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映照永恆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帶來慰藉與勇氣
1970年代的心理學經典研究,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心理諮商與治療經典。
1976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77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品。
童話愛好者、兒童文學工作者、兒童教育工作者,與關心親子閱讀者必讀書。為什麼童話故事總是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開場,
又總是以「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結尾?
為什麼童話故事要出現心懷鬼胎的壞繼母、壞姊姊、壞哥哥?
為什麼童話故事必定有著魔法與奇蹟,
為什麼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相同的童話故事?
古佳艷(童話研究學者) 專文導讀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幸佳慧(兒童文學研究者)、柯倩華(童書評論家)、張子樟(台東大學兒文所兼任教授)、黃宗慧(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劉鳳芯(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
古往今來,每個孩子都是聽童話長大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教我們認識善與惡,相信勤奮與智慧,有勇氣邁向獨立自主;即使長大成人,這些故事在我們心中依舊印象鮮明。
童話故事究竟有何魅力,經得起一再回味、不斷傳頌?當西方社會批評童話脫離現實、殘酷暴力、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等等面向,奧地利裔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貝特罕,大力宣揚童話無可取代的價值,並由精神分析角度,解讀童話蘊含著複雜的情感和象徵意義。
在這部童話研究代表作裡,貝特罕以豐富文史資料闡述童話的特性,經典故事的起源與版本變化。在他的分析之中,童話故事反映了人性探索與心理課題:
〈漢賽爾和葛麗特〉是孩童被迫放棄對母親的依賴,必須擺脫口腔固著時,所面臨的難題和焦慮;
〈小紅帽〉是青春期女孩在現實原則和快感原則之間的搖擺不定,與身陷伊底帕斯衝突帶來的危機;
〈傑克與魔豆〉暗示母親還沒準備好讓兒子邁向獨立;
〈白雪公主〉講述母親因為嫉妒孩子長大後會超越她而遭到毀滅;
〈美女與野獸〉告訴我們,必先被愛才能去愛……
本書深刻解讀童話的魅力,於1970年代出版時,受到一般讀者及廣大父母的歡迎,更對於兒童心理學與兒童文學研究影響深遠。貝特罕以為,童話故事就是給孩子的一份愛的禮物;當童話召喚著你我潛藏的童心,也就是童話以原初的愛包圍我們,提供療癒的幸福美好時刻。
作者簡介:
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
美國心理學家,兒童自閉症經典研究的發起人,在心理學界與童話研究界均享有盛名。1903年生於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39年移居美國,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教育系、心理系和精神病學系。著有《空虛的堡壘》、《夢幻的兒童》、《愛得不夠》、《與母親們的對話》等。1977年出版《童話的魅力》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和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1990年去世。
譯者簡介: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新近出版譯作為《符號之書》和《改變世界的100份文件》。期盼繼續深入書中世界徜徉探索,享受揀字選詞和推敲琢磨的樂趣。
審定 古佳艷
台灣大學比較比較文學博士,二○一四年退休前在臺大外文系講授西洋文學概論、歐洲童話、與兒童文學等課程,並擔任教育部與國科會補助的跨校「童年論述經典研讀會」計畫主持人。研究興趣為歐洲經典童話、童年論述、與兒童文學翻譯。曾發表童話相關研究,以及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圖畫書與達爾(Roald Dahl)作品跨文化接受的論文。編有《兒童文學新視界》(書林:2013)。近期著作包括:〈十七世紀法國貝侯童話故事的文化語意分析〉(張漢良編《符號與記憶:海峽兩岸的文本實踐》,行人:2015)。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貝特罕廣開以精神分析法審視古傳西方童話,探究童話如何內化隱晦而複雜的親子家庭關係,以及兒童所受的影響作用。對童話研究有興趣的人,必能從中照見古典童話承載集體意識盤根錯節的一角、梳理虛構與現實間的肌理脈落、悟及當代顛覆童話接續湧現的由來與必要,甚或從火花中岔出犀穎的批判觀點。——幸佳慧
布魯諾.貝特罕以精神分析重讀經典童話所得出的結果雖然與佛洛依德學派的取徑並不完全相同,卻相當具有思考與討論的價值,而他創意的詮釋為這些童話增添的趣味與意涵,亦值得讀者欣賞品味。——黃宗慧
媒體推薦:
一本關於魔法的迷人圖書,一部關於童話故事的深刻之作。 ——約翰.厄普代克,《紐約時報書評》
斐然可觀之作,對於兒童如何聽讀理解故事提出深刻洞見,書中取之不竭的想法足令讀者獲益良多;最重要的是,在治療經驗豐富的作者筆下,全書洋溢療癒人心的善意,以及凡事務實的開朗樂觀。——哈洛德.布魯姆(Harold Bloom),《紐約時報書評》
貝特罕剖析童話故事如何提供一種獨特的方式,讓孩童得以化解內在心智所處的困境,雄辯滔滔、令人信服。——《大西洋月刊》
令人信服、發人深省——《波士頓環球報》
名人推薦:貝特罕廣開以精神分析法審視古傳西方童話,探究童話如何內化隱晦而複雜的親子家庭關係,以及兒童所受的影響作用。對童話研究有興趣的人,必能從中照見古典童話承載集體意識盤根錯節的一角、梳理虛構與現實間的肌理脈落、悟及當代顛覆童話接續湧現的由來與必要,甚或從火花中岔出犀穎的批判觀點。——幸佳慧
布魯諾.貝特罕以精神分析重讀經典童話所得出的結果雖然與佛洛依德學派的取徑並不完全相同,卻相當具有思考與討論的價值,而他創意的詮釋為這些童話增添的趣味與意涵,亦值得讀者欣賞品味。——黃宗慧媒體推薦:一本關...
作者序
前言:為追求意義而努力
人生在世,如果不希望只是渾噩度日,而是每時每刻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那麼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在人生中找到意義,但這卻是最難企及的。我們都很清楚,許多人無意追求有意義的人生,也不再嘗試追索,因為人生的意義對他們來說難以捉摸。一個人對於人生意義的了解,並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忽然開竅,更不是在生理年齡成熟時就能達到。在不同年齡階段,我們尋索追求,多多少少會獲得相應於當時心理成熟度所能理解的意義,而對於人生意義的理解,正是長期累積的成果。心理年齡成熟的要件,即是能夠確切了解自己人生的意義可能是什麼,或應該是什麼。
在古希臘羅馬神話裡,智慧之神雅典娜從宙斯的頭部誕生時,已經是個完整的成人。但是,人的智慧卻是一點一滴地,從最不理性的起源逐漸累積而來的。一個人唯有成年之後,才能透過在這個世界上的所經所歷,明智地理解自己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不幸的是,有太多父母冀望孩子的內心,與大人的內心運作方式相同,誤以為孩童對於自己本身和世界的理解,以及對於人生意義的掌握都能速成,不用像身體或智能一樣慢慢發展。
無論過去或現在,教養兒童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任務,皆是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意義,而兒童需要許多成長經驗才能達到這目標。在發展的過程中,孩童必須循序漸進地學習了解自己,如此才更能了解其他人,最後就能用可以滿足彼此、而且有意義的方式,與其他人相處互動。
想要找到人生更深層的意義,我們首先必得超脫個人目前的狹隘生存經驗,相信將來有朝一日,自己將可以為人生帶來重大貢獻――倘若現在做不到,將來某一天,一定做得到!這樣的觀感是必要的,如此我們才能夠對自己滿意,也對我們正在做的事覺得滿意。人生變幻無常,我們必須培養內心的資源,才能讓情感、想像力,和智能得以相輔相成、左右逢源。帶著這樣的正面觀感,我們也才得以發展人生的理性,了解唯有「對未來的盼望」,能夠支持我們在一次次的逆境裡存活下去。
@童話的意義深遠,更甚人生教導
筆者身為嚴重情緒困擾兒童的教育者和治療師,最主要的任務是幫助他們找回人生的意義。由於從事這樣的工作,我得以清楚發現,如果在教養過程中,就讓兒童發現人生蘊涵的意義,他們就不會需要專人特別協助。我進而自問: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最適合用來培養他們為小我找出人生意義,以及為大我賦予更多人生意義?在這項任務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父母和其他照顧者的影響,次之是以正確方式傳承給兒童的文化遺產,而在兒童年紀還小時,最適合的資訊承載媒介,莫過於文學作品。
基於這一點,我對許多以培養兒童心理和人格發展為宗旨的文學作品有著深切不滿,因為兒童需要資源來處理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但閱讀這些作品卻無助於激發或培養處理問題所需要的資源。學校裡指導兒童閱讀的學齡前和學童適讀書籍,以教導必備生活技能為目標,與意義無關。至於所謂「兒童文學」中餘下的大量文本,則以教育、娛樂,或者寓教於樂為宗旨,但大部分內容都太過淺顯,以致從作品中幾乎發掘不出什麼意義。既然一個人必須學習閱讀的讀物,對他的人生來說無足輕重,那麼習得閱讀能力等技能,對他來說也就不再重要。
我們都傾向用做一件事在當下能獲得什麼,來評估這件事未來會帶來的好處。兒童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活在當下的感受比成人更為強烈。他們對於未來懷著焦慮,但對於未來可能需要什麼,或者是什麼樣子,卻僅有極為模糊的認知。如果孩童當下聽到或讀到的故事很空泛,那麼當我們告訴他,學習閱讀可以讓往後的人生更豐富,他感受到的就只會是空洞的承諾。這些兒童讀物最大的缺點,是奪走了孩童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應得的收穫;他們無法從中接觸更深層的意義,也得不到在他們的發展階段富有意義的事物。
一個故事要真正抓住孩童的注意力,就必須讓他覺得好玩,並且引起他的好奇心。但是如果要讓孩童的人生更豐富,就必須刺激他的想像力,幫助他發展智能,以及認清自己的情緒,呼應他的焦慮和渴求,完全認可他遭遇的困難,同時為那些困擾他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法。簡單地說,故事必須同時照顧到孩童人格的所有面向——絕不藐視孩童所處的困境,完全信賴並且嚴肅看待,同時培養孩童對於自己和未來的信心。
考量種種層面,在整個「兒童文學」裡,除了極少數例外,最能同時滿足兒童和成人、讓他們的人生更豐富的,莫過於民間的童話故事。誠然,童話從表面上看來,幾乎沒辦法傳授現代社會中特定人生情境的課題,畢竟童話故事早在現代社會成形之前就已長久流傳。但是童話可以教給我們的,無論是關於人類的心理問題,或在任何社會中處於困境的正確解決方法,都遠遠超過孩童在同樣年齡能夠理解的其他故事類型。孩童在人生中的每時每刻,都與他所生活的社會直接接觸,因此只要他的內在資源許可,他自然能夠學習應對所處社會中的情境。
正因為孩童在人生中常常會覺得困惑,但他又必須學著和這個複雜的世界打交道,所以他也就更需要有機會,去理解身處這個複雜世界中的自己。為此,我們必須幫助兒童在他自己的混亂感覺中理出頭緒。他需要一些想法,教他如何在內心深處找回秩序,有了這樣的基礎,他才能進而在人生中建立秩序。他需要接受道德教育(歷史發展至今,幾乎毋須特別強調此點),但只能透過幽微細膩的方式,來了解道德行為的好處,並且是經由看似正確、可以掌握,因此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的事物,而非透過抽象的倫理概念。
在童話故事裡,兒童就能找到這種意義。這一點其實和許多現代心理學創見一樣,早在許久之前就為詩人所預見。德國詩人席勒(Schiller)寫道:「我幼時聽到的童話,其中意義之深遠,更甚人生教導的真理。」〔《皮柯洛米尼父子》(The Piccolomini)第三幕第四場〕
數百年甚至千年以來,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童話變得更加細膩,演變成可以同時傳達顯性(overt)和隱性(covert)的意義,能夠同時向人格的各層面發聲,採用的表達方式,同時適用於未受教化的兒童與通曉世故的成人。套用精神分析中的人格模型來看,童話替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帶來重要訊息,無論當下是哪一個部分正在活躍運作。童話處理普世的人類問題,尤其是以兒童為主的心理困擾,它們向萌芽中的「自我」(ego)發話,並鼓勵它發展,同時減輕前意識和無意識所感受的壓力。隨著情節開展,童話認可「本我」(id)承受的壓力,並具體表現出來,接著提出既滿足「本我」,又符合「自我」和「超我」(superego)要求的處理方法。
但我會對童話如此關注,並不是基於從理論上分析其優點所得到的結果。我只是根據親身經驗自問,為何無論心理健全程度、才智高低,所有的孩童都覺得民間童話比其他兒童讀物更令他們滿足。
我越是試圖了解,為什麼這些童話故事成功地豐富了孩童的心靈,越能明瞭這些故事是在更深層的意義上,從孩童真正的心理和情感存在狀態出發。童話中討論嚴肅內在壓力的方式,是孩童在無意識上可以理解的,而且童話並未小看成長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嚴重內在掙扎,並且針對孩童遭遇的迫切難題,提供暫時和永久的解決方法。
我有幸獲得史賓賽基金會(Spencer Foundation)提供的研究獎助金,探究精神分析可以為兒童教育帶來哪些貢獻。閱聽故事正好是教育中的重要方法,我想似乎很適合利用這個機會,深入且詳細地探索民間童話之於教養為何如此寶貴。我希望當家長和老師真正理解童話的獨特優點後,可以讓童話故事重新肩負起過去幾百年來,它們曾在兒童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童話故事與生存困境
為了克服或擺脫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舉凡自戀挫折、伊底帕斯情結、手足競爭和童年的依賴性,並且建立自我、找到自我價值與道德感,孩童必須理解有意識的自我是如何運作,才能處理無意識中的運作。要能理解、並進而具備處理無意識的能力,靠的不是理性地了解無意識的本質和內容,而是藉由編織白日夢來熟悉無意識,亦即透過反覆思量、重組和幻想適合的故事元素,來回應無意識的壓力。孩童藉由這麼做,讓無意識的內容進入有意識的幻想,如此他才得以處理無意識的內容。童話無比珍貴的價值正是在此展現,因為童話為孩童的想像,提供了他只靠自己無法發現的新面向。更重要的是,童話的形式和架構為孩童提供了想像的素材,讓他能夠藉以建構自己的白日夢,並為他指出更好的人生方向。
無論兒童或成人,行為都受到無意識的強力支配。當一個人的無意識遭到抑制(repressed),其內容無法進入意識,他的意識最後就會有一部分遭受這些無意識元素的衍生物淹沒,或者他被迫以強制且機械性的方式,去抑制這些無意識內容,最後可能導致人格產生嚴重殘缺。但是,當無意識的念頭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獲准進入意識,並經過運作而進入想像,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不少,有些來自無意識的推力甚至可以導向正途。然而,父母親普遍認為,必須讓兒童分心不去注意那些最令他們困擾的問題:那些無形無狀、無以名之的焦慮,以及混亂、憤怒甚至狂暴的幻想。很多父母相信,應該只讓孩子看可意識到的現實,或賞心悅目、願望實現的畫面,認為讓孩子看到事物陽光正向的一面就好。但是一面倒的呈現,只能偏頗片面地滋養內心,而現實人生卻不會永遠陽光普照。
家長多半不願孩童得知,人生中大部分問題其實都肇因於我們的本性——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憤怒和焦慮,做出具侵略性、反社會或自私的行為。我們想要孩子相信人性本善,但是兒童知道,他們並不是一直都是好孩子;而就算他們是,他們往往寧可不當好孩子。這和父母教他們的互相矛盾,因此兒童成了他自己眼中的怪物。
主流文化想要假裝人性中的黑暗面並不存在,尤其牽涉到兒童時更是如此,並且佯稱信奉樂觀正面的向善主義。精神分析本身,則被視為以讓人生更輕鬆好過為目的,但這並不是創始者的企圖。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首創精神分析,是為了讓人能夠接受人生的本質,但又不會因此被擊敗,或是屈從於逃避主義。他開出的解方是,人唯有在看似極端不利的形勢下勇敢搏鬥,才能成功地從存在中掙得意義。
而這正是童話藉由意義繁複多層的形式,要傳達給孩童的訊息:人生中無可避免會遭遇嚴苛的困境,而在困境中掙扎抵抗,是人類存在的本質——當一個人面臨出乎預料、甚至往往是不公不義的艱難考驗,如果能堅毅面對,不膽怯逃避,就能克服一切障礙,最終獲得勝利。
人類存在的課題,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至關緊要,但現代兒童讀物卻大多避談這些課題。而孩童尤其需要獲得以象徵形式提供的建議,才知道要如何處理這些課題,並且平安長大成熟。「打安全牌」的故事,不提及人類存在所受的衰老和死亡等限制,也不祈願永生不死。而童話正好相反,童話將人類最基本的困境,直接了當地呈現在孩童面前。
舉例來說,很多童話故事以母親或父親的死亡做為開場;在這些故事中,雙親之一的死成為最令孩童苦痛的問題,造成的影響和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或對這件事將在現實中發生的恐懼)無異。另外一些故事則講述老邁的父親或母親,決定要讓新一代接手,但在交接之前,繼承者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而且值得信賴。格林童話裡的〈三根羽毛〉如此開場:「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有三個兒子⋯⋯國王慢慢年老力衰,他想到自己終將走向人生盡頭,但是不知道應該讓哪一個兒子繼承他的王國。」為了判斷哪個兒子最適合,國王交給三個兒子一項困難的任務,並告訴他們,表現最好的兒子「將在我去世之後成為國王。」
童話的典型特色之一,就是簡明扼要地點出存在的困境。比較複雜的情節可能會讓孩童產生困擾,而童話則呈現問題最根本的樣貌讓孩童去應對。童話將所有情況簡化,人物描繪簡潔,細節除了極重要的之外全都略去不提。其中所有角色都是典型,不具獨特性。
@邪惡與善良的道德抉擇
童話還有一點和很多現代兒童故事不同,童話裡的邪惡和善良一樣無所不在。幾乎所有童話裡都有正派和反派角色分別行善或作惡,就像人生中的善與惡無所不在,而每個人的內心也同時向善和向惡。正是因為這樣的二元性,造成了必須歷經掙扎才能化解的道德問題。
邪惡並非毫無吸引力,而故事中象徵邪惡的無敵巨人、惡龍、法力高強的巫婆,或〈白雪公主〉裡的狡詐母后,往往暫時佔得上風。在很多童話裡,篡位者竊佔應當屬於主角的地位,但成功只是一時的——就像是〈灰姑娘〉裡壞心的姊姊們。童話可做為道德教育的媒介,原因之一固然是作惡者在故事結尾受到懲罰,但卻不是主因。在童話中,一如在真實生活裡,懲罰,或對於懲罰的恐懼,在嚇阻犯罪上的效果有限。讓人相信犯罪會得不償失,才能更有效嚇阻犯罪,這就是為什麼童話裡的壞人最後必然期望落空。促進道德發展的,不是善良最後獲勝的事實,而是因為孩童最受主角吸引,進而對主角的所有掙扎感同身受。由於孩童認同童話中的主角,他會想像自己和主角一起歷經考驗和難關,並且和主角一起慶祝邪不勝正。孩童完全靠自己達到這樣的認同,而道德教訓也經由主角經歷的內心和外在掙扎,在他心中烙下印記。
童話中沒有矛盾雙重的角色——不像真實生活中的我們既是好人,也是壞人。而二元對立觀既然主宰了孩童的思維,也就主宰了童話世界。一個人若非好人,就是壞人,沒有中間地帶。兩兄弟裡一個笨,另一個聰明。姊妹裡一個善良勤勞,其他惡毒懶惰。一個貌美,其他醜陋。雙親中一個慈愛,另一個邪惡。童話中將對立的角色並置,不像在警世故事(cautionary tale)裡,是為了強調正確的行為。(在一些非關道德的童話故事裡,角色的好壞美醜完全不重要。)當角色以二元對立的方式呈現,孩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但是角色如果描繪得比較寫實,像真實世界的人們一樣複雜,孩童就沒辦法一下就理解。所以,我們必須等到孩童藉由正面認同,建構出相對穩定的人格之後,再介紹角色呈現上比較曖昧不明的故事。這時孩童已經有了基本認知,可以進一步去理解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必須選擇自己要當什麼樣的人。這種基本抉擇正是由童話的二元對立觀所推動,也為孩童往後的人格發展奠定基礎。
再者,比起誰對誰錯,孩童的抉擇根據其實更偏向是誰激發他的同情心,而誰又令他反感憎惡。故事中好人的形象越簡單直接,孩童越容易認同好人並且拒斥壞人。孩童認同是好人的主角,不是因為主角的善,而是因為主角的情況對他來說具有強大的正向吸引力。孩童面臨的問題不是「我想當好人嗎?」而是「我想要像誰?」孩童全心將自己投射在某個角色上,再據此做出決定。如果這個童話角色是大好人,那麼孩童就決定自己也要當好人。
@提供人生成功的希望與保證
非關道德的童話裡,不會出現二元對立,也不會將好人和壞人並列,因為它們要達到的目的截然不同。這種故事或類型角色,包括偷走巨人寶物的傑克,和〈穿靴子的貓〉裡使詐用計幫主角得到榮華富貴的貓,它們不是要讓孩童在善惡之間做出選擇,以形塑其人格,而是提供孩童希望,相信即使最卑微的人也能成功。畢竟,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無比渺小,害怕自己永遠不會有任何成就,那麼選擇當好人又有什麼用呢?這類故事關注的不是道德議題,而是一定能夠出人頭地的確定感。而面對人生,不管是相信可以克服所有難關,或是預期將會失敗認輸,都是關於存在的重大課題。
有許多現代兒童文學作品,避談源自原始驅力與激烈情緒的深層內在衝突,所以也無法幫忙孩童處理這些衝突。但是孩童承受寂寞和孤立帶來的絕望感,而且常常經歷嚴重的焦慮。這些感覺,孩童多半無法用言語表達,或者只能用間接的方式表達:怕黑、怕某種動物,或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焦慮。由於承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緒會讓父母不安,父母往往予以忽視,或者出於自己的焦慮,就不把孩子說出口的恐懼當真,以為這樣就能將孩子的恐懼掩蓋過去。
相對地,童話嚴肅地看待,並且直接處理和回應這些關於生存的焦慮和困境;包括:需要被愛、害怕被認為一無是處、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死亡的恐懼。童話更以符合孩童心理發展和理解程度的方式,提供解決之道。舉例來說,童話藉由偶爾出現的結語:「如果他們沒有死,現在還會活在世上」,來呈現希望長生不老的困境。另一種結局「他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從沒有讓兒童誤以為人有可能長生不老,但確實指出,人若要不為有限的俗世生命而感到苦痛,唯一的方法,就是與他人建立真正令人滿足的連結。童話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就能獲得存在上的終極安全感,並且達到人與人之間所能維繫最恆久不變的關係;只要做到這樣,就能驅散對於死亡的恐懼。童話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找到真正的成熟愛情,就不需要祈願長生不老,正如另一種故事結局所暗示:「他們後來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過著幸福美好的日子。」
有些人認為,童話故事的這種結局,呈現了與外在現實不符的願望實現,這種粗淺的觀點完全忽視了童話要傳達的重要訊息。這些故事告訴孩童,透過建立真正的人際關係,就能擺脫不斷困擾他的分離焦慮(很多童話故事皆以分離焦慮為核心課題,但在故事結尾總是能加以解決)。除此之外,故事也告訴孩童,結局並不像他所祈願和相信的,只要永遠攀附在母親身上就能達成。如果我們在絕望中想藉由緊緊抓住父母,來擺脫分離焦慮和死亡焦慮,最後只會落得被父母冷酷地趕出門的下場,就像漢賽爾和葛麗特。
童話故事的主角(兒童)唯有離家走入外面的世界,才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在他這麼做的時候,也會找到另一個能和他一起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人;換言之,他以後再也不必經歷分離焦慮。童話著眼於未來,以孩童的意識和無意識皆能理解的說法,指引他放棄像嬰兒般依賴的願望,並且達到滿足感更高的獨立存在。
時至今日,兒童不再像從前,在能夠提供安全感的大家庭或緊密融洽的社群中長大。因此,與在童話形成的時代出生的兒童相比,現代的兒童反而更需要透過故事,接收必須獨自闖蕩世界的主角形象,這種故事主角雖然起初不知世事,但最終能夠保持內心深處的自信,依循正確的道路,在世界上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本書企圖闡述,童話如何以想像的形式,呈現健全的人格發展過程,以及童話如何吸引孩童注意這樣的歷程、進而參與。孩童的成長過程,始於抗拒雙親和害怕長大,結束於真正長大成熟;也就是在心理上達到獨立、道德上達到成熟,不再將異性視為威脅或惡魔,並且能和異性建立正面關係。簡單來說,本書旨在說明,童話為什麼在心理層面上,提供兒童內在的成長如此重大且正面的助益。
當我們回應童話時,所感受到的快樂和迷人魔力,其主要來源並不是故事在心理層面的意義(雖然也有些助益),而是故事的文學性,也就是說因為故事是藝術品。童話故事本身如果不是藝術,對於孩童的心理就無法產生任何影響力。
童話故事很獨特,不僅因為它是文學的一種形式,也因為它們是孩童唯一能夠完全理解的藝術品。對於每個人來說,偉大藝術作品最深層的意義都不一樣,在一生中的不同階段也有所差異,童話故事也是如此。孩童會根據他當下的興趣和需求,從同樣的故事裡發掘不同的意義。在他準備好將先前找到的意義延伸擴大,或是以新發現的意義來取代時,一有機會,他就再次受到同樣的故事吸引。
本書專門探討童話故事在心理層面上的意義和影響力,然而童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式,因此仍有許多面向值得探索。舉例來說,童話展現了我們的文化傳承,並薰陶兒童的心靈。本書中僅稍微提出童話對兒童道德教育的獨特貢獻,更詳細深入的部分,還需專書討論。
@讓孩童自己體驗童話,而不點破箇中共鳴
我們無法得知對孩子來說,哪則故事在哪個年紀的時候最重要,因此我們也不能自行決定應該在什麼時候,或因為什麼原因,選哪一則故事講給孩子聽。這個決定只有孩子能做,而且是透過故事在他的意識和無意識激發的反應強度來表現。父母親一開始,自然會先講或唸自己小時候或當下最關注的故事,如果孩子不受故事吸引,表示故事的母題或主題在他的人生當下,並不能引起任何有意義的回應。那麼隔天晚上,最好改講另一個故事給他聽。孩子很快就會讓父母知道他覺得哪個故事重要,可能是透過立即的反應,或是要求爸媽不斷重唸同一則故事。如果一切順利,孩子對故事的熱衷也會感染到父母,讓父母也覺得這則故事很重要,主要理由自然是孩子覺得這則故事很有意義。到了某個時間點,當孩子覺得,他偏愛的故事已經提供他一切可獲得的,或是最初讓他產生共鳴的問題已經被新問題取代,但另有其他故事以更適切的方式表現新問題,他可能會對這則故事暫時失去興趣,轉而沉迷於其他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永遠讓孩子來主導。
即使父母可能猜中孩子為什麼在情感上對某則故事特別有共鳴,最好還是心照不宣。幼童最重要的經驗和反應,大半屬於下意識(subconscious),在他的年齡和理解力都更加成熟之前,都必須保持在下意識。去詮釋一個人無意識的念頭,讓他意識到自己希望保持在前意識的欲望是一種侵略,而當事人是兒童時尤其如此。就兒童的福祉而言,由孩子來決定何時向父母透露自己的私密念頭,就和父母親透過共讀故事,讓他感覺到父母親對他的情緒感同身受一樣重要。如果父母對孩子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他的念頭,那就剝奪了孩子可以獻給父母的最珍貴禮物,即和父母分享自己最私密的心思。此外,由於父母的權力遠大於孩童,如果父母似乎可以在孩子自己都還未意識到之前,就看穿他的私密念頭,知曉他最幽微的情感,父母對孩子的宰制,不僅有可能無限擴張,甚至會破壞性地壓倒一切。
再者,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某則故事會對他那麼有吸引力,反而會讓故事的魔力失效。孩子會對故事著迷,主因在於他不太清楚自己為什麼愛讀這則故事。一語道破的後果,不只是讓故事失去吸引力,原本故事幫助孩子獨自奮鬥,全力去解決問題的潛力也消失了;然而正是因為問題的存在,故事對孩子才具有意義。孩童原本有機會藉由反覆聆聽和思量故事情節,相信靠自己就能成功解決困境,但成人如果擅自解說故事,就算解讀再怎麼正確,都將剝奪孩童的成長契機。我們成長,在人生中找到意義,在自己身上找到安全感,是藉由靠自己理解和解決個人問題來達成,不是靠其他人向我們說明。
前言:為追求意義而努力
人生在世,如果不希望只是渾噩度日,而是每時每刻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那麼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在人生中找到意義,但這卻是最難企及的。我們都很清楚,許多人無意追求有意義的人生,也不再嘗試追索,因為人生的意義對他們來說難以捉摸。一個人對於人生意義的了解,並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忽然開竅,更不是在生理年齡成熟時就能達到。在不同年齡階段,我們尋索追求,多多少少會獲得相應於當時心理成熟度所能理解的意義,而對於人生意義的理解,正是長期累積的成果。心理年齡成熟的要件,即是能夠確切了解自己...
目錄
【導讀】魔法的用途:貝特罕、童話復興、與兒童文學 文/古佳艷(童話研究學者)
前言:為追求意義而努力
第一部 魔法滿囊
由內參悟的人生
〈漁夫與精靈〉:童話和寓言的比較
童話和神話的比較: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
〈三隻小豬〉:快感原則或現實原則
孩童需要魔法
「替代式滿足」與「有意識的認知」
外化的重要性:幻想的角色與事件
搖身一變:關於邪惡後母的幻想
將秩序帶入混沌
〈女王蜂〉:人格統合的境界
〈小弟弟和小姊姊〉:人類本性中的二元統合
〈水手辛巴達與搬運工辛巴達〉:幻想與現實之爭
《一千零一夜》的框架故事 兩兄弟的故事
〈三種語言〉:達成統合
〈三根羽毛〉:傻瓜老么
伊底帕斯衝突及解決方法:救難騎士與落難少女
對幻想的恐懼:童話故事為何遭禁?
借助幻想超脫嬰兒期
〈放鵝女孩〉:達到自主
幻想、復原、逃脫與撫慰
關於說故事給孩子聽
第二部 童話仙境
〈漢賽爾和葛麗特〉
〈小紅帽〉
〈傑克與魔豆〉
〈白雪公主〉:妒火中燒的壞皇后與伊底帕斯神話
〈白雪公主〉
〈金髮女孩和三隻熊〉
〈睡美人〉
〈灰姑娘〉
動物新郎系列童話
〈傻小子離家學恐懼〉
〈白雪與紅玫瑰〉
〈青蛙國王〉
〈丘比德與賽姬〉
〈豬郎君〉
〈藍鬍子〉
〈美女與野獸〉
原書註釋
參考書目
【導讀】魔法的用途:貝特罕、童話復興、與兒童文學 文/古佳艷(童話研究學者)
前言:為追求意義而努力
第一部 魔法滿囊
由內參悟的人生
〈漁夫與精靈〉:童話和寓言的比較
童話和神話的比較: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
〈三隻小豬〉:快感原則或現實原則
孩童需要魔法
「替代式滿足」與「有意識的認知」
外化的重要性:幻想的角色與事件
搖身一變:關於邪惡後母的幻想
將秩序帶入混沌
〈女王蜂〉:人格統合的境界
〈小弟弟和小姊姊〉:人類本性中的二元統合
〈水手辛巴達與搬運工辛巴達〉:幻想與現實之爭
《一千零一夜...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