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寫作使我安定
碳化的心
知名政治學者吳介民的第一本詩集。
本書收錄三十六首精采作品,創作時間橫跨二十年,書寫地點集中於台北和紐約。《地犬》詩語言神祕而瑰麗,展現政治學者在論述之外自由而豐盛的心靈面向,令人驚豔。
本書特別邀請著名詩人曾淑美擔任編輯,插圖由作者親自手繪,文、圖精采,彌足珍貴。
默想起他的詩句:「走入火,影子便巨大」──在這個搖晃的世界,寫詩的人的作品與行動究竟要動搖甚麼?守護甚麼?成就甚麼?留下甚麼?……我們懷抱著各自的天堂與地獄,如火張望,答案未必相同,但當然一切互相了解。
──曾淑美
作者簡介:
吳介民
宜蘭出身。高中在木柵、三重晃過。台大政治系所畢。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參與學運,鹿港反杜邦運動(一九八六),「里巷工作室」拍攝《台胞》(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年三月台灣總統選舉,中國飛彈威脅,在紐約共同發起「和平民主衛台灣」守夜。曾任教清大社會所,參與創辦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中國研究學程。現任職中央研究院。出版《第三種中國想像》、合編《秩序繽紛的年代》、翻譯Albert Hirschman《反動的修辭》。
章節試閱
愛之情緒發生的時刻
正從燥抑的實驗室
溜出來我瞥見
一個男子攔腰
擋住來路,他
盤據陽光結冰的
樹根 喃喃發問
「這不美嗎?」
『是的,先生』我躍過
陽光沈默的甬道
爬上屋脊遠眺
悶悶轉身
「這不貼近死嗎?」
『是的,小姐。您也更
緊鄰陽光』
1995/3
時間自己做了決定
白露後第一聲貓爪
把我
從耳鳴中喚醒,於是
時間自己做了
決定
雷打量著富陽公園的蛙鳴
雨停了
門鈴響起
時間歸還鑰匙
鞋已經在濕滑的山徑沈吟
但,夢該如何解脫
人形蜘蛛設下的陷阱
焰摩的手
扯斷了那條線
那串時間的粗麻線
岩壁掛著風
招搖,如果
芒草掙扎
在洋柑菊亂舞的
碎石堆邊
用力過猛的二尖瓣啊
心在呢喃
哦,金胎兒躺在綠毛堆
編織自己的羊膜
時間喚醒的
不只耳鳴
有迷糊的野薑花
還有方耳雀
斷橋歸來
雷和雨
翻滾在鐵捲門
午夜顫抖著鼻音
在門檻留下抓痕
於是,時間自己做了決定
那門縫中有光的腳印
還有運送乾牛糞的燈火通明
2009/11/17
世界街
城裏一條幽冥街道如是發想——
侏儒宣告:
「被冷落的皺紋藏有真相的告解」
皺紋無爭
不言所以
(潮濕、水坑、陰影有股騷味)
街道說:
「彎下腰,不表示崇高」
侏儒回嘴:
「天花板外,老飄著
修行者的悶雷與善變」
(腐屍、被翦除息肉、焚燒之回聲)
石縫中
陰影溫吞吞
斜眼提問
以華麗修辭
稍作
感冒狀:
「惟詩傳達
適切的體量」
2013/4/23-2015/9/28
無題(蟬的止鳴)
他爬行在一條墓碑鋪成的山路
一條無窮遠人影纏繞作伴
太陽正在沈落,雪紅的喧騰
政治,啊,幽冥的火海
這一路,人和寵物都不招呼
他忘我如昔,爬行,思索碑文
與政治的瓜葛
在鬆軟的土角,人影
踏空,遂跌落嘶喊
烏托邦的講台
台上矗立青色的夢
墓碑鋪成的路,碎裂的
肋骨,頭披繡滿學號的衣裳
他不衣也不語
以藤蔓與陽光交媾的速度
(陽光萎靡了,仍貪心地)
堅持爬行在一條墓碑鋪成的山路
2011/7/10
萌1926-1986
一九七五 又二分之一
ㄊㄚ死了
全校學唱紀念歌
自從有蛇帶你走
你的視野的邊邊
開始毛毛
你看得更廣更遠
卻無法銳利聚焦
你的眼準備著
下一回神的慶典
ㄊㄚ死了
電視綜藝停播
ㄊㄚ死了
雨中操場聽訓
練唱紀念歌
「誰作這首歌做的這麼難唱?」
這場朝會宛若為長生不老之人
操演沒有蓋棺的喪禮
官辦的法會
沒完沒了
在你視線的毛邊
一條褐黃色的溪流
如你曾祈求可無限拉長的
蚯蚓,從前排一隻褲管爬出來
鑽進土裡
逃離噪音和雨水的蹂躪
愛之情緒發生的時刻
正從燥抑的實驗室
溜出來我瞥見
一個男子攔腰
擋住來路,他
盤據陽光結冰的
樹根 喃喃發問
「這不美嗎?」
『是的,先生』我躍過
陽光沈默的甬道
爬上屋脊遠眺
悶悶轉身
「這不貼近死嗎?」
『是的,小姐。您也更
緊鄰陽光』
1995/3
時間自己做了決定
白露後第一聲貓爪
把我
從耳鳴中喚醒,於是
時間自己做了
決定
雷打量著富陽公園的蛙鳴
雨停了
門鈴響起
時間歸還鑰匙
鞋已經在濕滑的山徑沈吟
但,夢該如何解脫
人形蜘蛛設下的陷阱
焰摩的手
扯斷了那條線
...
作者序
告別林触
誰是林触?整理詩稿這段期間經常自問。
最初使用筆名,是在大二,系學會刊邀稿,用了一個已經忘記的筆名,刊登後系主任找談話,「期許」年紀輕輕應善待自己前程,不要激烈批判國家。之後,在《大學新聞》用「鍾白揚」,酒肆老闆問姓名,就給他這名字,有一天報上真名,他疑惑、繼而失望不解地呢喃:你不叫鍾白揚嗎?
大約一九八六年,《前進》張富忠邀稿,投了一篇時局分析,請他取筆名,文章出來,作者「陳民雄」,社團友人說,那篇一看就知道是「喇叭」寫的,當時內心一笑。那段期間,有些校園文章由朋友們取名,《大學新聞》有「齊保台」,《大學論壇》有「巴震台」。還有一篇〈體質與氣質〉,是「個人政治宣言」,結果大新編輯(據說是數人合謀)因社論缺稿而拿此篇充當,成了匿名主筆。
大學年代,記了厚厚的筆記與思考斷片,那時想,如果把這些東西完成,用什麼名字發表?大約此時,開始用「林觸」,大都關於文藝,少數政治評論。多年後,摯友發現林觸不是原本以為的人,驚覺誤會很大。羅葉一九九四年出版第一本詩集《蟬的發芽》,來家裏夜談,那篇〈羅葉,將記憶之湖的波紋吹起〉刊登在《文訊》;二〇一〇年在羅葉紀念會上,《文訊》總編說:原來作者在這裏。後來,用簡體取代繁體,直覺「林触」更形象、更生猛。
寫作者使用筆名原因很多,有人為革命匿名,有人為抵抗歧視,有人出於時尚或羞澀。內心裏,最初的林觸,坦白說,就是試探,徘徊在寫作荒野上的試探,對文學身分沒把握,但分明喜愛書寫、非寫不可。爾後,與筆名的關係發生了蛻變,擺脫了生怯,林触讓我放心躲藏,舒放情緒,也佔據反觀自身的一處小角落。
筆名與本人,主體之間的身分游離。很長一段時間,陶醉在躲貓貓遊戲中。不經意聽聞別人指點這些筆名文字,評與賞都是「真實的」,如同電影導演與觀眾同處暗室觀看作品的爽快。經過多年,林触成為發表詩與散文的固定筆名,成為身分認同,以這個身分,為自己保留一塊寫作的祕密基地。當疲憊或挫折,或繆斯來襲以至喋喋不休,可以在此點燃文火,靈視分泌蠕動。
寫作當下不顧慮發表與否,不理社會角色,因而直白袒露,隨思緒自由起落、積累經驗厚度、沈澱風格。一旦發表即是展演,不免動心斟酌,瞻前顧後。孤單之時,「社會」浮現;寫作時,「社會」便隱沒。有林触守護,挪出學術與公共領域之外的餘裕,得以遐思金胎兒、多鼻公、吾友壁虎的存在感,耽溺在「獨我」與「政治」之間寬闊的潮間帶,觀照情緒與天色的替換……
沒想到,在這樣的時刻出版詩集。最早,淑美提議幫我編詩集,暖暖的心意存著。去年春天蟄居香港寫論文時,印刻總編初安民來信邀稿,於是開始認真琢磨,淑美巧思編排,主張時間動線,讓我自在拼湊記憶的塵埃。近幾年,將積累成冊的詩稿開箱勘察,偶有心動,便寄給《自由副刊》孫梓評主編,他見證了「告別林触」的過程。我要誠摯感謝這幾位朋友。
出詩集,是曝曬,揭發祕密基地,將私屬的「神龕」推上祭台,不得不讓林触除役。告別林触,這一趟走了三十年。
2016年9月
告別林触
誰是林触?整理詩稿這段期間經常自問。
最初使用筆名,是在大二,系學會刊邀稿,用了一個已經忘記的筆名,刊登後系主任找談話,「期許」年紀輕輕應善待自己前程,不要激烈批判國家。之後,在《大學新聞》用「鍾白揚」,酒肆老闆問姓名,就給他這名字,有一天報上真名,他疑惑、繼而失望不解地呢喃:你不叫鍾白揚嗎?
大約一九八六年,《前進》張富忠邀稿,投了一篇時局分析,請他取筆名,文章出來,作者「陳民雄」,社團友人說,那篇一看就知道是「喇叭」寫的,當時內心一笑。那段期間,有些校園文章由朋友們取名,《大學新...
目錄
自序──告別林触
惟寫作(Reading P.C.)
愛之情緒發生的時刻
Homeless and 109th Street/B'way
嫉妒的心
地下街
十五號公寓
紅葉,水尾
富陽公園
時間自己做了決定
抽象是可能的
地犬
你通過光的臃腫
愛人不在時
吾友壁虎
密婆
朝
大暑
夜物
無題(一床夜露)
無題(夜巡)
無題(碑文)
無題(蟬的止鳴)
無題(捶打胸膛)
淺色的飢餓
穀雨
夜
世界街
謬斯的錯誤
夜動物園
亂舞,數之眼,致L
路標
Erbarme dich, mein Gott
誰的手
片刻幸福
一九八六
萌1962-1986
編後語──同詩於一代 曾淑美
自序──告別林触
惟寫作(Reading P.C.)
愛之情緒發生的時刻
Homeless and 109th Street/B'way
嫉妒的心
地下街
十五號公寓
紅葉,水尾
富陽公園
時間自己做了決定
抽象是可能的
地犬
你通過光的臃腫
愛人不在時
吾友壁虎
密婆
朝
大暑
夜物
無題(一床夜露)
無題(夜巡)
無題(碑文)
無題(蟬的止鳴)
無題(捶打胸膛)
淺色的飢餓
穀雨
夜
世界街
謬斯的錯誤
夜動物園
亂舞,數之眼,致L
路標
Erbarme dich, mein Gott
誰的手
片刻幸福
一九八六
萌1962-1986
編後語──同詩於一代 曾淑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