當代新儒家之林。又誠如方克立所言,當代新儒家的特徵之一,是服膺宋明理學,特別是儒家心性之學為主要特徵,檢視三者學術,宋明儒學正是其學術生命的臍帶,供給其豐沛養分殆無疑議,而三者亦均致力於原始儒家及宋明儒學的心性之學的闡揚,因此牟宗三稱梁漱溟「開啟了宋明儒學復興之門」;賀麟稱熊十力為「陸、王心學之精微化系統化最獨創之集大成者」;戴君仁稱馬一浮為「現代朱子」。而本書下冊亦即聚焦於此,欲求索三聖承繼宋明儒學的模式與內涵,及其如何轉化闢拓出為世所用的獨到學術。
本書上冊以「三聖其人」為焦點,由生命氣象、同聲相應、履道如弦、群英共輔四大面向,觀察三聖個性特質之迥異、論學交誼之軌跡、學術交鋒與問難、教育堅持與扞格,及友朋弟子薈萃交織之景況。下冊以「三聖其學」為主軸,唯三聖之學面向寬廣,因此又縮聚於三聖的宋明儒學,並略及三者對釋道的闡釋。章次有五:第一章索探梁漱溟對宋明理學的關照面向與現代發皇,了解梁漱溟對宋明學術的整體評價、如何汲攝朱王、泰州學派及相關各家,如何發揮其直覺說、理性觀,終與宇宙生命通合為一。第二章論述熊十力對宋明理學的思考向度與現代回應,亦即如何綜評宋明學術、如何疏決朱王、推闡船山、評騭各家,如何發揮心學思想、提出體用哲學。第三章續探馬一浮對宋明學術的圓融思維與續承課題,藉觀馬一浮如何評價宋明學術,如何和會朱王、汲納諸儒、勘破今古對立、漢宋執著、圓融儒釋道三教,並續承宋明課題,提出其本體論、心性論、工夫論等。第四章由三聖續承宋明對儒釋道三教的關注、汲攝及批判出發,以比觀三者持論之異同。第五章則回顧前列各章要義,綜結三聖之學的特色外,並略索三聖的學術迴響。
導言
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打,連帶震出東與西、舊與新、傳統與現代、保守與激進、釋孔與批孔的另一場激戰,一方是迅雷般猛地竄起的反儒批孔勢力:太平天國的鞭撻孔學,革命民主思潮的排孔無聖,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儒學革命、排孔浪潮等接踵而興;一方則力圖透過儒學的護衛與改造,重新穩立儒學價值體系:維新變法下的孔子改鑄、守舊復辟下的尊孔與讀經、國故派、學衡派、東方文化派、乃至現代新儒家的返本開新等,相繼蠭起。在劇烈震盪、此消彼長的競逐中,開展出另一個思想史上的春秋戰國。而梁、熊、馬三者,作為民初學術界重振儒學...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梁漱溟對宋明儒學的關照面向與現代發皇
第一節 宋明儒學的整體評價
第二節 宋明諸儒的思想關照
一、朱王學術的掌握與取捨
二、泰州學派的啟導及涵攝
三、其他各家的關注和挹取
第三節 宋明心性之學的現代闡揚
一、直覺說的多方涵攝
二、理性觀的回轉修正
三、宇宙生命的通合為一
結 語
第二章 熊十力對宋明儒學的思考向度與現代回應
第一節 宋明儒學的綜合評價
一、宋明學風論評
二、宋明儒學分期
第二節 宋明諸儒的思想評議暨融攝
一、朱王學術的汲攝與會通
二、船山思想的契應與問疑
三、其他各家的品評與賅納
第三節 宋明心性之學的現代闢拓
一、明心
二、見體
結 語
第三章 馬一浮對宋明儒學的圓融思維與續承課題
第一節 宋明儒學的學術定位
一、聖賢血脈的通渠
二、迴向六藝的要津
三、因應時勢的劑帖
第二節 宋明儒學的圓融視角
一、兼攝宋明諸子
二、勘破古今及漢宋執著
第三節 宋明儒學的課題續承
一、本體論
二、心性論
三、工夫論
結 語
第四章 現代儒家三聖的佛道關注
第一節 儒佛思想的衡度與會通
一、儒佛同構 內佛外儒的梁漱溟
二、由佛轉儒 出入空有的熊十力
三、儒佛互攝 生活入禪的馬一浮
第二節 道家思想的判別與抉擇
一、梁漱溟對道家思想的認知及掌握
二、熊十力對道家哲學的冥會與轉化
三、馬一浮對道家思想的詮釋與發揮
結 語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本書的回顧與綜結
一、學行互動:篤交誼 互有激盪
二、學術養分:抉朱王 融採諸家
三、學術闢拓:重心性 取向有別
四、學術立場:振儒學 兼攝釋老
五、學術定位:勤耕耨 各有建樹
第二節 三聖學術的迴響與反思
一、學術迴響:才人出 後先崛起
二、學術反思:植根柢 微疵難免
第三節 三聖研究的後續開展
導言
第一章 梁漱溟對宋明儒學的關照面向與現代發皇
第一節 宋明儒學的整體評價
第二節 宋明諸儒的思想關照
一、朱王學術的掌握與取捨
二、泰州學派的啟導及涵攝
三、其他各家的關注和挹取
第三節 宋明心性之學的現代闡揚
一、直覺說的多方涵攝
二、理性觀的回轉修正
三、宇宙生命的通合為一
結 語
第二章 熊十力對宋明儒學的思考向度與現代回應
第一節 宋明儒學的綜合評價
一、宋明學風論評
二、宋明儒學分期
第二節 宋明諸儒的思想評議暨融攝
一、朱王學術的汲攝與會通
二、船山思想的契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