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輯錄歌仔戲重要資料、名家講戲範例、表演工作者筆記與傳記等,
不僅為「做活戲」研究的重要文獻,也是藝術家壓箱寶的首次公開。
歌仔戲圈內稱「幕表制的即興演出」為「做活戲」。本書總結作者近二十年深耕臺灣民間歌仔戲田野調查的研究心得,以「即興戲劇」角度切入,深入並完整的探索歌仔戲劇種藝術,透過學理分析,試圖為歌仔戲建立體系化的戲劇理論。藉此為臺灣民間歌仔戲獨到的創造方法發聲,豐富學界對於戲劇創作和表演的認知,並試圖為它建構理論。
本書分為上、下二編。下編《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資料類型與運用》輯錄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相關重要資料,包括:臺灣民間歌仔戲知見劇目;「做活戲」劇目田野記錄;各類型「臺數」舉隅;名家名劇講戲範例;演員筆記舉隅;重要講戲人、演員及樂師傳記資料等,並針對田野工作冠以「導論」一文,提出田野研究操作的方法和心得。內容看似資料彙編或選萃,實則都是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重要文獻,許多更是歌仔戲藝術家壓箱寶的首次公開。
作者簡介:
林鶴宜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戲劇研究》學報總編輯。主要著作有《臺灣戲劇史(增修版)》(2015)、《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2011)、《淬煉:陳剩的演藝風華和她的時代》(2008,與許美惠合著)、《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2007)、《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2004 ,與蔡欣欣合著)、《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2003)、《臺灣歌仔戲》(2000)、《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1995)等書,中國及臺灣戲劇研究論文多篇。戲劇評論散見報章雜誌。
章節試閱
出版說明
第七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講戲人、演員及樂師傳記資料(摘錄)
(五)簡麗玲小傳
簡麗玲生於民國36年(1947),生肖屬豬,桃園大溪人。父母親都是歌仔戲演員,父親簡萬發工武生,擅演三國戲,有「臺灣囝仔的顏良」之稱;母親楊梅,藝名「水中月」,工小生。簡麗玲和目前擔任後場的弟弟簡明峰都是戲班出生,從小耳濡目染,很自然的走進這個行業。
簡麗玲一身的功底主要都是在嘉義「新光興」歌劇團學得,本來學花旦,後來才漸漸往三花發展。十五歲時,因家境困難,以三千六百元的代價,被綁進「拱樂社」一年。當時「拱樂社」除了綁學戲囝仔,也以較高的價格綁像簡麗玲這樣學過戲的女孩子。她先是待在一團,同時期著名演員有簡杏雪、許秀哖等人。那時的編導是陳守敬,劇本是寫死的,大部分的演員雖然不識字,經過幾次講解,就會被要求強記劇本內容;而這樣的要求執行起來,竟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簡麗玲後來被調到二團,再調到三團就離班了。離班後,她和父母隨當時著名戲班「苑裡華臺園」在過年時出國演出四個多月。回臺灣時,簡麗玲已經十七歲了,隨著家人進入「新南光」歌劇團,同時期的著名演員有小白光、月春鶯、林桂柑等。待到約二十歲,簡麗玲碰到適合的對象,就結婚了。
結婚後,先生黃順平在嘉義整了內臺班「華明」歌劇團,簡麗玲二十一歲,(約民國57年)就升格做了戲班老板娘,洪秀玉、李如麟、康慧美、黃香蓮都是旗下的演員。不過,那時歌仔戲已經很不景氣,電視歌仔戲在楊麗花成功竄紅後,吸引了大批看戲的觀眾,內臺承受了經營上更大壓力,約一年後就收班了。收班後,簡麗玲面臨人生巨大的變化,先是房子遭祝融吞蝕,約二十八歲時,又因故和先生分手。簡麗玲生有二男二女,她分得一對子女,帶著孩子在臺南「鶯藝三姐妹」歌劇團住班,待了相當久的時間。直到四十八歲,才北上加入「燕林」歌劇團。後轉到弟弟簡明峰和弟媳吳金桂的「勝珠」歌劇團,從此安頓下來。簡麗玲曾在民國85年以《白蛇傳》的「許不了」一角,得到地方戲劇比賽「最佳三花」的榮譽,天分加上興趣,她對三花的表演頗有心得。
「勝珠」歌劇團在民國90年改名「飛鳳儀」歌劇團。多年來,除了擔任駐團三花,簡麗玲也和該團老生演員陳清海分擔「講戲」的工作。陳清海擅長歷史劇,簡麗玲擅長胡撇仔戲。簡麗玲並不認為待在「拱樂社」的那一年對她從事講戲有什麼特別的影響。她所以會講戲,主要因為一生都在演歌仔戲,記性較好的緣故。她講的戲多半來自內臺劇目的濃縮,也有自己編的戲碼。代表劇目包括《神劍白太郎》、《父子同妻》等。
(六)林秀鳳小傳
林秀鳳,民國46年(1957)6月7日生,屬雞,臺北人。出身自戲劇家族,祖父母都是戲班演員。父親林義成曾在「臺灣」電視臺任編導,後來自組「青燕」歌劇團,是有名的紅生;母親蕭環吉則是小生演員,藝名「小桃紅」。家族中還有三位舅舅和兩位舅媽也是歌仔戲演員,「新櫻鳳」的當家小生許素雲就是她的三舅媽。林秀鳳共有七個兄弟姐妹,但只有姐姐青燕和排行老三的她從事歌仔戲演出。
由於出身戲劇世家,笑稱「被父母拖去做戲」的林秀鳳,六歲便被送到「拱樂社」當綁戲囡仔。在「拱樂社」學戲的七年裡,老師阿艦頭(案:即羅秀鑑)的教導十分嚴厲,也讓林秀鳳從小練就了扎扎實實的基本功。當時待的「拱樂社」第六團囝仔班,是個由大人錄音、小孩演戲的錄音團。雖然並未正式學到唱唸,但卻累積了深厚的武功基礎及舞臺經驗。
「囝仔班七年就是學旗軍仔。旗軍仔歹做,不過尚好(最容易)撿藝術,站在旁邊看人家演,戲演的是好是壞心裡都清楚。」林秀鳳笑說:「我最頇顢,人家不做就叫我做,這樣戇戇啊做,顛倒經驗愈多。」腳踏實地的她認為「沒從基本步學起怎會成功,沒漏氣過怎會曉?」和唐美雲、呂福祿合演《虹霓關》時,曾有記者問林秀鳳的專長是哪個行當?林秀鳳當時回答:「我的專長就是旗軍仔(龍套)!」也就是這項「旗軍仔」專長,讓林秀鳳從小養成了對舞臺調度的敏感度,及對每個角色同等的重視。
在「拱樂社」待了七年,十三歲(民國59年)開始跑外臺班的林秀鳳,雖然有扎實的基本功,但並不會唱唸。因此她從武戲開始演起,唱唸則是在父親林義成和長輩的指導下慢慢學習。雖然這段期間演的腳色以苦旦和武旦為主,但是什麼腳色都愛演的她,並不會挑腳色,因而也累積了許多不同的演出經驗。「學的(技藝)是死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對經驗的珍惜,讓林秀鳳在技藝上穩健地成長。
十五歲(民國61年)時,林秀鳳便和在戲臺上相識的丈夫結婚。丈夫出身客家曲藝團「小月娥」,「小月娥」不但有曲藝表演,也兼演客家戲、歌仔戲和布袋戲。成為客家媳婦的她,開始加入客家班,跟著丈夫全臺跑透透,也曾隨團前往美國、日本等地演出。那時跟著丈夫學習客家戲、京劇,雖然剛開始有語言上的障礙,不過戲膽十足的她,還是跟著大家上臺演客家戲。對手戲的演員在講完臺詞時,也會講一句林秀鳳聽得懂的閩南語,提醒她接著演下去。
十九歲(民國65年)時,父親林義成整「青燕」歌劇團,林秀鳳和大姐(藝名青燕)隨著父母及舅舅、舅媽一起在團中幫忙。民國66年「青燕」演出的《烽火鴛鴦》(《漁孃》),在地方戲曲比賽中奪得第一,當年和大姐分飾劇中主角玉仙和芭樂的林秀鳳,至今仍不忘當時演出的感動。不過現在外臺的戲班很難演好這麼大規模的戲齣,堅持演不出效果寧可不演的她說,「現在只能把這齣戲放在心裡,懷念以前演出的盛況」。在「青燕」的日子,全家人一起為製作好戲而努力,也是林秀鳳至今懷念不已的。不過隨著父親的往生,「青燕」也在林秀鳳的生命中畫下一個句點,之後林秀鳳便在「建龍」等劇團搭班演出。
二十九歲(民國75年)的林秀鳳曾為宜蘭「建龍」歌劇團演出穆桂英一角,並得到地方戲曲比賽的最佳女主角獎。三十歲時,因為丈夫過世,林秀鳳回到臺北,加入「陳美雲」歌劇團。在「陳美雲」歌劇團待了約十一年,四十多歲時在「蘇恩嬅」歌劇團待了一年後,又轉搭舅舅的「新鈺雲」演苦旦,後來又成為「翔鈴」和「全慶」的固定班底。
林秀鳳除了在「全慶」專職講戲外,在「翔鈴」的工作主要是演花臉和三花,也兼演老旦和彩婆。她認為「機會要讓給少年仔,我們有經驗的來演下手,幫忙撐場面,戲才好看」。林秀鳳最看不慣因為演旗軍仔就胡來一氣的演員,因為對她來說,「一齣戲要好,要每個好,旗軍仔也很重要,大家都要配合」。林秀鳳深深以為,一齣好戲是必需要靠全體的努力,就算是螺絲釘,也有其不可或缺之處。
「不管在哪一班,都要盡心為班」,林秀鳳最氣的是「做戲看場面的」,「盡心去做,一定會成功,畢竟是呷神明飯的」,她也說:「做戲和做人一樣,萬底深淵,做到死,學到死。」「盡心去做」是林秀鳳做人的原則,也是她始終學戲的堅持。
(七)陳昭香小傳
陳昭香生於民國51年(1962),屬虎,是創始人陳明吉的第一個孫子。她的年紀比第二代成員小一些,而比大多數第三代成員大很多,舉例而言,現任「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就大她不到十歲(陳勝福為民國42年生)。天生的戲劇細胞使昭香從小就備受家族看重,因而在第三代成員中,她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大姐大」。
擁有一副好歌喉的她,自小就是「明華園」的「冠軍牌」。因為家學淵源,昭香三歲就登臺了。大人只要抱她在桌上唱起歌,輕易的就能吸引一大票戲迷,對這位「天才兒童」嘖嘖稱奇。
昭香最早學的是小旦,也擅長演「三八」,十八歲那年被拔擢為劇團苦旦,因為身高夠,扮相俊美,十九歲開始轉演小生。民國71年,昭香二十歲就代表「明華園」參加全臺歌仔戲比賽,以《父子情深》中的「關山月」一角,得到「最佳小生獎」的殊榮。
陳昭香一站上臺,很自然的就散發出熠熠神采。她的刀槍靈活,耍起來好看又不費力,演武戲駕輕就熟;演文戲比一般小生多了一股爽朗健康的氣息,在當今歌仔戲小生中相當特別。無論文戲、武戲,昭香都很投入,她擅長掌握戲劇節奏,且能夠帶動全體演員呈現最好的緊湊度和節奏感。在外臺即興的演出中,她詮釋核心人物,除了帥氣、正派,總還帶著相當的靈活和幽默,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和擔任三花的弟弟陳進興演對手戲,每每能夠不斷引爆笑點,緊緊的牽引著觀眾的情緒,所到之處,無不風靡。
然而,這樣的能力卻不是與生俱來的,昭香雖然條件出眾,仍然下了一番死功夫。她學戲頂真,樣樣求完美,日積月累,才能有今天的從容和餘裕。「明華園」一向以「粗腳戲」見長,好不容易栽培出第一代女小生陳春鳳,陳春鳳卻在二十四歲就嫁人出班了。之後有一段時間,「明華園」的小生都是外來的演員,待不了多久就離班。為了長久之計,家族長輩看中她,要她頂起了小生的重責大任,早期母親劉束子還是臺柱小旦,母女經常聯手演出。求好心切的她,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心情緊張,竟得了胃出血。為了戲好,為了對站在臺上的自己負責,如此全心全意的付出,外人是很難想像的。
昭香在二十九歲時走入婚姻,生有一子一女。復出後,「明華園」當家小生已由原來的當家小旦孫翠鳳接任。「明華園天團」戲路遍及南部各縣市,規模較一般外臺劇團大。雖然較少參與總團演出,陳昭香卻是外臺歌仔戲觀眾心目中的「天王」。
擁有廟會劇場超級明星魅力的陳昭香,私底下卻認為自己「沒什麼雄心壯志」。重家族,重倫理,是她一生的堅持。除了必須承擔繁重的戲分,她還花很多心血帶領團務,訓練團員。正因為如此,「天團」上上下下唯她是從,打心裡尊重她,也依賴她。這雖然使得「自我」被犧牲,她卻以「知足」作為處事之道。「我朋友很多!」這是她最感自豪的,也是她快樂的泉源。
民國93年開始,在三叔陳勝在的引導下,昭香帶領「天團」進軍文化場,演出《青陽大大爺》、《猩猩膽》、《鬼菩薩》、《弦月霜天》等劇目,立刻受到各方矚目。有人驚訝這麼亮眼的小生何時竄起來的?其實,以「明華園」當家小生的實力,這一番佳績,完全是輕而易舉的意料中事!
(八)呂瓊珷小傳
呂瓊珷生於民國58年(1969)1月28日,屬猴,臺中人。出身呂鴻禧家族。祖母呂愛菊女士,日據大正6年(民國6年,1917年)生,為呂訴上父親呂深圳之養女。父親呂鴻禧,生於日據昭和16年(1941),於民國53年在臺中整歌仔戲內臺戲班「國光」歌劇團,民國59年轉型為外臺戲班。呂鴻禧很早就嘗試整理編寫劇本的工作,曾改編內臺名劇《師生恩仇》(即《鶴驚崑崙》,與電影《臥虎藏龍》原小說都屬王度廬「鐵鶴五部」的作品)為外臺戲,奠定了國光以老生和小生對戲的特色,並打響名號。民國76年呂鴻禧因癌症去世後,交棒給長子呂忠明、次子呂國斌,及三子呂瓊珷。
呂瓊珷出身戲劇世家,從小在父母及劇團環境的耳濡目染下,培養了對戲劇的敏感度。但小時候的呂瓊珷一點也不喜歡演戲,踏入歌仔戲這行單純地只是因為想黏著父母的小孩心性。因為父親的劇團戲路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天必須在外奔波,所以小孩們為了讀書都寄人籬下。每當思親心切時,呂瓊珷就會自己搭著公車四處尋找爸媽。「路邊一聽到鑼鼓聲,彷彿爸媽就在那邊,那種感覺很心酸啊!」因為想念父母親的情感太濃烈,就跟父親搪塞了個理由:「你太辛苦了,我要幫你!」從此呂瓊珷便正式開始在父親劇團裡學習。
剛到劇團的呂瓊珷,其實什麼角色都得演,除了旗軍仔,甚至連男扮女裝、猩猩等奇奇怪怪的角色也都嘗試過。一開始學戲是從三花學起的,因為三花不太需要身段,只要像節目主持人那樣講得溜就行了。後來待久了,經過劇團穩紮穩打的訓練,奠定了呂瓊珷的身段基礎。因為本身戲感細膩,又喜歡嘗試各類角色,尤其是三花,讓呂瓊珷培養出獨特的戲劇節奏感,也為日後導戲奠下基石。
由於起初不是真心想演戲才進劇團,所以時間一久就原形畢露。呂瓊珷開始過他自己所謂「混日子」的生活,當然也因此常常被父親修理。到了十八歲那年(民國76年)父親過世,更對演戲產生莫名的排斥感,過起了年少輕狂的日子。當時「摩托車換過一臺又一臺」,直到這段荒唐的歲月過去了,對父親的過世較釋懷後,再回到團裡,才開始比較用心去學戲。一方面因為累積了足夠經驗,一方面要幫忙分擔團裡的工作,呂瓊珷約二十歲(民國78年)就開始在團裡講戲。
有一回在新竹城隍廟演出,因為演得很好,請主突然要求加戲,於是從臺中出發到下交流道前,居然就想出一齣戲來。「沒辦法,為了跟請主交代,只好努力想戲。」講戲能力在此環境下,也漸漸被磨練出來。呂瓊珷坦言雖然小時候不用心,但畢竟在這個環境長大,很多東西都是耳濡目染的。「爸爸在身邊時,就會交代要怎麼做,只是那時不放在心上;現在要用心去做時,這些罵人的、教訓的話就浮現了出來。」真正開始放手去做時,呂瓊珷展現了令人折服的戲劇天分。
因為感到年紀的壓力,呂瓊珷在三十歲(民國88年)左右才真正全心全力投入歌仔戲的創作及表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呂瓊珷,繼承了父親的編導才能,成為現在「國光」歌劇團的主力編導。他擅長將生活題材納入劇場,並擅長歷史劇。代表作如《金雞母》、《赤壁論文》、《二氣周瑜》、《石門八陣圖》等,受到觀眾熱烈歡迎。也曾以《一案破雙釘》在臺灣省地方戲曲比賽獲得最佳導演獎。近年來,許多歌仔戲劇團更爭相邀聘呂瓊珷為導演,執導年度大戲,累積作品如《東寧王國》、《竹塹林占梅》、《鄭成功》、《魅湖咒》等,皆深獲好評。
編劇及導演兼擅的呂瓊珷,舞臺表演也深受肯定,曾以《搖錢樹》在臺北市地方戲劇比賽得到最佳淨腳獎。他的表演細膩,擅演深沉的老生,如趙公明與曹操等人物;亦擅演三花。呂瓊珷經常支援各大劇團的公演,在歌仔戲舞臺上,男性演員原屬難得,而能演能唱能編能導的呂瓊珷,實可說潛力無窮。民國98年起,呂瓊珷被網羅進入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科任教,肩負起學校體系薪傳教育的工作。
出版說明
第七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講戲人、演員及樂師傳記資料(摘錄)
(五)簡麗玲小傳
簡麗玲生於民國36年(1947),生肖屬豬,桃園大溪人。父母親都是歌仔戲演員,父親簡萬發工武生,擅演三國戲,有「臺灣囝仔的顏良」之稱;母親楊梅,藝名「水中月」,工小生。簡麗玲和目前擔任後場的弟弟簡明峰都是戲班出生,從小耳濡目染,很自然的走進這個行業。
簡麗玲一身的功底主要都是在嘉義「新光興」歌劇團學得,本來學花旦,後來才漸漸往三花發展。十五歲時,因家境困難,以三千六百元的代價,被綁進「拱樂社」一年。...
目錄
出版說明
下編 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資料類型和運用
導論: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田野採集資料的類型和運用
第一節 田野中所見的劇團內部資料類型
第二節 歌仔戲「臺數」的作用和形式
一、「臺數」的作用
二、因應不同作用的「臺數」形式
(一)作為講戲底本的臺數
(二)作為演出提醒的臺數
第三節 歌仔戲「做活戲」演員筆記所透露的訊息
第四節 「臺數記錄法」的概念和運用
結語
第一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見劇目目錄
第二單元 歌仔戲「古路戲」劇目田野記錄
一文錢•一箭仇‧七星廟‧九焰山起義‧八府巡按‧上梁山‧大拜壽‧天下財王‧天下財王‧太陽山起義‧父子雙掛帥(金水橋)‧王文英認親‧兄弟多情(蘭陵王)‧包公案之釣金龜‧包公斬文判‧甘露寺‧收孟良‧江山換美人‧西漢演義之梟雄淚‧宋宮祕史‧李克用復唐之沙陀國‧李篡出世(李闖王出世)‧招財進寶(天下財王)‧明清兩國誌(李篡出世)‧東球島‧法鬥弄魁星‧牧虎關‧金獅子‧洛陽橋‧界牌關‧虹霓關‧重建楚王宮‧唐明皇遊月宮‧唐明皇遊月宮‧狸貓換太子‧珠簾寨‧崇禎出世‧斬單雄信‧斬顏良‧郭子儀大拜壽‧隋唐演義之收尉遲寶林‧楊排風掛帥‧楊寶才得黃金‧楊繼業出征‧楊繼業歸天‧楚漢(四)韓信書信定三國,霸王濰水敗劉邦‧楚漢相爭之月下追韓信‧楚漢相爭之鴻門宴‧義悲亭‧道光斬子‧劉智遠翻無道‧劉瑞蓮掛帥‧劉瑞蓮掛帥‧濟公大戰接引尊者‧濟公傳第四階段:濟公大戰接引會女媧‧濟公戰女媧‧薛丁山下山之棋盤山‧薛丁山征西之青龍關‧薛丁山與樊梨花之樊梨花大破洪水陣‧薛剛娶某(紀鸞英招親)‧鍾馗嫁妹‧魏徵斬龍王‧魏徵斬龍王‧羅通歸天
第三單元 歌仔戲「胡撇仔戲」劇目田野記錄
一女兩夫‧一女嫁兩夫‧一世恨‧一江春水向東流‧一鏢還三鏢‧三寸絕命金馬鏢‧三仙美人圖‧千古情怨‧大宛風雲變‧女俠胭脂虎‧五甲八條‧五華山恩仇記‧五鳳山大決鬥‧仇血染情花‧手足情淚‧手足無情‧月下怪人‧火燒平陽城‧父子干戈‧父子同妻‧兄弟冤仇死了同心‧兄弟情深‧可愛的情人‧朱門輕風‧血仇二十年‧決鬥五鳳山‧岳劍秋回弟‧岳劍秋回弟‧玫瑰賊‧金天狗‧金收樓拆‧苦雨戀春風‧負心郎‧風流王子‧風流王子‧風雪二十年‧飛刀斷情緣(上本)‧飛賊黑鷹‧宮怨‧浪蕩子‧海賊馬天狗‧真假皇后‧真假皇后‧神劍白太郎‧胭脂虎‧娶親錯親‧康熙君造浮橋報母恩‧情難斷‧深宮醜‧莽夫東邪‧陰陽界‧順治君與董小宛‧傾城之戀‧暗光鳥‧雷打不孝子‧雷打不孝子‧瞎眼國王‧誰是兇手‧駝背妻嫁狀元夫‧駝背新娘‧龍虎兄妹(女俠胭脂虎)‧龍俠黑頭巾‧簫聲(上本)‧雙生仔怨‧櫻花戰爭‧櫻花戀(櫻花戰爭)‧鐵扇鸞情(上本)‧贖罪塔‧贖罪塔‧贖罪塔‧靈前會母
第四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各類型「臺數」舉隅
(一)內臺歌仔戲臺數:「日光」歌劇團(劇名不詳)上本
(二)內臺歌仔戲臺數:「明華園」歌劇團《朱洪武走國》連臺本戲第一本
(三)外臺歌仔戲臺數:「明華園天字」戲劇團陳進興《隋唐演義》連臺本戲第七本
(四)外臺歌仔戲臺數:「玲藝」歌劇團《朱亮光鬥程麗華》連臺本戲第一本
(五)外臺歌仔戲臺數:「國光」歌劇團呂瓊珷《亡秦之劍宇宙峰》連臺本戲第一本
(六)外臺歌仔戲臺數:「明華園黃字」戲劇團陳勝國《青蛇傳》
(七)外臺歌仔戲臺數:「秀琴」歌劇團莊金梅《一世恨》
(八)外臺歌仔戲臺數:「秀琴」歌劇團陳安妮《大俠ABC》
(九)外臺歌仔戲臺數:「小飛霞」歌劇團黃月霞《逃亡二十年》
第五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講戲人代表劇目講戲範例
(一)董錦鳳《姐弟鬥法包青天》
(二)吳進旺《路遙知馬力》
(三)王束花《一刀流》(又名《大俠孤兒夢》)
(四)顏木耳《黑人大俠》(後改名《黑衣大俠》)
(五)洪明雪《林成功》
(六)鄭金鳳《林桂香告狀》(共二本,舊名《三俠女哭倒地獄城》)
(七)吳錦桂《洛神》
(八)吳錦桂《秦始皇》
(九)林秀鳳《包公案之斬千金》
(十)呂瓊珷《金雞母》
(十一)莊金梅《洛神》(共二本)
第六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演員筆記內容舉隅
(一)孫詩雯筆記本《憨按君》第二本花旦(賽玉鳳)臺數
(二)孫詩雯筆記本《大俠羅少峰》花旦(愛新覺羅施玉仙)對不同人物講的四句聯六段。
(三)黃月霞筆記本《蜘蛛精》武打臺數6臺
(四)黃月霞筆記本《秋怨》劍術[武打記要]
(五)黃月霞筆記本《樊梨花斬子》對白
(六)黃月霞筆記本流行歌曲目
(七)陳進興筆記本《玉面雙怪貓》第一本三花(祝憨面)臺數
(八)陳進興筆記本「十殿閻羅」記要
(九)郭春美筆記本「三擒三放」
(十)郭春美筆記本「羅通、丁山」唱詞
(十一)郭春美筆記本「阿母我恨你」唱詞
(十二)張秀琴筆記本《六卷兵書》唱詞
(十三)孫詩詠筆記本「求親」唱詞二段
(十四)孫詩詠筆記本「(羅通娶屠爐公主三條件)」唱詞
第七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講戲人、演員及樂師傳記資料
(一)受訪人簡介
(二)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講戲人及演員小傳
(三)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名講戲人講戲史
出版說明
下編 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資料類型和運用
導論: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田野採集資料的類型和運用
第一節 田野中所見的劇團內部資料類型
第二節 歌仔戲「臺數」的作用和形式
一、「臺數」的作用
二、因應不同作用的「臺數」形式
(一)作為講戲底本的臺數
(二)作為演出提醒的臺數
第三節 歌仔戲「做活戲」演員筆記所透露的訊息
第四節 「臺數記錄法」的概念和運用
結語
第一單元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見劇目目錄
第二單元 歌仔戲「古路戲」劇目田野記錄
一文錢•一箭仇‧七星廟‧九焰山起義‧八府巡按‧上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