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讓我們為自己活著吧!
蒙田的《隨筆集》與稍後幾年的英國人培根寫的《人生論》以及法國人巴斯卡的《思想錄》,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
當過市長的作家
蒙田《自畫像》
大師眼中的蒙田
第二章 「我考慮我自己」
蒙田在《隨筆集》中,大聲對世人宣布:「我考慮我自己。」這句話一時之間竟然變成流行的名言,人們因此開始從對神的信仰轉向對人類自身的關注。
研究自我的範本
蒙田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生活的哲學
第三章 論生命——熱愛生命、善待生活
蒙田認定「生活樂趣的大小,取決於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響。儘管他當時身患重病,但是並沒有氣餒沉淪,而是採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擁抱生命,感受生活的樂趣。熱愛生命,才是生命的真諦。
人的生命只有一回
活著不要太累
盡情享受生活之樂趣
第四章 論情感——友誼、婚姻、性
至於結婚,它不僅是一種只有入口的自由的貿易(既然它的延續是強迫的,依靠我們意志以外的東西),並且往往是一種含有其他動機的貿易,其間涉入無數的糾紛需要解除,足以截斷一個活生生的感情的繩結,擾亂它的過程。友誼除卻它自己,沒有其他附帶的經營或貿易。
獨一無二的、至高的友誼,壓倒一切另外的義務
婚姻就像鳥籠
性,快樂的伊甸園
第五章 論知識——人類永遠無知
我憑自己的切身經驗譴責人類的無知。我認為,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最可靠的方法。那些既然已經看到自己或別人虛浮的榜樣還不願意承認自己無知的人,就請他們聆聽蘇格拉底的訓誡去認識這一點吧!蘇格拉底是眾師之師。
人要自知自己無知
懷疑主義:我知道什麼?
讀書多,不等於知識多
第六章 論教育——一門最難又最重要的學問
家長為我們的教育所花費的金錢和心血,除了用智識來武裝我們的頭腦,並沒有其他目的。關於判斷力和德性,一字都不提!試從我們的百姓中喊一個過路的,說:「啊,多麼博學的人!」又喊著另一個人:「啊,多麼善良的人!」人們一定會把他們的視線和尊敬一起轉向第一個人。如果有一個第三者大喊:「啊,這個蠢材!」我們或許會問:「他懂希臘文或拉丁文嗎?他寫詩或散文嗎?」但是他是否賢慧(這才是主要的東西),卻沒有人問及。我們應該問,誰知道的最好,而不是誰知道的最多。
最難又最重要的一門學問
我特別憎惡學究式的學習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第七章 論道德——善惡出自我們的意識
一條獵狗,我們讚揚的是牠的速度,而不是牠的項圈;一隻鳥兒,我們讚揚的是牠的翅膀,而不是牠的牽繩或腳鈴。對於一個人,我們為什麼不用他的品格去衡量他呢?大群的隨從、華麗的豪宅、巨大的威望、高額的年薪,全部是他的身外之物,而不是他的內在品格。
人與人的差別,比人與獸的差別大
辨別善惡的標準,只在我們心中
惻隱而動心是軟弱的象徵
放棄貪欲,才可以達到快樂之境
第八章 論靈魂——真正的快樂,是靈魂的寧靜
我們的肉體,除了時間的長短,只有一條路徑,一個傾向。靈魂的方式卻千變萬化,把肉體的感覺和各種的事變,無論大小,都隸屬於它或它的權威之下。所以,我們應該體察我們的靈魂,試驗它的力量,鼓動它的動作的全能的彈簧。無論什麼理由,命令和力量都不能反抗它的志向和選擇。它所具備的千萬策略中,我們只要接受一條適宜於我們的寧靜和安全。這樣一來,不僅損傷不能侵害我們,如果它喜歡,我們還要覺得凶惡和損傷可喜和令人感激。
痛苦,是人生的寶石
靈魂,是人類的精神家園
靈魂才是自己的幸與不幸的唯一主宰
第九章 論英雄——人類的榜樣
人們活著,必須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否則人們會失去前進的目標和超越的榜樣。蒙田也有自己崇拜的英雄,他在《論蓋世英雄》中說:「如果有人要我選擇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我覺得有三位凌駕於其他人之上。」第一位是「天才詩人」荷馬,第二位是文功武治的亞歷山大大帝,第三位是「勝利之神」伊巴密農達。
天才詩人荷馬
文功武治亞歷山大大帝
「希臘第一人」伊巴密農達
第十章 論死亡——直接面對死亡,就不再被奴役
我不僅經常把死放在心上,並且放在唇上,而且再沒有什麼消息比人們死時的狀況,更叫我願意聽了:他們斷氣時的言語若何,臉色若何,面目若何。讀歷史時,我亦最留意這一點。
死亡是人生的盡頭,而不是人生的目標
死後才可以斷定我們幸福與否
學習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附錄 蒙田生平與著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