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治通鑑》、《宋史》等一手史料為寫作基礎。
史學家湯恩比曾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
史學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科技史專家李約瑟說:「中國科學史或技術史的任何特定問題,宋代是主要關鍵」
但是我們認識的宋朝卻是錢穆眼中「積貧積弱」的朝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百家講壇主講人、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為委屈的宋太祖翻案!
宋太袓趙匡胤並未受到世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他所開創的大宋也一直是被誤解與低估的王朝。事實上職業軍人出身的宋太祖,不僅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中國長達兩個世紀的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重新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而且結束了五代時期的野蠻武人政治,開創了一個理性與文明的繁榮盛世。
其「和平轉移政權」披上黃袍之後他達成了:
(1)結束安史之亂以來長達兩個世紀的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
(2)重新統一華夏主要地區。
(3)結束五代時期的野蠻政治,開創理性與文明的新時代。
本書詳細描寫趙匡胤在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斧聲燭影、金匱之盟、太祖誓碑等宋初歷史事件始末,以及宋太祖趙匡胤、南唐後主李煜、後蜀皇帝孟昶、大小周后、花蕊夫人等著名歷史人物跌宕多姿的人生歷程和精彩故事。對宋太祖一生功過及大宋王朝的歷史地位也做了合乎學理、執論允當的辨析和總結。《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祖(上下)》以王立群在央視《百家講壇》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內容考證史料詳實豐富。
作者簡介:
王立群
王立群,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二○○六年開始在「百家講壇」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學術主講人」。
=延伸閱讀=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下冊套書)
◎女性掌權第一人呂后
相關著作
《女性掌權第一人呂后》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袓(上)》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袓(下)》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部)》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部)》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部)》
章節試閱
陳橋兵變
後周顯德七年(九六○)正月初四,舉國上下還洋溢在新年的喜慶中,時年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才剛半年。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東北四十里的陳橋驛站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隊嘩變。這場兵變,開啟了一個重要的王朝──宋朝,還將一位重要人物推上歷史舞臺。
那麼,這位走向舞臺的歷史要人是誰?這次改變中國歷史大勢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夢醒,黃袍加身
後周顯德七年(九六○)正月初一,京城東京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天,京城東京瀰漫在一片節日的祥和氛圍中,舉國上下都在慶賀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後周的文武大臣一早上朝,向八歲小皇帝柴宗訓跪拜朝賀。沒人想到(當事者除外),這個春節是柴宗訓坐在龍椅上接受朝賀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春節。
朝賀還沒結束,北方邊境鎮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一帶)突然送來軍事急報:契丹舉兵南侵,北漢從土門(今河北石家庄西)引兵東下,兩軍聯合,直奔京都開封殺來。
這個突如其來的緊急軍報讓八歲的小皇帝不知所措,符太后剛滿二十歲,冊封皇后沒幾天就送走了丈夫,涉世未深,毫無政治經驗。半年前周世宗柴榮臨終前受詔主持朝政的是宰相范質、參知樞密院事王溥。兩人匆忙議定,由小皇帝發布命令:令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領宿衛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是什麼官呢?他此時是禁軍殿前司的總指揮。
五代軍隊大體分為中央禁軍與地方節度使牙兵兩類。後周中央政府軍──禁軍,分為殿前司和侍衛司兩部。殿前司都點檢是禁軍殿前司最高統帥,下面還有副都點檢、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四級官員。
趙匡胤領旨後,像歷次出征前一樣,即刻調兵遣將,部署軍馬。
正月初二這天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殿前司副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做為先鋒,率領精銳部隊先行出軍。
第二件事,東京到處流傳一個政治流言:「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點檢」即是是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意思是說,出兵那天,要擁戴趙匡胤登基。
一言流傳,滿城風雨。經歷了政權頻繁更迭的京都百姓沒辦法不相信流言,無法抑制他們內心的恐慌和不安。這個年頭,寧可信其有,豈能信其無?雖然他們並不在乎誰來做天子,但他們害怕伴隨著改朝換代而來的血雨腥風。因為改朝換代受害最深的總是老百姓。十年前,郭威兵變進入東京後,曾經縱兵搶殺擄掠,當年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地相似。一時間,富商大賈、市民百姓,亂作一團,做好了隨時逃離的準備。這股流言來得突然,傳播得也迅速。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流言傳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皇宮大內竟然一無所知。初三這天,趙匡胤率領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由開封愛景門(後周東京外城北面有三門,愛景門在東)出城,百姓們看到的是一支紀律嚴明、井然有序的大軍,沒有出現流言傳播的事情,京都百姓懸著的心稍稍安定下來。
但是,大軍離開開封後,禁軍中有個號稱通曉天文占星的軍校苗訓就指著天上說,他看到天上出現了奇異的天象:兩個太陽,相互掐架。他對趙匡胤的親信楚昭輔說:「這就是天命啊!」苗訓煞有介事的這番話迅速在軍中傳開。
當天,大軍到達開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站駐紮。出征前的傳言、奇異的天象、苗訓的解釋當然是熱門話題。將士聚到一起,議論紛紛,而諸將謀立新君有兩大原因。
一是趙匡胤深得禁軍軍心。
此時的趙匡胤掌管後周禁軍已經六年,有著廣泛良好的群眾基礎,一人提議,眾人紛然響應。
二是將士們思功心切。
有人說,當今皇上年幼,不懂朝政,不能親政,不能親征。我們提著腦袋為國家抵抗外敵,也沒人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為時不晚。
這樣,議立新君的兵變發生了。
思議兵變的將士們將球踢出去了,接球者將怎麼接呢?
一嚇。
都押衙(掌管儀仗侍衛的官職)李處耘立刻把這件事告訴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趙光義當時是任內殿祗侯(管朝儀)、供奉官都知(管扈衛),兩人立即向趙匡胤的祕書歸德節度使掌書記趙普彙報。話未講完,眾將紛紛湧入,眾說紛紜,總之,要先立太尉做天子。
趙普、趙光義極力勸解:「太尉赤忠,必不汝赦。」太尉趙匡胤是忠義之士,絕不會聽任你們兵變,而且也絕不會饒了你們。趙普這番恫嚇還挺有效,諸將相顧,亦有稍稍引去者。
二勸。
一會兒,將領們再次聚集。有人亮兵器,放出狠話:再有人說不同意就滅他的族!我們已經商量定,太尉要是不願意,我們豈能退回去等死?
趙普說,策立天子是天大的事,不精密籌畫,輕舉妄動,能成大事嗎?眾將這才坐了下來。
趙普接著說,現在是外敵壓境,不如先出兵禦敵,打完仗回來再議此事。但是,進帳的將領不答應,他們說,現在是「政出多門」。如果等到打退敵人,會發生什麼事誰都不好講。應當立即回京,「策立太尉」為天子,再出兵「破賊不難」。如果太尉不願受策立,大軍絕對不會再前進了。
三同意。
趙普一看形勢不可逆轉,馬上說,現在的局勢,想必諸位心裡都清楚。外寇壓境,我們的先鋒已經渡過黃河,四周節度使林立。京城一旦動亂,不僅外寇長驅直入,四方恐怕也不會消停,局勢肯定難以控制。策立太尉做天子可以,但是各位必須嚴肅軍紀,禁止部下劫掠,京城人心安定了,四方才不會發生動亂,諸位才能長保富貴。否則,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眾將允諾,分頭行動。
商議既定,趙普等人開始周密安排。
當夜,先派衙隊軍使(侍衛官)郭延贇急速返回開封,將此事告知趙匡胤的親信──殿前都指揮使(殿前禁軍指揮官)石守信、殿前都虞候(殿前總糾察官)王審琦,這兩位可都是趙匡胤的結拜。
當晚的陳橋驛站,環列在趙匡胤大帳周圍的眾將領焦躁不安地等待天亮。
據司馬光《涑水紀聞.卷一》記載,擁立趙匡胤的將士們手拿利刃,大聲喧嘩,闖入陳橋驛。趙匡胤還沒起床,趙光義趕緊入帳報告趙匡胤,「太祖驚起」,走出大帳。嘩變的將領們露出白刃,說,「諸軍無主,願奉太尉為天子。」趙匡胤還沒有來得及回應,有人已經將皇帝的黃袍披在他身上。眾將在大帳外集體下拜,高呼萬歲,「聲聞數里」。趙匡胤堅決拒絕,但是,手下的將領不答應,他們將趙匡胤扶上馬,簇擁著「南行」返回開封。
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和司馬光《涑水紀聞》只有一點不同:入帳向趙匡胤報告的是趙普和趙光義兩人,和《涑水紀聞》相比多了趙普。其他記載,兩書基本相同。
甲辰黎明,四面叫呼而起,聲震原野。普與匡義入白太祖,諸將已擐甲執兵,直扣寢門。曰: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太祖驚起披衣,未及酬應,則相與扶出聽事。或以黃袍加太祖身,且羅拜庭下,稱萬歲。太祖固拒之,眾不可,遂相與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
司馬光(一○一九─一○八六)和李燾(一一一五─一一八四)都是宋代著名的史學家,記載都較可信,若真要比較,司馬光的更可信。而在趙匡胤睡了一覺就成了皇帝這點是有志一同。
趙匡胤似乎很想拒絕這個頭銜,反覆推辭,但是,眾將士逼他回京。
最終,趙匡胤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拉住馬韁,發布命令說:「你們貪圖富貴,強立我為天子,那就必須聽從我的指揮,不然,這個皇帝我是不稀罕的。」眾將士趕緊下馬跪倒:「唯命是聽。」
這就是現存史書中記載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大致過程。我們可以再梳理一下。
正月初一,北方傳來軍事急報,契丹、北漢聯合南侵,宰相范質、參知樞密院事王溥決定讓趙匡胤出征迎敵。
正月初二,慕容延釗率先鋒部隊出發,京城盛傳出征之日將立趙匡胤為天子的流言。
正月初三,趙匡胤率軍出發,傳言沒有兌現。出現異常天象,軍中盛傳趙匡胤做天子的天命說。當晚,在陳橋驛站駐紮。軍隊將領商定立點檢為天子。李處耘向趙光義彙報,趙光義向趙普彙報。趙光義、趙普兩人反對,反對無效。趙普分析局勢,開始分頭行動。派人向京城趙匡胤的好友石守信、王審琦通報。趙匡胤當晚醉酒,眾將士環繞大帥軍帳四周等候天亮。
正月初四黎明,醉意朦朧的趙匡胤被黃袍加身。
這樣,趙匡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黃袍加身「被皇帝」的人。從秦始皇稱皇帝以來,這個位子許多人夢寐以求。趙匡胤創造了一個「奇蹟」,睡夢之中竟然被人立為皇帝,一覺睡醒,就由執掌兵權的大臣成為新王朝的皇帝。
大家相信史書的記載嗎?無論信或是不信,史書是這樣說的。我們將在後面用兩章篇幅專講兵變,此處暫時不表。
趙匡胤這一覺睡成了皇帝,也睡成了後周的叛臣。他明白,光有軍隊的擁戴並不算完勝,那麼,怎樣才能得到朝中大臣的認可呢?怎樣才能名正言順地登基稱帝呢?
陳橋兵變
後周顯德七年(九六○)正月初四,舉國上下還洋溢在新年的喜慶中,時年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才剛半年。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東北四十里的陳橋驛站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隊嘩變。這場兵變,開啟了一個重要的王朝──宋朝,還將一位重要人物推上歷史舞臺。
那麼,這位走向舞臺的歷史要人是誰?這次改變中國歷史大勢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夢醒,黃袍加身
後周顯德七年(九六○)正月初一,京城東京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天,京城東京瀰漫在一片節日的祥和氛圍中,舉國上下都在慶賀中國最重要的傳統...
目錄
【上冊】
陳橋兵變
皇業肇基
關鍵先生
蹊蹺木牌
世宗托孤
疑竇叢生
百煉成真
開國大事
請君入殼
杯酒釋兵權
煞費苦心
集權集權
雪夜定策
一箭雙雕
錦城煙雨
兵發兩川
平定蜀亂
孟昶之死
平蜀總結
【下冊】
百官讀書
可乘之機
揮師河東
巫宦之國
勢如破竹
風花雪月
進退失據
萬事俱備
六路並進
李煜進京
遷都之爭
斧聲燭影
非常事件
匪夷所思
太袓誓約
反貪倡廉
為國守財
雙面皇帝
千里送京娘
任人評說
【上冊】
陳橋兵變
皇業肇基
關鍵先生
蹊蹺木牌
世宗托孤
疑竇叢生
百煉成真
開國大事
請君入殼
杯酒釋兵權
煞費苦心
集權集權
雪夜定策
一箭雙雕
錦城煙雨
兵發兩川
平定蜀亂
孟昶之死
平蜀總結
【下冊】
百官讀書
可乘之機
揮師河東
巫宦之國
勢如破竹
風花雪月
進退失據
萬事俱備
六路並進
李煜進京
遷都之爭
斧聲燭影
非常事件
匪夷所思
太袓誓約
反貪倡廉
為國守財
雙面皇帝
千里送京娘
任人評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