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課本九十年前就有了?
阿公小時候讀的三字經和百家姓是MADE IN TAIWAN的特別版本?
那個年代的臺灣孩子,都讀什麼書長大?
本書特色
私家收藏珍稀蒙學文獻大公開
再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場景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最早成於清代,最晚則出版於二十世紀末,歷時三朝百年;題材主要可分為六大類:三字經體、千字文體、韻對類、詩歌類、尺牘類、雜字類。這些早期的「課本」具有傳統文學與民間文學的美感,不僅見證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國族觀念、事物演變等歷時性特色,也由於教學上使用閩南、客家話,保存了臺灣語言的發音和語料,延續了臺灣語言的生命。本書比較各種教材的撰作動機、內容釋義,融合作者田野調查與文獻蒐藏的經歷,舉出傳統文人對傳統啟蒙教材的回憶,佐以《鶯雛學囀集》、《練習對帖》等私塾手抄本,再現臺灣早期私塾文人的養成過程,讓我們重新發現:原來臺灣孩子曾經是這樣長大的!
作者簡介:
黃震南,藏書家。從事民間文學田野調查、本土文獻蒐集、本土語文研究,為臺南社教館南部地區社教資源服務網六腳鄉土資訊專欄撰稿人、曾參與教育部學習型社區嘉義朴子南竹社區田野調查採錄小組。台灣省鄉土語文競賽省賽字音第二名。臺北縣教師鄉土語文創作比賽散文第一名。師大臺文所臺語文能力檢定評定專業級。著作有《讀冊識臺灣》、《臺灣詩三百首》初稿、《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新編》等。
部落格「活水來冊房」:
http://ngtsinlam.blogspot.tw/
章節試閱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文獻價值〉
1.揭示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
臺灣在近百餘年來,新舊交替,政權更迭,局勢、思想變化甚大,無論是文人思想觀念的改變,或是教育政策的變換,盡皆反映在啟蒙教材中。如第三章介紹的六種三字經體蒙書,疑為清代編輯的《新改良三字經》對於政權、新學、新事物隻字未題,只談做人處事之道,以及日常禮儀、知識等,反映的是舊時代的教育方針。《時勢三字編》則介紹中國歷史與世界地理,是舊文人對於新政權的衝擊所作的反動。《臺灣三字經》把眼光放在臺灣地理上,將各種日人在臺的調查資料放入書中。《精神教育三字經》所載內容部份與當時臺灣總督府發行的課本相同,可說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教材。《光復新編臺灣三字經》則以歡欣的口吻敘述日治到戰後初期的臺灣歷史,讓讀者感受到新時代的來臨。《新三字經》書寫現代題材,為舊文學如何承載新知識作了良好示範。
尺牘作為應用文,最能反映當代的社會現象,從其編輯的方向便可一窺當時的時代脈動。《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將尺牘內容分為三十四類之多,堪稱臺灣尺牘蒙書的集大成,見證近代社會交際關係的繁複多元。《新編士農工商手抄利便來往書信不求人》內容反映三○年代臺灣工商業的繁盛,以及自由戀愛的具體表現。《和漢寫信不求人》表現出人民的行跡、居所、職務不斷變更之繁忙景象。到終戰初期的《新體白話商業書信前編》則突顯出中國白話文的全面流行,以及各種現代金融交易的來臨。這些蒙書按時序排列觀察,可以發現尺牘的編輯方針隨著時間逐漸轉變。
又如詩歌類、韻對類蒙書,並不因為科舉的廢止而迅速被大眾遺忘。從日治到戰後,仍有不少韻對、詩歌類教材被創作,證明了臺灣文人不斷鍛鍊詩歌韻對的技巧,並非只是為了應付科考、求取功名,而是基於文藝創作、生活趣味和與同儕交誼之目的而學習。可見詩歌、韻對類教材的教育方針並不全然是為了日後功名而設計,因此才能縱貫不同的時代,歷久不衰。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主要為書房教育所採用,而由於日人對書房頗多限制和干涉,因此民間多私下開設未立案書房、屢次更改授課地點、改以夜間授課,或者平時讀漢文教材,警察來臨檢時改上日文,也就是書房教育在日治時期部份轉為地下化。雖然日人不斷打壓漢文,然而漢文教材並未因此而完全絕跡,民間漢文教材仍不斷印行,例如公學校的漢文授課時數逐漸縮減,幾乎廢除的同時,斐成堂版《四言雜字》從1925年到1932年間,印行達六版之多,可見當時社會對漢文教材的需求。在地下化書房進行教學的傳統啟蒙教材,自然多少有「地下」的性格,因此這些蒙書所反映的教育方針,部份反映作者的個人意志或臺人的集體意識,並不盡然完全遵守臺灣總督府的教育規範。
當然,也有配合官方或作者所屬團體制定之教育方針而編寫者,例如推動皇民化政策的《皇民奉公經》。六、七○年代配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而作的蒙書:《國民生活四字經》乃改編自《國民生活須知》,交由國立編譯館出版;《常用字歌訣》除了作為識字教材,也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推動「標準行書」的前鋒。《新三字經》亦成於此時,與當時政府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不無關係。
2.見證不同時期的國族觀念
臺灣史的斷代,多劃分作史前、荷西、明鄭、清代、日治、戰後,政權更迭,掌權者大多並非來自臺灣本土。因此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常有國族認同混淆的問題,這種國族意識流動的現象,造成在同一個斷代中,不同的蒙書表達不同國族觀念的結果。這種狀況在日治時期最為明顯,延續到戰後仍有不同立場的書寫。筆者選出幾本曾提及臺灣或中國史地,抑是曾表達國族觀念,較有代表性者並列比較,製表如下:(略)
以上蒙書,最早問世的《時勢三字編》作於1895年,最晚的《新三字經》重刊於1972年,在這幾十年間,居住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不斷在辯證思考:「自己究竟是哪裡人?需要傳遞哪裡的史地知識或民族精神給後世子孫?」國族的意識不斷流動,敘述指涉的對象也一再轉變,這一切都紀錄在每個時代所產生的蒙書之中,無法抹滅。
3.反映不同時期的事物演變
近百餘年來,全球人類生活方式日新月異,新材料、新發明、新技術不斷在突破紀錄,往昔沿用了幾千年的事物有不少在現代終於被淘汰。而這些古老的事物―包括物產、習俗、活動等,卻紀錄在舊教材中,如同化石一般隨著蒙書流傳至今。
以物產而言,雜字類蒙書是紀錄最多名物的教材,《千金譜》紀錄的物品,數量較多也較有系統性者有布料、衣飾、乾貨、水產、金紙、糕餅、廚具、農具、建材等,不僅讓後人知曉清代的貿易項目,也是閩南語語料的珍貴資訊。《四言雜字》亦有蔬果、肉類、衣飾、農具、飛禽、走獸、蟲豸等紀錄,並且保存客語語料。
王石鵬的《臺灣三字經》中亦曾經紀錄臺灣礦業、植物、動物、農林畜牧業等,與在清代成書的雜字相比,《臺灣三字經》紀錄的名物更加現代化,也更強調臺灣的特產。部份名物則引用日本傳來的說法,如「燐寸」、「寒天」等。其他亦花篇幅介紹臺灣物產的蒙書尚有《精神教育三字經》、《光復新編臺灣三字經》、〈新聲律啟蒙〉;《鐵道全線行吟集》以及尺牘教材內文也偶爾提及物產,但並非重點。《常用字歌訣》則兼及介紹中國物產。 民俗學家郭立誠曾評論《千金譜》:「研究訓詁名物的人不能不注意它們的價值」,這句話放在其他紀錄臺灣物產的蒙書也一樣適用。不同時代的蒙書,其紀錄的名物隨著時間有何消長,以何種語言書寫,都是觀察事物演變的材料。
傳統的年節習俗、民間活動等,也會紀錄在蒙書中。如《臺灣三字經》中佔了許多篇幅的原住民風俗描述,是臺灣傳統啟蒙教材中僅見者。《精神教育三字經》紀錄了臺灣教育史的沿革。《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的尺牘內容常紀錄教會活動,其他尺牘教材也紀錄當時人民的交際、商業、金融往來。《千金譜》紀錄的活動則有農事、漁獵、保防、博弈、經商、祭祀、嫁娶,甚至還有外出經商時獵豔「包二奶」的過程。《四言雜字》則見證客家人在臺生活的艱難困苦,以及紀錄臺灣各地土匪惡霸的惡行。 《最便淺學》有一段興建屋舍的過程,從堪輿、看日、請工匠、選建材等過程逐步敘述,詳細備至。《正月是新年五言雜字》則詳細敘述十二個月中各月之祭典、活動。由以上例子可知,過去的各種教材,確實是保存民俗史料的最佳載體。
4.保存臺灣語言的發音和語料
在臺流傳的諸多傳統啟蒙教材,自古以來便是以各族群自己的話教學、誦讀,例如閩南人用閩南語、客家人用客家話。直到戰後,初期以通曉國語的師資嚴重不足,因此1946年仍允許以「本省方言」在各級學校進行教學。至1956年,教育部規定嚴禁以日語和方言教學,學校教育才完全進入國語教學時期。民間私塾在戰後也曾經持續以閩南語或客家話教學傳統蒙書,但在強勢的國語政策下,現今的民間團體讀經活動,也以國語誦讀居多;今日部份講求以閩南語、客家話注音的傳統蒙書,以及仍然持續使用閩南語、客家話教學的機構,可說是延續了臺灣傳統的讀書方式。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中,曾逐字標注閩南語字音者,僅有《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與《圖解日臺千金譜》。《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以教會羅馬字逐字標注尺牘的文讀音,並以閩南語白話解釋,最大的貢獻在於為後人留下了大量閩南語文、白音的讀法。《圖解日臺千金譜》則以日本假名逐字標注《千金譜》內文,並以日文解釋,對瞭解各種日用品的閩南語讀音和早期器物的功用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其他的蒙書雖然沒有標注閩南、客家語拼音,然而這些教材在日治時期書房使用的過程中,皆是以自己的語言教學;因此在現代語言學的觀點來評論,等於是延續了臺灣語言的生命,延遲了日語對臺灣語言的侵蝕。以閩南語而言,除了雜字類教材主要以白話音誦讀外,其他文體大多皆由文讀音念誦,因此傳統啟蒙教材具有保存文、白音的功能,並且其中夾雜的方言詞彙也保存了語料。現今仍有不少學者以閩、客語標音或傳授這些傳統啟蒙教材,除宣揚書中的知識或精神,同時也為了實踐傳承本土語言的使命感。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文獻價值〉
1.揭示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
臺灣在近百餘年來,新舊交替,政權更迭,局勢、思想變化甚大,無論是文人思想觀念的改變,或是教育政策的變換,盡皆反映在啟蒙教材中。如第三章介紹的六種三字經體蒙書,疑為清代編輯的《新改良三字經》對於政權、新學、新事物隻字未題,只談做人處事之道,以及日常禮儀、知識等,反映的是舊時代的教育方針。《時勢三字編》則介紹中國歷史與世界地理,是舊文人對於新政權的衝擊所作的反動。《臺灣三字經》把眼光放在臺灣地理上,將各種日人在臺的調查資料放入書中。《精神教...
作者序
感謝本書寫作過程中,不斷給我協助或鼓勵我的家人、同學、指導教授許俊雅老師,還有秀威出版社。
因為有你們,讓我得以完成這本「小兒科」。
不,「小兒科」不是自貶,亦非自謙。因為這本書講的「小兒科」,指的是給兒童讀的課本―這種書,稱為「啟蒙教材」,也叫「蒙書」。
雖然是「小兒科」,但題目一點也不小,甚至可以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大規模整理這個項目:「台灣傳統啟蒙教材」。
三字經、千字文、論語、中庸,這些中國古人寫的教材,都不在本書討論範圍內。這本書只限定:「臺灣製造」的傳統蒙書。
因為忽視幼教、因為忽視歷史、因為忽視語言、因為忽視傳統、因為忽視本土……有眾多的原因,讓這麼好的題材,一直鮮少有人去碰它。縱然有前行學者研究,大多侷限討論於某本書或某種類別,沒有人曾經像本書所做的:一次收集幾十種臺灣人自撰的啟蒙教材,然後將它們分門別類,一本本述說它們的身世;有時又並排在一起,拿起兩三本互相比較、品頭論足。
以前鮮有人做的原因是,這些文獻的蒐集,真的太費工夫了。雖然這本書撰寫的時間只花了大半年,然而事前蒐集文獻的時間,長達四十多年。
就當我在娘胎裡就會買書吧,我的買書生涯也仍未達四十年。有這種資歷的,是家父黃哲永先生。我難以想像何以會有人從未成年之時,就對傳統啟蒙教材產生如此強烈的興趣:他在高中時代寫的〈介紹幾種「煉乳教材」〉,早在1972年便收集整理各種童蒙教材,展現出其早慧的天份。除了對童蒙教材產生興趣,家父自當時開始便是舊書店的常客,四十多年來收集了豐富的文獻,成為本論文的基礎文本。從我牙牙學語開始,家父便授予我各種傳統童蒙教材:選讀《唐詩三百首》及《千家詩》,背誦《漢文讀本》、《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幼學故事瓊林》、《朱子治家格言》,以及閩南語誦讀《增廣昔時賢文》、《千金譜》等。原本擬定要繼續修習《龍文鞭影》、《燕山外史》等較深的教材,可惜當時我已進入國中,學校課業繁重,這才作罷。
在我求學的過程中,有老師積極推廣讀經,有老師推廣臺語,也有老師推廣臺語但反對推廣讀經與教讀書音;在各種不同立場和主張下,家父一向致力以臺灣閩南語推廣、標注傳統啟蒙教材,是我所見過最能有容乃大、包涵廣闊的文化傳承工作。我猜想家父一直想寫這本《臺灣傳統啟蒙教材》,但苦於分身乏術和不擅使用現代化資料庫,終究把這項工作交給我完成。有這樣的家庭背景,選擇《臺灣傳統啟蒙教材》作為主題,彷彿是天生註定的。本文所舉的數十種臺人撰寫之童蒙教材,大半未曾出現於學界論述中,因此我認為,本研究的最大意義便是在於新文獻的出土。例如寫《四言雜字》一節時,在搜尋資料的過程,我發現所有學者論述的《四言雜字》都是日治時代改寫的新版,部份學者雖然推測有舊版的存在,但也不曾目睹。於是所有人在改寫過的《四言雜字》兜圈子,靠僅有的一點線索臆測原作內容,或誤將改寫版本當作初版本論述原作者的心意。令我驚訝的是:這麼難以獲得、至今尚未出土、幾乎可以譽為只存於傳說中的舊版《四言雜字》,家藏竟然不只一本,而有手抄本三冊之多,這時我才為家裡藏書之豐富訝異。本論文舉例的《鶯雛學囀集》、《練習對帖》,忠實呈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過程,也是相當少見的文獻。
提到臺灣早期文獻,便不能不提起一位專家:臺北百城堂舊書店主人林漢章先生。林漢章與家父從年輕便是莫逆之交,我自小稱呼他為「漢章叔叔」。早在三十年前,民俗學者郭立誠密集推出〈保存本省民俗的千金譜〉、《小四書》、《小兒語》、〈傳統童蒙教材―敘錄〉等關於臺灣流行的啟蒙教材研究、整理時,便得助於林氏之處甚多;在郭立誠臨終前,在病榻上仍提醒林氏還有一箱童蒙教材文獻放在葉言都處,請漢章叔記得去要回來。本論文撰寫期間,我時常到百城堂找阿叔討論,當然也有不少珍貴文獻得自百城堂。在本書剛寫完之時,又從百城堂處購得兩本客語雜字,來不及列入討論文本,由此可見臺灣傳統童蒙教材實在是無窮無盡的寶藏,等待有心人去發掘。
於是我與家父,不斷的在舊書叢林裡翻找,期望在故舊紙堆中,淘選出臺灣歷史的珍寶。收藏界常說:「一紙、二瓷、三銅器」,紙本文獻榮登第一珍貴,就是因為它最難保存,但上頭承載的文化底蘊最豐富。
因此我們必須趕著在「水火兵蟲」(浸水、火災、戰亂、蟲蛀)毀壞文獻之前,在斷簡殘篇中考證並重刊有用的資料,這是一場與時間較量的競賽,隨著時間的流失,文獻的保存越來越難,資料的取得越來越少。正因如此,這個工作才有價值。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也順便玩賞家藏的各種文獻,陶醉其中,樂也融融,絲毫不覺痛苦,反而有徜徉書海而流連忘返之慨。例如尋找黃錫祉資料,由百城堂處得知阿叔曾賣出一本黃錫祉仿《草木春秋》所作的小說,聽得悠然神往;在使用臺灣日日新報檢索資料庫時,無意中得知祖父年輕時的家族秘密,訝然不已;甚至就因為偶然發現各種尺牘定價都是四十錢,曾花一個下午從陳柔縉的文章〈王永慶早年的兩百圓有多大?〉為出發點,考證當時四十錢約略等於今日新臺幣多少錢,又思考為何大多尺牘教材定價皆為四十錢等與論文無關的問題。研究的趣味,從此而來。
最後要致意的是用心寫過這些教材的臺灣先賢。我在空曠的辦公室趕稿,有時陰風陣陣,好似這些知名文人正在背後看我怎麼評論他們。探討雜字教材時,則想觀落陰訪問這些無名作者,以解開他們的身世之謎。藉這個機會,我要向諸位先賢報告:小子才疏學淺,寫得不好,不及前輩文思之萬一。諸位的教材,但求盡量介紹評述,這是晚輩對保存前人心血所盡的一番心力。小子只求日後逛舊書店時,能保佑我買到更多珍本文獻,期待來日再繼續發揚更多前人之大作。
感謝本書寫作過程中,不斷給我協助或鼓勵我的家人、同學、指導教授許俊雅老師,還有秀威出版社。
因為有你們,讓我得以完成這本「小兒科」。
不,「小兒科」不是自貶,亦非自謙。因為這本書講的「小兒科」,指的是給兒童讀的課本―這種書,稱為「啟蒙教材」,也叫「蒙書」。
雖然是「小兒科」,但題目一點也不小,甚至可以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大規模整理這個項目:「台灣傳統啟蒙教材」。
三字經、千字文、論語、中庸,這些中國古人寫的教材,都不在本書討論範圍內。這本書只限定:「臺灣製造」的傳統蒙書。
...
目錄
書影
代序
1 導論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意義
本書的切入點
釋名
2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時代觀察
清代的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日治的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戰後的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3 臺灣的「三字經體」傳統啟蒙教材
洪棄生《時勢三字編》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
張淑子《精神教育三字經》
林人文《新改良三字經》
陳德興《三字集》
廖啟章《光復新編臺灣三字經》
楊向時《新三字經》
小結
4 臺灣的「千字文體」傳統啟蒙教材
黃錫祉《千家姓》
辜尚賢《新百家姓》
鮑雨林《常用字歌訣》
吳九河《四字雜錄》
吳延環《四字經》
小結
5 臺灣的「韻對類」傳統啟蒙教材
林珠浦《新撰仄韻聲律啟蒙》
諸家〈新聲律啟蒙〉
林緝熙《荻洲墨餘仄韻聲律啟蒙》
佚名《新撰對類》
姜宏效《成語集對》
對類的習作方式
小結
6 臺灣的「詩歌類」傳統啟蒙教材
黃錫祉〈訓蒙集格言〉
莊萬生《皇民奉公經》
吳紉秋《鐵道全線行吟集》
楊仲佐〈漫吟百章〉
劉秉南《國音七字歌》
陳俊儒《文化傳承詩集》
小結
7 臺灣的「尺牘類」傳統啟蒙教材
劉青雲《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
陳百忍《新編士農工商手抄利便來往書信不求人》
張淑子《和漢寫信不求人》
郭克仁《新體白話商業書信前編》
尺牘的習作方式
小結
8 臺灣的「雜字類」傳統啟蒙教材
佚名《千金譜》
佚名《四言雜字》
其他臺灣雜字蒙書
小結
9 結論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文學性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文獻價值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書影
代序
1 導論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意義
本書的切入點
釋名
2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的時代觀察
清代的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日治的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戰後的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3 臺灣的「三字經體」傳統啟蒙教材
洪棄生《時勢三字編》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
張淑子《精神教育三字經》
林人文《新改良三字經》
陳德興《三字集》
廖啟章《光復新編臺灣三字經》
楊向時《新三字經》
小結
4 臺灣的「千字文體」傳統啟蒙教材
黃錫祉《千家姓》
辜尚賢《新百家姓》
鮑雨林《常用字歌訣》
吳九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