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頭到尾都是以你(社會工作實習學生)的經驗為核心來討論。但要完成一個成功的實習經驗不是學生單獨的責任,還包括在實習中與實習督導及其他同儕共享實習裡的每個活動、構想與建議,並讓他們成為你進步的推力。這本書對實習督導也是個有用的資源,書中許多討論與活動可作為實習督導時的參考,或者成為引導學習活動與進入實務的準備之一部分。 本書特色:實習是社會工作學生與社會工作實務第一次面對面的接觸,實習經驗對於成為一個社工的過程有關鍵且不可取代的意義,不僅讓修習社會工作的學生驗證社會工作的廬山真面目,也影響未來在社會工作領域的職涯選擇。
本書用貼近學生的角度,提供社會工作學生在實習中全面的引導,除了細緻的分享為實習的學習需預做的準備之外,還討論了實習對於學生日常生活、家庭、未來課業等方面的影響,宛如社會工作學生作為社工領域新鮮人的新生入學手冊,陪伴社工學生面對忐忑又期待的實習。
作者簡介:
Robert Lomax(羅馬克斯) 空中大學(Open University)健康與社會照顧學系實務教師,具有15年的社區心理衛生服務經驗,並持續從事社會工作實務。
Karen Jones(瓊斯) 布里斯托的西英格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 of England, Bristol)的首席講師,既是社會工作者,也是實務教育與研究者,並出版過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書籍。是《社會工作的最佳實務:批判的觀點(2008)》(Best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critical perspectives)的編者之一。
Sarah Leigh(蕾伊) 西英格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 of England)的資深講師,目前在地方政府兒童與青少年部門服務,並進行有關此領域的研究與著作。她的教學專長是兒童保護,並且也是各級學位課程的實習指導。
Chris Gay(給倚) 她一直擔任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與管理者,並且是學生們的實務教師與良伴。最近擔任南格洛斯特郡(South Gloucestershire Council)的「實務學習與後合格社工資格取得」的協調者。
※譯者簡介
沈詩涵
現職: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科員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
章節試閱
第二章 學習實務
本章主旨
思考你的學習優勢與需求
積極地訂定你的「學習協議(learning agreement)」
掌握你的學習狀況
從不同的學習理論中定位你的學習模式
審慎反思
辨識有助益的學習工具
「在你被丟到一個新的地方一陣子之後,你將發現你所知的知識是多麼的神奇。在我將過去在大學課程裡所讀與所學連結到實務以後,我才體會箇中滋味。」—裘迪(Jodie)大二學生
「我總認為我一無所知—我無法理解我在學校裡所學的在真正的實務領域裡能發揮什麼作用,這完全超乎我現有的想像。」—雅思敏(Yasmin)大一學生
社會工作實習是一個將你在學校裡的學習實踐在實務場域的好機會。成為專業社工的過程包含具備一套技巧與知識,並且能夠自信地在實務情境中運用。當然,雅思敏所提到的超乎想像範圍,或是感到你過去所學的在實務場域中一無是處是常見的;事實上,就像裘迪所說的,其實你已經學到了超乎你所想像的知識。在實習的過程中,也將會有一些人參與其中,幫助你將理論落實在實務裡,進一步讓你成為一位技巧純熟、且有能力的社工。本章將幫你藉由定位你的優勢,以及在實習中需要的進一步支持與教導(包含實習督導、學校督導與其他人),增加你的自信心,其中包含許多有用的提醒,協助你充分利用實習中的學習機會。
一、 讚揚你的優勢並且承認有學習的需求
實習中有許多等待你學習的事物可能令你感到排山倒海,然而,察覺自己擁有的天分、條件,與你帶到實習中的經驗,也同等重要。換言之,你帶著哪些資本進入實習中,跟你將從實習中學到什麼,同樣重要。對於你在實習中具備的優勢與將學習到的事物,抱持開放的態度(以及對你的實習督導),將幫你從實習提供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最大的助益。插圖P16
(一) 優勢與需求分析
優勢與需求分析(strengths and needs analysis)幫你找出自己已經擁有哪些知識、需要從實習中學習什麼的一種好方法(練習2.1)。這對你和你的實習督導都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幫你認定哪些實習中的活動對提升、滿足你的學習需求上有助益。
你的「優勢」清單可以包含:
過去實習中學到的技巧。
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直覺感到自己可以勝任的事。
你的「學習需求」清單可包含:
在過去經驗中甚少接觸的領域或活動。
令你感到畏懼或壓迫的活動。
你幾乎一無所知的領域。
清單A提供給你一個參考範例,但每一個人的優勢與學習需求都不一樣,你的清單勢必依著你獨特的個人經驗、興趣與技巧而定。
(二) 善用你的學習行動計畫
【切記!你是一個學習中的實習生,沒有人會期待你立刻熟知每一件事。】
這聽起來顯而易懂,一旦你完成你的自我分析與學習計畫後,更重要的是要妥善地運用它來幫助實習中的學習,而不是將它束之高閣,拋諸腦後。
你可以透過下列方式運用它:
將它作為和實習督導討論學習協議的依據。
將它用在任何學校的督導或課程,以及實習相關的活動中。
在你的反思日誌中討論這個計畫(詳見本章稍後)。
在實習過程裡定期地重新檢視並修正這個計畫。
若你的「優勢」清單在實習中增加了,要為自己喝采!
二、 你的學習協議(Learning agreement)
在英國,大部分的實習都必須先訂定一個學習協議。你可以在這個協議裡闡明你的優勢,並提出你學習上的需求,同時訂出如何滿足這些需求的途徑;這份協議也必須澄清你在實習中將透過何種方式達成關於職業水準與特定條件的要求。學習協議的形式與內容經常隨著實習單位或學校而異,但以下提醒你一些實習協議應包含主題的基本概念,並提供一些小提示教你如何從這份協議中獲得最大的助益。
1. 什麼是學習協議?
學習協議 (learning agreement)或學習契約(learning contract),讓你與該實習相關的人對於你的實習期待有協商的空間,並將這些共識記錄下來。
2. 學習協議應包含些什麼?
學習協議包含所有實習中的實際狀況,例如工作時間、允許的讀書時間,及督導方式。這有助於確保這些事情在實習一開始就已經過溝通澄清,俾利減少往後的誤會。有些學習協議裡也會提到你將接受的工作性質和工作量,這份協議也與和這個實習單位相關的職業水準、學校的評量,以及你對自己界定的學習需求息息相關。
3. 誰將參與其中?
學習協議的訂定必定是一個協商、協力的過程。訂定的方式隨著你的實習課程而異,有些大學實習督導可能邀請督導與有資格評量你的實習成績的相關人士共同簽署,這牽涉到你的實習單位的安排,可能包含2到3個人。重要的是,在訂定這份協議的過程中,清楚地建立一個所有參與者都有共識的實習架構。
4. 學習協議將於何時、如何訂定?
這將視學校裡的課程如何安排實習而定,有時學習協議在實習開始前就已簽訂;有時則在實習開始的前幾週才簽訂。建議最好不要拖延太久,否則你將發現你必須在沒有明確的規範下開始實習。將協議最後定稿版打字完稿的可能是你自己,但也有可能由其他人代勞。無論如何,這份協議都需要經過所有參與者簽署。
5. 學習協議為何如此重要?
學習協議有助於你對實習單位有合理的期待,並對他人期待於你的有較清楚與自信。訂定協議的協商過程提供你和你的實習教師一個絕佳的機會,確保實習單位釋出的實習機會能確切吻合你的學習需求。
三、 掌握你的學習狀況
「我的實習教師與大學督導都讓我受益良多,他們給我許多有關進一步閱讀與相關研究資訊的想法。在實習的最後,我才發現「提問」也一樣重要,我應該主動詢問,並發覺我所不瞭解的議題的進階讀物。」— 納思(Nas)大三學生
如同納思(Nas)所提的,如果你對自己的學習多一點掌握,你將能從中獲得更多。你的實習教師與其他在實習過程中協助你的人—如果你積極參與其中—他們將能提供你更多的協助。
在實習裡你將用許多不同的方式體驗各式各樣的社工實務,其中有些是綜融性的知識。舉例來說,你可能對於組織與團隊有更深入的瞭解,或是在其它技巧上有所增進,像是做紀錄、寫報告等等;另外尚有一些學習是與你實習的實務領域相關,這些學習可能依據理論與研究證據,或是你自己的親身體驗。在第三章〈在實務中運用理論與知識〉,你可以讀到更多有關實務的各種知識。本章的最後也將敎你一些技巧與技術,讓你得以把握實習場域裡提供的豐富資訊與潛在學習機會。
下面的建議與小提示都是由實習過的學生所提供,你可以將這些納入參考:
(一)觀察週遭發生的事物
無論你是在一個辦公室、住宿機構或社區裡實習,觀察大家如何工作,並盡可能讓自己融入其中。
1. 別擔心自己看起來沒事做,觀察也是學習中一件重要的活動。
2. 用批判(critical)的觀點思考發生的事,除了知道團隊的工作內容(what), 想想這個團隊為什麼(why)與如何(how)工作,並針對你看到的事提出疑問。
3. 記下讓你印象深刻的工作方法與途徑之外,將所有令你感到困惑或困難的事一併記下來。
4. 利用你的筆記在督導時提出討論議題,並幫助你寫反思日誌(reflective diary) (詳見第五章〈善用督導〉)。
(二)提出問題並與身邊的人討論插圖P21
提問是另一個你可以積極主動參與實習的方式。當然,在提問之前你必須敏感到其他人的工作負荷、是否有更優先的事要做。但大多數的社工與專業人員都樂於分享他們的實務經驗。
1. 確認對方有時間與你長談?更好的方式是預約一個方便的空檔。
2. 如果你覺得你可以發問的機會遠不足應付你想問的問題,將問題寫下來,在督導時提出。
3. 試著跟不同的專業人員交談,多專業(multi-professional)與跨學科(multi-disciplinary)是當代社會工作實務的關鍵要素。來自其他專業的人也可能高度參與你的實習學習與評量過程,這些專業的人在實務領域中與社工扮演不一樣的角色,可能和社工抱持同樣或分歧的觀點,跟他們談談他們如何與社工合作共事,幫助你瞭解各個專業如何在服務使用者的利益考量下共同工作。
4. 跟服務對象聊聊。試著瞭解他們為何使用某項服務,和對服務的觀感。讓你對實習工作發展出更完整的批判性觀點。
(三) 盡你所能廣泛地閱讀
儘管你可以藉著聆聽與觀察從實習中學到許多,但這些尚不足以保證你能成為一個知識、技巧與能力兼備的獨立執行業務的實務工作者。你的實務操作最好能夠立基於該領域相關知識的最新實證研究或出版品,而你可以透過以下這些方式蒐集相關讀物。插圖P22
1. 從辦公室裡開始尋找相關讀物。大部分的工作團隊都會有一些藏書、期刊或政策性與實務性的文件。
2. 確認你的單位是否有一個自己的圖書室,或是網路為基礎的資源中心,提供有用的實務資料;此外,單位裡可能還會有一位被指派的同仁,負責所有的實務的證據與知識。
3. 請教同事哪些書籍、章節、文章或網站他們認為很有用。有些單位可能會比其它單位更具「研究心態(research-minded)」,但每個人至少都有一種慣用、偏好的讀物或電子資料庫可提供你參考。
4. 回頭檢視你的課程筆記與課堂讀物。你對於理論、研究與其它的實證資料已具備的知識與技巧,是你自信並有效地操作實務工作的基石;同時,從實務中增長的知識會在你再次閱讀這些資料時幫助你進一步理解其中的含意。第三章〈在實務中運用理論與知識〉將提供給你更多將理論應用於實務中的小提示,也許你也會感到獲益良多。
5. 擅用學校的圖書館。即使你的實習機構離學校有點距離,你仍然可以運用線上資料庫與各個大學提供的知識資源。現今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越來越被期待展現以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的實務操作。對一個初生之犢的實務工作者的你來說尤其重要。就你已知的,針對「最佳社會工作實務」所做的研究與撰寫的文章已非常豐富,你的實習就提供你落實這些知識的絕佳機會。實習教師也許可以帶著你讀這些相關讀物,但是發展出獨立的能力找到適合你的知識素材,是作為一個有能力的專業工作者的工具百寶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6.仔細地閱讀所有在實習中你被期待的提醒與指引。尤其是明文交辦的作業與文件,這可能與以往你熟知並練習過的學術文章迥然不同,如果你不確定學校的要求,與你的實習教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保持聯繫。
(四) 善用你的讀書時間
在實習期間找到時間讀書也許比過去任何時期都還要困難,這意味著你必須將你可讀書的時間做最妥善的安排,其中最關鍵的是「審慎計畫(careful planning)」。下列幾點建議會幫助你將讀書時間做最妥善的運用:
1. 花時間確認你的課堂筆記與練習是依序的、可用的,並將與你實習相關的部分標示出來。
2. 檢視你對電子資料庫與其他資訊資源使用的技能,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協助,為自己定下計劃以達到目標,也許可以向同學、督導或是圖書館員請教,或請他們安排一個相關的工作坊。
3. 想想對你而言最佳的學習時間與地點。有些人在家的工作效率最高,另些人則是在圖書館;有些人在早晨最能集中精神,其他人則是在夜晚。如果你是個「早起的鳥兒(morning person)」,那麼你就應該利用夜間的時間到圖書館去蒐集讀物,然後在晨間做些更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像是閱讀與書寫。
4. 釐清在有限的讀書時間裡,你實際可達到的目標。事先規劃如何在讀書時段裡將時間分配給所有要做的事。
5. 試著避免分心或是一心二用。你也許認為你可以同時做菜、看電視或坐在咖啡廳裡讀書,但如果你期待將讀書時間做最有效的運用,那就必須將讀書視為第一優先,並且別無旁鶩。
6. 實習期間,讀書跟完成作業將影響你的家庭生活與個人時間。然而,確認你擁有一些休息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照顧自己與休息充電才能確保你的實習是一個正向的經驗。
【切記!如果你對自己的學習時間負起越多責任,你將能從實習過程中獲得越多。】
四、 學習模式
許多不同的學習模式(models)都試著說明學習如何發生,或是個人獨特的學習方式。這個段落將介紹一些最普遍的學習模式,並檢視這些對你的實習過程有助益的學習方法。
(一) 杭尼與曼佛德的學習型態(Honey & Mumford’s Learning style)插圖P24,25
目前已有大量關於學習型態(learning styles)的文獻,即便是在網路上迅速的搜尋,也會發現與這個主題有關的一些概念。也許掌握這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而這個模式可能跟你的實習教師或其他實習同儕不相同。
最受歡迎的學習模式之一是由杭尼與曼佛德(Peter Honey&Alan Mumford, 1986)所提出,你可以從隨收隨付(pay-as you-go)的網站上下載即時的問卷版本,快速地閱覽他們所介紹的4種學習模式,也許對於你瞭解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幫助。
1. 反思者(Relfectors):喜歡在後方觀察並蒐集資訊,再做出結論前通常會審慎思考,他們往往偏好先聽取他人的意見,再發表自己的想法,但不樂於被推到最前線。
2. 理論家(Teorists):偏好逐步地分析並思考問題,樂於運用知識與技能因應複雜的情境,但對於涉入情感與情緒的環境卻相對不敏銳。
3. 行動者主義者(Activists):熱衷於新的經驗與學習,他們經常在團體中扮演領導與決策的角色,不喜歡獨自工作或是需要吸收並理解複雜資訊的情境。
4. 實用主義者(Pragmatists):非常務實、偏愛從所學之中發掘其所要的,對於沒有立即效益的理論與背景知識則興趣缺缺。
事實上,大多數的人不喜歡陷於固著的特定學習型態類型,你可能認為你是其中兩種或三、四種類型的混合;或者你認為自己傾向某一類型,但也有點符合另一類型(一個反思者具有理論家特質,或是一個行動主義者具備些許實用主義者的風格)。 瞭解自己的學習型態不代表能夠避免不理想的學習環境。然而,這可以讓你瞭解為何在某些環境下你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進而,你可以從每個學習機會中獲得最大的獲益。
(二) 瑞思的漣漪理論(Race’s ripple)
瑞思(Phil Race,1993, 1995)將學習視為一個池塘裡的漣漪,每一圈都環環相扣(圖2.1)。他的理論因為著重於透過經驗的學習,因此對於實習中的學習格外有用。瑞思主張有效的學習應該包含:求知/想學(wanting/needing)、實作(doing)、理解(making sense)、回饋(feedback)。下列學生的筆記可幫助我們瞭解這些學習面向在實習中扮演的角色:
1. 求知/想學(wanting/needing)
儘管有時沒有意願,我們仍然可以進行學習;但最佳的學習是在於你對新知識具有求知的動機。
「動機(motivation)在實習中是相當重要的,失去它可能會寸步難行,我總是告訴自己一切都是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社工,因此我必須把握任何學習機會。」— 薩美拉(Samera)大二學生
2. 實作(doing)
在實習中,一切的學習都透過「經驗(experience)」。無疑地,你將有機會做許多從未做過的事。重要的是,你必須將這些機會視為寶貴的學習經驗,並且準備好接受新的事物。
「大二實習那一年,我協助一個寄養父母的團體。一開始我實在緊張得很,在這情況下,我在開頭的一兩對表現得不甚理想,但我的協同領導者給我許多支持、但誠實的意見。之後一切就漸入佳境,我從中學到很多。」—艾琳(Ellen)大二學生
3. 理解(making sense)
即使你反覆操作一項技巧,可能還是無法從中學到太多,除非你願意花時間思考並消化、理解這些技巧,進一步想想下一回是否有提升的可能性。
「你必須給自己時間思考—畢竟你在這裡是為了學習。」—雅思敏(Yasmin)大二學生
4. 回饋(feedback)
瑞思提出兩種回饋的型態,其一是內在的(instrinsic),你可以給自己的經驗一些反思;另一則是外來的(extrinsic),你從其他人那裡得到這些回饋。
「尋求他人回饋可能是困難且痛苦,但這是一條絕佳的學習途徑。」—裘迪(Jodie)大二學生
有趣的是,近來瑞思為他的漣漪理論新增了兩圈:教導(teaching)與評估(assessing) (參考www.phil-race.co.uk)。這對實習特別有用,實習教師往往必須在你的學習與實務上扮演教導者與評估者的角色。
(三) 寇伯的學習循環(Kolb’s Learning cycle)
寇伯(David Kolb,1984)主張成人的學習可以用一個四階段的循環比喻(圖2.2)。寇伯的階段論與杭尼與曼佛德的學習模式、瑞思的學習漣漪有諸多雷同之處,但更像一個持續進行的學習循環。根據這個模式,學習者任何具體的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都將跟隨著一連串的理解或稱為「反思觀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進入抽象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sation)的階段。換句話說,你將學習經驗或是結論歸納並應用於往後的類似情境。寇伯將學習成果應用於新情境稱為「主動經驗(active experience)」。新的主動經驗將帶來另一個具體經驗,再次啟動你的學習循環,在寇伯的模式中,學習持續性與連續性的本質格外重要。
第二章 學習實務
本章主旨
思考你的學習優勢與需求
積極地訂定你的「學習協議(learning agreement)」
掌握你的學習狀況
從不同的學習理論中定位你的學習模式
審慎反思
辨識有助益的學習工具
「在你被丟到一個新的地方一陣子之後,你將發現你所知的知識是多麼的神奇。在我將過去在大學課程裡所讀與所學連結到實務以後,我才體會箇中滋味。」—裘迪(Jodie)大二學生
「我總認為我一無所知—我無法理解我在學校裡所學的在真正的實務領域裡能發揮什麼作用,這完全超乎我現有的想像。」—雅思敏(Yasmin)大一學生
社會工作實習...
目錄
序
第一章 準備上路
第二章 學習實務
第三章 在實務中運用理論與知識
第四章 讓服務使用者成為學習與實務的中心
第五章 善用督導
第六章 被評量
第七章 實習中的壓力管理
第八章 排難解惑
第九章 實習後再出發
序
第一章 準備上路
第二章 學習實務
第三章 在實務中運用理論與知識
第四章 讓服務使用者成為學習與實務的中心
第五章 善用督導
第六章 被評量
第七章 實習中的壓力管理
第八章 排難解惑
第九章 實習後再出發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