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行醫的東大名譽教授的醫療心得總結
★日本亞馬遜五顆星好評推薦
★《原子小金剛》裡的「御茶水博士」原型
一輩子都在持續鑽研最先進醫療的醫師,最後探究到的真相是什麼?
.明言「病症尚無法判別」的醫師,比開藥的醫師值得信任
.現代醫療只能「醫治疾病」而不是「醫治身體」
.區別「診斷」與「治療」:「診斷」全權交給醫師,「治療」則交給自己
.醫院最不擅長的其實是審視全身
這本書是這輩子只當醫師、一生都與病患為伍的東大名譽教授渥美和彥,
行醫一輩子的心得總結,也是解答許多人對於醫療疑惑的良心書,
更是往後日子想要活得更加健康的53件你必須知道的提醒。
=內容簡介=
「為什麼去了醫院也治不好?」
「為什麼做了那麼多檢查卻連病名都不知道?」
「怎麼做才能自己照顧自己到最後呢?」
這是許多人在面對醫院和醫師時,所抱持的疑問與不安,
就讓身為東大名譽教授的渥美和彥來一一為您解答。
「可以的話,想一輩子都健健康康,不必上醫院。」這是許多人的心聲,不過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病痛,然而在生病的時候,把自己的健康全託付給醫師是正確的決定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相同病症」,因此「萬人皆受用的治療法」並不存在;有可能原本沒生病的人上了醫院,反而身體不舒服;盡可能不要吃藥,只要是藥就有副作用;每個人的身體都不相同,所以不要受到「基準質」擺弄……要先清楚這些醫療的限制與陷阱,才能能夠在往後日子都過得健康。
【東大名譽教授渥美和彥終生的行醫總結心得】
Q:不想往後依賴醫療生活該怎麼做?
□了解「醫院可以做到的」與「醫院不能做到的」
□分辨「可以託付的醫師」與「不能託付的醫師」
□盡其可能地自己照顧自己
Q:什麼才是優良的醫師?
□擁有「直覺」
□喜歡親近人
Q:想要健康活下去的關鍵是什麼?
□「名醫」不如「專屬醫師」
□代代開業的診所最好
□尋求第三意見
作者簡介:
渥美和彥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生於1928年,195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專攻心臟外科。積極從事人工心臟、雷射治療、病歷管理電腦化等最先進醫療之研究。與漫畫家手塚治蟲是中學時代的同學,據說《原子小金剛》的「御茶水博士」就是以其為雛形。曾任東京大學醫學部醫用電子研究設施副教授、教授、設施長,1989年退休。而後又任鈴鹿醫療科學大學校長,2008年設立、兼任一般社團法人 日本統合醫療學會之理事長,目前是該學會之名譽理事長。2012年榮獲瑞寶中綬章。
譯者簡介:
陳柏瑤
日本女子大學畢,曾居日本6年。目前專職翻譯,並從事日文教學工作。譯有《狐狸庵食道樂》、《紅色疑惑》等。
章節試閱
序章 不能關照自己,也無法安詳往生
醫學無法醫治的,
遠比可以醫治的,
多出更多。
仰賴醫院仍無法解決問題的真正理由
「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想死在醫院。」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不用依靠他人直到老去。」
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從各種營養補給品或健康食品、以及近年來各類健康書籍不斷榮登暢銷書之列,也不難看出每個人都希望在不生病的情況下平靜地步向晚年。
長年以來身居醫師、醫學者的我,正因為曾身處醫療與醫學界,比起一般人更是不願在醫院或醫師的看顧下度過晚年。
西元一九五四年我自東京大學醫學部畢業以來,隨即開啟心臟外科醫師的生涯。說來,那已是距今半世紀以前的往事了。西元二○一二年之際,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男性是七十九歲、女性是八十六歲,然而在男女平均壽命僅有六十歲的年代,並無目前醫院常見的超音波診斷設備、內視鏡、CT(電腦斷層攝影)、MRI(核磁共振斷層掃描攝影)之技術。從那個年代來到現在,可見醫療不斷走向最先端,許多當時猶如夢幻的技術如今皆已理所當然的實用化了。
西元一九六○年代我從心臟外科醫師轉往國家的醫療學術部門,為了人工心臟、雷射治療、病歷電腦化等技術的實用化,簡直到達廢寢忘食的地步。
不知是不是研究奏效,眼見不治之症逐漸減少、疾病也愈能早期發現,隨著治療,患者無論是在肉體或精神上也得以朝向減輕負擔的醫療目的。
不過,這樣的結果真的能讓每個人都得到幸福嗎?坦白而言,我並不那麼認為。
其實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的生理不適,一旦年紀增長,糖尿病、高血壓也儼然衍生,嚴重時還有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等的循環器官疾病,或是腎臟病、攝護腺肥大(男性)等的泌尿器官疾病……身體一旦出現種種不適症狀,人們往往就急奔醫院就醫。
我自己在六十歲時也被診斷出糖尿病,七十歲時發現心肌梗塞的徵兆,於是還動了心導管的手術,可說是受盡了醫院或醫師們的照顧。但並不是所有的疾病去到醫院都可以解決,有時去到醫院也可能全然無法改善。
也因為如此,所以許多人對醫院或醫師懷有以下這樣的不滿。
「做了各種檢查,卻還是查不出病名。」
「光是檢查,我就累了。」
「醫師只告訴我:『無法斷言,必須再觀察看看。』」
「我吃了所有的藥,症狀卻還是沒有改善。」
「藥物的副作用,已影響到我的生活。」
「對症療法讓我的疾病始終無法痊癒。」
然而大家有無想過,為何會出現這些不滿的聲音呢?
過度依賴醫師,得以治癒的也變得無法治癒了
問題就出在,原本可以不依賴醫師解決的病痛,患者終究還是依賴醫師的醫治。我也身處過醫療界,非常清楚大家是多麼信賴醫院或醫師。
但是一般說來,醫院所施行的醫療(近代西醫)絕非萬能。既有辦得到的,也有無能為力的;既有擅長的,當然也有其侷限所在。
今年已邁入八十五歲的我、以及現在拿著本書閱讀的各位,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著醫學也難以徹底釐清的複雜與深遠,無論如何探究,必然還是會有無解或無法預測的部分。
科學技術發達,得以化過去的不可能為可能,人們也因而沉溺在自我萬能的優越感中,錯以為任何事都辦得到,不可能存在著不可能。
若置換到醫療體系,則是做個檢查,就立刻判別病名,然後找出具有療效的治療法。並認為只要得到具有豐富醫療知識與經驗的名醫看診,任何病症皆可瞬間好轉。愈是科學進步、醫療發達的社會,抱持此觀念的人們也有愈多的趨勢。實在是不可思議。
不過,上述的想法觀念,坦白說並不正確。
十多歲即立志從醫、並且半個世紀以上都是醫師、醫學學者的我,看著一路走來的醫療發展,的確擁有驚人且美好的一面,既克服了無數過去難以治癒的疾病,在外科的處置上,也遠比過去地球上的其他醫學更為優異。而且更重要的是,醫療的技術仍在進步中。
然而,現今的醫療畢竟還有其侷限,我認為最大侷限有以下兩點:
1 無法細心診視每位病患
2 無法診視身體整體
關於細節留待第一章再詳述。不過前面所舉出的對醫院或醫師之不滿,我認為恐怕是那些「侷限」所造成的。若患者本身不能體認到醫療的侷限,凡事寄託醫院或醫師,又會如何呢?
當然是可以痊癒的也無法痊癒,甚至妨害到既有的健康。再嚴格說來,任由自己的身體交託給醫療的結果,恐怕還會造成生活品質(QOL)的低落。
因此,停止「醫師可以治療所有的病」或「去醫院看病,即能解決問題」等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吧。
那麼,又該如何不依賴醫療呢?
1 了解「醫院可以做到的」與「醫院不能做到的」
2 分辨「可以託付的醫師」與「不能託付的醫師」
3 盡其可能地自己照顧自己
除了謹記此三點,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
身為醫師、醫學學者,我大半的人生都耗費在研究最先端的醫療,沒想到最終的領悟與結論卻是「不依賴醫師的生活」,說來或許諷刺。不過,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那是長期認真面對醫學以來必然衍生而至的結論。
本書的內容是基於我長年反覆不斷的思索,期望能為希望得到真正幸福且健康生活的讀者們,提供並彰顯出一種的生活方式。
◎與其尋找「名醫」,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醫師」
最近的報紙廣告,經常可見雜誌以聳動的「名醫排行榜」或「名醫名單」標題企圖博得讀者的目光,而這類的雜誌也的確賣得極好。不僅患者們喜歡閱讀這樣的報導,事後也影響到讀者決定前往哪家醫院掛哪位醫師的門診。
不過,這類的資訊情報真的具有參考的價值嗎?
以結論說來,如同第一章的「「萬人皆受用的治療法並不存在」,同樣的,「也無萬人皆受用的名醫」。對某些患者是毫無疑問的名醫,對其他患者也許就不是那樣了,反之亦然。畢竟也有人認為比起在大醫院擔任要職的醫師,小診所的市井小醫師更是值得信任的名醫。
論到底,醫師與患者之間也是一種的人際關係,也有屬性上的合適與不合適。就算是經歷或專業知識上再怎麼出類拔萃的醫師,若與之溝通不良、難以適應,患者終究無法在就診過程中獲得滿足,於是隨著看診次數的增加,代溝也愈發深刻,有時甚至會造成患者看診的壓力,病情更加難以恢復。
當然,前提還得考慮到醫師的專業是否正確應對到患者的疾患,不過追根究柢,彼此有無緣分也是很重要的。醫病關係論到緣分,或許有人覺得不妥,但說穿了人與人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啊。
根據最近的某份研究報告顯示,「對某些人來說,比起接受什麼樣的治療,由誰來執行治療更大幅影響治療的過程」。由此也可看出,醫師在醫療中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患者會把某位醫師當做「名醫」或視為值得信賴的對象,常常取決於得以在就診中獲得安心感。也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疾病、也許僅是感冒之類的小毛病,但醫師親切的噓寒問暖或體貼地拍拍背,患者就會覺得身體似乎好了大半。這些微小卻美好的經驗的累積,逐漸演變成對醫師的信賴,而那份信賴感最終卻能治癒了患者。
所以,也許根本沒有所謂的名醫。所謂的「名醫」,其實是患者自己耗費了多年時間所培育出的「信賴的能力」。
◎必須區別「診斷」與「治療」
醫院究竟是提供什麼協助的地方?一旦生病或受傷時,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去到醫院,對某些人來說,醫院更像是避難所。幾乎所有的患者去到醫院,首先便是迫不及待告訴醫師自己的不舒服,然後期望醫師診視患部、診斷出病名,再予以治療。診斷與治療,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體且一樣的。
其實不然,在醫院透過問診或檢查以診察出病狀或病名的「診斷」,與基於診斷提供醫治或緩和症狀的「治療」,應該是區分開來的。除非患者來到醫院時已失去意識,否則一般來說,為獲得優質的醫療、也為與醫療維持正常的關係,「診斷」與「治療」是必須有所區隔。
為什麼呢?因為患者可以自行判斷該把多少的自己交給醫師,而哪些部分又是該由自己負責。若把「診斷」與「治療」混為一談,原本不需要醫師的部分,也會全權交給醫師了。
就如本書一開頭所說的,最佳的生活態度是不要依賴醫師。可以自己做到的部分,就由自己關照自己的健康,盡可能地自己照顧自己。至於該如何做到,本章中會詳細解釋。
首先,基本的「診斷」,當然必須全權交給醫師。關於診斷,仍舊必須仰賴專業醫療人士,況且是攸關生命的事。我也曾聽說,原本在醫院的診斷下應該是「糖尿病」或「癌症」的患者,卻在民間療法延宕治療下,錯失治療的黃金期而致死的案例。
至於「治療」,則不應該全權交給醫院處理。無論醫學如何進步,仍不該是全然由醫療技術醫治人類。得以醫治身體的,僅有每個人天生具備的「自然治癒力」。換言之,治療在於患者自己。
因此,為了提升自然治癒力,應該盡其所能地利用醫院以外的方法,並不一定要仰賴醫師的治療。既可以擅用合乎體質的中藥,針灸治療也對於高齡者的關節疾病或皮膚疾病有緩和的效果。這類的治療可以與醫院的「診斷」同步進行,當然也可以在治療後再回到醫院診斷治療後的效果。
另外,憂鬱症或過敏等較難痊癒的疾病,則可考慮採用順勢療法。所謂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是約兩百年前由德國醫師哈納門(Dr. Samuel Hahnemann )(西元一七五五~一八四三年)予以體系化的醫療,利用採自植物或礦物的藥物。
是WHO(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同的治療法,也廣泛運用在歐洲各地。然而在日本,卻因不具備醫師執照者在錯誤的認知下,還對患者提供治療而釀成大問題。不過近年來,既是醫師也兼具正確順勢療法概念者逐漸增加中。如有需要採行順勢治療時,還是應該去到專門的醫院或診所接受治療。
◎盡可能不要拿藥
若醫師告訴患者:「不吃藥也無妨」,想必患者總覺得看了病怎能不吃藥。也就是說,比起不開藥的醫師,開藥的醫師是令人感覺安心且熱心的醫師。
對患者來說,身體如此不舒服去到醫院,理所應當拿到藥物才是。但是,患者們真的會按時服用完醫院開出的藥物嗎?這則是我身為醫師對患者的疑慮。
醫院處方的藥物(西藥)中,多數屬於暫時抑制症狀的對症治療,無法根本解決疾病,僅只於緩和減輕疼痛、止咳、抑制發炎等症狀。因此,「不舒服,吃藥就會好了」的觀念,其實是相當危險的。
西藥,終究是人工化學物質,一般來說比起天然成分的藥物,作用更強。也因而許多消炎藥或止痛劑等必須與胃藥一併服用,換言之也代表那些藥物會造成胃的負擔。若在身體虛弱的情況下服用過多,的確有可能造成胃炎。
服用西藥的結果往往是服用一種藥物時,為了抑制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而必須再服用另一種藥物,最後導致身體又出現另一種的影響或症狀,如此循環相扣、沒有盡頭。
對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控制病情的藥物當然是不可少。儘管如此,我的基本原則,還是以「不服用藥物為上策」。就我自己的就診經驗,是絕不多拿不必要的藥物,即使醫師給予了額外的藥物,也堅持不用。這個部分,對一般患者來說如何判定必要與不必要,的確有些困難。但大多數人在看病的心態上,其實都抱持著必須服用醫師給的藥物之義務感。
但事實上,就算不便拒絕醫師處方的藥物,仍可與醫師討論改換其他類型的藥物。例如近年來醫院也積極納入中藥藥方,我就盡可能服用中藥。舉例來說,由於我必須服用糖尿病的藥物,為了緩和口渴與腿浮腫的現象,則服「五苓散」;另外妻子胃腸不舒服時,為了促進自律神經的正常運作則服用「補中益氣湯」,或是覺得雙腳冰冷疼痛時則採「牛車腎氣丸」。
除了中藥外,近來也多了萃取自天然成分的藥劑。在此就例舉幾種已證實具有療效的天然藥品,例如針對高血壓疾病的補給酵素輔脢Q10(Coenzyme Q10)、治療失智症的銀杏葉、緩和常發於六十歲以上男性的攝護腺肥大的鋸棕櫚(Serenoa repens)、預防好發於女性的膀胱炎的蔓越莓。
再者,近來我特別關注的是某種菇菌類成分的「槐耳」,在日本是為「健康食品」,然而在中國卻是自古以來的珍貴中藥藥材,早已紀錄在一千五百年前的中國醫書上。每回感冒、備感壓力或身體虛弱時,我就服用槐耳所製成的藥丸。
不過雖說取自天然,仍還是帶有副作用,有些甚至與人工合成藥物同樣具有強烈的藥效,因此,服用前還是要先徵詢專家之意見。
序章 不能關照自己,也無法安詳往生
醫學無法醫治的,遠比可以醫治的,多出更多。
仰賴醫院仍無法解決問題的真正理由
「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想死在醫院。」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不用依靠他人直到老去。」
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從各種營養補給品或健康食品、以及近年來各類健康書籍不斷榮登暢銷書之列,也不難看出每個人都希望在不生病的情況下平靜地步向晚年。
長年以來身居醫師、醫學者的我,正因為曾身處醫療與醫學界,比起一般人更是不願在醫院或醫師的看顧下度過晚年。
西元一九五四年我自東京大學醫學...
目錄
【序章 不能關照自己,也無法安詳往生】
.仰賴醫院仍無法解決問題的真正理由
.過度依賴醫生,得以治癒的也無法治癒了
【第一章 為何就醫也無法痊癒?】
01.就連人體的內臟也具有個性
02.無所謂「相同的病症」
03.「萬人皆受用的治療法」並不存在
04.似是而非的「醫治疾病」與「醫治身體」
05.「治療疾病」優於「治療患者」的醫療體制
06.診視全身的醫生逐漸消失的理由
07.去到醫院反而生病?
【第二章 即使醫生也不易找到「名醫」為自己看診】
08.醫生也有層級之分
09.醫學系學生應培養身體感覺的敏感度,而不是努力填充知識
10.「憑直覺」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11.「喜歡親近人」的醫生其實少之又少
12.與其尋找「名醫」,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
13.什麼都可諮詢的「我的專屬醫生」
14.代代開業的診所醫生是最佳的選擇
15.詳細記錄身體狀況的「健康手冊」
16.醫生的「尚無法判別」,是一種誠實的態度
17.「尋求第三意見」
18.「患者握有選擇權」的醫療陷阱
19.醫療的本質就是在折磨患者
20.記得「醫生也是凡人」
21.何謂「具有人品的醫生」
【第三章 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無名病】
22.必須區別「診斷」與「治療」
23.在醫生勸誘下所進行的不必要檢查
24.不要受基準值所擺佈
25.放任卻痊癒的疾病其實很多
26.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是極尋常的事
27.醫院最不擅長處理的部分
28.與壓力共處
29.盡可能不要拿藥
30.避免服用「不得戒斷的藥物」
31.為減少藥量而該做的事
【第四章 為能自己關照自己所應該做的事】
32.既然犯太歲就去健康檢查吧
33.預先知道自己的「未病」
34.留意「體重」、「頭痛」、「麻痺」
35.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陪伴者」
36.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生病跡象」
37.「最自然不過的事」卻可以預防疾病
38.飲食限制也無法阻擋對「吃」的熱愛
39.選擇可以堅持下去的「節制」
40.擁有可以把酒言歡的朋友
【第五章 理解「疾病不可能治癒」】
41.何謂「治癒疾病」?
42.治癒是因為幸運
43.老化這種「疾病」並無特效藥
44.抗老化醫療無法造就幸福的往生
45.腦是唯一得以保持年輕的器官
46.「頑固」、「不願傾聽」,皆是沒有動腦的證明
47.「癌症」不等於不幸
48.與癌症保持「勢均力敵」
49.即使如此,人終究會死去
50.吃不下的那一天,就是人生的終點
51.領悟「得以活著」,生命即起了奇蹟
52.感恩是最好的妙藥
53.相信「肉眼看不見」的力量
【終章 落伍的日本醫療】
.不依賴醫院的醫療體系,才是最尖端的醫療
.不堪一擊的日本醫療
【序章 不能關照自己,也無法安詳往生】
.仰賴醫院仍無法解決問題的真正理由
.過度依賴醫生,得以治癒的也無法治癒了
【第一章 為何就醫也無法痊癒?】
01.就連人體的內臟也具有個性
02.無所謂「相同的病症」
03.「萬人皆受用的治療法」並不存在
04.似是而非的「醫治疾病」與「醫治身體」
05.「治療疾病」優於「治療患者」的醫療體制
06.診視全身的醫生逐漸消失的理由
07.去到醫院反而生病?
【第二章 即使醫生也不易找到「名醫」為自己看診】
08.醫生也有層級之分
09.醫學系學生應培養身體感覺的敏感度,而不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