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的文青 文學與時代的意義
一窺作家寫作風潮的派系爭鳴
科技部為推廣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鼓勵學者專家與出版事業機構合作,以科技部補助之人文及社會科學專題研究計畫重要研究成果為主要素材,創作並出版普及性叢書。為了引領讀者進入作家的心靈世界一探究竟,本叢書以深入淺出的評析來閱讀經典,將臺灣文學論述推介給大眾,並把當代文學的發展軸線及向度緩緩舒展於眼前,留下時代的見證。藉由本套叢書的出版,與社會大眾分享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1950年代的臺灣是個交錯複雜的年代,此時的政治、經濟正劇烈地轉換著,文學的面向因而充斥著對國家表達強烈意識的氛圍。臺灣歷經各種殖民經驗,戰後國民黨主導文藝政策,大量的反共文藝作品隨之而起,臺灣本土派系則無法給予認同,故產生紛雜的書寫系統與斷層,卻也豐富了臺灣文學的樣貌。應鳳凰的《畫說1950年代台灣文學》,從官方、本土、大陸史家的角度,並透過各種因應而生的媒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作家,闡述1950年代起臺灣文學發軔萃鍊的過程,顯影台灣文學圖像。
作者簡介:
應鳳凰
台北市人,師大英語系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東亞系文學博士,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資料主編,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現已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職退休。半生致力於台灣文學史料的整理,編有《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一九八○年文學書目》等工具書,著有《筆耕的人》、《台灣文學花園》、《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等專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1950年代文學環境與文學生態
1-1為什麼「1950年代」?這十年文學發展有何特別?
所謂「1950年代」指的是從1950年到1959年這十年的「一段」,或「一小段」時間。為什麼特別挑選這一段呢?說實在,從時間的長河裡挑出其中一段來檢視、觀察它的歷史──這裡是「文學歷史」,不一定要什麼理由。但任何「一個時段」無不有它的特殊性,都有其精采的理由。把鏡頭拉遠一點看台灣歷史,好比說往前看「四百年台灣歷史」,特徵之一是:面積不大的台灣海島曾被許多「外來政權」所統治,島上人民在不同時期經歷各式各樣「殖民經驗」,包括最早荷蘭、西班牙,接著「明鄭、清領、日治、中華民國」。「1950年代」這一段,正好夾在日本殖民政府離開不久、國民黨政府初來台灣的階段──這時候台灣人剛從日本政府手中,脫離了長達五十年(1895~1945)的殖民統治。1945年二戰結束這年,日本人離開,隨之「接管」台灣的是中國的「南京政府」。
把鏡頭轉到中國大陸。1945年中國對日抗戰剛結束,接著是「國共內戰」。換句話說,日本人離開了中國,戰爭並沒有離開──1945到1949年之間中國依然漫天烽火,國共內戰打得火熱。雖從日本人手中取得「殖民地台灣」,只匆匆指派陳儀去台擔任「行政長官」,1947年二二八事件即爆發在他的任上。實際上蔣介石軍隊此時已自顧不暇,甚至是自身難保了。中國戰場上,國府節節敗退,史書形容蔣軍「兵敗如山倒」。共產黨解放軍在短短四年間贏得中國江山:毛澤東1949年於北京歡聲宣布建國的同時,蔣介石政府全面撤退台灣。國民黨既斷送大好河山,只得渡海求生,同年在台灣島上建立起新政權──說「新政權」似有語病,按後人說法,應是「中華民國到台灣」,1950這一年全台上下都以「民國39年」紀年。蔣氏政府這時也痛定思痛,決心勵精圖治,要以海島為「跳板」,準備「反攻大陸」。這時的聯合國裡仍有「中華民國席位」,當國際都還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時候,它就不能算是流亡政府,不論大陸的政府怎麼認定。
必須先簡略鋪陳這一段國共歷史,以它作為「這段文學史」舞台背景,才能更好地認識1950年代台灣文學環境,便於理解十年間文學發展變貌。就宏觀的殖民地歷史來看,1950年代正是如此從一個殖民政府「過渡」到另一個殖民政府,也承續一段從「戰前到戰後」,政經文化都劇烈轉換的時期。學界曾經熱烈討論過戰後台灣是否「(被)殖民」的問題。台灣曾經是「日本殖民地」,有過一段受日本殖民五十年的歷史,這部分大多沒有異議。然而戰後來台的「國民黨政府」算不算「殖民台灣」呢?日本政府派一個將軍或親王去治理台灣,這個「台灣總督」雖人在外地,效忠的卻是日本政府,這叫「殖民」,就像英國人「殖民印度」、「殖民香港」;依此標準,戰後初期南京政府派陳儀到台灣成立「行政長官公署」應該可以類比。然而1949年來台灣成立「中華民國」政府的蔣家政權,他撤退來台之後已無退路,沒有另外一個政府可回或效忠。如此境況可以稱得上「殖民者」嗎?問題與答案兩者都很難確認;雖說他已無退路,然而政府時時以「反攻」為念,或許衍生出另類定義的殖民。無論如何,此處先擱置此一疑義,暫且將「殖民」問題或提問,作為我們認識1950年代台灣文學環境的序曲。
從台灣人民的角度看,二次大戰結束,剛送走四十多萬統治台灣的日本人,短短四年後緊接著迎來新的政權,追隨新政府一起入台的還有百萬大陸軍民。可以想像這「十年歲月」夾在兩個不同政權交接的轉折點上,習用的語言與文化不得不跟著轉換調適。以「文學創作」來說,靠的全是「語言文字」,來了新政權必須從頭學習新的語言。本地文人須跨過母語(不論客語或福佬語),以往學習日語,新政權一來馬上禁止日語,趕忙再學習漢語。語言困難是多重的,更別說口語溝通之外,以陌生的中文創作了。
儘管表面站在一個「過渡時期」,然而台灣往後數十年的「中文書寫」傳統,卻是從這「第一個十年」開始建立。這段時間國民政府積極推動大小文藝政策,強制性語言轉換,定北京話為國語,全面禁止使用日文。加上官方提供經費成立各種作家協會,舉辦文藝獎項,發展軍中文藝活動等等,台灣戰前戰後其它「文學時期」很少像1950年代這樣,將「國家機器」開進文壇並加足馬力「運作」。此「十年文學生態」於是展示了一個「國家體制」與「文學生產」特別密切又錯綜複雜的關係,與其它年代相比,這一段是很不一樣的文壇史。
1-2「1950年代文學史」如何被書寫?
「文學史」是什麼?一般人以為容易,其實這三個字比想像中困難得多,光一個「定義」就很難說得清楚。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難?文學史不就是「文學的歷史」嗎?沒錯,只不過何謂「文學的歷史」同樣沒有答案。對於「什麼才是文學」,怎樣才可以算作「文學歷史」,人人看法不同──你認為這部作品很好,另一邊說它很糟。於是,不同的人面對「同一時段文學」,甚至閱讀同一批文學作品,會寫出完全不一樣的「文學史」來。這也就是眼前「1950年代文學史」竟讓人「看不清楚」的問題所在。
1980年代以降,海峽兩岸陸續出版十餘部簡詳不一的「台灣文學史」,皆涵蓋「1950年代文學」專章。換句話說,這段「文學史」已經被好多學者作家寫出來,並收進各式各樣文學史著作裡。但對照起來,這段歷史說法不一;不僅各說各話,簡直南轅北轍,評價全然相反。
戰後國民黨主導文藝政策,生產大量「反共文藝作品」,這十年文學於是被史書通稱為「反共文學時期」。此一特徵等到兩岸開放「台灣文學研究」的1980及1990年代,作為「國民黨敵人」的中共學者作家,且不提左右意識形態,光說他們面對的,是一段擺明「反」自家共產黨的「反共」文學作品,不難想像這段文學歷史在大陸人筆下會得到怎樣的評價。
另一方面,「反共文學」也得不到台灣本地史家的肯定:他們對於國民政府在1950年代以威權手段,全面禁止日文、推動戰鬥文學,造成本土作家「失語」或「邊緣化」皆有批評。認為「反共文學」是「壓根兒跟此地民眾扯不上關係的懷鄉文學」。不論題材與內容,反共作品除了生產當時,在往後二、三十年文學史書上,並沒有得到多少正面評價。
以下具體列舉「文學史書寫」三方實例,它們代表性地呈現三種不同的歷史評價;對照之下,一方面看到「反共文學」在文學史的輪廓樣貌,一方面也藉此認識所謂「文學史」或「文學史書寫」──我們以為文學史只有一種,其實不然,它也會同時出現好幾種樣貌。
A國民黨/官方的文學史詮釋
──反共文學是大陸來台作家的血淚經驗,表現「志士爭自由」的時代精神
以國民黨官方出版的《中華民國文藝史》為例,聲稱台灣這一段文學史,不但是悠久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更繼承了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傳統,是把「中國文學從大陸傳承到台灣最有貢獻的十年」。由於「本省文人」在這之前的五十年一直「呻吟在日本的鐵蹄之下」,無由認識精緻的中華文化,是他們這群來自大陸的文人,在20世紀50年代,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大陸帶到了台灣。
而這「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1950年代,政府提倡的是戰鬥文藝,作家從血淚經驗裡創作出來的是反共文學,如此時代氛圍下,反共文學的正當性是不必懷疑的。「反共」既是最佳代稱也概括這十年的文學特性。同年代評論家充分肯定:反共文學作品既可匡正社會風氣也鞏固民心士氣,給後來的台灣文學歷史奠下良好基礎。
而反共文學何人所寫,為何而寫?師大國文系教授張素貞論文是這麼說的:
由於政治環境的因素,反共抗暴成了50年代新文學的主要思潮。挫辱的慘痛記憶,使無數有文才的人深刻反省……他們直接或間接,正面或側面,暴露敵人的陰謀詭計與殘暴行為。
若問作者的身分背景,答案是:他們是一群「隨同政府東渡的不甘被奴役的大陸來台志士」;他們「歷經中國空前浩劫,為爭生存爭自由,便不得不反抗共黨暴政」。並且,這一時期的傑出作品,「絕大部分取材於事實,能映現時代精神……顯露出道地的民族色彩。」
第一章1950年代文學環境與文學生態
1-1為什麼「1950年代」?這十年文學發展有何特別?
所謂「1950年代」指的是從1950年到1959年這十年的「一段」,或「一小段」時間。為什麼特別挑選這一段呢?說實在,從時間的長河裡挑出其中一段來檢視、觀察它的歷史──這裡是「文學歷史」,不一定要什麼理由。但任何「一個時段」無不有它的特殊性,都有其精采的理由。把鏡頭拉遠一點看台灣歷史,好比說往前看「四百年台灣歷史」,特徵之一是:面積不大的台灣海島曾被許多「外來政權」所統治,島上人民在不同時期經歷各式各樣「殖民經驗」,包括最早...
作者序
書卷多情似故人 / 應鳳凰
書房裡有一整面牆,全是1950年代文學出版品。各類文學選集、評論集、創作集:比如厚薄不一的現代詩、散文集,長篇小說等。其中又以女作家作品占最大面積:散文本來產量大,加上後來好多重印本、再版本,排列起來花花綠綠煞是好看。當年喜逛舊書店熱愛藏書,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這些見過面,或曾經送書給我的大姐、阿姨們,竟然變成我教學及研究對象。
每位研究者和他的研究對象,總有些奇妙的因緣。就像每對夫妻,冥冥中定是被一條看不見的命運紅線給圈住了,才能長長久久地生活一起。記得是1989年吧!這一年很好記,因為有個「天安門事件」。那一年像吃錯藥,忽然放下人人羨慕的職業和各種牽絆,在條件不足情況下赴美讀書,讀的還是最冷門的文學。說「條件不足」,除了經濟原因還有其他──大學沒念中文系,因而考不上台灣的「中文研究所」;其實那年在報社副刊工作,最想讀的是「現代文學」,鬼使神差闖進美國德州大學東亞所博士班,聽說那兒有位專精台灣文學的教授。
到了寫論文階段,一是美國中文資料難找,二是自己收藏最多的書正是1950年代文學。選擇握有資料、領域也熟的「五○年代文壇」作為博論題目,可說順理成章,雖然寫作過程加倍辛苦──本來英文已不夠好,何況向文化不同的外國讀者介紹台灣文學前,必須先解釋複雜的政治與歷史背景。結束這本博士論文已是留美第七年,思鄉情濃,想家心切,列印論文準備繳交之際,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書頁之間不只是文字,還夾著深夜孤燈下難以抑止的滴滴淚水。
此後漫漫研究路途還有幾次「意料之外」。2000年畢業回台,趕上解嚴後本土意識高漲浪潮,「台灣文學」作為學科,在各界積極爭取下,終於進入大學殿堂。各大學「台灣文學系」紛紛成立的當口,很幸運地,回台不久即在人浮於事的國立學府獲得教職。朋友酸我:「啊,妳還真押寶押對了。」也有同行直接取笑:「台灣文學需要跑到美國去念嗎?」說來相當諷刺,卻是事實──國民黨在台執政超過五十年,的的確確沒有培育「台灣文學」師資,事實上也不覺有何必要。在回應民眾要求「設系」時,官方答覆是:「這樣的系怎麼成立?課程是什麼?師資在哪裡?」官方態度很明白:「台灣哪裡有文學,你們別鬧了。」試想,既從未有過這一類系所,哪來師資?
可見台灣文學作為一門學科,實在太年輕了:從無到有,不過短短十多年而已。比起其他學門如中國文學、歷史,可說才在起步階段。在「萬事起頭難」的台灣文學界,記得剛入行時,自己專攻的「五○年代文學」在本土浪潮底下一點也不討喜:那是懷鄉與戰鬥文學興盛期,又是大陸文人當道的「民國文壇」,可以想見這類課程難有吸引力。然而一路走來,從發表論文、申請研究計畫,指導研究生……,一直到與「研究對象」越來越熟悉,課程也愈受歡迎,轉眼已是退休時刻。科技部這項將冷硬學術成果,向社會大眾推廣傳播的出版計畫,意義非凡。於學府上課,聽眾不過少數學生,能跨越學院圍牆,將知識成果流通於大眾,更不枉教師們耗費大半生投入研究。感謝科技部提供此一優良計畫,也謝謝遠景出版社以及辛苦的編輯。
書卷多情似故人 / 應鳳凰
書房裡有一整面牆,全是1950年代文學出版品。各類文學選集、評論集、創作集:比如厚薄不一的現代詩、散文集,長篇小說等。其中又以女作家作品占最大面積:散文本來產量大,加上後來好多重印本、再版本,排列起來花花綠綠煞是好看。當年喜逛舊書店熱愛藏書,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這些見過面,或曾經送書給我的大姐、阿姨們,竟然變成我教學及研究對象。
每位研究者和他的研究對象,總有些奇妙的因緣。就像每對夫妻,冥冥中定是被一條看不見的命運紅線給圈住了,才能長長久久地生活一起。記得是1989年吧!這一年很...
目錄
作者序 書卷多情似故人
第一章 1950年代文學環境與文學生態
1-1 為什麼「1950年代」?這十年文學發展有何特別?
1-2 「1950年代文學史」如何被書寫?
1-3 張道藩與「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1-4 陳紀瀅與「中國文藝協會」
1-5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與「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1-6 文協與「文化清潔運動」
1-7 國防部與軍中文藝運動
第二章 1950年代文學傳媒─副刊、雜誌與出版社
2-1 文學媒體與文學傳播
2-2 林海音與《聯合報》副刊
2-3 黨營文學出版社
2-4 作家自營小型出版社
2-5 陳暉主持高雄「大業書店」
2-6 小說家辦雜誌:《寶島文藝》、《文壇》
2-7 新潮又浪漫的《野風》
2-8 美援與主流文壇:《文學雜誌》與《自由中國》文藝欄
2-9 官辦文藝雜誌:《文藝創作》、《軍中文摘》
2-10 省籍作家《文友通訊》
第三章 1950年代台灣詩壇
3-1 詩壇的形成
3-2 《新詩週刊》:戰後詩人首次集結
3-3 早期詩壇反共詩、抒情詩與格律詩
3-4 寫反共詩、領導現代派的紀弦
3-5 現代派詩人風景
3-6 覃子豪與「藍星詩社」
3-7 《創世紀》詩刊的創辦與成長
第四章 1950年代台灣小說
4-1 1950年代「小說界」與三類作家群
4-2 《海燕集》: 台灣第一部女性小說選
4-3 林海音《城南舊事》與女性意識小說
4-4 暢銷女作家的早期小說
4-5 1950年代女作家的反共小說
4-6 常見於各版文學史的反共小說
4-7 國民黨「文獎會」獎勵的反共小說
4-8 國民黨明令查禁的反共小說
4-9 《文友通訊》作家群及作品
第五章 1950年代台灣散文
5-1 1950年代散文現象與戰後文學傳統
5-2 《散文創作集》: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主編 (1958年)
5-3 女性抒情散文
5-4 方塊雜文
5-5 學者散文
最終章 1950年代台灣文學圖像
6-1 打開台灣「民國文壇」樣貌
6-2 「加圖」之文學史也只能薄薄一層
作者序 書卷多情似故人
第一章 1950年代文學環境與文學生態
1-1 為什麼「1950年代」?這十年文學發展有何特別?
1-2 「1950年代文學史」如何被書寫?
1-3 張道藩與「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1-4 陳紀瀅與「中國文藝協會」
1-5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與「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1-6 文協與「文化清潔運動」
1-7 國防部與軍中文藝運動
第二章 1950年代文學傳媒─副刊、雜誌與出版社
2-1 文學媒體與文學傳播
2-2 林海音與《聯合報》副刊
2-3 黨營文學出版社
2-4 作家自營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