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拖延情緒蔣勳二手書現折5%民主世代扁平時代楊双子楊定一人生貓教練吉竹伸介哥吉拉52種走路方式
暫存清單
可購買時通知我

童話的魅力: 我們為什麼愛上童話?從〈小紅帽〉到〈美女與野獸〉,第一本以精神分析探索童話的經典研究

The Uses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布魯諾.貝特罕

評價
33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484 NT$ 550

已售完,補貨中

其他二手價
67 371元起
圖書館借閱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童話映照永恆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帶來慰藉與勇氣



1970年代的心理學經典研究,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心理諮商與治療經典。
1976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77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品。
童話愛好者、兒童文學工作者、兒童教育工作者,與關心親子閱讀者必讀書。


為什麼童話故事總是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開場,
又總是以「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結尾?
為什麼童話故事要出現心懷鬼胎的壞繼母、壞姊姊、壞哥哥?
為什麼童話故事必定有著魔法與奇蹟,
為什麼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相同的童話故事?

古佳艷(童話研究學者) 專文導讀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幸佳慧(兒童文學研究者)、柯倩華(童書評論家)、張子樟(台東大學兒文所兼任教授)、黃宗慧(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劉鳳芯(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

古往今來,每個孩子都是聽童話長大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教我們認識善與惡,相信勤奮與智慧,有勇氣邁向獨立自主;即使長大成人,這些故事在我們心中依舊印象鮮明。

童話故事究竟有何魅力,經得起一再回味、不斷傳頌?當西方社會批評童話脫離現實、殘酷暴力、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等等面向,奧地利裔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貝特罕,大力宣揚童話無可取代的價值,並由精神分析角度,解讀童話蘊含著複雜的情感和象徵意義。

在這部童話研究代表作裡,貝特罕以豐富文史資料闡述童話的特性,經典故事的起源與版本變化。在他的分析之中,童話故事反映了人性探索與心理課題:
〈漢賽爾和葛麗特〉是孩童被迫放棄對母親的依賴,必須擺脫口腔固著時,所面臨的難題和焦慮;
〈小紅帽〉是青春期女孩在現實原則和快感原則之間的搖擺不定,與身陷伊底帕斯衝突帶來的危機;
〈傑克與魔豆〉暗示母親還沒準備好讓兒子邁向獨立;
〈白雪公主〉講述母親因為嫉妒孩子長大後會超越她而遭到毀滅;
〈美女與野獸〉告訴我們,必先被愛才能去愛……

本書深刻解讀童話的魅力,於1970年代出版時,受到一般讀者及廣大父母的歡迎,更對於兒童心理學與兒童文學研究影響深遠。貝特罕以為,童話故事就是給孩子的一份愛的禮物;當童話召喚著你我潛藏的童心,也就是童話以原初的愛包圍我們,提供療癒的幸福美好時刻。

作者簡介:

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
美國心理學家,兒童自閉症經典研究的發起人,在心理學界與童話研究界均享有盛名。1903年生於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39年移居美國,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教育系、心理系和精神病學系。著有《空虛的堡壘》、《夢幻的兒童》、《愛得不夠》、《與母親們的對話》等。1977年出版《童話的魅力》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和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1990年去世。

譯者簡介: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新近出版譯作為《符號之書》和《改變世界的100份文件》。期盼繼續深入書中世界徜徉探索,享受揀字選詞和推敲琢磨的樂趣。

審定 古佳艷
台灣大學比較比較文學博士,二○一四年退休前在臺大外文系講授西洋文學概論、歐洲童話、與兒童文學等課程,並擔任教育部與國科會補助的跨校「童年論述經典研讀會」計畫主持人。研究興趣為歐洲經典童話、童年論述、與兒童文學翻譯。曾發表童話相關研究,以及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圖畫書與達爾(Roald Dahl)作品跨文化接受的論文。編有《兒童文學新視界》(書林:2013)。近期著作包括:〈十七世紀法國貝侯童話故事的文化語意分析〉(張漢良編《符號與記憶:海峽兩岸的文本實踐》,行人:2015)。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