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本「多重人格管理術」,前所未有的潛能開發體驗!
★自我啟發的全新革命經典,日本出版前3週即登暢銷榜,詢問度最高!
★蟬連日本亞馬遜人文思想第一名、光文社新書暢銷第一名、電子書銷售第一名!
每個人都擁有多種過人的才能!
「才能」的本質,來自於你自身中的「人格」。
這是第一本告訴你如何運用潛在的多重人格,
透過「多重人格管理」,開發沉睡中的潛能。
一流的專業人士和經營者,
都是自由切換人格、活用人格的佼佼者,他們──
用「浪漫熱情」人格訴說公司的未來願景,可以點燃全體員工的鬥志;
分析業務收益時,因為關係到企業的存續,必須轉換為「數字魔鬼」人格;
充滿包容力的「和藹大叔」人格,讓新進員工感受到主管的親和力;
展現「強悍領導者」人格,則是帶領下屬使公司績效更上層樓。
應對客戶、主持會議、一通電話、甚至一則電子郵件,可以有
溫和親切、敏感纖細、誠摯謙虛、頑固嚴謹、
愉快放鬆、強勢主導、寬容周到、獨裁者……數種人格的切換。
你有切換多少人格的能力?
換上適合當下的人格面具,正是踏進「多重人格管理」的開始。
【讀者好評】
自己從沒意識過的自己,真的非常多。尤其從朋友或家人口中,聽到連做夢都沒想過的自己,相當震驚。這本書給了我很多自我觀察的提示,什麼適合自己、什麼不適合自己,讓我有一個重新省思的機會。── Open Chann
從沒任何一本書從心理學角度解釋,潛能原來與自身人格有這麼深的依存關係,不愧是代表日本的趨勢大師!坊間這麼多技巧論中,終於找到真正信服、而且可隨時實行的方法。──Kazu
我自認是個不擅管人的主管,於是實際挑戰了多重人格管理的技巧。剛好前幾天,帶的一個部下犯了非罵不可的失誤,當下內心中讓另一個強勢人格登場,沒想到我竟能發揮主管應有的威嚴,訓示了部下一番。當時感覺像是搭上新銳的交通工具,體驗了不可思議的駕馭。原來如此,我似乎抓到訣竅了。──明志
這樣嚴苛的就業環境,這本書讓我明白,那些不得不去做的苦差事,或懷才不遇的抑鬱,都是讓自己成長的動力,真心推薦給每一個想改變自己的人。──Jane
作者簡介:
田坂廣志
1951年生。1974年東京大學畢業。
1981年 東京大學碩士課程修畢。取得工學博士(核能工學)。
1987年 美國巴特爾(Think Tank Battelle)紀念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1990年 參與創立日本總合研究所,歷任董事等職。
2000年 擔任多摩大學研究所教授。同年創立全球化網路智庫Think Tank SophiaBank,就任代表。
2003年 創立社會創業家論壇,就任代表。
2008年 擔任世界經濟論壇(達佛斯會議)Global Agenda Council會員。
2010年 擔任世界賢人會議布達佩斯俱樂部(Club Of Budapest)的日本代表。
2011年 因東日本大地震以及福島核能發電事故,上任內閣官房參事,以日本首相國策顧問之姿,致力於核能事故對策、核電行政改革、能源政策轉換等等。
2013年 開設「田坂講堂」,聚集來自日本全國1000人的經營領導者,提供一個專門學習「超級通才的7種知性」「變革的知性」的場所。日本國內外有80多本著作、並在各國積極從事演講活動。
譯者簡介:
張智淵
台北人,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課程修畢,從事翻譯十餘年,譯有《艾比斯之夢》、《利休之死》、《千兩花嫁》、《何者》等五十餘本小說,以及《這樣學習改變了我》、《活化大腦生活術》、《差一點分手,更幸福》等三十餘本實用書,現為專職譯者。
E-mail:akiracat@seed.net.tw
章節試閱
田坂 「persona」在拉丁文是「面具」的意思,但是在分析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上,指的是人在不同場合中,有意識、下意識地選擇「表面人格」。
── 我們在不同場合中,選擇了「表面人格」嗎?
田坂 是的。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場合或狀況中,有意識、無意識地選擇了「表面人格」。
如同先前說過的,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格」,但是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會有意識、無意識地選擇認為最適合該場合或狀況的「表面人格」來應對。把選擇的「表面人格」比擬為像是戴著「面具」的樣子,因此稱為「人格面具」。
舉例來說,這場對話一開始曾經提到這種人:「在公司是精明幹練的主管、回到家是疼愛子女的父親、在老母親面前是個依賴撒嬌的兒子」。換句話說,在公司戴著「精明幹練主管」的人格面具,回到家是戴著「疼愛子女父親」的人格面具,在自己母親面前則是換成「依賴撒嬌兒子」的人格面具。
── 但是,那絕不能說是異常吧……?
田坂 沒錯,這不是異常。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依照工作和生活的場合及狀況,戴上適合的「面具」,我們換戴著不同的面具工作、生活。
再舉例說明女性的情形,她參加學校的家長會,戴著「熱衷教育母親」的人格面具,和大學同窗的手帕交見面,會換上昔日「歡樂親密好姊妹」的人格面具,回到娘家見到封建頑固的老父親,則可能選擇戴上「服從嫻靜女兒」的人格面具。
因此,我們依照場合和狀況挑選「人格面具」、切換「表面人格」來應對,這絕不是異常現象。這是用來使人際關係圓融的潤滑油,也是用來順利過社會生活的智慧。
※ ※ ※
田坂 潛能的壓抑,一定發生在「深層意識」的層次。
這是因為在「表層意識」的層次裡,沒人會想壓抑自己的才能。
── 確實……。
田坂 因此,問題在於自己「深層意識的層次」,會變得如何。
這種深層意識的層次裡,若有「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人的能力一定會受到壓抑。
── 為什麼呢?
田坂 因為「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會使能力「萎縮」。
── 萎縮……?
田坂 我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吧。
假設我用粉筆在地板上畫兩條線,是距離三十公分寬的兩條平行線。
接著,我對你說「請走在這條寬三十公分的路上」,你應該能夠輕輕鬆鬆的直線走去。只要是身體沒有殘障的健全人士,一般而言,任誰都能在三十公分寬的路筆直行走。
── 是啊。如果是運動神經好的人,應該也能用跑的吧。
田坂 沒錯。但假設這是一座三十公分寬的木板架設於斷崖絕壁上的橋,大部份的人肯定連一步也走不了。
為何如此呢,因為那一瞬間在深層意識發生「會不會從橋上掉下去……」、「掉下懸崖就沒命了……」,這種恐懼感支配了人的內心。而且,這種恐懼感會使得人雙腿發軟、無法前進。
── 的確,任誰都會雙腿發軟,連一步也前進不了吧。
田坂 但事實上,我們都有控制自己不踏出三十公分寬度走路的「身體能力」。但卻只是因為「深層意識的層次」抱持著恐懼感,使得我們無法發揮這項能力而已。
── 能力真的會「萎縮」耶……。
田坂 確實如此。
高爾夫球競技的世界也是一樣,在爭奪冠軍的最後階段,一流職業選手卻連短短數十公分的推桿都失手。那也是深層意識中產生了「這個推桿不能失敗」、「打偏的話怎麼辦」,這種壓力和不安,使原本具備的能力「萎縮」了。
像這樣,「深層意識的層次」只要有了恐懼或不安等「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我們的能力就會殘酷地「萎縮」掉。
── 我明白了。可是,您剛才說的例子,無論是「三十公分寬的橋」,或是「高爾夫球推桿」,因為「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基本上萎縮掉的是「身體能力」,對吧?
田坂 不,並非如此。因為「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而萎縮掉的不只是「身體能力」。我們的「精神能力」也是一樣。
舉例來說,面臨升學考試時,儘管對家人信心十足的說「我會全力以赴」走出家門準備應試,但是因為內心深處有「沒考上就會變成重考生……」這種強迫觀念和壓力,使得原本具備的實力無法發揮。這種例子經常在我們周圍發生。
像這樣深層意識的層次裡,只要是有了「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精神能力」也會萎縮。因此,結合身體能力和精神能力方能得以發揮的「潛能」亦是如此。
── 原來,「否定的想法」或「負面的想法」也會使我們的潛能萎縮。那麼,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該怎麼做才好呢?
田坂 自己的內心深處,抱持著何種「想法」呢?這是我們必須先關注的重點。
接著應該觀察,在深層意識中,是否有阻礙潛能開花的「否定想法」或「負面想法」。
── 具體而言,哪種想法會阻礙潛能開花呢?
田坂 「自我限定」的意識。
也就是「我沒有才能」、或是「我做不到」這種限定自己能力和潛力的深層意識。
這種深層意識,非常強烈地阻礙了我們的潛能開花。
因此,如果我們懇切地「希望自己的潛能開花」,首先應該要關注自己的內心深處,問一問自己。
我的內心深處,是否真的相信
「各種潛能」正沉睡在自己當中?
應該要如此捫心自問才對。
即使在表層意識決心「我要發揮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深層意識的世界想著「我沒有能力」、或是「我做不到」的話,這種深層的想法就會使潛能萎縮、壓抑潛能,而無法使潛能發揮。
這恰似一邊用右腳踩汽車油門,一邊用左腳踩煞車。
── 這實在沒辦法當作笑話。
田坂 是啊。實際上真的有許多人在「表層意識」踩油門,卻同時在「深層意識」踩煞車。
我們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人,嘴巴嘟囔著「明天的比賽一定要贏」,但心底卻是「明天是不是也有可能輸掉……」,或者在表層意識想著「我一定做得到」,但在深層意識卻躊躇「我做不到……」,像這樣邊踩油門、邊踩煞車的例子絕非少數。
── 原來問題在於我們的「深層意識」裡應該抱持何種想法……。
不過,這在論述關於人類潛意識的相關書籍中,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的部分吧?
那些書教導讀者的解決方法是,有意識的反覆把「我有才能」或「我做得到」這種想法銘記在心,進而將潛意識改變成「肯定的想法」或「正面的想法」,對吧?
田坂 論述「潛意識」的書籍中,確實經常提到這種方法。直截了當地說,這種概念是「只要有意識地加強『肯定的想法』或『正面的想法』,這種意念就會逐漸滲透至潛意識」。
然而,事實上,我們的內心世界並非那麼單純。
── 並不單純……?為什麼呢?
田坂 因為人類潛意識或深層意識的世界喜歡「故意唱反調」。
── 故意唱反調……?
田坂 是的。因為潛意識或深層意識,經常傾向跟表層意識所想的相反。
── 這是為什麼呢?
田坂 我做個簡單的說明吧。人類的「內心世界」若打個比方,就像是「電」那樣的性質。
── 類似電的性質?
田坂 是的。眾所皆知「電」有「正電」和「負電」,這兩者同時發生。因此,不會只有發生「正電」的狀況。
我們在中小學的理科也曾經學過,用絲絹摩擦玻璃棒產生正電的實驗。但是,正確來說,那個實驗並非只有產生正電,同時也在絲絹產生了同量的負電。
── 這樣呀……可是,那為什麼和內心世界有關呢?
田坂 因為「內心世界」也跟「電的世界」一樣,不只產生「正面的想法」,同時也產生「負面的想法」。
尤其在表層意識,若硬要拉出「正面的想法」,在深層意識就會產生「負面的想法」。
假設面臨重要比賽的時候,如果在表層意識的世界中硬是告訴自己「明天的比賽一定要贏!」這種所謂「正面的想法」,反倒地,在深層意識的世界就會逐漸累積起不安「明天是不是也可能會輸……」,也就是「負面的想法」。
換別的例子來說,主管逼迫下屬「這個目標能夠達成吧?絕對能夠達成吧?」,下屬回答「可以!絕對可以!」,表層意識充滿著「正面的想法」,但是「搞不好做不到……」、「做不到的話,怎麼辦……」,諸如此類不安的「負面的想法」卻也在深層意識開始累積。
── 確實,我觀察自己的內心,也有這種傾向(苦笑)。
田坂 是的。即使在表層意識認為「做得到」,深層意識並不以為然。表層意識越是認為「做得到」,相反地,深層意識越覺得「做不到」。然後,那種深層意識會壓抑我們能力的發展、以及潛能的開花。
── 原來如此,人類的「內心世界」也是「故意唱反調」的世界,好可怕……。
田坂 是啊,這正是世上產生了「奇妙現象」的原因。
── 奇妙現象?
田坂 從以前到現在,坊間書店充斥著談述「活用潛意識的成功法則」相關書籍。而且每一本書都提到了「牢記『我做得到』!」、「堅信『我會成功!』」諸如此類的話。
但是,儘管如此,看了這些書之後,幾乎沒有人透過牢記「我做得到!」、堅信「我會成功!」將潛意識改變成「正面的想法」,因此而實際獲得「成功」。
這種奇妙的現象來自於剛才所談「潛意識的世界」裡「故意唱反調的性質」。
── 那就是「活用潛意識的成功法則」實行的難處,也就是即使看了那種書之後,也難以成功的原因吧?
田坂 是的。對於「潛意識」或「下意識」、「深層意識」,從以前到現在許多學者,包含精神分析學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分析心理學者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都在研究分析,但實際上,尚未開發出什麼日常生活上有效影響「潛意識」或「下意識」、「深層意識」的方法。
※ ※ ※
田坂 瞭解所謂「話語」的可怕之處,在使用方式上下工夫。
── 話語嗎……?
田坂 是的,就是「話語」。
明確地說,也就是我們日常每一天「無意識中說出的話」。
── 為什麼是無意識中說出的話呢?
田坂 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無意識中說出的話」才會滲透至我們「下意識的世界」,發揮強烈的影響。
反過來說,就算我們想直接影響「下意識的世界」而刻意「有意識」地選擇話語,如同先前所說的,因為「下意識的世界」很愛「故意唱反調」,所以這麼做會變成反效果。
因此,不是「直接、有意識地試圖去影響下意識的世界」,而是「下意識中說出的話,瞭解其可怕之處,在使用方式上加以下工夫」,這才是有效的方法。
── 您剛才說無意識中說出的話,瞭解其可怕之處,這個可怕之處是什麼呢?
田坂 話語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無意識地「將世界一分為二」。若以哲學式的說法,其可怕之處是「將世界分段化」。
※ ※ ※
田坂 舉例來說,田中和鈴木在公司的企劃會議裡,針對議題分別提出了企劃案。主管聽完兩人的說明之後,想藉著誇讚來鼓勵一下田中,別無他意,於是說「田中的提案,是觀點相當不錯是好企劃」。但這一瞬間,「那我的企劃觀點不好嗎……」鈴木的心裡鐵定會這麼想。
── 是啊。在公司裡,這樣的心理現象經常發生呢。
田坂 剛才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話語」和「內心」可怕的微妙之處。
也就是說,「話語」經常有「將世界一分為二」的可怕。我們無意識中說的話,會無意地將這個世界分成「正面的世界」和「負面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真和假」、「善和惡」、「美和醜」、「喜歡和討厭」、「優秀和低劣」兩種世界。而這兩種世界當中,「負面的世界」擁有無意識中掌控我們「內心」的可怕力量。
── 確實,這麼一想,平常隨意使用的「話語」會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對我們的內心造成影響,掌控了我們的內心……真是可怕。
※ ※ ※
田坂 更進一步來說的話,每個人都可能潛藏著「所有的人格」。理由是如同我們有一句話說是「人格形成」,我們的「人格」有相當大的部分,是依照生長的環境、遇見的人、遭遇的經驗等等,是「後天性」所「形成」的。因此,適當地選擇環境、人、經驗,並下功夫,本來我們就可以從那些可能性當中憑自己的意志,培養「任何一種人格」。
── 可是,在我們的人格形成過程中,遺傳性特質等「先天因素」不是會有重大的影響嗎?先天因素不會成為培養人格的限制嗎?
田坂 當然,在我們的人格形成過程中,「先天因素」也有明確的影響,但是相較之下,環境、人、經驗等等「後天因素」更是有壓倒性的影響。因此,原本所謂的「人格」,是可以有意識培養的。
舉例來說,我在第一章曾經提到的,我自己本身在高中的時期,主要的人格顯然是「不擅長說話的人格」,但是到了現在,變成長年培養的「專業說話者的人格」。
此外,我在國中時期的朋友,當時他的個性是一個規矩聽話、沉默寡言的人,後來擔任知名顧問公司的代表。他的情況也是花了幾十年,在自己當中培養了「專業說話者的人格」。
倒不如說,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大部分人對於自己的「人格」或是「個性」,往往抱持著「因為遺傳自父母,所以沒辦法」或是「天生就這樣,所以無法改變」這種「強烈的既定觀念」以及「自我限定的意識」,卻沒有理解到能夠在自己當中,真的可以培養新的「人格」或是「個性」這個事實。
── 話雖如此,實際上,要改變自己的人格極為困難吧?
田坂 沒錯。歷經長年「生長的環境」、「遇見的人」、「遭遇的經驗」所形成現在的人格,終究非常頑強,無法輕易地「改變」。
── 倘若無法改變現在的人格,該怎麼做才好呢?
田坂 不要「試圖改變」現在的人格,而是在自身中「培養」新的人格。
※ ※ ※
田坂 事實上,若不怕被誤解可以這麼說:「扮演某種人格」跟「培養某種人格」是一模一樣的。正確而言,長期「扮演」某種人格,自然恰如其分的會變為那種人格,進而成為一種在自身中逐漸成長茁壯的人格。
舉例來說,假設某人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置身於領導者的立場,若他用心投入扮演大家所期望的「領導者形像」,自然而然,某人會變得越來越像「領導者」,總有一天,會變得就像是他「原本的人格」。這樣的實例,在社會上比比皆是。
── 確實,社會上經常會說「越來越有老闆的架式了」、「越來越有父親的樣子了」。如果用心「扮演」某種人格,那種人格自然就會「成長茁壯」,是嗎?
田坂 沒錯。就此意義而言,我們能夠培養「各種人格」,表示我們自身中可能潛藏著「所有的人格」。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為了訓練「多重人格管理」的技巧,首先,我希望你無條件認定「自身中潛藏著所有人格」。因為這樣的意念,是使潛藏在自身中「各種潛能」綻放開花,極為重要的心理準備。
── 為什麼呢?
田坂 如同我在第一章提到的,因為「能力的本質是人格」。因此,認定「自身中潛藏著所有人格」,等於是認定「自身中潛藏著所有潛能」。
反過來說,認為「自己的人格僅止於此」,等於也是認為「自己的才能僅止於此」。結果如同第二章提到的,會產生「自我限定的深層意識」,壓抑了潛能開花。
※ ※ ※
田坂 若從具有實踐性技巧的觀點來分類,「隱藏人格」有三種層級。
第一種層級稱為「表層人格」。這是在某種狀況下會隱藏,但是在其他狀況下已經顯現的人格。我在第三章開頭介紹過我自已「喜歡說話的開朗人格」,會表現在朋友關係等等當中,但是剛進公司上班時,因為我在職場下意識的壓抑,所以沒有表現出來,這是「表層人格」的例子。
第二種層級稱為「深層人格」。這是現在隱藏著,沒有顯現的人格,但是隨著置身的立場或狀況改變,或者有意識的努力,在自身中成長、顯現的人格。舉例來說,剛才提到「越來越有父親的樣子」這句話,原本一味依賴父母、不夠獨立的年輕人,一旦結婚生子,萌生了為人父母的自覺之後,自然地身邊的人會說「那小子越來越有父親的樣子了……」,或是「她完全是為人母的模樣了……」等等。這是隨著立場改變,「父親人格」或是「母親人格」在自身中成長、表現出來,這是世間常見「深層人格」的例子。
第三種層級稱為「壓抑人格」。這是因為某種原因,強烈壓抑、深鎖在內心深處,不太能顯現的人格。舉例來說,因為年幼時遭到父母虐待,不容許依賴或是撒嬌,所以強烈壓抑住了「與別人親近的人格」等等,這就是其中一例。
像這樣,「隱藏人格」有三種層級。而且,依照層級的不同,使「隱藏人格」綻放開花、活用的技巧也就隨之不同。
── 原來如此,依照三種層級的不同,技巧也隨之不同。
那麼,「隱藏人格」若是第一種層級的「表層人格」,為使其綻放開花並加以活用,該實踐哪種技巧才好呢?
田坂 「隱藏人格」是「表層人格」的情況下,請試著實踐四個技巧。
首先,「表層人格」潛能開花術的第一個技巧是:
自行觀察自己以「何種人格」致力於現在的工作。
── 以何種人格致力……?為什麼必須思考這一點呢?
田坂 因為很意外的,我們不曉得自己以何種「人格」致力於工作。
假設問某個業務員「你以何種人格從事業務工作呢」,這種情況下,我們經常得到的答案是「在客戶面前,盡可能以開朗的個性行動」。此人將「業務員要開朗應對客戶」這種刻版的業務形象,套進了固有觀念。
然而,如果這位業務員是「工作能力強的業務主管」,肯定不只是「開朗的個性」,也會以「細膩的個性」工作。這種個性能夠「觀察到客戶無意間的表情、感受到言外之意的內心波動」等等,發揮「細心縝密」的才能。倘若想以業務上的專業躋身超級營業員的話,與其說是「開朗的個性」,更進一步琢磨鍛鍊「細膩的個性」才是王道,但是,一旦沒有意識到自身中「細膩的個性」,便無法有意識的培養這種個性或人格。
── 您的意思是說,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人格和才能」是無法培養的,是這樣嗎?
田坂 是的。因此,如果這位業務員的主管是「優秀的主管」,應該會用「讚美的話語」,讓他注意到這種「沒有意識到的人格」。比如說像是「那件事,你應對得非常周到,真了不起……」,或是「客戶沒有說出口,你都能夠立身設想,客戶一定很高興……」等等。
── 原來是讚美的話語啊。
田坂 是的。原本,給下屬讚美的話語,並不只是單單為了提升他們的幹勁,也是為了協助他們的成長。遺憾的是,最近的管理論,諸如「如何提升下屬的幹勁」大多偏向操作主義,這樣是無法培養出能夠協助下屬成長的優秀主管。
── 也就是說,讓下屬注意到連他自己都沒注意到的個性或人格,也是主管的重要職責嗎?管理的世界真是深奧。
田坂 是啊。在第三章開頭介紹過我的主管,「你知道你周圍的女同事怎麼看待你嗎?」他這樣的一句話才讓我倏然覺醒。
因此,反過來看這件事,為了在職場上去觀察「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人格」,詢問優秀的主管或資深的先進是很好的方法。
── 原來如此,包含這個方法在內,「自行觀察自己以『何種人格』致力於現在的工作」是第一個技巧。那麼,那二個技巧是?
田坂 「表層人格」潛能開花術的第二個技巧是:
自行觀察自己在工作以外的世界,展現「何種人格」。
── 在「工作以外的世界」,這是指?
田坂 舉例來說,和家人的關係、和朋友的關係、和情人的關係所展現出來的人格等等。試著自行觀察在各種關係中,自己會出現「何種人格」。這麼一來,應該就能注意到在各種關係中,出現了相當不一樣的自己。透過這樣的自行觀察,再一次試著深入檢視自身中有哪些人格。
── 經您這麼一說,我發現我和家人一起時,和在職場時,的確是出現了相當不一樣的人格(笑)。這個技巧,是在檢視和家人、朋友、情人關係中所展現的「自己」嗎?
田坂 是的。比方說,這之前介紹了我自己「喜歡說話的開朗人格」,這個部分出現在大學社團活動的朋友關係中,但是在現實社會的職場中,尤其剛開始上班時,幾乎是不太出現的人格。然而,一旦意識到這個人格在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之後,於是我在職場中便努力的表現出來。
職場裡應該會有人跟我一樣,「早知道在工作上,把和同事或朋友之間輕鬆講話時的那個人格,更積極的表現出來就好了」。
── 確實有這種人……(笑)他們為什麼不那麼做呢?
田坂 其中一個理由是「自我意識的壓抑」。
「如果在職場上出現這種人格,是否會被周圍的人誤會?」或是「主管是否會降低對我的評價?」這種自我意識,甚至是「我想讓自己看起來很優秀」,或是「我想展現出好的一面」這種自我意識,都會壓抑了那種人格的出現。
── 原來如此。可是,那樣的自我意識,任誰都有吧(苦笑)?
田坂 是啊。當我還是新進員工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曾經有過那樣的自我意識……(笑)。是主管的那一句話,擊破了我那道自我意識之牆。
── 就此層面而言,主管的職責的確很重要。
或許,職場中確實有人認為「早知道在工作上,更積極的表現出那個人格就好了」,但即使主管提示了,也試圖解開「自我意識的壓抑」,還是有人相當不機敏,因而無法切換人格,對吧?
田坂 這種人真的也不少。不過,儘管已經是顯現出來的「表層人格」,卻無法展現在工作場合的情況下,這種人的真正問題,未必是「不夠機伶」。
── 那麼問題是什麼呢?
田坂 原因之一,終究是欠缺「基礎體力」。
── 欠缺「基礎體力」是指,在第一章提到的欠缺「精神上的基礎體力」,也就是「精神體力」的不足吧?
田坂 是的。如同我一再說明的,「切換人格」不是單純的從一種人格切換成另一種人格的行為,而是「目前為止顯現的人格」加上「目前為止還沒顯現的人格」,依照狀況,適當靈活運用「複數人格」的行為。
為此,實際進行的時候,「判斷所置身的狀況」、「感知周圍人們的心境」、「選擇適當的人格」、「切換自然的人格」,必須瞬間進行這一連串的動作,而且必須具備相當的專注力。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必須具備「精神上的基礎體力」,亦即「精神體力」的行為。
── 因此,如果欠缺「精神上的基礎體力」,就無法進行「切換人格」這種高難度且複雜的行為,對嗎?
田坂 是的。這麼說或許有些嚴酷,即使是「表層人格」也無法「切換人格」的人,並非「不夠機敏」,而是欠缺「基礎體力」。依照當下置身的狀況,即使理解了必須「切換人格」也嘗試付諸實行,但是卻沒有足以實行的「基礎體力」。
若從別的角度來看,就會明白我們在工作中,為何選擇並戴上「表面的人格=人格面具」的其中一個理由了。
「因為這麼做比較輕鬆」。
── 若要一個一個的依照狀況切換人格,會累死吧(笑)。
田坂 是的。反過來說,依照狀況能夠自然且順暢切換人格的人,無一例外皆是「精神上的基礎體力」飽滿、也就是「精神體力」層次高的人。「精神體力」層次高的話,不分任何領域,是「工作能力強的人」的基本條件,也是邁向「一流的專業人士」的絕對條件。
如果瞭解了這一點,綻放「表層人格」的技巧上來說,應該就能瞭解接下來第三個技巧的重要性了。
「表層人格」潛能開花的第三個技巧是:
觀察「工作能力強的人」在工作中如何切換「人格」。
── 具體而言,「觀察」是指?
田坂 假設在企劃的專業領域中,若想從「工作能力強的人」身上學習「切換人格」,就要參加那個人主持的企劃會議,仔細觀察他切換人格的瞬間。譬如,像是在散發情緒式的集結構思會議中,進行到後半段,觀察他切換成彙整模式人格等等的變化。那個人若是名副其實的專業人士,你應該會察覺到他在前半段和後半段顯現的人格是不一樣的。
── 這就是您在第一章說過「始於民主、終於獨裁」的人格切換吧(笑)。
田坂 除此之外,還有「激勵模式」的人格,像是「那個點子很有意思耶」,以及「毒舌模式」的人格,像是「嗯……你就只能想出這些喔……」,觀察這些一流的企劃專業人士,你會發現其實有各式各樣的人格從他們身上出現。
── 原來如此,重點是無論企劃面或者業務面,加入那些有「工作能力強的人」參與的會議或洽商,凝神觀察那些人切換人格的瞬間,對嗎?
田坂 沒錯。為了學習這一點,其實有比「一起參與會議」更高明的技巧。
── 什麼技巧呢?
田坂 擔任對方的「隨身祕書」。
── 隨身祕書……嗎?
田坂 是的。這是極為有效的方法。尤其擔任優秀的經營者、創業家、經理人或領導者的「隨身祕書」,是學習人格切換的最佳方法。因為這些人會有意識、無意識的進行「多重人格管理」,在工作中,非常自然地「切換人格」。因此,若能擔任優秀的經營者、創業家、經理人或領導者的「隨身祕書」,就近觀察他們一天下來的各種樣貌,必定獲益良多。
其實,在我還年輕的上班族時期,曾經擔任過當時公司常務董事的隨身祕書,有好幾次機會隨行到國外出差。隨侍在側整天下來,從他身上我不只看到了「精明幹練的經營者」、「天生的社交高手」這些人格,也看到了「卓越的策略家」、「高深的思想家」、「興趣廣泛的玩家」、「虔誠的信仰者」等等好幾種人格,得以見識他自然切換這些人格的樣貌。這位常務董事後來成為公司的總經理、甚至是董事長,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
── 原來,隨身祕書不是單單的「打雜」而已。不過儘管如此,為了從「工作能力強的人」或是「一流的專業人士」身上學習,有必要那麼細微觀察他們的「人格切換」嗎?
田坂 因為世人對「專業論」有所誤解。
── 專業論的誤解……?
田坂 是的。放眼世間的書籍和雜誌、電視和網路等等,經常看到「工作能力強的人,訣竅就是這個!」、「偷學那位專家的技巧!」這類資訊,但其實如果真的想從「工作能力強的人」或是「一流的專業人士」身上學到東西的話,光是偷學一兩個「訣竅」或者「技巧」,是無法發揮力量的。
── 為什麼呢?
田坂 因為,一流的專業人士並非靠一兩個技巧發揮高度實力的。他們是利用「各式各樣技巧」的整體均衡,發揮實力。
舉例來說,傑出優秀的簡報,專業人士並非只靠「擅長說話」的技巧成功。除了「擅長說話」之外,還要搭配「觀察聽眾反應」的技巧、「超越語言的肢體傳達」的技巧、「用投影片有效傳達話意」的技巧等等,各式各樣的技巧組合和整體均衡才會成功。
而且,這些「各種技巧」的深處,分別存在著「各種人格」。
換句話說,一流的專業人士並非靠一兩個「人格」發揮高度實力。而是利用「各式各樣人格」的整體均衡來發揮實力的。
── 原來如此,這就是為什麼第三個技巧「觀察『工作能力強的人』在工作中如何切換『人格』」很重要的原因吧。
田坂 若是瞭解了這一點,理所當然,接下來的第四個技巧也就變得很重要。
「表層人格」潛能開花術的第四個技巧是:
在自己的工作中,切換已經出現並能活用的「人格」。
第一章曾經介紹了「工作能力強的資深行員」那位銀行窗口的例子,她適切地靈活運用以下「三種人格」工作:
「應對方式讓客戶感到愉悅『溫和親切的人格』」
「能夠獲得客戶信賴『周到細心的人格』」
「指導後進『嚴格兼具包容力的人格』」
因此,如果後進行員觀察了這位資深行員的工作模樣,進而思考「自己雖然能以『周到細心的人格』正確無誤的工作,但是因為太過專注,無法以『溫和親切的人格』應對客戶」,此時就該意識到,應該在自身中培養那位資深行員「溫和親切的人格」,並且努力在工作中表現出來。
── 我想,這應該就是您在第三章開頭說的「有意識的培養『人格』」,但實際上,這種事真的做得到嗎?
田坂 可以。尤其「隱藏人格」若是「表層人格」的話,只要下一點工夫和努力、有意識的培養,就能表現出來。
現在回想起過去我剛出社會時,覺得自己「個性不夠機伶」,後來透過業務的工作,累積了「貼心」、「關心」、「用心」這些訓練之後,「機伶的個性」還是會恰如其分的在自己當中成長。
反倒是從「潛能開花」的觀點來看時,最可怕的是我一再重申的,諸如「我天生就是不機伶的個性」、「我很笨拙,所以這種個性改不掉」這種「自我限定」。
這樣一來,就會限制住自己「個性」或「人格」的格局,結果也限制住了「能力」或「才能」的廣度。
── 這麼說的話,從「人格和潛能開花」這一點來看,您在第二章說的「自我限定」,是個極大的問題……。
那麼,我再提一個更深入的問題,倘若我們在工作中需要綻放的「人格」是尚未顯現的「深層人格」時,該怎麼辦才好呢?
田坂 該怎麼做才能使「深層人格」綻放開花呢?坊間有各種方法論,在此,先介紹「深層人格」潛能開花術的三個技巧。
第一個技巧是:
將優秀的專業人士視為「師父」,從他身上學習「人格」。
── 從師父身上學習人格嗎?
要從師父身上學習的,不是「技術」或「知識」嗎?在田坂老師的著作中經常談論到,對吧?
田坂 你真清楚(笑)。確實,從「師父」身上學習「技術」或「知識」很重要,但其實,該從「師父」身上學到最深奧的部分是「人格」。
── 人格……學得來嗎?
田坂 可以。舉例來說在職場上,能夠將有優秀領導能力的主管視為「師父」,從他身上學習「領導人格」。此外,能夠從具有優秀業務能力的主管身上,學到「業務專業的人格」;從發揮企劃能力的主管身上,學到「企劃專業的人格」。
── 領導人格能夠學習嗎?我總覺得有人適合當「領導者」,有人不適合……。
田坂 不,正好相反。其實,每個人都擁有,但是最終卻含苞凋零的,就是這個「領導人格」。剛才我說過,每個人都擁有「所有人格」,因此基本上,每個人也都擁有「領導人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發揮,所以大多含苞凋零。
尤其,這種人格必須是置身於某種狀況或立場,才會自然開花的人格。
── 真的嗎?
田坂 「persona」在拉丁文是「面具」的意思,但是在分析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上,指的是人在不同場合中,有意識、下意識地選擇「表面人格」。
── 我們在不同場合中,選擇了「表面人格」嗎?
田坂 是的。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場合或狀況中,有意識、無意識地選擇了「表面人格」。
如同先前說過的,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格」,但是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會有意識、無意識地選擇認為最適合該場合或狀況的「表面人格」來應對。把選擇的「表面人格」比擬為像是戴著「面具」的樣子,因此稱為「人格面具」。
舉例來說,這場對話一開始曾經提...
作者序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問世呢?
二○一四年,我在光文社出版了一本著作《磨鍊知性——「通才」時代》,在這本書中,談到了未來將是「超級通才」的時代,也就是能夠融會貫通「思想」、「眼界」、「志向」、「策略」、「戰術」、「技術」、「人格」這「七種知性」,將會是未來發光發熱的人才,並教導如何成為這種人才的技巧。
我也闡述了在這些技巧中,為了融會貫通這「七種知性」,必須依照置身的場合和狀況,切換自身中的「各種人格」以應對「多重人格管理」,結果迴響超乎預期,收到許多讀者希望更詳細瞭解「多重人格管理」的聲音。
另一方面,我於二○一三年起開設了「田坂講堂」,聚集來自日本各地、有超過一千八百位企業家及主管參加。這是一個以成為「超級通才」為目標的「學習場所」,並經常舉辦活動,在田坂講堂第六場講演中提及「多重人格管理和潛能開花術」之後,聽到許多學生的反應,他們想進一步深入學習,同時也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
在這過程中,一名從事出版編輯的學生T君,他提議「多重人格管理和潛能開花術」作為主題,可不可以讓我和T君以「對話」的形式出版書籍。
到目前為止,我不曾以對話的文體出版著作,但T君提議「正因為是艱澀的主題,所以更需要用輕鬆的形式,愉快、淺顯易懂地談論」,對於這點我感到認同,於是最後決定出版這本書。
所幸T君在重新看過原稿之後,從讀者的觀點適度發出重要的提問,增加討論的深度,在他的協助之下,本書以夾雜著玩笑話和歡樂的形式,把這種艱澀難懂的主題,做成深入淺出的著作了。
不過我想,看過我以前著作的讀者,應該能夠在本書中感受到我「截然不同的人格」、「陌生的人格」等各種特質。
這也是「多重人格」的好例子,若您從中有所受益,我將深感無比榮幸。
二○一五年四月十七日 田坂廣志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問世呢?
二○一四年,我在光文社出版了一本著作《磨鍊知性——「通才」時代》,在這本書中,談到了未來將是「超級通才」的時代,也就是能夠融會貫通「思想」、「眼界」、「志向」、「策略」、「戰術」、「技術」、「人格」這「七種知性」,將會是未來發光發熱的人才,並教導如何成為這種人才的技巧。
我也闡述了在這些技巧中,為了融會貫通這「七種知性」,必須依照置身的場合和狀況,切換自身中的「各種人格」以應對「多重人格管理」,結果迴響超乎預期,收到許多讀者希望更詳細瞭解「多重人格管理」的聲音。
另一...
目錄
序文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問世呢?
第一章 每個人都是「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演講型態
自然切換的「演講人格」
話術的要訣是「人格的切換」
「多重人格」的音樂家和運動員
頂尖的經營者一向是「多重人格」
「大器之人」這句話的真正涵義
「多重人格」不是精神疾病
任誰都有「複數的人格」
「才能」的本質是「人格」
「應付人心」的才能
工作必須適當切換「複數的人格」
從電子郵件的寫法可以得知「切換人格的能力」
「工作能力強的人」電子郵件的秘密
「靈活運用人格」所需具備的「基礎體力」
一通電話也是「多重人格管理」的訓練
企劃會議的專業技巧,在於靈活運用「人格」
所有人都戴著「各種面具」
「柔韌內心」的本質
「僵硬的人格面具」會壓抑潛能
第二章 「表面人格」阻礙潛能開花
「深層意識」會使能力萎縮
「自我限定」會壓抑潛能
無法改變「潛意識」的真正原因
「無意識中說出的話」其可怕之處
「內心的微妙之處」將世界一分為二
「自尊心強的技術人員」易淪為自我限定
「體貼下屬的主管」其深層意識
「性格測驗」的真正意義
「有深度的人」這句話的意思
從「多重人格」管理,邁向「深層意識」管理
「天才」告訴我們的事
第三章 如何展現隱藏的人格和潛能?
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原來的樣貌」
「切換人格」讓工作得心應手
每個人都潛藏著「所有的人格」
不是「改變」,而是「培養」人格
「扮演」人格,才能「培養」人格
「隱藏人格」的三種層級
沒被看到的「自己的工作人格」
壓抑人格的「自我意識」
「不夠機伶」是精神體力的不足
世間充斥著對「專業論」的誤解
有意識的培養「隱藏人格」
處境會引導出「領導人格」
每個人都有「領導人格」
和你的「師父」形影相隨
徒弟「越來越像」師父的階段
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個性」
「不擅長的工作」讓人格和潛能開花
「懷才不遇的時期」是絕佳的機會
鈴木一朗「害怕的投手」
「適性測驗」的陷阱
「適才適所」這句話的可怕
體驗「非日常的人格」
何謂令人感覺「成熟」的人
該在心中培養「安靜的觀察者」
「匿名」表現出的「其他人格」
「隱藏人格」的意外性
「莫名印象深刻」的感覺,預感了未來出路
不是「解放」,而是「觀察」深層人格
「清醒的看著」其意義
為何壓抑了「特定人格」呢?
「厭惡別人」的本質是「自我厭惡」
第四章 這樣做,就能豐富你的人格和人性
「貧乏的人格特質」所帶來的事物
「人文素養」的真正涵義
從「文學」的時代,邁入「電影」的時代
唯有身處「極限」,才會顯現出不可思議的人格
從「電影」學習「人格特質」的技巧
「人性」開花的三個理由
「自我管理」和「安靜的觀察者」
只要靜靜的注視觀察「自我」
從「小自我」培養成「大自我」
從「小我」到「大我」,再到「無我」
懷抱「志向」或「使命感」而活
謝詞
序文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問世呢?
第一章 每個人都是「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演講型態
自然切換的「演講人格」
話術的要訣是「人格的切換」
「多重人格」的音樂家和運動員
頂尖的經營者一向是「多重人格」
「大器之人」這句話的真正涵義
「多重人格」不是精神疾病
任誰都有「複數的人格」
「才能」的本質是「人格」
「應付人心」的才能
工作必須適當切換「複數的人格」
從電子郵件的寫法可以得知「切換人格的能力」
「工作能力強的人」電子郵件的秘密
「靈活運用人格」所需具備的「基礎體力」
一通電話也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