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思想不僅在古代已經很當代,在當代也依然很當代。為什麼當今的莊子研究展現出罕見的跨文化潛力?為什麼莊子可以成為當代歐洲哲學與當代漢語哲學之間的一條通道?為什麼跨文化莊子研究深受法語莊子研究的啟發,但卻必須有賴臺灣的特殊文化歷史處境才得以逐漸發揮出乎預料的當代性?為什麼《莊子》與當代民主政治所面臨的問題能產生難以言喻的呼應關係?為什麼《莊子》有助於進入跨文化的互相學習、互相批判、互相轉化的動態過程?究竟,為什麼是《莊子》?這些是此本論文集從不同角度所思考的問題。至於為什麼莊子會在眾多中土哲人中脫穎而出,讀者只要稍加翻閱本書所收文章,即不難發現其中的線索:莊子提供了一種新的主體範式。
作者簡介:
何乏筆(Fabian Heubel)
1967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漢學碩士,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跨文化哲學、當代歐洲哲學(尤其批判理論)、古典和當代漢語哲學與美學等。曾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資深研究人員研究獎金」、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科技部獎勵特優人才等學術榮譽。主要著作有Das Dispositiv der Kreativität, Chinesische Gegenwartsphilosophie zur Einführung及中、德、英、法等語文的學術論文多篇。編著有Dimensionen der Selbstkultivierung: Beiträge des Forums für asiatische Philosophie。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莊子說什麼語言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何乏筆先生編的這兩本書《若莊子說法語》、《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是他多年來推動跨文化哲學的產物,也是他一直念茲在茲的漢語哲學的體現。跨文化哲學對應以國族主義為基準的個別國家哲學,也對應以本體論分裂為基準的比較哲學,它是個越界的概念,這個概念預設著混雜、流動、非同一的前提。但如果沒有界,如何越?如果沒有某種「個體」的設想,「非同一」的概念要如何置放?跨文化哲學之優勝與困難即建立在這種幽明一多不斷滑移遊盪的界面上,或界面中。
本書也是漢語哲學的體現。本書的文章大多是中研院文哲所多年來推動的「跨文化研究」的結果,這個多年的長期計畫在擬訂之初,即有意跳脫僵硬的中西哲學比較的框架,而改從「漢語」此語言載體入手。乏筆漢語哲學的提法極具挑戰力道,很明顯地,我們現在已經找不到不被西方哲學滲透的中國哲學的論述了。當代中國哲學研究所用的許多重要術語,包括「哲學」本身,都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現代中國哲學的哲學術語不管是新詞新用,或是舊詞新用,詞語本身都是中西混雜的產物。中國現代學術奠基者之一的王國維論新詞語的重要性時有言道:「言語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輸入即新言語輸入之意味也」,其語可謂不刊之論。我們如果對王國維的話再進一解,也就是現代中國哲學家已不可能再說「純正」的中國哲學,不是技術上不可能,而是本質上不可能。現代中國哲學以漢語表述之,所以不能不有承襲自中國的大傳統的因素,但故事還沒完,因為它同樣無可避免地凝聚了西洋、東洋(日本)的精靈於其中。
由於近世特別曲折的歷史劇場,現代漢語哲學不能不體現現代東亞歷史的命運於其詞,於其義,甚至於其語法。本書的大宗是在「若莊子說法語」的研討會名目下呈現的,名目頗怪,莊子何曾說過法語?但莊子自己不是說過嗎:「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傅柯的作者已死,莊子的作者不死,所以問題不在莊子說不說法語,而是何止法語?此計畫中的對話者有的說英語,有的說漢語,主持人何乏筆的母語則是德語。莊子能夠說,也能夠被說的語言,何止法語?但為什麼當複音重唱已是當代漢語哲學的本質時,莊子卻被特別挑選出來說法語,其中必有緣故。
莊子之所以會講法語,大半的原因是人脈決定的,學術交流不能離開具體的人脈,這是必然的。然而,細觀此次來臺的歐洲學者,也就是臺灣莊子學界主要的對話對象,他們的身分大半不止是漢學家,而是哲學家兼漢學家。不管就他們在歐洲學術圈的位置或就他們的著作來看,他們的關懷都不是區域性研究的導向,而是帶有很強的當代歐洲的意識,歐洲當代意識事實上也可以說就是當代思想的意識。在對話人的發言位置已定位下,莊子就不能不由中立客觀、不涉實踐的漢學傳統中走出來,他不能不與康德、傅柯、海德格……交涉。只有當莊子說法語時,法文語境中才會有莊子;反過來說,也只有莊子說出了不同的語言,他才有可能從中國的、漢學的博物館式之莊子變成活生生的當代哲學家。
至於為什麼莊子會在眾多中土哲人中脫穎而出,原因大概是多重的。讀者只要稍加翻閱本書所收文章,即不難發現其中的線索:莊子提供了一種新的主體範式,主體範式的關懷大概是與會學者最大的交集。為什麼這種被本書眾多作者稱呼作「氣化主體」(我有時也稱作形氣主體)的概念能吸引本地及歐陸學者的興趣?兩方學者的關懷各有異同,歐陸學者關懷的背景遠的說來,應當和反笛卡爾以下的現代主體概念有關;近的說來,應當牽涉到歐洲哲學目前的處境。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莊子研究極具挑戰性,其動機乃是有意繞道中國,重新發現西方,這種繞道模式即是一個充滿想像力也易引致爭辯的例證。
臺方學者的關懷也是多面向的,但總體的趨勢是想修正或補充道德主體主義—真常唯心論述的詮釋傳統。論及中國儒道的主體概念,極吸引人也極令人困惑的一點莫過於心、氣的關係,心、氣的關係在戰國時期的莊子、孟子即為重要議題,後來更成了理學的核心論述。在心、氣的論述光譜中,具有宇宙心導向的心學論述是大宗,化心為氣、化氣為物的唯物論之論述也可見到。然而,在莊子、張載、王夫之這些另類哲學家身上,我們確實看到另一種類型的主體,這種心氣同流的主體概念既參與了也跨越了認識論的表象呈現模式、冥契論的海納百川模式、天理論的道德主體模式。這樣的主體範式至今仍處於影響模糊的地帶,不易完全澄清,但模糊中卻也充滿了許多的機會。
筆者相信乏筆編的這兩本論文集將會是莊子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我們如果將「莊子研究史」的「莊子」改成「漢學」兩字,或許也可以成立。甚至於「漢學」兩字是否妥當,能否拋棄不用,亦可斟酌。因為這兩本書不宜劃歸到特定的語言或族群的標幟下,它們的定位與一般的漢學著作大不相同。隨著現代性的議題逐漸深化,這兩本書很可能有機會由漢學的、臺灣的或中國的視域往外橫溢,溢入豐饒多產而又經緯幽暗的知識之海。這兩本書的重要不見得在建立什麼體系,而是它們提出了真正的學術問題,史實斑斑,問題意識和學術答案是同等重要的。
名人推薦:莊子說什麼語言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何乏筆先生編的這兩本書《若莊子說法語》、《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是他多年來推動跨文化哲學的產物,也是他一直念茲在茲的漢語哲學的體現。跨文化哲學對應以國族主義為基準的個別國家哲學,也對應以本體論分裂為基準的比較哲學,它是個越界的概念,這個概念預設著混雜、流動、非同一的前提。但如果沒有界,如何越?如果沒有某種「個體」的設想,「非同一」的概念要如何置放?跨文化哲學之優勝與困難即建立在這種幽明一多不斷滑移遊盪的界面上,或界面中。
本書也...
章節試閱
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摘錄)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一、新主體性範式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在《莊子四講》中探討新主體性範式的可能。他透過對《莊子》的反思所達成的主體觀,明顯不同於歐洲哲學自笛卡爾(René Descartes)至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意識主體。如同許多二十世紀的哲學家那樣,畢來德反對意識主體,提倡身體主體。他認為,《莊子》的當代詮釋不但有助於擺脫意識主體的範式,同時又可避免落入反主體論述的陷阱。畢來德特別突顯莊子研究的批判意識和政治關懷,也因此得以避開對「無主體性」的盲目嚮往,反對以消解主體為超克現代性問題的出路。同時,他所謂新主體性範式尤其吸納了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及身體現象學對精神和意識主體的解構工作,也認為《莊子》的哲學資源有助於推展當代歐洲哲學難以開闢的可能。針對畢來德的莊子研究,筆者的討論將集中於以下的問題:以身體活動為核心的主體性範式與「氣化論」的關係為何?一旦強調身體主體的不足,「氣化主體」的概念能否更加準確表達《莊子》所蘊含的新主體性範式?
就畢來德而言,「氣論」及相關的修養工夫,與「帝國秩序」(ordre imperial)的專制主義密不可分。他嚴格區分「氣」的身體意義與「氣」的宇宙論或形上學意義,僅是承認「氣」與個人身體的關係。此區分不僅促使了對身體主體(或氣身主體)與氣化主體之關係的反省,也引起進一步的追問:應如何理解氣化主體的批判性,以及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的關係?透過畢來德有關主體性、氣論與君王專制的討論,本文將要初步描繪另一種可能──思考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的呼應關係。必須留意的是,在歐洲的漢學研究中,並不只有畢來德一人突顯氣論與君王專制的共謀關係。他所駁斥的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或譯于連)也採取了相似的論述,主張以氣論為主要構成要素的「內在性思想」(pensée de l’immanence)與政治領域中的「順從主義」(conformisme)息息相關。畢來德和朱利安的共同處,在於認定氣化哲學不利於政治批判,以及批判性知識分子的出現。由此可理解,畢來德的〈莊子九札〉為何著眼於他自己的身體觀不屬於氣化論的世界觀。
關於以氣化論的角度解釋《莊子》,畢來德提出兩種反駁理由:一是文獻學的理由;一是哲學的理由。兩種理由的共同處在於,氣化論具有統一或統化的傾向。氣論的解讀將「一體性」的觀念強加到《莊子》文本之上。他認為,不僅是「氣」的字眼鮮少在《莊子》出現,不該以「氣的哲學」(philosophie du ts’i)附會;更重要的是,《莊子》並不主張理論的統一化:「因為作者,也就是莊子,不主張有這樣一種理論的一體性。他認為,過於融貫的論述最是可疑,而他所關心的主要是,我們在對自我以及世界的體驗中經常遇到的疑難、悖論〔或譯:弔詭〕與非連續性。」由所謂「過於融貫的論述」可知,畢來德不完全否認《莊子》的作者追求論述的融貫性,但認為《莊子》著眼於思想的詰難,以及自我和世界經驗之弔詭,和非連續性的語言表達。在哲學的層面上,畢來德反對藉由「整體的能量觀」切入《莊子》的解讀。他的批評,連接了氣化論與主體性的問
題:
我反對的第二個原因是在一個更一般性的層次上。「氣」的概念,宋代以後就成為了整個中國傳統思想的基礎理論。而在我看來,它有一大缺陷。「氣」被看成是一切現象的本原,客觀與主觀的都不例外,這就意味著一切現象之間具有一種根本的連續性。氣的千變萬化使現象相互轉化,客觀變成主觀,主觀變成客觀。在這樣構想的一個世界中,什麼都是可逆轉的,不可能發生徹底的斷裂,也不可能出現真正的開端。主體不可能被構想為新事物發生的場域。
非連續性與連續性的對比,構成了畢來德不願以氣化論來解讀《莊子》的重要理由。他將《莊子》與中國「內在性思想」(包含氣化論)的主流對立起來,同時認為,自郭象注以來,此思想傳統忽視了隱含在《莊子》文本的主體性範式,並閹割其批判潛力。儘管,當代以氣化論解釋《莊子》的研究強調:氣的哲學與「主體的自律性」(l’autonomie du sujet)是可相容的;但在畢來德看來,那些論述所舉的例子還是自我與世界的連續、一體,或混合的經驗。就畢來德而言,「主體的自律性」必須包含主體內部的弔詭和非連續性經驗:
而一個恰當的主體概念,應該能夠盡可能說明我們關於我們自己的經驗的全部,包括其中的悖論與非連續性。它因此也應該能說明我們抉擇、創造事件、開創新局的能力。我對身體的定義或可對此有所貢獻,因為它的一個根本向度就是「不可知」。
畢來德有關身體的定義特別強調將開創新局的源頭置身於「個人主體」。基於此,他批評楊儒賓如下:
他認為,莊子提出有關創造性源頭的思想,而此思想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儒家哲學的核心。但是,他沒有確定這一創造性源頭置身於何處。他按照中國傳統的方式,認為這一源頭無所不在,而應該將之置身於個人主體之中。這一點極為關鍵:一是因為我認為,莊子雖然未曾如此表達,但他真正的想法確實如此;二是因為事實正是如此,創造性的源頭總是處在個人主體之上。這一點需要予以承認。
易言之,畢來德認為,主體的創造性源頭不應該置身於自然氣化的實在性(realité),以避免「氣」是否客觀在的爭議,而應該將其作用局限在「個人主體」的範圍內;若堅持傳統氣化哲學的觀點,便會嚴重扭曲莊子有關創造性源頭的思想。為了釐清這一點,畢來德提出嶄新的「身體」(corps)概念,重構莊子的主體性範式。他所謂身體當然不再是笛卡爾式的,或說解剖學的、對象化的身體,而是意味著「我們所擁有的或是決定我們的,所有已知或未知的官能、資源和力量〔宋剛譯為潛力〕之總和(totalité)」。他對「身體」給予定義如下:
我們所有的已知和未知的官能、資源和力量共同組成的集合(l’ensemble),也就是說,把它看作是一種沒有確鑿可辨的邊界的世界,而意識在其中時而消失,時而依據不同的活動機制,在不同的程度上解脫開來。
上述對「身體」的理解乃是重構《莊子》主體性範式的出發點。必須留意的是,畢來德所謂「身體」承認「氣」對個人主體及其創造性活動的重要性,但否認具有自然哲學意義的氣化論對新主體性範式的價值。換言之,畢來德並非全盤否定主體性與「氣」的關係,所反駁的是主體性與氣化宇宙論的關係。從〈莊子九札〉的相關說明可推論,他所呼籲的是兩種氣論的區分,要求在「氣身論」(氣局限於個人身體)與「氣化論」之間劃清界限。在筆者看來,這乃是《莊子四講》所引起之「氣論爭辯」的關鍵所在。
爭論焦點之一是孔子與顏回在《莊子‧人間世》有關「心齋」的對話。就此畢來德指出:
在我看來,沒有理由把這裡出現了兩次的「氣」看作是一個整體的氣化哲學表述。因此也不能認為它證明了莊子的確是把主體或是主體性,構想為宇宙氣化流行的一個環節或是一個向度。在這則對話裡,以及其他一些《莊子》篇章中,「氣」不是整個宇宙的根本,關於宇宙的根本我們一無所知,而是我們身體的實在性與我們主體性的根本。這個「氣」是「活動」(activité),有著不同的機制,而在其中的某些機制當中,能夠產生新的觀念和不可預測的行為。這則對話極為精彩地表述了這種認識,而古時的註家、今日的論者都沒能領會。這也是為什麼,莊子可以為今天批判「傳統中國思想」提供一種支點。要改造這一傳統,只須在它內部做一個小的挪動。
如何能充分發揮《莊子》的批判潛力,無論是對「傳統中國思想」或對傳統君主專制的批判?畢來德認為,如果對《莊子》的理解停滯在氣化哲學的框架中,《莊子》的解讀脫離不了與帝國秩序的共謀關係。畢來德自認清楚看到楊儒賓莊子研究所包含的批判性動力:旨在革新儒家哲學。但在筆者看來,他理解楊儒賓為何且如何透過氣論和《莊子》來進行革新工作其實相當有限。若深入探究畢來德的相關批評,不得不回到歐洲漢學的脈絡,參考他有關王夫之研究的評論文章,其中主張「王夫之的唯物論」透過氣論來「深刻反省」帝國秩序,終究卻只能提出「一種保守的甚至反動的烏托邦」。
楊儒賓的莊子儒門說不僅挑戰慣性區分儒、道兩家,同時衝擊宋明儒學的現代重構(modern reconstruction)及其規範性基礎。他強調,宋明儒學的氣學一系,從張載到王夫之,特別願意將莊子哲學吸收到儒家陣營。因此,他對氣論的重視不僅試圖擺脫冷戰邏輯下的「心學」(唯心論)與「氣學」(唯物論)對立,更要藉由儒家氣學與《莊子》的連接,克服當代新儒家在主體性範式所面臨的困境。簡而言之:當代新儒家對現代化的思考特別著重道德主體,而忽略藝術主體,因而嚴重缺乏對現代美學的體會。或問:如果心性主體不能正向面對氣化主體的挑戰,儒學的現代轉化是否顯得不完整甚至無能為力?
在當代新儒家哲學中,對道德主體的關注窄化了儒家政治哲學的發展,尤其限制了有關主體性與民主政治的思考。例如說,為了連接儒家與民主,牟宗三曾經認為,關鍵在於發展康德道德主體性的理論與儒家內聖之學之間的親和力。無疑,此理論進路使得儒學在中國現代化動盪之中的規範性重構提升到難以超越的哲學高度。然而,楊儒賓的研究工作似乎從一開始便覺察到,若要擺脫當代新儒家道德條傾向,不得不開闢儒家身體觀、工夫論、氣論、中國文藝論及莊子研究等領域。筆者在楊儒賓的思想中,看到當代新儒家主體性範式的轉移:在心性主體之中,氣化主體的可能性萌生。問題是,這兩種主體性範式的關係如何安排?氣化主體是否要取代心性主體?吸納心性主體?或兩者要並立且相互貫通,以形成目前仍無法命名的「XX主體」?
無論如何選擇,主體哲學面臨極大的挑戰,因為心性主體與氣化主體如同道德主體與美學主體一般,都處在終究無法化解的緊張關係之中。因為如此,兩者是否構成多元主體性不可或缺的要素?或主體性範式的多元化轉移只能依靠氣化主體來完成,因為心性主體脫離不了對「同一主體」的基本信賴?若往此一方向思考,對《莊子》的氣化論解釋能否使得新的主體性範式朝向多元性、非連續性與非同一性的承認而展開?氣化主體的範式乃面臨應如何調節同一性(連續性)與非同一性(非連續性)的難題。以阿多諾的語言來提問:應如何思考「主體與自身的非同一性」(Nichtidentität des Subjekts mit sich)?畢來德有關新主體性範式的討論,似乎也仍處在未完成的探索過程中,因為在強調非連續性與多元性之餘,其實也非常重視融合(l’intégration)、協同作用、總和、融貫性等觀念。畢來德有關《莊子》的著作經常提及非連續性與融合的關係問題,而且,尤其在《一種範式》中,他特別突顯「融合」及相關說詞如「融合工作」、「融合過程」、「融合原則」等。問題是,對「融合」的強調是否讓主體性範式又過於偏重主體的同一性,而輕視主體的非同一性?為了更深入探討畢來德所建議的主體性範式,筆者將試圖從莊子與尼采的關係談起。在《中國書寫的藝術》中,畢來德曾經藉由身體與藝術的關係,觸及莊子與尼采的哲學組構(philosophische Konstellation)。
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摘錄)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一、新主體性範式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在《莊子四講》中探討新主體性範式的可能。他透過對《莊子》的反思所達成的主體觀,明顯不同於歐洲哲學自笛卡爾(René Descartes)至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意識主體。如同許多二十世紀的哲學家那樣,畢來德反對意識主體,提倡身體主體。他認為,《莊子》的當代詮釋不但有助於擺脫意識主體的範式,同時又可避免落入反主體論述的陷阱。畢來德特別突顯莊子研究的...
作者序
《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編者序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當代法語漢學拓寬了別開生面的《莊子》研究視野。由此出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於2007年及2009年分別舉辦了兩場有關《莊子》的工作坊。這使《莊子》研究在當代漢語與歐洲(尤其是法語)哲學的碰撞、交錯、溝通之間,孕育了跨文化研究(transcultural studies)的突破可能,以及通古今東西之變的另類脈動。一開始,共同研討的目的在於透過《莊子》研究來深化臺灣學界關於晚期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討論——中研院文哲所於2006年曾舉辦關於晚期傅柯的國際研討會,在會議上已開始討論晚期傅柯與中國修養哲學的連接。在此情況下,法語莊子研究便能扮演關鍵的角色,串連傅柯有關歐洲修養史(以及自我技術、自我實踐、自我關注、生存美學等)的討論與古典中國哲學的研究脈絡。當時,許多學者感到兩者之間的呼應關係相當顯著,也極具吸引力,但不清楚如何闡明。於是,本論文集的部分文章接續嘗試藉由法語莊子的研究,來試圖闡明當代漢語哲學與當代法語哲學的關係。
然而,後續的討論很快地跨出了圍繞傅柯研究脈絡下的自我技術概念。透過與瑞士漢學家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的深入交流,使討論範圍擴大到身體、主體性、氣論和政治的問題場域(畢來德原先在巴黎法蘭西學院所發表的演講《莊子四講》(Leçons sur Tchouang-tseu),對法語莊子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旦《莊子四講》譯成中文,而回到當今漢語思想的交織脈絡,便引起了本來沒有預想到的豐富對話(甚至爭論)。在討論的過程中,畢來德堅定地反駁了關於《莊子》的氣論解讀。他主張,氣論的正當運用應局限在個人經驗和身體的範圍,而一旦涉及自然哲學甚至宇宙論的相關預設時,便必須放棄。畢來德的批判具有濃厚的政治涵義,因為在他看來,《莊子》所以被融入到中國帝國秩序,並且被解讀為逃避世界的順應思想,此一大趨勢可歸結於郭象以降的注釋傳統。重新解放《莊子》的批判潛力,使之走出郭象注的話語機制,此乃畢來德莊子研究的野心和旨趣。
這樣的角度在臺灣會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絕非偶然。眾所周知,在當今的臺灣,中國古典文獻的研究處於艱難的文化情境。一方面,去中國化的傾向加深了對中國哲學的漠視和冷感;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對古典文教的復興運動也讓人感到不安,因為復興古典的思潮與具有民族中心傾向的和國家主義色彩的文化民族主義容易交雜在一起。在此兩難的研究情境下,重新調整古典中國哲學研究的大方向,便顯得特別急迫。尤其無法逃避的難題在於:關於古典中國哲學的研究,能否成就一種具有批判精神的跨文化轉向(transcultural turn),並且開闢回應和診斷時代處境的獨特能力和魄力?
在此背景下,畢來德的批判性角度提供了重要的啟發,促進了跨文化莊子研究在臺灣的興起。但是,一旦跨文化視野被打開,而且開始展現自發的動力,研究趨勢便從法語《莊子》的研究,轉向臺灣的跨文化處境,藉此思考《莊子》的當代意義,並試圖正視兩岸關係的糾結在思想上所面臨的難題。於是,2009年「若莊子說法語:畢來德莊子研究工作坊」以降的研究方向,便特別著重《莊子》的批判精神,尤其從《莊子》式的主體範式(身體主體、氣化主體、形氣主體、遊之主體等)開始檢驗當代新儒家所謂「心性主體」。在此背景下,尤其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及清末民初的章太炎對《莊子》的解釋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可以說,《莊子》研究的跨文化轉向已逐漸形成,其解讀方式不再以郭象注為主要參照,而在王夫之和章太炎的著作中,彷彿找到了連接《莊子》與現當代處境的思想資源。
由此觀之,《莊子》讓當代漢語哲學陷入前所未有的跨文化漩渦裡,此中似乎可見潛力無窮、深不可測的思想創新和文化變革之可能。當代漢語哲學所累積的跨文化潛力,正在尋獲一種通古今東西之變的哲學表達,此一表達充滿了掙扎,也充滿了自由。或許,世界哲學的某種另類形象將從中浮現,能藉由中國古典文本的跨文化探索,來批判和面對混雜現代化所引發的諸種弔詭經驗。為什麼是《莊子》呢?因為「氣化主體」兩端不住的弔詭修養,不僅在古代已經很當代,在今日也依然很當代。
此書的問世,緣起於筆者擔任國立臺灣大學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期間獲得多方協助,特此致謝。另蒙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陳彥穎先生、中央大學林淑文女士、聶豪先生、清華大學廖育正先生、張凱喻女士在編輯與校對上之費心,亦致上誠摯謝意。
《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編者序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當代法語漢學拓寬了別開生面的《莊子》研究視野。由此出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於2007年及2009年分別舉辦了兩場有關《莊子》的工作坊。這使《莊子》研究在當代漢語與歐洲(尤其是法語)哲學的碰撞、交錯、溝通之間,孕育了跨文化研究(transcultural studies)的突破可能,以及通古今東西之變的另類脈動。一開始,共同研討的目的在於透過《莊子》研究來深化臺灣學界關於晚期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討論——中研院文哲所於2006年曾舉辦關於晚期傅柯...
目錄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楊儒賓
《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編者序╱何乏筆
莊子說什麼語言╱楊儒賓
導論:莊子的跨文化潛力╱何乏筆
莊子九札╱畢來德著、宋剛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補白:關於悲劇意識
遊之主體╱楊儒賓
一、釋義:「主體」與「遊」
二、形—氣—神=主體
三、天均主體與氣化世界
四、物化=物
五、心有天遊
六、乘物遊心
七、結語:未濟的圓遊
附錄:對〈遊之主體〉審查意見回應
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賴錫三
一、道家的美學體驗是純粹「心知」?還是身心一如的「體知」?
二、畢氏解莊方法的體驗與覺知性格
三、畢氏的身體思維突破牟宗三與徐復觀的心靈思維
四、畢氏著重在技藝層面的身體經驗
五、畢氏以身體思維取代形上思維
六、畢氏的身體思維缺乏氣論支援:從何乏筆看畢來德與朱利安的異同
七、畢氏缺乏梅洛龐蒂「獻身於世界而存有」的「世界」向度
八、畢氏嚮往的嶄新主體(語言主體)未必與氣論相衝突
九、畢氏缺乏傅柯、德勒茲式的域外思考,拒絕海德格的存有思維
十、結論:道家身體觀的三面向:禮教規訓、技藝融入、氣化交換
莊子、畢來德與章太炎的「無」──去政治化的退隱或是政治性的解放?╱劉紀蕙
一、前言
二、畢來德的莊子
三、心齋:虛空/身體的難題
四、心齋的政治性:莊子、譚嗣同與章太炎
五、《齊物論釋》從認識論與本體論所展開的政治性
六、結論:「無」的批判政治性與解放力量
批判的氣論──莊子氣論之當代開展╱鍾振宇
一、「氣論與批判」或「哲學與政治」之矛盾:畢來德莊子研究的關懷
二、批判的氣論基礎:「通氣」與氣論的當代外王開展
三、批判的氣論:莊子的「出怒不怒」及其當代開展「批判逍遙」
四、之間論:莊子的「材與不材之間」
五、結語
莊子之怒--試論古代中國一種權力批判╱宋剛
由人而天的「機制轉換」與新主體觀——論畢來德的《莊子四講》╱陳贇
一、由「人」而「天」的「機制轉換」
二、身體與主體的新構想
三、畢來德的問題意識、背景視域及其批判性反省
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何乏筆
一、新主體性範式
二、莊子、尼采與藝術家的自由遊戲
三、氣化論的政治效應
四、「心齋」與氣化主體
「虛待」的主體與「心齋」的現象學╱夏可君
一、前言
二、心齋:三個層面的現象學解讀
三、氣化與虛化的張力
四、餘論
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劉滄龍
一、前言
二、莊子對惠施的批評反映兩種身體與兩種思維
三、思維轉化之道:從概念思維過渡到隱喻思維
四、隱喻思維的轉化力量
五、在隱喻思維中接納死亡
六、隱喻思維的批判力量
七、結論
從經驗描述到無限親近?──關於「氣」與自身身體感的畢來德詭論╱龔卓軍
一、經驗描述的幾個層次
二、無限親近中的文化障壁
莊子道進乎技思想的書法演繹╱林俊臣
一、前言
二、技、道之間
三、養生主之於書法
四、傅山的「技/道」實踐
五、結語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楊儒賓
《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編者序╱何乏筆
莊子說什麼語言╱楊儒賓
導論:莊子的跨文化潛力╱何乏筆
莊子九札╱畢來德著、宋剛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補白:關於悲劇意識
遊之主體╱楊儒賓
一、釋義:「主體」與「遊」
二、形—氣—神=主體
三、天均主體與氣化世界
四、物化=物
五、心有天遊
六、乘物遊心
七、結語:未濟的圓遊
附錄:對〈遊之主體〉審查意見回應
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賴錫三
一、道家的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