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1. 內容勵志:本書中描述的真實故事個個都相當鼓舞人心。不論是學生從各種艱困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或是作者本身堅持理想,為了讓克萊蒙人文課程從無到有,不惜一切辛勞與代價的打拚精神,都告訴讀者:「不管出身、處境如何,只要堅持理想、不斷努力,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理想也能實現。」不管對大學生、社會青年或學校老師來說,《如果你願意,讓我為你上一堂課》都是很好的勵志讀物。
2. 引人反思:本書中充滿對貧窮、人文、言論自由等議題深入的探討與思考。點醒讀者去思考現今社會積非成是、似是而非的各種價值觀,也能提升人民對言論自由的意識,使漠不關心社會議題、姑息社會不公義的人們能夠重新珍視自己發聲的權利,並勇於發聲,積極參與社會與政治的運作。
=內容簡介=
立志對抗貧窮的作家 vs. 重刑女囚犯
一段意想不到的對話
一堂不可思議的課程
就此改變全球上萬名底層弱勢的人生際遇
◎解決弱勢與貧窮問題,答案不在政府或銀行,而在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演講堂。
◎「貧窮與富有並不只是從物質來斷定,人文思想的富足更勝於物質的享受。」——弱勢族群最缺乏的不只是求職與謀生技巧,而是對人生的憧憬與想像;閱讀柏拉圖、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馬奎斯,才是最好的藥方。
◎古典人文教育並非只是象牙塔中的菁英教育。相反的,它屬與每一個對人生還抱有希望、渴望心靈的自由的人。
◎作者蕭里斯創辦全美最成功的免費全民人文課程,幫助無數底層弱勢從單親媽媽、中輟生、更生人、毒癮患者、家暴受害人成為博士、心理諮商師、牙科醫生,並拓展到墨西哥、蘇丹、韓國等更需要幫助的地方。2000年,作者獲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頒發「全美國家人文獎」。
本書作者蕭里斯(Earl Shorris)多年來不斷苦思並研究貧窮與富有的界線。1995年他探訪貝德福監獄,在與重刑犯的對話中得到深刻的啟發:窮人之所以窮,與缺乏人文素養關係甚密。一位女囚犯對他說道:「你一定得從孩子開始教起……帶他們去看戲、博物館、音樂會、演講,這樣他們才能學會生活中的修身之道……他們就不再貧窮……可以選擇過著不是在街頭打混的道德生活。」蕭里斯回家之後隨即把女囚犯的這番話付諸實現──
他在紐約創立了給弱勢族群的克萊蒙人文課程(Clemente Course in the Humanities),找來志同道合的名校教授開設哲學、文學、藝術課:從柏拉圖教到康德、從《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教到《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教學生如何欣賞藝術。課程對象是社會底層的「窮人」,包括輟學生、海外移民、更生人、單親媽媽、少數族群等等。第一屆的畢業生後來都在不同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有兩位成為牙醫、一位成為護士、兩位拿了博士學位、一位服裝設計師、一位藥物諮詢師⋯⋯鼓舞人心的案例不及備載。十七年來,克萊蒙人文課程在美國數個城市與國外推動,蕭里斯也親自到世界上偏遠且資源匱乏的地區籌畫並推動課程,包括美國阿帕拉契山區、阿拉斯加、墨西哥、蘇丹達佛等等。
《如果你願意,讓我為你上一堂課》一書完整記錄從課程創立到現今的心路歷程:參與人文課程的老師與學生的故事,籌辦時惡劣的環境限制、遭遇的困難、學生的掙扎與努力,並附上許多學生的作品與學習紀錄,稱頌學生從貧窮中站起來的力量,並希望其他世界一流大學的老師也能思考其他推廣人文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的思想更富有,而不只是物質上富有而已。
作者簡介:
蕭里斯(Earl Shorris)
美國知名社會評論家,他批判西方文化逐漸向財閥政治與唯物主義靠攏,也曾提出「美國夢之死」的論點(Death of the American Dream)。因成立給弱勢群體的「克萊蒙人文課程」獲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頒發國家人文獎(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著有數本小說與非小說作品,包括《以富濟貧》(Riches for the Poor)、《拉丁美洲人民傳》(Latinos: A Biography of the People)、《大靈之死:美洲印地安人之輓歌》(The Death of the Great Spirit: An Elegy for the American Indian)、《新美國的憂鬱:從貧窮到民主的旅程》(New American Blues: A Journey Through Poverty to Democracy)等。
譯者簡介:
譚天
1948年生,1966年建中畢業進台大政治系,畢業後進聯合報擔任助理編譯,之後在編譯主任任內離開聯合報,出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一年後回聯合報系擔任歐洲日報編輯主任,1996年退休,旅居加拿大迄今。
早期譯作包括為麥田翻譯的《金錢之河》、《寂寞芳心》等偵探系列,以及《身先士卒》、《隆美爾傳》、《飛堡戰紀》等軍事系列。之後替遠流、智庫、天下、大是等譯了約七十本書,範圍廣涉宗教、文化、理財、科技等領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讚譽=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明進/作家、建國中學教師
柯一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孫越/終身義工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勝雄/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
盧蘇偉/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謝志誠/愛的書庫創辦人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克萊蒙人文課程的開放式對談教學能開發學習者思考潛能,加強溝通力和自信心。如果在台灣開課,我想當第一個學生。
——柯一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更生人說,他們像「垃圾回收」、是「朽木不可雕」。本書作者願意對貧窮及社會底層人士付出愛心,就是把「垃圾變黃金」,把「朽木變藝品」。佩服作者能引發學生思考,有思考就有反省,有反省就有改變的契機。所以,一般人也要讀對書、跟對人。過去台灣的教育,死背的多,現在要鼓勵他們「讓我想一想」!「三思而後行」的人,會評估「犯罪的風險」及「投資報酬率」。想清楚後,就不想犯罪了。因此,讀書多的人,少犯罪。聖經是「天下第一大經」,我常用來輔導更生人,這書能改變人的氣質,能幫助人思考、懂得棄惡從善。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在廿一世紀資本主義使人利慾薰心的社會中,還有像蕭里斯這種無私、愛人、愛社會、具博愛情懷的人,令人更尊敬!
——黃勝雄/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
◎村上春樹曾說,因為他愛讀小說、愛好文學,他的人生才能不呆滯枯燥,充滿生氣(摘自《地下鐵事件》)。閱讀文學、學習人文,看似無用卻有大用,如同「有一雙大翅膀的老人」,可以翱翔自由自在(摘自馬奎斯短篇小說集)。這是一本闡釋人文與自由的書,値得推薦。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名人推薦:=各界讚譽=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明進/作家、建國中學教師
柯一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孫越/終身義工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勝雄/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
盧蘇偉/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謝志誠/愛的書庫創辦人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克萊蒙人文課程的開放式對談教學能開發學習者思考潛能,加強溝通力和自信心。如果在台灣開課,我想當第一個學生。
——柯一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章節試閱
〈楔子〉
一九九五年,涉及美國貧窮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令我百思不解,我於是前往紐約市北郊貝德福山監獄,考察家暴防制計畫(Family Violence Program)。我當時在寫一本書,但卡在結尾上,搜盡枯腸也無法下筆。幾年來我走遍各地,訪問了好幾百人,我雖然已經有了一套關於貧窮與貧窮成因的理論,但空有理論卻沒有解決問題之道。我希望能在貝德福山監獄找到解答。研究貧窮問題的人往往發現,僅僅觀察窮人的表面生活,看不出什麼道理,唯有深入之後才會發現,貧窮問題在情感層面與智識層面的深度遠超過你的想像。這次監獄之行也不例外。在貝德福山度過的那個下午,成為我之後十七年人生的主宰。我為了寫作而繼續掙扎,而那天下午的動念彷彿洶湧洪潮,時刻做勢將我吞噬。
貝德福山家暴專案一般稱為「克萊蒙人文講習班」(Clemente Course in the Humanities),也有人稱它是「奧德賽課程」(Odyssey Course)、「冒險」(Venture)、「馬雅精緻文化-唯一的神」(Alta Cultura Maya-Hunab Ku)、「阿拉斯加人文進修課程」(Yaaveskaniryaraq),或有人乾脆稱它是「人文101」(Humanities 101)。我以一些參與這項課程的人為題,寫了幾本書。但直到目前為止,我的目的只在於說明理論,人物舉證不過是為書中穿插說明之便罷了。
這本書探討的是這些參與課程的人,書中談到幾位課程創辦人,談到他們的奮鬥,他們的無私奉獻,以及他們絕頂的智慧。
每一門課的核心,無分語言文化,不論過去現在,都是參與課程的學生。他們在徬徨無助的邊緣英勇奮起,衝破環境枷鎖,終能思路清晰地領略人文省思之美。他們與他們的子女證明,貧窮不是人生一項必要條件。
我們講授的是自由。
〈序曲 一段監獄裡的羅曼史〉
錯了,倒不是全盤皆錯,但確實錯了。而且我花了將近十七年才發現這些錯。
這一切錯誤都由她而起;這一點我毫無疑問。整件事一開始就有她:她,她那些雀斑,還有那一雙令人看不透的眸子。你或許會說她就是事情的開端,這麼說並不離譜,不過事情的發生並不完全像表面那樣。其實這一切是一連串意外帶來的。我造訪貝德福山監獄,為的不是找浪漫,不是找故事情節,也不是為一本小說找一位人物。我以冷眼旁觀的心態,為進行社會學觀察而造訪這座監獄。這些都是實話。保安等級最高的貝德福山監獄是作者之夢,這話也不假,因為寫作的人都是浪漫派,我也不例外。如果事情沒有這麼發展,我不會犯下這些錯,在這世上發表的作品也會完全不一樣。我在很久以前第一次寫這位獄中邂逅的女人、寫她造成的一些事,但當時我其實並不了解她,也不知道她對我、對我的寫作會有什麼影響。
在正常狀況下,從紐約市北行一個半小時車程就能抵達貝德福山監獄。當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它已經有近一百年歷史。那是一個夏天,順著高速公路交流道彎轉而下,穿過一叢叢高細的樹林,駛經一片片蒼翠的田野。行約半哩,你知道自己沒有走錯:一座僵硬死寂的停車場呈現眼前,太陽底下幾排沾滿灰塵的黃色巴士與汽車動也不動、停在那裡,等著。除了守衛換班,或訪客乘著黃色巴士進出,監獄門外沒有一絲動靜。停車場盡頭這座磚造的監獄樓,坐落在幾株枝葉茂盛的老樹中,透著一股人世滄桑、其奈我何的神氣。這是一座保安等級最高的監獄。獄中每一位女受刑人刑期至少六年,要在裡面過一輩子的人也不在少數。
在貝德福山,我發現監獄原來比街頭還更暴力。她會教導我。就像我很快成為她的教授一樣,她也成了我的教授。
在那第一天下午,幾位受刑人、兩位社工與我走進監獄中心區、我不知道究竟是哪裡的一個大房間,在排成一圈的金屬座椅上落坐。社工引領我在一位身材矮小、略胖的少婦身旁坐下。她與我握手,我們兩人用一種正經八百、我認為合適的方式自我介紹了一番。她以一種莫測高深、充滿敵意、監獄裡特有的眼神望著我,嘴角流露出一派不屑。
我們聽取有關凌虐婦女的簡報,聽了她們的故事,見到她們泣訴遭遇。現場還播了一支錄影帶,內容比她們在大房間裡面說的更入骨。看完錄影帶後,一位一頭黃髮、個子很高的婦女,昂步走到圈子中央。她站得筆直,兩手貼在兩側,以一種完全不帶抑揚頓挫的語音說,她與人結夥搶一家便利商店。她負責拿刀架在店員脖子上。她說,她原本無意傷他,但他意圖掙扎脫身,她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她要他不要亂動,但他不聽,她劃開了他的喉嚨。
這高個女人面無表情說完她的故事。在整個過程中,她只做了一個手勢:她舉起右手,橫在自己的頸項上,彷彿它是那位店員的喉嚨一樣。之後,她把右手放回身側,停了一下說,她快要出獄回家了。她沒有再談任何有關這件凶殺案的事,也沒有對回家以後的人生做任何猜測。當她從我身邊走過、回到座椅時,我見到她眼含淚光。
當這位高個子黃髮婦人講她的經歷時,我沒有撇眼偷瞧坐在我身邊的這位少婦。更吸引我的,是那一圈受刑人的反應。面對眼前這位殺人犯,沒有人顫慄,沒有人退縮。或許她們已經聽過這個故事,或許她們已經聽了十遍,或一百遍。監獄裡的生活就是不斷的重複,這是懲罰的一部分。阿根廷大文豪豪爾赫‧路易斯‧波赫士曾說,重複就是死,但我不這麼想。我不知道重複究竟是什麼,但它是一種不同於死的東西;了解監獄生活的人將坐監比為「混時間」,原因就在這裡。
這天下午,我聽了受刑人訴說暴力的故事,看了她們懺悔的錄影。在休息時間,我二次找上坐我身邊的這位少婦。由於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也由於我沒有忘記來這裡的用意,我問道:「妳認為窮人為什麼窮?」
「因為他們沒有下城(指商業鬧區)那種道德生活。」
「妳所謂道德生活指的是什麼?」我猜想她指的一定是宗教。
「你非得從孩子開始不可。」她說得很快;談到街頭生活,她的語音也出現街頭那種饒舌的味道。為增強語氣轉折之效,她頓了一下,隨即又是那種連珠砲似、不帶節奏的一長串。「你一定得把下城那種道德生活教給孩子。而艾爾,想做到這一點,就得帶他們到下城去玩,去參觀博物館,去聽音樂會,聽演講,讓他們學習下城的道德生活。」
「妳指的是人文教育。」
她望著我,彷彿我是這世上最笨的人一樣。「是的,艾爾,是人文教育。」
她用我的名字稱呼我,很讓我吃驚。她的名字很特別;我記不起來了。我對她笑了笑,自以為是在包容她的年幼無知,卻不知道實情正好相反。我說:「那之後,他們就不再貧窮了?」
她仔細咀嚼我這句話,然後語帶輕蔑地答道:「之後他們就不再貧窮了。」
「妳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已經說清楚了──就是一種讓孩子不混街頭的道德生活。」
她不提就業,不提金錢。這一點,與我聽過其他受刑人的說法沒有兩樣。在我參訪過的所有這許多地方,沒有一個人談到就業或金錢。我曾遍訪美國每一角落,見到人們在我所謂「環繞力」(surround of force)中掙扎求存。我所謂「環繞力」包括醜陋、暴力、饑餓、凌虐、劣質的學校、毒品、殘破的房舍、歹徒、擁擠、殘暴的警察,還有最後一項是電視與廣告不斷讓人感受到的那種比別人窮的屈辱。特別是對物質條件比較差的孩子而言,生活在一個廣告、電視成天不斷提醒他們、讓他們別忘了自己是窮孩子的國度,這最後一項環繞力最是可怕,最是令人難以忍受。這類廣告永不間斷,讓人永遠不得片刻稍停,永遠不能靜下來反思,迫使孩子們除了本能、被動的反應以外別無他途。我感謝她說的這些話,感謝她提出的這個解決貧窮問題的見解,但「下城道德生活」怎能讓人掙脫環繞力?博物館既不能讓人穿,又不能讓人吃,怎能趕走貧窮?而且,政治生活呢?依我看,脫貧之道在於政治,不是什麼下城道德生活。但想進入公共領域,想過政治生活,窮人首先必須學會思考。她所謂「下城道德生活」指的是這個嗎?我對她凝視片刻,然後一語不發走開了。我既不信她這一套,當然也無意追根究底。
在從監獄開車返回城裡途中,我想到自己受的教育,想到她說的話。如果有辦法讓窮人過下城的道德生活,或許他們真能走出貧窮也說不定。就算不能掙脫經濟困境,至少能掙脫環繞力,不再只憑被動反應,忙忙碌碌、一事無成地浪擲一生。我撇開疑問,按照她的方式思考,越想越覺得她言之有理,可以為我提供一種思考架構。不過我沒有更進一步深思,因為我當時一心只想完成我的書,而且我覺得已經找到結論了。
妳指的是人文教育。
是的,艾爾,是人文教育。
沒有人真正知道所謂「人文」(humanities)究竟是什麼。牛津英文字典沒有為這個詞提供一段註解。亨利‧華生‧福勒的《現代英語詞典》(Modern English Usage)說,在報紙上見到這個詞的人,可以為它做四種註解,而且每一種都言之有理。重刑犯監獄中一位女受刑人為它下了定義,我接受了她的說法。部分也由於她下的這個定義,我在之後十七年走上一條稍微偏離但差別卻很大的岔路。她沒有提到法蘭西斯科‧佩脫拉克,也沒有提到他為「人文」下的註解。不過我想她說的一定就是這個了,我也接受了她的說法。佩脫拉克在文藝復興期間為「人文」下了定義,而且說得斬釘截鐵:人文由道德哲學、藝術史、歷史、文學與邏輯學的經典作品組成。這就是「人文」,不多也不少。她如果不是這個意思,只能怪她當時沒有對我說清楚。她只做她默認的事,想用爭執、甚至用暗示影響她是辦不到的。她當時已是獄中有分量的受刑人。
我有一張她的照片。貝德福山監獄受刑人送了我一本她們寫的書,書名是《打破沉默之牆:愛滋病與紐約州一所重刑犯監獄中的女犯》(Breaking the Walls of Silence: AIDS and Women in a New York State Maximum Security Prison),書中有一張團體照,她就出現在這張照片裡。上面沒有註明日期;拍攝時間是在我開始在紐約市與監獄裡講授人文學之前或之後,我不得而知。照片中的她只是一張露著童稚笑容的小圓臉,幾乎無法辨認。在照片出現在這本書裡的所有女受刑人中,唯有她有一張天真的臉孔。許多年來,我曾多次對著照片中這張臉仔細端詳,希望找出這天真無辜與重罪惡行之間的矛盾,但一直沒有找到。或許這祕密就在於祕密本身──而這矛盾也布置得天衣無縫,讓我看不出一絲破綻。
我一直沒能完全搞清楚她為什麼會有如此矛盾的自我。苦窯裡有一套不談犯行、不談刑期的不成文規定,她也守著這規矩,絕口不提自己的一切。女監中有所謂「家族」,只有「家族」知道受刑人這些事。我剛到貝德福山參訪時,曾聽到一位黃髮、高個頭婦人的自白;但她是為了早些出獄,而不惜犧牲隱私:她的自白是監獄生活中的特例。面對這張我知道得最多、但同時也幾乎一無所知的圓圓臉,我總想了解隱藏在這深邃眸子、這不屑語氣之後的究竟是什麼,但我的問題總是遭她一口回絕。我對她的一切了解,完全來自其他受刑人與獄中工作人員。就這樣,點點滴滴的恐怖驚悚、斷斷續續的殘張碎片、一篇又一篇殘酷血腥的現實與幻影,緩緩交織成一個故事。
八月底,我在監獄裡一個小會客室中再次見到她。我們面對面坐在硬背椅子上。她穿著暗紅色短褲與一件綠上衣,手裡拿著什麼。夏末逼人的暑氣,讓我們汗流浹背,黏乎乎的很不好受。小會客室的空氣彷彿靜止;窗戶沒開,為阻擋暑熱,窗上遮陽頁片也合上。在陽光映照下,窗影呈現一片土褐色。這次探監的經驗並不愉快。進入監獄以前先得經過搜身,要忍受金屬探測器的折磨,那道將一名或多名訪客鎖入一個小隔間的鋼條滑門,讓我不知所措。一名警衛守在防彈玻璃後,監視小隔間裡面的人。這是一處自由棄守、監獄開始接管的所在。儘管我很清楚自己只會在這裡停留幾小時,但在又一次經過這個小隔間、離開監獄時,那滋味仍然讓我幾乎難以忍受。
我告訴她,我們在城裡以及在獄中的進展,我們召收了教師與學生,還為每一門課訂了課程。她問我準備教些什麼,我把書單唸給她聽。她又用那種拉長了聲調、滿載著不屑的口吻說:「書單裡缺了一些東西。」
「少了什麼?」
「『洞穴之喻』(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她張開手掌,我見到兩顆白色大藥丸。她把藥丸一顆一顆塞進嘴裡吞下。我知道那是什麼,監獄提供的劑量並不足夠。問題在我腦海裡成形:「愛滋病毒?」但她緩慢眨眼的動作已經給了答案。太多的說明是多餘的。面對這死亡的陰影,我順服地答道:「是的。我們會在一開始就先教「洞穴之喻」。」
我們真的這麼做了。
〈希望代之而起〉
(中略)
在國務院以不會說英語為由、拒發伊斯麥簽證之後,我請伊斯麥以英文寫一篇他希望能在芝加哥與紐約大學發表的講詞。我們只對他這篇用電子郵件送來的講詞做了一些長度上的修訂,就將它在兩個大學的集會現場宣讀。請容我厚著臉皮,在下文一字不漏將講詞全文轉載,因為我覺得這麼做最能突顯伊斯麥的人格特性。
各位可敬的女士與先生:
首先我要向各位表示我無限的謝忱與感激,感謝各位對刻正遭遇現代世界最慘絕人寰大劫難的達佛人民,展現的真摯同情,以及繼續不斷的支持。
我同時要向紐約大學克萊蒙人文講習班與芝加哥大學人文知識專案致上謝忱與感激。我要特別向我的老師、也是我老大哥的艾爾‧蕭里斯申致謝忱,感謝他邀我加入達佛克萊蒙人文講習班,要我在班上講授哲學,還讓我有機會替達佛人提供些許援助與支持。在與蕭里斯的幾次討論中,他諄諄善誘,不斷教誨我、開導我,讓我終於能掌握這個構想的層面、特質、方法、課程與目標,讓我充滿希望與信心地投入這個實驗,我也要在此向他致謝。
像美國境內、境外其他克萊蒙課程一樣,達佛克萊蒙人文講習班也以透過人文教育教授、達成社會改革為宗旨。基於這項理念,這個講習班提供的課程包括文學、哲學、史學、藝術史與批判性思考的研究。但與其他講習班不同的是,達佛講習班介紹福爾語與福爾文化。
講習班的哲學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希臘哲學,教材包括柏拉圖的《答辯詞》、《克里特》,還有《理想國》中幾篇討論正義、討論國家性質的文章,以及「洞穴之喻」。
第二部分包括道德與政治哲學領域的若干哲學議題,我們選出湯瑪斯‧霍布斯、約翰‧洛克、大衛‧休謨、伊曼紐‧康德與約翰‧彌爾等人幾篇不同角度的作品,進行研究。
在第三部分,我們介紹奧金迪、亞威羅伊等幾位伊斯蘭哲學大師的著作。所有這些作品都強調哲學思考的重要,都駁斥宗教與哲學之間的矛盾。這些著作儘管非常重要,在我們的國家,知道它們的人卻不多。它們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確立並呼籲對話、對他人的容忍,是因為它們主張人文理論作品的開放,是因為它們海納百川,接受一切言之成理的思想。
達佛講習班在一開始有三十一位學生,其中包括九位女性,年齡層也各不相同,從五十幾歲到二十幾歲都有。所有這些學生都受過中學程度以下的正規教育,其中少數人還上過卡爾瓦(Khalwa,一種傳統學堂,課程以背誦可蘭經為主)。這些學生都是達佛戰亂的受害人,其中四人在他們的部落區是傳統領導人。
這個班完全以蘇格拉底式教學法教授哲學。在一開始,這種作法很讓我提心吊膽。我還記得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曾說,我的角色就像交通指揮的角色一樣,任務只是整理交通秩序,而不是開車。學生自己必須開車,必須透過講習班上有意義的對話取得知識,並決定這些知識的方向。我的功能以組織這些對話為限。我原本真的很擔心街上可能沒什麼車,但實際情況與我擔心的恰恰相反。我的問題不是沒有車流,而是極具智慧的理念、極富建設性的觀點將道路擠得水洩不通。我們每個人總覺得上課的時候時間過得太快,總覺得我們需要延長時間。
蘇格拉底式教學法所以能在處理哲學議題時這麼成功、有效,我以為有許多因素;或許福爾人傳統文化的多彩多姿也是其中一項要因。福爾人承襲一種持續許多世紀、穩定的政治系統,福爾蘇丹是北非地區最古老的王國之一。這種千百年綿延不斷的傳承開創了一種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福爾人口耳相傳的民俗記憶,充滿各式各樣傳統、故事、傳說、詩歌、與各種光怪陸離。在考慮到這種傳統以後,我們使用的蘇格拉底式教學法以鼓勵學生發揮為主,我們鼓勵學生鑽研他們的文化傳承,透過一種令人震奮的知識性對話,找出精髓。就這樣,每在初次介紹一種哲學概念時,我們就在福爾文化中尋找最接近的相互關係。我們的哲學課能上得這麼有活力、有樂趣,原因就在這裡。
在這種教學作法下,學生們心目中的哲學,不再只是一些正經八百、與現實生活扯不上關係的、老掉牙的冷議題。過去在他們心目中,哲學不過是一些不實用的高談闊論。現在,既能從自己的故事、傳說與詩歌中找出哲學議題,學生們開始嘗試應對解決。我深深感覺這種新作法讓學生對哲學充滿信心。他們開始相信,哲學是能為他們帶來實際有效的工具,幫他們了解現實,讓他們除了發掘這種現實的優點與短處以外,還能了解現實的多元性。
就這樣,在面對各種議題時,學生有了掌握優劣得失的相當能力,還能提出一些替代方案,以更好的辦法因應現實。
這種深刻的見解,加強了學生對求好、求變的渴望,讓他們得以克服充斥他們周遭那種對前途的失望與恐懼。籠罩在不公平與高壓之下的達佛,現在出現一種真正的意圖,意圖改變這種持之多年的痛苦與黑暗情勢。在對達佛問題的道德面與政治面有了深刻了解以後,學生們以這種了解為後盾,開始求新求變。
在達佛講習班造成的眾多效應中,我認為有一項影響最深遠的心理效應。它讓我感到前途充滿希望,定能克服這場危機,讓我自豪不已,也讓我感動得落淚。在講習班開課之初,瀰漫在整個空氣中的只有失望與無助。但隨著課程進行,失望與無助感漸去,希望代之而起。我對哲學的信心比過去更加堅定得多,或許這是一個原因。如果當我們悲傷與煩惱時,哲學不能為我們帶來寬心與慰藉,不能幫我們找到希望的窗口,哲學一點用也沒有。
達佛能出現這種正面性轉變,這一小圈學生能取得如此認知,都讓我無限歡欣。特別是由於這個講習班的直接對象,都是那些純樸善良,卻因戰火摧殘而流離失所、前途黯淡的達佛人,我認為,所有關心這種效應的人都必須努力擴大這個小圈子,繼續推動這類課程,將整個達佛地區完全納入。
感謝各位。也感謝為我朗讀這篇講詞的蕭里斯老師。
伊斯麥
〈楔子〉
一九九五年,涉及美國貧窮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令我百思不解,我於是前往紐約市北郊貝德福山監獄,考察家暴防制計畫(Family Violence Program)。我當時在寫一本書,但卡在結尾上,搜盡枯腸也無法下筆。幾年來我走遍各地,訪問了好幾百人,我雖然已經有了一套關於貧窮與貧窮成因的理論,但空有理論卻沒有解決問題之道。我希望能在貝德福山監獄找到解答。研究貧窮問題的人往往發現,僅僅觀察窮人的表面生活,看不出什麼道理,唯有深入之後才會發現,貧窮問題在情感層面與智識層面的深度遠超過你的想像。這次監獄之行也不例外。在貝...
目錄
楔子
序曲 一段監獄裡的羅曼史
第一章 事情的開端―─一九九五年
第二章 我們談的是自由
第三章 威斯康辛的奇蹟
第四章 基奧瓦的歌聲
第五章 獨裁政權下的啟蒙課
第六章 希望代之而起
第七章 牆角上的裂縫
第八章 在革命的發源地上
第九章 為求智慧而前進
第十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塞萬提斯
第十一章 在牆上鑿一個洞
第十二章 馬雅的飛龍
第十三章 現在我哪裡都敢去了
第十四章 最快樂的窮人
第十五章 我們的宗旨就是民主
第十六章 森林中的智者
第十七章 向下扎根
謝詞
附錄:柏拉圖的洞穴之喻
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楔子
序曲 一段監獄裡的羅曼史
第一章 事情的開端―─一九九五年
第二章 我們談的是自由
第三章 威斯康辛的奇蹟
第四章 基奧瓦的歌聲
第五章 獨裁政權下的啟蒙課
第六章 希望代之而起
第七章 牆角上的裂縫
第八章 在革命的發源地上
第九章 為求智慧而前進
第十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塞萬提斯
第十一章 在牆上鑿一個洞
第十二章 馬雅的飛龍
第十三章 現在我哪裡都敢去了
第十四章 最快樂的窮人
第十五章 我們的宗旨就是民主
第十六章 森林中的智者
第十七章 向下扎根
謝詞
附錄:柏拉圖的洞穴之喻
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