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專文推薦
魏志濤(長榮大學醫管系教授、新竹馬偕醫院創院院長)專文推薦
◆《人生60才開始的43個方法》是詮釋「活躍老化」的精彩小品。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為核心價值,認為若想使老化成為正面的經驗,必須讓健康、參與和安全達到最適化的狀態,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暮年之時 馨香之氣
魏志濤*
知名的加拿大太陽劇團的《藝界人生》(Saltimbanco)自一九九二年來,帶領觀眾在巴洛克式的綺麗視覺世界中,色彩繽紛地歌頌大都會的多層樣貌,為太陽劇團表演史上最長壽的巡演劇碼。劇中屢屢展現簇新的姿態,不僅啟發世人的夢幻想像,為觀眾播種盎然希望,也與瞬息萬變的世界契合,使劇碼的生命力不斷延續,成為歷久而彌新的絢豔鉅獻。這不禁讓人深思,正如同人的一生,當人生劇碼演到老年的時候,要如何以花白的髮絲,編織成山谷中的百合花,優雅地搖曳、綻放芬芳?醫療機構又要如何協助銀髮長輩發旺如同棕樹,結實累累、遮蔭晚輩?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當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佔一國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七時,就是進入了高齡化社會。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顯示,台灣在一九九三年時,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經突破百分之七,並且預計二○一九年老人口比率將達到百分之十四,正式成為「老人國家」。也因此,「老人醫學」成為當今最新興的醫學議題,衛生署曾於二○○八年公布「二○二○健康國民白皮書」,為高齡化族群提出「積極老化」、「預防失能」的兩大目標,提醒國人不僅在醫療上,需正視銀髮族生理、飲食、營養的需求;隨著身體各項功能逐漸凋零,銀髮族的疾病、失能、門診、住院、居家照護、以及安寧病房……等議題也不容忽視,各醫療層級則應依照銀髮長者的情況,整合家庭、社區和各項社會資源,提供「以老人為中心」的專業評估、健康講座、跨科用藥諮詢……等全面性的臨床服務,為銀髮族建構出廣泛、多元的健康照護體系,使之能獲得生命的延長、身心的照顧、以及更有品質的生活。
除此之外,在心理方面,老年人較易感受到無力、孤單、沒有重心、與社會脫節……等,難道真的像本書作者弘兼憲史著名的漫畫《黃昏流星群》裡所畫的「是否上天賜與老年人最後一點幸福,就是讓老年人患癡呆症?這樣就不再煩惱什麼了?」
本書《人生60才開始的43個方法》作者弘兼憲史,身為日本戰後嬰兒潮的「團塊世代」代言人,開宗明義地提供了答案──「反正都會變老,何不成為一位備受敬愛的老人家?」他表示,閒得發慌、散漫度日,是老年人有氣無力的最大原因,因此,他自己以「自己的人生由自己負責」的正向態度為根基,鼓勵同為耳順之年的朋友們,帶著「不抗拒、笑口常開、不認命」的座右銘,開開心心地面對「全新人生─老年生活」,並且將人生智慧傳承給晚輩,成為「魅力十足的老爺爺/老奶奶」!
聖經箴言說「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聖嚴法師則說:「老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老年是人生的豐收季節。」當我們年歲漸長,不知不覺踏進遲暮之年,個人最首要之事乃是保有健康的身體,以及愉快的心情,退而不休,以把握這段最後的寶貴時間,嘗試著與逐漸衰老的身體熱切對話、和諧共處,一方面尊重死亡的逐步臨到,另一方面則是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真實地活著,以真真正正享受作者所說──最豐盛的「成年人的畢業旅行」。
本書《人生60才開始的43個方法》涵蓋八大章節,範圍廣泛,內容卻又不失深入。書中所描述的銀髮族生活相當客觀細膩,所提供的適應方法也都具體可行,相當難得,幾乎就是現代銀髮學的楷模。照著書上所建議的去做,會愈加發現要當一個快樂的銀髮族是輕鬆地就可以達到。加以譯者游韻馨小姐的譯功一流,不會如一般日文譯本艱澀難懂,這會讓人很喜歡看,本人樂於為序。
*魏志濤:長榮大學醫管系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博士。新竹馬偕醫院創院院長,曾任台東馬偕醫院院長,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
樂齡60、智慧傳承
彭懷真博士(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二○一三年四月十四日
引言:筆耕不停的生命
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日本許多作家都寫了反省的文章。例如編寫「阿信」、「冷暖人間」等大受歡迎電視劇的劇作家橋田壽賀子(Sugako Hashida),她寫《簡樸最好:減法生活術》提醒人們:萬物皆有極限,應改變生活觀念,從重視消費轉向過簡樸的生活。本書作者弘兼憲史(ひろかね けんし,Hirokane Kenshi)也以大地震出發,檢視生命中的諸多軌跡。弘兼憲史生於一九四七年,此時二次大戰已經結束,是戰後嬰兒潮的一員,作者稱此世代為「團塊第二代」。橋田壽賀子就早些,生於一九二五年,青春期階段正值二次大戰之時,吃苦當吃補是必然的,所以寫「阿信」的奮鬥會如此感人。
弘兼憲史成年後正好日本經濟快速起飛,上班族是絕大多數工作者的角色。他三十六歲起以上班族的職場生涯為主題,陸續出版「島耕作」系列漫畫,大受歡迎。隨著他的年紀漸長,島耕作在職場裡的角色跟著改變,如係長(課長以下)、課長、部長、主任、社長、董事等。弘兼能夠如此深刻描繪,因為他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律系,進入松下電器這大企業工作,許多內容都是他親身感受與深入觀察的成果。
進入四十五歲的弘兼憲史開始繪製「政治最前線」,把視野擴大到政治圈。面對半百的人生門檻,他又推出「黃昏流星群」,描寫黃昏之戀。除了漫畫,他與阪田信弘出版了多本「高爾夫球入門書」,推廣適合年長者的運動。還與其他專家合寫香檳、葡萄酒、雞尾酒、乳酪等中年人可能特別有興趣的時尚喜好,在此書中也陸續提及。多產的他不但能畫,也勤寫,有各種著作。許多是配合他的漫畫,如島耕作系列的「上班族成功術」,黃昏流星群系列的「黃昏戀愛術」。
我不會畫漫畫,但勤於筆耕。二十幾歲時,連續編寫了《掌握愛的發展》、《婚姻之前的愛與性》、「選擇你的婚姻方式」、「婚姻的危機與轉機」等書。三十幾歲,繼續寫《十全十美兩性溝通》、《男人、難人》、《女人難為》、《About愛情學問》、《相愛久久》、《用真情救婚姻》、《婚姻會傷人》、《愛情下課了》、《愛情Manager》等書。又撰寫許多職場方面的書,如《上班族EQ與IQ》、《溝通無障礙》、《領導有策略》、《自我能超越》、《時間好經營》、《團隊高績效》、《職涯新抉擇》、《激勵與輔導》、《談自在成功》、《就業不愁,成長有望》等。我也注意青少年議題,寫了《新新人類新話題》、《You Don’t Tiger Me:Y世代性心事》、《如何混青春》等。
四十到五十歲,我一直兼任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的秘書長,又在東海大學兼了七年的主管,注意到比較廣泛的社會議題,陸續出版《拚戰權力職場》《誰轉動生命齒輪》、《最近有點煩:About男人心事》、《教育真心話:學術店小二嗆聲》、《賣力別賣命:忙碌中好好過生活》等。五十歲時,我成為祖父,希望多留些智慧給兒孫,也希望多幫助年輕學子進入知識之門,因此陸續寫作或修訂教科書,包括《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社工管理學》、《工作與組織行為》、《多元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問題》等。
為了寫作,我大量閱讀。對於各種老年議題與著作,充滿興趣。感謝暖暖書屋(紅通通出版社)邀請我為此書寫序,使我得以先睹為快,也累積日本作家對高齡議題的觀點,更為自己的老年生涯有多些心理準備。
《人生60才開始的43個方法》是詮釋「活躍老化」的精彩小品。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二年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為健康核心價值,認為若想使老化成為正面的經驗,必須讓健康、參與和安全達到最適化的狀態,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這也是目前國際組織擬訂老人健康政策的主要參考架構,更是作者進一步說明的要點。二○○二年聯合國召開「老化問題世界大會」,關注如何將老人融入社會各層面、擴展老人角色,以及活力老化等政策議題;世界衛生組織並彙集全球性友善老人城市計畫實驗成果,於二○○七年公布了八大發展指標:住宅、交通、戶外空間與建築規劃、社會參與、溝通與訊息傳播、市民參與及就業、社會尊重、社區支持與醫療服務等,期望排除環境中的障礙,積極增進老人的日常活動功能及社會參與。
這本書強調六十歲是人生重要轉捩點,內容簡要、文字清楚、觀察深刻、建議具體可行。此外,翻譯的功力高,使讀者容易閱讀。全書八章的主題大致是第一章談「老本」、第二章與「老身」有關、第三章從人生旅程的角度談「老伴」,第四章分析快樂生活的關鍵並提醒「老友」的重要,第五章分享「老居」,包括安養機構。第六章主題是「終身學習」,第七章是「面對死亡」的生死觀,第八章是「傳承」。弘兼的專長是漫畫,不習慣長篇大論。我是學者,無法以漫畫的圖像來表達,因此用比較詳細的內容寫這篇序言。我大致依照上述的八個主題,一面介紹弘兼的精彩觀念,一面論述該議題相關的專業知識及研究成果。
二、六十,有錢比較樂
書名從人生六十說起,人生到了六十還很漫長,根據內政部「民國一百年簡易生命表」的資料,在平均餘命方面,七十歲組由九十一年之十四.三六歲增加至一○○年之十五.四五歲,增加一.○九歲;八十歲組由九十一年之八.五八歲增加至一○○年之九.二七歲,增加○.六九歲。六十歲組由九十一年之二一.七二歲增加至一○○年之二三.二一歲,增加一.四九歲。另外從年齡組的死亡率來看,六十歲的男性死亡率不到千分之十,女性更低於千分之四。也就是說,到了花甲的六十歲,絕大多數人還離死亡很遠,平均還有二十幾年的時光需好好經營。
樂齡是對六十歲以上的別稱。此詞語最早源於新加坡等地,產生於一九七○年代末,當時新加坡第一個老人活動中心在惹蘭勿刹茂德路成立,首次採用「樂齡中心」這名稱,為鼓勵老年人快樂學習而忘齡,選擇以「樂齡」作為學習資源中心之標誌。我國教育部推動樂齡學習,在各地設有樂齡學習中心,又規劃了樂齡學習網。
天干地支順次組合為六十個紀序名號,自甲子到癸亥,錯綜參互相配,稱花甲子或花甲。六十歲進入花甲之年出自《唐事紀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在古代,滿六十被尊稱為耆,《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荀子.致士》就提到:「耆艾而信,可以為師。」
弘兼憲史過了六十歲,在這本書中好為人師的他分享了許多精彩又深刻的觀點,有如良師諄諄教導。他核心的觀念是「成為備受敬愛的老人」,首先是「自立與自律──自己的人生由自己負責」。弘兼就是如此經營人生,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持續寫作,從事社會的關懷。在這一段中,他特別強調「自己賺錢自己花」,強調經濟的自主。
老年特別容易貧窮,生命晚期貧窮風險上升的主因是多數老人無人力資本,無法從勞動市場獲得薪資所得,若無家戶內移轉所得,則容易落入貧窮。針對台灣老人做過一項調查,在所有老人單身家戶中,超過六成以上的家戶將本身落入貧窮的原因歸為「年紀太大無法工作」;這些老人多數均是低教育者,年輕時從事需要多體力的勞動,隨著年紀老去因此無力繼續。單身老人家戶中占次多的致貧因素是來自身心障礙、生病或受傷。這類老人屬於嚴重的無經濟自主能力者,如果沒有公部門或私部門的經濟援助,貧窮狀況通常會延續下去。
歷史上無數人期待、渴望的「長壽」,如今愈來愈容易實現。但也產生很多問題。如同大陸一句流行語:「生活就像刷牙,一手拿著洗具(喜劇),一手拿著杯具(悲劇)。」長壽是喜劇,但沒錢用的老年卻是悲劇。因此,所得安全成為人們愈來愈普遍的關切。二○一二年秋天起,台灣社會最常出現的議題就是「退休年金」。聯合報在二○一二年底生活調查中發現:加入勞保的受訪民眾中,五成一非常擔心退休後領不到勞保退休金,二成二還算擔心,合計有七成三對未來能否領到退休金有相當的疑慮。
年金制度未來勢必朝「繳多、領少、晚領」的方向改革。行政院規劃未來公教與勞工請領退休年金的年齡,都將逐步延後到六十五歲才能開始請領,希望透過延長工作年齡,舒緩軍公教與勞工退休基金的財務壓力。對於勞保或軍公教年金改革的可能方向,無論是延後給付年齡或調降給付金額,都不易獲得民眾認同。
世界銀行曾經在二○○五年提出多柱式老人經濟保障模式,分別是:非繳納式的社會救助或社會福利制度,強制性的社會保險制度(例如全民健康保險、老年年金制度),員工退休金制度(例如勞保、農保、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制度),自願性的個人商業保險制度,以及倫理性的家庭供養制度。但是弘兼憲史與橋田壽賀子都強調「求人不求己」,「依賴政府不如依賴自己的智慧」,都主張以積極態度,找尋財源。他們都主張「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弘兼憲史認為家庭不應是重要的供養來源,上一代也無須繼續供養已經成年的子女了。他更說:「即使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我還要繼續享受畫漫畫的樂趣,直到死亡那一刻來臨,我仍要堅守漫畫家的身份。」
三、老身與老伴
弘兼說:「想做的事還有很多,我想在感動中走完人生旅程。」「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我一定是滿腦子想要做這個、做那個,腦筋轉個不停。」年紀漸長,最重要的功課之一是「學習孤獨」。但不僅是獨處,而是透過孤獨持續動腦、腦筋轉個不停。
到晚年依然能畫畫,需頭腦清醒、點子無窮、身體硬朗,有好的身心功能,健康狀況反映個人或群體的生理功能,是追求幸福的基本條件,更是生命品質的關鍵指標。對老年健康狀況測量主要有三種方式:罹病情形、活動功能狀態及個人主觀評價。疾病較為客觀,但不是評估老年健康及生活無礙的唯一標準。老人固然罹患各種疾病的機會增加,但疾病不應該成為老人生活的重心,健康才是。
老身健康有助於維持性生活,弘兼在此書談到「黃昏戀愛」與「性」。弘兼的作品對「性」多所著墨,他的漫畫作品評價曾被批評「漫畫內的性交場面太多」與「蔑視女性」,這是二○○一年日本講談社第二十五屆漫畫獎的評審委員所提出的。弘兼認為「生命即是性,有性才有愛情」。這一點他與也是極為出色漫畫家的妻子柴門文顯然不同,柴門文的體裁中,愛總是最珍貴的祝福。
尊重妻子在結婚多年之後依然重要,弘兼以親身的經驗在此書中提醒:「理解妻子的興趣才是建立圓滿夫妻關係的前提」。
四、老友與義工
弘兼反對老年階段自社會撤退,而主張更多參與。撤退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的大師Cumming與Henry主張,隨著老人健康與體力的衰退,應逐漸減少參與組織化的社會結構,逐漸退出社交生活。以老人來說,由於無法在社會中找到新的機會,在角色、人際關係、價值體系等方面都應該保守,須採取退隱的策略來保護自己,以得到自我的成熟與滿足。從社會功能學派觀點而言,認為老人已無力對社會有積極的貢獻,便須退出社會,安心地接受與扮演「無角色的角色」,讓年輕人取而代之,才能維持社會的新陳代謝與均衡。
但Harvighurst等人提出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認為老人雖然面臨生理、健康狀況的改變,但與中年期一樣,有從事各種活動的心理性和社會性需求,高度的活動可為老人帶來較為滿意的生活。活動和生活滿足感之間存在正相關,成功老化鼓勵老人儘量活得像中年人,社會參與能使人獲得社會地位及社會角色,老人之所以逐漸喪失與社會互動的機會,是社會拋棄了老人,而非老人自願與社會脫離;老人應該努力去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因為老人一旦放棄了他們從前的角色時,會感到失落、被排除、自尊心喪失等。
弘兼認同「活動理論」,在此書提出「支薪義工」的觀念,一方面付出時間與經驗,一方面享受看電影與居家照護等福利回饋。教育部推動的終身學習與服務也有類似的觀念,鼓勵老人擔任良師益友,成為新進者的良師益友,將經驗傳遞。透過世代之間的經驗交流與傳承,促進相互了解。老年各有專長,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如於退休後繼續深入研究本學科和學習本科以外的知識技能,做一個真正的終身學習者,對於學習社會的發展必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投入義工的行列可以為社會善盡個人的力量,發揮光與熱。
五、老居
日本是台灣社會發展的最佳借鏡。依據日本的經驗,高齡化社會的老年人口比率與老人的居住需求有著密切的關係。老年人口比率在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以下時,為了確保照護品質、節省社會成本,常見到將分布在各地需要照顧的老人集中到機構設施裡,由專業人員給予較好的服務。不過,在機構設施裡過的主要是團體的生活,較難確保高齡者的隱私與尊嚴。機構設施的系統封閉,高齡者因而與社會隔離,可能造成機構在社區的孤立。
當老年人口比率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時,為了確保老人居住環境的安全、舒適,晚年的親情,機構設施需求必然擴大,應於社區開發中規劃「老人住宅」。當老年人口比率超過百分之十五時,為了照顧多數老人的身心狀況與居住品質,須進一步實施居家服務、二十四小時外展式照顧等措施,而由社會提供多樣化的支援。
對於「老居」,弘兼有精彩的分析,並且考慮到生活空間中的人際互動。我兩次以東海社工系系主任的身份帶領團隊去日本參訪老人機構,因此對書中所提到的並不陌生。日本的老人都能享受津貼,並未排除富人(所以作者主張寬裕的老人把年金用在旅遊上)。日本多數是依據社區化、去機構化、單元化、個室化的規劃原則,構成老人居住環境的整體空間。以小規模的「群體生活照顧單元」,由六至十五位老人組成一個「生活照顧單元」。除了每位老人有「私密空間」之外,還提供少數人使用的起居、用餐、衛浴之「半私密空間」。集合二至四個生活照顧單元組成一組「生活群」,同時,提供一個復健、大浴室、大餐廳、集會室的「半公共空間」。再由這個準公共空間連接供給部門、管理部門,連接在宅服務、社區交流的「公共空間」,提供老人與社區居民交流的場所。作者不反對各種安養機構的設計,他還提醒:生活在這樣的空間,要融入人群,少提個人壯年的豐功偉業。
六、終身學習
弘兼說:「停止學習的人才可稱之為老人。」我整理許多老人心理學的著作,這些書都主張老人有繼續學習的能力,也會有很好的學習成果。我不是看弘兼的漫畫長大的,但是對金庸的作品有些興趣。金庸著有《飛狐外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雪山飛狐》、《射雕英雄傳》、《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連城訣》、《鹿鼎記》、《神雕俠侶》、《鴛鴦刀》、《白馬嘯西風》、《碧血劍》等長篇小說,以及無數膾炙人口中篇小說,生於一九二四年的他,在二○○七年六月說:「我已經讀完劍橋大學的碩士,還要讀博士。」許多學校都曾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包括劍橋。申請讀劍橋的博士是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審查程式,過許多關。碩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都是唐史的金庸認為:「研究世界學問,一種語言絕對不夠。在國外,博士至少要會兩門語言。我開始時曾想將研究方向定為匈牙利與匈奴的關係,但劍橋的老師用匈牙利語問我,我根本聽不懂,老師就問:『你連匈牙利語都不懂,怎麼研究?』」
金庸的老師、劍橋漢學名譽教授麥大維(David McMullen)表示,金庸的博士論文研究唐代盛世時期東宮太子繼承皇位制度。由開國的唐高祖說到唐玄宗,生動刻劃了古代太子的禮節、職責、繼位儀式及東宮的影響力,更透過整合正史、野史,分析太子繼位牽涉的宮廷政治及權力鬥爭。二○一○年九月,八十六歲的金庸以這篇論文得到博士。
七、傳承
誠如弘兼所提醒的,「失去感動是一大危機」,年紀再大,總是要好奇,總是願意去廣泛接觸,去讓自己透過外在的刺激,有所感動,進而有所行動。梅可望校長七十歲時創立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九十幾歲時還有超過十個頭銜。梅校長著作很多,去年又出版《95歲長壽大師的不老秘訣》。如同年輕的作家,梅校長上電視、去廣播電台接受訪問,四處打書。更特別的,九十歲的梅校長夫人看到校長的書賣得很好,不甘示弱,編寫了《人間好食光》,裡面介紹六十道菜。其中「茶葉蛋」一項,已經讓數以千計的老饕讚不絕口,梅校長與師母還專門印製「梅家茶葉蛋」的盒子與提袋,方便送人。如同弘兼與柴門文,老夫老妻都是作家。
我從梅校長手上接下了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的棒子,持續推動「幸福家庭運動」。另一方面,我從父親那裡接下了知識的棒子。二○一一年四月,送別罹癌七年的父親,我想到要如何傳承家父的智慧呢?父親晚年致力於老人學的研究,在他過世後,我把他的書,重新整理為《老年學概論》、《老人心理學》,由於我是社會學的博士,正在寫《老年社會學》。我實際從事社會福利組織的管理,也在編寫《老人福利機構的經營》。我也帶領好些研究生持續探究老人議題,希望他/她們能接棒,繼續有更多著作、研究與實際的服務。
結語:如同太陽有鬥志
正如本書結論所提到的,老人照護是未來重要的課題,我擔任行政院性平等會、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及移民署等委員,這些委員會都與老人照護有關。我國應該多擷取日本政府的作法,吸收日本的經驗,因為在已開發國家中,日本與我們在文化、地理、價值等最接近。除了硬體的制度與建築之外,更應多聽取使用者的聲音,從長輩與家屬的觀點建構適合的運作模式。
日本是人口趨向老化非常快速的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率激增,其後急遽下降,到二○二五年,日本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三,高居全世界所有國家之冠,超過德國之百分之二十,英、法之百分之十八.六、美國之百分之十五.八,也比台灣高出許多。人生六十,看起來有些灰色,有些陰沈。如同弘兼所引述的話:「雖然抬頭看今天的天空陰沈沈的,但不代表太陽就不存在。」日本在三一一大地震後,有些陰沈沈,但以「太陽」做國旗的日本,仍然將以旺盛的鬥志在世界舞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重要的,日本許多生命經驗豐富的長輩,以各種方式將智慧傳承。閱讀此書,從淺顯文字中可以得到享受六十歲以上生命的種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