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者最容易遇到的疑惑,以及最需要有人指點迷津的問題,皆可從此書深刻且獨到的見解中,得到精闢的答案。
本書的特色,乃在於有關「禪修」的開示。
當今學「禪」的風氣頗盛;然很多人,或以為只要能盤腿打坐便是禪,或以為唯有「參話頭」才是禪。其實,禪除關乎方法外,更有它理論的基礎與實際的證量。否則,便難免與「外道禪」混淆不清了。而在禪的理論中,唯有以「緣起空義」為樞紐的一切開示,才能合乎世尊的本懷,而證量中,也唯有與空義相應的「無智無得」,才是究竟了義的。
而在當今所通行的禪法中,除方法的教授外,多參雜「五蘊」的覺受。是以雖名為「禪」,卻不與解脫相應──多是在六根門頭的幻影裡糾纏,或在外道神、我梵我的瓦礫中吹噓。
因此,本書除有關禪方法的開示外,特注重理論的澄清與心態之糾正,是真欲學禪者的護身符。
──果煜法師
作者簡介:
果煜法師
果煜法師自小生長在單純、素樸的農村社會,隨著年歲的增長,一股探究宇宙真相的熱忱,驅使他不斷深入百家爭鳴的領域中,於是從傳統的「老莊哲學」,到時下的「新潮文庫」,都曾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尤其大學時代,更循此加入台大晨曦學社,正式其探討佛法的生命歷程。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由是於民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七十五年告假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由於果煜法師原就對「中觀」有深入的理會,又在禪修中有貼心的體驗,故其開示或為文,皆能百步穿楊、鞭辟入裡,見人所未曾見,言人所不能言,聞者莫不讚歎激賞,對禪修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法師至今已出版的文集有:《一葦過江》、《十住芳草》、《百步穿楊》、《千江水月》、《萬里雲天》、《天心明月》、《六妙門》等。
章節試閱
修學佛法的幾個通則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於晨曦年會演講)
從抉擇到圓滿
很多人一講到佛法,往往率爾便說:「放下就好。」或者說:「一切隨它去。」言下之意,好像一切都不管,就是修行,就可以成佛。而講禪的人,尤其把「安於當下,一切承擔」常掛在嘴裡。似乎一切渾渾噩噩、馬馬虎虎,便是學佛參禪的不二法門。其實真要學佛,不該是這個樣子,即使如平常說的:「看破、放下。」如果不能真正的看破,則勉強放下,也只是壓抑而已!甚至只是造作、強求,如此一來身心如何由此而得到安樂呢?
因此,所謂「從抉擇到圓滿」者,即謂要先了解佛法所說之理,而後順此理去修行,才能漸臻於圓滿。而這理,當然是要經聞思、抉擇的過程,才能明了的。如不經抉擇的過程,以為一切不管、一切包容,便將造成正邪莫辨、群魔亂舞的末世現象。
中國佛教一向自詡為「大乘佛國」,而大乘佛法又一向偏尚「圓融」。但圓融所表現於現實的,卻只非常浮濫而已!這是為什麼呢?「什麼東西都好,什麼事情都對」,這才是大問題也!因此我常看到現代的大乘口號,叫得比什麼都響;但不管修行或辦事效率,卻比什麼都差。大家都說:「你不要計較、不要分別。」於是什麼事情,都變得因循苟且、含糊籠統、將錯就錯、姑息養奸,這哪裡算是修行者當有的態度呢?然在當今的佛教界裡,這卻是司空見慣的事。這都因為我們一向錯用「大乘」、爛冠「圓融」的關係。
「圓融」雖是最後的目標,但還是要經過抉擇的過程。在近代佛教界有兩位大師,一向是我所推崇的:一是太虛大師,一是印順導師。然他們在風格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太虛大師一向偏講圓融,故對八宗都一樣的尊重、提倡。而印順導師卻強調於抉擇,各宗派的理,都要經過「三法印」或「緣起無自性」的檢定、過濾,才能加以消化吸收。兩位大師的風格雖有不同,但我一向認定唯有經過抉擇的過程,才能完成圓滿之目標。
從法空到心空
抉擇要抉擇什麼呢?要抉擇佛法性空之理。修行者常說:「要放下!」然而為什麼又要放下呢?那是因為諸法本就是虛妄不實的。很多人在學佛後,往往會有很大的矛盾:一方面認定這世間還有很多樂趣,有很多值得去追求的;一方面又為了修行,必狠心將之放下。於是便形成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的窘態。這都是未契入佛理的緣故。
故所謂「從法空」者,乃先經聞思,甚至辯證的方法,以確認「諸法本質是空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萬物中具無盡的變化性,無窮的可能性。於是因了悟到萬物本來是空,則我們便將不再執著:它必須是什麼!現象雖有,本質是空,故曰性空。
其次「心空」者,既知諸法本來是空,則我們不將再為之起太深的貪、瞋、癡。人皆因誤以為諸法實有,才為之起分別,而生貪、瞋、慢、疑之心。既然確定諸法是空,就能由此慢慢來調整我們纏綿不斷的妄想執著,使歸於清淨安樂。
所以「法空」是指理上的悟,而「心空」是指行上的證。修行並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困難、或那麼神祕。只要先在理上有確認不移的肯定,自然會希望把這個理,落實在生活當中,表現在言行之中,最後身心能完全地如理相應,這便是修行的過程與結果。
從偏端到中道
一般人看事,往往只看到其中一面。而學佛後,必須能不落兩邊。如只看到一邊,非但在理上是不圓滿的,且必在情感上也將產生偏端;於是彼此各執一端,爭鬧不已!而有智慧者,必須能觀照全體、超越矛盾,才得圓滿。
而如何才能超越矛盾呢?佛法常講「緣起」,一切法本是相關互動的:任何兩物間,不但不存在任何界限,且必在因緣變化中,不斷地互存互動。因此若能從「因緣觀」去觀察萬事萬物,必能從「網狀相連」的關係中,去看到事物之整體。這樣才能於理事上,慢慢趨向於圓滿。故所謂「中道」,即是超越矛盾,而看到事物之整體。
如果我們能在理上不落偏端,才能在情上漸趨於平淡。如在思想上形成偏端,必也在情感上造成失調。譬如只看到它的好處,當然隨而起貪心;只看到它的壞處,不免因而起瞋心。但如能從整體上起觀照,既看到它的好處,也看到它的壞處,則得失之間,便沒有那麼絕然,於是感情上乃能漸趨於平淡。
偏端的理,必激起偏端的情;只有圓滿的理,才能相應於平淡的情。很多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往往避免談及情感的問題;或者一說到情,便認為那是煩惱的根本,是生死的禍源。然情之所以傷己又害人,主要為偏端、狹隘。
故須透過「緣起」廣大圓滿的至理,觀照至一切事物的本未終始,才能擴大我們的心胸,而產生涵容一切的器度。所以「從偏端到中道」,就是要從理上的中道,到情上的中道。
從內攝到外延
從理上的中道,到情上的中道,這是如何完成的呢?這主要是透過「內攝」的過程去完成的。
佛法中常講到大小乘的問題,尤其中國佛教更一向標榜為「大乘佛國」。然我在初學佛時,對於大乘與人天乘的界別,一直分不清楚;因為兩者都一樣向外求大、求好,所謂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等,跟世間的好大喜功、增長貪慢,究竟有何差別?後來直到我在參禪中得些受用,才能清楚的分辨:所謂大乘者,乃必先有小乘的基礎,而小乘的重點在「出離心」。然我今天再講小乘時,不再強調「出離心」,而強調必先經「內攝」的過程。
所謂內攝者,即於修行時,以向內收心,調伏一切妄想執著。佛法常曰是「內學」,即是向內修、向內捨之學。以眾生習尚向外攀緣,故煩惱愈多,業障愈重;而今修行,乃反其道行之。故用內捨妄識的方法,慢慢把一切煩惱、業障,漸次除盡。這我經常用一種譬喻:凡夫之心,恰如芭蕉,不斷地向外求擴張、發展;既求學問愈來愈廣,也求事業愈做愈大。而佛法的修學,則剛好相反,不但不再用心於一切外在的事物,並且也須除盡內在的一切散亂、雜想,譬如芭蕉愈剝愈小,剝至最後一無所有,才能除盡一切業障,而與天地同化。這修學的過程,我稱之為「內攝」法門。
內攝的重點,首先就「法」而言,一般人看到的世間,是存在著林林總總的萬事萬象;但如進一步用佛法的理去觀察,則萬物雖似存在變化,但本質上卻是虛妄不實的。故從現象的有,到本質的空,便是一種內攝的過程。此內攝的重點在理也。
其次,以調心而言,從最初的亂想雜陳,到心慢慢能專注於方法,到除盡一切雜念而入非想非非想中,這當然也是內攝之修為。或者就調脈而言,凡夫眾生,最初心習於向外攀緣,脈都比較浮,氣皆流竄於表皮之間。然經過調心內攝的過程後,氣便能慢慢內攝入肌腱骨髓間,甚至如密宗所說,把氣攝入中脈,這也是內攝的修為也。
若內攝至極點,則如常所謂的「物極必反」,乃成就「外延」也。如諸法以緣起故,自性本空;然也因諸法緣起故,物與物間並無絕對之界限。於是既內成就無我,更外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或如密宗所謂的打通中脈,必將氣內攝到極點,才可能打通中脈;然中脈既通已,全身周遍八萬四千大小脈結,隨而漸通。或以禪坐除盡一切妄想入四禪八定後,反能成就天眼通、天耳通,心境反而更遼闊也。
很多人不了解此「內攝」與「外延」的關係,於是妄誕地批評佛法為悲觀消極;或批評修行人為自私自利。同樣亦有不少自以為大乘根器的眾生,也未經由內攝的過程,遂盲目奮勉地向外擴張,誤以為那就是所謂的大乘。又我們常談「大悲心」,然一個未能證得無我的人,自顧且不及,云何能有真正的大悲心呢?所以大悲心,乃從內攝的修為,去證得無我後,自然能外延而成就。
佛學與世學一樣,皆力求於圓滿。然世間凡夫皆以向外擴張為唯一的手段,結果愈擴充,反而形成更大的負擔與衝突。而佛法卻是透過內攝的方法,以求得真正的圓滿。這是我在修學佛法上,一個非常深刻的體悟。這也是我對當今某些大德們,所高聲強調的「大乘佛法」頗為反感。不斷地鼓舞眾人發大心、行大願,盲目鑽逐於布施、勸善、求福的行列,正知見一點也無,煩惱抱怨卻是一籮筐,這到底算什麼「乘」嘛!在他們很放肆地批評小乘為自了漢時,他們可曾得知:沒有內攝的辛苦,那來外延的圓滿。
所以前面講的「從法空到心空」、「從偏端到中道」,都是內攝修為中,最重要的綱領。
從有功用心到無功用行
什麼叫「有功用心」,如我們在做一件事時,除當下明白自己在做此事外,又得不斷地用心於思前顧後、規畫校正,以求更大的完美。此等以「作意心」為導而行一切事,稱之為「有功用心」。此從作意而有一切心意識的作用,與一切行為的造作,雖對一般人而言,是必須的程序,但卻非修行最後的目標。修行至最後,應成就於「無功用行」的境界,身雖隨緣行一切事,可是心中完全沒有我正在做什麼事的分別心;更不將因此而起任何貪慢之心。真正的大乘佛法必以完成「無功用行」的境界為目標,否則只是假名大乘而已!
現在很多人所講的大乘,其實只在「有功用心」的階段,所以必然地強調要發大心、行大願,也許這是對初學者不得不如此!然強調過甚,往往又形成誤導,因骨子裡其實是還離不開我執與法執的桎梏。尤其不經內攝的過程,就努力於弘法利生的事業,終難免會變質。這一點,在工商社會一切求快、求發展的共業中,更所難免!於是歪風遍吹,無明透頂,卻皆自謂「無上妙乘」。
故今天佛教表面看起來,似比過去興盛多了,即很多人學佛,更有很多人熱心地在辦活動。但如用稍高一點的標準看,這那像真學佛修行呢?只是沾個佛邊,藉以擴大自己的聲勢而已!所以我今天在此提出這幾個修學的原則,一方面把自己的一點體驗,拿來供養各位;一方面也希望大家借此因緣,將自己修學佛法的方針,作個徹底的反省與澄清。
* * *
禪坐者的心態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七日 於慧光佛學社演講)
矛盾的心結
打坐就是為修定,而定就是要能「安住不動」;這雖是禪坐者最基本的認知,但禪坐者往往另有一種心態,就是希望能有進步:這不管是從數息的第三層次進步到第四層次,或是另求什麼覺受之類,總是希望自己不斷在進步。但如果我們把這兩種心態對照一下,便會發現他們是互相矛盾的。因為「安住不動」本是靜態的,而不斷求「提升進步」卻是動態的。
因此,除非我們在見地上,已化解了這個矛盾,否則一旦我們身心真的已慢慢安定下來了,但在安定中,你或將又覺得沒有變化、沒有進步。於是那策己求進之心,必將此安定境界破壞無遺。
如何化除以上的矛盾呢?首先我們要問:求進步!你希望進步到那裡去?或者欲安定!當定在那一個點上呢?我想有人會很單純的回答:「定嘛!就是定在方法上;以數息而言,就是定在數目上嘛!」這回答雖然不能說錯,但還不究竟。如果我們用禪的思想、禪的智慧來回答的話,就不是這個樣子!
無住生心
定,如照《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則非定在一點上。但如果我們不將心定在一點上,那妄想又將打個不停,該怎麼辦呢?其實「定」雖從「止於一」啟修的;然此「一」,卻不必是唯一的一!因此能將心止於「當下」,則雖止於一,卻非唯一的一;以「當下」就是當前的境界,必隨無常的變化而遷謝不停。
人都因不能安於當下,所以才會思前想後,橫生種種妄想;也才會分別時間的變遷,計較空間的隔閡。如果能念念安於當下,則非但不再有一切妄想,且將超越時空的範疇,而進入一心的狀態中。這即所謂的入定、或入三摩地。
「念念安於當下」,這當下的境界,其實是最現成的,從來不需要我們去辛苦造作。眼前所見、耳邊所聽,一切垂手可得,一切了無餘惑。因此經典上稱之曰「無修無證」。
於是何謂「進步」?以凡夫眾生,從來不能安於當下!因此當我們能用「正知見」,調伏自己生生世世妄想計度的習氣,而使自己漸能安於當下,這才表示我們進步了!所以禪的進步,是既不計較於過去,也不期許於未來,而能愈來愈安於當下,這就是了。
捨近求遠
因此很多人雖也具修行的模樣,但因不求把自己安於當下,還極力追求一些超人的覺受、神祕的體驗。誤以為有那些名堂,才代表自己進步了;甚至把一些離奇、詭異的境界,稱之為開悟或證道,其實捨近求遠,只是自誤誤人而已!這也就是說,一般人未能把握住佛法的正知見,必用世俗人有所求、有所得的心態來修行,結果不是退轉,便是著魔。
或問:「那為什麼又要數息?又要念佛呢?」因為眾生從來不曾安於當下,所以即使已從正知見中得知,應時時安於當下,念念安於當下;但為過去習性使然,還是會在妄想中打轉。所以才須刻意用「守一」的方法,使他藉此練習安於當下。故數息者,只為把當下的數字數得清楚而已;念佛者,亦為把當下的佛號念得分明而已!都並非別求什麼覺受或感應之類。
若我們已用修定的方法,把心練好些;然後再把方法挪開,直接去面對境界。若在一切境界中,我們也都能保持「念念安於當下」,那早就沒有煩惱了。
* * *
昏沈與散亂
(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於般若禪坐會開示)
打坐頭腦要清楚,心要專注在方法上,但常發生兩個大問題︱就是昏沈與散亂。昏沈是精神提不起來,散亂是心有太多妄想與雜念。引起昏沈與散亂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心理原因;第二是身體,也可說是氣脈的原因。我們先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再提出對治的方法。
昏沈的心理現象
首先談心理上的原因。以昏沈而言,精神提不起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對打坐沒有很強的意願,如用一般的說法,就是沒有志氣。要有氣,才能提起精神;而氣從那裡來呢?就是從志而有。故當行者打坐意願愈高,志向愈強烈,氣也才愈旺盛。沒有志氣的人當然提不起精神來,尤其在打坐時,又沒有其他事情好忙,心就很容易昏沈下來。
此中昏沈又可分初學者與學得較久的人之不同。初學者可能對打坐的信心不夠,也許聽說打坐不錯,但還沒有體驗到;或者他本身對打坐沒有很大的意願,但他的師長朋友勸他打坐,他只好依樣畫葫蘆的坐一坐。因此打坐的時候,身一靜下來,頭腦便不管用了,於是就開始昏沈。另有一種坐得比較久的人,雖然每天維持定時的打坐,早上坐或晚上坐,已經把打坐當成一種定課。這種人既有修持的意願,甚至本身也曾在打坐中得到受用;但因為他已把打坐當作定課,故變成一種機械式的坐法,時間到了就上座。故從形相來看,他對打坐是有意願的;但對正在坐的當下而言,因為已把打坐當作例行公事處理,所以很不容易於每次上座前,同時再把意願重新提起來。師父於禪七時,總提醒行者,於上座前要頂禮發願,殆為此故。若疏忽了這一點,雖一樣是上座,但效果卻有天淵之別。對於經常打坐而有一點功夫的人,大妄想是不會有,小妄想也不太多,如再加上心中的意願也不強烈,就很容易進入昏沈的狀況了。
對治的光明想
這種因意願不高引起的昏沈現象,要如何克服?首先,經典上說要觀眉心做光明想。首將注意力放在眉心間,以如注意力在上,氣就往上行。但有些時候,不知不覺就昏沈了,很多人根本來不及意識到昏沈,就已在昏沈中了。所以還能提起觀眉心的念頭,這種昏沈還不算嚴重,至少他還警覺到昏沈的存在。至於做光明想,光明想有兩種觀法:第一是形色的光明,照耀在我們的眉心或頭頂上,於此觀想中氣就會往上提,於是昏沈的現象就能為之降伏。其次,更重要的光明想是我們要提起對打坐的信心與意願,也就是要發願。有些人發的願比較小,只希望身體健康或情緒穩定。有的人願比較大,是希望能開悟了生死、成佛甚至度眾生。發願無論是大願或小願,至少在上座時必重新將願提起來,就能使昏沈稍為減少。
以個人的感受而言,如果發的願是要開悟度眾生,對打坐實際用功的幫助比較有限;此因大部分的人,即使發願要開悟,也好像與數息用功沒有關係,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從數息到達開悟。因此,所發的願最好是在打坐之中就能達到的境界,如初級禪訓班中所提到打坐有七個層次,若行者已反省到自己是在第三或第四層次。當我們能夠很清楚的懸記所要達到的層次,我們的意志才能提高,而相對於妄想昏沈的敏感度也才會增加。總之想對治昏沈,就是要有志氣,要在上座前預想所要達到的目標。
散亂的心理因素與對治
以上已說心理昏沈的形因與對治。其次,散亂是雜念很多,根據我的分析,散亂可分為兩種:第一是無記性的,有時在打坐中妄想雜念很多,東一個、西一個,前後彼此沒有關係,這種情況稱為雜念。雜念對打坐而言,雖是一種干擾;但從雜念本身來看,並沒有比較強烈的煩惱性,因為它只是一類散亂,既沒組織、也沒主題的妄想而已。如果能夠將心專注在方法上面,這些雜念就會慢慢消失,而不可把注意力放在討厭雜想上,愈討厭妄念反而愈多。我們且不管它,把它當作業障,仍舊專心的數息,等過一段時間業障消了,這些妄想雜念就會慢慢減少。第二是煩惱性的妄想,這大部分都有主題,打坐時前後的妄想圍繞住一個主題,而這個主題就是我們放不下的執著。譬如在家人或愛情、婚姻上的困擾,白天放不下,工作時放不下,打坐時當然也放不下,所以坐在那裡東想西想,就是想這個問題。有些人遭受委屈,或被上司冤枉,或部屬不聽話。這些妄想都是根據同一個主題在想,想來想去,不出這個範圍,這種妄想有煩惱性,或貪、或瞋、或卑、或慢。
因此,對治的方法有三種:第一是先定下心來不管他,繼續用數息的方法,一直數到心比較能專注的時候,再回頭看這個問題,也許就會覺得其實很簡單。最初心很亂,怎麼想怎麼鑽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專心數一段時間後卻突然知道該怎麼處理了。第二是用思考,我們之所以有問題煩惱,一定是在思想上有一些矛盾,心中有執著。在打坐的時候,先安下心來,不要急著求解決,再慢慢用佛法的思考、佛法的智慧來化解。如果問題能夠化解,妄想就能減少,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就不會起煩惱、打妄想了。如果對佛法的智慧、體驗還不夠深,能力不夠時,不妨去請教一些過來人。他們對這些問題也許有比較直截了當的處理方法,能對我們開示出明白的路來。故寧可把這些問題開誠佈公的請教別人,而不需要折騰時間,心總在散亂之中,無法安止。第三是直觀無常,不論是因貪心、瞋心、慢心所引起的煩惱,若直觀生命無常,隨時都會死亡;而一旦死亡,這些問題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人都死了,股票算什麼?命都保不住了,受到一點小委屈又算什麼?所以當我們對世間的問題不能放下、不知道如何處理,就用無常觀、無我觀,再回頭看那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氣脈不調的昏沈現象
接著談生理的病症,尤其是關於氣脈的問題。有些人之所以昏沈,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生病或工作太累。因為身體需要恢復健康,故身上的氣都集中在有病的部位,於是頭部的氣因較少,故產生昏沈的現象。另一種原因是打坐之過程中會通調氣脈,當氣脈上有某一點阻塞,則身體會自動調節,將大部分的氣集中在這一點,因而使頭部的氣變少,就會昏沈。這種因調適氣脈而產生昏沈的現象,在打坐的過程中非常普遍。因為初學者的氣脈大都還沒有這麼明顯的變化,故反而坐得很有精神。但打坐漸久之後,氣脈的病況慢慢顯現,因此產生昏沈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可說是他的業報現形。這種昏沈狀況如以調心的角度來看,是用不上功夫的。但如果能繼續維持打坐的姿勢,還有助於通調氣脈。
我們打坐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坐了十分鐘或二十分鐘時,精神還不錯,因為剛開始打坐氣還不夠。等到半個鐘頭之後就開始昏沈,這是因為此時的氣已慢慢集中在生病、不通的部位。在昏沈的時候,無法提起精神,腰打不直,頭抬不起。但如果繼續打坐,又坐上半個鐘頭以上,則本來不通的部位慢慢通了,頭腦又開始清楚了。
對治這種昏沈,不要一昏沈就下座睡覺,如只是睡覺,這一點便永遠不通,而這個問題也永遠沒辦法解決。相反地,如確定昏沈是因氣脈不通所引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坐,坐到頭腦清楚,甚至儘可能增加打坐的時間,以求早一點把不通的地方打通。如果我們除了知道這是氣脈不通的現象之外,還能更清楚的知道是那一點不通,一般而言,會有昏沈狀況的脈道是從背部往頭部的氣脈,譬如背部、夾脊、身柱、頸部的大椎,後腦的風池、玉枕、腦戶穴等,當我們慢慢確定那幾個點不通,就可以在上座之前或在昏沈之時,對那幾個阻塞的部位多加按摩,或多做一些有關的瑜伽運動,這樣能使那一穴位的氣脈早日疏暢,對昏沈就會有較好的疏導作用。
氣脈橫行的散亂病態
同樣,氣脈不通也會引起散亂。第一種不通是整個氣流根本不通,就停止下來,因此昏沈;另一種是氣碰到障礙就往旁流溢,有如走在一條路上,前面遇有阻塞,有些人就會繞道而行一樣。然繞道而行可能各有各的繞法,因此穴道不通,氣還可能走,但不歸於正脈。因此心就散亂,雜想很多,無法制止。很多時候散亂與昏沈混雜出現,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在什麼狀況,頭腦雖不太清楚,但亂七八糟的念頭還是輾轉出現。這就是因為穴道阻塞,使氣橫行的現象。對於這種散亂,最好先使氣歸於正脈,故應維持數息的方法。心能專注,氣才不會亂走。總之,在打坐之中,很多昏沈與散亂的原因是與氣不調適有很大的關係。
對治的標與本
最後,我們應謹記,心與氣是互相影響的,昏沈的原因在心理上是意願不夠、沒有志氣,在身體上可能是因病、因累,或因氣脈不通。但如果氣不順,而心力卻很強,意願很高,還是可以把精神提起來,還是可以維持不昏沈。同樣的,我們數息的方法、修定的方法用得好,即使氣脈碰到障礙或將散亂,但心能收攝,還是可以不散亂。因此在打坐的過程中,身體情況與打坐情況未必成正比。屬於身體的原因,也不一定要用身體的方法克服,心力強的話,可以直接用心理的方法來解決。所以禪宗很少提到因氣脈不順而產生昏沈與散亂的現象,而是努力於提高對修行的意願、對打坐的信心,就能克服那些問題。
修學佛法的幾個通則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於晨曦年會演講)
從抉擇到圓滿
很多人一講到佛法,往往率爾便說:「放下就好。」或者說:「一切隨它去。」言下之意,好像一切都不管,就是修行,就可以成佛。而講禪的人,尤其把「安於當下,一切承擔」常掛在嘴裡。似乎一切渾渾噩噩、馬馬虎虎,便是學佛參禪的不二法門。其實真要學佛,不該是這個樣子,即使如平常說的:「看破、放下。」如果不能真正的看破,則勉強放下,也只是壓抑而已!甚至只是造作、強求,如此一來身心如何由此而得到安樂呢?
因此,所謂「從抉擇到圓...
作者序
屈指算來,這已是我所出版的第七本文集了;然而本書的特色,乃在於有關「禪修」的開示。
當今學「禪」的風氣頗盛;然很多人,或以為只要能盤腿打坐便是禪,或以為唯有「參話頭」才是禪。其實,禪除關乎方法外,更有它理論的基礎與實際的證量。否則,便難免與「外道禪」混淆不清了。而在禪的理論中,唯有以「緣起空義」為樞紐的一切開示,才能合乎世尊的本懷,而證量中,也唯有與空義相應的「無智無得」,才是究竟了義的。
而在當今所通行的禪法中,除方法的教授外,多參雜「五蘊」的覺受。是以雖名為「禪」,卻不與解脫相應──多是在六根門頭的幻影裡糾纏,或在外道神、我梵我的瓦礫中吹噓。
因此,本書除有關禪方法的開示外;特注重理論的澄清與心態之糾正,是真欲學禪者的護身符。
至於本書書名,乃取自蘇東坡的詞──〈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雖在禪修的過程中,免不了有種種身心的幻相,起落浮沈。但若能以「平常心」而將一切視為過程,便能在「不急不緩」、「不卑不慢」中,穩定地向前邁進。而待穿過一切「風雨瀟瀟」的帷幕後,必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寂靜境界。
唯願本書的出版,能幫助行者早日穿透「風雨瀟瀟」的帷幕,而安抵「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彼岸。
屈指算來,這已是我所出版的第七本文集了;然而本書的特色,乃在於有關「禪修」的開示。
當今學「禪」的風氣頗盛;然很多人,或以為只要能盤腿打坐便是禪,或以為唯有「參話頭」才是禪。其實,禪除關乎方法外,更有它理論的基礎與實際的證量。否則,便難免與「外道禪」混淆不清了。而在禪的理論中,唯有以「緣起空義」為樞紐的一切開示,才能合乎世尊的本懷,而證量中,也唯有與空義相應的「無智無得」,才是究竟了義的。
而在當今所通行的禪法中,除方法的教授外,多參雜「五蘊」的覺受。是以雖名為「禪」,卻不與解脫相應──多是在六...
目錄
自序
改版序
修學佛法的幾個通則
禪坐者的心態
數息要略
成佛之道──禪定偈頌講記
守一與還虛
昏沈與散亂
修定與發慧
真寶與假寶
住與無住
心力無限
得與失
鬆與緊
出水蓮花
參禪的精神
暖冬的啟示
單調與迷彩
明與無明
大乘與小乘
出世與入世
束縛與解脫
修道與降魔
修行──修不行
附身與著魔
正法、像法與末法
離欲清淨,無心可亂
靈山寺禪三開示
禪修者的心路歷程
立十萬眾弟子,建萬人僧團
自序
改版序
修學佛法的幾個通則
禪坐者的心態
數息要略
成佛之道──禪定偈頌講記
守一與還虛
昏沈與散亂
修定與發慧
真寶與假寶
住與無住
心力無限
得與失
鬆與緊
出水蓮花
參禪的精神
暖冬的啟示
單調與迷彩
明與無明
大乘與小乘
出世與入世
束縛與解脫
修道與降魔
修行──修不行
附身與著魔
正法、像法與末法
離欲清淨,無心可亂
靈山寺禪三開示
禪修者的心路歷程
立十萬眾弟子,建萬人僧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