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概念
既然是生前死後都不知,而且所有人都有「死亡」當做生命「賞味期」的截止期限,你可以「不知死活」的活著,也可以努力在死前參透生死奧秘。
我在2007年秋天應屏東美和技術學院鍾蝶起副校長邀約,去該校開設「生死學」課程,同時在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教室,和高雄市社區大學共同開設「生死學」。當時我還在花蓮某聯合診所工作,每週三從花蓮—-高雄—屏東來回,因開課需要強迫自己整理生死學相關資料,從此由安寧療護跨入生死學及生命教育的領域。
生死學課程兩學分,18週總計36小時,講次主題主要依據國立空中大學的「生死學」(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著),我將主題架構與講次分類修正,列五大主題:生死學理論與教育、社會人文的生死學、自然與醫護生死學、安寧療護與臨終照顧、生死管理與悲傷關懷。每個主題再細分二到三次講題,其間穿插影片欣賞與討論。
「生死學」不以考試成績為學習導向,而以誘導自發獨立思考與對生命及死亡的內省為主要目標。當時的期中報告:我的遺囑(兩千字)、我的生死觀(一千字);期末報告:假如我生病即將臨終(兩千字)、我的葬禮彩排(一千字)。設定字數是要強迫學生思考,以免大專生年輕人遺囑只寫「我沒什麼好交代的」就來交卷。
「死亡學(Thanatology)」一詞,首先是由旅法的俄國生物學與細菌學家艾列‧梅契尼考夫(Elie Metchnikoff,1845-1916,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共同得主之一),在他1903年出版的《TheNatureofMan(人類的本質)》一書中提出,定義為:研究死亡與臨終之學(the study of death and dying),也就是探究與死亡相關的現象、感受、經驗、行為及思想的學問。
同時他還創立另一門當今已成顯學的「老年學(Gerontology)」,定義是:研究個體或群體與老年及老化相關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現象的學問。他指出:以科學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學」及「老年學」,可以減少人類承受痛苦的過程,並可改善人類生活的本質。這是台灣醫療照護體系的兩大海嘯:老年的長期照護與末期的安寧療護。
許禮安103-02-21(五)09:07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生死學演進
西元1912年,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大學醫學院外科醫學教授派克醫師(RoswellPark,M.D.,1852—1914)首度將「死亡學(Thanatology)」這個名稱及概念引進美國,但是因為名稱顯得頗為宗教性而不夠科學,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冷落。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受到歐陸哲學中「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思想的衝擊,才重新獲得學界的重視。存在主義關心的死亡及自殺議題,在戰後啟發國際自殺防治運動,促使歐美各國開始重視死亡學的探討,促進美國有關悲傷與哀慟的研究,以及講授死亡與臨終課題的死亡教育。
台灣「生死學」最早被正式提出,是傅偉勳教授(1933~1996)由美國引進,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一書中,以「現代人的死亡問題」為開端,引介美國「死亡學」與「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發展,提出「生死學(Life-and-Death Studies)」名稱與概念,結合「生」與「死」的探索,希望科際整合的建立「現代生死學」研究。
傅偉勳教授在1992年元月診斷出淋巴腺癌後,用生命體驗與學術專業探討「生死學」,引起國內各界探討生死學的熱潮,促使大學校院從台灣大學開始相繼開設生死學相關的通識教育課程。他是根據美國「死亡學」研究成果,配合中國哲學生死智慧,以「生死是一體兩面」,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後來他更把死亡學定位「狹義生死學」,開創以愛的表現貫穿生與死,從死亡學轉到「生命學」的「廣義生死學」探索。
西方人將死亡看成對日常生活難以容忍與承受的干預,美國人高度崇尚個人成就與個體活力更是無法面對死亡。社會否認死亡的態度蔓延,健康與社會科學專家積極提倡「死亡覺醒運動」,遂納入正規教育。美國「死亡學」教學與研究通常歸屬於社會科學及健康科學,傅偉勳教授的學術背景在哲學與宗教學,國內推動「生死學」傾向「人文學」研究。華人一向諱言死亡卻又關心生死大事的心態,「生死學」在國內取代死亡學,成為融合人文與科技、本土與西方的顯學。
許禮安103-02-21(五)09:35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書特色】
■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
作者很早就發現:對醫護人員、專業人士或許需要講理論與學術,可是對一般社會大眾卻一定要多講些故事。曾有學員跟我說:「我以前上過生死學的課,可是教授都在講理論,聽得很無聊。」我回答:「有些教授根本沒到過生死交關的現場,當然只能講理論啊!」我常說:「講理論很無趣而且很快就忘記,講故事卻讓人記憶猶新而且印象深刻,因此對社會大眾必須用故事來傳達觀念。」
死亡非我所能掌控,我對死亡無能為力。我唯一可以決定的是:在死亡來臨之前,我現在可以怎樣活著?我可以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我也可以「眾人皆睡(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活得與眾不同而且「目中無人」,這就是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命態度。
■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
在美國原來叫做「死亡學(Thanatology)」的東西,到台灣的大學教育,就變成「生死學」,潛意識裡面就是想用「生」的喜悅來稀釋「死」的恐怖,到中小學之後,就變個樣子成為「生命教育」,讓「死」字完全不被看見。
其實,「生命教育」的八大課綱其中之一是「臨終關懷」,把「死的恐怖」的稀釋度從二分之一急遽降到八分之一。可是,有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假如你永遠不會死,請問需不需要生命教育?」原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的必要與重要,就是建立在「所有人都一定會死」的前提或基底之上。
既然是因為「所有人都一定會死」,才需要「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卻連名稱都畏畏縮縮,感覺像是魚目混珠或掩耳盜鈴一樣,請問到底在怕什麼?
作者簡介:
許禮安醫師
1965年生,高雄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醫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及心蓮病房 主治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家醫科主任。
花蓮縣醫師公會 理事。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現任: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98年4月迄今)
高雄醫學大學「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兼任講師
作品:
《心蓮心語—安寧療護與生死學》、《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橫跨生死長河—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安寧緩和療護》、《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安寧療護故事集》、《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
許禮安手機(安寧諮詢專線,24小時開機):0955-784-748
許禮安e-mail:an0955784748@yahoo.com.tw
部落格:隨意窩Xuite日誌「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臉書:「許禮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許禮安
優惠價: 88 折, NT$ 228 NT$ 260
本商品已絕版
生死學概念
既然是生前死後都不知,而且所有人都有「死亡」當做生命「賞味期」的截止期限,你可以「不知死活」的活著,也可以努力在死前參透生死奧秘。
我在2007年秋天應屏東美和技術學院鍾蝶起副校長邀約,去該校開設「生死學」課程,同時在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教室,和高雄市社區大學共同開設「生死學」。當時我還在花蓮某聯合診所工作,每週三從花蓮—-高雄—屏東來回,因開課需要強迫自己整理生死學相關資料,從此由安寧療護跨入生死學及生命教育的領域。
生死學課程兩學分,18週總計36小時,講次主題主要依據國立空中大學的「生死學」(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著),我將主題架構與講次分類修正,列五大主題:生死學理論與教育、社會人文的生死學、自然與醫護生死學、安寧療護與臨終照顧、生死管理與悲傷關懷。每個主題再細分二到三次講題,其間穿插影片欣賞與討論。
「生死學」不以考試成績為學習導向,而以誘導自發獨立思考與對生命及死亡的內省為主要目標。當時的期中報告:我的遺囑(兩千字)、我的生死觀(一千字);期末報告:假如我生病即將臨終(兩千字)、我的葬禮彩排(一千字)。設定字數是要強迫學生思考,以免大專生年輕人遺囑只寫「我沒什麼好交代的」就來交卷。
「死亡學(Thanatology)」一詞,首先是由旅法的俄國生物學與細菌學家艾列‧梅契尼考夫(Elie Metchnikoff,1845-1916,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共同得主之一),在他1903年出版的《TheNatureofMan(人類的本質)》一書中提出,定義為:研究死亡與臨終之學(the study of death and dying),也就是探究與死亡相關的現象、感受、經驗、行為及思想的學問。
同時他還創立另一門當今已成顯學的「老年學(Gerontology)」,定義是:研究個體或群體與老年及老化相關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現象的學問。他指出:以科學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學」及「老年學」,可以減少人類承受痛苦的過程,並可改善人類生活的本質。這是台灣醫療照護體系的兩大海嘯:老年的長期照護與末期的安寧療護。
許禮安103-02-21(五)09:07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生死學演進
西元1912年,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大學醫學院外科醫學教授派克醫師(RoswellPark,M.D.,1852—1914)首度將「死亡學(Thanatology)」這個名稱及概念引進美國,但是因為名稱顯得頗為宗教性而不夠科學,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冷落。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受到歐陸哲學中「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思想的衝擊,才重新獲得學界的重視。存在主義關心的死亡及自殺議題,在戰後啟發國際自殺防治運動,促使歐美各國開始重視死亡學的探討,促進美國有關悲傷與哀慟的研究,以及講授死亡與臨終課題的死亡教育。
台灣「生死學」最早被正式提出,是傅偉勳教授(1933~1996)由美國引進,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一書中,以「現代人的死亡問題」為開端,引介美國「死亡學」與「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發展,提出「生死學(Life-and-Death Studies)」名稱與概念,結合「生」與「死」的探索,希望科際整合的建立「現代生死學」研究。
傅偉勳教授在1992年元月診斷出淋巴腺癌後,用生命體驗與學術專業探討「生死學」,引起國內各界探討生死學的熱潮,促使大學校院從台灣大學開始相繼開設生死學相關的通識教育課程。他是根據美國「死亡學」研究成果,配合中國哲學生死智慧,以「生死是一體兩面」,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後來他更把死亡學定位「狹義生死學」,開創以愛的表現貫穿生與死,從死亡學轉到「生命學」的「廣義生死學」探索。
西方人將死亡看成對日常生活難以容忍與承受的干預,美國人高度崇尚個人成就與個體活力更是無法面對死亡。社會否認死亡的態度蔓延,健康與社會科學專家積極提倡「死亡覺醒運動」,遂納入正規教育。美國「死亡學」教學與研究通常歸屬於社會科學及健康科學,傅偉勳教授的學術背景在哲學與宗教學,國內推動「生死學」傾向「人文學」研究。華人一向諱言死亡卻又關心生死大事的心態,「生死學」在國內取代死亡學,成為融合人文與科技、本土與西方的顯學。
許禮安103-02-21(五)09:35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書特色】
■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
作者很早就發現:對醫護人員、專業人士或許需要講理論與學術,可是對一般社會大眾卻一定要多講些故事。曾有學員跟我說:「我以前上過生死學的課,可是教授都在講理論,聽得很無聊。」我回答:「有些教授根本沒到過生死交關的現場,當然只能講理論啊!」我常說:「講理論很無趣而且很快就忘記,講故事卻讓人記憶猶新而且印象深刻,因此對社會大眾必須用故事來傳達觀念。」
死亡非我所能掌控,我對死亡無能為力。我唯一可以決定的是:在死亡來臨之前,我現在可以怎樣活著?我可以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我也可以「眾人皆睡(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活得與眾不同而且「目中無人」,這就是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命態度。
■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
在美國原來叫做「死亡學(Thanatology)」的東西,到台灣的大學教育,就變成「生死學」,潛意識裡面就是想用「生」的喜悅來稀釋「死」的恐怖,到中小學之後,就變個樣子成為「生命教育」,讓「死」字完全不被看見。
其實,「生命教育」的八大課綱其中之一是「臨終關懷」,把「死的恐怖」的稀釋度從二分之一急遽降到八分之一。可是,有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假如你永遠不會死,請問需不需要生命教育?」原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的必要與重要,就是建立在「所有人都一定會死」的前提或基底之上。
既然是因為「所有人都一定會死」,才需要「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卻連名稱都畏畏縮縮,感覺像是魚目混珠或掩耳盜鈴一樣,請問到底在怕什麼?
作者簡介:
許禮安醫師
1965年生,高雄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醫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及心蓮病房 主治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家醫科主任。
花蓮縣醫師公會 理事。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現任: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98年4月迄今)
高雄醫學大學「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兼任講師
作品:
《心蓮心語—安寧療護與生死學》、《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橫跨生死長河—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安寧緩和療護》、《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安寧療護故事集》、《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
許禮安手機(安寧諮詢專線,24小時開機):0955-784-748
許禮安e-mail:an0955784748@yahoo.com.tw
部落格:隨意窩Xuite日誌「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臉書:「許禮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